运动学仿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仿真实验报告-转动惯量参考模板

仿真实验报告-转动惯量参考模板

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将学习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基本方法,目的如下:1.用实验方法验证刚体转动定律,并求其转动惯量;2.观察刚体的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3.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仪器本次实验所用仪器包括有:刚体转动仪,滑轮,秒表,砝码三、实验原理1.刚体的转动定律具有确定转轴的刚体,在外力矩的作用下,将获得角加速度β,其值与外力矩成正比,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即有刚体的转动定律:M = Iβ (1)利用转动定律,通过实验的方法,可求得难以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转动惯量。

2.应用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待测刚体由塔轮,伸杆及杆上的配重物组成。

刚体将在砝码的拖动下绕竖直轴转动。

设细线不可伸长,砝码受到重力和细线的张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下落,其运动方程为mg – t=ma,在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h=at2/2。

刚体受到张力的力矩为Tr和轴摩擦力力矩Mf。

由转动定律可得到刚体的转动运动方程:Tr- Mf = Iβ。

绳与塔轮间无相对滑动时有a = rβ,上述四个方程得到:m(g - a)r - Mf = 2hI/rt2 (2)Mf与张力矩相比可以忽略,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质量小的多时有a<<g,所以可得到近似表达式:mgr = 2hI/ rt2 (3)式中r、h、t可直接测量到,m是试验中任意选定的。

因此可根据(3)用实验的方法求得转动惯量I。

3.验证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从(3)出发,考虑用以下两种方法:A.作m – 1/t2图法:伸杆上配重物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固定力臂r和砝码下落高度h,(3)式变为:M = K1/ t2 (4)式中K1 = 2hI/ gr2为常量。

上式表明:所用砝码的质量与下落时间t的平方成反比。

实验中选用一系列的砝码质量,可测得一组m与1/t2的数据,将其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应是直线。

即若所作的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仿真实验报告单摆

仿真实验报告单摆

仿真实验报告单摆摘要本文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研究了单摆的运动规律。

通过调整摆线长度和摆球质量等参数,观察了单摆的周期和振幅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单摆运动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单摆的周期与摆线长度成正比,与摆球质量无关;振幅的变化受到初位角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单摆的运动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单摆是物理学中经典的力学模型之一,它的运动规律既有理论分析,也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本文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研究了单摆的运动规律,旨在探究单摆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进行,通过调整摆线长度和摆球质量等参数,观察单摆的运动情况。

实验使用了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利用欧拉法求解微分方程,得到单摆的运动轨迹。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固定摆线长度,改变摆球质量,观察单摆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摆球质量的变化对单摆的周期没有影响,但对振幅有一定的影响。

当摆球质量增大时,振幅减小;当摆球质量减小时,振幅增大。

这是由于摆球质量的增大使得重力作用更加明显,抵消了摆线的张力,从而减小了振幅。

接下来,我们固定摆球质量,改变摆线长度,观察单摆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摆线长度的变化对单摆的周期有明显的影响。

当摆线长度增大时,周期也随之增大;当摆线长度减小时,周期也相应减小。

这是因为摆线长度的增大使得单摆的有效长度增加,重力作用的影响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周期的增大。

讨论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单摆的周期与摆线长度成正比。

这是由于单摆的周期是由重力加速度和摆线长度决定的,而重力加速度是恒定的。

因此,当摆线长度增大时,周期也随之增大。

其次,摆球质量对单摆的周期没有影响,但对振幅有一定的影响。

这是由于摆球质量的增大增加了重力对摆球的作用力,从而减小了振幅。

另外,初位角对单摆的振幅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当初位角较大时,振幅较小;当初位角较小时,振幅较大。

仿真力学机器人实训报告

仿真力学机器人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机器人相关课程。

仿真力学机器人实训课程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器人仿真实验。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方法。

2. 熟悉机器人仿真软件的使用,能够运用仿真软件进行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实验。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机器人运动学(1)机器人运动学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学是研究机器人运动规律和位置关系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自由度、运动学方程、运动学参数等。

(2)机器人运动学方程的建立:根据机器人结构,运用运动学基本原理,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方程。

(3)机器人运动学仿真:运用仿真软件对机器人运动学进行仿真实验,观察机器人运动轨迹和姿态变化。

2. 机器人动力学(1)机器人动力学基本概念:机器人动力学是研究机器人受力情况、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受力分析、动力学方程、动力学参数等。

(2)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根据机器人结构、质量和刚度,运用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3)机器人动力学仿真:运用仿真软件对机器人动力学进行仿真实验,观察机器人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和稳定性。

3. 机器人仿真软件使用(1)机器人仿真软件介绍:介绍常用的机器人仿真软件,如MATLAB、Robotics Toolbox等。

(2)仿真软件操作:讲解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机器人建模、仿真参数设置、仿真结果分析等。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学习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基本理论,了解机器人仿真实验的基本流程。

(2)熟悉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仿真实验的基本方法。

2. 实训实施(1)建立机器人模型:根据机器人结构,运用仿真软件建立机器人模型。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引言:物理仿真实验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物理实验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

本篇报告将介绍我进行的一次物理仿真实验,重点讨论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物体在受到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并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

实验方法:我们使用了一款物理仿真软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如自由落体或平抛运动。

然后,我们设置不同的初始条件和力的大小,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通过改变初始速度、质量或施加的力的方向,我们可以研究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规律。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例如,在自由落体实验中,我们发现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以恒定的加速度向下运动,这个加速度被称为重力加速度。

我们还发现,物体的质量对自由落体的运动没有影响,所有物体都以相同的加速度自由下落。

在平抛运动实验中,我们发现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做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改变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我们还研究了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情况。

我们发现,施加的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滑动的速度也越快。

而改变施加力的方向会改变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轨迹,例如,当施加的力与斜面垂直时,物体只会沿着斜面下滑,而不会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结论:通过这次物理仿真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物体在受到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我们发现,物体的质量对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没有影响,而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轨迹。

这些发现对我们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物理实验中,我们往往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大范围的变量改变和数据记录。

而物理仿真实验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灵活、可控的环境,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物理现象。

力学仿真连杆实验报告

力学仿真连杆实验报告

力学仿真连杆实验报告引言力学仿真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本文以连杆系统为对象,使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数据分析连杆系统在不同外力条件下的运动规律,验证和应用相关力学理论。

实验目的1. 通过设置不同的初始条件和外力条件,观察和分析连杆系统的运动规律;2. 验证力学理论的正确性;3. 探究连杆系统在不同外力条件下的运动特点。

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软件:使用XXX力学仿真软件实现;2. 连杆模型:建立长度为L的连杆模型,设定质量和初始条件;3. 外力条件:设定连杆系统所受到的外力,如重力、弹簧力等;4. 实验过程:设置初始条件,调整参数,观察并记录连杆系统的运动状态和关键数据;5. 实验分析:通过仿真数据分析连杆系统的运动规律。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运动状态观察:通过实验软件运行仿真模型,观察连杆系统的运动状态。

采集数据包括连杆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

2. 运动规律分析:对模拟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全过程的机械能守恒:在不计外力损失的情况下,连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即总机械能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 总动量守恒:如果系统受到的外力为零,则连杆系统的总动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 合力和合力矩为零:在平衡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3. 外力条件影响:将外力条件改变为施加一个恒定的水平力,观察连杆系统的运动状态。

通过仿真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 增大外力会加快连杆系统的运动速度;- 外力方向的改变会导致连杆系统的运动方向改变;- 当外力等于零时,连杆系统会停止运动并达到平衡状态。

实验讨论与改进1. 讨论: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力学理论对连杆系统运动规律的解释的准确性。

同时,本实验还发现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连杆系统运动的规律可能与理论预测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实验中未考虑到的因素或者模型假设不准确导致的。

运动仿真测量实验报告(3篇)

运动仿真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运动仿真技术在体育科学、运动医学、机械设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运动仿真测量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参数、生物力学特性以及运动效果。

本实验旨在利用运动仿真软件对某运动项目进行测量,分析其运动特性,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掌握运动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2. 了解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和生物力学特性;3. 分析运动效果,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原理运动仿真测量实验主要基于运动学、动力学和生物力学原理。

通过建立运动模型,模拟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和生物力学特性。

四、实验器材1. 运动仿真软件:如ADAMS、MATLAB等;2. 运动数据采集设备:如高速摄像机、力传感器等;3. 运动模型:运动员模型、运动器械模型等。

五、实验步骤1. 建立运动模型:根据实验需求,利用运动仿真软件建立运动员模型、运动器械模型等;2. 定义运动参数:设置运动员的初始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3. 模拟运动过程:启动运动仿真软件,观察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4. 数据采集:利用运动数据采集设备记录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和生物力学特性;5.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运动效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如速度、加速度、力矩等;2. 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如肌肉活动、关节运动等;3. 运动效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运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七、实验结论1. 运动仿真测量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和生物力学特性;2.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运动效果;3. 运动仿真技术在体育科学、运动医学、机械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八、实验总结1. 运动仿真测量实验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和生物力学特性;2.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以及运动模型的合理性;3. 运动仿真技术在体育科学、运动医学、机械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物料仿真运动实验报告

物料仿真运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料在运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2. 掌握仿真软件在物料运动仿真中的应用;3. 分析不同条件下物料运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器材1. 仿真软件:SolidWorks、ADAMS;2. 物料:金属块、塑料块、木块等;3. 实验台:桌面、斜面、轨道等;4. 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相机等。

三、实验原理物料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摩擦力、弹力等作用,其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会发生变化。

通过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物料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分析物料运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四、实验步骤1. 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如SolidWorks或ADAMS,建立物料的几何模型;2.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物料的材料属性、边界条件等;3. 添加必要的约束和驱动,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4. 运行仿真,观察物料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物料运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五、实验内容1. 金属块在斜面上的运动;2. 塑料块在轨道上的运动;3. 木块在空气中的抛物线运动。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属块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结果显示,金属块在斜面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运动轨迹为曲线。

当斜面角度增大时,金属块的速度减小,运动时间变短;当斜面角度减小时,金属块的速度增大,运动时间变长。

此外,摩擦力的大小也会影响金属块的运动,摩擦力越大,金属块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2. 塑料块在轨道上的运动实验结果显示,塑料块在轨道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运动轨迹为曲线。

当轨道半径增大时,塑料块的速度减小,运动时间变短;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塑料块的速度增大,运动时间变长。

此外,摩擦力的大小也会影响塑料块的运动,摩擦力越大,塑料块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3. 木块在空气中的抛物线运动实验结果显示,木块在空气中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当木块抛出角度增大时,木块的运动距离增大;当木块抛出角度减小时,木块的运动距离减小。

此外,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速度减小,运动时间变短。

机械手运动仿真实验报告(仅供借鉴)

机械手运动仿真实验报告(仅供借鉴)

机械手运动仿真实验报告一、机械手结构组成(简图)①为机械手底座②为机械臂1③为机械臂2 ④为机械臂3a、b、c为转动副,机械臂实现3自由度运动二、机械手运动学方程推导绘图框及转动副夹角:绘图框大小为400X400转动副a:anglea转动副b:angleb转动副c:anglec机械手运动范围:机械臂1长度50,机械臂2长度100,机械臂3长度50。

三个关节可实现360度旋转。

故机械臂运动范围为以半径为200的圆内。

机械手底座:X:(150,200)Y:(250,200)机械臂1:X1:(200,200)Y1:((200+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 (200-50 * sin(anglea*3.1415926/180)))机械臂2:X2:((200+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 (200-50* sin(anglea*3.1415926/180)))Y2:((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3.1415926/180)), (200 - 50 * sin (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机械臂3:X3:((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3.1415926/180)), (200 - 50 * sin (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Y3:( (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3.1415926/180)+50 * cos(anglec *3.1415926/180)), (200 - 50 * sin(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50 * sin(anglec*3.1415926/180)))三、机械手运动仿真程序编写(关键函数代码)pWnd->Invalidate();pWnd->UpdateWindow() ;pDC->Rectangle(0,0,400,400);DrawRobotBase();DrawRobotMemberBar1(m_fanglea);DrawRobotMemberBar2(m_fanglea, m_fangleb);DrawRobotMemberBar3(m_fanglea, m_fangleb, m_fanglec);//绘制底座及其颜色代码void CDrawRobotDlg::DrawRobotBase(){CPen SuiyiPen;SuiyiPen.CreatePen(PS_SOLID,Wide,RGB(hong, lv, lan));CPen *oldPen;oldPen = pDC->SelectObject(&SuiyiPen);pDC->MoveTo(150,200);pDC->LineTo(250,200);pDC->SelectObject(oldPen);DeleteObject(SuiyiPen) ;}//绘制杆1void CDrawRobotDlg::DrawRobotMemberBar1(float anglea){pDC->MoveTo(200,200);pDC->LineTo(int(200+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int(200-50 * sin (anglea*3.1415926/180)));}//绘制杆2void CDrawRobotDlg::DrawRobotMemberBar2(float anglea,float angleb){pDC->MoveTo(int(200+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int(200-50* sin (anglea*3.1415926/180)));pDC->LineTo(int(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 *3.1415926/180)),int(200 - 50 * sin(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绘制杆3void CDrawRobotDlg::DrawRobotMemberBar3(float anglea, float angleb, float anglec){pDC->MoveTo(int(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 *3.1415926/180)),int(200 - 50 * sin(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pDC->LineTo(int(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 *3.1415926/180)+50 * cos(anglec*3.1415926/180)),int(200 - 50 * sin(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50* sin(anglec*3.1415926 /180)));}//转动副a加减角度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 OnButton 1(){m_fanglea = m_fanglea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2(){m_fanglea = m_fanglea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转动副b加减角度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3(){m_fangleb = m_fangleb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4(){m_fangleb = m_fangleb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转动副c加减角度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5(){m_fanglec = m_fanglec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6(){m_fanglec = m_fanglec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机械臂1启动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7(){AfxBeginThread(MoveThreada, this) ; }//机械臂2启动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8(){AfxBeginThread(MoveThreadb, this) ; }//机械臂3启动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9(){AfxBeginThread(MoveThreadc, this) ;}//机械臂1旋转代码UINT CDrawRobotDlg::MoveThreada(void *parama) {CDrawRobotDlg *pDlga = (CDrawRobotDlg*)parama ;while(1){pDlga->m_fanglea = pDlga->m_fanglea + 1 ;pDlga->Invalidate(FALSE) ;Sleep(100) ;}return 0 ;}//机械臂2旋转代码UINT CDrawRobotDlg::MoveThreadb(void *paramb) {CDrawRobotDlg *pDlgb = (CDrawRobotDlg*)paramb ;while(1){pDlgb->m_fangleb = pDlgb->m_fangleb + 1 ;pDlgb->Invalidate(FALSE) ;Sleep(100) ;}return 0 ;}//机械臂3旋转代码UINT CDrawRobotDlg::MoveThreadc(void *paramc) {CDrawRobotDlg *pDlgc = (CDrawRobotDlg*)paramc ;while(1){pDlgc->m_fanglec = pDlgc->m_fanglec + 1 ;pDlgc->Invalidate(FALSE) ;Sleep(100) ;}return 0 ;}。

运动仿真结果分析

运动仿真结果分析

运动仿真结果分析运动仿真结果分析文章标题:运动仿真结果分析——步骤思维分析导言:运动仿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机器人、汽车和航空航天等。

本文通过步骤思维的方式,对运动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的规律和优化方向。

第一步:收集数据在进行运动仿真之前,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例如物体的质量、形状、运动轨迹等。

这些数据将作为仿真模型的输入,决定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步:建立模型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建立运动仿真模型。

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运动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通过建立准确的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第三步:仿真运行在模型建立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仿真运行。

通过对模型进行计算和仿真,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运动状态。

仿真运行的结果将反映出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信息。

第四步:结果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 运动规律: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我们可以揭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等。

这有助于我们对物体的运动特性进行深入理解。

2. 优化方向: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和对比,我们可以找到物体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如果物体的速度变化过大,可能需要优化其运动控制算法;如果物体的运动轨迹与预期不符,可能需要优化其外部环境的设置。

3. 参数调整: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调整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一些关键参数对于物体运动的影响程度。

这有助于我们对模型进行精确调整和优化,使仿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第五步: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运动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展望:1. 从仿真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特性,这有助于我们对物体的运动进行预测和控制。

2.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优化,我们可以提高物体的运动效率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3. 运动仿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仿真模型和算法,使其更加准确和可靠。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仿





实验名称:气垫上的直线运动
一.实验目的:
利用气垫技术精确的测定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通过物体沿斜面自由下滑运动来研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装置(主要由气轨、气源、滑块、挡光片、光电门、游标卡尺、米尺和光电计时装置等组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1.实验过程效果图:
2.匀变速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测量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六.思考题:
1-用平均速度V代替瞬时速度V对本实验中的影响如何?答:会使测得结果偏小影响实验精度。

运动学实训实验:全身关节的运动

运动学实训实验:全身关节的运动

7.膝关节的运动
运动 ROM 屈 0°-135° 伸 0°或5-10°
作用肌
股二头肌、缝匠肌、半腱肌、半膜肌、腓肠 肌、腘肌、股薄肌
股四头肌
内旋 0°-30°
腘肌、缝匠肌、股四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外旋 0°-40°
股二头肌
8.踝关节的运动
运动 ROM 背屈 0°-20°
跖屈 0°-50°
内翻 0°-35° 外翻 0°-15°
作用肌
胫骨前肌、 长伸肌、趾长伸肌 胫骨后肌、 长屈肌、趾长屈肌、腓肠肌、比目 鱼肌 胫骨前肌、胫骨后肌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实验报告
名称:全身主要关节的运动研究报告 项目:膝关节的运动 演示: 拍摄: 后期处理: 成员: 小结:
运动 ROM 屈 0°-135° 伸 0°或5-10° 内旋 0°-30° 外旋 0°-40°

作用肌 三角肌(前)、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 三角肌(后)、背阔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 三角肌(中)、冈上肌 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喙肱肌、肱三头肌(长) 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后) 背阔肌、胸大肌、大圆肌、肩胛下肌、三角肌(前)
3.肘关节和前臂的运动
运动 屈肘 伸肘 旋前 旋后
ROM 0°-145° 0° 0°-90° 0°-90°
作用肌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肱二头肌、旋后肌
4
4.腕关节的运动
运动 掌屈 背伸 尺偏 桡偏
ROM 0-80° 0-70° 0-30° 0-20°
作用肌 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 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伸肌 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 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短伸肌
5.手掌运动和拇指关节的运动

运动学仿真实验报告

运动学仿真实验报告

运动学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olidworks软件建模和装配过程。

2、运用motion模块进行运动学仿真。

二、实验内容
1、完成摩托车发动机个部件的建模,掌握草图绘制,拉伸、切除、倒角、抽壳等造型的步骤和方法。

2、完成装配,掌握零部件的调入、移动旋转,掌握同轴、重合、平行、垂直、齿轮配合等配合关系的步骤和方法。

三、实验步骤
1、打开装配体如图1-1所示。

图1-1摩托车发动机装配体
隐藏不必要的零件,如图1-2所示。

图1-2隐藏部分零件后的装配体
2、选择运动算例模块,选择“motion分析”,在基本分析中选择motio分析。

3、添加马达在motion分析中选择按钮添加马达,选择发达类型为旋转马达。

4、点击计算按钮进行计算,预设定仿真时间为6s。

5、点击motion分析中坐标按钮,导出力分析图形,选择类型为力-发达力矩-幅值,导出力分析图形。

1)质心速度
2)质心加速度
3)力矩
4)角加速度
四、实验设备
装有SolidWorks的电脑一台,摩托车发动机一台。

五,注意事项
1、装配过程中不能有过定位,欠定位。

2、齿轮配合要用机械配合,齿轮配合。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通过物理仿真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简谐振动、牛顿运动定律、光的折射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对物理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简谐振动实验
利用物理仿真软件,我们模拟了一个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过程。

通过改变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我们发现简谐振动的周期与振动系统的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简谐振动的周期与振动系统的劲度系数成反比,与振子的质量成正比。

这与理论预期相符。

二、牛顿运动定律实验
我们通过物理仿真软件模拟了一个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和斜面的倾角,我们观察到小车的加速度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加而增大,与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测一致。

同时,我们还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三、光的折射实验
我们利用物理仿真软件模拟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通过改变介质的折射率和入射角度,我们发现光线的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符合折射定律。

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光的折射规律。

综上所述,通过物理仿真实验,我们对物理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能够更好地理解
物理规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山大三轴机械臂运动学仿真实验报告

山大三轴机械臂运动学仿真实验报告

(手写)姓名:学号:专业:实验一、三轴机械臂运动学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机械臂运动学的求解方法;2.掌握求解运动学以及进行关节控制的方法;3.掌握使用matlab求解运动学以及进行关节控制的方法;4.了解机器人描述方法,掌握设置助手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实验内容:1. 空间位置与姿态的描述;2.matlab坐标系之间变换的齐次矩阵;3. 机械臂连杆坐标系与DH参数建模;4. 正运动学的概念与公式。

报告正文:1.描述机器人运动学建模过程(30%)(1)建立机器人坐标系。

如下图所示,首先确定Z i轴:根据关节轴线i的位置以及关节转向采用右手定则确定Z i 轴。

然后确定X i轴:根据所确定的Z轴可以看出,Z1和Z2相交,故X1轴垂直于Z1、Z2所确定的平面,X1有两个方向,可如图选定其中一个;Z2和Z3轴平行,X2应为它们的公垂线,方向指向下一个连杆,故此处选择连杆向上方向为X2,Z3和Z4相交,故X3轴垂直于Z3、Z4所确定的平面,X3有两个方向,选择与X1相同的指向。

确定Y i轴:按右手定则确定Y i。

(2)DH参数的确定。

由坐标系可知,第一个连杆坐标系相对于基坐标系的位姿变换为沿Z1轴正方向平移121.5cm。

第二个连杆坐标系相对于第一个连杆坐标系的位姿变换为绕X1轴逆时针旋转90°,然后沿Z2轴正方向平移122.5°,然后再绕Z2轴逆时针旋转90°。

第三个连杆坐标系相对于第二个连杆坐标系的位姿变换为沿X2正方向平移300cm,然后沿Z3轴负方向平移102cm,再绕Z3轴顺时针旋转90°。

第四个连杆坐标系相对于第三个连杆坐标系的位姿变换为绕X3轴顺时针旋转90°,然后沿Z4轴正方向平移268cm。

得到这些数据后即可列写DH参数表。

(3)编写运动学传递矩阵。

DH参数确定后,通过机器人各关节的数据即可计算出各关节相对于下一关节的位置关系T 10、T 21、T 32、T 43(如第2题所列),然后即可计算出末端相对于基座的位置关系T 40=T T T 322110T 43,得到运动学传递矩阵。

实验四 机器人运动仿真

实验四 机器人运动仿真

实验四机器人运动仿真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技术日益成熟,机器人运动仿真成为了研究和开发机器人系统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机器人运动的仿真,可以在实际制造和部署之前,对机器人的性能、行为和任务完成能力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机器人运动仿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模拟机器人在不同环境和任务中的运动情况。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

首先,要进行机器人运动仿真,需要建立机器人的数学模型。

这包括对机器人的几何结构、关节类型和运动范围等进行精确的描述。

常见的机器人模型有串联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

串联机器人由一系列依次连接的关节和连杆组成,其运动学分析相对较为复杂;而并联机器人则具有多个并行的运动链,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精度。

在建立数学模型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或工具。

市面上有许多专业的机器人仿真软件,如 RobotStudio、MATLAB Robotics Toolbox 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接口,可以方便地进行机器人的建模、编程和仿真分析。

以一个简单的工业机器人为例,假设它需要在生产线上完成物料搬运的任务。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需要设定机器人的起始位置、目标位置以及运动路径。

通过输入相关的参数,如关节速度、加速度和运动时间等,软件可以计算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并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仿真过程中,还可以对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进行模拟。

例如,考虑机器人在搬运物料时与周围设备、障碍物的碰撞情况。

通过碰撞检测算法,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碰撞风险,并对机器人的运动路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完成任务。

此外,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也是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系统决定了机器人如何响应输入指令,并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在仿真中,可以对不同的控制算法进行测试和比较,如 PID 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以选择最适合实际应用的控制策略。

运动模型实验报告

运动模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2. 探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理解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基于牛顿运动定律,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状态,验证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如下:1.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实验器材1. 力学小车2. 平滑斜面3. 弹簧测力计4. 量角器5. 秒表6. 刻度尺7.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将斜面固定在实验桌上,调整斜面倾角为10°。

2. 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确保小车与斜面平行。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方向拉小车,使小车沿斜面下滑,记录小车下滑的时间t1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4. 调整斜面倾角为20°,重复步骤3,记录小车下滑的时间t2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5. 保持斜面倾角为20°,改变小车质量,重复步骤3,记录不同质量下小车下滑的时间t3、t4、t5和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3、F4、F5。

6. 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

五、数据处理1. 计算小车在不同斜面倾角下的加速度a1、a2。

a1 = (s1 / t1^2) 10a2 = (s2 / t2^2) 102. 计算小车在不同质量下的加速度a3、a4、a5。

a3 = (s3 / t3^2) 10a4 = (s4 / t4^2) 10a5 = (s5 / t5^2) 103. 分析加速度与斜面倾角、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小车的加速度增大。

- 随着小车质量的增大,小车的加速度减小。

机构仿真实验报告(3篇)

机构仿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机械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减少实物实验的周期和成本,机构仿真技术应运而生。

本实验旨在通过机构仿真软件对典型机械机构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机构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学会运用机构仿真技术对机械机构进行建模和仿真。

3. 通过仿真结果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并对机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机构仿真软件进行机械机构的建模和仿真。

首先,根据机构的结构特点,建立机构的几何模型;然后,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计算机构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对机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

2. 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机构仿真软件,如ADAMS、MATLAB/Simulink等。

(2)根据机构结构特点,建立机构的几何模型。

包括:运动副、连接件、约束等。

(3)设置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如运动副的转动角度、移动距离等。

(4)运行仿真,观察机构的运动过程,记录仿真数据。

(5)分析仿真结果,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并对机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

3. 实验实例本实验以平面连杆机构为例,进行仿真实验。

(1)几何模型建立:根据机构结构特点,建立平面连杆机构的几何模型,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转动副、一个固定副。

(2)运动学参数设置:设置两个转动副的转动角度,使连杆机构完成预期的运动。

(3)运行仿真:运行仿真,观察连杆机构的运动过程,记录仿真数据。

(4)分析仿真结果:根据仿真数据,分析连杆机构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连杆机构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显示,连杆机构的运动轨迹符合预期,证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2. 速度和加速度:仿真结果显示,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符合理论计算结果。

运动控制仿真实验报告

运动控制仿真实验报告

运动控制仿真实验报告实验11,晶闸管单相交流调压仿真实验一,实验原理1.1原理图该实验是通过晶闸管的调压触发控制电路来控制晶闸管导通,以此来实现不同导通角时,输出电压不同。

该实验的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

图1通过两个触发脉冲来触发VT1与VT2,触发电路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该触发电路两个触发脉冲相差180°,以此来实现正半周和负半周都进行调压,而且调压的脉冲角是相同。

1.2 仿真模型1.3 脉冲发生器子模块参考模型其中斜率限制器上升斜率=1;下降斜率=-inf;放大器增益=1000;Relay 使能过0 检测。

Fcn=10*u(1)/180 完成指令角度到比较电压的转换。

指令通过常数按触发角设定。

二.实验内容根据原理框图构建 Matlab 仿真模型。

所需元件参考下表:仿真元件库:Simulink Library Browser示波器 Simulink/sink/Scope交流电源 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 Sources/AC Voltage Source设定电压=220*1.414V晶闸管 SimPowerSystems/Power Electronics/ ThyristorFcn Simulink/User-Defined Functions/Fcn设定为10*u(1)/180Relay Simulink/Discontinuities/RelayRate Limiter Simulink/Discontinuities/ Rate LimiterSubsystem Simulink/Commonly Used Block/Subsystem电阻、电容、电感 SimPowerSystems/Elements/Series RLC Branch设定参数负载电阻2 欧姆、串联电感2mH。

电流傅立叶分解 SimPowerSystems/Extra Library/Discrete Measurements/Discrete Fourier设定输出为50Hz,基波显示 Simulink/sinks/Display电压检测SimPowerSystems/Measurements/Voltage Measurement电流检测SimPowerSystems/Measurements/Current Measurement仿真设定:Configuration Parameters/Solver optionsType Variable-step Solver Ode23sRelative tolerance 1e-5其它不变仿真时间0.1 秒。

机械手运动仿真实验报告

机械手运动仿真实验报告

机械手运动仿真实验报告一、机械手结构组成(简图)①为机械手底座②为机械臂1③为机械臂2④为机械臂3a、b、c为转动副,机械臂实现3自由度运动二、机械手运动学方程推导绘图框及转动副夹角:绘图框大小为400X400转动副a:anglea转动副b:angleb转动副c:anglec机械手运动范围:机械臂1长度50,机械臂2长度100,机械臂3长度50。

三个关节可实现360度旋转。

故机械臂运动范围为以半径为200的圆内。

机械手底座:X:(150,200)Y:(250,200)机械臂1:X1:(200,200)Y1:((200+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200-50 * sin(anglea*3.1415926/180)))机械臂2:X2:((200+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200-50* sin(anglea*3.1415926/180)))Y2:((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3.1415926/180)), (200 - 50 * sin (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机械臂3:X3:((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3.1415926/180)), (200 - 50 * sin (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Y3:( (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3.1415926/180)+50 * cos(anglec *3.1415926/180)), (200 - 50 * sin(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50 * sin(anglec*3.1415926/180)))三、机械手运动仿真程序编写(关键函数代码)pWnd->Invalidate();pWnd->UpdateWindow() ;pDC->Rectangle(0,0,400,400);DrawRobotBase();DrawRobotMemberBar1(m_fanglea);DrawRobotMemberBar2(m_fanglea, m_fangleb);DrawRobotMemberBar3(m_fanglea, m_fangleb, m_fanglec);//绘制底座及其颜色代码void CDrawRobotDlg::DrawRobotBase(){CPen SuiyiPen;SuiyiPen.CreatePen(PS_SOLID,Wide,RGB(hong, lv, lan));CPen *oldPen;oldPen = pDC->SelectObject(&SuiyiPen);pDC->MoveTo(150,200);pDC->LineTo(250,200);pDC->SelectObject(oldPen);DeleteObject(SuiyiPen) ;}//绘制杆1void CDrawRobotDlg::DrawRobotMemberBar1(float anglea){pDC->MoveTo(200,200);pDC->LineTo(int(200+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int(200-50 * sin(anglea*3.1415926/180)));}//绘制杆2void CDrawRobotDlg::DrawRobotMemberBar2(float anglea,float angleb){pDC->MoveTo(int(200+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int(200-50* sin (anglea*3.1415926/180)));pDC->LineTo(int(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 *3.1415926/180)),int(200 - 50 * sin(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绘制杆3void CDrawRobotDlg::DrawRobotMemberBar3(float anglea, float angleb, float anglec){pDC->MoveTo(int(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 *3.1415926/180)),int(200 - 50 * sin(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pDC->LineTo(int(200 + 50 * cos(anglea*3.1415926/180)+100 * cos(angleb *3.1415926/180)+50 * cos(anglec*3.1415926/180)),int(200 - 50 * sin(anglea*3.1415926/180)-100* sin(angleb*3.1415926/180)-50* sin(anglec*3.1415926 /180)));}//转动副a加减角度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 1(){m_fanglea = m_fanglea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2(){m_fanglea = m_fanglea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转动副b加减角度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3(){m_fangleb = m_fangleb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4(){m_fangleb = m_fangleb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转动副c加减角度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5(){m_fanglec = m_fanglec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6(){m_fanglec = m_fanglec - 1 ;UpdateData(FALSE);Invalidate(FALSE) ;}//机械臂1启动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7(){AfxBeginThread(MoveThreada, this) ; }//机械臂2启动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8(){AfxBeginThread(MoveThreadb, this) ; }//机械臂3启动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9(){AfxBeginThread(MoveThreadc, this) ; }//机械臂1旋转代码UINT CDrawRobotDlg::MoveThreada(void *parama) {CDrawRobotDlg *pDlga = (CDrawRobotDlg*)parama ;while(1){pDlga->m_fanglea = pDlga->m_fanglea + 1 ;pDlga->Invalidate(FALSE) ;Sleep(100) ;}return 0 ;}//机械臂2旋转代码UINT CDrawRobotDlg::MoveThreadb(void *paramb) {CDrawRobotDlg *pDlgb = (CDrawRobotDlg*)paramb ;while(1){pDlgb->m_fangleb = pDlgb->m_fangleb + 1 ;pDlgb->Invalidate(FALSE) ;Sleep(100) ;}return 0 ;}//机械臂3旋转代码UINT CDrawRobotDlg::MoveThreadc(void *paramc) {CDrawRobotDlg *pDlgc = (CDrawRobotDlg*)paramc ;while(1){pDlgc->m_fanglec = pDlgc->m_fanglec + 1 ;pDlgc->Invalidate(FALSE) ;Sleep(100) ;}return 0 ;}//更新按钮代码void CDrawRobotDlg::OnButtonRefresh0(){UpdateData(TRUE);Invalidate(FALSE) ;}四、软件界面截图与说明界面左边为演示界面,右边为数据输入界面及运行按钮。

倒立摆仿真及实验报告

倒立摆仿真及实验报告

倒立摆仿真及实验报告倒立摆是一种经典的机械系统,它具有丰富的动力学特性,在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对倒立摆的仿真及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相关结果和分析。

1.倒立摆的仿真模型倒立摆的运动可以用以下动力学方程表示:ml^2θ'' + mgl sin(θ) = u - cθ' - Iθ'其中,m是摆杆的质量,l是摆杆的长度,θ是摆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u是外力输入,c是摩擦系数,I是摆杆的转动惯量,g是重力加速度。

为了实现对倒立摆的仿真,我们借助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倒立摆的仿真模型。

模型包括两个部分:倒立摆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器。

倒立摆的动力学模型采用上述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

控制器采用经典的PID控制器,其中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和微分系数Kd分别用于角度误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

2.倒立摆的仿真结果采用上述模型进行仿真,我们可以得到倒立摆的运动轨迹和角度响应等结果。

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我们可以观察倒立摆的不同运动特性。

首先,我们观察了倒立摆的自由运动。

设置初始条件为摆杆静止且在平衡位置上方一个小角度的偏离。

在没有外力输入的情况下,倒立摆经过一段时间的摆动后最终回到平衡位置,这个过程中摆杆的角度和角速度都发生了变化。

接下来,我们考虑了加入PID控制器后的倒立摆。

设置初始条件为摆杆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施加一个恒定的外力。

通过调节PID控制器的参数,我们可以使倒立摆保持在平衡位置上方,实现倒立的稳定控制。

当外力发生变化时,控制器能够及时响应并调整摆杆的角度,使其再次回到平衡位置。

3.倒立摆的实验研究为了验证倒立摆的仿真结果,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具有传感器的倒立摆装置,并连接到PC上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

首先,我们对倒立摆进行了辨识。

通过在实验中施加一系列不同的外力输入,我们得到了倒立摆的自由运动数据。

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获得了倒立摆的动力学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学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olidworks软件建模和装配过程。

2、运用motion模块进行运动学仿真。

二、实验内容
1、完成摩托车发动机个部件的建模,掌握草图绘制,拉伸、切除、倒角、抽壳等造型的步骤和方法。

2、完成装配,掌握零部件的调入、移动旋转,掌握同轴、重合、平行、垂直、齿轮配合等配合关系的步骤和方法。

三、实验步骤
1、打开装配体如图1-1所示。

图1-1摩托车发动机装配体
隐藏不必要的零件,如图1-2所示。

图1-2隐藏部分零件后的装配体
2、选择运动算例模块,选择“motion分析”,在基本分析中选择motio分析。

3、添加马达在motion分析中选择按钮添加马达,选择发达类型为旋转马达。

4、点击计算按钮进行计算,预设定仿真时间为6s。

5、点击motion分析中坐标按钮,导出力分析图形,选择类型为力-发达力矩-幅值,导出力分析图形。

1)质心速度
2)质心加速度
3)力矩
4)角加速度
四、实验设备
装有SolidWorks的电脑一台,摩托车发动机一台。

五,注意事项
1、装配过程中不能有过定位,欠定位。

2、齿轮配合要用机械配合,齿轮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