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文化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PPT优选课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PPT优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f88f2ba417866fb94a8e31.png)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早期政 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解读:
1.分封制的内容背景,内容和影响。
2.宗法制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20230/1.0中/18 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课堂设问
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 是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的。这种方法被称做什 么?
多特点。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 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如最高统治者称为“后” 该字最初的意思是生育,亦 有祖先的意思,以祖宗的身份来行使统治权力,号令各个 部族,表明它刚刚从氏族社会组织中脱胎出来,还带有氏 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中, 现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座.其中一座基址中心建筑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宫殿.同时,遗 址中出土有制陶,铸铜、制骨,制石的手工作坊和一些陶器,铜器等.其年代晚于河南龙山文 化而早于2商020代/10二/1里8 岗文化;经碳—14法测定,遗址年代约当公元前1900—前1600年,与文献6 中 所记夏朝时间相符.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属于夏文化。
主要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 维系作用的礼乐制度。
二、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 2.分封制的确立与结果
2020/10/18
19
分封原因: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同姓亲族
分 分封对象
功臣
封
异姓封国
姻亲
殷商降族
制
古方国
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诸侯继续分封。
当时:
分封制的影响
后世:
2020/10/18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早期政 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解读:
1.分封制的内容背景,内容和影响。
2.宗法制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20230/1.0中/18 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课堂设问
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 是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的。这种方法被称做什 么?
多特点。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 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如最高统治者称为“后” 该字最初的意思是生育,亦 有祖先的意思,以祖宗的身份来行使统治权力,号令各个 部族,表明它刚刚从氏族社会组织中脱胎出来,还带有氏 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中, 现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座.其中一座基址中心建筑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宫殿.同时,遗 址中出土有制陶,铸铜、制骨,制石的手工作坊和一些陶器,铜器等.其年代晚于河南龙山文 化而早于2商020代/10二/1里8 岗文化;经碳—14法测定,遗址年代约当公元前1900—前1600年,与文献6 中 所记夏朝时间相符.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属于夏文化。
主要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 维系作用的礼乐制度。
二、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 2.分封制的确立与结果
2020/10/18
19
分封原因: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同姓亲族
分 分封对象
功臣
封
异姓封国
姻亲
殷商降族
制
古方国
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诸侯继续分封。
当时:
分封制的影响
后世:
2020/10/18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共32张PPT)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70362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f.png)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从下列图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夏、商、周兴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第4课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亡
统治者昏庸残暴、荒
失民心者国君失天夏桀下淫把无。人度当、马骑不爱惜民力商纣王炮烙之刑
开国君王:夏禹、商汤、周武王姬发 主
兴:统治者勤于政事, 重用贤才,关心人民。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权利与义务:管理人民和土地,建立诸侯国
周王
诸侯
积极作用缴:纳①确贡立赋了,周服朝从内调部严兵格的 义务:等政级治结上构:和统听治命秩天序子。,朝觐述职;
②军保事证上了:周王镇朝守对疆地土方、的控随制从,作稳战定; 了经局济势上,:扩大交了纳统贡治赋范。围。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铜鼎
➢ 夏王朝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 夏朝注重祭祀; ➢ 夏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高超; ➢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5. 夏朝灭亡
材料1:“(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节选自《史记·夏本纪》 材料2:《尚书·汤誓》记载:“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 亡!’”孔传:“众下相率为怠情,不与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 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
第4课
原始部落
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人类文明时代是指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夏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我国文明的开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3. 夏朝的统治 (2)措施: 以大型宫殿为中心的城池、刑法、军队、监狱 材料一: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第1讲-夏商西周PPT课件
![第1讲-夏商西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d31a0ba58da0116d1749c8.png)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阶级斗争与社会进步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 • 偶然性和必然性、现象与本质 • 共性与个性
-
3
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 革命史观 社会史观
①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 演进的历史
②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 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
19
2.商:
• 约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 商建立时(前1600年)定都毫(今河南郑州),商朝中期 盘庚迁都至殷后基本稳定下来,故又称殷朝,商灭亡前的 都城在朝歌(今河南淇县)。武王伐纣时交战双方在牧野
展开激战,就是在朝歌郊外。
• 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 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和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 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是附属国直辖的地方。商王 在不同程度上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直接控 制的范围虽不够大,但能够支配各方国的地位却建立起 来)。
革命史观
丙说: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丁说: “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 家。”
社会史观
6
• 对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的评价: • 1.革命史观:洋务派处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
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 2.现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
冲击了 “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 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 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3.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就制度、就思想的 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 4.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 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 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 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 始向“现代人”转变。
-
3
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 革命史观 社会史观
①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 演进的历史
②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 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
19
2.商:
• 约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 商建立时(前1600年)定都毫(今河南郑州),商朝中期 盘庚迁都至殷后基本稳定下来,故又称殷朝,商灭亡前的 都城在朝歌(今河南淇县)。武王伐纣时交战双方在牧野
展开激战,就是在朝歌郊外。
• 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 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和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 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是附属国直辖的地方。商王 在不同程度上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直接控 制的范围虽不够大,但能够支配各方国的地位却建立起 来)。
革命史观
丙说: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丁说: “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 家。”
社会史观
6
• 对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的评价: • 1.革命史观:洋务派处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
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 2.现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
冲击了 “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 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 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3.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就制度、就思想的 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 4.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 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 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 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 始向“现代人”转变。
【历史课件】夏、商、西周的文化
![【历史课件】夏、商、西周的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d7cf3427fd5360cbb1adb14.png)
意义 商朝时中原地区已有相当 高的文明 为研究商史和古文字提供 丰富资料
夏、 商、文字 西 周 文 化 简
科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 日法
医学
其他 尚书 周易 雕塑和青铜 铸造技术
表
社会 科学
我国最古老的官方史书 我国最古的占卜用书 对古代哲学很有启发
艺术
三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
历法
天文 医药 生物
夏
商 夏商 商 商
地理
环保
西周
西周
三、《尚书》和《周易》
1、《尚书》
思考:《尚书》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有何地位?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夏、商、 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其中 包括更古时代的史事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 值及重要的哲学意义。
2、《周易》
思考:《周易》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在中 华文化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伊簋铭文 西周时期 铭文103字,记载周厉 王二十七年正月丁亥日, 厉王在周康宫穆太室册 命贵族伊,命令他管理 康宫中王室所有的臣、 妾、百工,并赐给他命 服、銮旗等物。伊簋已 流于国外。
二、科学与技术
类别 朝代 成就 《夏小正》记载有一年中的物侯、天象知识 使用干支纪日法 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甲骨文中有数十种疾病记载、石砭镰用于治病 甲骨文中有许多动植物名称 《周易》最早提出“地理”的名称 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甲骨文与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A、甲骨文里反映了商王活动和当时社会情况,有的内容可 与《史记》相印证。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 的。
B、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 中以象形文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 转注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对研究商 周的历史和中国文字的发展直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夏、商、西周的文化优选PPT课件
![夏、商、西周的文化优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e66a080912a216147929bd.png)
四、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
领域 成就
内容
意义
夏、 商、文字 西
周
文
甲骨文 河南殷墟
金文
天文历法
化 科学 技术
医学
简 其他
表
社会 科学
尚书 周易
艺术
雕塑和青铜 铸造技术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商周时成熟 含义:刻写龟甲和兽骨上的古文字 构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商朝时中原地区已有相当 高的文明
一、甲骨文和金文
1、甲骨文的发现
19世纪末发现的河南安阳殷都的废墟,称之为“殷墟”
“古贞般有祸”全形卜甲(商朝时期) 这是一块完整卜甲,商代时用龟甲, 多数用腹甲,少数也有背甲,还有甲 桥刻辞、甲尾刻辞。通过这片卜甲, 可以了解甲骨文的选料、制作、记叙 等内容,是研究商代甲骨文使用情况 的宝贵资料。
为研究商史和古文字提供 丰富资料
含义: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 铭文,记录了分封、祭祀、战争等重大活动
夏朝《夏小正》 商朝干支纪日法 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记录了数十种疾病 有眼耳口畅胃等分科 商朝遗址中出土石砭镰
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 日法
生物学、地理学积累了丰富知识
是夏商周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汇编
1、《尚书》
思考:《尚书》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有何地位?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夏、商、 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其中 包括更古时代的史事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 值及重要的哲学意义。
2、《周易》
思考:《周易》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在中 华文化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周易》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书。 《周易》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中华辩证思维的源泉, 影响深远。 《周易》中的某些观点,对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和个人 修养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周易》中也含有若干迷信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文史料价值:
记录周代贵族分封、祭祀、战争等重大政治 活动。
江西吴城 遗址陶文, 是早于甲 骨文字的 商代刻画 符号,已 具有文字 的基本特 征
商 代 武 王 时 刻 在 牛 骨 上 的 卜 辞
商代甲骨文中“车”的几种写法
商代后期 的“宰甫 卣”铭文
二.科学与技术
1.指出夏商周三朝的科技成就
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3、培养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
情趣。
想一想: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有什么关系?
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你发现了什么?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1 3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1.2米 4米
一、填空:
1、圆锥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V=
1 3
s
1 3
×底面积×高
h )。
),
2、圆柱体积的
1 3
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
锥的体积相等。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 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1 ) 立方分米。
4、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 是6厘米,体积是( 24 )立方厘米。
A.夏商的历法成就: ①夏朝有历法——《夏小正》。②商朝的历 法——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 的纪日方法。 B.夏商的天文记录 ①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②世界上最早的 月食记录。
C.商周医药学
①甲骨文中有39种疾病记载。②商代遗址中 还出土了那时作为针灸用的石砭镰等医疗用 具
D.商周生物学
(4)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
圆锥的体积
复习:
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
①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 6 厘米, 体积 = ?
②底面半径是 2 分米, 高10分米, 体积 = ?
③底面直径是 6 分米, 高10分米, 体积 = ?
学习目标:
• 1、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 2、能利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
二、判断: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 )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
1 3
(√ )
3、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
积×高。
(× )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 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
三、填表:
已知条 件
体积
圆锥底面半径2厘米,高9厘米 37.68立方厘米
第四节 夏、商、西周的文化
阅读引言部分,思考:为什么在最 残暴的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奴隶社会, 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夏、商、周三代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 文化的发展;
劳动有了进一步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 科学及艺术工作的人。
一.甲骨文和金文
1.汉字的产生与发展
看书本9页《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指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①生物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②甲骨文 中有许多动植物名称。
E.商周地理学成果
①地理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②《周易》 首先提出了“地理”的名称。
刻在 骨头 上的 干支 表
甲骨 文记 载的 日食 记录
2.夏商西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作用
为日后我国科学文化成就能够居于世界领 先地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 3
想一想,讨论一下: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 发现了什么?
(2)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 知道什么?
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 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 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13×19 ×12=76(立方厘米)
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 厘米。
例2、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 近似于一个圆锥,测得底面直径是 4米,高是1.2米,这堆沙子大约多 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圆锥底面直径6厘米,高3厘米 28.26立方厘米 圆锥底面周长6.28分米,高6 6.28立方分米 分米
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 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 零件。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厘米?
15厘米
6厘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再见
《周易》也含有 若干迷信内容。
四、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
1.商周的雕塑艺术”(纹饰)
①商代青铜器上的平雕、浮雕工艺精 湛
②西周青铜器上有大量青铜铭文
四、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
2.商朝青铜铸造艺术”(造型)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铸像 是青铜艺术的杰作。
熔化铜液
三.《尚书》和《周易》
1.《尚书》
成书时间 :大约是春秋时代编成的
史学地位 :是我国最古的史书,是夏、 商、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 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其中 还包括更古时代的史事纪 录
三.《尚书》和《周易》
1.《周易》
成书时间 :大约是春秋时代编成的
基本内容 : 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 书。书中讲述了许多阴 阳矛盾的关系
运输铜液
浇铸铜液
概述夏商西周三代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古汉字的产生。甲骨文和金文的出现,不仅 为研究三代古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的材料,而且 推动后世文化的进步。
(2)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天文历法、医学的成就, 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打下基础。
(3)《尚书》和《周易》等古书籍,为后世研究 古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周易》对我国哲学发展 有很大启发。
起源:原始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
发展: 原始文字
甲骨文 ……
一.甲骨文和金文
2.甲骨文,金文及其的史料价值
看书本9页指出甲骨文发现的时间,地 点,内容,史料价值,金文的含义以及 史料价值
甲骨文史料价值:
为研究商代历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资料。
金文的含义:
刻在青铜器(古称铜为金)上的文字。青铜 器以钟、鼎为代表,故也称“钟鼎文”或 “铭文”。
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 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记录周代贵族分封、祭祀、战争等重大政治 活动。
江西吴城 遗址陶文, 是早于甲 骨文字的 商代刻画 符号,已 具有文字 的基本特 征
商 代 武 王 时 刻 在 牛 骨 上 的 卜 辞
商代甲骨文中“车”的几种写法
商代后期 的“宰甫 卣”铭文
二.科学与技术
1.指出夏商周三朝的科技成就
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3、培养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
情趣。
想一想: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有什么关系?
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你发现了什么?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1 3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底面积
高
1.2米 4米
一、填空:
1、圆锥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V=
1 3
s
1 3
×底面积×高
h )。
),
2、圆柱体积的
1 3
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
锥的体积相等。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 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1 ) 立方分米。
4、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 是6厘米,体积是( 24 )立方厘米。
A.夏商的历法成就: ①夏朝有历法——《夏小正》。②商朝的历 法——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 的纪日方法。 B.夏商的天文记录 ①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②世界上最早的 月食记录。
C.商周医药学
①甲骨文中有39种疾病记载。②商代遗址中 还出土了那时作为针灸用的石砭镰等医疗用 具
D.商周生物学
(4)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
圆锥的体积
复习:
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
①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 6 厘米, 体积 = ?
②底面半径是 2 分米, 高10分米, 体积 = ?
③底面直径是 6 分米, 高10分米, 体积 = ?
学习目标:
• 1、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 2、能利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
二、判断: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 )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
1 3
(√ )
3、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
积×高。
(× )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 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
三、填表:
已知条 件
体积
圆锥底面半径2厘米,高9厘米 37.68立方厘米
第四节 夏、商、西周的文化
阅读引言部分,思考:为什么在最 残暴的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奴隶社会, 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夏、商、周三代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 文化的发展;
劳动有了进一步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 科学及艺术工作的人。
一.甲骨文和金文
1.汉字的产生与发展
看书本9页《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指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①生物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②甲骨文 中有许多动植物名称。
E.商周地理学成果
①地理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②《周易》 首先提出了“地理”的名称。
刻在 骨头 上的 干支 表
甲骨 文记 载的 日食 记录
2.夏商西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作用
为日后我国科学文化成就能够居于世界领 先地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 3
想一想,讨论一下: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 发现了什么?
(2)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 知道什么?
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 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 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13×19 ×12=76(立方厘米)
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 厘米。
例2、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 近似于一个圆锥,测得底面直径是 4米,高是1.2米,这堆沙子大约多 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圆锥底面直径6厘米,高3厘米 28.26立方厘米 圆锥底面周长6.28分米,高6 6.28立方分米 分米
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 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 零件。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厘米?
15厘米
6厘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再见
《周易》也含有 若干迷信内容。
四、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
1.商周的雕塑艺术”(纹饰)
①商代青铜器上的平雕、浮雕工艺精 湛
②西周青铜器上有大量青铜铭文
四、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
2.商朝青铜铸造艺术”(造型)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铸像 是青铜艺术的杰作。
熔化铜液
三.《尚书》和《周易》
1.《尚书》
成书时间 :大约是春秋时代编成的
史学地位 :是我国最古的史书,是夏、 商、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 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其中 还包括更古时代的史事纪 录
三.《尚书》和《周易》
1.《周易》
成书时间 :大约是春秋时代编成的
基本内容 : 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 书。书中讲述了许多阴 阳矛盾的关系
运输铜液
浇铸铜液
概述夏商西周三代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古汉字的产生。甲骨文和金文的出现,不仅 为研究三代古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的材料,而且 推动后世文化的进步。
(2)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天文历法、医学的成就, 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打下基础。
(3)《尚书》和《周易》等古书籍,为后世研究 古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周易》对我国哲学发展 有很大启发。
起源:原始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
发展: 原始文字
甲骨文 ……
一.甲骨文和金文
2.甲骨文,金文及其的史料价值
看书本9页指出甲骨文发现的时间,地 点,内容,史料价值,金文的含义以及 史料价值
甲骨文史料价值:
为研究商代历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资料。
金文的含义:
刻在青铜器(古称铜为金)上的文字。青铜 器以钟、鼎为代表,故也称“钟鼎文”或 “铭文”。
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 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 高 圆锥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