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高血压
内科学第三篇 第七章 高血压
![内科学第三篇 第七章 高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4557d066a45177232f60a289.png)
危险因素3-6个月
多次测压
危险因素3-12个月
多次测压
SBP ≥140或 DBP ≥90 开始药物治疗
SBP <140 和DBP <90 继续监测
SBP ≥140或 DBP ≥90 考虑药物治疗
SBP <140 和DBP <90 继续监测
高血压治疗基本概念
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坚持非药物疗法,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坚持长期规范降压药物治疗 常用降压药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或 维持药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1991
2002
26.3
30.2
17.1
24.7 59
4.1
6.1 34
美国2000 70
*SBP<140mmHg 和 DBP<90mmHg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病因不清 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 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 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危险因素 体重超重/肥胖 中量饮酒 膳食高盐、低钾、低钙、低蛋白质。
脑腔隙性梗死 脑梗塞 脑出血 高血压脑病
动脉瘤
肾
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
持续高血压→ 肾小球囊内压↑→肾小球纤维化、萎缩 ↓ 肾衰竭 ↑
短期内
恶性高血压
入球小动脉 小叶间动脉
增殖性内膜炎 纤维素样坏死
正常肾脏
高血压肾脏,表面呈现 特征性的颗粒状
视网膜
视网膜小动脉 痉挛、硬化 视网膜出血、渗出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血生化(K,GS,TC,TG,HDL-C, LDL-C,Cr,UA,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 尿比重,尿蛋白,尿糖,沉渣镜检,心电 图。 其它项目:UCG, 颈A,腹A超声,X胸片, hsCRP ,微蛋白尿(DM) 可疑继发性高血压:PRA,血尿醛固酮,尿CA, 大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MRI
第9版内科学课件高血压(1014)
![第9版内科学课件高血压(1014)](https://img.taocdn.com/s3/m/393b188751e79b896802266e.png)
伴随临床疾患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慢性心力衰竭
伴随的临床疾患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
血清肌酐,男≥133μmmol/L,女≥ 124μmmol/L
. 尿蛋白(≥300mg/24h) 周围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视盘水肿 糖尿病
ABI、 PWV检测技术
ABI的评价标准ABI=踝部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
ABI <0.9为诊断值
ABI 0.91-0.99为临界值
ABI 1.00-1.29为正常值
评估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
同血管造影比较,ABI诊断下肢动脉 阻塞敏感性95%,特异性100%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 血脂异常
血压控制目标值
<140mmHg/90mmHg 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 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130mmHg/80mmHg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SBP<140~150/90mmHg
降压药物应用基本原则
小剂量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联合用药 个体化
常用降压药物
利尿剂 β受体拮抗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常用利尿剂
氢氯噻嗪 12.5mg qd~bid po 吲达帕胺 1.25~2.5mg qd po 阿米洛利 5~10mg qd po 呋塞米 20mg~40mg qd~bid po
《内科学》高血压ppt课件
![《内科学》高血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90f2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a.png)
诊断标准
血压测量
高血压通常通过测量上臂血压来 确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正常血压应低于140/90毫米汞
柱。
多次测量
为了准确诊断高血压,需要在一段 时间内多次测量血压,并取平均值 。
年龄因素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随年龄而变化, 老年人血压稍高可能是正常现象。
诊断方法
家庭自测
鼓励家庭自测血压,以便 及时发现高血压。
药物。
长期用药
高血压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 坚持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
定期监测
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压,根 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控 制体重、减少盐摄入等。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 低血压。
心理干预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可采取心理疏导、放松疗法 等措施。
《内科学》高血压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 • 高血压的诊断 • 高血压的治疗 •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高血压的定义
诊断标准
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阻力,从而影响动脉血压。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
01
02
03
04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 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
因素等。
遗传因素主要指家族史,即家 族中有高血压患者的人群更容
易患高血压。
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运动、心 理压力等,长期不良的生活习 惯和心理状态可能导致血压升
《内科学高血压病》课件
![《内科学高血压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c90d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1.png)
高血压病的定义是指收缩压(高压)和/或舒张压(低压)超 过正常范围。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120mmHg以下,舒张 压80mmHg以下。当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 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主要分为原发 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95%以上,继发 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流行病学特点
总结词
高血压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流行病学特点包括地区差异、年龄和性别差异以 及城乡差异等。
详细描述
高血压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高 血压病发病率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低。此 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在城乡差异方
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
总结词: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改善不良的 生活方式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保持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过 度劳累。
坚持适量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 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详细描述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钠盐的摄入 ,增加钾盐的摄入,控制体重,减少饮 酒和戒烟。
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
02
高血压病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
头痛
头晕
高血压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通常表现 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常在早晨睡 醒时发生,起床活动后逐渐减轻。
高血压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尤其是在 突然站立或过度劳累后,感觉脚下不稳, 有轻飘飘的感觉。
心悸
疲劳
高血压病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即心跳加 速、心前区不适感等,可能与心律失常有 关。
适量补充钾和钙
适量摄入富含钾和钙的食物,如香蕉、牛奶 、豆类等。
《内科学》高血压
![《内科学》高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cb32bc5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b.png)
《内科学》高血压一、原发性高血压(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ISH)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高血压。
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及危险因素。
在未服降压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所得平均值高于正常,即可诊断高血压,并且必须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对于偶然血压超出正常范围者,宜定期重复测量以确诊。
1.高血压诊断标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的高血压标准,详见下表:2.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后与高血压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根据影响预后的因素(血压升高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情况),对高血压患者做出危险性分层,详见下表:高血压的危险分层(1)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①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级);②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③吸烟;④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⑤糖尿病;⑥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2)靶器官损害的临床情况包括:①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
②蛋白尿和(或)血肌酐水平轻度升高(106~177μmol/L或1.2~2.0mg/dl)。
③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
④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狭窄。
(3)并发症:①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②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血供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水平>177/μmol/L或2.0mg/d)。
④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疾病。
⑤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盘水肿。
(2)药物治疗1.高血压治疗目的:①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内科学高血压病-[自动保存的]连锁药店PPT课件
![内科学高血压病-[自动保存的]连锁药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6a2d98c850ad02df804198.png)
中度(2级) 160-179 100-109
重度(3级) ≥180
≥110
单纯收缩期 ≥140
<90
.
2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4)
血压分类 SBP(mmHg) DBP(mmHg)
轻度(1级) 140-159 90-99
中度(2级) 160-179 100-109
重度(3级) ≥180
≥110
多种后天环境因素(60%)的相互作用,使正常血压调 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
30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遗传因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超重、肥胖 膳食高盐、低钾、低钙 长期超量饮酒
缺乏体力活动 长期精神紧张
31
.
31
其他因素
避孕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
32
四、发病机制
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岁以上人群。资料来源:JNC VI;陶寿 淇等,中国高血压杂志 1995。*: 内部资料。
.
27
27
二、流行病学
三高
患病率高 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
.
28
二、流行病学
三低
知晓率低 服药率低 控制率低
.
29
三、发病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不清楚 目前认为可能是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40%),加上
单纯收缩期 ≥140
<90
.
21
SBP与DBP不在同一标准时,以高者为准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现血
压虽未达标准,也应诊断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收缩压水平分为1、2、3
级
.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科学冲刺要点:高血压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科学冲刺要点:高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ad701e2b9e314332396893db.png)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科学冲刺要点: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特殊类型、诊断标准、降压药种类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5%以上。
高血压:≥140/90mmHg。
【并发症】发病后期可出现心、脑、肾等器官的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1、心脏:左心室肥厚(心尖搏动向左下移,心界向左下扩大),可闻及第4心音。
扩大形成高血压心脏病,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部分患者并发冠心病,可出现心绞痛、心梗、心衰及猝死。
2、脑:长期高血压,由于小动脉微动脉瘤的形成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并发急性脑血管病。
高血压脑病3、肾脏:高血压心脏病可有肾动脉粥样硬化、肾硬化等肾脏病变。
早期可无任何表现,发展出现蛋白尿、肾功减退。
【特殊类型】1恶性高血压:发病急骤,多见于中、青年。
舒张压≥130mmHg。
2高血压危象:出现剧烈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
舒张压超过120或130mmHg并伴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高血压急症: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重度器官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损害。
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可发生在其他疾病过程中。
)(高血压重症:指血压虽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者。
)3高血压脑病:主要表现为血压尤其是舒张压突然升高,有严重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
【诊断】主要靠动脉血压测定,目前仍以规范方法下进行水银柱血压计测量作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方法。
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两次或以上不同日的血压测量值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方可确诊。
根据血压水平分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
目前常用降压药:1、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舍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衰伴高血压的治疗。
(1)噻嗪类:氢氯噻嗪、氯噻酮。
(2)袢利尿剂:呋噻米(速尿)(3)保K利尿:螺内酯、氨苯蝶啶。
内科学简答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简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81b42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7.png)
内科学简答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血压持续升高的情况。
一般而言,成人静息时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被视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2. 冠心病的症状是什么?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疾病。
其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或不适,可以是持续性或阵发性,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
其他症状还可能包括胸闷、气促、乏力等。
3. 肺炎是由什么引起的?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的炎症,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其他还有流感病毒、衣原体等。
肺炎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4.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1型糖尿病由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导致,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引起,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
5.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主要特征是气流受限。
最常见的形式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COPD主要由吸烟引起,但也可与空气污染、职业病因素等有关。
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
6. 什么是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
心力衰竭可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多种病因引起,通常需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7. 什么是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发生破损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反酸、嗳气等。
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胃黏膜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酸腐蚀。
治疗胃溃疡常采用抑酸药物和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改变饮食习惯。
8. 什么是肾炎?肾炎是指肾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可以是急性或慢性。
常见症状包括尿液异常(如蛋白尿、血尿)、水肿等。
第九版内科学 高血压
![第九版内科学 高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17cd9bfb168884868662d652.png)
9.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降压作用起效缓慢,持久而平稳,6~8周达最大作用 作用持续时间能达到24小时以上 低盐饮食或与利尿剂联合使用能增强疗效 治疗对象和禁忌与ACEI相同,不引起刺激性干咳
老年高血压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心血管风险 我国人群叶酸普遍缺乏,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增加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
• 内科学(第9版)
(四)病理
心脏: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脑:脑血管缺血和变性,易形成微动脉瘤,发生脑出血;脑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可并发
(十一)诊断和评估
确认血压增高及血压水平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有无靶器官损伤及其他临床情况 总体心血管危险性的评估
(十二)诊断
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均≥90mmHg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正在使用降压药物 家庭自测血压收缩压≥135和(或)舒张压≥85mmHg 24动态血压收缩压平均值≥130和(或)舒张压≥80mmHg,白天收缩压平均值≥135和(或)
舒张压平均值≥85mmHg,夜间收缩压平均值≥120和(或)舒张压平均值≥70mmHg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
无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1级高血压 低危 中危
2级高血压 中危 中危
≥3个其他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很高危
内科学高血压病ppt课件
![内科学高血压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e9a4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2.png)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超声表 心绞痛
现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40mg/dL)
·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充血性心力衰竭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男性
·肾脏疾病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
115~133μmol/L
糖尿病肾病
<50 岁
(1.3~1.5mg/dL)
肾功能受损
·腹型肥胖或肥胖
女性
(血清肌酐)
进一步实验检查项目
• 血浆肾素活性 • 血、尿醛固酮 • 血、尿儿茶酚胺 • 大动脉造影 • 肾脏和肾上腺超
声、CT或MRI
高血压患者临床评价
• 评价血压水平 • 排除或诊断继发性病因 • 评价靶器官损害及其严重程度 • 评价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
响预后与治疗的临床病症
八、治疗
• 一、目的与原则
腹型肥胖*WC
107~124μmol/L
男性>133μmol/L(1.5mg/dL)
男性≥90cm
(1.2~1.4mg/dL)
女性>124μmol/L(1.4mg/dL)
女性≥85cm
·微量白蛋白尿
蛋白尿(>300mg/24h)
肥胖
BMI≥28kg/m2
尿白蛋白
·外周血管疾病
·缺乏体力活动
30~300mg/24h
ACEI发挥双系统保护 作用
ACEI尤其适用于
• 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 伴左心室肥大 • 合并心肌梗死后 • 合并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 • 合并糖尿病肾病 • 肥胖患者
禁忌症
• 绝对:妊娠、高血钾、双侧 肾动脉狭窄
⒍主动脉缩窄
• 多数先天性血管畸形 • 少数多发性大动脉炎 • 上肢血压增高而下肢血压不
内科学高血压病【共36张PPT】
![内科学高血压病【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212c7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e.png)
面色红润 血压较容易控制
面色苍白(合并贫血) 血压高且难以控制
治疗:
❖ 严格控制钠盐摄入,<3g/d
❖ 通常需要3种以上降压药物联用,将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以下
❖ 联合治疗方案应包括ACEI或ARB
肾血管性高血压
是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高血压 病因:
降压药物的一般用药选择
宜选用 利尿剂、ACEI、ARB等 ACEI 、ARB ACEI、ARB、CCB ß-block、ACEI、ARB CCB、ACEI、ARB 拉贝洛尔 ACEI、CCB、ARB、利尿剂
继发性高血压
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
占所有高血压的5%。
肾实质性高血压
皮质醇增多症
发病机制:主要由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过多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肾上腺皮
质腺瘤,引起糖皮质激素过多所致。
诊断: ❖ 临床有肥胖、满月脸、水牛背、毛发增生、血糖升高等表现。
❖ 查24小时尿17-羟和17酮类固醇、地塞米松抑制实验、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实验,蝶鞍
MRI、肾上腺CT等检查
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蛋白、糖 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
推荐项目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2h血糖、 血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眼底、胸部X线检查 等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无其他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 官损害 有并发症或糖尿病,
❖ 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物的疗效 ❖ 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钾血症和影响血脂、血糖和血尿酸代谢,因此推
内科学高血压
![内科学高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8992ce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3.png)
48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机理:阻滞血管紧张素II受体亚型 AT1,更 充分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II旳血管收缩、水 钠潴留与重构作用;阻滞AT1 负反馈引起血 管紧张素II旳增长可激活另一受体亚型 AT2 , 能进一步拮抗 AT1 旳生物学效应
代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 适应证、禁忌证:同ACEI,但不引起干咳
58
继发性高血压
是指由某些拟定旳疾病或病因引起旳血 压升高,约占全部高血压旳5%
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可经过手术得到根治 或改善
59
下列情况须考虑有继发性高 血压旳可能:
中、重度血压升高旳年轻患者 症状、体征或试验室检验有怀疑线索 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差,或治疗过程中血压
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 恶性高血压
50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恶性高血压:少数患者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 连续≥130mmHg,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 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肾脏损害突出,连续 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
高血压亚急症:血压明显升高但不伴严重临床 症状及进行性靶器官损害。
51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治疗原则
及时降低血压 控制性降压: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小时)平均
内科学高血压
2
Definition
收缩压≥140mmHg 高血压定义: 和/或
舒张压≥ 90mmHg
3
Introduction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95%
继发性高血压 5%
4
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
是以体循环动脉 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 体现旳心血管综合征, 简称为高血压。
城市>农村 民族差别:高原少数民族患病率高 性别差别不大
第九版内科学高血压
![第九版内科学高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9a7e90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4.png)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类型
原发性高血压
原因尚不完全明确,占比约90%~95%。
继发性高血压
由于其他疾病所致,占比约5%~10%。
高血压流行病学
地域分布
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与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饮食结构、生活方 式等因素有关。
年龄分布
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 上升,中老年人群为高血压主要患 病群体。
性别差异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高血压患 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女性激素作 用有关。
种族差异
不同种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 异,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 有关。
02
高血压病因与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与发病机制
饮食因素
长期用药
02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药物治疗应持续至血
压控制满意为止。
联合用药
03
在单一用药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
。
常用降压药物
利尿剂
β受体拮抗剂
ACE抑制剂
Angiotens…
钙通道拮抗剂
通过促进排尿和减少血 容量来降低血压,如氢 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来降低血压,如普萘洛 尔、美托洛尔等。
其他症状
高血压患者还可能伴有肥胖、糖尿病、代谢综 合征等其他疾病,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所血压标准
动态血压监测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 断为高血压。
对于有些患者,诊所血压可能无法准确反映 其血压情况,如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 压等,因此需要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内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内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d5b7f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8.png)
内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1.内科学
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成人的非外科疾病。
2.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一种由于动脉内皮损伤和脂质沉积导致的动脉壁增厚和失去弹性的疾病,会导致动脉狭窄或阻塞。
3.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持续升高的疾病。
常见的高血压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视觉模糊和心悸等。
4.心脏病
心脏病是指心脏发生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
5.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
6.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的感染或炎症。
常见的肺炎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和发热等。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由吸烟和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引起。
常见的COPD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
8.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而引起的传染病。
常见的肺结核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盗汗和体重下降等。
9.痛风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尿酸在体内沉积引起。
常见的痛风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热痛和运动障碍等。
10.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血流中断或出血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
常见的脑卒中症状包括突然的头痛、面部麻木、言语困难和肢体无力等。
以上是一些内科学常见名词的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九版内科学-高血压PPT课件
![第九版内科学-高血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490488eff9aef8951e0609.png)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1~3级)
左心室肥厚
年龄>55(男性);>65(女性) 吸烟
心电图:Sokolow(SV1+RV5)>38mm 或Cornell(RaVL+SV3)>2440mm·ms;
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
超声心动LVMI男性≥125g/m2,女性≥120g/m2
舒张压平均值≥85mmHg,夜间收缩压平均值≥120和(或)舒张压平均值≥70mmHg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
无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3个其他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1级高血压 低危 中危
高危
2级高血压 中危 中危
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3级高血压 高危 很高≥0.9mm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TC≥5.7mmol/L(220mg/dl)或LDL-
颈股动脉PWV≥12m/s
C>3.3mmol/L(130mg/dl)或HDL-
ABI<0.9
C<1.0mmol/L(40mg/dl)
eGFR<60ml(min·1.73m2)或血肌酐轻度升高115~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脑出血
内科学(第9版)
(五)临床表现——症状
大多数起病缓慢,缺乏特殊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 视力模糊、鼻出血 受累器官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多尿等 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所致症状
内科学(第9版)
(六)临床表现——体征
一般较少 颈部、背部两侧肋脊角、上腹部脐两侧、腰部肋脊处血管杂音 心脏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 有些体征常提示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2.8%
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
三、高血压的危害
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
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
血压水平升高
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
在动脉及周围动脉的病变 如主动脉瘤
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
2000年中国心脑血管病分死因的死亡人数
16 (10万) 14
1394971
29%
3%
6.1%
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岁以上人群。资料来源:JNC VI;陶寿淇等,中国 高血压杂志 1995。*: 内部资料。
9
中国高血压治疗现状
2004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
2002 1991
知晓率
30.2% 26.3%
治疗率 控制率
24.7% 12.1%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六章
高血压
(Hypertension)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或3次以上
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 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说明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 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 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 的级别作为标准 上述标准不适用于18岁以下儿童
二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
国外研究表明,发生肾功能不全及肾脏病危 险与血压有关。前者可增加6倍,降压治疗可减 少50%肾功能不全。如舒张压每降低5mmHg, 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至少降低1/4
四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阐明
1、遗传因素: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
有20%~40%的血压变异由遗传决定
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按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推算,目前我国约有2 亿高血压患 者,每10 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 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 压患病率存在一些差异。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 要危险因素之一。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 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Ca2+
Na+
Na+
高血压患者存在钠、钾协同运转功能低下和钠泵抑制, 使细胞内钠离子增多,细胞膜对钙通透性增高,激活平滑 肌细胞收缩偶联,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五) 胰 岛 素 抵 抗
insulin resistance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而糖耐量有不同 程度降低,提示有胰岛素抵抗现象。
西方人群舒张压每下降5~6mmHg,脑卒中发病率 下降35~40%
东亚人群舒张压每下降5~6mmHg,脑卒中发病率 下降44~50%
对冠心病的影响
高血压与冠心病事件呈正相关。血压对冠心病 事件强度约为脑卒中的2/3。
东方脑卒中冠心病协作研究资料表明,如舒张 压下降5mmHg,脑卒中发病率减少44%,而冠 心病仅减少27%
(二)肾性水钠潴留
水钠潴留
压力-利钠机制
排钠激素 分泌增加
全身阻力小动脉收缩
血压升高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醛固酮分
肾素
ACE
泌增加
血
血管紧 张素原
AngⅠ
AngⅡ
小动脉平 滑肌收缩
压 增
组织中RAS系统,在高血压形 成中可能具有更大作用
高
交感神经 兴奋
(四)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Na+—K+ATP酶 K+
胰岛素的以下作用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 ① 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
② 增强交感神经活动。 ③ 使细胞内钠、钙浓度增加。 ④ 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
(六)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血管 收缩 物质
内皮素(ET—1) 血管收缩因子(EDCF) 血管紧张素Ⅱ等
前列环素
PGI2
内皮源性舒张因子 (一氧化氮nitic oxide)
21 40-49
44 50-59
54 60-69
64
65
70-79
80+
年龄(年)
高血压控制状况
美国 NHANES I
1976-80
知晓率
51%
美国 NHANES II
1988-91
73%
中国
中国
高血压调查 高血压调查
1991
2002*
27%
30.2%
治疗率
31%
55%
12%
24.7%
控制率
10%
12
10
8
6
4
2
81852
0 风心病
237098 高血压
514749
259240
冠心病
脑血管病
其它
(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首位 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50/10 万)
对脑卒中的影响
国际、国内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血压与脑卒中(无论 脑出血与脑梗死)呈正相关
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 增加46%。
EDRF (NO)
25
高 20
18.8
血
压 15
患
11.58
病 10 率
7.73
(%) 5
5.11
0
1959年 1979年 1991年 2002年
中
国
29% USA
西方 国家
高血压发病率
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临床综合征之一
70
收缩压≥140mmHg
60
舒张压≥90mmHg
50
40
30
20
10
4
0 18-29
11 30-39
高血压
MBP=CO×PR
血压的调节
心输出量
心率和心肌收缩力 周围血管阻力
BP=CO×PR
交感神经α受体激动、血管紧张素、内 皮素—1等物质使血管收缩
阻力小动 脉的结构
血管壁 顺应性
动脉的舒缩 状态
(一)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小动脉收缩
RAS激活
血压升高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音、视 觉刺激下也可引起高血压
高 50
血 压
40
发 30
生
率 20
46% 28%
% 10
3%
双亲无高 血压
双亲一方 高血压
双亲均高 血压
四 病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饮食、精神应激
3.其他因素
体重超重
腰围男性90cm
或女性85cm
高血压的风险增加4 倍以上
口服避孕药
环境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