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12第十二课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PPT课件

结果,第一种人永远活在别人的心中,
第二种人活在别人的谴责中。
(2) 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 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 重要的导向作用。 ⑵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 向作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 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 过呢?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 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 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 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价值与价值观
生活中的各 种具体价值
(二)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点)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生道路的选择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 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 向作用。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对人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 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 重要导向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千百年来,那些 拥有金钱地位的 人们很多都让历 史遗忘了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 人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但最根 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我们的校园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两种 截然不同的行为:干净整洁的校园里有人乱 丢果皮纸屑,有人则义务处理垃圾;食堂买 饭时有人胡乱插队,有人则义务帮有困难的 同学带饭;学习上有人不思进取、贪图享受, 有人则刻苦勤奋、积极向上。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三节《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演示文稿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三节《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演示文稿
娱乐策划人孟伦表示:“韩国是一个娱乐文化产 业异常发达的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关系到韩国的国 民经济,因此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韩国的造 星体系用在中国并不合适。”
经纪公司的培养 政府的支持
社会提供的客观 条件是人们实现 人生价值的前提。
生存环境
发展环境
工作环境
享受环境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向社会索取的不能带走,留给社会的 可能永存。”这句话表明( ) A.人只能对社会作贡献,而不能有索取
B.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人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
D.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3、有人提出“生命价值=长度×宽度”,这里的“ 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是 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要埋头实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 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MSTUDIO营运总监朴修贤介绍,艺人想在韩国出 道需要历经三个阶段,首先是被公司收为教育生,观 察这些教育生的发展可能性,之后就会进入练习生的 阶段,会在演技、唱歌、舞蹈、语言、人品等方面进 行教育,通过这个阶段的练习生会有经纪人事无巨细 地监督他们,从日常生活的练习到各种礼仪的教育, 或者是更多的实战经验,经纪公司一年需要花到一位 练习生身上的最低费用是2000万韩元(约11.5万元人 民币)
结论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 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 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件

判断并说明理由:
1.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 能创造价值。( )
2.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 的人,不一定没有真正的幸福。( )

×
3.人生的价值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也可以在自 我感悟和升华中实现。( )
×
4.只要个人努力奋斗就能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生价值。(
× )
第四单元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劳动 彰显和发挥自己的 智力、体力、意志 和情感 证明和实 现自己的 价值
劳动
创造美好生活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2)在奉献中创造价值 ①没有奉献精神,就没有财富创造
②没有奉献精神,就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没有幸福感可言。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 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1、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割的,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 识。 3、社会存在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 4、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同。 6、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 7、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 8、所谓价值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9、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0、社会意识、价值观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11、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二者同步进行。 12、人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3.人的价值的评价:

哲学生活第十二课

哲学生活第十二课

必修4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向 5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016·高考天津卷,T9)2016 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 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 2 元钱, 50 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
D 三月份,他们已经用 875 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 17 名“蚂蚁
作品脱离群众、只为评奖而创作的现象。为此,文艺评奖必
须( )
C ①防止出现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②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④顺应市场规律,坚持从量变到质变的原则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栏目 导引
必修4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4.“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
栏目 导引
必修4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2016·高考上海卷,T27)引力波是爱因斯坦
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2016 年 2
月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引力波的探测汇集了全球几代科
学家的心血,他们用探索和坚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应有
A 的精神,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是(
栏目 导引
必修4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 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导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 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 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 人生的重要向导。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5 年 3 考)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复习课件: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共41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和哲学复习课件: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共41张PPT)

扶!!! 不扶!!!
价值判断
人们对事物能 否满足主体的 需要以及满足 的程度作出判 断。
基础
关系?
体现
价值选择
在价值判 断的基础 上进一步 作出的选 择。
1、含义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
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 出的选择。
2、关系
3、产生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一天发洪水,有两个人逃到了屋顶上。一个人逃命 时手里拿了个馒头,另一个人怀里放了个金元宝。洪 水好久都没有退去。手里拿着金元宝的人对拿馒头的 人说:“我想用我的金元宝换你的馒头,可以吗?” 拿馒头的人认为非常合适,就同意了。于是,拿馒头 的人有了金元宝,拿金元宝的人有了馒头。
(1)社会历史性 (2)主体差异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 择也就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④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 价值选择。
6、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 关系?
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 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 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 (时代性) 、
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世 界观和价值观(阶级性)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高考政治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生活与哲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生活与哲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2.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①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 断与价值选择不同。(价值判断与选择具有阶级性、主体 性) 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
第一,当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 要自觉站在
为社会 、 为他人 贡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
献了什么。
2.价值观 (1)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 价值 的基础 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 总的看法 和 根本观点 ,这 就是价值观。
(1)价值观人人都有,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2)人生价值观、理想、社会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三 者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不同性 质的社会意识、人生价值观和理想对社会存在起不同的作 用。人生价值观和理想都是社会意识的内容。
哲学上的价值是在具体价值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抽 象出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一共同点。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 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 创造价值
责任和贡献
,就在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会的
,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
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社 会价值)
②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 满足了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 劳动报酬 , 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自我价值)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贡献 。但最根 本的是对 社会发展 和 人类进步事业 的贡献。在今天,
(2)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 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 驱动、 制约 和 导向 作 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 认识世界 和 改造世界 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的活动具

《生活与哲学》课件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生活与哲学》课件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最新资料推荐------------------------------------------------------ 《生活与哲学》课件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思考与交流:看了《千手观音》,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邰丽华是靠什么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我们整个中国?劳动和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你有亲身体会吗)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充满幻想的,许多成功从这里起步,许多理想从这里放飞。

同学们,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更美好的人生?材料:2010 年 8 月 4 日,中共鞍山市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9 月 24 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授予郭明义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胡锦涛总书记指示,郭明义同志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必须学习郭明义的优秀品格。

2019 年 2 月 14 日,郭明义荣获2010 年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 郭明义,一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人活着,得干点有用的事儿。

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

?在鞍钢工作 28 年,收入 29 万元,他捐献了12 万元。

1 / 10?参加无偿献血 20 年,累计献血 6 万毫升,是他自身血量的 10 倍。

每天比规定的上班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所奉献的工作时间,相当于多干了 5 年。

20 多年来,一家三口住在只有 40 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郭明义的爱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团队中请你谈谈郭明义事迹给你什么人生启示。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7张PPT)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7张PPT)课件

5、[2012·北京卷] 下图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 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
A.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B.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C.百折不挠反复实践 D.努力发展自身才能
观指引。
【判断】 1、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
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 的贡献。 2、所谓价值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3、先进人物只贡献不索取,因而人生价值大。 4、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 作用。 5、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
课堂小结
人 含义
(3)形成:(与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
理解: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属于社会意识, 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认识范畴, 由社会实践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材料: 1、新旧24“孝” 2、从前,有一天大雪,一秀才,一县令,一财 主在亭中煮酒吟诗。 秀才先吟:“大雪纷纷落 地。”县令自恃有才,便接道:“这是皇家瑞 气。” 财主见此情此景,眯眼接了句:“再下三 年何妨。”这时恰有一老农经过,听了很是气愤, 张口便接:“放你娘的狗屁。”
思考:李高峰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1、在劳动和奉

献中创造价值

(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

会的统一中实现

价值
(1)主观能动

(客观条件)
性,顽强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

与 实 现
3、在砥砺自我 中走向成功
(主观条件)
(2)发展才能, 全面提高个人素 质。
(3)坚定理想
信念,正确价值
人生领域 生 内容

12.1价值与价值观

12.1价值与价值观

讨论:不同的网友对于该事件具有不同的观点,说明 了什么哲学道理?对于3位网友的观点,你怎么看?
【合作学习】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 功的前提。”——屠呦呦 “我是个没有什么价值观 的人。”——林森浩
荣誉让人振奋,骄傲。但屠呦呦的 2013年3月,复旦大学2010级 问题 1 : 扎根科研,往往意味着付出,甚至牺牲,那么, 科研之路却无比艰辛。屠呦呦对抗 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因日常琐事采 是什么在支撑着屠呦呦心无旁骛地坚持科研工作?说明了 疟疾药物的研究始于近半个世纪前 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室友。 。她大约试了200多种中药,历经 什么哲学道理? 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 380多次实验,查阅大量文献,借 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 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甚至自己亲 自服药试验而导致肝中毒…… 问题 2:“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假如你在QQ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授课人 叶 飞 2016年5月
一、人的价值
【发现·理解生活】青蒿(物)的价值
问题1:青蒿分别具有什么价值(功能)?
青蒿作为一 种食物
青蒿作为商 品被买卖 商品 ( )价值 经济
从青蒿中提取青 蒿素治疗疟疾
食用 ( )价值 营养
( 医疗 )价值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 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歌德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 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思维碰撞】黄晓明的两个亿婚礼与屠呦呦的半个客厅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

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

12.1价值与价值观12.1.1人的价值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相关链接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价值问题的思索。

在古希腊哲学中,有许多关于知识和美德关系的见解,关于什么是幸福、公平和正义的思想。

中国的先哲们则着重探讨了什么是“义”、什么是“利”、“义”和“利”的关系以及利害祸福的相互转化等。

这些研究都没有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但为人们认识价值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重要的思想资料。

12.1.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

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所作出的不同选择。

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专家点评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这一价值观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它强调集体利益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它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之成为推动整个国家、民族进步的动力。

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2.2.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要不断进行判断和选择。

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后者称为价值判断。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专家点评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

比如说“忠”,在封建社会它往往和忠君联系在一起。

在当代中国则表现为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和人民,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2.2.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我是中国人民韵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其轻。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2.3.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世界,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马克思名 言走不出自我的人专家点评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真诚地付出,忘我地投入。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又会带动个人的前进,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关链接在我们周围,许多人用自己的能力采取不同方式为社会创造着价值,从而体现着自己的价值。

农民劳动,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工人和技术人员做工,为社会创造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作家、艺术家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企业家经营企业,促进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科研人员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普通下岗职工自立自强创新业,服务他人,满足自己……12.3.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阶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相关链接爱因斯坦曾留下这样的名言:“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名 言12.3.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的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努力却人人都能做得到,关键是看我们愿不愿做、怎样去做。

挫折和失败是摆在人生旅途上的一个个栅栏,有的人遇到它就往回走,或者只跨过几个矮小的栅栏就失去继续前行的勇气;也有人每跨过一道栅栏,信心就增加一分,能力就提高一步,所以越走越远。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

一般来说,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全面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解决多样的人生难题,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从而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各种错误的思想和社会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会对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辨别是与非,排除外界的干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自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