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病害学重点

合集下载

水产病害学复习资料

水产病害学复习资料

水产病害学复习资料水产病害学复习资料水产病害学是研究水产动物和水生植物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的学科。

它涉及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病原体学、病理学、免疫学、疫情学等。

在水产养殖业中,水产病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对水产病害学的学习和掌握对于从事水产养殖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水产病害的病原体。

水产病害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们通过侵入宿主体内并繁殖,引起疾病的发生。

病毒也是水产病害的重要病原体,它们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并破坏其正常功能,导致疾病的发展。

寄生虫是水产病害的另一类病原体,它们寄生在宿主体内或外部,通过摄取宿主的营养物质来生存,并且会对宿主造成伤害。

真菌则是水产病害的少数病原体之一,它们通过侵入宿主体内并繁殖,引起疾病的发生。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水产病害的病理学知识。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学科。

在水产病害学中,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影响。

通过病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疾病对宿主的损害程度,并且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观察病理标本,我们可以发现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等病理变化,从而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此外,免疫学也是水产病害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的学科。

在水产养殖中,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宿主抵抗病原体的入侵,保持身体健康。

免疫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产动物的免疫机制,从而提高它们的抗病能力。

例如,通过研究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免疫相关基因,并且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等方法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疫情学也是水产病害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疫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的学科。

在水产养殖中,疫情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鱼类疾病学-补充

鱼类疾病学-补充

鱼类疾病学-补充第六章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第⼀节概述⼀、病毒:①只具备⼀种核酸,即RNA or DNA ;②个体微⼩(⽐细菌⼩),⼀般30~300nm;③病毒的增殖-----靠复制繁殖;④不能⽤培养基培养,只能在活细胞中⽣长增殖,并只有⼀种细胞-----敏感细胞。

~(Virus)是⼀类体积微⼩、能通过滤菌器,含⼀种类型核酸(RNA or DNA ),只能在活细胞内⽣长增殖的⾮细胞形态的微⽣物。

⼀般⽤纳⽶(nm)测量其⼤⼩,电镜放⼤观察。

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和蛋⽩质组成。

核酸在中⼼部分,形成病毒核⼼,外⾯包围的蛋⽩质称为⾐壳,------核酸与⾐壳组成核⾐壳。

最简单的病毒是裸露的核⾐壳;有些病毒的核⾐壳外⾯还有⼀层囊膜。

对⽔产动物造成的危害很⼤,不少是⼝岸检疫对象。

由于病毒寄⽣在寄主的细胞内,---⽬前主要是预防!⼆、病毒的鉴定:1、⽤5-氟脱氧尿苷鉴别出核酸是DNA 还是RNA . * 如出⾎病病毒--- RNA病毒群.——取病料(灶)-----⽤敏感细胞培养---加⼊5-氟脱氧尿苷---此物质对有DNA抑制作⽤,---这样即可鉴定:如果是DNA ,则细胞就会死亡;若是RNA ,则细胞照常⽣长。

2、测定病毒的⼤⼩。

——⽤Seize(塞⽒)漏⽃测定病毒粒⼦的⼤⼩,放⼀过滤膜(50,100,220,300,450),如通过100~220nm 的过滤菌器.*---只能测病毒粒⼦⼤⼩的范围。

**---还可作病毒切⽚估计和扫描计算。

3、耐⼄醚试验:——有的病毒核酸外有脂质外壳(Evenlope)*⼄醚--处理病毒的悬浮液--感染细胞--具保护作⽤--⽣长!否则---死亡!4、耐pH 3 试验:——病毒在pH3 溶液中处理5~30分钟------接⼊细胞培养器---细胞死亡;或细胞⽣长。

5、耐热试验:——例如---出⾎病病毒---耐热:60℃保持1⼩时后,仍能使10%的鱼死亡!*——悬浮液—恒温保持---感染Cell ---结果:草鱼出⾎病毒耐热试验——41℃处理18h---100%死亡;55℃处理3h---100%死亡;60℃处理1h---1%死亡。

鱼类病害PPT课件

鱼类病害PPT课件

水温异常
水温过高或过低,超出鱼 类适宜生长范围,导致鱼 类生理机能紊乱。
溶解氧不足
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低,鱼 类出现缺氧症状,影响其 正常生长。
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料质量差
养殖密度过大
饲料营养成分不足或不平衡,影响鱼 类生长和免疫能力。
养殖密度过高,鱼类生存空间拥挤, 容易引起病害。
投喂不当
投喂过多或过少,导致鱼类消化不良 或饥饿,降低抵抗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鱼类病害 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鱼类病害概述 • 鱼类病害发生的原因 • 鱼类病害的诊断与预防 • 鱼类病害的案例分析 • 鱼类病害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鱼类病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鱼类病害是指由于各种病原微生 物或寄生虫侵入鱼类机体而引起 的疾病,导致鱼类生长受阻、死 亡或繁殖能力下降。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鱼类病害可 分为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和寄生虫性病害等。
常见鱼类病害的症状
细菌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烂鳃病、赤皮病、白 皮病等。症状表现为病鱼体色发黑,鳃丝 腐烂,皮肤溃烂,鳍条裂开等。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鲤春病毒病、草鱼出 血病等。症状表现为病鱼体色发黑,鳍条 基部充血,出现出血性溃疡等。
真菌性病害
寄生虫性病害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水霉病、鳃霉病等。 症状表现为病鱼体表出现棉絮状菌丝,鳃 丝发白或出现坏死等。
常见的寄生虫性病害有指环虫病、三代虫 病等。症状表现为病鱼体色发黑,消瘦, 游动缓慢,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斑块等。
鱼类病害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降低产量
鱼类病害会导致养殖鱼类生长 受阻、死亡或繁殖能力下降, 从而降低水产养殖的产量和效

鱼类病毒性疾病防治学

鱼类病毒性疾病防治学
草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其产量占了我国南方水产养
殖品种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影响草鱼产量和效益的根本原 因就是草鱼的“四病”:病毒性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 皮病。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草鱼的一种病毒传染病, 对草鱼的鱼种生产和养殖可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将之列 为二类动物疫病。
【病原】
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或草鱼出 血病病毒(GCHV)。病毒为20面体的球形颗粒, 直径为70~80nm,具双层衣壳,无囊膜。病毒 基因组为双股RNA,由11条片段组成。目前已 确定的病毒株分为三种类型,在核酸电泳图谱 、毒力和抗原性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别。流行的 毒株第一型占22%,第二型75%,第三型3%。
CCV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CCV普遍的传播 方式,但传播机制不详。水平传播可直接传播或通过媒介传播, 其中水是主要的非生物传播媒介,其他生物媒介或污染物也可 传播CCV。CCVD流行后,存活鱼可成为隐性无症状带毒鱼; 带毒鱼可能通过尿排毒,然后CCV通过皮肤、嗅觉器官、肠道 或者鳃感染健康鱼。
④ 发病地区,养殖对斑点叉尾鮰疱疹病毒病有抵抗力的长鳍叉 尾鮰和斑点叉尾鮰杂交种、白叉尾鮰、长鳍叉尾鮰等。
CCV对宿主有很强的选择性。目前报道,自然暴发病仅仅 是斑点叉尾的鱼苗和鱼种;人工注射病毒可以使白叉尾、长鳍 叉尾、斑点叉尾与长鳍叉尾杂交种患病,口喂及浸浴则不患病。 不同品系的鮰鱼对CCV有不同的易感性,同时鱼龄与临床感染 密切相关,刚孵化鱼苗死亡率达100%,八月龄鮰鱼则很少感染 CCV。
CCV暴发流行与水温、养殖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CCVD 的流行水温是20~30℃ ,在此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发病速度 越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当水温在25~30℃时,病程比较 短,一般为3~7 d,死亡率可达90%以上。本病20℃时潜伏期10 天,25~30℃时3天,15℃以下不发病。人工感染后,肾脏在24 小时分离到病毒,肝脏及肠则需在70小时分离到病毒,脑在96 小时才分离到病毒。高密度养殖、运输、水污染等胁迫因素及 细菌感染均可诱发或引起疾病流行和大量死亡。

《水产动物病害学》第七章 鱼类的病害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1

《水产动物病害学》第七章 鱼类的病害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1
专用兽药蒽诺沙星,10-30mg/kg, 连续用药3-5d。
③添加磺胺类药物。磺胺-2,6-二甲氧嘧啶100-200 mg/kg或磺胺-6-甲氧嘧啶100-200 mg/kg,连喂5-7天, 第一天用药量加倍。(教材内容)
注意:生产上磺胺类药物使用情况
日本等国家对进口养殖虾实施 磺胺甲恶唑强化监控检查,抽查比 率提高到30%。由于日本是我国水产 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
⑤药物中酸钙增氧;控制养
殖密度。
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诊断的主要程序
【首先是野外临床诊断】要用活鱼或是刚死的鱼,保持鱼体湿润,寄生在 鱼体表和体内的病原体,会引起寄主患病部位产生一定的病变,有许多 症状是可以通过目检加以判断和鉴别的。如水霉及一些大型的寄生原生 动物,对于一些细菌性的病原体,肉眼不可见,可以根据病鱼的外表反 应出来的症状,如点状或块状的胞囊,充血,发炎等来判断和辨别。综 合疾病的流行情况,发病年龄,水体的养殖环境及养殖管理情况,先初 步判断是寄生虫疾病还是细菌性疾病,有时一种症状会在好几种病中都 出现,所以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室内的检查。
(2)选择优质鱼种,鱼种下塘前要药浴。15-20mg/L 高锰酸钾药浴15-30分钟,或用2%-4%盐水药浴 5-10分钟。
• 注意:氯制剂如5 mg/L三氯异氰尿酸药浴10min; (无鳞鱼)30 mg/L聚维酮碘药浴15-20min。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增强鱼体抵抗力。 (4)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l~2次,使池水的 pH保持在8左右,一般生
2)接下来是实验室内的诊断: (1)称体重,测量大小并做相应记录; • (2)目检体表,观察鱼体体色,并一切明显或可能的病象,如,各鳍
是否蛀烂,鳍的基部是否充血,鳃盖是否穿孔等,注意体表有无黏附着 的肉眼可见的寄生虫。 • (3)解剖鱼体,检查鱼体各器官,检查顺序应为:体表黏液,鳍,鼻 腔,血液,鳃,口腔,腹腔,脂肪组织,消化管,肝,脾,胆囊,心脏, 鳔,肾,膀胱。 • (4)若为寄生虫病,通过镜检各部位的压片,确定引起疾病的寄生虫 的种类。一般在低倍镜下一个视野中有15-20个虫体,即可确定为引起 疾病的寄生虫。然后根据诊断结果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法。

水产动物疾病学总结

水产动物疾病学总结

细菌性疾病1、黏球菌(G+):细菌性烂腮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2、假单胞菌(G-:赤皮病、竖鳞病(北方地区常见)、鲤白云病(主要在网箱中发生,为冷水性疾病)3、气单胞菌(G- 主要是淡水性鱼类患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打印病、鲤科鱼类痔疮病4、弧菌病5、链球菌病(G+),是唯一的球菌病,属于条件致病菌,多发于海水中,可以进入脑中。

(1)、细菌性烂鳃病(柱状屈挠杆菌)生长适温:28℃,37℃可生长,5℃以下不生长;培养基中含Nacl 0.6%以上不生长;A、流行病学(1)传染源:带菌鱼,污染的水及塘泥;(2)传播途径:直接接触,在鳃受损后特别易感;(3)危害对象:所有淡水养殖鱼类,草鱼、青鱼、鲤等尤其敏感,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4)传播途径:水平传播;B、病程:致死时间与水温有关,致死时间的对数与水温呈直线关系(15-30℃);(1)发病季节、水温:5-9月份流行,通常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最适温度28-30℃;(2)发病范围:世界性流行,近年在网箱养殖中危害严重;在病原菌浓度大,鱼的密度高、水质差、鱼的抵抗力低下时更易暴发流行C、临床症状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外观症状:“乌头瘟”;“开天窗”;“镶边”剖解变化:鳃丝肿胀,末端发白,或淤血、出血;鳃丝残缺不全、粘液增多,有污物附着;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鳃组织的炎症反应:(1)急性:炎性水肿、坏死,增生不明显;(2)慢性:炎性水肿、增生、坏死;D、诊断初步诊断:肉眼观察临床症状,结合镜检鳃丝无大量寄生虫或真菌;取鳃丝或粘液做水浸片观察到特定的病原可进一步诊断E、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2、加强苗种的选择和下塘前消毒;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保证饵料质量;4、定期泼洒生石灰,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定期消毒食场;5、发病季节,用中草药浸泡或内服预防;6、定期检查,及时杀灭鳃寄生虫;7、必要时用治疗用药全池遍洒一次。

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病害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

:(3)组织损伤:是组织的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三方面的变化。

(4)贫血:贫血是指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5)最小有效量:指药物作用于机体,使机体出现有效作用或出现药理效应的剂量, (6)半数致死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7)保虫寄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8)再生:机体内死亡的细胞和组织可由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新生而修复,这种细胞的分裂新生称为再生。

(9)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10)萎缩: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的过程。

(1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的间隙再度感染(12)最大耐受量:指药物在除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外的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13)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

(14)专性寄生:寄生物一旦离开宿主生物就不能继续生存的现象。

(15)渔药: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养殖水体质量,以及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所使用的物质。

”(16)积水:积水是指体液在体腔内积聚的现象。

(17)代偿: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体内出现代谢、功能障碍或组织结构破坏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的代谢改变、功能加强或形态结构变化来补偿的过程。

(18)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二、填空题1、引起病理性萎缩常见的原因有:营养不良萎缩、压迫性萎缩、缺血性萎缩、神经性萎缩和废用性萎缩等。

鱼类疾病的防治培训课件

鱼类疾病的防治培训课件

(3)用漂白粉或五倍子全池泼洒, 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
1g或五倍子2~4g。
鱼类疾病的防治
24
4.疖疮病
[病原]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
[病症]患病初期鱼体背部皮肤及肌 肉组织发炎, 随着病情的发展, 这 些部位出现脓疮, 手摸有浮肿的 感觉, 脓疮内部充满含血的浓汁 和大量细菌, 所以又名瘤痢病。 鱼鳍基部往往充血, 鳍条间组织 破坏裂开, 有时像把烂纸扇, 病情 严重的鱼肠道也往往充血发炎。
[病症]症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
以后的躯干部分,其次是腹部两侧,
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发病部分先
是出现圆形的红斑,好似在鱼体表
皮上加盖的红色印章,随后表皮腐
烂,中间部分鳞片脱落,腐烂表皮
也崩溃脱落,并露出白色真皮,病
灶部位周围的鳞片埋入已腐烂的表皮内,外周的鳞片
疏松并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在整个病程中后
库、网箱内。
鱼类疾病的防治
8
[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 养一段时间, 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 落转愈。
(2)每立方米水体用0.4~1g红霉素全池泼 洒, 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3)流行地区改养对此病不敏感的鱼类;
(4)升高水温及适当稀养也有预防效果。
鱼类疾病的防治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须将 病变组织进行超薄切片, 电镜检查到有大量六角形的 病毒颗粒。
[防治方法]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进行综合预防, 如注射
灭活疫苗, 不乱用药物, 在发病季节及时预防细菌、
寄生虫感染, 保持水质优良、稳定等。治疗方法尚待
研究。
鱼类疾病的防治
16
二、细菌真菌性皮肤病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防治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防治

防治措施
02
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寄生虫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使用抗寄
生虫药物进行治疗;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寄生虫滋生。
结果
03
经过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该海域的寄生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未造成大规模的损失。
04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防治的 挑战与展望
病害防治面临的挑战
病害种类繁多
海水养殖鱼类可能面临的病害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性、病 毒性、寄生虫性和营养性病害等,每种病害都需要不同的 防治方法,增加了防治难度。
防治措施
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使用抗病毒药 物进行治疗。
结果
经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该养殖区的病毒性鱼 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造成大规模的损失。
案例三:某海域的寄生虫病防治
病因
01
由异沟虫、车轮虫等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症状为鱼体
消瘦、游动异常、呼吸困难等。
环境因素复杂
海水养殖环境中的温度、盐度、pH值、水流、光照等因 素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也可能引发或加重病害。
养殖管理问题
养殖密度过高、饲料质量差、水质管理不当等养殖管理问 题也可能导致鱼类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未来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是未 来防治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防治
目录
•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概述 •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技术 •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案例分析 •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防治的挑战与展望
01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概述
病害类型与特点
细菌性病害
由细菌感染引起,如赤潮、细菌性肠 炎等。症状包括鱼体出血、组织坏死 等。

第一章 鱼病基础知识

第一章 鱼病基础知识

斑节对虾:≤7:蜕皮受阻; ≤4:无法生长
a. pH过低:CO2升高、DO降低;加速腐生菌繁殖, 不利生长; H2S毒性?; NH3- N 毒性? b. pH过高: H2S毒性?; NH3- N 毒性? 防治:过低:用生石灰、沸石粉调节 过高:换水;降碱灵
3. 溶解氧(DO)
• DO过高:气泡病 • DO过低:缺氧 浮 头 泛池
4、未经发酵的草食性动物的粪便(含大量黏细菌)。
如:感染白斑病的病虾 或其尸体 预防:及时捞出或隔离 患病的个体

(二) 次发性来源和间接来源
1、被病鱼及其排泄物、尸体等污染的池水和底泥。
2、处理病鱼或在病鱼池里使用过的,并已被污染的生产工 具等。 3、已被污染的各种饵料(主要是人工饵料)、肥料。 预防:四消 — 鱼种消毒、饵料消毒、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
3).NH3-N
存在形式: a. NH3 (游离态):毒性大 b. NH4 +(离子态):毒性小 c. 两种形式的转化: NH3+H2O OH- + NH4 + 来源: a. 环境严重缺氧:含N有机物分解产生NH3 ; b. 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之一 防治: a. 增氧;b. 降低pH值;c. 生物处理(光合菌)
(1)敌害
(2)其他
二、感染类型
(一)单纯感染:一种病原体 (二) 混合感染:两种或以上 (三) 原发性感染:感染健康机体 (四) 继发性感染:已发病,抵抗 力低被另一种病原感染 (五) 再感染:病愈后被同一种病 原感染 (六)重复感染:病愈后,体内留 有病原体,相对平衡,新的同种 病原又感染达一定数量再次爆发。
5、盐度
就海水养殖动物而言,养殖水体的盐度是制 约其生存与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石斑鱼的生存盐度为11-41 斑节对虾的最适繁殖盐度为28-33;最适养成 盐度为10-20;生存盐度为2-45 淡化、驯化为什么选择幼苗?

当前江苏水产病害防控重点

当前江苏水产病害防控重点

科学免疫,防患未然。

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养殖世界4月份,水产养殖进入大量投苗的关键时期,降水逐渐增多,气温波动较大,需加强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关注天气情况,做好应激处理。

一、病情预测1.鱼类水霉病、赤皮病、烂鳃病,淡水鱼高密度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2.鱼类小瓜虫、车轮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病,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3.甲壳类白斑综合征、虾急性肝胰腺坏死,小龙虾主养区和沿海对虾主养区重点关注。

二、防治措施1.鱼类细菌性烂鳃病 养殖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充分消灭各种病原,选择健康、抗病力强的鱼苗,提高饲料质量,增加鱼体免疫力,发病塘口用生石灰或国标渔用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水体和食台,同时可选用双黄苦参散、青板黄柏散、三黄散、板蓝根末、大黄散、大黄芩鱼散和大黄五倍子散等中草药治疗。

2.鱼类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鱼种放养前,应采用3%~5%浓度食盐水浸洗鱼种5~10分钟;同时,选用市场上安全、高效的寄生虫病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

3.虾类白斑病 虾类养殖池塘彻底消毒,做好底质改良和水质培育。

加强虾苗检疫工作,严防带病虾苗引进池塘。

4.其他注意事项 (1)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注意改良池塘水质,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稳定的水环境,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投放健康苗种,购买和投放苗种时应询问苗种产地发病历史或送至有资质机构进行病毒检测,避免投放带毒苗种,严格控制苗种的放养密度。

(3)加注外源水应抽取沉积物少、溶氧含量高的水源中上层水,对水源进行预先消毒、曝气、净化等处理后方可使用,换入的水体保持清新,严防野杂鱼、敌害生物等进入。

(4)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苏水防)当前江苏水产病害防控重点·疫病防控·37。

水产类动物疾病学重点(精)

水产类动物疾病学重点(精)

水产类动物疾病学重点1. 水产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2.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专著是范蠡著的《养鱼经》3. 水产动物发病的原因:a. 病原的侵害;b. 非正常的环境因素,如水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气或氨根离子余氯;c. 营养不良;d. 动物先天或遗传的缺陷;e. 机械损伤4.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a. 机械损伤,b. 夺取营养,c. 分泌有害物质,d. 压迫和阻塞,e. 其他疾病的媒介5. 包涵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的胞核或细胞质由病毒颗粒和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组成的光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团块6. 为什么水产病害要实施综合预防?1. 发现难;生长于水中,不易发现2. 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3. 治疗难;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d. 许多药物同时使用,影响浮游生物;e. 药物影响养殖生物;f. 药物残留影响养殖生物品质7. 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a. 彻底清池,b.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c. 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d. 饵料应质优量适;e. 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f. 操作要细心,g. 经常进行检查,h. 在日常管理中防止病原的传播,l. 制定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j. 定期药物预防,j. 人工免疫,k. 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8.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1. 合理放养:a. 放养密度要合理,b. 混养的种类搭配要合适,2. 保证充足的溶解氧,3. 不滥用药物,4. 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1. 培育和放养健壮种苗,2. 免疫接种,3. 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4. 降低应激反应;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1. 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2. 池塘彻底清淤消毒,3. 强化疾病检疫,4. 建立隔离制度,5. 实施消毒措施四,加强饲料管理,保证优质饲料9. 贫血后充血:长期受压而引起局部缺血的组织或器官,血管张力降低,一旦压力突然解除,受压组织器官内的小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而引起的充血,又称作减压后充血。

水产病害学第七章病毒性疾病(讲稿)

水产病害学第七章病毒性疾病(讲稿)
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发病季节,可在24小时内确诊成鱼血中是否有抗IPNV的抗体。
该方法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中国
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室病毒组已制备成试剂盒。
⑤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该方法简便、迅速、不需要特殊仪器、结果可长期保存,可检测
0.1μg/mL病毒抗原以下的样品,4小时就可以检出结果。
一类水生动物疫病
鲤春病毒血症(SVC) 二类水生动物疫病
草鱼出血病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锦鲤疱疹病毒病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一、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 disease of grass carp)
1.病原
1983年分离鉴定。 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 呼肠孤轮状病毒属(Reorotavirus) 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 , (草鱼呼肠孤病毒)。
2).病毒生化特性
病毒生长温度为4-25℃; 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 4℃水体感染力可保持5-6个月以上, 在10℃自来水中,可保持7个月以上。
2.症状和病理变化
【症状】
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肛门多数拖着线状粪便,还可见到原地转圈游泳等异常的活动现象。 病理组织检查为胰腺广泛坏死。
B.注射法 腹腔注射: 0.3-0.5mL/尾
【治疗方法】
流行季节,每月投喂药饵(验方)。 A.大黄、黄芩、黄柏、板蓝根(单用或合用均可)5g/kg、氟苯尼考10-30mg/kg、病
毒灵30-50mg/kg拌饲投喂连用7天; B.金银花500g、菊花75g、大黄375g煎液+食盐1500g/亩水面,全池泼洒。 C.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口服或浸泡。添加核苷酸类,中草多糖类,葡聚糖,微生物

鱼病理论知识

鱼病理论知识

(二)第二章疾病的发生与操纵第一节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缘故一、病因的概念一、病因的类别(一)病原的侵害1.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发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的种类: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2)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一)非正常的环境因素1.水温(T水)1)不同的水生生物对水温的要求不同:2)水温与病害发生直接相关:2盐度(S):养殖水体的盐度是制约水产动物生存与生长的要紧因素之一。

3.溶解氧(DO)1) 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2) 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3) 水体中溶解氧与生物的关系:4) 水体缺氧的防治方式:5.透明度1) 反映指标:浮游生物、泥沙、其他悬浮物质2) 测量方式:3) 不同水生生物对透明度要求不一:4) 同一生物在不同时期对透明度要求不一:6. H 2S 1) H 2S 存在的形式:3) H 2S 的转化:H 2S D HS - + H +、 HS - D S 2- + H +4) H 2S 的来源:5) 水体H 2S 的排除方式7. NH 3-N1) NH 3-N 存在的形式: 2) NH 3的来源:8.余氯1) 氯气是专门好的水体消毒剂,但过量会引发生物死亡2) 补救方法:(三)营养不良1. 具体表现形式:1) 饵料的数量不足:2) 饵料的营养成份不全:3. 防治:(四)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点(五)机械损伤三、 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关系(一) 病原1. 决定病原体致病的因素:1) 病原体的毒力大小2) 存在状态:3) 数量多少:(许多病原菌都是条件致病菌)2. 病原体的来源:1) 原发性来源:2) 次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具等预防:四消 — 鱼种消毒、饵料消毒、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3. 病原体的传播方式:1) 经口感染:2) 经皮感染:主动经皮感染、被动经皮感染4.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1) 机械损伤:2) 夺取营养:3) 分泌有害物质:4) 压迫和阻塞:如:绦虫、孢子虫的胞囊等(阻碍性腺发育)5) 其他疾病的媒介:如:鱼蛭、桡足类等(二)宿主1. 宿主因素:1) 与宿主的大小与性别有关:2) 与宿主的遗传因素有关:3) 与宿主的营养状况有关:如缺Vc、缺钙等4) 与宿主的免疫能力有关:2. 宿主对病原体的作用:1) 组织反映:病原(侵入)→ 宿主组织反映(形成)→寄生部位胞囊(引发)→组织增生、发炎2) 体液反映(三)环境因素1. 水温(T水):1) T水不适:生物体抗击力下降、发生缺样乃至死亡;2)与某些疾病发生有关:如水霉病(20℃)、白斑病?2. 水质转变:3. 季节转变:4. 人为因素:1) 种苗放养密度不妥:2) 种苗搭配比例不适:3) 饵料治理不妥:4) 药物利用不妥:(三)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彼此关系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阻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彼此作用的结果。

鲈鱼养殖的病害防治

鲈鱼养殖的病害防治

鲈鱼养殖的病害防治鲈鱼养殖业在我国已经逐渐兴起,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提升,病害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重点介绍鲈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帮助鲈鱼养殖户有效应对各种疾病。

一、常见的鲈鱼病害1. 鱼疮病鱼疮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般在鱼体表面形成溃疡,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常见的症状包括溃疡、红肿、腐烂等。

该病主要通过伤口、水源传播。

2. 背疣病背疣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寄生虫通过寄生于鱼体表面,造成鱼体表面生长出许多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

该病主要通过鱼苗和饵料传播。

3. 眼球突出病眼球突出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为鱼体双侧眼睛异常突出,严重时可能导致鱼的死亡。

二、鲈鱼病害的防治方法1. 加强养殖水体管理良好的水质是预防鲈鱼病害的基础。

养殖户应及时清理养殖池,定期更换水质,控制水温、酸碱度等参数,确保水质适宜。

同时,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解决。

2. 优化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能够提高鱼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养殖户应选择适合鲈鱼生长需求的饲料,遵循科学喂养原则,合理控制饲料配比和喂养次数。

另外,饲料来源要可靠,避免使用病原菌污染的饲料。

3. 定期检查鱼群健康状况养殖户应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初期症状。

一旦发现异常,应迅速隔离患病鱼群,并咨询兽医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

4. 合理使用药物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如出现严重的病害,可以根据兽医建议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防治。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遵循科学用药原则,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使用剂量进行使用,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5. 加强前期防病工作预防胜于治疗,养殖户应加强前期防病工作。

在引种鱼苗前,应对鱼苗进行检疫和预防性治疗,确保引入的鱼苗健康无病。

同时,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养殖设施和器具,减少病菌滋生和传播的可能性。

结语鲈鱼养殖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但病害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鱼类疾病学

鱼类疾病学

水产动物疾病学第一章绪论1.1疾病定义: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由于内稳定紊乱而生命活动异常变化。

1.2疾病原因:物理—机械损伤化学---水环境生物---病原生物遗传人为---营养不良1.3水产动物疾病的特点:发现病情难、早期诊断难、隔离难、用药难1.4水产动物疾病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水环境、增强机体抗病力、控制和消灭病原菌、加强饲养管理第二章病原生物学基础2.1基本概念寄生物----小型: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虫大型:蠕虫: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节肢动物感染:病原生物在宿主体内与寄主防御机制相互作用,并引起一定的病理过程。

传染:引起感染的病原生物来自其他宿主的病原生物感染流行病:病原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的宿主群体中快速传播,疾病大范围出现。

疾病流行三个环节:感染源、易感寄主、感染途径预防原则: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寄主2.2病原病毒:非细胞形态生命,有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专性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有感受性的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致病作用:溶细胞作用、导致细胞凋亡、整合病毒基因组、导致细胞增殖与转化、形成包含体、改变细胞膜成分、免疫病理损伤(变态和炎症)病毒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途径:飞沫、血液、唾液、粘液etc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慢性、潜伏感染2.3病原细菌:细菌致病作用:黏附与定植、繁殖与扩散、抵抗寄主的防御技能、内外毒素细菌感染途径:接触、创伤、消化道败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2.4病原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孢子进行繁殖真菌致病作用:黏附、局部机械刺激和炎症反应、异养时产生酶类损害机体细胞、产生真菌毒素2.5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节肢动物终末寄主:被成虫或有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中间寄主:被幼虫或无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保虫寄主:在人类医学上,有些寄生虫除了成虫寄生于人体,还可以寄生其他动物,这些其他脊椎动物可以成为人类该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鱼类的病害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鱼类的病害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鱼类的病害专题知识讲座
3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一、草鱼出血病
病原 症状和病理变化 流行情况 诊断方法 防治方法
鱼类的病害专题知识讲座
4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1.病原
草鱼呼肠孤病毒,又叫草鱼出血病病毒 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 病毒为20面体的球形颗粒,具双层衣壳,无囊膜,
属dsRNA病毒,直径70-80nm
47
鱼类的病害专题知识讲座
48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3.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感染淡水养殖的鲑科鱼类 主要危害鱼种及1龄以上幼鱼,一般鱼体大于
5cm才发病。 该病流行始于冬末春初,在水温6~12℃时多发。
鱼类的病害专题知识讲座
49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三)鲤春病毒血症 (SVC)
1.病原 鲤弹状病毒 亦称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23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4.诊断方法:根据外观症状初步诊断, 取病鱼胰脏组织作切片、HE染色可 诊断。免疫学、ELISA诊断。
鱼类的病害专题知识讲座
24
预防
1. 加强检疫工作,不将带有传染性胰腺坏死 病毒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输入或输出。 2. 发现疫情首先要封锁、销毁病鱼。被污染 鱼池用浓度为200毫克/千克的有效氯消毒; 被污染的工具用2%福尔马林或pH为12.2的 氢氧化钠水溶液消毒10分钟。 3. 已有眼点鱼卵用浓度为50毫克/千克的10% 复方皮维碘溶液药浴15分钟;如水的pH较高 时,则需用浓度为60~100毫克/千克的10% 复方皮维碘溶液药浴15分钟。
鱼类的病害专题知识讲座
38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2.症状及病理变化 狂游、打转等异常行为 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肛门处常拖有1条粘液便 肾脏和脾脏的造血组织严重坏死

07-第七章-海水养殖鱼类的疾病-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

07-第七章-海水养殖鱼类的疾病-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五、肠炎病
1. 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otata f. intestinalis)
G-,短杆状,0.4~0.5×1~1.3μm,极端单鞭毛,无芽孢,多数两个相 连, 2. 症状和病理变化:病鱼发病不久即失去食欲,腹部膨大并伴有红斑, 肛门外突红肿;腹腔积水,肠壁发红,肠粘膜溃烂,肠内充满黄色粘液。
2 龄鲤鱼,死亡率为10%左右
5.防治:未研究。
四、其他海水病毒病:锦鲤的疱疹病毒、石斑于鱼的虹彩病毒,等
养殖鱼类疾病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一、细菌性鱼病的特点与种类
1. 细菌及细菌性鱼病的特点:
1) 细菌性鱼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 2) 细菌与病毒不同,容易进行人工培养; 3) 细菌个体较病毒大,可在LM下看到; 4) 细菌性鱼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用药物防治。
起;
3) 发芽及丝状体期:细胞壁部分破裂,原生质突出成发芽状,分枝成无隔菌
丝;
4) 繁殖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丝状体孢子,并在每个孢子外包被一层薄细胞壁,
最终丝状体破裂,释放丝状孢子进入宿主组织。 3. 症状与病理变化: 轻者无症状,重者在肝脾等部位有许多小白点,腹部积水。
4. 诊断方法:取病灶组织压片检查,有多核球状体者即可确诊。 5.流行情况:已发生于80余种海、淡水鱼上,为危害严重的真菌病之一。 6.防治:清除病鱼、死鱼以防传染;治疗尚无方法。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三、真鲷虹彩病毒病
1.病原:真鲷虹彩病毒(Iridouirus): 病毒粒子正六角形,大小为 200 ~ 240
nm;感染部位为鲷科鱼类的脾脏,其次为肾脏。
2.症状和病理变化:身体发黑、体表和鳍条出血、脾脏肥大,肾脏肥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动物病害学重点(除了有几个选择题没听清全题而没有外,其他都有,大家好好复习哈)一、名词解释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在其全部或部分生活过程中,必须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夺取其营养物质、体液或其组织作为食物来源,并对该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生活方式。

保虫寄主:寄生虫寄生于某种动物体的同一发育阶段,有的可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这类其他动物常成为某种动物感染寄生虫病的间接来源,故站在某种动物寄生虫学之立场可称为保虫寄主或储存寄主。

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鱼药残留:水产养殖生物接触渔药后,药物的原形、代谢产物以及与该药物相关的杂质蓄积在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称为渔药残留。

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应激状态:由环境因子和其它因子引起的鱼类等水生生物的适应性超过其范围而使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某些功能下降,导致活力降低,该状态称为应激状态。

渔药:是指专门用于渔业的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协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确保水产动植物机体健康成长的物质。

炎症: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性反应二.填空题1、疾病的发生是由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草鱼出血病的重要特点是全身性出血,病原是_草鱼出血病病毒_,现定名为_草鱼呼肠弧病毒。

其症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是红鳍红鳃盖型、__红肌肉型___和__肠炎型_ 3、孢子虫的主要特征是在整个生活史中都毫无例外地产生__孢子____,生活史较复杂,包括无性阶段的分裂生殖/裂配生殖和有性阶段的配子生殖。

4、草鱼三病是指__赤皮____、__烂鳃____和__肠炎____。

5、1ppm如换算成公斤/亩米,应为 0.667 公斤/亩米。

6、新开的鱼池中,由于重金属盐类含量过高,故鱼苗、鱼种很容易患弯体病。

7、常用的消毒用药有:漂白粉_、氨基酸碘、_优氯净、溴氯海因、生石灰。

8、指环虫病的主要寄生部位是鳃。

9、鱼类原虫病病原主要包括_鞭毛虫__、__肉足虫_、_孢子虫_、纤毛虫__四大类10、常见的鞭毛虫种类有_锥体虫_、_隐鞭毛虫__和_鱼波豆虫__。

11、常见孢子虫种类___艾美虫__、_粘孢子虫__、_微孢子虫_和_单孢子虫__、血簇虫12、草鱼三病是指__赤皮____、__烂鳃____和__肠炎____。

13、烂鳃病的主要病原是柱状黄杆菌(曾用名为鱼害粘球菌和柱状屈桡杆菌)。

14、青虾养殖期间主要的寄生虫病是纤毛虫病,治疗药物是 ZnSO4 。

15、寄主可分为__终末寄主_、__中间寄主__、__保虫寄主____三大类。

16、日本鱼怪主要危害鲫鱼,该虫常在大水面水域中常见。

17、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0~13kg/亩.米18、有机氯中毒用硫代硫酸钠消毒。

19、有机磷中毒用硫酸铜消毒。

20、四种禁用药为孔雀石绿、硝酸亚汞、呋喃唑酮、氯霉素。

三、判断题( √ ) 1. 孢子虫是水产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

( × )2. 跑马病主要是因寄生虫侵袭而引起的鱼围绕池边成群狂游,驱赶也不散,呈跑马状。

( √ )3. 表皮增生很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

( √ )4. 五氯氛钠、孔雀石绿,硝酸亚汞都是禁用药物。

( × ) 5. 中华鱼蚤寄生在鱼的鳃上,所有成虫营寄生生活。

( × ) 6.隐鞭虫不危害鲢、鳙鱼,反而鲢、鳙鱼还成为它的“保虫寄主”。

( × ) 7.鱼波豆虫病症状为鳃坏死脱落,皮肤充血,鳞下充水。

( √ ) 8.三代虫病可用敌百虫加面碱全池遍洒治疗。

( × ) 9.车轮虫对鱼造成危害,是因为它的倒刺刺伤了鱼的心脏而引起鱼病的。

( × )10.可用氯制剂治疗鳃霉病。

四、简答题1、为什么水产病害要实施综合预防?1. 发现难:生活于水中,不易发现2. 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3. 治疗难: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d. 许多药物同时影响浮游生物;e. 药物影响养殖生物;f. 药物残留影响养殖生物品质2、简述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的病原及流行情况的发病规律及特点,以及防治原则病原:主要由桃拉综合症病毒(TSV)感染引起。

流行情况:该病为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该病病程极短,发病讯速,死亡率高,一般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时间仅仅4-6天,而后转入大量死亡。

通常在10天后症状有所减缓,转入慢性死亡阶段,时有死虾发现。

一般小虾死亡率60%,而成虾死亡率40%。

累积死亡率可达到95%以上。

感染TSV后,仍存活的对虾终生带毒。

发病对虾规格大约在5-9cm,养殖时间约在30-60天,环境剧变时更易发生此病。

每年六月至九月为发病流行季节。

其发病规律和特点:1、通常在气温剧变后1-2天,特别是水温在25-28℃时最易发病;2、发病对虾规格在6-9cm;3、发病对虾养殖时间约在30-60天;4、发病虾池底老化,池水色浓,透明度低,仅在20cm以内,pH高于9.0,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浓度含量则在0.5mg/l 以上。

防治原则:3、赤皮病、疖疮病、打印病的区别?(1)病原不同。

“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打印病”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疖疮病”病原为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

(2)症状不同,患“打印病”的病鱼,患病部位通常在肛门附近两侧,或近尾鳍的基部,亲鱼没有固定部位,发病初期皮肤腐烂,直至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发红,形似一红色印章。

赤皮病的症状是: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各鳍基部鳍条腐烂,鳍条间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

疥疮病的症状是:在鱼体躯干的局部组织上生出一个或多个犹如人类疥疮病相似的脓包,发病部位不定,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两侧,典型症状是皮下肌肉内形成感染病灶,随病灶内细菌增多,肌肉组织溶解,体液渗出,里面充满脓汁,白血球和大量细菌患部软化向外隆起,隆起处先是充血,然后是出血、坏死、溃烂形成火山形的溃疡口。

4、粘孢子虫的形成过程分那两个阶段?并简述主要机能。

粘孢子虫在发育过程中产生孢子。

孢子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孢子从病鱼身上脱落下来,进入水体,由于吃食或接触,孢子粘附到别的鱼体,因鱼体内某些物质的刺激,孢子放出带有孢核的极丝,侵入到寄主组织细胞内,开始生长发育,主这就是孢子体的营养体时期。

营养体继续发育,孢核反复分裂,形成许多子核,有的子核被孢质包住,形成了孢母体。

随着孢子数目的增多,寄主组织因受刺激而产生一层薄膜将营养体包住,这就是孢囊。

前者的形状有多种变化,主要机能是营养、生长发育和繁殖。

后者的形状结构比较固定,主要机能是保护幼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变形虫状胚体进入新宿主,以保存种族。

5、水产动物寄生虫的主要种类并举例原生动物:鞭毛虫,如隐鞭虫孢子虫,如粘孢子虫肉足虫,如内变形虫纤毛虫,如小瓜虫寄生蠕虫:单殖吸虫,如指环虫复殖吸虫,如复口吸虫线虫,如毛细线虫、嗜子宫线虫绦虫,如九江头槽绦虫棘头虫,如隐藏新棘虫(甲壳动物:桡足类,如中华鳋鳃尾类,如日本鲺等足类,如日本鱼怪五、论述题1谈谈你对暴发性细菌性败血症的认识(书上128面)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目前这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出血性疾病等;该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多种淡水养殖鱼类的败血症。

几乎遍及所有家鱼。

该病主要危害鲫、鳊、鲢、鳙、鲤、草鱼及鲮、鳜等二龄鱼类,其发病率达到60-100%,部分三龄鱼及当年鱼也有发病,同龄各种规格的个体也有发病,但以大规格个体先于小规格个体死亡。

流行范围广,遍及全国。

本病尤以养鱼发达地区如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极为流行,对养鱼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流行季节长为4一11月,南方省份也有在二月份出现病症,发病水温为20-37℃,尤以25-30℃发病率最高,6-9月为发病高峰期。

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表各部位充血加剧,眼球突出,口腔颊部和下颌充血发红,肛门红肿。

肠道部分或全部充血发红,呈空泡状,很少有食物,肠或有轻度炎症或积水,腹部胀天有淡黄色液体(少数病鱼有冻胶状物),体腔有腹水或多或少。

肝组织易碎呈糊状,或呈粉红色水肿,有时脾脏淤血呈紫黑色,胆囊呈棕褐色,胆汁清淡。

治疗:(1)发病鱼池必须进行内外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首先进行水环境消毒,用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为0.4-0.5ppm,或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0. 4ppm,病重时可隔日再使用一次,同时于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克暴灵1.5-2克或氟苯尼考2-3克制成药饵,每天投喂一次,连续4-5天为一疗程,若病重可延长服药期,直到康复。

(2)用鲜土大黄治疗出血病时,前一天应先使用 0.5-0.7ppm硫酸铜比不用硫酸铜的疗效时间要提前二天,干大黄煎汁后用20倍0.3%的氨水浸泡一夜,比没有用氨水浸泡的药效要增加20倍。

2、有一养殖户的鱼虾发生了疾病,欲请你去诊断,你将如何开展工作?(期中考过,很可能不考,但还是要稍微看看)(一)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1. 诊断方法: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2. 诊断材料:具典型症状的活的或刚死不久的材料(二)疾病的宏观观察诊断1. 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体液、体表(鳃、鳍、皮肤)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活动情况;肉眼检查有无异物或刮取黏液或组织涂片或水浸片检查有无病原。

2. 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投饵种类、数量和质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3. 调查水体环境因子:包括:水源、水温、盐度、DO、pH值、 H2S、NH3-N、池塘周围的环境条件等4. 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避免抗药性(三)疾病的微观观察诊断通过镜检(放大镜、显微镜和电镜)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变化1.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过程如下:病原分离→纯化培养→人工感染→病原种类鉴定(四)、疾病诊断时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如果发生暴发性的大批死鱼,一般依“急剧缺氧——农药或工业废水污染——暴发性流行性鱼病——人为投毒”的思路去分析鱼类的死亡原因。

2.要用活的或刚死亡的养殖动物检查,检查数应在5-10尾以上3.要保持鱼体湿润4.取出鱼内部器官,要保持器官的完整和湿润5.用过的工具要洗干净后再用,避免把病原从一个器官带到另一器官或从一个机体带到另一个机体6.一时无法诊断的疾病要保留标本3、根据鱼病防治知识,对生态、药物、免疫三种预防方法的基本评价(大家看第十五讲的课件,由于内容很多,大家就自己总结哈)4、试述“泛池”发生的原因、易发生时期、以及预防和抢救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