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术基础教材
制冷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4e55357f1922791788e847.png)
30 第 一 章 制 冷 技 术 基 础 知 识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1—2 温度与热量
1、内能 建造高楼打地基时,打桩机的
重锤从高处落下能把水泥桩打进地 里,这表明被举高的重锤具有能, 这种物体因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称为 重力势能,如图所示。
31 第 一 章 制 冷 技 术 基 础 知 识
制冷行业中常用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37 第 一 章 制 冷 技 术 基 础 知 识
§1—2 温度与热量
2、热容量 用同一个电热水壶烧开水,水量越少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这是由于
这些水要达到同样的“温升”,它们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水量越少需 要吸收的热量越少,水量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在制冷工程领域, 为了研究方便,又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热容量,即物体的质量与其 质量比热容的乘积。热容量大的物体升高或降低同样的温度需要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1、物质的比热容
在传热过程中,物体温度的变化大小不 但与传进传出的热量多少以及物体的质量有 关,还与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关,研究发现:
(1)同一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 同,温度的变化不同,同一物体吸收热量与 温升成正比,如图所示。
35 第 一 章 制 冷 技 术 基 础 知 识
同一物体吸收热量与温升成正比
§1—1 压力
四、压力的单位及其换算
1、压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 (m2),压力的单位是牛顿/平方米(N/m2),称作帕斯卡,简称“帕”, 以符号“Pa”表示。
帕斯卡是一个量值很小的单位,在制冷工程技术中使用它很不方便, 为此常用“兆帕”(MPa)、“千帕”(kPa)或“巴”(bar)作为压力 的单位。
制冷技术基础教材
![制冷技术基础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0402418dd3383c4bb4cd2dc.png)
制冷原理图
汽 相 R22 低 温 低压
压缩腔
汽 相 R22 高 温 高压
蒸
冷
发
汽相
液相
却
器
R22 低
R22低
器
温低
温高
压
节流(调节)机构 压
冷
冷
却
媒
水
压缩机机组介绍
? 压缩机的分类 车间制冷压缩机主要为:螺杆式 氟利昂冷冻机、乙二醇冷冻机的冷冻机组均 为约克所产的螺杆式压缩机组。
压缩机机组介绍
压缩机机组介绍
气液分离器作用: ①将从蒸发器来的回气中所含的制冷剂 液体分离掉,防止压缩机液击; ②分离掉高处来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产 生的闪发性气体,避免气体进入蒸发器; ③保证向蒸发器供液。
压缩机机组介绍
节流机构: ①使高压液体转变为低
压液体,创造在低温 低压下汽化的条件; ②调节蒸发器的供液量。
制冷中常用名词——制冷剂
? R22(CHClF2) ①中温中压制冷剂,标准沸点:-40.8℃ ,凝固点:-160℃; ②分子量大,比重大,阻力损失大,传热性质差(与氨比 较)。 ③溶水性差; ④R22的溶油特性; ⑤R22对有机物有膨润作用; ⑥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毒性较小A1 ,遇明火 或电弧光会分解出有毒的HCl、HF及光气 。 ⑦在大气层中的寿命较短,对大气环境有危害。
制冷中常用名词——冷媒
? 冷媒(载冷剂):在制冷过程中传递冷量的物质 ? 几种常用的冷媒
1、水(H20)粘度小、比热大、化学稳定性好、无毒、凝固点高。 2、盐水溶液(NaCl、CaCl2) ①盐水溶液的凝固点随溶液浓度而改变:NaCl共晶点浓度23.1%,凝 固温度-21.2℃。 CaCl2共晶点浓度29.9%,凝固温度-55℃。 ②盐水溶液的导热系数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③盐水溶液的吸水性; ④氯化钠和氯化钙不能混合使用; ⑤对金属材料有腐蚀性; ⑥严格禁止盐水池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存在; ⑦防止制冷剂氨漏入盐水溶液中而加速腐蚀金属。
制冷与空调维修通用教材
![制冷与空调维修通用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165babba32d7375a41780d4.png)
第一章:家用及商用中央空调基础知识一、制冷概述:1、自然界的物质一般都有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当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一般会伴有能量的传递。
当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热量;而从气态变为液态,要释放能量;正如,在夏季,当皮肤上擦一些水时,水挥发为气体,从皮肤上带走能量,皮肤会感到凉爽。
2、我们发明一种设备能使一种物质不但能从液态变为气态,同时又能从气态变为液态,并循环往复,就能够实现连续制冷。
这种循环的物质即为制冷剂或制冷工质。
比如我公司的LSRF系列风冷模块式机组正是实现这种能量转换的设备之一;它由压缩机、风换热器、水换热器及膨胀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所使用的制冷剂为R22。
3、冷时,液态制冷剂在水换热器中气化,吸收水中的热量,使水温降低。
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风换热器,由于制冷剂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制冷剂向空气传热,制冷剂从气体冷凝为高压液体,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后进入水换热器,低压液体制冷剂再次气化,完成一个循环。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随着制冷剂状态的变化,实现了热量从水侧向空气侧的转移。
4、在制热时,液态制冷剂在风换热器中气化,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体送至水换热器。
由于制冷剂的温度高于水温度,制冷剂向水传热,水温升高。
制冷剂从气体冷却为液体,液体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后进入风换热器,低压液体制冷剂再次气化,完成一次循环。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随着制冷剂状态的变化,实现了热量从空气侧向水侧的转移。
二、制冷原理1.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1)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2)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
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再排人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PDF 136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PDF 1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fff7cbad910ef12d2af9e7cc.png)
18世纪中期~今。 1755年是人工制冷史的起点。 现代制冷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是由19世纪中后期发展起 来的,到20世纪具有更大的发展。
6.制冷技术的产生背景及应用
制冷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 展 起来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结晶,并随着现代技术的 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在工业、农业、 建筑、航天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 要。 制冷的应用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领域 以 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领域:
3. 食品冷冻与冷冻干燥 根据对食品处理方式不同,食品低温处理工艺 可分三类:
(1) 食品的冷藏与冷却 (2) 食品的冻结与冻藏
(3) 冷冻干燥
4. 低温生物医学技术
低温生物学 研究低温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及应用的学科。
低温医学 研究温度降低对人类生命过程的影响,以及 低温技术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中的应用的学科。
低温生物医学 低温生物学和低温医学的统称。
典型应用例子 (1)细胞组织程序冷却的低温保存
(2)超快速的玻璃化低温保存方法
(3)利用低温器械使病灶细胞和组织低温损伤 而坏死的低温外科。
5. 低温电子技术
微波激射器必须冷到液氮或液氦温度,以使放大 器元素原子的热振荡不至于严重干扰微波的吸 收与发射。
超导量子干涉器即SQUIDs,被用在相当灵敏的 数字式磁力计和伏安表上。
在MHD系统、线性加速器和托克马克装置中,超 导磁体被用来产生强磁场。
6. 机械设计
运用与超导电性有关的Meissner效应,用磁场 代替油或空气作润滑剂,可以制成无磨擦轴承。
在船用推进系统中,无电力损失的超导电机已 获得应用。
偏差极小的超导陀螺也已经被研制出来。
制冷技术手册书
![制冷技术手册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c91d482f60ddccdb38a001.png)
目录前言第一章制冷技术的热力学理论基础 (1)第一节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3)第三节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6)第四节气液集态变化及蒸气的热力性质 (8)第二章空调器制冷原理 (12)第一节制冷剂、载冷剂与冷冻油 (12)第二节蒸气压缩式制冷 (18)第三节影响致冷系数的主要因素 (21)第四节制冷设备 (23)第五节空调器的性能 (37)第三章房间空调器的结构 (41)第一节空调器的型号 (41)第二节空调器系统的组成 (42)第三节整体式空调器的结构 (52)第四节分体式空调器的结构 (54)第四章空调器的电气控制 (58)第一节电工学基础知识 (58)第二节空调器基本控制电路原理 (62)第三节空调器电路举例与分析 (71)第五章房间空调器的维修 (75)第一节一般故障检测方法、使用故障与安装故障 (75)第二节制冷系统故障的维修 (79)第三节电控系统故障的维修 (85)第四节空调器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 (91)第一章制冷技术热力学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上所谓的制冷,就是使某一系统(即空间或物体)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环境介质是指自然界的空气和水。
制冷与空调设备以流体(气体与液体的总称)作为载能物质,实现热能与其它形式能量(主要为机械能)之间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
本章介绍流体的性质、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规律和热量的传递规律,这些知识是空调技术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热力学基本概念工质在制冷系统中,一会儿从气体变为液体,一会儿又从液体变为气体,制冷剂的这种物态变化以及温度的升降、压力的变化、吸热与放热等现象,是具有一定的热力学内在关系的。
现在介绍一些参数、术语和基本概念,为掌握热力学基础知识作准备。
1.温度:是用来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参数。
温度的指示单位有三种:摄氏温度(℃)华氏温度(°F)绝对温度(K)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5/9(°F –32)°F=9/5℃+32 K=℃+273.15 2.干球温度:用一般温度计所测得的空气温度,它是该空气的真正温度。
制冷技术全套课件
![制冷技术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a48c40e518964bcf847c51.png)
两个恒温热源
两个等温过程
两个等熵过程
2014.9.13
12
2. 循环结果
• 从被冷却介质吸热q0(单位制冷量); • 向冷却介质放热qk; • 循环净耗功 w0=w1-w2=qk-q0
2014.9.13
13
3. 制冷系数
q0 Tk w0 Tk T0
• 大小只取决于两个热源的温度;
• T0↗或Tk↘ ε↗
2014.9.13
14
三、逆卡诺循环难以实现:
• 湿蒸汽区域内进行
• 设备:蒸发器
湿压缩
无传热温差
冷凝器
压缩机
无传热温差
无摩擦运动
膨胀机
不经济,且难以加工
2014.9.13
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后的气体来吸取 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 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2014.9.13 4
三、制冷技术分类
按照制冷温度大小,分为三类:
• 普通制冷:t>-120℃ • 深度制冷: -120℃ >t>-253℃ • 超低温制冷:t<-253℃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
• 表示热力过程
• 分析能量变化
0 h4=h5
1
h1
h2 h
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 h图
2014.9.13
23
四、热力计算
• 单位质量制冷量 q0:1kg制冷剂在蒸发器内从被冷却物
体吸收的热量 。
q0=h1-h5=h1-h4 • 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 压缩机每吸入 1m3 制冷剂蒸汽
制冷机房培训制冷技术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制冷机房培训制冷技术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cfbdb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d.png)
制
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
冷
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
原
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 姓名、电话。
理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
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
原 流量 和温度、制冷剂流入量、冷负荷量
理 等有关。在检查制冷系统时,应在排气
与 管处装一只排气压力表,检测排气压力,
技 作为分析故障资料。
术
3. 排气(冷凝)压力变化对制冷 系统的影响
制 (1) 排气压力高的因素 当排气压力高于正常值时,
冷
一般有冷却介质的流量小或冷却介质温度高、制冷剂
充注量过多、冷负荷大及膨胀开启大等。
术
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 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
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
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四)泄漏处置
1.少量泄漏
制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 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
制 制冷系统发生了故障,一般不可能直接看到
冷
故障的部位发生在哪里,也不可能将制冷系
原
统的部件一一分解和解剖,只能从外表检查,
理
找出运行中的反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在
与 技
检查中一般都通过看、听、摸 来了解系统的 运行状态。当系统的运行压力和温度超出正 常范围时,除了室内、外环境温度恶化外,
制冷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制冷概述
![制冷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二章 制冷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b48fc6de53a580217fcfe47.png)
24 第 二 章 制 冷 概 述
§2—2 制冷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2.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为吸收式制冷循环
示意图,来自发生器的高温、高压 吸收剂液体经调压阀降压后进入吸 收器,在冷却水的作用下降温后强 烈地吸收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 制冷剂蒸气,从而形成制冷剂—吸 收剂混合溶液。
4 第二章 制冷概述
制冷概念示意图
§2—1 制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二、制冷的分类
1、普通制冷 简称普冷,取得的温度在稍低于环境温度到-153.15 ℃之间,这类制
冷常用于一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
5 第二章 制冷概述
§2—1 制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深度制冷 简称深冷,取得的温度在-253.15~-153.15 ℃之间,这类制冷常用
37 第 二 章 制 冷 概 述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组成图
§2—2 制冷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2、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1)制冷剂汽化吸热 如图所示为蒸气压缩式制冷
循环示意图,在蒸气压缩式制冷中, 蒸发器用于制冷剂的汽化吸热,而 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元件则用来 处理“废气”,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8 第 二 章 制 冷 概 述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示意图
6.医疗卫生 医务人员利用制冷技术对病人进行低温手术、低温麻醉,在低温条
件下保存血液、人体干细胞、人体器官和其他药品等。
13 第 二 章 制 冷 概 述
§2—1 制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7.气体的液化 液态氧、氢、氮、氦是医疗、国防等诸多领域需要的特殊物质,这
些物质的获得通常只能采用在加高压的同时冷冻空气的办法将它们分离 出并保存起来。
燃烧爆炸危险,汽化潜热大。 (5)工作蒸汽消耗量大,制冷循环效率较低。
《制冷、空调基础》课件
![《制冷、空调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bbaf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8.png)
制冷剂的作用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起着 传递热量和循环利用的作 用,是实现空调制冷效果 的关键。
空调系统的组成
制冷系统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 流装置和蒸发器等主要部 件,是实现制冷效果的核 心部分。
空气处理系统
包括空气混合、过滤、冷 却和加热等设备,用于处 理室内空气,保持室内舒 适度。
控制系统
包括控制电路、传感器和 执行器等,用于监测和控 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漏水现象
检查排水管道是否堵塞或损坏,以及 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安装角度是否正确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制冷、空调基础》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制冷、空调技术简介 • 制冷原理及系统组成 • 空调原理及系统组成 • 制冷、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 制冷、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01
制冷、空调技术简介
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历程
制冷技术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1700年,埃及人就发明了利用冰块和盐 水混合物来冷却物体的制冷技术。
检查并更换润滑油
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换润滑油,保证压缩机和 冷凝器风扇的正常运转。
制冷、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制冷效果差
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冷凝器和蒸发器 是否清洁,以及系统是否有泄漏。
噪音过大
检查压缩机和冷凝器风扇是否松动或 损坏,以及电气线路是否有接触不良
。
压缩机过载
检查电气线路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压缩机和冷凝器风扇是否运转正常。
系统设计应确保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 消耗。
安全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确保操作安全,避免对人员和设 备造成伤害。
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确保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
制冷技术讲义
![制冷技术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aaa096f852458fb770b56a5.png)
第一章制冷技术基本知识§1-1 概述一、何谓制冷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热”或“冷”是人体对温度高低感觉的反应。
在制冷技术中所说的冷,是指某空间内物体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如水或空气)温度而言。
因此“制冷”就是使某一空间内物体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连续维持这样一个温度的过程。
二、何谓人工制冷我们都知道,热量传递终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至二者温度相等。
热量决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这是自然界的可观规律。
然而,现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经常需要某个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甚至低得很多。
例如,储藏食品需要把食品冷却到0℃左右或-15℃左右,甚至更低。
而这种低温要求天然冷却是达不到的,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有另外的补偿过程(如消耗一定的功作为补偿过程)进行制冷。
这种借助于一种专门装置,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迫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被冷却物体或空间转移到温度较高的周围环境中去,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低温,称谓人工制冷。
而这种装置就称谓制冷装置或制冷机。
三、人工制冷的方法人工制冷的方法主要有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和半导体制冷三种。
1.相变制冷即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
如冰融化时要吸取80 kcal/kg的熔解热;氨在1标准大气压下气化时要吸取327kcal/kg的气化潜热;干冰在1标准大气压下升华要吸取137kcal/kg的热量,其升华温度为-78.9℃。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利用气体通过节流阀或膨胀机绝热膨胀时,对外输出膨胀功,同时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
3.半导体制冷:珀尔帖效应告诉我们:两种不同金属组成的闭合电路中接上一个直流电源时,则一个接合点变冷,另一个接合点变热。
但是纯金属的珀尔帖效应很弱,且热量通过导线对冷热端有相互干扰,而用两种半导体(N型和P型)组成的直流闭合电路,则有明显的珀尔帖效应且冷热端无相互干扰。
因此,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制冷地。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ppt课件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05ad4402020740be1e9b68.png)
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其间分180
等分,每一等分即为华氏1度,记为1℉。
三者关系为:
F=(1.8t+32)℉ t=(F-32)/1.8℃
T=(273+t)k
t=(T-273)℃
热力学计算都是按照T来计算!
四、热能 物质所具有的热能即指该物质的分子所具有 的动能和位能之总和,也即是内能。 动能是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 热位能是由物质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
制冷技术与应用
主讲:秦玉阳
1
第一部分 制冷基本知识
第一节 热力学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制冷:
制冷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制取低于周围环境的温 度,并保持这个低温。
高位容器 水 外界功 水泵 水
低位容器
高温物体 热量 外界功
制冷机
热量 低温物体
2
热
热
放热
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 热
热热
热
热 热热 热热
热热 热热
热
热热
放热
热热
室内的热量通过制冷循环中的冷媒传到室外
是空气中,水蒸气本身的压力。
湿空气是指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完全不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25
十四、节流 在流体通道中,若流通截面积突然缩小,流体流
过此处时,由于局部阻力会使液体压力降低,称为节 流。 在制冷系统中设置节流阀(毛细管、膨胀阀)。 冷却塔管道中压力变化也主要是节流原因! 在冷却塔相关计算中将计算管道助力计算。 十五、焓和熵 ◆焓:在热力学中将工质的内能与压势能之和定义 为焓,用H或I表示。 单位为千卡/千克,是一个状态参数。 ◆熵:也是物质状态参数,用S表示。
水物质表面逸出水汽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机机组介绍
滑 阀
压缩机机组介绍
压缩机机组介绍
吸 气 过 程
压缩机机组介绍
排 气 过 程
螺杆腔
单
级
液相R22高温高压
螺
油冷却器
润滑油
杆
压
油气分离器
缩
机
液相R22高 温高压
工 艺 流 程
气 液 分
液 相 R2
节 流 机
液 相 R2
2
构2
低
低
冷 却
蒸 发
汽 相
R2 2低
离
温
温
器
器
温
器
低 压
高 压
运行时需监控的参数
吸气压力 排气压力 吸气温度 排气温度 冷却水温度 冷媒温度 油温 油压
制冷剂: 制冷剂是在制冷系统中通过相变(汽相
与液相的转变)传递热量的流体。它在低 温低压下吸收热量,在高温高压下放出热 量。
制冷剂的特点:汽相的制冷剂在高温高 压的条件下容易被冷凝为液相,在低温低 压的液相时容易吸收热量蒸发成汽相。
制冷中常用名词——制冷剂
常用制冷剂及其性质
R717(NH3) ①中温中压制冷剂,标准沸点:-33.4℃ ;凝固点:-77.7℃ 。 ②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粘度小,流动阻力小;比重小,传热性能好。 ③氨在蒸发温度较低、冷凝温度较高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 ④氨在润滑油中的溶解度小,油路系统复杂; ⑤毒性B2级,无色强烈刺激气味,0.01%~0.07%人的眼睛及呼吸器 官有刺激感觉,0.5%~0.6%半小时中毒,氨液溅到皮肤上引起冻伤。 ⑥氨分子量为17,蒸气密度比空气小,泄漏时极易上升从屋顶逸出室 外 ⑦氨易燃易爆:16%-25%爆炸极限,11%-14%点燃,530℃分解。 ⑧氨易溶于水; ⑨氨对金属的腐蚀性:钢铁、磷青铜无腐蚀性;对锌、铜有腐蚀性; 制造工艺:简单,价廉。
制冷技术基础
制冷原理
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 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周围环境的过程。
高温环境
热量
低温环境
制冷系统
制冷中常用名词——蒸发
蒸发:液体由液相转变为汽相的过程,在 液体蒸发的过程中会吸收外界的热量。制 冷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液体蒸发吸热的特性, 降低要冷却的介质的热量。
制冷中常用名词——制冷剂
制冷量的计算
制冷量:衡量一台制冷机制冷能力的主要参数。 Q=m·c·∆t
Q-----制冷机组的制冷量,kw; m-----制冷机组冷媒水的流量,kg/s; c-----制冷机组冷媒水的比热容,kJ/(kg·K); ∆t-----制冷机组冷媒水进出蒸发器温度差值,K。 注意: ①机组冷量测算应在其规定工况下进行; ②提供的各种参数要准确; ③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压缩腔体为活塞式。活塞式冷冻机采用曲轴连杆机构。润滑方式为飞溅润滑, 密封形式为机械密封。利用活塞和吸排气阀片做功,来给氟利昂气体加压。
汽 相 R22 低 温 低压
压缩腔
汽 相 R22 高 温 高压
蒸
冷
发
却
器
器
节流(调节)机构
冷
汽相
媒
R22低 温低
压
液相
冷
R22低 温高
却
压
水
活塞式冷冻机和螺杆式冷冻机的区别
制冷中常用名词——冷媒
冷媒(载冷剂):在制冷过程中传递冷量的物质 几种常用的冷媒
1、水(H20)粘度小、比热大、化学稳定性好、无毒、凝固点高。 2、盐水溶液(NaCl、CaCl2) ①盐水溶液的凝固点随溶液浓度而改变:NaCl共晶点浓度23.1%,凝 固温度-21.2℃。 CaCl2共晶点浓度29.9%,凝固温度-55℃。 ②盐水溶液的导热系数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③盐水溶液的吸水性; ④氯化钠和氯化钙不能混合使用; ⑤对金属材料有腐蚀性; ⑥严格禁止盐水池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存在; ⑦防止制冷剂氨漏入盐水溶液中而加速腐蚀金属。
压缩机机组介绍
压缩机机组介绍
压缩机机组介绍
压缩机机组介绍
结构:转子是一对平行放置的并相互啮合的螺杆,螺杆上具有特殊的螺 旋齿型,其中具有凸齿型的称为阳转子,具有凹齿型的叫阴转子。 工作原理:压缩机内的一对相互啮合,按一定传动比旋转的阴、阳转子, 产生周期性的V型齿间容积变化,完成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
Hale Waihona Puke 制冷中常用名词——制冷剂R22(CHClF2) ①中温中压制冷剂,标准沸点:-40.8℃ ,凝固点:-160℃; ②分子量大,比重大,阻力损失大,传热性质差(与氨比 较)。 ③溶水性差; ④R22的溶油特性; ⑤R22对有机物有膨润作用; ⑥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毒性较小A1 ,遇明火 或电弧光会分解出有毒的HCl、HF及光气 。 ⑦在大气层中的寿命较短,对大气环境有危害。
低 压
冷
冷
却
媒
水
介
质
液相R22低温低压
压缩机机组介绍
冷凝器:主要用来冷凝高温高压的氟利昂,采用列管式设计,管程走冷却 水,壳程走氟利昂。冷凝器上方设有放空阀,下方设有放水阀。
压缩机机组介绍
气液分离器、蒸发器:冷媒水进入蒸发器壳程,制冷剂进入管程。利用 虹吸现象向蒸发器供液,供液量大。
压缩机机组介绍
压缩机是从蒸发器抽吸出蒸发的制冷剂蒸汽并进 行压缩的设备 。
它的作用有: ①将吸入的蒸汽进行压缩,将蒸汽的压力升高,从
而有可能在较高温度下将它冷凝成液体; ②从蒸发器中抽吸出蒸汽,以维持蒸发器内一定的
蒸发压力,同时也维持蒸发器内一定的蒸发温度; ③在制冷系统中起到输送制冷剂的作用。
压缩机机组介绍
润滑方式:螺杆式为喷淋润滑, 活塞式为飞溅润滑。
使用寿命:活塞式冷冻机的吸排气阀片、轴瓦很容易损坏,修理频繁。 螺杆式冷冻机加工精度高、安装精度高,不会损坏。
制冷量:相同功率的冷冻机螺杆式的制冷量要比活塞式的制冷量要大。 加压方式:螺杆式冷冻机压缩氟利昂和润滑油的互溶物,活塞式冷冻
机只能压缩气态氟利昂。 维护费用:活塞式冷冻机的成本低、需要经常维护保养。
制冷原理图
汽 相 R22 低 温 低压
压缩腔
汽 相 R22 高 温 高压
蒸
冷
发
汽相
液相
却
器
R22低
R22低
器
温低
温高
压
节流(调节)机构 压
冷
冷
却
媒
水
压缩机机组介绍
压缩机的分类 车间制冷压缩机主要为:螺杆式 氟利昂冷冻机、乙二醇冷冻机的冷冻机组均 为约克所产的螺杆式压缩机组。
压缩机机组介绍
气液分离器作用: ①将从蒸发器来的回气中所含的制冷剂 液体分离掉,防止压缩机液击; ②分离掉高处来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产 生的闪发性气体,避免气体进入蒸发器; ③保证向蒸发器供液。
压缩机机组介绍
节流机构: ①使高压液体转变为低
压液体,创造在低温 低压下汽化的条件; ②调节蒸发器的供液量。
活塞式冷冻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