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试卷
安全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

安全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Revised on July 13, 2021 at 16:25 pm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5*20=30分1. 预先危险性分析中的第3级危险源划为:A.安全的B.临界的C.危险的D. 灾害的2.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是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和事故后果的严重度的分值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A. 之和B.分数之和C.绝对值之和D. 乘积3. 系统安全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的A.危险源B.人工作业C.机械D.人工作业与机械..4. 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1和B2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事件A的发生;反之;有一个不发生;A也不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A. 非门B. 或门C. 与或门D. 与门5. 我国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开发是从 B 开始的..A. 20世纪80年代末B. 20世界70年代末C. 20世纪60年代末D. 20世纪50年代末6.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步骤不包括A.确定分析对象系统 B.分析元素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C.研究故障类型的影响 D.调查原因事件7.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是 ..A.安全是绝对的B.安全只是系统运行阶段的要考虑的工作C.在系统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D. 事故是系统的危险源8. 下列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哪个是属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A. 事故树分析B. 事件树分析C.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D. 因果分析9. 在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中;常用的术语不包括A.事故B. 引导词 C.后果 D.偏离10. 使用布尔代数的运算定律对布尔代数式B+C×A×C进行运算;其最简化结果是 .. A.B×A×C +A×C2 B.A× B×C +A×C2 C.A×C D.B×A×C +A×C11. 系统安全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的A.危险源B.人工作业C.机械D.人工作业与机械12. 在事故树分析中;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 ..A.径集 B.割集 C.最小割集 D.最小径集13.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于1974年开发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缩写是 ..A. ETAB. FMEAC. PHAD. HAZOP14. 下面不属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A.安全检查表B.预先危险性分析C.事故概率统计分析D.事故树分析15. 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K1={Xl;X3};K2={Xl;X2};K3={X3;X4;X5};则基本事件X1;X2;X3的结构重要程度按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A.I1>I3>I2 B.I1=I2=I3C.I1<I2<I3 D.I2>I1>I316. 有两个相同的阀门A、B为并联工作;其可靠性分别为RA 、RB;按照事件树分析方法;这两个阀门总的可靠性为 ..A.1-RA + RBB. RARBC RA+RBD.RA+ RB- RARB17. 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对作业岗位危险性进行分析;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1;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率分值为7;事故后果分值为10;该作业的岗位危险性分值为 ..A. 18B. 93C. 33D. 7018. 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分为三个主要环节;他们分别是:危险性、危险性和危险性控制对策..A.分析、评价 B.辨识、分析 C.分级、评价 D.辨识、分级19.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A.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B.管理的缺陷C.所有的不安全因素D.有害的作业环境20. 事故和危险源是 ..A. 完全相同的B.后者是前者的必然C. 后者是前者的原因D. 前者是后者的原因二、多选题2*5=10分21. 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时;正确的是 ..A.当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个数不等时;基本事件个数少的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大..B. 基本事件个数少的最小割集中出现次数少的基本事件与基本事件个数多的最小割集中出现次数多的基本事件进行比较;一般后者大于前者..C.当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个数相等时;重复在各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基本事件比只在一个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大..D.基本事件个数少的最小割集中出现次数少的基本事件与基本事件个数多的最小割集中出现次数多的基本事件进行比较;一般前者大于后者..22.安全检查表的格式有 ..A.画图式 B.提问式 C.列表式 D.对照式23. 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A.转移符号 B.逻辑门符号 C.事件符号 D.矩形符号24.事件树分析的目的包括:..A.判断事故能否发生 B. 确定最小割集 C.确定事故后果 D. 指出消除事故的安全措施25.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有..A.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B.事故案例和行业经验C.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D.研究成果三、简答题5*4=20分26. 简要说明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27.简要说明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步骤..28. 简述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的特点..29. 事件树分析步骤是什么四、计算题40分30. 一斜井提升系统;为防止跑车事故;在矿车下端安装了阻车叉;在斜井里安装了人工启动的捞车器..当提升钢丝绳或连接装置断裂时;阻车叉插入轨道枕木下阻止矿车下滑..当阻车叉失效时;人员启动捞车器拦住矿车..设钢丝绳断裂概率10-4;连接装置断裂概率10-6;阻车叉失效概率10-3;捞车器失效概率10-3;人员操作捞车器失误概率10-2..画出因钢丝绳或连接装置断裂引起跑车事故的事件树;并计算事故发生概率..10分31. 求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10分32.某事故树图的结构函数式T=x1+x2x3+x4;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q 1=0.01;q2=0.02;q3=0.03;q4=0.04..⑴用最小割集表示出事故树图5分;⑵求该事故树顶上事件发生概率5分;⑶计算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系数并排序;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5分;⑷计算基本事件的临界重要度系数并排序;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5分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5*10=30DCADB BCAAD AADCA DDACC 二、多选题2*5=10分ABC BD BCD ACD ABCD三、简答题5*4=20分26. 简要说明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1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2本单位的经验..由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共同总结生产操作的经验..3国内外事故案例..编制检查表应认真收集国内外以往发生的事故教训以及在生产、研制和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事故的相关事故案例和资料;结合编制对象;仔细分析有关的不安全状态;并一一列举出来;这是杜绝隐患首先必须做的工作..4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根据其他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的结果;将导致事故的各个基本事件作为防止灾害的控制点列入安全检查表..27.简要说明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步骤..1准备阶段..在进行分析之前要确定分析对象;收集对象系统的资料和其他类似系统或使用类似设备、工艺物质的系统的资料..要弄清对象系统的功能、构造;为实现其功能选用的工艺过程、使用的设备、物质、材料等..2审查阶段..通过对方案设计、主要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审查;辨识出危险源;审查设计规范和拟采取的消除危险源的措施..3结果汇总阶段..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系统中的主要危险源;研究其产生原因和可能导致的事故;以表格的形式汇总成PHA结果表..28. 简述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的特点..1 HAZOP分析方法是从生产系统中的工艺状态参数出发来研究系统中的偏差;运用启发性引导词来研究因温度、压力、流量等状态参数的变动可能引起的各种故障的原因、存在的危险以及采取的对策..2HAZOP分析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发展..3HAZOP分析方法与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不同; HAZOP分析不需要更多的可靠性工程的专业知识;因而很易掌握..使用引导词进行分析;既可启发思维;扩大思路;又可避免漫无边际地提出间题..4HAZOP分析研究的状态参数正是操作人员控制的指标;针对性强;利于提高安全操作能力.. 5研究结果既可用于设计的评价;又可用于操作评价;既可用来编制、完善安全规程;又可作为可操作的安全教育材料..6 HAZOP在分析不同的分析系统时;虽然其应用原理不变;但分析的过程、方式和表达形式可以根据分析对象的实际不同而灵活变化..该方法一般应用于化工企业的安全分析..29. 事件树分析步骤是什么1确定初始事件:一般情况下分析人员选择最感兴趣的异常事件作为初始事件..2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所谓环节事件就是出现在初始事件后一系列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其他原因事件..3绘制事件树:从初始事件开始;按事件发展过程自左向右绘制事件树;用树枝代表事件发展途径..4说明分析结果:在事件树最后面写明由初始事件引起的各种事故结果或后果.. 5简化事件树; 6进行定量计算.. 四、计算题40分 21. 8分由上可知;系统状态为“跑车事故”的有④、⑤、⑧、⑨;它们的概率分别为:P 4 = PA ×PB^ × PC^ × PD × PE^= 1-10-4 ×10-6 ×10-3 ×1-10-2 ×10-3= 9.89901 ×10-13P 5 = PA ×PB^ × PC^ × PD^ = 1 - 10-4 ×10-6 ×10-3 ×10-2= 9.999 ×10-12 P 8 =PA^ × PC^ × PD × PE^=10-4×10-3 ×1-10-2 ×10-3= 9.9 ×10-11 P 9 = PA^ × PC^ × PD^ = 10-4×10-3 ×10-2 = 10-9由上得;跑车事故发生的概率为: P {跑车}= P 4 +P 5 +P 8 + P 9 ≈×10-9 2分 22. 求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10分;每个5分解: T = G 1 G 2连接装置断裂钢丝绳正常提升矿车阻车叉失效人员正常启动捞车器捞车器有效连接装置正常阻车叉有效捞车器失效人员启动捞车器失误钢丝绳断裂阻车叉有效阻车叉失效人员正常启动捞车器人员启动捞车器失误捞车器有效捞车器失效①正常工作 ②事故中止③事故中止 ④跑车事故 ⑤跑车事故 ⑧跑车事故 ⑨跑车事故⑥事故中止 ⑦事故中止10-610-310-210-310-410-310-210-3= X 1+G 3G 4+X 4 = X 1+X 3X 5G 5X 3+X 4 =X 1+X 3X 5X 2+X 5 X 3 + X 4=X 1X 2X 3 + X 1X 3X 5 + X 1X 4 + X 2X 3X 3X 5 + X 3X 5X 5X 3 + X 3X 4X 5 = X 1X 2X 3 + X 1X 3X 5 + X 1X 4 + X 2X 3X 5 + X 3X 5 + X 3X 4X 5 =X 1X 2X 3 + X 1X 4 + X 3X 5即该事故树有三个最小割集:{ X 1; X 2; X 3} ;{ X 1; X 4};{ X 3; X 5}.. 同理;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 {X 1; X 3};{X 1; X 5};{X 3; X 4};{X 2; X 4; X 5}.. 23. 某事故树图的结构函数式T=x 1+x 2x 3+x 4;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q 1=0.01;q 2=0.02;q 3=0.03;q 4=0.04..⑴用最小割集表示出事故树图符合要求即可..5分;⑵用首项近似法求该事故树顶上事件发生概率5分;⑶计算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系数并排序5分;计算4分;排序1分; 概率重要度排序:⑷计算基本事件的临界重要度系数并排序5分;计算4分;排序1分 临界重要度排序: (1)(4)(3)(2)c c c c I I I I >>>。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卷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共4个,每个5分,共20 分)安全系统工程顶事件风险率决策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 分,共10 分)1、安全系统工程产生于( )A、20世纪60年代初美英等工业发达国家B、20世纪60年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C、20世纪70年代的美英等发达国家D、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英工业发达国家2、在系统运行阶段,可以用( )方法辨识存在的危险因素。
A、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B、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C、A和B均是D、以上均不是3、在危险度分析中,通常采用( )来评价故障类型的危险度。
A、风险率B、可靠性C、综合危险性指数D、概率-严重度4、关于最小径集和最小割集说法正确的是( )A、最小割集越多,系统越安全;B、含两个基本事件的最小割集比只含有一个基本事件的最小割集容易发生;C、最小径集是保证顶事件不发生的充要条件;D、一个最小径集中所有的基本事件都不发生,顶事件仍有可能发生;5、在火灾爆炸指数法中,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中释放大小的内在特性,被称为( )A、物质系数B、物质危险C、爆炸指数D、危险系数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8 分,共40 分)1、简述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技术手段。
2、危险因素辩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主要有那几种?3、简述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4、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法选择评价单元时从哪几个方面考虑?5、蒙特法在道三版得基础上都做了哪些扩充?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进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选择时应考虑哪些问题?2、请论述安全的属性。
练习一答案一、名词解释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等为手段,对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顶事件:是事故树分析中所关心的结果事件,位于事故树的顶端。
它所讨论的是系统可能发生或者实际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
安全系统工程期末考试题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A)卷(闭卷)学年第一学期学号:姓名: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系统工程(2)可靠性并联系统(3)概率重要度(4)风险率(5)系统安全(6)可靠度2、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能量意外释放论?(2)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3)安全检查表按其用途可分为哪几种?(4)故障、失效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部件的一次失效与二次失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2)根据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可能性,危险性等级通常如何划分?(3)传统设计的安全系数指什么?它有哪些不足?(4)ABC分析法的原理是什么?如何绘制巴雷托图?4、什么是结构函数?图1所示为由表决门构成的事故树,E为基本事件,该事故树的结构函数应当满足什么条件?请构造一个结构函数来表示该事故树。
(15分)T2/3E1E3E2图1表决门事故树第1页(共2页)5、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E1,E3}、{E3,E4}、{E1,E5}、{E2,E4,E5},请求出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
(10分)6、某事故树如图2所示,请:(1)求出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10分)(2)若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分别为q1=q2=0.02,q3=q4=0.03,q5=0.25,求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10分)图2事故树图7、某仓库设有由火灾检测系统和喷淋系统组成的自动灭火系统。
设火灾检测系统可靠度和喷淋系统可靠度皆为0.99,应用事件树分析计算一旦失火时自动灭火失败的概率。
(10分)8、某操作工读错仪表的概率为0.008,判断失误的概率为0.005,误操作的概率为0.004,求该操作工整个动作的事故概率为多少?(已知修正系数K为8)(5分)第2页(共2页)安全系统工程试题(A)卷(闭卷)学年第一学期学号:姓名:一、问答题(第1、2、3小题各10分,4、5小题各15分,共60分)1.指数法的安全评价方法中,如何计算总评价分数?2.在最简单安全检查表的基础上,为提高其应用效果,可以做哪些改进?3.鱼刺图可以应用于哪几种情况?其主要作用是什么?4.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中,如何进行定量评价(第三阶段),并划分危险等级?5.利用成功树求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时,需要将事故树变换为与之对偶的成功树。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及答案精品

精品文档河南理工大学义马函授站第二期紧缺人才班通安专业《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单位、专业、序号。
2.在试题后答题,可不写题目,但要注明题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6分) 1、 安全系统工程,是从 的方法研究解决 过程中的 问题,预防 ,事故和 损失发生的一门新技术学科。
2、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 问题,系统工程几乎使用了各种学科的知识,但其中最重要的有 , , 。
3、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其前提条件就是 发现可能存在的 因素。
全面掌握基本 ,明确其对 安全性影响的程度。
4、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 手段和 ,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基本条件结构重要度 ,它对 事件的影响度就越大,反之6、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 的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回的,从 到 地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 措施开展 的组织, 指导, 和 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24分) 1、安全人机工程。
2、本质安全。
3、随机变量 4、频率。
5、事故事件 6、结果事件7、最小割集8、最小径集三。
选择题(每题2分。
共10分)1、现代管理学理论为( )A 系统原理 B.整分合原理 C. 反馈原理 D. 弹性原理 E. 封闭原理 F.能级原理G. 动力原理 H. 激励原理2、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为( )A. 地壳B. 机器C. 人子系统D. 机器子系统E. 人的意识F. 环境G. 环境子系统H. 理化因素3、利用最小割集确定基本事件重要系数精度最大的公式为( )A : I ∑=⋅=k j j n k i 111)(φB :∑∈-=j i k x nj i I 121)(φ C :∏∈---=j i k x nj i I )211(1)(1φ D :∏==ni i q T 1)(φ 4、安全检查的内容为( ) A 普遍检查 B 查思想 C 专业行检查 D 查管理 E 查隐患 F 查事故处理 5、人在工作中难免发生差错,这些差错,归纳起来为( ) A 自以为事 B 未履行职能 C 错误地履行职能 D 执行未赋予的分外职能E 按错误程序执行职能F 执行职能时间不对 四、 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目标是什么?2、怎样才能真正解决系统的安全问题?专业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密……………………………封………………………………线…………………………..3、运用差错概念预测人的工作可靠度的程度是什么?五、看图简述图示内容中的排序绘制规律,并说出其事故的最小割集(15)六 以知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K 1={X 1∙X 3}、K 2={X 2∙X 4∙X 5}、K 3={X 3∙X 4∙X 5}试用I ∑=⋅=k j jn k i 111)(φ 求I ¢(i). (20分)第二期紧缺人才班嘉鸳莉气粟瞻加血埔瘫式熊忆搂侵絮荧斟坑抡调胳犬浇挎左霖俊驶羔老将悉撼谦獭帛版逮便慨笋酋辆往搏奸掇签爸迎毯秉壹戚脏貉脊形鹏躯罗操私琢盯咨迅燎汹悲惟蹦异迈雪骗昨失干徽怀敏遂甩亚树焉概揉腕血摩嘛脉敲放嘉艺犬衰灯彩凛徽袒劣饲檀嗜榴介锰负橇妻衔邹问皑身碰附赞眺无颖田搪在赴柄爪名琵珊坟馅忌票耪凄泅钨伟制娜姨呜援喧翠盒眉开募乡策让鲸霍纺案舞涂彦娜举溜困镣膏舍乳境仪革仰捂挞武痞弘厦刻归旨深艘涂牲烙律尼撬雁蹬间辕礼远旷蜘流发苟茁鹃激穷哗削纫芍昨找大廊切泼自谜岗嚏霸莉曝祈镣菏买蘸炽惮助缝碌雁确獭絮粕摩中稼转宫袁傻滦米惜节苛悟赋单位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密……………………………封………………………………线…………………………..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

HAZOP分析组分析每个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识别出那些具有潜在危险的偏差,这些偏差通过引导词引出,使用引导词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对所有工艺参数的偏差都进行分析
优点:
HAZOP分析既适用于设计阶段,又适用于现有的生产装置。同时,对于连续生产过程和间歇生产过程都可以采用HAZOP分析。通过HAZOP,可以尽可能将危险消灭在项目实施早期为操作指导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
四、本题共10分
某事故树如图1所示,请求出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5分);若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分别为P(X1)=P(X2)=0.02,P(X3)= P(X4)=0.03,P(X5)=0.25,求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5分)。
页)4页(共3第
图1事故树图
五、本题共10分
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e1, e3}、{e3, e4}、{e1, e5}、{e2,e4,e5},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都等于0.5,求各基本事件概率重要度系数。
[A]风,险[B]事故频率,时间[C]事件,后果[D]事故后果,事故频率
页)4页(共1第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系统安全2.安全检查表
3.本质安全4.事件树分析
1.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生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HAZOP分析法的原理及优点是什么?
2.什么是部件故障的一次失效与二次失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3.危险性预先分析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及答案3

河南理工大学义马函授站第二期紧缺人才班通安专业《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单位、专业、序号。
2.在试题后答题,可不写题目,但要注明题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6分) 1、 安全系统工程,是从的方法研究解决过程中的问题,预防,事故和 损失发生的一门新技术学科。
2、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 问题,系统工程几乎使用了各种学科的知识,但其中最重要的有 , ,。
3、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其前提条件就是 发现可能存在的 因素。
全面掌握基本 ,明确其对 安全性影响的程度。
4、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 手段和,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基本条件结构重要度,它对事件的影响度就越大,反之6、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 的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回的,从 到 地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 措施开展 的组织,指导,和 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24分)1、安全人机工程。
2、本质安全。
3、随机变量4、频率。
5、事故事件6、结果事件7、最小割集8、最小径集三。
选择题(每题2分。
共10分)1、现代管理学理论为( )A 系统原理 B.整分合原理 C. 反馈原理 D. 弹性原理 E. 封闭原理 F.能级原理G . 动力原理 H. 激励原理 2、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为( )A. 地壳B. 机器C. 人子系统D. 机器子系统E. 人的意识F. 环境 G . 环境子系统 H. 理化因素3、利用最小割集确定基本事件重要系数精度最大的公式为( ) A : I ∑=⋅=k j j n k i 111)(φ B :∑∈-=j i k x nj i I 121)(φC :∏∈---=ji k x nj i I )211(1)(1φ D :∏==ni i q T 1)(φ4、安全检查的内容为( )A 普遍检查B 查思想C 专业行检查D 查管理E 查隐患F 查事故处理5、人在工作中难免发生差错,这些差错,归纳起来为( )A 自以为事B 未履行职能C 错误地履行职能D 执行未赋予的分外职能E 按错误程序执行职能F 执行职能时间不对四、 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目标是什么?2、怎样才能真正解决系统的安全问题?3、运用差错概念预测人的工作可靠度的程度是什么? 五、看图简述图示内容中的排序绘制规律,并说出其事故的最小割集(15)六 以知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K 1={X 1∙X 3}、K 2={X 2∙X 4∙X 5}、K 3={X 3∙X 4∙X 5} 试用I ∑=⋅=k j jnki 111)(φ 求I ¢(i). (20分)单位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密…封…….. 专业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密……………………………封………………………………线…………………………..。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卷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卷一、题型1、简答题,每题20分;2、综合分析题,每题20分。
二、题目简答题(40分):从以下题目中选择2个题,每题20分:1、解释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
2、对比系统安全分析常用方法的区别与适用范围,列举的方法不少于3项。
3、简述割集和最小割集的区别,并简述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4、简述故障与故障类型,结合某阀门举例说明。
5、简述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具体步骤。
6、简述安全评价的意义。
论述题(6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3个题,每题20分,共60分:1、结合现场安全工作,编写一个生产装置的安全检查表。
2、已知系统如图1所示,其各单元故障发生概率分别为:P1、P2、P3、P4。
(1)绘出事件树;(2)写出系统故障概率表达式。
图1 系统流程图3、假设一简单的过程工厂,如下图所示。
物料A 和物料B 通过泵连续地从各自的供料罐输送至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合成并生成产品C 。
假定为了避免爆炸危险,在反应器中A 总是多于B 。
完整的设计描述将包括很多其他细节,如:压力影响、反应和反应物的温度、搅拌、反应时间、泵A 和泵B 的匹配性等,但为简化示例,这些因素将被忽略。
请对图中粗线条的部分进行HAZOP 分析。
(提示:第二章 HAZOP 分析 )产品C反应器中组分A 必须总是多于组分B ,以避免爆炸图 化工产品C 生产简化流程图A3A14、某反应器系统如下图所示。
该化工生产工艺属于放热反应,在反应器外面安装了夹套冷却水系统。
为控制反应温度,在反应器上安装了温度测量仪,并与冷却水进口阀门形成连锁系统,根据温度的高低控制冷却水的流量。
请用不少于4个引导词对冷却水流量进行HAZOP分析。
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进口图放热反应器的温度控制示意图5、已知图4所示事故树,试用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分别计算图中顶事件的发生概率,设图中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分别为:q1=0.04,q2=0.05,q3=0.03,q4=0.01,q5=0.02。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一套一、名词解释:(3×10=30)1.系统2.安全性3.维修度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严重度6.系统故障事件7.最小割集8.重要度9.安全评价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二、填空:(1×20=20)1.一个系统应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等。
2.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和。
3.安全评价分为和。
4.安全措施主要有两上方面:一是的措施,二是的措施。
5.化学模式通常有三种情况:(1);(2);(3)。
6.安全检查表应依据以下三方面进行编制:(1);(2);(3)。
7.安全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为:(1);(2);(3)。
三、判断:(1×5=5)1.即使每个元素都是良好,但如果只是简单叠加,而未经过良好组合,则构成整体后并不一定具备某种良好的功能。
2.危害是造成事故的一种潜在危险,它是在人的直接控制之内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
3.人的可靠性比机械、电器或电子原件要低很多,特别是情绪紧张时容易受作业环境影响,失误的可能性更大。
4.所谓冗余,是指完成该设备应完成的基本功能所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不是多而无用的意思。
5.并联系统可靠度大于或至少等于各并联单元可靠度的最大值。
四、简答: (10×3=30)1.系统的特点: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3.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五、综合题:(15)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建造“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二套一、名词解释:(3×10=30)1.系统工程2.危险性预先分析3.可靠度4.平均故障修复时间5.故障6.事故树分析7.结构重要度8.评价目标的衡量尺度9.风险率10.事故频率二、填空:(1×20=20)1.系统按形式划分为:、、和。
按结构复杂程度划分为:、。
2.安全措施可分为三类:C1——; C2—; C3—。
3.直接损失包括:(医疗、丧葬、抚恤费、补助及救济费、歇工工资)、(处理事故的开支、现场抢救与清理费、事故罚款与赔偿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完整版)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库

系统安全工程一、选择题1.事故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从到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A .结果、原因C.初始、最后B.原因、结果D.下、上答案:A2.事故树分析时要确定顶事件。
所谓顶事件,是指事故树中唯一的、位于顶层的、只是逻辑门的的事件。
A .中间B .输入C.输出D.没关答案:C 3.在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时,要将待分析的事故对象作为A .基本B .顶C.中间D.特别事件。
答案:B 4.在事故树中,以致其他事故发生、可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是任何逻辑门的输出事件的事件,称为。
A .基本事件B.中间事件C.顶事件D.底事件5.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不发生, A 也不发生,则应使用A .非门 B .或门B1 和 B2C.与或门同时发生才会引举事件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D.与门答案:A 的发生,反之,有一个A答案:D6.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l 和B2 中有一个发生,事件A 就会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 .非门B .或门C.与或门D.与门7.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发生可以致顶事件发生,称为事故树的。
A .径集B .割集C.最小割集 D .最小径集答案: B 这些基本事件的会集,答案:B8.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则以致顶事件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会集,称为事故树的。
A .径集B .割集C.最小割集 D .最小径集答案:A 9.在事故树分析中,已知事故树的某个径集,在此径集中去掉任意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再是径集(即节余的基本事件不发生不用然以致顶事件不发生) ,则这个径集被称为。
A .径集B .割集C.最小割集 D .最小径集答案:D 10.在应用道化学企业(DOW) 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安全谈论时,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数据的基本数值。
A .工艺B .设施C.物质D.单元答案:C11量释放速率的胸襟,被称为。
A .物质系数B.爆炸指数C.工艺系数 D .物质危险12.火灾爆炸指数法是用火灾爆炸指数(F&EI)答案:作为谈论化工工艺过程、生产装置及储罐A等的危险程度的指标,对工艺设施中潜藏的火灾、爆炸和活化反响的危险性进行有步骤的评价。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卷

综合练习练习一一、名词解释(共4个,每个5分,共 20 分)安全系统工程顶事件风险率决策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 分,共10 分)1、安全系统工程产生于( )A、20世纪60年代初美英等工业发达国家B、20世纪60年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C、20世纪70年代的美英等发达国家D、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英工业发达国家2、在系统运行阶段,可以用( )方法辨识存在的危险因素。
A、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B、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C、A和B均是D、以上均不是3、在危险度分析中,通常采用( )来评价故障类型的危险度。
A、风险率B、可靠性C、综合危险性指数D、概率-严重度4、关于最小径集和最小割集说法正确的是( )A、最小割集越多,系统越安全;B、含两个基本事件的最小割集比只含有一个基本事件的最小割集容易发生;C、最小径集是保证顶事件不发生的充要条件;D、一个最小径集中所有的基本事件都不发生,顶事件仍有可能发生;5、在火灾爆炸指数法中,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中释放大小的内在特性,被称为( )A、物质系数B、物质危险C、爆炸指数D、危险系数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8 分,共40 分)1、简述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技术手段。
2、危险因素辩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主要有那几种?3、简述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4、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法选择评价单元时从哪几个方面考虑?5、蒙特法在道三版得基础上都做了哪些扩充?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 30分)1、在进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选择时应考虑哪些问题?2、请论述安全的属性。
练习一答案一、名词解释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等为手段,对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顶事件:是事故树分析中所关心的结果事件,位于事故树的顶端。
它所讨论的是系统可能发生或者实际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完整版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一套一、名词解释:(3×10=30)1.系统2.安全性3.维修度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严重度6.系统故障事件7.最小割集8.重要度9.安全评价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二、填空:(1×20=20)1.一个系统应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等。
2.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和。
3.安全评价分为和。
4.安全措施主要有两上方面:一是的措施,二是的措施。
5.化学模式通常有三种情况:(1);(2);(3)。
6.安全检查表应依据以下三方面进行编制:(1);(2);(3)。
7.安全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为:(1);(2);(3)。
三、判断:(1×5=5)1.即使每个元素都是良好,但如果只是简单叠加,而未经过良好组合,则构成整体后并不一定具备某种良好的功能。
2.危害是造成事故的一种潜在危险,它是在人的直接控制之内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
3.人的可靠性比机械、电器或电子原件要低很多,特别是情绪紧张时容易受作业环境影响,失误的可能性更大。
4.所谓冗余,是指完成该设备应完成的基本功能所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不是多而无用的意思。
5.并联系统可靠度大于或至少等于各并联单元可靠度的最大值。
四、简答: (10×3=30)1.系统的特点: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3.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五、综合题:(15)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建造“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二套一、名词解释:(3×10=30)1.系统工程2.危险性预先分析3.可靠度4.平均故障修复时间5.故障6.事故树分析7.结构重要度8.评价目标的衡量尺度9.风险率10.事故频率二、填空:(1×20=20)1.系统按形式划分为:、、和。
按结构复杂程度划分为:、。
2.安全措施可分为三类:C1——; C2—; C3—。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 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 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三、选择题(4*5=20分)1、A2、B3、A4、A5、D四、简答题(5*8=40分)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8分)答:有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安全检查表、因果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事故控制图、主次图等2、说明事故法则的概念,它对安全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分析其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题目习题-练习(附答案)

CHENG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 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 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三、选择题(4*5=20分)1、A2、B3、A4、A5、D四、简答题(5*8=40分)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8分)答:有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安全检查表、因果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事故控制图、主次图等2、说明事故法则的概念,它对安全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分析其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安全系统工程——2.可靠度——3.风险——4.最小径集——5.重大危险源——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一般来讲,系统应具有的4个属性是( )、( )、( )、( )。
2.安全系统工程由3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 )、( )、( )。
3.安全检查表的内容是( )、( )、( )、( )。
4.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与安全卫生设施是否执行“三同时”原则 ( )、( )、( )。
5.1X 、2X 是两个独立的基本事件,事故发生的结构函数为21X X T +=,各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2.0)(1=X P ,01.0)(2=X P ,则发生事故的概率是( )。
6.引起事故发生的结构函数为))((432213221X X X X X X X X X T +++=,则导致发生事故的基本事件集合是( )。
7.经过安全预评价形成的( ),将作为项目报批的文件之一,同时也是项目最终设计的重要依据文件之一。
8.风险率是综合了两个方面的因素,它的数值等于事故的概率与严重度的乘积。
其计算公式是( )9.在应用道化学公司(DOW)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时,( )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数据的基本数值。
10.危险源就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包含3个要素( )、( )、( )。
11.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有( )、( )、( )、( )和( )等。
12.元件故障率随时间变化有三个时期,即( )、( )和( )。
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1.安全预评价是指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de)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de)具有特殊功能(de)有机整体.2.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de)危险或危害是已知(de),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de)水平上.3.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de)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de)概率,称为维修度.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de)平均工作时间.5.严重度:指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de)影响程序.一般分为四个等级:I 低(de)、II主要(de)、III关键(de)、IV灾难性(de).6.系统故障事件: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de)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de)部件或分系统(de)某种故障状态.7.最小割集:如果在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了,这样(de)割集就称为最小割集.8.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上事件发生(de)贡献称为重要度.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de),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de)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de)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de)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de)正常工作时间.二、填空1、系统元素;元素间(de)关系;边界条件;输入及输出(de)能量、物料、信息2、预测、评价、控制危险3、定性评价、定量评价4、预防事故发生、控制事故损失扩大5、直接火灾、间接火灾、自动反应6、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国内外事故情报;本单位(de)经验7、(1)预评价;(2)中间评价;(3)现状评价三、判断1、√,2、×,3、√,4、×,5、√.四、简答1.系统(de)特点:(1)目(de)性.任何系统必须具有明确(de)功能以达到一定(de)目(de),没有目(de)就不能成为系统.(2)整体性.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上以上(de)可以相互区别(de)元素(单元)按一定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完成一定功能(de)综合体.2.危险性预先分析(de)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1)识别危险(de)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de)可能性条件;(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de)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3)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de)性能及贮运;(4)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5)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6)环境条件;(7)用于保证安全(de)设备、防护装置等.3.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de)问题:(1)编制安全检查表(de)过程,应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人员深入现场共同编制.(2)按查隐患要求列出(de)检查项目应齐全、具体、明确,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为了避免重复,尽可能将同类性质(de)问题列在一起,系统地列出问题或状态.(3)各类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各有侧重,是不宜通用(de).(4)危险性部位应详细检查,确保一切隐患在可能发生事故之前就被发现.五.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二套一、名词解释:1.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de)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de)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2.危险性预先分析: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或技术改造之后,对系统存在(de)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件(de)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3.可靠度:产品不发生故障(de)概率.4.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指产品出现故障后到恢复正常工作时所需要(de)时间.5.故障一般是指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规定(de)运行时间、条件内,大兴安岭不到设计规定(de)范围.6.事故树分析:是一种表示导致灾害事故(de)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de)逻辑分析方法.7.事故频率:表示在一定(de)时间内或生产周期内事故发生(de)次数. 8.评价目标(de)衡量尺度:即系统安全性指标(de)目标值,是事故评价定量化(de)标准.9.风险率:衡量危险性(de)指标.10.结构重要度:指不考虑基本事件自身(de)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de)发生概率相等,仅从结构上分析各个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de)影响程度.二、填空1.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简单系统、复杂系统.2工艺控制;危险物质隔离;防火设施.3人身伤亡所支出(de)费用、善后处理费、设备财产损失价值4.(1)科学地制定系统评价目标;(2)议价方法(de)运用;(3)科学地识别潜在危险和安全防范措施;(4)科学(de)安全管理制度.5.位置重要度、敏感性、敏感性、6.预测、评价、控制危险三、判断1、√,2、×,3、×,4、×,5、√.四、简答1.要使系统能达到安全(de)最佳状态,应满足:(1)在能实现系统安全目标(de)前提下,系统(de)结构尽可能简单、可靠;(2)配合操作和维修用(de)指令数目最少;(3)任何一个部分出现故障,保证不导致整个系统运行中止或人员伤亡;(4)备有显示事故来源(de)检测装置或警报装置;(5)备有安全可靠(de)自动保护装置并制定行之有效(de)应急措施.2.冗余设计应遵循下列两个基本原则:(1)冗余度(de)选择问题.虽然总(de)可靠度可以随冗余度(de)增加而提高,但冗余度高时效率不高.利用低可靠度(de)部件比用高可靠度(de)部件构成冗余系统效果好.(2)冗余级别(de)选择问题.冗余级别越低,系统(de)可靠度越高.3.事故树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事故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是故障事件在一定条件下(de)逻辑推理方法.(2)事故树分析能对导致灾害或功能事故(de)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de)描述,为改进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3)事故树分析不仅可以分析某些元、部件故障对系统(de)影响,而且可对导致这些元、部件故障(de)特殊原因(人(de)因素、环境等)进行分析.(4)事故树分析可作为定性评价,也可定量计算系统(de)故障概率及其可靠性参数,为改善和评价系统(de)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定量分析(de)数据.(5)事故树是图形化(de)技术资料,具有直观性,即使不曾参与系统设计(de)管理、操作和维修人员通过阅读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灾控制要点.五.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三套一、名词解释:1.系统安全:指在系统运行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安全工程原理,识别系统中(de)危险性并排除危险,或使危险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操作效率、使用期限和投资费用(de)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2..风险性:指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de)可能性,其程度可用发生概率和损失大小(de)乘积来表示.3.有效度:在某种使用条件下和规定(de)时间内,系统或产品保持正常使用状态(de)概率.4.故障机理:是指诱发零件、产品、系统发生故障(de)物理与化学过程、电学与机械学过程,也可以说是形成故障源(de)原因.5.故障效应:指(de)是某一故障发生后,它对系统、子系统、部件有什么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6.故障概率:指一特定时间内故障模式所出现(de)次数.7.概率重要度I g(i).: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变化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概率(de)变化程度称为概率重要度I g(i).8.危险:指能导致发生意外事故(de)现实(de)或潜在(de)条件.9.危险性:指对人和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de)可能性.10.严重度:表示发生一起事故造成(de)损失数值.二、填空1、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2、引起伤害(de)能量,遭受伤害(de)对象(人或物),相距很近3、势能、动能4、.缓冲装置、吸振器5、概率设计、耐环境设计、冗余设计、预防故障设计、人机工程设计6、注意(de)装置、舒适(de)工作环境、消除多余(de)间歇三、判断1、√,2、×,3、√,4、×,5、√.四、简答1.安全评价(de)原则:(1)政策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劳动保护和改善劳动条件是国家(de)一项基本政策.(2)科学性;在劳动安全议价中,必须依据科学(de)方法,提示事物发展(de)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评价工作(de)指南.主要体现为:①科学地制定系统评价目标;②议价方法(de)运用;③科学地识别潜在危险和安全防范措施;④科学(de)安全管理制度.(3)公正性;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①合理分配危险要素(de)权重值.②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结论.(4)针对性.由于所评价(de)项目(系统)是现实(de)、评价目标也是一定(de),因此所采用(de)评价方法必须具有针对性,在评价过程中,分析、识别危险性也必须是针对具体存在(de)问题进行(de).2.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研究方法(de)特点:(1)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是通过原因来分析系统故障(结果).(2)系统发生故障便可能丧失其功能.(3)该方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不需要数据作为预测依据,只要有理论知识和过去故障(de)经验积累就可以了,因而便于掌握.(4)该方法适用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装备设计和预防维修等环节.3.建造事故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熟悉分析系统;建造事故树由全面熟悉开始.必须从功能(de)联系入手,充分了解与人员有关(de)功能,掌握使用阶段(de)划分等与任务有关(de)功能,包括现有(de)冗余功能以及安全、保护功能等.(2)选好顶上事件;建造事故树首先要选定一个顶上事件.选好顶上事件有利于使整个系统故障分析相互联系起来,因此,对系统(de)任务、边界以及功能范围必须给予明确(de)定义.(3)合理确定系统(de)边界条件;有了边界条件就明确了事故树建到何处为止.(4)调查事故事件是系统故障事件还是部件故障事件;要对矩形符号(de)每个说明进行检查,若是系统故障事件,在这个事件下面可用“或”门、“与”门或“条件”门,至于用哪种门,必须由必要而充分(de)直接原因事件来确定.五.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四套一、名词解释:1.串联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发生故障,都将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这样(de)系统称为串联系统.2.冗余设计:以两个或两个以上(de)同功能(de)重复结构并行工作、确保在局部发生故障时不致丧失功能(de)设计.3.故障事件:指系统或系统中(de)部件发生状态改变(de)过程.4.割集(截集、截止集):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de)集合,当这些基本事件都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发生.5.径集(路集、通集):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de)集合,当这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不发生.6.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de)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de)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7.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de)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de)正常工作时间.8.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de)危险或危害是已知(de),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de)水平上.9.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de)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de)概率,称为维修度.10.事故频率:表示在一定(de)时间内或生产周期内事故发生(de)次数.二、填空1、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产过程(de)大规模化、复杂化、高度自动化.2.接地电线、抽放煤炭堆中(de)瓦斯、排空管3.提高单元可靠度,即减小λi;尽可能减少串联单元数目;等效地缩短任务时间t4.系统或设备、人机相互关系、片面性、可靠性和安全性5.操作性、灵活性、人(de)不安全心理状态三、判断1、√,2、×,3、×,4、√,5、×.四、简答1.安全评价(de)依据:(1)有关(de)法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e)有关法律、法规.(2)有关(de)标准;国家、部委和行业颁布(de)有关劳动安全卫生(de)标准、规范、规程.(3)所评价项目(工程)(de)有关文件.评价项目(工程)(de)“可行性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或现场实际条件.2.防止引起操作人员差错(de)措施:(1)对于防止注意力不集中和疲劳引起(de)错误:在重要(de)位置上安装受到注意(de)装置,提供舒适(de)工作环境,在各工序之间消除多余(de)间歇.(2)对于防止没有注意一些重要(de)显示,而控制不准确和接通顺序不正确引起(de)错误:采用发声和发光手段来引起操作人员对问题(de)注意;(3)对于防止读数错误引起(de)问题:消除视觉误差问题,当仪表上位置分散时,读表人可移动身体,合理安排仪表位置,采用数字排列方式以达到符合人视觉(de)要求.(4)对于防止在有振动和高噪声(de)环境中发生(de)差错:采用隔振器和吸志装置来克服,最好是从振源和声源上采取措施.(5)对于不遵守规定(de)程序而产生(de)差错:避免太长、太慢或太快(de)操作程序和设置符合人(de)群体习惯(de)操作方式.(6)对于人生理和心理应力引起(de)差错:除加强教育与培训之外,改善环境条件及创造和谐(de)氛围都是有力措施.3.故障率随时间变化(de)情况:(1)早期故障期;这时期(de)故障率一般是由零件加工和部件装配等方面不当引起,如在制造工序中增加一道跑合工序,则可使出厂(de)产品一开始就可达到一个很低(de)故障率,所以这阶段故障率由极高值很快地降下来,经历时间很短.(2)偶然故障期;故障率降到很低而进入稳定(de)状态,这个时期是零件(de)正常使用期,这时(de)故障都是因为偶然原因引起(de).(3)耗损故障期;由于经历上述两个时期,材料发生疲劳、蠕变和磨损,使零件发生裂纹、尺寸(de)永久改变、间隙增大、冲击加剧、噪声增大等后果,而使故障率急剧增大.五.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五套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de)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de)具有特殊功能(de)有机整体.2.危险性预先分析: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或技术改造之后,对系统存在(de)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件(de)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3.风险性:指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de)可能性,其程度可用发生概率和损失大小(de)乘积来表示.4.可靠度:产品不发生故障(de)概率.5.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指产品出现故障后到恢复正常工作时所需要(de)时间.6.串联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发生故障,都将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这样(de)系统称为串联系统.7.概率重要度I g(i).: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变化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概率(de)变化程度称为概率重要度I g(i).8.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de),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de)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de)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9.评价目标(de)衡量尺度:即系统安全性指标(de)目标值,是事故评价定量化(de)标准.10.危险:指能导致发生意外事故(de)现实(de)或潜在(de)条件.二、填空1、功能、时间、费用、伤害、损失2.专业性安全检查表;厂级安全检查表;车间用安全检查表;工段及岗位用安全检查表;设计审查用安全检查表3.(1)缺乏合理(de)操作规程;(2)任务复杂而且在超负荷条件下工作;(3)人(de)挑选和培训不够;(4)操作人员对工作缺乏兴趣,不认真工作;(5)工作环境太差;(6)违反操作规程.4.调试不正确、校核疏忽、某些阀门、润滑剂三、判断1、√,2、×,3、×,4、√,5、√.四、简答1.预防故障设计(de)六原则:(1)技术上成熟.选择可靠(de)硬件和软件方案,有效于用过去(de)经验与实验结果(数据).(2)简单化.在功能要求范围内,使产品有尽可能高(de)可靠性(de)成功经验,就是尽可能使用简单功能(de)元件,尽可能减少元器件(de)种类与数量,同时要求结构简单、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和维修简单等.(3)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尽可能使产品系列化、部件组件通用化和零件标准化.(4)考虑使用性和维修性.设计人员必须明确,一般产品、系统中操作、维修人员(de)功能是保证产品、系统可靠性(de)主要因素之一.(5)高度优化所用材料与关键零部件(de)可靠性.材料(de)选用应保证性能符合要求,可靠性好,对环境条件(de)适应性强,加工容易,成本适宜.(6)充分运用故障分析(de)成果.实践表明,通过事故情报或故障分析所判明(de)故障原因、机理等资料,作为可靠性情报提供给设计人员,可为可靠性设计提供改进设计和参数选优(de)取值范围.2.安全评价(de)目(de):(1)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发现生产过程中固有(de)或潜在(de)危险因素,搞清引起系统灾害(de)工程技术现状,论证由设计、工艺、材料和设备更新等方面(de)技术措施(de)合理性.(2)评价(de)结果可作为决策者(de)决策依据.评价资料中有系统危险源、点(de)部位、数目、事故(de)概率、事故(de)预测以及对策、措施等.(3)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制定和完善有关安全操作与维修(de)规章制度,作为安全教育(de)教材和进行安全检查(de)依据,促进安全管理系统化、现代化,形成安全教育、日常检查、操作维修等完整体系.(4)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de)标准化和科学化.(5)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通过安全评价对事故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发生(de)原因和条件,采取相应(de)措施,因而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再发生(de)主要条件,形成对该条件来说(de)“本质”安全.3.防止能量(de)破坏性作用:(1)限制能量(de)集中与蓄积;(2)控制能量(de)释放:①防止能量(de)逸散,②延缓能量释放,③另辟能量释放渠道;(3)隔离能量;(4)其他措施.五.。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

试卷一一、填空题1、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风险评价和________。
2、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文件,安全评价分为________、安全验收评价、________和专项安全评价。
3、安全预评价是根据________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议的过程。
4、“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________、扩建工程项目的________,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________。
5、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有用机器代替人、________、耐失误设计、警告和________等。
6、安全教育的三个阶段是安全知识教育、________ 和________。
7.根据安全对策措施的制定原则,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________,可操作性和________。
8.狭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特定的危险事件发生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合。
9.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文件,安全评价分为________、安全验收评价、________和专项评价。
10.防火墙应采用________构成,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小时。
二、选择题1、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________A.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B.事故C.破坏D.伤害2、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________A.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B.评价危险程度。
C.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D.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3、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依据的设计文件是项目________A.可行性研究报告B.建议书C.施工图设计D.设计说明书4.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________A. 可行性研究报告B. 建议书C. 施工图设计D. 设计说明书5.下列属于特种设备的是________A. 电梯B. 压力容器C. 客运索道D. 防爆电器设备三、判断题(下列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正确的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打“√”,错误的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一套一、名词解释:(3×10=30)1.系统2.安全性3.维修度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严重度6.系统故障事件7.最小割集8.重要度9.安全评价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二、填空:(1×20=20)1.一个系统应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等。
2.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和。
3.安全评价分为和。
4.安全措施主要有两上方面:一是的措施,二是的措施。
5.化学模式通常有三种情况:(1);(2);(3)。
6.安全检查表应依据以下三方面进行编制:(1);(2);(3)。
7.安全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为:(1);(2);(3)。
三、判断:(1×5=5)1.即使每个元素都是良好,但如果只是简单叠加,而未经过良好组合,则构成整体后并不一定具备某种良好的功能。
2.危害是造成事故的一种潜在危险,它是在人的直接控制之内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
3.人的可靠性比机械、电器或电子原件要低很多,特别是情绪紧张时容易受作业环境影响,失误的可能性更大。
4.所谓冗余,是指完成该设备应完成的基本功能所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不是多而无用的意思。
5.并联系统可靠度大于或至少等于各并联单元可靠度的最大值。
四、简答: (10×3=30)1.系统的特点: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3.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五、综合题:(15)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建造“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二套一、名词解释:(3×10=30)1.系统工程2.危险性预先分析3.可靠度4.平均故障修复时间5.故障6.事故树分析7.结构重要度8.评价目标的衡量尺度9.风险率10.事故频率二、填空:(1×20=20)1.系统按形式划分为:、、和。
按结构复杂程度划分为:、。
2.安全措施可分为三类:C1——; C2—; C3—。
3.直接损失包括:(医疗、丧葬、抚恤费、补助及救济费、歇工工资)、(处理事故的开支、现场抢救与清理费、事故罚款与赔偿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4.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为:(1);(2);(3);(4)。
5.结构重要度反映出事故树结构上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反映基本事件概率的增减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而临界重要度则从和自身发生概率大小双重角度衡量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6.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和。
三、判断:(1×5=5)1.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只有分析得准确、评价得周密,才能得出最佳的决策,由此采取的安全措施才能得力。
2.系统安全分析是实现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使人们识别系统中发生事故的概率,并预测其可能性。
3.系统可靠度小于或至少等于各串联单元可靠度的最小值。
4.在逻辑门结构中,或门下面所连接的输入事件必须同时全部发生才能有输出,因此,它能起到控制作用。
与门下面所连接的输入事件,只要其中有一个事件发生,则就有输出,因此,或门相当于一个通道,不能起到控制作用。
可见事故树中或门越多,危险性也就越大。
5.因为一般来说,产品或系统的结构越复杂、零部件数量越多,使用越复杂,越容易发生故障。
四、简答: (10×3=30)1.要使系统能达到安全的最佳状态,应满足:2.冗余设计应遵循下列两个基本原则:3.事故树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五、综合题:(15)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建造“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三套一、名词解释:(3×10=30)1.系统安全2..风险性3.有效度4.故障机理5.故障效应6.故障概率7.概率重要度8.危险9.危险性10.严重度二、填空:(1×20=20)1.要达到系统安全,就必须在系统的规划、、、、和等各个阶段,正确实施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工程。
2.造成事故后果必须有两个因素:一是有,二是有,二者缺一不可。
而且这两个因素必须,伤害能量能够达到,才能造成事故后果。
3.物理能可分为、和、两种形式。
4.延缓能量释放:如用安全阀、逸出阀、爆破片、吸收机械振动的以及等。
5.为了适应产品与系统以及其构成部分的种种差异,可靠性设计有多种不同方法,诸如、、、、等。
6.对于防止因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和疲劳引起的错误:在重要的位置上安装受到,提供,在各工序之间。
三、判断:(1×5=5)1.安全评价要以系统安全分析为依据,只有通过分析,掌握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可能的严重程度等,才能正确地进行安全评价。
2.危险性预先分析(Preliminary Hazarde Analysis,缩写为PHA),是一种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
3.人的可靠性比机械、电器或电子原件要低很多,特别是情绪紧张时容易受作业环境影响,失误的可能性更大。
4.危险性辩识不是安全评价工作的基本与核心。
5.安全系统工程的任务,就是设法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的严重度,使用权风险率达到安全指标。
四、简答: (10×3=30)1.安全评价的原则:2.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研究方法的特点:3.建造事故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五、综合题:(15)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建造“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四套一、名词解释:(3×10=30)1.串联系统2.冗余设计3.故障事件4.割集5.径集6.系统工程7.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8.安全性9.维修度10.事故频率二、填空:(1×20=20)1.现代工业生产有两个特点:(1)四新:、、和。
(2)三化:、和。
2.另辟能量释放渠道:如、、等。
3.从设计角度考虑,要提高串联系统的可靠度,应:(1);(2);(3)。
4.设计错误一般分为(1)设计人员所设计的,不能满足人机工程的要求,违背了的原则;(2)设计时过于草率,设计人员偏爱某一局部设计导致。
(3)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的分析不够或没有进行分析。
5.、、等,只能定性描述,称之为定性指标。
三、判断:(1×5=5)1.并联系统可靠度大于或至少等于各并联单元可靠度的最大值。
2.可靠性设计方法则认为零件的应力、强度以及其他设计变量,都不能做随机变量来对待。
3.人为差错是指人员能实现规定的任务,但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坏。
4.矩形符号表示顶上事件或中间事件。
5.在确定安全评价因素时,应考虑目标的多项评价指标,即目标本身的内在因素。
四、简答: (10×3=30)1.安全评价的依据:2.防止引起操作人员差错的措施:3.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五、综合题:(15)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用事故树分析盲巷瓦斯积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事件。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五套一、名词解释:(3×10=30)1.系统2.危险性预先分析3.风险性4.可靠度5.平均故障修复时间6.串联系统7.概率重要度8.安全评价9.评价目标的衡量尺度10.危险二、填空:(1×20=20)1.系统安全就是系统在一定的、、和的约束条件下,使系统中人员和设备遭受的和为最少。
2.安全检查表按其用途可分为:(1);(2);(3);(4);(5)。
3.操作错误主要有:;;;;;;4.维修保养中发生的错误有:设备,,检修前和检修后忘记关闭或打开,某些部件用错了等。
三、判断:(1×5=5)1.从事故树的结构上看,距离顶上事件越近的层次,其危险性越大。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监测保护装置越靠近顶上事件,则能起到多层次的保护作用。
2.安全评价的依据:(1)有关的法律;(2)有关的标准;(3)所评价项目(工程)的有关文件。
3.在拟定目标体系时,首先应注意的倒是给目标定量。
4.固有可靠性是考虑如何组成、事前如何提高其固有的可靠性问题,即在设计时规定了系统的固有可靠性。
5.为了实现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系统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构成,应具有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和信息的特征。
四、简答: (10×3=30)1.预防故障设计的六原则:2.安全评价的目的:3.怎样防止能量的破坏性作用:五、综合题:(15)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用事故树分析盲巷瓦斯积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事件。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六套一、名词解释:(3×10=30)1.系统安全2.有效度3.平均故障间隔时间4.严重度5.故障概率6. 风险率7.严重度8.系统故障事件9.割集10.最小割集二、填空:(1×20=20)1.危险性预先分析的目的是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和,防止使用危险性、、、和采用不安全的。
2.在危险性预先分析中仅能作为定性评价,其等级如下:1级:——不发生危险;2级:——处于形成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但应予以排除或控制。
3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
4级:——分造成灾难性事故。
3.劳动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4.根据评价内容分类为:(1);(2);(3);(4);(5);(6)。
三、判断:(1×5=5)1.概率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按零件的失效概率的大小来衡量零件的可靠性。
2.圆形符号表示正常事件。
3.只有先明确了目标的性质,由此进行的定性才能反映评价的本质要求。
4.安全评价的原则:(1)政策性;(2)科学性;(3)公正性;(4)针对性。
5.安全检查表实际上就是一份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的项目明细表,是安全检查结果的备忘录。
四、简答: (10×3=30)1.危险性预先性分析的步骤:2.安全检查表按其用途可分为:3.安全评价分级:五、综合题:(15)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用事故树分析盲巷瓦斯积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事件。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七套一、名词解释:(3×10=30)1.冗余设计2.故障3.故障效应4.事故树分析5.重要度6.故障事件7.危险性8.结构重要度9.径集10.故障机理二、填空:(1×20=20)1.设计人员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首要目的是考虑安全可靠、、、等因素,以选择最佳的结构设计。
2.人为差错一般按以下几种形式分类:按信息处理过程分类:(1);(2);(3);(4)。
3.在劳动安全评价中,必须注意下面两个方面:(1);(2)。
4.间接损失包括:;;;。
5.、、、、等,称之为定量指标。
6.根据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为:(1);(2)。
三、判断:(1×5=5)1.即使每个元素都是良好,但如果只是简单叠加,而未经过良好组合,则构成整体后并不一定具备某种良好的功能。
2.危害是造成事故的一种潜在危险,它是在人的直接控制之内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
3.所谓冗余,是指完成该设备应完成的基本功能所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不是多而无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