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ppt
雅典学园
雅典学园细部(一) ——倾听
雅典学园细部(二) ——思索
雅典学园细部(三) ——辩论
生平(二)
•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此后, 他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 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亚历山大13岁,亚里士多德42岁。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 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次年,腓力召开全希腊会议,会议 约定希腊各邦停止战争,建立永久同盟,由马其顿担任盟主。在会议 上,腓力宣布,他将统帅希腊各邦联军,远征波斯。至此,马其顿实 际上掌握了全希腊的军政大权,希腊各邦已经名存实亡,成为马其顿 的附庸。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384 BC - 322 BC)
生平(一)
•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 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 其顿相邻。其父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宫廷侍医,他的家 庭情况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他于公元前367年 迁居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园学习过多 年,成为柏拉图学园的积极参加者。
生平(三)
• 从亚历山大出发远征的前一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亚里士多德 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20年。在这段时间里,马其顿在军事和政 治上控制了雅典,但反马其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亚里士多德来到雅 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亚里士多德在雅 典受到了很多优待,政治上的地位显赫,还得到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 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 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 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 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 遥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为800金塔兰 (每塔兰重合黄金60磅)。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大量人力。 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 并驾驭他们。
历史:1.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课件(岳麓版选修4)
三、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1.伟人的评价 1.伟人的评价 马克思: 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 恩格斯: 古代最博学的人” 黑格尔: 人类的导师”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素: 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 罗素:“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
著名学者海德格尔用了三句话评述亚里士多德 的生平: 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这句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话表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 话表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 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 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 没有停止过,他有一句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言: 没有停止过,他有一句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言: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本课目录
一、生平小传 二、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三、百科全书式的大师
一、生平小传
1.家庭出身
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 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 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 2.生活经历 2.生活经历 367年求学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 被称“学园的灵魂” 17岁 年求学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 前367年求学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被称“学园的灵魂”(17岁) 343年 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 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 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 。(41 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41 岁) 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征服整个希腊。亚里士多德回到 336年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征服整个希腊。 雅典 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48 48岁 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48岁) 323年 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再掀反马其顿热潮。 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再掀反马其顿热潮。亚里士多 德 成为雅典人控告、仇视的对象。不得不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 成为雅典人控告、仇视的对象。不得不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并 从此 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61岁 。(61 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61岁) 322年 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62岁 。(62 前322年,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62岁)
《亚里士多德》课件
。
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哲学
家和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背景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了20年,这是他接受的 主要教育。
在学园中,他学习了数学、天 文学、音乐、政治学和形而上 学等方面的知识。
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深 远,使他成为了柏拉图主义者 。
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贡献
01
02
03
奠定逻辑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 理论,如三段论、推理等 ,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形而上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实体论 、本质论等思想,对中世 纪经院哲学和近代西方哲 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伦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如德性伦理、幸福主义 等,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逻辑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推理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过于简化,无法处理复杂
的逻辑问题,与现代逻辑学相比存在局限性。
03
形而上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由形式和质料组成,这种观点在解释物质世界
的本质和起源时存在困难,与现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观念存在冲突。
亚里士多德思想引发的争议
伦理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主张中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他认为奴隶制 是合理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质疑和批判。
《亚里士多德》德的哲学思想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 亚里士多德的局限与争议
亚里士多德简介
0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 的希腊,是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
拉城。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 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哲学
家和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背景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了20年,这是他接受的 主要教育。
在学园中,他学习了数学、天 文学、音乐、政治学和形而上 学等方面的知识。
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深 远,使他成为了柏拉图主义者 。
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贡献
01
02
03
奠定逻辑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 理论,如三段论、推理等 ,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形而上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实体论 、本质论等思想,对中世 纪经院哲学和近代西方哲 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伦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如德性伦理、幸福主义 等,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逻辑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推理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过于简化,无法处理复杂
的逻辑问题,与现代逻辑学相比存在局限性。
03
形而上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由形式和质料组成,这种观点在解释物质世界
的本质和起源时存在困难,与现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观念存在冲突。
亚里士多德思想引发的争议
伦理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主张中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他认为奴隶制 是合理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质疑和批判。
《亚里士多德》德的哲学思想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 亚里士多德的局限与争议
亚里士多德简介
0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 的希腊,是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
拉城。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 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第四讲亚里士多德及其哲学25页PPT
1、亚氏的“第一哲学”:
科学分类思想:逻辑学、理论科学、实践科学、 制作科学四类是亚氏对科学的分类,而“第一哲 学”即是讲形而上学的,属于理论科学。
形而上学之含义:形而上学是研究“有”本身, 以及“有”凭本性具有的各种属性,是研究一切 事物的产生、灭亡、运动、变化的最根本、最原 始原因,即“第一因”的学问。
后来他离开吕克昂去了阉人赫尔米亚斯那里,这 个人是阿塔纽斯的僭主,他和赫尔米亚斯感情甚 笃,赫尔米亚斯还把自己的女儿或侄女许配给他, 从而用姻亲留住了他。
阿里斯提波在《古代显贵》的第一卷中说,亚里 士多德爱上了赫尔米亚斯的情妇,在得到赫尔米 亚斯同意后娶了她。阿里斯提波还说,他创造了 一首赞歌以纪念赫尔米亚斯;
“潜在的”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种形成状态, 二是指它在行为中的实行。在后者意义上,醒着 的人可说是有灵魂的,在前者意义上,睡着的人 可说是有灵魂的。正是为了把睡着的人包括在内, 亚里士多德补充了“潜在的”这个词。
总的说来,他的勤奋和创新非同一般,这从他众 多的著作目录可以看出来,这些著作其数目将近 400篇,而且还只是列出那些真实性没有争议的 著作。因为还有其他很多成文著作和敏锐的口头 格言也归属于他。
手持弓箭的波斯国王不公正地杀害了这个人,这 违反了诸神的神圣法律,因为那个国王打败他, 不是在血腥战斗中光明正大地使用长矛,而是在 一个亲信的帮助下使用背信弃义的卑鄙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主要有:
《工具篇》:《范畴篇》、《解释篇》、《分析 前篇》、《分析后篇》、《论题篇》、《辨谬 篇》;
《物理学》、《动物学》、《论灵魂》;
此外,他还认为灵魂也是无形体的,还将其定义 为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有机体的第一圆满(即 实现)。用“实现”这个词他指的是永远无形体 的形式的东西。据他说,这种“实现”有两重: 或者是潜在的;或者它是确定的。
最新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2,摹仿是人的本性
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 于人的天性,人从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 能 。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我 们看见那些图像所以感到快感,就因为我们一 面在看,一面在求知,断定每一事物是某一事 物。
3、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
“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 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是可 能的事。诗人和历史家的差别在于,历史家描 述已发生的事,而诗人却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因此,诗比历史更接近于哲学、更严肃的;因 为诗所说的多半带有普遍性,而历史所说的则 是个别的事。所谓普遍性是指某一类人,按照 可然律或必然律,在某种场合下会说些什么话, 做些什么事,——诗的目的就在此,尽管它给 所写的人物安上姓名。”
《诗学》
《诗学》成书在亚里士多德游历外邦归来雅典 之后,是他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结晶。现存 《诗学》共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三部分:(1) 第一至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 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2)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 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3)第 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待人的一些指斥,提 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
“性格”则占第二位。悲剧是行动的摹仿,主 要是为了摹仿行动,才去摹仿在行动中的 人。
“性格”指显示人物的抉择的话,[在某些场 合,人物的去取不显著时,他们有所去取]; 一段话如果一点不表示说话的人的去取, 则其中没有“性格”。
他认为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是:1.性格必须 善良;2.性格必须合适;3.性格必须与一般 人相似;4.性格必须一致。
他认为有三种创作方法:“他必须摹仿下列三 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 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第一种偏 于再现,第二种偏于表现,第三种是再现与表 现的统一。他显然主张第三种,把第三种创作 方法看成是最理想的创作方法。认为“从诗的 要求来看,一种合情理的不可能总比不合情合 理的可能较好。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教育能使人得
• (二)论教育目的 人才;
目的是培养治国
第7页/共54页
(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 实践的哲学——道德 • 寻求道德的“一般” • 教人学会做人
第8页/共54页
• 智慧即德行 •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 守法就是正义 • 身教重于言教
第9页/共54页
(四)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第22页/共54页
• 他的大胆构想: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 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 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和聪明才智合二为一…
第23页/共54页
• (3)他提出了两个世界的理论。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 世界和理念世界
第24页/共54页
三、《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24页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实践的哲学道德寻求道德的一般教人学会做人第8页共54页智慧即德行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教第9页共54页四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苏格拉底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第10页共54页五苏格拉底法定义讥讽归纳助产术第11页共54页评价
第20页/共54页
二、政治观和哲学观
• (1)人们感官所及的现实中的政体都 不完善,完善的、理想的、符合真理与 正义的国度不存在于现实中,它只存在 于头脑中,只是思维的的对象。
第21页/共54页
• (2)他认为从感性事物中不能得到真 实知识,哲学的人物是超越变幻无常的 感性世界,追求常住不变的、无生无灭 的永恒世界。
• 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 4)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传》课件
理念与现实
理念
柏拉图认为理念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 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亚里士多德则认为 理念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是现实世界 的本质和规律。
VS
现实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是虚 幻的、不真实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现实 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由物质和形式构成 的。
知识与信仰
知识
柏拉图认为知识是通过理性思考和哲学思考 获得的,是对理念世界的认识;亚里士多德 则认为知识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获得的,是对 现实世界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传》ppt课件
目录
•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 •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 •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与贡献 •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与作品 •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思想比较 • 亚里士多德在现代的影响与启示
01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
出生与家庭背景
01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 的色雷斯,其父亲是马其顿国王 的御医。
信仰
柏拉图认为信仰是对神和灵魂的信仰,是超 越理性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信仰是对现实 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是理性的产物。
政治哲学观点比较
政治目标
柏拉图认为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理想国,通过 哲学家统治来实现;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政治 的目标是维护城邦的稳定和繁荣,通过法治 和民主来实现。
个人与城邦关系
柏拉图强调个人对城邦的服从和牺牲,个人 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个人 自由和平等,个人利益与城邦利益相互依存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的经典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与作品
《工具论》
总结词
逻辑学著作
详细描述
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方法论篇》,是亚里 士多德关于逻辑学的著作,主要探讨推理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 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 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 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 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 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第一类:平民 包括农民、商人、和手工 小商品生产者等。他们 的职责是生产社会所需 的生活资料,他们是理 想:武士(守护者 )
由军人、治安员和军政 长官等组成,他们有一 定行政能力,关键是武 力较强,就担起了保卫 城邦、维护秩序的责任 。其地位高于平民,是 城邦的矛与盾。
1.教育制度
护卫者阶层保持正义首先依赖教育制度。护卫者教育包括音乐教 育和体操教育,音乐来陶冶心灵,体操来锻炼身体。 音乐教育主要包括用于进行教育的故事内容、写作形式和写作风格几 个部分。关于故事内容,柏拉图认为不能放任儿童听他们不应该听的 故事,不能让他们接受本应该长大之后才能接受的见解,用于教育孩 子的故事必须事先经过审查。 关于体育教育,柏拉图指出以下几点:第一,要想有一个好身体, 必须戒除酗酒、嗜睡、甜食、复杂的音乐和食品、性放纵等不节制的 行为。第二,在体育锻炼之外,不应该过分关注身体。第三,对那 些先天病弱又无节制的人,不值得去医治,因为他们对自己对国家 都没用。 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要平衡。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 度粗暴,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所以,最好能 使心灵中的爱智慧部分与激情部分相互和谐。有了这种内在和谐的 人,心灵便温文而勇敢。
分割
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 位置
第一类:平民 包括农民、商人、和手工 小商品生产者等。他们 的职责是生产社会所需 的生活资料,他们是理 想:武士(守护者 )
由军人、治安员和军政 长官等组成,他们有一 定行政能力,关键是武 力较强,就担起了保卫 城邦、维护秩序的责任 。其地位高于平民,是 城邦的矛与盾。
1.教育制度
护卫者阶层保持正义首先依赖教育制度。护卫者教育包括音乐教 育和体操教育,音乐来陶冶心灵,体操来锻炼身体。 音乐教育主要包括用于进行教育的故事内容、写作形式和写作风格几 个部分。关于故事内容,柏拉图认为不能放任儿童听他们不应该听的 故事,不能让他们接受本应该长大之后才能接受的见解,用于教育孩 子的故事必须事先经过审查。 关于体育教育,柏拉图指出以下几点:第一,要想有一个好身体, 必须戒除酗酒、嗜睡、甜食、复杂的音乐和食品、性放纵等不节制的 行为。第二,在体育锻炼之外,不应该过分关注身体。第三,对那 些先天病弱又无节制的人,不值得去医治,因为他们对自己对国家 都没用。 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要平衡。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 度粗暴,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所以,最好能 使心灵中的爱智慧部分与激情部分相互和谐。有了这种内在和谐的 人,心灵便温文而勇敢。
分割
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 位置
历史人物评说——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请回答: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第28页/共2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9页/共29页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 “法治” 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 探求新知。
(4)唯物论并不彻底,常动摇;有阶级局限性。
第21页/共29页
知识综合:
• 材料一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建立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希望 统治者“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1唯心主义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1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2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26政治思想为政以德理想国是哲学王统治的国家归纳六种政体提出法治优于人治伦理思想中庸伦理学主题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
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 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痛苦。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
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善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形而上学》 、《大伦理学》、《诗学》、《修辞学》 《论灵魂》、《论正义》、《论哲学》 、 《工具论》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 学问题?各持怎样的观点? (2)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第27页/共29页
题二:
作为未知领域的探索者.亚里士多德也犯了许多的错误。比如他认为出生婴 儿的性别取决于父亲的强弱……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非常可笑。不 过,睿智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料到了这样的场景,他说:“我没有找到任何准备就 绪的基础,也没有可供抄袭的模型。我走的是第一步,因而也只是很小的一步。 我的读者们将会理解我已取得的成果,并且原谅我所留下来要别人去完成的东 西。”哲学家知道自己的现点一定有对也有错,并请后来人原谅他未完成的事业 和他犯的错误.
第28页/共2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9页/共29页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 “法治” 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 探求新知。
(4)唯物论并不彻底,常动摇;有阶级局限性。
第21页/共29页
知识综合:
• 材料一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建立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希望 统治者“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1唯心主义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1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2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26政治思想为政以德理想国是哲学王统治的国家归纳六种政体提出法治优于人治伦理思想中庸伦理学主题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
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 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痛苦。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
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善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形而上学》 、《大伦理学》、《诗学》、《修辞学》 《论灵魂》、《论正义》、《论哲学》 、 《工具论》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 学问题?各持怎样的观点? (2)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第27页/共29页
题二:
作为未知领域的探索者.亚里士多德也犯了许多的错误。比如他认为出生婴 儿的性别取决于父亲的强弱……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非常可笑。不 过,睿智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料到了这样的场景,他说:“我没有找到任何准备就 绪的基础,也没有可供抄袭的模型。我走的是第一步,因而也只是很小的一步。 我的读者们将会理解我已取得的成果,并且原谅我所留下来要别人去完成的东 西。”哲学家知道自己的现点一定有对也有错,并请后来人原谅他未完成的事业 和他犯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他把职业性的技艺与今日称之为美的艺术加以 区别,称史诗、戏剧、音乐、绘画、雕刻等美 的艺术是“摹仿”或“摹仿的艺术”。柏拉图 则将两者都看成技术制作,认为只有来自神的 灵感的艺术才与技术有区别。他扩大了“摹仿 艺术”的范围,把颂歌包括在“摹仿的艺术” 之内,就是说,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摹仿”, 不承认有来自神的灵感的颂神艺术和摹仿艺术 的区别。他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 一实体”,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离开具体存在 的所谓“理式”,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本身 是真实的存在,提出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 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
4、.悲剧的突转与发现
他所谓“突转”是指要安排一些行动, 是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 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 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 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形成怜悯与恐 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5.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
在他看来,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 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 这就是“过失说”。希腊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一 种是明知故犯,如《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一种是不 知误犯,如俄狄浦斯。他推崇后者的写法。
第四,悲剧“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2.悲剧六个成分
他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 形象和歌曲。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他认为,第 一,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模仿的对象决定的,在 他看来,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悲剧 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 不失为悲剧。”第二,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 决定的。他认为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人引起怜悯与 恐惧之情,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 果,关键是组织情节,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来 实现。
亚里士多德.ppt.
柏拉图逝世后,亚里 士多德离开阿卡德米 学园,来到阿塔尔尼 亚城,便开始了他的 科学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兴趣和范围 十分广泛,对当时所 能涉及到的学科都做 过研究,因此被称为 “百科全书式的学 者”。
①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 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 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 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 争论的中心。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前384 前367 前347 前343 前336 前335 前323 前322
出 生
求 学 雅 典
( 柏离 拉开 图雅 死典 )
大成 王为 子亚 老历 师山
马 希其 腊顿 征 服创重 Biblioteka 立 返 雅次 学 雅 典离 园典 开
逝 世
“北方 小驹”
“学院 之魂”
“博 学家”
德国著名学者海德 格尔评述亚里士多德 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 思考,而后死去。”
①三段论 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 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 之中。
①《尼各马可伦理学》探 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 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 定等问题。该书是西方伦 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专 著,是西方近现代伦理学 思想的主要渊源之一。 ②提出“中庸之道”的理 论。
(1)“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 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 (2)“每一个论证都是通过三个名词,并且不多于三个名词来进行 的。” (3)“在所有的三段论中,前提之一必须是肯定的,不然,形成一个 三段论就是不可能的,或者它并不论说到所提出来的主词,或者原来的 见解被认为是预定的。” (4)“在每一个三段论中都必须有一个全称命题,并且只有在所有的 前提都是全称的时候,才能证明一个全称的陈述,而一个特称的陈述则 从两个全称前提或仅仅一个全称前提就得到证明了,故如果结论是全称 的,则两个前提也必然是全称的,但尽管两个前提都是全称的,而结论 并不全称也是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前分析篇》
亚里士多德的历史贡献及地位(共9张PPT)
才可以凸显。 并且批判了柏拉图人治代替法治的思想,为民主法治做了有力的辩护。
同时,研究方法的改进也推动了政治学的发展。 其次,关于公民的定义有极大的局限性和歧视性,从而使所谓的人权存在很大的缺陷。 同时,研究方法的改进也推动了政治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经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相较于之前哲学家冥想出的真理更具可信性和说服力。
首首并先先且, , 批由亚判于里了时士柏代多拉的德图局是人限政治性治代,学替亚的法里开治士创的多者思德。想仍,旧为将民城主邦法作治为做人了类有政力治的生辩活护的。最高形式我我,之认站为所在只以有巨看在人城的邦更的里远肩,是人膀的因上本为性和价值才可以凸显。
非公民 奴隶、外邦人、妇女 非公民 奴隶、外邦人、妇女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成为政治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与他的批判意识和开创精神密不可分。 同时,研究方法的改进也推动了政治学的发展。 我之所以看的更远是因为 他第一个有意识地将人类知识区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为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经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相较于之前哲学家冥想出的真理更具可信性和说服力。
• 二、革故鼎新。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成为政治思想体系的创始 人,与他的批判意识和开创精神密不可分。
亲,我咋觉着你不对捏
• 三、真理来源于实践。亚里士多德经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的 结论相较于之前哲学家冥想出的真理更具可信性和说服力。
小伙子,光动脑不动手是 错误滴!
公民 即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
无形的理念才非是真公实民的存在奴隶、外邦人、妇女
总结
• 以史为鉴 • 革故鼎新 • 真理来源于实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
• 一、以史为鉴。亚里士多德的成就离不开他对前哲学家们的学习和 借鉴。
同时,研究方法的改进也推动了政治学的发展。 其次,关于公民的定义有极大的局限性和歧视性,从而使所谓的人权存在很大的缺陷。 同时,研究方法的改进也推动了政治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经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相较于之前哲学家冥想出的真理更具可信性和说服力。
首首并先先且, , 批由亚判于里了时士柏代多拉的德图局是人限政治性治代,学替亚的法里开治士创的多者思德。想仍,旧为将民城主邦法作治为做人了类有政力治的生辩活护的。最高形式我我,之认站为所在只以有巨看在人城的邦更的里远肩,是人膀的因上本为性和价值才可以凸显。
非公民 奴隶、外邦人、妇女 非公民 奴隶、外邦人、妇女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成为政治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与他的批判意识和开创精神密不可分。 同时,研究方法的改进也推动了政治学的发展。 我之所以看的更远是因为 他第一个有意识地将人类知识区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为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经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相较于之前哲学家冥想出的真理更具可信性和说服力。
• 二、革故鼎新。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成为政治思想体系的创始 人,与他的批判意识和开创精神密不可分。
亲,我咋觉着你不对捏
• 三、真理来源于实践。亚里士多德经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的 结论相较于之前哲学家冥想出的真理更具可信性和说服力。
小伙子,光动脑不动手是 错误滴!
公民 即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
无形的理念才非是真公实民的存在奴隶、外邦人、妇女
总结
• 以史为鉴 • 革故鼎新 • 真理来源于实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
• 一、以史为鉴。亚里士多德的成就离不开他对前哲学家们的学习和 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人间的至善。立法 家应制定措施,通过教育,使城邦中参与政事的公民都具有 善德。妇女占城邦人口的半数,而儿童不久就要成长为公民, 所以他们的教育不应被忽视。
3.惟有教育能达到城邦的统一
城邦是许多分子的集合,惟有教育才能
使它成为团体而达到统一。苏格拉底、柏拉 图企图用公产制达成善德,而忘记了积习、 文教和法度可以化民成俗。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
人之所以为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也就
是人的本质。 1.人的社会性
亚氏认为,人类是趋向于城市生活的
动物(人类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物)。人
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离群索居。
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或是为世
俗所鄙弃而无法获得人类社会组合的便利
或因高傲自满而鄙弃世俗的组合的人,他 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而 唯独不是人。
第二节 《政治学》中的教育思想
《政治学》(Politics)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
作之一。
本书共8卷。 第1卷论政治团体的形成及其基本单位家庭; 第2卷是对柏拉图在《理想国》和《法律篇》 中所设计的政体以及当时被称为3种典型政体的斯
巴达、克里特和迦太基的政体的批评;
第3卷阐述政治理论;
第4卷是对各种政体的各种类型的分析批评; 第5卷论政体变更的原因及方式; 第6卷论建立稳定不变的政体的方法; 第7、8卷论理想的城邦及其教育制度。
三、对儿童实施体、德、智、美和谐发
(二)教育应成为宣传“法治”、对人们进 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各种法律的具体内容必须使公民了解,这样, 人们才能“守法”,社会秩序才能安定。
亚里斯多德把城邦实施“法治”与进行公共
的社会教育联系起来。 “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能适应本邦政 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三)从“法治”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教 育应由法律规定”的主张 这是古希腊“教育立法”思想的萌芽,目的 在于使教育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 理由有二: 1 、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 一个城邦需要经常教导公民,使之能适应本邦的 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政体随人民性格的高下 而有差异,国民性格优良方可缔造较优良的政治 制度。
二、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教育对于巩固奴隶主的政治统治的作用
“立法者” 必须“首先注意少年人的教育” 、 “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治”。 创办与管理好教育就能维护政体的实力。 “教育应该订有规程”、“教育应该由城邦办 理” 可见,他主张教育应由国家掌管 “按照当今的情况,教育作为各家的私事,父 亲各照顾其子女,各授以自己认为有益的教诲,这
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其他人而单独生
存,个人与个人都是相互需要、相互依赖 的。不同品类的人们各尽自己的功能来有 所贡献于社会,也从别人对社会的贡献中 取得应有的报偿。这种通工等偿的原则,
正是城邦增进福利的基础。
2.人区别于动物的另一特征表现为人乃是 具有理性的动物,而其他动物则顺应其天赋(本 能)而行动。
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涉及哲学、伦理、逻辑、政
治、心理、物理、生物、解剖、诗学、修辞学等。
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其父 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二世的宫廷医 师。
亚里士多德幼年丧父,由监护人普洛克赛 诺斯抚养。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一个对科学和 哲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家庭,并有机会经常与 当时的领导人物和智者接触。
其主要的问题:(一)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二)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三)对儿童实施体、 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四)年龄分期与 教育。
一、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1、唯有教育能节制人欲
指望用财产公有制消除人间的争斗及罪恶是不可行的, 公产制并不能消除人间罪恶,在公产制度下产生的人间纠纷 只会更多。
他在学术及教学领域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吕克昂成为希腊科学发展的中心之一。亚 历山大大力支持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工作。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逝世,雅典人反 对马其顿的力量高涨,由于亚里士多德和
马其顿王的关系密切,而成为攻击的目标。
他不得不把吕克昂学园交给了弟子德奥邦 拉斯特管理,自己逃离雅典。次年在优卑 亚岛辞世,享年63岁。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教育活动 第二节 《政治学》中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百科全 书式的学者,古代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黑 格尔称亚里士多德是“最多才最渊博(最深刻)的 科学天才之一”和“人类的导师”。
2 、人要运用每一种机能或每一种技术,必 须先学习并经过相当的复习,使各个为之适应。 在作为一个城邦分子之前,必须先行训练和适 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事业。
因此,教育应订有规程(法制)并由邦城办理。
“儿童和需要教育的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 练”,全城邦公民应受同样的教育。当然,他所 说的“全体公民”是不包括奴隶的。教育要立法。 少年的教育应为立法家所应关注的事情。
儿童和童年时期,跟从父母及地区最优秀的教师 学习,还师从到家作客的朋友和拜访者。 l7岁时,赴希腊文化中心雅典,师从柏拉图,在 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并从事教学工作达20年之久。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谢世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 园,东渡小亚细亚,应赫尔米亚的邀请到北部密细亚 地区的阿它尔纽斯城。公元前343年接受了马其顿王 菲力二世的邀请担任年仅13岁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 公元前335年,返回雅典,在吕克昂阿波罗神庙 附近创办了一所哲学学校——吕克昂学园,招收生徒, 从事讲学,直至逝世。
人类除了天赋和习惯外,又有理性的生活, 理性实为人类所独有。人类对此三端必须求其相 互间的和谐,方才可以乐生遂性,而理性应是三 者中的基调。把理性作为行为的准则。
亚氏说,人类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
性,就在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
类似观念的辨认。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 则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一部专门论述政 治问题的专著。但是,他也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的角度,在该书的“卷七”和“卷八”中提出了 关于教育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