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发展趋势
未来,急危重症护理将更加注重早期预警、快速反应、多学科协作等方面的发 展,同时也会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以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 护理服务。
02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
生命体征的监测
01
02
03
04
体温
监测体温变化,判断有无高热 或低体温,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体温在正常范围。
脉搏
监测脉搏频率、节律和强弱, 判断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状态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帮助其建立正确 的疾病观念和治疗态度。
社会支持系统
鼓励患者家属、亲友参与心理护理,提供情 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心理护理的实践与应用
个体化心理护理
针对不同患者的性格、文化背景 和病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
护理方案。
团队协作与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间的协作,提高心理 护理的专业水平,定期开展培训和 交流活动。
护理评价
定期评价护理效果,根据评价 结果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者
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
03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
心肺复苏术
总结词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抢救措施,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恢复 患者的生命体征。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步骤,目的是通过人工方式 建立血液循环和呼吸,以维持大脑和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为患者接受进一步治 疗争取时间。
特点
急危重症护理具有时间紧迫性、技术 复杂性、团队协作性等特点,需要护 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急危重症护理的重要性
挽救生命
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紧急,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护理 服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 如心肺复苏、止血等,挽救患者的生命。

急重症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ppt课件

急重症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ppt课件

• 4、加强沟通与交流

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启发患者交谈,
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建立良
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沟通交流是不断发展的复杂
的过程,它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要使沟通有效,
达到交流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 1)全神贯注
• 2)谈话要适度
• 3)注意倾听
• 4)注意收集反馈
• 5)对病人同情而体贴
• 2、稳定情绪
• 稳定病人情绪,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前提。 病人只有情绪稳定了,才能主动积极配合 救治。
• (1)护士 多体谅病人尽量地安慰病人, 为之解除痛苦,疼痛,缓解症状,使病人 身心舒适。
• (2)在进行各种治疗或操作中动作轻柔、 迅速,有条不紊,给病人一种信任感。
PPT课件
30
PPT课件
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
• 4)个体对疾病信息敏感性、素
• 气管插管、呼吸机、鼻饲管、固定体位、 持续静脉滴注等,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 苦,成为其不良心理反应的诱发因素。
• ICU对患者来说往往是相当陌生的,这里有 各种医疗设备,医务人员频繁走动,谈话 声、监护声、报警声、呼吸机声等各种噪 声,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
31
PPT课件
32
PPT课件
33
• 3、创造良好的环境
• 尽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治疗环境,要保持室内安 静,创造一个安全、可靠、和谐的气氛和环境。
• 主动介绍监护室环境,消除患者对ICU的陌生感。
• 在不影响诊疗规程的情况下,尽量将诊疗操作集 中完成,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PPT课件
34
PPT课件
3
心理护理的定义
• 心理护理是根据护理心理学理论,在护理 过程中,通过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 患者心理状态的行为,促进患者康复的方 法和手段。

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PPT课件

操作步骤
C 心脏按压
判断病情
A 开放气道
求助呼救
B 人工呼吸
整理记录
安置体位
效果判断
·迅速判断<10s ·突然意识丧失:轻摇、轻拍、呼喊病人无反 应 ·颈动脉搏动消失(触摸喉结旁开1~2㎝,胸
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判断病情
迅速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 面。若病人卧于软床上,肩背下 须垫胸外心脏按压木板,头后仰, 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 于躯干两侧。
四洛五可六利多
七多八阿九西地
十尿一去地氨钙
1.盐酸肾上腺素2.异丙肾上腺素3.阿托品
4.洛贝林5.可拉明(尼可刹米)6.利多卡因7.多 巴胺8.阿拉明:抗休克9.西地兰10.速尿11.去甲 肾上腺素12地塞米松13.氨茶碱14葡萄糖酸钙
二、常用抢救技术
(一)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二) 氧气吸入法 (三) 吸痰法 (四) 洗胃法 (五) 人工呼吸器使用法
考点二:氧气吸入法
1.缺氧程 度的判断
2.氧气成份、 氧浓度和氧 流量的换算 方法
3.氧气筒内 氧气可供 时数计算 公式
4.供氧装置
5. 吸氧法
氧气吸入法
是常用的抢救措施之一,是指通 过给氧提高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预防和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 态。
1.缺氧程度判断
2.姿势与体位
观察病人的姿势与体位变化对病情的 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如破伤风病人可出 现角弓反张,急性腹痛常呈强迫体位,昏 迷及极度衰竭的病人常呈被动体位。
3.皮肤与黏膜
应观察皮肤的颜色、弹性、温度、 完整性,有无淤点、淤斑、皮疹、水 肿、黄疸和发绀;黏膜颜色、有无溃 疡、出血点等情况。如严重缺氧病人 口唇及末梢发绀;贫血病人面色、甲 床及黏膜苍白等。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_PPT课件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_PPT课件

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多表现为意外、 突然、缺乏心理准备
▪ 急诊科护士首先接触患者,护士的语言行 动都会对患者产生很大影响。
▪ 因此,接诊护士应敏捷、冷静、沉着、和 蔼、有序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用温和的 语言安慰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取得患 者的信任,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保 证对患者及时诊断治疗。
▪ 使患者看到生命希望,树立患者战胜疾病 的信心。根据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尽量 减少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
▪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抓住抢救的黄 金时间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患者,看到 患者和家属主动上前迎接,迅速安排抢救 室,询问病情的同时应评估病情,尽快采 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使患者增强安全感, 能尽快配合抢救治疗。
▪ 其次,由于意外伤害事故而前来就诊者, 通常会有一种不平衡的心理:“为什么是 我?我怎么这么倒霉?我做错了什么?” 尤其当患者担心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会影响 到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时,常因此而迁怒于 人,把怒气法在护士身上。
▪ 第三,因突发意外事故而导致患者不治死 亡使家属不能接受,这种突入其来的心理 打击最为严重。例如因交通事故造成年轻 家庭成员死亡,可能引发家属激情爆发、 悲痛欲绝、甚至出现抽搐、昏厥等严重情 绪失常,家属可能不能接受丧亲的现实, 提出不许中断抢救,不让将死者抬出抢救 室等要求。此时一言一举若有不慎,就可 能将家属的悲痛化为愤怒,引起与医护人 员的纠纷。(举例:工厂外伤病人)
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 外伤患者的心理 ▪ 恐惧心理在临床中100%患者具有不同程度
的恐惧心理。多数患者是突然遭受意外伤 害,缺乏思想准备。表现为惊慌失措,恐 惧万分,迫切要求尽快得到最佳治疗护理。 对入院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缺乏认识,还 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 急躁心理由于突然患病,伴随外伤、出血、 伤残等,都会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心理刺激。 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失落,以及后悔 恐惧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急躁不安,甚至 不配合治疗。

危重病人心理问题及护理 ppt课件

危重病人心理问题及护理 ppt课件

不良心理反应:ICU综合征--病因
• 6.体液因素 • 电解质紊乱,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 7.经济因素 • 经济收入 • 报销比例
不良心理反应:ICU综合征--发病机制
• 1.中枢性去甲肾上腺素产生增多:ICU患者可能因酒精或某些药物的 戒断而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失衡而诱发谵妄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
ICU患者病情较重且变化多,随时可出现多器官 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患者家属普遍存在 紧张、恐惧和悲观情绪。对ICU救治的期望与 不良治疗结果的落差,往往易导致家属的失望 和不满。医疗费用昂贵,医疗知识的缺乏,与 护理人员沟通甚少等均可使家属产生不满情绪 。
ICU患者家属的行为状况
危重患者心理问题 及护理
ICU 彭丽萍
前言
ICU是集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患者于一体的医 疗场所。其环境特殊,气氛严肃,实行无陪护制,不 同的病人心理反应也有很大的差别。尽管ICU有完 善的设备,周全的医疗护理,仍有病人在监护期间 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如何对多病种不同类型病人进 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积 极配合治疗直至身心尽早康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
生活秩序。 • 6.给病人适当的刺激,让病人了解外面发生的事
情。 • 7.精神过度紧张者可以适当给予抗精神药物。
本次讲课结束,谢谢大家
治疗因素:镇静药和肌松药影响肌力和脑功能、人工气 道的建立,使患者失去交流能力、有创管,引流管,约 束带,强迫体位给患者带来痛苦
孤独与忧郁:与外界隔离,家属探视时间受限、担心 预后、担心工作,家庭和生活等。
身体裸露:由于工作原因,护士可能注意监护和治疗 更多,忽视了患者本身的存在,损伤了患者的自尊。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管理ppt课件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管理ppt课件

循环系统病人的护理
总结词
循环系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系 统,对于危重症病人,应密切 监测循环系统的功能,及时处
理异常情况。
监测心率和血压
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判断 循环系统的状态。
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
注意皮肤颜色、温度及血液循 环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循环障 碍。
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避免输液过快或过量引起心衰 或肺水肿。
神经系统病人的护理
总结词
神经系统功能对于危重症病人至关重要,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意识状态
注意病人是否清醒、是否有昏迷或嗜睡等情况。
检查瞳孔变化
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等,判断是否有颅内压增高或脑疝等情况。
预防褥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拍背,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 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实施康复护理
在康复计划的指导下,对病人进行具体的康复护理操作,如协助病 人进行肢体活动、指导病人进行呼吸训练等。
监测康复效果
定期评估病人的康复效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病人能够尽快 恢复到最佳状态。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管
常见病因与症状
常见病因
包括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等。
症状
如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血压不稳定等。
护理需求与挑战
护理需求
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挑战
如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大、家属期望高等。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原
02

基本护理原则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4)对生命垂危的患者只能单独向家属交代病情并提醒不可 在患者面前流露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
ppt课件
26

加强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患者心态趋于平和
(1)护士通过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使
(2)及时将积极信息反馈患者
(3)动员亲属、朋友、同事、党团、工会等组织给
予患者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减轻患者孤独感

ppt课件 4

情绪休克 表现: 异常平静与冷漠 表情木然 少言寡语 反应平淡
ppt课件
5

极度恐惧和紧张
突然起病、遭受意外 、病情加重 环境异常、气氛紧张 急剧生理改变 看见或听见他人痛苦和死亡,对自己的疾病担忧、害怕
导致
对预后 悲哀及对死亡恐惧感
表 现:
神情极度恐惧和紧张
ppt课件 6

ppt课件
15
第二节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 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 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做出的鉴定
ppt课件
16

观察法 对患者的动作、姿态、面容、神态
语调、睡眠直接或间接进行观察
ppt课件
17

会谈法 是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常用方法:
(1)自由式会谈
(2)结构式会谈
ppt课件
18
调查法
ppt课件 3
第一节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一、急危重症患者常见心理反应

情绪休克
1、意外创伤给患者造成的打击,比疾病更严重 受伤初期,毫无先兆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 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几乎无法面对现实 2、在超强度应激原作用下 经过短暂的应激或激情状态后 心理防御机制濒临崩溃,部分患者持续数天处于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详细描述
病人可能因为病情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社会功能的丧失。同 时,病人可能因为社交活动的限制而感到孤独和无助,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导致病人出现抑郁和自杀倾 向。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总结词
急危重症病人可能因为病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痛苦而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可能导致病人出现焦虑、 抑郁、失眠等症状。
02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经验分享。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心理护理理念和技术,提
高我国急危重症病人心理护理的水平。
创新心理护理方法与技术
探索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
根据急危重症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 案。
应用先进的心理护理技术
实施心理疏导
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心理疏导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等,帮助病人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
心理疏导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和变化,及时调整疏导方法, 确保心理疏导的有效性。
促进家庭和社会支持
家庭和社会支持是急危重症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方面,医护 人员应积极与家属和社会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详细描述
病人可能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治疗效果、家庭经济负担等 方面的问题,从而产生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这些情绪可能导 致病人出现失眠、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影响病能因为病情的影响和社交活动的限制而感到抑郁和孤独,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影响病人 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如儿童、老年人、孕妇 等,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
3
探索社区心理护理服务
将心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为急危重症 病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心理护理服务。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ppt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ppt

定义
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紧急、危 重,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的患者。
特点
病情复杂多变、病情严重、进展 迅速,需要严密监测和及时干预 。
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通过及时的护理措施,有 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 。
提高救治成功率
专业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救 治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概述 •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 •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 • 急危重症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 •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 急危重症患者的伦理与法律责任
01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发现和处理循环障碍。
总结词:建立静脉通道
详细描述: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保证药物的及时输入,维持循环稳 定。
总结词:心肺复苏
详细描述:在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挽救患者生命。
意识障碍的护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观察病情变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和肢体活 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意识障碍的加重。
03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
Chapter
心肺复苏术的护理
总结词
心肺复苏术是急危重症患者急救的重要手段,需要熟练掌握 和正确应用。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步骤,需 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在急 救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ppt课件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ppt课件

急救药物与器械的使用
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
正确使用急救药物和器械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
详细描述
急救过程中涉及多种药物和器械的使用,如血管活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除颤仪等。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各类药物 和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准确、迅速地救治患者 。
急救护理流程与规范
总结词
遵循急救护理流程和规范是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技能训练与教育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和健康教育。 例如,教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吸机、进行呼吸锻炼等。
心理调适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学会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提高患者的心理承 受能力。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为其提供情感支 持和日常生活的帮助。家庭的支持和关心对于患者的康复 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治疗;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观察是否有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配合程度,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卧位姿势 。
循环障碍的护理
总结词
循环障碍也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第一步。护理人员应 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担忧,并提供支持和安慰。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想法,避免打断或轻视。通过倾听,护理人员 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
01
02
03
急危重症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疾病、环境因素造成严重睡眠障碍经实验研究 脑电图监测发现:
2020/11/13
16
五、人事关系所致的心理反应
▪ 医患关系 a)ICU病房中患者与亲人的交流减少到最低限度 b)与医生或护士的关系不易协调,其中与护士的关
系尤为重要(接触护士最多)
c)入室前对医护人员与环境不熟悉有陌生感
2020/11/13
▪ 临床上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显著提高
,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可直接影响到患者“死
而复生”后的病情稳定,疾病转归、生活质量等 。
2020/11/13
5
一、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 重症监护室作为集中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场
所,有调查显示约有50%的患者发生不良心理反 应。
▪ 2000年国家卫生部统计,心理反应所致精神因素
的疾病占第一位。
▪ 2004因心理问题造成的自杀成死亡的首位,心理
问题已纳入疾病控制之中。
2020/11/13
6
应激反应对躯体的影响:
遗传因素
应激源
社会性 文化性 心理性 躯体性
认知评价
(影响因素) 人格特征 社会支持 应付策略 行为方式
情绪障碍
应激心理反应 焦虑 抑郁 否认 怀疑
度成正比
▪ 小的患者很少发生心理问题
2020/11/13
22
七、常见的心理改变几个阶段
▪ 初期忧虑期
最突出表现为入病室后1—2天,主要对死亡的恐 惧(多数病人3—4天后随病情稳定及环境与治疗 的熟悉,焦虑减轻)
▪ 心理否认反应期
多在入室后第二天开始出现,3—4天达高峰,约 50%的病人可能发生心理否认反应(在临床上多 误认为患者不配合治疗)
2020/11/13
20
五、人事关系所致的心理反应
▪ 危重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对护士的心理活动有
反作用
▪ 护士常带有焦虑、忧郁、淡漠的情绪,更阻碍了
与病人的交流和关系协调
▪ 有时语言生硬,解释不周,非语言行为的表示,
给患者造成不良的暗示
2020/11/13
21
六、心理问题发生的规律
▪ 病人的年龄与其心理问题成正比 ▪ 患者心理活动的外显性与年龄成反比 ▪ 患者的心理活动的强度对疾病方式的认识危险程
2020/11/13
12
二、发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因素
2、治疗所致的心理反应
▪ 强迫性治疗体位
2020/11/13
13
二、发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因素
2、治疗所致的心理反应
▪ 语言交流障碍
2020/11/13
14
三、病室环境所致的心理反应
2020/11/13
15
四、睡眠所致的心理反应
▪ 睡眠是衡量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17
五、人事关系所致的心理反应
▪ 患者与亲属、单位、社会之间的关系 a)亲人的关注程度 b)单位人员对患者的支持力度(包括工作、经济) c)社会对患者就医保障的程度
2020/11/13
18
五、人事关系所致的心理反应
▪ 护患之间
护士自身的原因—心理疲劳所致 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心理疲劳 生理疲劳:体力疲劳—结果是体力下降
脆弱器官
心身疾病
病理生理改变 应激生理反应 神经—内分泌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2020/11/13
7
常见不良心理反应:
▪ 负性心理情绪:
2020/11/13
8
特殊情绪下的不良心理反应:
2020/11/13
9
二、发生不良心疾病直接引发 a)脑自身的疾病所致,各种类型的脑血管病、颅内
肿瘤、颅脑外伤、癫痫等引起的继发性脑供血不 足、脑缺氧
b) 心功能代偿不良造成缺氧,过度换气、低温体外
循环、术中低氧血症、术后持续低氧血症、低血 压、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2020/11/13
10
二、发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因素
▪ 疾病认知所导致
a)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势凶险、角色转变迅速
,难以接受和适应
2020/11/13
25
八、护理对策
1、心理护理的目的 帮助患者在各自的条件下,通过护士良好的言语 、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 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保证其自身的最佳身心 状态
2020/11/13
26
八、护理对策 心理护理的目的
2020/11/13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2020/11/13
1
一、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1.心理护理是人类医学与生物医学的重要区别
▪ 传统的医学模式只是单一注重疾病本身,而忽视
患者的机体与心理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 在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把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来加以认识和对待。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脑力疲劳—结果是用脑过度 大脑神经处于抑制状态 (精神疲劳)
2020/11/13
19
五、人事关系所致的心理反应
▪ 护士工作压力大 ▪ 重复性的操作,产生烦躁,对工作失去兴趣,对
病人缺乏耐心
▪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心身陷入一种无序的失衡
状态
▪ 个人的技术水平不足,生怕病情变化、急救技能
不支,呈持续高度的盲目紧张状态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2.心理护理对临床疗效的提高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b)手术前后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对疾病、手术、
麻醉的认识及心理准备不足,造成持续的高度紧 张
c)慢性病人由于角色强化转变,依赖性增强,以我
为中心,过度要求照顾,把后果看的过于严重, 易发生恐惧
2020/11/13
11
二、发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因素
2、治疗所致的心理反应
▪ 某些药物的影响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紊乱,静脉滴注2mg/min,可 以出现认知功能的改变 达到4mg/min时,大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谵妄的精 神症状 药物、农药的中毒
2020/11/13
23
七、常见的心理改变几个阶段
▪ 中期忧郁
长期入住ICU的患者多见 忧郁症状一般在第5天以后出现 主要是心理损失感的反应 感到失去了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及发展前途
2020/11/13
24
七、常见的心理改变几个阶段
▪ 出室的焦虑
长期入住ICU的患者病情恢复后 可离开ICU病房时,产生焦虑反应 主要是和ICU医护人员关系已经融洽,信任度提 高,所以对ICU病房产生心理依赖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