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部编教材《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精准教材注释教参翻译)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2e79553186bceb18e8bb6a.png)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况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尚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二内容主旨:
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不要因坎坷灰心,先苦后乐,也同时警策自己学习“古仁人”。
(三问题思考:
1、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
③在最后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把上述警句放在显著的位置上?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第二段:
胜状:胜景,好景色。
衔:包含。吞:吞吐。
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144d6f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a.png)
11、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文正”是谥号,是古代人臣最为尊贵的,自范仲淹以后,“文正”历来只给予品行端正,文学成就最高的翰林学士)。
文体链接:“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写景:《小石潭记》言志:《岳阳楼记》字音:1、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2、属予(zhǔyú)作文以记之3、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huī)夕阴4、迁客骚(sāo)人5、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6、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7、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míng)冥8、岸芷(zhǐ)汀(tīng)兰9、皓(hào) 月千里10、则有心旷神怡(yí),宠辱偕(xié) 忘节奏: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知识讲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8d1b18fbb4cf7ec4bfed02b.png)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 “视”,用“看”,都不合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 仔细体会。
,悠然见南山。”有高洁情操:“出淤
泥 而 不 染 ,( 6)
。” 有 朦 胧 憧 憬 : “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7)
,
。”有爱国 情怀:“(8)
,
。”
2.(2015•山东青岛中考)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写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远处的南山悠然映入眼
去,离开。谗,说别人的坏话。 22.景:日光。 23.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24.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鸟停息在树上。 25.锦鳞:美丽的鱼。 26.岸芷(zhǐ)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种。 27.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28.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帘,表现了陶渊明辞官后的闲适心情。
B.《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写诗人听到人们晚上唱起告
别的歌曲,看到人们折柳相赠,不由得产生归隐田园的情思。
C.暮春时节,花儿凋零,燕子归来。面对此景,词人晏殊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的句子,表达了自己伤春惜时之感。
D.宋代词人辛弃疾登高望远,看到江山雄伟壮丽,江水奔流不息,想到古代纵横驰骋的英雄人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当时作者贬居邓州(今河南 邓县)。这年六月,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因遭诬陷而被降职岳州的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行将 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请名家所绘的《洞庭晚秋图》,连同亲拟的《求记书》一并寄给好友 范仲淹。范仲淹欣然受命,于九月写成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借重修岳阳楼作记,一 方面重申自己的抱负,另一方面借此勉励、规劝老朋友。
《岳阳楼记》2019-2020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
![《岳阳楼记》2019-2020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3766d47e21af45b207a829.png)
、写作背景及内容概括。
《岳阳楼记》 1046 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 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 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课文第一段,简要记叙作记的缘由、背景,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段,概括描写由岳阳楼、洞庭湖的 景色并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四段分别描写阴晦和晴朗时的景色,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或悲或喜 的感情。
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第五段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
、文体常识。
记: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 , 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 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作者作品。
《岳阳楼记》选自 ___ 。
作者 _ __ ( 989-1052 ),字希文。
谥号文正,史称范 文正公。
__ 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有 《范文正公集》传世。
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 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薄暮 m íng m íng ( _ __ ) 皓( _ __ )月属( _ __ ) 予作文 樯倾楫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浩.浩.汤.汤. : ______岳阳楼记》知识梳理四、字音字形 ( 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滕( _ __ ) 谪( _ __)守日星隐 曜 (_ __ )浩浩 汤汤( _ __ ) 淫( _ __ )雨薄 雾冥冥( _ __ )偕( _ __ ) 樯倾楫 摧()岸芷 (_ )汀(_)兰( _ __ ) 宠辱 xi é( _ __)忘朝hu ī (_ __ )心旷神 怡横.无.际.涯.:__________________ 连月不开.:______去.国.怀乡:_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 满目萧.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10课《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10课《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0fe8c11a1c7aa00b42acb65.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0课《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字希文,谥号“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
二、语音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 zhǔ同“嘱”三、通假字(1)具:通惧:全;皆。
(2)属通“嘱”四、古今异义词1、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2、微:没有,微斯人;今:细小。
3、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五、词类活用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先”“后”是形容词,在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状语。
句意: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六、一词多义①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
④开:放晴,连月不开;打开,开我东阁门;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⑤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极:极点,感极而悲者矣;尽,此乐何极。
⑦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⑧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⑨通: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⑩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⑾夫:那,予观夫巴陵盛状;发语词,不译,夫环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声起。
⑿去:离开,去国还乡;距离,西蜀之去南海;逃离,逃跑,委而去之。
⒀为: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做,为,全石以为底。
七、重点词语解释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部编版)岳阳楼记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岳阳楼记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5b81213ba1aa8114431d989.png)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庙堂:朝廷 江湖:不在朝廷做官
பைடு நூலகம்
译: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 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译: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 快乐之后才快乐。
《岳阳楼记》重点句子翻译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通:顺利 皆 和:和乐 具:通“俱”,全,
译: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 事业都兴办起来。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
大观: 壮丽景象 之:的 备:详尽,完备
译: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 述很详尽了。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离开 国:国都 馋:说坏话
微:如果没有 归:归依
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尝:曾经 异: 不同于 求: 探求 或:或许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
译: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因为 物:外界的事物。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 喜或悲(此句为互文。表示了古仁人豁达 胸襟)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 ,惧怕被批评指责。
4、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一:一片
译: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 际。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集:停歇 锦鳞:鱼
译: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 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6、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 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白璧。 7、微斯人,吾谁与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岳阳楼记》实词翻译及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岳阳楼记》实词翻译及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7fcb18168884868762d6cd.png)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一遍过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谪:贬官(2)守:指做州郡的太守,这里袭用前代的称呼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越:到(2)明年:第二年(3)通:顺利(4)具:同“俱”,全、皆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乃:表示两事相承,可译为“于是”“就”“便”(2)制:规模4.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①胜状:胜景,美景(2)②胜:美好6.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横:宽阔(2)际涯:边际7.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晖:日光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1)大观:壮丽景象(2)备:详尽9.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然则:如此……那么(2)极:至、到达(3)①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②迁:贬谪、降职(4)骚人:泛指文人10.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1)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2)淫雨:连绵不断的雨(3)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4)开:指天气放晴(5)排空:冲向天空1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1)曜:光芒(2)潜:隐没12.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1)①薄暮:傍晚②薄:迫近(2)冥冥:昏暗1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去:离开(2)国:指国都(3)谗:被说坏话(4)讥:被批评指责1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景:日光(2)惊:这里是起、动的意思(3)万顷:极言广阔1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①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②集:停息(2)①锦鳞:美丽的鱼②鱗:代指鱼16.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芷:白芷(2)汀:小洲(3)郁郁:形容草木茂盛17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1)或:有时(2)一:全(3)空:消散(4)璧:圆形的玉(5)何极:哪有尽头1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19001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75.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一、文章知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
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承上启下《岳阳楼记》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④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⑤“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⑦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⑧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⑨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f3788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a.png)
岳阳楼记【原文与译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湘,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有时)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7e755e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a.png)
《岳阳楼记》课文梳理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越”“属”“制”等,注意其古今异义的不同;2.体会古代散文语言简洁、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的特点;3.掌握作者范仲淹的文学常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4.学习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5.领悟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培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品德。
1.积累文言词语(重点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2.掌握特殊句式3.体会古代散文语言简洁、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的特点4.学习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一:文学知识: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
苏州吴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2.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记,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可以说明,如《核舟记》;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2)游记: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文体。
(3)杂记: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文体。
(4)记......事:古代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3.中国古代官职任免常用术语:迁:调动官职,包括迁升、迁授、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了区分,常在“迁”字前面或者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谪、左迁,平级叫转迁、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即为降级。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例:《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c10a8c889eb172ded63b74f.png)
②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 样写的目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 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 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③请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你的启示。
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1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
答题要点:(1)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2)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言之成理 即可)
④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 请阐述你的看法。,成败得失是人 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 前列;(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 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 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3分,要求从“旷达胸怀”和“崇高抱负” 两方面回答,只写一方面得2分)
三、课文内容理解: 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出的“迁客骚人” 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 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翻译句子: 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④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⑦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⑨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⑾微斯人,吾谁与归? ⑿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⒀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5de25d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0.png)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一:字词谪守:守,做……的长官。
越:及、到。
具:通“俱”,全,都。
属:通“嘱”。
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横,广远。
际涯,边。
晖:日光。
备:详尽。
南极潇湘:极,尽。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薄:迫近。
景:日光。
集:停息。
郁郁:草木茂盛。
把酒临风:把,持、执。
去国还乡:去,离开。
谗:说坏话。
偕:一起。
归:归依。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二:翻译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⑶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三:问答题⑴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______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________居庙堂之高_______退____处江湖之远_____________⑶“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
作者暗指滕子京,目的是赞美并慰勉自己的朋友。
⑷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
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
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0e22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8.png)
《岳阳楼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
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从小勤奋好学,而且怀有远大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
他为人忠直,极言敢谏因常常遭贬。
于宋仁宗庆历三年向宋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庆历新政”。
新政遭到保守势力的联合进攻,范仲淹遭到排挤,贬官,出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死在赴颍州的途中,谥号文正。
二、写作背景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
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
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古代四大名楼: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灏的《黄鹤楼》山西的鹳鹊楼: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字音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予观夫(yú fú) 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潇湘(xiāo xiāng) 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 霏霏(fēi) 怒号(háo) 樯倾楫催(qiáng jí)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 míng) 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ōu)岸芷汀兰(zhǐ tīng) 皓月千里(hào) 静影沉璧(bì) 宠辱偕忘(xié)嗟夫(jiē) 山岳潜(qián)形属(zhǔ)予作文而乐耶(yé)日星隐曜(yào) 一碧万顷(qǐng)五、节奏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六、字词解释政通人和通:顺利。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岳阳楼记字词批注译文及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岳阳楼记字词批注译文及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bc8d61f524ccbff0218469.png)
岳阳楼记字词批注译文及知识点归纳宋代: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 考点 梳理 大全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 考点 梳理 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608fe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8.png)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一、一词多义1、以:1)来:属予作文以记之2)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表句尾感叹:嗟夫3、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极:1)尽: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穷尽:此乐何极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5、或: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2) 有时:而或长烟一空6、空:1)天空:浊浪排空2) 消散:长烟一空7、通:1)顺利:政通人和2)通向:北通巫峡8、和:1)和乐:政通人和2)和煦:春和景明9、居:1)处在:居庙堂之高2)居住:面山而居3)停留:不可久居10、一:1)一片:一碧万顷2)全:长烟一空3)整个:在洞庭一湖11、开:1)放晴:连月不开2)打开:开我东阁门3)开设,设置:旁开小窗12、则: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3、为:1)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2)作为:全石以为底14、属:1)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2)连接:属引凄异3)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5、景:1)风景,景致:四时之景不同2)日光,阳光:至若春和景明3)景象;情况:晚景之计如何?16、渔:1)捕鱼的人,渔夫:渔歌互答2)捕鱼:临溪而渔17、临:1)面对:把酒临风2)临:来到:临溪而渔3)到,至:东临碣石4)靠近,坐落于:翼然临于泉上18、进:1)在朝廷做官:是进亦忧,退亦忧2)奉献:进尽忠言19、微:1)要没有,要不是:微斯人,吾谁与归2)微小,轻微:名微而众寡3)秘密,偷偷:微闻有鼠4)稍微,稍稍:土膏微润。
20、具:1)都;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详细地:问所从来,具答之3)具备:有各具情态21、胜:1)非常美好;美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2)胜过;超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胜任,禁得起: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禁住,忍受得住:驴不胜怒。
22、会:1)会合,聚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2)恰巧,正好:会天大雨3)必然,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604fc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9.png)
《岳阳楼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二)文体介绍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言志:《岳阳楼记》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写景:《小石潭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武汉) 滕王阁(南昌)岳阳楼(岳阳)(三)文言现象1.通假字百废具兴同“俱”,全,皆属予作文同“嘱”,嘱托2.一词多义(1)极:感极而悲者矣动词,达到极点初极狭甚,很,非常南极潇湘至、到达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尽头,动词(2)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集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3)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指示代词夫环而攻之句首发语词,不译未几,夫齁声起丈夫,名词(4)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无从致书以观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从这里得到它。
考察(5)国:去国怀乡国都死国可乎国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6)或:而或长烟一空或依林木之下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或以为亡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人(7) 一:一碧万顷一片,数量词而或长烟一空全,副词(8)和:春和景明和煦,形容词政通人和和乐,形容词(9)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用)以钱覆其口(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口腹役人以其境过清(凭,靠) 以我酌油知之可以为师矣(把)投以骨、以丛草为林(认为)不以疾也自以为大有所益(按照)策之不以其道(10)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空谷传响空旷皆若空中无所依在空中(11)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中通外直阡陌交通贯通才通人使……通过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12)居居无何,上至经过停留不可久居居庙堂之高处在居(居住)天下之广居(住宅,房屋)(13)然欣然 .......的样子不以为然对的,正确的不然这样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是(14)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15)之(代词)学而时习之(的)春冬之时,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音节助词,无实义)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无丝竹之乱耳(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古文翻译【部编版九上参照课下注释和教参整理】
![《岳阳楼记》古文翻译【部编版九上参照课下注释和教参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883763376baf1ffc4fada5.png)
10.《岳阳楼记》翻译【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在岳阳楼上刻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原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如此,那么向北通到巫峡,向南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原文: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像那连绵不断的雨,接连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愤怒的号叫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商人旅客不能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傍晚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猴哀啼。
(这时候)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尽是萧条景色,感伤到极点而又十分悲伤的情绪。
原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至于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版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作家作品: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
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
词存五首,《渔家傲》为其名作,写戌边生涯,以身卫国的英雄气概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
有《范文正公集》。
二、教材注释:1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本文结尾“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滕子京(991-1047),名宗谅,字子京,范仲淹的朋友。
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巴陵郡,古郡名,今湖南岳阳。
3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到。
4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5具:同“俱”,全、皆。
6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制,规模7属:同“嘱”,嘱托。
8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9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10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际11朝晖夕阴:早晚阴晴明暗多变。
晖,日光。
12大观:壮丽景象。
13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14然则:如此……那么。
15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至、到达。
16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迁,贬谪、降职。
17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
后泛指文人。
1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得无,表推测。
19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用法与此相同。
20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21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22开:指天气放晴。
23排空:冲向天空。
24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芒。
25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26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倾,倒下。
摧,折断。
2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冥冥,昏暗。
28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国,指国都。
29景:日光。
30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3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广阔。
32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停息。
33锦鳞: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34岸芷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
芷,白芷。
汀,小洲。
35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6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37浮光跃金: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这是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38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璧,圆形的玉。
39何极:哪有尽头。
40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偕,一起。
41把酒临风:端着酒,迎着风。
把,持、执。
42求:探求。
43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44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4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46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
庙堂,指朝廷。
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47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48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49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三、教参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滕子京)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岳阳楼)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有时)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在水中)畅游;岸上与洲上的芷草、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沉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四、字词归纳:(一)通假字百废具兴(通“俱”,全,皆)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二)古今异义1、越明年古义:到了今义:越过2、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3、气象万千古义:景物今义:天气情况4、前人之述备矣古义:详尽今义:准备5、薄暮冥冥古义:迫近今义:跟“厚”相对(三)一词多义1、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阴朝晖夕阴(阴暗,没有阳光)阴风怒号(阴冷,寒冷)3、观观夫巴陵胜状(动词,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四)词类活用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的太守)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朝晖夕阳(名词作状语,在早晨)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或异二者之为(动词作名词,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倒装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倒装句,定语后置,“庙堂之高”即“高庙堂”,“江湖之远”即“远江湖”。
)3.省略句(1)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句,句前省略了主语“滕子京”。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省略句,“先”“后”后面均省略了介词“于”。
)五、成语积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
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
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有很多景物在进行变化。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弃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
具通假俱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淫雨霏霏: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波澜不惊: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
现比喻面对动荡局面保持平静、形势平稳,没受到什么变化或曲折,不惊不诧。
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顷,极言其广。
岸芷汀兰: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宠辱偕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
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春和景明: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六、难点解析:1.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3.“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答案】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4.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答案】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的性格特点有联系吗?【答案】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