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城市地理学发展简析

【摘要】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水平制约着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两者具有大体相应的发展阶段。西方发展史由于战争等原因欧洲的城市地理学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之后则主要依靠飞速崛起的美国来进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直到二战结束部分西欧学者又继续开始了他们的研究。由于我们国家在1949年以前大部分时间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城市地理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基础较为薄弱的科学之一,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始于20世纪,其间随着整个人文地理学的沉浮经历坎坷。

【关键字】地理学分支中外城市阶段

城市地理的发展简史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水平制约着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两者具有大体相应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城市地理学作为相对后起的分支,对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中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总体把握

(1)描述性的地名词典阶段(20 世纪以前)

西方最早的区域地理的代表作斯特拉菩(Strabo,B.C.63-24)的十七卷《地理学》就对城市有较系统的描述。同时代中国西汉史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也对全国 16 个州的 25 个重要城市做了描述。记叙城市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人口、商业、物产等,15 世纪地理大发现后,不过是描述的城市更多,记叙的内容更广,对贸易和地理位置更重视。这时,城市地理是区域地理的一部分,尚未独立出来。属于古代地理学的阶段----描述。

(2)自然位置论阶段(20 世纪前 20 年)

西方经过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在 19 世纪上半叶

经德国的洪堡( A. Humboldt,1769-1859)和李戴尔(K.Ritter,1779-1859)科学地总结古代地理学后,开始进入探讨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的转折。19 世纪后半叶确立了近代地理学。20 世纪早期人文地理异常繁荣,城市地理开始形成。代表人物迪肯森的《城镇位置》主张“让我们永远放弃把城镇、物产和名胜作为互不联系的事实加以罗列的学问,而要对分布和自然位置的逻辑结果有一般的但是综合的了解”。地理学的主体理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拉采尔、辛普尔、亨丁顿,拉采尔对人文地理的贡献是把人的因素重新纳入地理学),城市地理的基本思想是用城市所在位置的自然条件的作用来解释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比描述进了一步。What→Why 标志性著作:1907 年卡尔。哈塞特的《城市地理学研究》;1911 年布兰查特的《格布尔:城市地理的研究》单个城市的研究为主;从描述进入解释,解释城市的决定作用是自然位置。

(3)区域分布论阶段(20 世纪 30、40 年代)

这一时期西方地理学有两个趋势,一是人文化,地理环境决定论在西方也受到批评;二是区域学派的确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按地区联系的各种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及其在各地区差异的科学”。反映在城市地理上:位置公式不能解释城市,更不能解释历史上繁荣过而已经不存在的城市。铁路交通的发展和小汽车开始普及,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位置公式不能解释Conurbation。代表人物奥隆索评论以前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把最大的兴趣集中于单个城市是令人吃惊的事情,地理学和事物的分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城市分布感兴趣显然是重要的,但对它的注意却不够。” 标志性著作:1933 年克里斯泰勒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从单个城市研究向城市体系研究转移;美国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提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园模式。

(4)二战后的迅速发展阶段

地理学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城市地理学后来居上。因为(1)初步基础在战前已经奠定,一些基本概念已经确立。有了理论。(2)大规模的战后城市重建,地理学家大量参加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有了实践。(3)商业资本家理解了商店区位和市场调查的重要性。有就业岗位。(4)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问题日趋严重,有挑战。在探讨区域差异下的人文地理现象的极端复杂性,用传统的定性叙述大量细节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导致地理学在方法论上寻找出路。这一阶段城市地理学的几个学派:区位学派(Locational school):代表人物:W. Garrison, B. J. L. Berry, W. Bunge , M. F. Dacey, R.J.Chorley, P.Haggett 特点:(1)由求异改为求同,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性(过分追求空间差异细节的悲剧结果);(2)由文字描述转为数据处理,计量革命(强调公正客观的逻辑方法,有依据,能验证);(3)建立模型,力求有预测能力。Model: 小中见大;典型的理想化的东西;示范的与实际相象又并不是实际的东西。分图表式的模型和数学式的模型,数学式的模型又分定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也有人称科学主义(自然科学化)。 40、50 年代兴起,60 年代高峰,走向极端,70 年代觉醒,反思。名言:Rubbish in , Rubbish out 正确的态度:计量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别人理解,不是个人欣赏;能简单者不要复杂;定量不能代替定性;定性→定量→定性到 60 年代中后期,区位学派受到批评: 1. 发现归纳出来的许多模型与预期之间有许多差距,模式并不有效(少数还可以,如中地论位序-规模律,重力模型,一些土地利用模式); 2. 世界并不象区位学派所想都是有序可寻,不能把人文地理与自然科学划等号; 3. 在

实证方法中,事实和价值被严格分离,算出来的就是对的。 4. 数量化无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5. 数学基础不太好的传统学者早就不满在心。导致其他学派的兴起。(我认为原因在于:任何模型都有假设;任何一个好的地区性模型加以推广,由于区域差异就出问题;小样本大推广。寻找规律的理想还是可敬的,关键是对规律的理解,规律是有层次的。)行为学派(Behavioral school):代表人物:G. White, J. Wolpert 观点:任何地理现象,除纯自然现象,都与人或人的群体的决定有关;最优区位固然好,但人的行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常由人的癖好、态度、心理等因素决定。特点: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决策来解释人的空间活动及其所导致的分布结果。(如:通过为什么人们选择易遭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居住,来寻找治理洪水的办法。到哪个商店购物?移居到那里?作心象图),受心理学和社会学影响较大。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激进主义学派(结构学派)(Marxist school ) 代表人物:D. Harvey 观点:60、70 年代美国经济不稳定,社会不平等,环境遭破坏,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认为实证主义的空间科学方法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行为学派研究个人的行为也是不够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某种社会结构下的行为,不是真空中的行为;问题来自于制度,来自于社会结构。解决的办法社会革命。都从制度入手,最关心于研究城市居住模式,住房市场,第三世界的现代化,贫困问题,空间不平等的研究。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文(人本)主义学派(Humanistic school)代表人物:段义孚观点:批判区位学派的地理学忽略了人的因素和人的作用,计量运动对知识的定义和看法有太多的排他性、垄断性及霸权心态,有学术帝国主义的味道,单单注重规律的寻找忽视了对独特性事物的探讨,忽视了大千世界的绝大部分。世间的事物并非早就客观地存在着,在等待学者去发掘其规律。世界是多元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不同。强调了地球表面的异质性及独特性,而不强调其通性。人文(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要预测事件的后果和建立所谓的规律,而是要理解事物对人的意义。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一种观念,主要在于批判科学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t)西方较新的哲学观点,1984 年引起人文地理学的注意。一些人对他敌意甚强,认为他是一种怀疑主义,批判了所有的大理论,得罪了各阵营的人,有人对他怀疑,因为他的视野比人文主义更多元。建议阅读:马润潮(1999),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 《地理学报》,54(4),365-372 注意:西方的研究都要纳入某种理论框架。数量地理学向传统的地理学(环境决定论、生态学派,区域学派)提出挑战,然后传遍了全世界,影响深刻。然后弱点逐渐暴露,正统地位开始动摇,其他派别纷起,但仍没有取代区位学派,其他学派实际起了修正和补充的作用。模式、法则、计量;人的个体行为;社会的制度和结构,都是重要的。地理学原来的方法,以及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都值得结合起来运用。从 94 届 AAG 年会看美国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动向。可见:(1)地理学要为社会决策服务受到美国地理学界的极大关注(2)美国地理界当前对人文地理领域的关注远远超过自然地理。对人文地理领域,包括城市、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人口等地理分支的研究是比较活跃的,讨论会和论文的数量远远超过自然地理领域的各个分支。其中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专业组位居以系统研究命名的各专业组的前 3 位。(3)从各区域研究专业组在年会上的活动看,美国地理界对原先和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不是放松了而是加强了,中国专业组也很活跃。(4)对地理研究手段的研究非常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