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能兼修 德育先行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https://img.taocdn.com/s3/m/32e6fcb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3.png)
育人之本德育先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德育在育人中的重要性。
所谓德育,通俗地说就是道德教育,是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品格、文明行为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性工作。
德育是整个学校教育体
系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是个人修养、个性养成和人格塑造的核心部分。
德育的成功与否,
直接反映了学校的质量和工作水平。
如果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严重问题,那么学生将很难在
未来健康地成长,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次,德育先行意味着开展德育活动应该放在学校教育中优先考虑。
这并不是说德育
是排斥知识性的教育,而是它强调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注重同学们的心灵教育和情感
教育。
这种教育应该是引领和塑造学生的终生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德育教育,
学生将会学会如何成为一名有品德、有文化素养、有责任心的人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背
跑者。
最后,可以说,德育先行的意义不仅在于领悟道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力量,
而且在于改进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只有在德育先行的导向下,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学
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才能为培育新时代的人才奠定基础,为未来的社会发展积累有力
帮助。
总之,德育先行是将德育放在重要且优先的地位,一方面说明了德育在培养人才中所
起的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此口号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塑造,切实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所以,我
们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全面加强德育教育,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德有才的育人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育出有道德底线的有品质的未来领袖。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573054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1.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德育是指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德育以培养学生的爱心为先导,通过爱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律意识。
本文将从德育先行和以爱育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德育先行,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德育应该被放在首位。
只有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后,才能有效地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德育先行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在校园生活中,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情感和道德养成。
以爱育心,意味着通过爱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爱是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具有温暖、包容、激励的作用。
爱的教育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情感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别差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成长;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爱的教育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德育先行使教育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通过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以爱育心使教育更加温暖和人性化,通过爱的力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自律意识。
只有在德育先行,以爱育心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教育工作德育先行(精简篇)
![教育工作德育先行(精简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bda9e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0.png)
教育工作德育先行教育工作德育先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明白: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常言道:做人先立品。
这就说明了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因此,我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苏霍姆林斯基在《关心孩子的成长》中写道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和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并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
没有实际行动就谈不上道德。
为儿童树立榜样首先意味着激励孩子去做好事。
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师德素质要求身先垂范。
作为一个老师,其行为就是一本教科书。
诚如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学生感觉到辅导员老师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员,身体力行地为班级体出力,会很容易受到感染,促进他们班集体观念的形成。
因此,我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
比如,我要学生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见到老师和同学要主动问好。
我每天回到教室,都主动地说同学们好!学生马上反应过来齐声说老师好!一段时间后,当我一出现在教室门口,学生就抢着向我问好了。
平时我要同学们多关心班集体,看到不干净的就动手檫檫,看到地面有垃圾随手捡起,看到不整齐随手摆摆等等。
我每到教室,看到地面不干净,就拿起扫把扫干净;看见窗门有灰尘,就拿起毛巾檫一檫;看到桌椅不整齐,就随手摆整齐。
学生看到我做,他们也跟着做,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教室也变得整齐、干净了。
刚开学的一个星期,学生在桌面乱涂乱画和随意损害公物的现象比较严重,我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带着女儿回到课室,用洗洁精把桌椅差得焕然一新,还把螺丝上好,到了星期一,同学们都以为是学校给他们换了桌椅。
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教室里安静得令我吃惊,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https://img.taocdn.com/s3/m/955bb3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0.png)
育人之本德育先行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值风雨飘摇的时代,国家民生凋敝,社会风气败坏,整个国家风雨飘摇,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和不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无视道德规范,破坏社会秩序,使得社会伦理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教育者们认识到,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德育的先行,才能确保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不忘初心,能够遵循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就此,育人之本、德育先行的理念应运而生。
育人之本,就是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社会,知识不断增加,科技不断进步,但人的道德素质却面临着挑战,道德沦丧、行为不端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育者们呼吁,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育人的基本任务就是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使每一个人在物质追求的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精神追求,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健全自己的道德品行。
这样一来,德育的首要地位就更加凸显出来,德育先行的理念也就更加受到重视。
德育先行,就是指在教育工作中,要把德育摆在首位,以德育为基础,为发展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就教育而言,德育的地位不言而喻。
因为德育是培育人的基石,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人的心性得以提升,道德品质得以完善,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社会人才。
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先行是一种教育的哲学思想,是制度化的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的一种理念和方法。
德育先行,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思想。
就是说,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法则,更是一种教育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要贯彻德育先行的理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德育先行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到德育的优先地位,才能为实现德育先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德育先行,实际上是在教育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改革思路。
正如我国古代的先贤所说,德育先行,是指在教育中要先抓好道德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品行端正的人才为目标。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b10c01c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c.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是指在学生的性情、品性、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使其全面发展。
德育不仅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更是教育的先导和出发点。
因此,德育的实施就要以爱育心为指导。
首先,德育先行,是指德育工作要始终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在学校中,学习知识仅仅是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需要以德育为基础,将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因此,德育的实施必须贯彻落实,“德育先行”的管理理念,以德育支撑教育工作的发展。
其次,以爱育心,是指德育的实施需要通过爱心展现。
爱育心不仅是教育的目的,更是教育的动力。
当学生从老师处感受到爱时,他们会感到被认可和理解,从而积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
老师要以敏锐的心灵去爱自己的学生,倾听他们的内心,理解他们的想法,关注他们的成长。
通过真正的关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更有自信和勇气。
再次,实施德育还需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在多种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劣势。
这不仅与学生的学科成绩有关,更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有关。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方法,重点关注学生的短板,通过公平公正的手段培养他们的多方面潜能。
最后,德育需要注重实践证明。
德育并不是一纸空文的理论,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德育中需要通过行动来证明,只有在实践中,德育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验证和实践。
教师要注重实践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推动德育工作的深入展开。
综上所述,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我们在实施德育工作中需要遵循的指导方针。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核心,是我们肩负的使命。
因此,我们必须以爱心作为动力,注重公平公正,重视实践,才能够有效地实施德育工作。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78903d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5.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德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德育先行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将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以爱育心强调的是以爱心为中心,倡导教育者应该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德育先行意味着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学校的教育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公民。
只有通过德育,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好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以爱育心意味着教育者应该发自内心地爱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爱是人与人之间最原始、最纯粹的情感,爱是培养学生积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育者应该摒弃对学生的偏见,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关注和关爱。
只有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爱的力量,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成长中去。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意味着德育和关爱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倡导正直、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内心的向善之心。
在学校管理和课外活动中,教育者应该用爱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只有将德育和爱心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先行,以爱育心的目标。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学术能力,更要有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在德育先行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只有以爱育心的方式教育学生,才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和关怀,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和任务。
只有将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只有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关怀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育人无小事,德育先行”——解读德育工作总结
![“育人无小事,德育先行”——解读德育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a6462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f.png)
“育人无小事,德育先行”——解读德育工作总结2023年,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然而,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才的培养,是人类道德、品格、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育人无小事,德育先行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教育、品德修养教育和规范意识教育的工作。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一方面,社会需要具有道德修养和品格的人才。
道德修养和品格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勇于担当、创新进取的基石。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会赚钱和会应试的人才,更需要具有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才。
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需要德育工作的支持。
德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热爱生命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成绩、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要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还需要不断加强育人理念的建设。
首先,教育者应该明确德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贯彻体现道德价值观念。
只有教育者本身具有德行榜样的力量和行为,才能引领学生行为。
其次,德育应该从课堂教学向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延伸,以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的优秀品质。
最后,要重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多维合作,积极促进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的共享,构建共同育人的合力。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项目,如班级德育主题班会、学生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义务劳动等。
同时,还要将德育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紧密相结合,形成学科交叉、教育融合的育人模式,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总之,育人无小事,德育先行。
只有在德育的支持下,我们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知识全面、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从而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社会更加和谐。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4e497c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5.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德育先行,以爱育心,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教育的核心理念。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灌输知识,培养人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育人。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以爱心去育人,让德育成为培养孩子健康发展的力量。
德育是基础。
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品德的基石。
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再优秀的知识技能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德育先行,意味着在教育中,德育应该是首要的教育目标。
只有通过德育的引导,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以爱育心,是育人的根本。
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是无私的奉献。
以爱育心,意味着要以爱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该用真心去关心、去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和爱意。
只有通过爱的力量,才能够感染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德育先行,以爱育心的思想理念,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中,社会风气恶劣、道德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危害着我们的下一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德育的引领,才能够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让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
而以爱育心,则是指引这些优秀学生在成长中始终保持善良、正直、自强自立的品德,用爱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做一个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在教育教学中,德育先行,以爱育心,还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他们的榜样和榜样。
教师要以德育为先导,用优秀的品德和行为积极引领学生,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还要以爱心去对待学生,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和爱意。
只有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还要落实在整个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制度上。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edb89f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4.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德育先行,以爱育心,这是一个深刻而富有启发意义的主题。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教育德育已经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以爱育心更是教育工作者们应该不断思考和付诸实践的目标。
本文将以此为话题,探讨德育先行、以爱育心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方法。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反映的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情感和品德,而德育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
德育的核心是关爱与倾听,是从爱的角度去看待每个学生,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培养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德育的先行,是指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学校的教育工作,首先就是德育工作,因为德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
学生的品德修养对其整个成长过程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德育工作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培养出有道德情操、有社会责任感和自尊心的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以爱育心,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注重以爱心、关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能力和家庭背景。
对待他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按照标准去规范,而是要用爱心、理解和关怀去倾听他们的内心,引导他们自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教师用爱心去育人,才能真正打动和影响学生的内心,引发他们主动思考,自觉行动。
在实践中,德育先行,以爱育心,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去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品德。
第一,教育要从学生的内心出发,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找到他们的问题所在和成长需求。
教师要用爱心去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和日常生活中,悉心引导他们,教育他们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道理。
教育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注重对学生的品德道德进行激励和引导,使他们在每一个细微处都能体现出良好的品德。
教育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热爱美、创造美。
通过学习和生活中热爱美、创造美的过程,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更好地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价值导向,德育先行
![价值导向,德育先行](https://img.taocdn.com/s3/m/4907ee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3.png)
价值导向,德育先行价值导向,德育先行,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以价值观为导向,以德育为先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功和个人成长。
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道德沦丧的问题愈发严重,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价值导向,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价值导向,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校应该成为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塑造者。
学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道德品质的培养者。
在教育活动中,学校应该注重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育活动中不仅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品质。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价值导向,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品德的模范。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只有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得到提升和完善,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价值导向,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也强调了家庭与学校的配合。
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成长场所,但家庭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源泉。
家长应该与学校紧密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情心、诚实守信等品质,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引导下,成长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
价值导向,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查看并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学生不能只盲目追求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https://img.taocdn.com/s3/m/1ebede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b.png)
育人之本德育先行育人之本,寓意着培养一个良好的品格和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德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德育的意义更加凸显,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的人,才能够做到学富五车、德才兼备,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德育先行,意味着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
德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德育先行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正直、宽容、勇敢、诚实、友善、公正等良好品质,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先行的重要性在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塑造学生个性和品德修养的重要平台。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能够学习到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只有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坚持正义、诚实守信,才能够在社会中做到和谐相处,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德育先行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竞争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自信和毅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德育的引导和培养。
德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面对问题和困难,如何调节情绪和压力,如何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德育先行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的人。
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学会为社会公益事业尽力提供帮助。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352847f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0.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被广为流传:“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先教育好孩子的品德修养,让他们在爱的熏陶下成长,这样他们的心灵才能更加健康和美好。
首先,德育先行是培养孩子品德的必要条件。
品德是一个人最根本的素质,是人格的体现和生命的底色。
只有脚踏实地,待人接物有原则,有思想有良知,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地成长。
德育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爱和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优秀的品德。
其次,以爱育心是培养孩子心灵的必要手段。
心灵是人类最深沉、最神秘的一面,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学习如何正确地表达爱,尊重他人,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可以促进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
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经常跟孩子沟通、交流、理解彼此,那么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
最后,德育和以爱育心相互促进,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德育是以爱育心的重要基础,爱是德育的内在动力。
只有在爱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
同时,《论语》中的“为人先做五斗米,后做七十二家田”的故事表明,德行决定了你的名声、地位和人际关系。
只有有了德行,才能更好地引导心灵的成长,走上成功之路。
总之,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本之道。
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要始终坚持德育和以爱育心的原则,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热爱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发掘出他们的潜能,不断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
相信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类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https://img.taocdn.com/s3/m/3cf9b8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3.png)
育人之本德育先行育人之本,德育先行育人之本,德育先行。
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教育的本质和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未来社会栋梁的基础。
本文将从德育的重要性、德育的对象和德育的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强调育人之本,德育先行的理念。
首先要强调的是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的根本任务。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德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没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再多的知识也是无益的,甚至会成为社会的累赘。
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德育的对象是广大学生。
学生正处在个性形成、道德修养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德育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育者在德育工作中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的途径是多元的,既包括课堂教育,也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
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故事、讲授道德课程、进行道德引导等方式,使学生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情感态度。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德育主题的活动、创建优良的校团文化氛围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之情,使其从实践中体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德育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要做到育人之本,德育先行,需要教育系统全面的参与和支持。
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德育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
学校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的德育工作体系和机制。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德发展之路。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https://img.taocdn.com/s3/m/9044b2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4.png)
育人之本德育先行育人之本,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只有在德育方面做得扎实,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它关乎个体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塑造。
德育不仅是在学校里进行的,更是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意识。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背景和道德素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品德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特质和习惯,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操守。
在德育教育中,学生应该被引导并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忠诚正直等美德,同时也要防止和纠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和坏习惯,如虚伪、自私、懒惰等。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后成功的保障。
德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榜样的力量。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通过力行正道,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校和家庭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德育课程、组织道德讲座、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德育教育。
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素质,亲子关系的和睦与家庭氛围的和谐也是重要的德育因素。
德育先行,是指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要高于其他教育内容。
只有德育先行,才能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具备道德自觉和自律,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内外都能做到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并将这些美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德育是育人之本,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教育者应重视德育教育,并通过榜样力量、德育课程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
只有在德育先行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https://img.taocdn.com/s3/m/b0a5a8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f.png)
育人之本德育先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德育是教育的灵魂。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常常是技能和知识的获取,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则经常被人们忽视。
德育教育实际上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是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和领导者的基石。
本文将从“育人之本”和“德育先行”两个方面探讨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育人之本“育人之本”是指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也可以理解为教育的本源和归宿。
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需要德育教育成为教育的根本所在,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应该是首要的任务。
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品质,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育人之本还表现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是教育的基本任务。
德育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品质。
德育教育是育人之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德育先行“德育先行”是指在教育中,德育应该优先于知识技能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这是因为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只有有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学生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在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技能和知识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而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却不能简单地通过学习获得,更不能简单地通过考试来评价。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德育教育不仅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德育教育,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领导者。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cab4e1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4.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健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必须以爱育心为前提。
教育者要以爱育心,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只有教育者以爱育心,才能做到真正的德育先行。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就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学生的成长点、方向和需求。
只有与学生建立起正面的情感联系,才能在学生心里种下德育的种子。
不以严苛和管束为主,而是通过爱与尊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就要注重课堂上的教育。
教育者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和呵护,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空间,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教育者要做好榜样,借以引导学生。
真正做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让学生在学有所教、教有所学的氛围中得到成长。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就要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循序渐进性。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不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乐观向上的心态、自律自爱的品质,并慢慢形成自己的良好品格。
只有在爱与耐心的教育下,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成长。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就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者要以真情来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消除浮躁、功利的心态,真正懂得知足常乐,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努力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成长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人。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理念。
只有教育者以爱来育人,才能真正做到德育先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是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品德高尚、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才。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
![育人之本 德育先行](https://img.taocdn.com/s3/m/7d6355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c.png)
育人之本德育先行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凸显。
而如何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德育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事业,而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德育。
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行”的理念,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德育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全面的人格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教育应该是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只有具备良好的德育素质,学生才能够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修养、有爱心、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全面、系统、连贯的培养过程,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灵魂。
在德育教育的理念上,我们应该抓住学生个体差异与整体培养的有效结合,个别性与集体性的有机统一,用思想深入、方法得力、效果显著的德育手段,完善提高各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德育先行是教育的内在要求。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为人之道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内在动力。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对于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具有全面性的影响,这也是德育在教育中地位重要的原因。
德育先行是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同样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德育教育必须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确保学生的德育教育贯穿学生的成长成才全过程。
德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
只有通过德育教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确立起来,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道德。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
在学校教育中,要不断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把德育教育始终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实现学生德育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统一。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f294f5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f.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德育先行意味着注重品德的培养。
作为学生,品德的高尚和美好是他们成为为人处世的根本。
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他的一生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德育先行就是要把品德教育摆在首位,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为人处世时做到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谦逊有礼等。
只有当学生的品德得到了良好的培养,他们才能成为品质优良的人才,对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德育先行也意味着注重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人的内在情感和情绪,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关怀、同情、友爱、理解等人性的情感却始终是我们共同的心灵归属。
德育先行就是要把情感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学会宽容和包容,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智慧,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交往中保持良好的情感品质,取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德育先行也意味着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情感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些能力不仅仅是指他们的专业技能,更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在德育先行的指导下,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培养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抗压能力、创造力和领导力,做到在面对社会的挑战和竞争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意味着要以爱来包容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的成长需求也各有不同。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将每一个学生视为一朵花,关注他们的成长,理解他们的困惑,引导他们的前行。
我们要以爱心去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激发他们的潜能,给予他们自信和勇气。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
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中将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品德、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学会去用爱心包容和教育学生,使他们真正健康成长,做有责任感、担当精神、有奉献精神的社会栋梁。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dc40cb7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5.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一种广泛被接受的教育理念。
德育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良好的德育能够为他们奠定一份坚实的精神基础。
而以爱育心,则是将孩子的心灵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引导其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有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的担当者。
德育先行,意味着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是为了培养道德修养高尚、有礼有节、有担当有责、有爱有善的人。
德育先行,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注重在学生心中培养出一些善良、真善美和高尚思想。
从小培养学生对于社会责任地认识,逐步形成良好习惯和修养,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以爱育心,就是从爱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和注意力,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情心和爱心。
培养学生的心智、情感、品德等多方面因素,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掌握社会和现代化生活的压力,根据需要自主应对各种变化。
以爱育心的过程,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关心和呵护,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缺,给予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启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需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教育到人心,将爱和温暖深深地浸润到学生的心灵。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要素。
培养出一个有德有量的人,是将来社会的需要,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索、成长,通过德育和爱心的实际行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积极向上的人、有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课堂中,教师需要从思想、行为、语言和地理环境等方面为学生塑造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亲情、友情、同胞情、师生情等不同的情感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快乐成长。
最后,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建设美好社会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措施。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https://img.taocdn.com/s3/m/e75c18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d.png)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德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德育为先导,以爱育人心,通过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品格和优秀的道德修养。
德育先行,是指在教育中德育工作应该放在首位。
因为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德育,其他教育内容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正如一句古语所言:“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国以德。
”德育先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以爱育心,是指德育工作应该以爱为导向,用爱去教育、引导学生。
爱是德育工作的灵魂和动力,只有以爱育心,才能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该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倡导以爱心对待学生,用爱心去引导和教育他们。
只有爱才能温暖学生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启迪他们的智慧,促使他们自觉地遵循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除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外,家庭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应该注重教育子女,要做孩子的榜样,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促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品行端正的人才。
德育先行,以爱育心,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
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学校和家庭的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
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以爱育心,热爱教育事业,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先行,以爱育心的目标,助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能兼修德育先行
金滩镇消灾联办小学教师张艳红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仅是想当“合格”的教师,他只是具备了教师最基本的职业境界,要想成为一名高境界的教师,就要做“人师”,所谓“人师”不仅是师傅或老师,更重要的是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当今教育方针指导我们要培养全方面高素质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德育教育愈发显得其重要地位。
良好的师德不仅是学校发展建设的根基,同时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立师之本。
学校的发展不仅是硬件的添置,更多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道德情操不只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更是人们学习敬仰的典范。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德育观念不仅代表了我们自己,同时也映射着整个社会以及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教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对孩子具有终身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不断发展。
新课堂开设初期,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们一直都觉着无从下手,而学生对于这种新模式教学更是一无所知。
以往都是教师讲,学生听,问答式的学习方式,突然让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讲解、分析。
起初只有少数学生能参与进来,还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差等生,他们只有听的份,偶尔的一次回答也是羞羞答答,不善言表,有甚者回答不好会遭到好学生的讥讽嘲笑,以至于他们更不参与。
班里就会出现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班里提出了“参与无对错,勇做我自我”的口号,每个小组的人都得参与,同时用互换身份的方法让他们体验受嘲讽的切身体会,从而得出结论,在班会上交流,并把自己的认识对大家说一说。
其中一个差生这样说;“我不敢回答是怕错,错了的话别人就会笑我,我就再也不想回答问题了。
”另一个学生说的特别好:“别人说错了,我们笑话他,我们不知道什么感觉,可我们也有错的时候,当我们被别人笑的时候才知道心里特别不好受,所以我希望我们都不要笑别人,别人也就不会笑我们了。
”通过活动之后的自我认识,我教他们学会鼓掌,用掌声去激励他人。
无论对错,你永远
是最棒的。
孩子是天真的,是童趣的,也许他们认为的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可能会给另一部分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在工作中,权衡利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也许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起步,给他一个好的空间,让他们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教师的职业即教书育人,也是我们身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在这个道德里有一种境界:为了实现“以德育德”、“素质教育从我做起”,从而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良好师德品质。
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
他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师要做到不歧视、讽刺、挖苦任何一个孩子,无论他是优等的还是差等的。
作为教育行业的一名新人,我满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站在了这个三尺讲台上。
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也许他成绩不是很好,也许他性格不好,但凡只要我们用心的,他都会有所改变。
我班上有个孩子,很腼腆,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通过“地下工作”我了解到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是这样了,由于她的孤僻,大多数孩子都不愿与其亲近。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发现她画画很好,于是我把她的作品拿起来说:“看!人家画的多好,说不定有一天就成了一名画家。
”我的话音一落,好多学生都凑过来看,这一看热闹了,同学们开始问她怎么画的?在哪看的?……一个一个的问题冒了出来,刚开始她还害羞,慢慢的就跟同学融为一体了。
从那之后,她每次见我总是笑笑,不说话,渐渐的开始跟我打招呼。
我觉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只要我们认为他们是好的,总有一天,他们会变成我们心目中的好学生。
打开我的心扉,迎接你的心声,用情感织就桥梁,连接着我和我的学生。
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而高尚的师德则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是否有学生在场,是否与学生交谈,都要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切实做到严以律已,以身作则。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带动学生,共创良好学习氛围。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胡锦涛同
志也曾经在全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更能看出国家对教育教学的重视以及教师德育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师德要求教师除了在职业道德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要在职业思想上发挥其重要作用。
所谓职业思想,广义的可以说是一个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事业心要求我们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学生,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其次要求我们爱岗敬业,爱护每一位学生。
对教育教学工作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要热情关怀、尽心尽力和无微不至。
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认真备每一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认真辅导每一个学生,不敷衍塞责;对学生热切关注、了解每个学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这样的教师和为了成为这样的老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谋生的手段。
责任心是从事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劳动者的关键在教师。
”责任心的有无直接关系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在不仅具有责任心的前提下还要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刻苦专研,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时刻以教书育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人师表,以适应高效课堂的要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然而良好师德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除了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教师就要传其道,授其业,解其惑。
德能兼修,让德育先行,让桃李满天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们这个受人尊敬的职业。
张艳红女 25周岁大名县金滩镇消灾联办小学
通讯地址:大名县金滩镇消灾联办小学邮编:05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