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足矣第1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
回乡偶书
到迟暮之年才回来。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 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 没有一个认识我。他 们笑着询问我:这客
笑问客从何处来。 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 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 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 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 其二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早期创作的五言古诗,收录 于《全唐诗》中。
•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 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 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 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 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 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 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 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 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 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 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 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 其景”。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 其余二人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乐游原
•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
李商隐
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两句点
向晚意不适, 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
驱车登古原。 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
床前明月光, 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
疑是地上霜。 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
举头望明月,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
低头思故乡。 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该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
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 却意味深长,耐人咀嚼,千百年来,广泛地吸引着 读者。
早发白帝城 •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
李白
霞映照中的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
千里江陵一日还。 里之遥的江陵。只听
两岸猿声啼不住, 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 轻舟已过万重山。 音连续不停,轻快的
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
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
驶过了。
•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流 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 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 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 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 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 所欲,自
白日依山尽,
•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更上一层楼。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 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 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 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 诗人,字季凌,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 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 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 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 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 取精神。
•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 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 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 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 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 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 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 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 咏物诗相似。
•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 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诗人仕 途失意,饱尝世态炎凉,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 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 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表现出来 的。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针针线线,细细密密,将爱心 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的衣衫之上。
• 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 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 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那 种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犹在眼前。庭院是寂寥 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 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 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 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 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 明净。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 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 易逝。凝望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 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 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孟郊
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慈母手中线,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游子身上衣。 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
临行密密缝, 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
意恐迟迟归。 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
谁言寸草心, 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
报得三春晖。 慈母恩情呢?
•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 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借问酒家何处有? 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
牧童遥指杏花村。
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 村。
此诗写清明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 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 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 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 耐人寻味。
夕阳无限好, 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
只是近黄昏。 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
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后
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
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
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
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
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
理。
•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 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
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叶子》《黑墙》《白牙》 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 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 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
词语积累与运用(听写)
• 质朴 传诵 羁旅jī 眷念juàn 孕育 难堪 • 令人发指 虐待nüè 无动于衷 殴毙ōu bì • 横财hèng 解聘pìn 赎金shú 毛骨悚然sǒng
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 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 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 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 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 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 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 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 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 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 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 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 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 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 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 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 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
处处闻啼鸟。
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 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
夜来风雨声, 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
•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 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 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 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 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 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 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悯农二首
• 其一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全诗共三句三十字,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 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 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 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 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
路上行人欲断魂。 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2、理清思路,理解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 3、深入理解文中唐诗的思想意义。 4、引导学生读唐诗、悟唐诗,启发学生对真 善美的追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热爱情感。
作者简介
刘心武,当代作家。1942年生于四川成
都,1950年后定居北京。当过中学教师、 出版社编辑。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 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 的发轫之作, 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 《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20世纪 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 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 秦可卿等专题做过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 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花落知多少。
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 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
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
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
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
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
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
然的真趣。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丧尽天良 得逞chěng 体味 颟顸mān hān • 蕴涵 佳肴yáo 残羹gēng 宏阔 彻悟 • 精髓suǐ 廉耻 永葆bǎo荣华 贪得无厌 • 情愫sù 戕害qiāng 奇瑰guī 美不胜收 厚积
尘垢gòu 涤dí 欣悦 承袭 痴憨hān 吁请yù
解读
游子吟 •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
•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 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 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 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
静夜思
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
李白
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