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学实录及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及评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时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对醉翁亭周围美好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叙述,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与民同乐的快乐情绪,并通过“乐”排解了政治挫折和仕途失意的苦闷。

教学时,宜从文章的意境、结构、语言入手,通过圈点批注法、诵读法、情境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品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及名句。

2.通过诵读感受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3. 领会山水游记借景抒情,将叙事、写景、抒情熔于一炉的特点。

4. 体会文中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三、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精巧的结构、出色的语言及优美的意境。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与民同乐”的思想。

五、教学切入点
从文章结构、语言、意境入手。

六、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反复诵读法、情境法、表演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学习课文。

七、教学准备
教师:课文录音;将文中的研讨问题、练习题及与文中描写四季景致一致的风光图片制成课件。

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欧阳修及作品创作背景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利用工具书,读顺课文,读懂课文大意,记下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体悟情感
师:我们常会引用这样一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吗?(生答。


师:下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欧阳修?
生: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师:谁还能补充?
生:欧阳修是吉州永丰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诗、词、文都很好,而散文成就最高。

他继承了韩愈的“古文运动”,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师:还有吗?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能说说其他几位吗?
生:有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还有……
生:还有“三苏”。

师: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作者不但结合了注释,还查阅了相关资料,很好。

谁能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生答。


师:的确,这篇文章写于作者被贬之际。

那么,他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生:抑郁、感伤。

……
师:古人常“借酒消愁”,通过预习你们发现作者采取了什么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呢?
生:游览醉翁亭。

师:游览了醉翁亭之后,作者的心情又会怎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醉翁亭记》,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二、新课探究,彰显才情
师:下面老师先朗读一下课文。

(稍停)给点掌声啊!(生微笑鼓掌。

)还有点儿要求,在听老师朗读时,要做好圈点批注,并感受文中流露的情感。

(师朗读,生边听读边做圈点批注。


师:好,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从作者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生:旷达。

生:洒脱。

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当时的情态?
生:“醉”。

师:非常准确。

我们能感受到此时的作者已不再满腹忧愁,而是放情林木,醉在山水。

那么作者到底为何而“醉”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并尝试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学习本文。

(课件展示研讨问题:1.本文结构精巧,读一读作者是如何构思的? 2.本文语言出色,品一品,作者是如何锤炼的? 3.本文意境优美,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创设的?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研讨问题,师从旁点拨、指导。

)师: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不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而有神,散而不乱。

本文在结构上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问
题。

(课件展示问题1。


生:本文思路清晰,让人耳目一新。

师:请你给大家梳理一下本文的思路好吗?
生:第1段,主要写亭周围的环境,亭名的由来;第2段,写景;第3段,写游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游;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

师:很好。

这位同学为大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下面请看屏幕,结合提示朗读课文。

(课件展示──课文的思路:
第1段,引入:亭周围的环境:环滁皆山→琅岈山→酿泉→醉翁亭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第2段,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归为“乐亦无穷”。

第3段,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第4段,写归: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

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

结尾,道出姓名,揭示谜底。


(生结合课件提示,朗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从思路上进行了分析,谁能从别的角度说说?
生:文章线索用得好,行文中作者始终抓住了一根“金线”。

师:这根“金线”是什么?
生: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于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山肴铺地,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上下,飞荡
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而这一切都是为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

(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精彩。

全文围绕一个“乐”字一路写来,将诸多材料巧妙而有序地连缀起来,如同一根彩线串起了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而成为熠熠生辉的珠链。

其他同学还有发现吗?
生:行文中还处处讲究呼应。

师: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
生:例如文章一开始写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但太守是谁暂不表,埋下伏笔,直到结尾才揭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可使文章内在结构严谨。

师:说得真不错!我们又从线索、呼应方面进行了分析,还有新发现吗?(生无语。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引出“醉翁亭”的?(生自由读第1段。


师:哪位同学先说?
生:作者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后写“琅岈山”“蔚然而深秀”,再写酿泉,最后引出醉翁亭。

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引出醉翁亭?
生:这样可以使文章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师:除此之外,为使文章层次清晰,在用词上有什么讲究?(生纷纷举手。


生:每一层都用一个“也”字结住。

师:老师也发现了。

全文用了21个“也”字,不仅帮助结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但绝无单调之感。

奥妙何在呢?
(课件展示研讨问题2。


师:我们不妨做一下比较。

我们齐读一下“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句。

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会有什么不同?(生细读品味。


生:没有了“也”字,读起来感觉有点不自然。

生:也表现不出原句作者的那种得意的心情。

师:看来“也”字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生:老师,还有25个“而”字!
师:能说说它的用法吗?(生摇头。


师:“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但在分析其用法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谁判断得又快又准。

(课件展示练习:说说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朝而往,暮而归。

4.溪深而鱼肥。

5.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生抢答,师点拨,讲解。


师:同学们对“而”字的用法了解较好。

同学们在句式上有没有新发现?
生:有。

成对句子多。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句子。

好的散文好像诗,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感受这篇文章的优美意境。

(课件展示研讨问题3。


(听配乐朗读,并鼓励学生想像画面。


师:美吗?
生:真美!(生显出陶醉的神情。


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有山、有水、有林、有泉,简直是一幅山水画。

生:我看到了早晚之景。

师: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生:太阳出来,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气消散,又显出清新翠绿的颜色。

而到了傍晚乌云聚拢,山谷一片昏暗。

师:看来你是真进入课文中了。

还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四季变幻之美。

师:让我们齐读感受一下。

(课件展示醉翁亭四季变化的优美画面。

师生齐读感受四季之美。


师:那么作者到底为何而“醉”呢?(生讨论。


师:谁能谈谈?
生:我觉得是为酒而“醉”。

生:我认为是为美景而“醉”。

师:还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
生: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为百姓的和乐而“醉”。

师:你考虑得很深入。

本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醉翁”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醉翁”性格深处那放逸坦荡的文人习气和旷达自适的生活智慧。

好,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大家的才艺展示。

生:我画了一幅画。

师: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

(图画略。


生:老师,我们几个表演一下“众宾欢”可以吗?
师:可以啊!掌声鼓励!(生表演略。


师:几位同学的表演不但再现了当年的情景,而且还适当加入了想像。

生:我想领大家游览一下“醉翁亭”。

师:那就请吧。

(该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还自备了“道具”。


三、背诵课文,积累名句
师:最后让我们一同背诵课文,再次感悟本文的诗情画意。

(生背诵课文。

师请几位同学当堂背诵,并鼓励。


四、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拓展练习:对比阅读课文《养鱼记》,看看两篇散文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什么不同;描绘自己出游时所见景色及人物活动的场面。

)评析:
听王老师的课,真正感受到了气氛活跃、互动和谐的课堂魅力。

王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优美雅致的教学语言,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特别是以下两点尤为突出:
1.问题设计巧妙
这堂课王老师从结构、语言、意境入手,可以说抓住了教学本文的“要害”。

与此同时,围绕切入点精心设计了以下3个问题。

这些问题由浅入深,指向文本的主要特色,是理解文本的关键。

这里,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替代学生的感受,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创造。

可以说这些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开放性,为学生营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重视诵读
“诵读是目视其文,耳闻其声,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面到深层再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

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能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在教学中,王老师把诵读当作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用示范朗读、自由读、听读等不同诵读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