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红色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红色文化-中学语文论文

诗歌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红色文化

章林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新时期下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立足语文课堂,挖掘教材中的“红色因子”,有效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渗透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但为了避免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本文以《沁园春·雪》教学为例,探析在诗歌阅读中如何有效渗透“红色文化”。

一、知人论世,感受“红色”意味

新的阅读理念认为,文本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从阅读的基本规律看,这种多元主要体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文本的作者意义(主观意义),二是文本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三是文本的读者意义(个性意义)。诗歌是诗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自身特定处境之下的情感外露,离不开文本的作者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阅读诗歌要注重诗歌本身的写作意义和社会意义,知人论世,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才能是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沁园春·雪》入编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革命战争、红军长征等历史只在小学生活中有一些肤浅的了解和认识,但他们并不能深切体会到当时环境的恶劣,更不能感受到诗人在那种环境和背景下的内心情

怀。因此,教学中要首先向学生介绍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去揣摩诗人的创作意图。教材在文本标题下面标注“1936年2月”,这仅仅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对学生解读文本并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可以借助辅助资料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特有的情怀:1936年1月底,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党中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快了准备渡过黄河东征的战备步伐。同年2月初,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这时恰好下了一场大雪,于是他即兴创作了这首诗──《沁园春·雪》。而这首诗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才被公开传抄,它以宏伟的意境、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博大的胸怀赢得了世人的推崇,令国民党非常震惊,有诗赞:“主席弘词一首,抵过百万大军;大军征服敌人,弘词赢得民心。”学生有了对这些背景资料的了解,一方面初步感受到文本的“红色”意味,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豪迈气概,一方面又认识到这首诗的历史意义、“红色”价值,为进一步感知诗歌思想内容、把握诗歌深刻主旨奠定了丰厚的情感基础。

二、口诵心惟,品味“红色”意趣

诗词一般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仄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倡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学习诗歌,离不开诵读,口诵心惟,方能品味出诗歌本身的意趣。

“口诵”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正字音、读懂意思以至熟读成诵,更要注重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韵律节奏的和谐优美。“心惟”就是要求学生“沉浸醲郁,含

英咀华”(韩愈语),能够联系作者思想、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融入其情感世界,忘却自我,融入诗境,富有感情地诵读。正如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所说:“以心惟投入诗境,是为了感知诗歌的意趣(情趣和理趣)。”《沁园春·雪》“整首词多用四字短句,使句式简洁明了,节奏轻快”,最适宜引导学生诵读,这一点著名特级教师张国生先生在教学中发挥到了极致,他通过投影显示指导学生分角色诵读:

女领:沁园春·雪/ 男领: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齐:千里冰封——,(拉长)/ 万里雪飘。↗(高昂)/ 女: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男: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慢)/ 女: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男: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女: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慢)/ 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男:惜秦皇汉武,↘(低沉)略输文采;(慢)/ 女: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慢)/ 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齐: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 领:俱往矣——,(慢,拉长)/ 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高昂,坚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字一顿)

学生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容,通过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诵读,感受到诗歌文本的韵律美、节奏美,在愉悦的审美诵读中进一步体悟到诗人胸中燃烧着的“红色”激情、澎湃着的“红色”憧憬,自然而然地品味着、享受着诗歌语言符号下蕴含着的“红色”意趣。

三、咬文嚼字,赏读“红色”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单位,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复合体,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诗歌中许多意象都承载着诗人特定的情趣,如:杨柳——惜别,大雁——思乡,浮云——远游等等。阅读

诗歌,准确抓住意象,在咬文嚼字中品味意象,赏玩意象,不仅能在语言赏析中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思想情趣,领略整首诗的语言魅力和艺术魅力。

语文特级教师王君曾经说过:“体悟语言和灵活运用语言都得从咬文嚼字中来。不‘咬’不‘嚼’,语言的味道就出不来,语文的魅力也出不来。”诗歌最讲究语言的凝练,更需要读者深入文本去“咬”,去“嚼”,这样,方能体悟出诗歌语言的魅力。咬文嚼字是语文寻美的必经之路,但要真正入味,教师还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去感知文字的温度。《沁园春·雪》意象丰富,语言凝练,很值得学生去“咬”,去“嚼”。例如赏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句中基于“山”“原”两个意象,还延伸出“银蛇”“蜡像”“天公”等意象,这本身就让学生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不仅如此,原本不动的“山”怎么会“舞”起来了?“原”怎么会“驰”起来了?怎么还“欲与天公试比高”?学生们经过细细品味、反复咀嚼,发现这里不仅赋予了诗中所描绘的“山”“原”雪景的动态美,更能让读者感受到这“山”、这“原”在诗人激荡起伏的胸中充满了生命的律动,这一切都是诗人生命内在情感的外溢,随之喷薄而出的是一种“红色”的愿景和冲动。

四、披文入情,探析“红色”意境

“意”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从美学角度看,诗歌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诗歌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就是情理形神的有机融合、合理统一,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探析、体味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阅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