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侦查学1
1月全国自考自学考试刑事侦查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1月全国自考自学考试刑事侦查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5f4a96b9f3f90f76c61ba6.png)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刑事侦查学试题课程代码:00358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场保护人员遇到受重伤的人,应当( )。
A.立即送医院抢救B.如是犯罪分子,应及时讯问C.在医务人员配合下询问D.抢救时应有侦察人员观察守护E.为确保现场状态不发生改变,将伤者送医院救治2.刑事统计指标中的比较指标包括( )。
A.发案率B.犯罪率C.破案率D.发案数升降率E.立案率3.爆炸案件的炸点是勘查的重点,发现炸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寻找( )。
A.现场破坏最严重的地方B.形成孔洞、缺口的地方C.爆炸抛出物散落的方向D.倒塌物体的下面E.皮革物体呈星芒状不规则破损的中心4.某厂财务科保险柜被撬盗,失窃现金15000元及国库券30000元,其中国库券为99版3年期连号,请问接报后,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控制销赃B.追缉堵截C.阵地控制D.通缉通报E.伏击守候5.确定摸底排队的范围可从下述哪些方面进行?( )A.根据犯罪现场的中心来确定B.根据案件性质来确定C.根据作案工具来确定D.根据有地域特征的犯罪遗留物来确定E.根据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确定6.在侦查有赃款赃物的案件中,调控赃款赃物是侦查破案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调控赃款赃物的具体内容包括( )。
A.控制销赃渠道B.调查哪些人对赃款赃物有所需求C.调查哪些人曾持有、使用类似赃物的物品D.调查了解哪些人在经济上有不正常现象E.调查哪些人曾出售类似赃物的物品7.对发现的嗅源应及时提取,提取嗅源的方法有( )。
A.原物提取B.摩擦感染提取C.蘸附提取D.热蒸发提取E.胶带提取8.讯问中常见的讯问突破口主要是( )。
A.犯罪嫌疑人无法掩盖的事实B.较为公开暴露的事实C.犯罪嫌疑人口供中暴露的矛盾D.犯罪嫌疑人心理结构的薄弱环节E.共同犯罪案件中的初犯9.某地连续发生多起诈骗案件,被骗者十多人,刑侦部门接报后,经询问被害人分析,同一人作案可能性极大,为此,可采用的侦查措施是( )。
全书教学课件:刑事侦查学
![全书教学课件:刑事侦查学](https://img.taocdn.com/s3/m/9d9b38e6b7360b4c2f3f646d.png)
(三)根据现场有无伪装 • 伪装现场 • 无伪装现场
返回本章节目录
第二节 现场勘查的任务和要求
一、现场勘查的概念
– 在事件发生以后,侦查人员为了查明事实真相, 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策略方法,对事件发生 的有关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检 查,对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询问的一项侦查活动
养成保密的习惯
返回本章节目录
第三节 刑事案件的侦查管辖
一、刑事案件的分类
(一)依据案件性质: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和其 他刑事案件
(二)根据刑事案件的危害后果和侦查机关制 定的立案标准:一般案件、重大案件和特别 重大案件
(三)根据刑事案件的侦查途径:“从事到人” 开展侦查的案件和“从人到事”开展侦查的 案件
三、现场询问的方法
– 侦查询问的方法均可适用于现场询问
返回本章节目录
第七节 现场勘查记录
一、现场勘查笔录
– 侦查人员在勘查案件现场的过程中,对现场情 况和勘验情况所作的客观真实的文字记载
– 实地勘验笔录分为前言、叙事和结尾三个部分
二、现场绘图
– 运用制图学的原理和方法记录犯罪现场及其与 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反映现场上各种与犯罪 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分布状况的一种记录手段
第一节 刑事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 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刑事案件的侦查管辖 第四节 刑事案件侦查的形式
按“Esc”键返回章目录
第一节 刑事侦查的任务
一、查明犯罪事实,认定犯罪人
– 要确定是否发生了犯罪事实 – 如果发生了犯罪事实,必须判明犯罪分子实施
犯罪的有关情况
二、收集证据
– 发现证据 – 固定和收取证据 – 检验和核实证据
《刑事侦查学》侦查系刑侦
![《刑事侦查学》侦查系刑侦](https://img.taocdn.com/s3/m/cdbd0526a76e58fafab00378.png)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侦查措施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第四章 侦查措施
教学目的:
•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 解各种的侦查措施手 段的概念,掌握运用 各种侦查措施手段的 条件和注意事项,会 运用各项侦查措施手 段。
• 教学重点
1、各种侦查措施手段的 概念
2、各种侦查措施手段 应用条件和应注意问 题。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二)安定 被询问人的情绪
1、热情接待,排除干扰。
2、以简明语言表明询问意图
(三)做好被询问人的思想转化工作
1、常见的被询问人态度
积极配合、消极被动、拒绝对抗
2、疏导转化
1)细致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主要的工作方法
2)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帮助被询问人克服 障碍
3)针对对象思想障碍采取不同方法帮助其克服 心理障碍
(二)知情人:知道本案件有关情况的人。 (三)有关专业人员:具有某一专门知识 与技能的人员。
四、调查询问的形式和方法
(一)公开的调查询问(身份、目的公开) 1、个别走访 2、座谈会 3、通知询问(刑事诉讼法97条规定)
(二)秘密的调查询问 1、化装询问;2、通过第三者询问。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3、制作应用有关措施 手段的法律文书。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第一节 追缉堵截
一、追缉堵截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追缉——是指在案件侦查过程中, 查明重大犯罪嫌疑人已经潜逃,及 时组织力量,循其可能逃跑的方向 和路线进行追捕的查缉措施。
堵截——是指在犯罪分子逃跑方向 的前方设卡进行守候拦截将其捕获 的查缉措施。
《刑事侦查学》
一、侦查实验的作用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1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1](https://img.taocdn.com/s3/m/9a426530ee06eff9aef8078e.png)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一、学习刑事侦查学的意义导言二、刑事侦查学的学科体系一、学习刑事侦查学的意义是侦查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研究刑事案件的理论起点是侦查人员全面审视案件的理论基础案例一案件性质:杀人死者情况:女性;裸体;割头剖腹现场勘查结果:提取少量物证现场异常情况:女尸阴部的油菜杆现场分析结果:1、死者与作案人矛盾很深2、死者与作案人关系亲密案例二案件性质:抢劫杀人死者情况:苹果园老板;锐器致死现场勘查结果:未发现明显搏斗痕迹;提取到苹果一个;烟头四支现场分析结果:熟人作案;图财害命•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学科体系包括:刑事侦查基础理论、刑事侦查措施、刑事案件侦查方法三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应将侦查程序、侦查谋略和各国侦查比较也作为侦查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理论体系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同一认定理论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辨证唯物主义侦查中的运用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刑事侦查学的历史基础工作体系刑事特情刑嫌调控阵地控制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刑事技术侦查刑事犯罪调查研究侦查协作侦查程序体系受案立案收集证据侦查终结侦查破案侦查对策体系犯罪现场勘查预审侦查指挥谋略侦查专门手段侦查措施第一章刑事侦查学概述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刑事侦查学的基础理论参考书目•《犯罪侦查》[美]韦恩W.贝尼特等著,但彦铮等译,ISNB7-5014-2274-5/D.1083,2000年9月第1版,群众出版社出版;•《刑事侦查学》公安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编,ISBN7-5014-2108-0/D918,1999年12月第1版,群众出版社出版•《侦查学原理》王传道编著,ISNB7-5620-2049-3/D.2009,2001年6月第1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节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一、刑事侦查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6dbf8ccaaedd3382c4d3df.png)
制作人: 吴 娟 刑事侦查学院
整理课件
六、案件现场的分类
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主体现场:实施具体犯罪的现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
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犯罪的主要阶段所形成的现场。 关联现场: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较
为间接,对犯罪作用相对较小的实施场所。
制作人: 吴 娟 刑事侦查学院
整理课件
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案件与犯罪:
犯罪必然形成案件;立案并不一定形成犯罪
范围:
犯罪具体实施场所; 可能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 怀疑犯罪发生场所
现场:固定、移动、系列
制作人: 吴 娟 刑事侦查学院
整理课件
四、案件现场的构成要素
时间:理论上是犯罪分子预谋犯罪到实施犯罪的整个时间段。侦 查实践中通常指在犯罪现场实施犯罪活动的时间。
尽可能毫无遗漏地搜集现场一切跟犯罪有关的物品、痕迹。
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犯罪嫌疑人的物品、痕迹;被害人的物品、痕迹 现场访问获取被害人或其它证人的证言证词
制作人: 吴 娟 刑事侦查学院
整理课件
任务四:记录现场情况
痕迹、物品提存 现场绘图 现场照相、摄像 文字记录
制作人: 吴 娟 刑事侦查学院
制度、社会条件 等…… …… ……
制作人: 吴 娟 刑事侦查学院
整理课件
重庆安全?
安全感调查: 2008年 重庆市民安全感 92%
重庆打黑专项斗争到7月份破案4万多起,破积案1万4千多起, 其中破命案积案300多起。
截至8月15日,已成功抓捕黑恶团伙成员1544人,警方收缴枪支 48支、子弹877发;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5.3亿元,
制作人: 吴 娟 刑事侦查学院
整理课件
刑事侦查1
![刑事侦查1](https://img.taocdn.com/s3/m/1719943983c4bb4cf7ecd1c7.png)
三 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
案例分析法 侦破经验总结法 犯罪情势的调查法 比较借鉴法 科学实验法
辛普森及其律师
第二章 刑事侦查的任务和原则
一. 刑事侦查的定义
1.
刑事诉讼法第82条: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 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 施。 主体: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监狱侦查部门,军队自侦 部门、国家安全机关 侦查对象:刑事案件 侦查与侦察的关系
现场二:某日,在某厂医务室楼下发现一高坠死 亡的青年女性尸体,头部、四肢均发现粉碎性骨折, 经现查勘查后发现:此女青年系三楼医务室的厂医, 当天为该女青年值班,值班室内打扫得很干净,窗 户处的写字台上有数枚清晰的灰尘加层鞋印,经检 验为死者的鞋所留,死者在处方上写有三个字:我 想死!在复勘现场时,侦查人员发现窗口旁的树叶 上有几滴微量血迹,经化验为死者所留。
刑事侦查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刑事侦查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体系 第二节 刑事侦查学和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刑事侦查的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 刑事侦查的定义 第二节 刑事侦查的目的、任务 第三节 刑事侦查的原则
刑事侦查学 是研究侦查活动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具体地说,刑事侦查学是研究侦查机关为 了发现、制止犯罪,揭露、证实犯罪,缉 获犯罪嫌疑人所运用的侦查技术、侦查措 施和侦破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P7
三.犯罪现场的特征
犯罪现场现象的暴露性和犯罪本质的隐蔽性 犯罪行为的连续性和形成现场的阶段性 同类案件现场的共同性与具体案件现场的特殊性
4.犯罪现场的分类 :
其他划分方法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2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2](https://img.taocdn.com/s3/m/e6bf58f7700abb68a982fbcc.png)
第十一章杀人案件侦查第一节杀人案件概述一、概念杀人案件,是指犯罪行为人凭借一定的物质和能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件。
二、死亡类型非犯罪行为引起的死亡:自然死亡、意外事故和自杀身亡犯罪行为引起的死亡:他杀三、杀人案件的分类(一)杀人动机和目的不同政治性杀人私仇报复杀人奸情杀人强奸杀人婚恋、家庭纠纷杀人图财杀人其他动机杀人:练胆、转椅视线、杀人灭口、甩包袱、封建迷信等(二)尸体是否完整全尸案件碎尸案件白骨案件灭尸案件(三)杀人手段、工具不同根据犯罪行为人杀人的手段和所凭借的犯罪工具的不同情况,可分为枪杀、锐器杀人、钝器杀人、投放危险物质杀人、爆炸杀人、放火杀人、电击杀人、驾车杀人、徒手杀人等。
(四)死者身份是否明了根据受理案件时死者的身份是否明了,可分为死者身份明确的案件和死者身份不明的案件(即通常所说的无名尸体案件)。
(五)尸体是否被发现根据受理案件时尸体是否被发现,可分为已发现尸体案件和未发现尸体案件(也有人称为无尸体案件、失踪人案件)。
四、杀人案件的特点(一)多有与杀人犯罪相联系的特定预谋过程犯罪预谋的内容包括:杀人手段的选择及犯罪工具的准备,了解和掌握实施杀人行为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选择杀人地点和杀人时机,选择靠近被害人的方式、方法,排除实施杀人行为的障碍,等等。
(二)犯罪行为具有致命的强度犯罪行为人对杀人方式的选择,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有利于实现犯罪目的。
二是有利于逃避侦查和打击。
三是自身的体力、技能和占有工具的条件。
四是犯罪的空间环境和接近犯罪对象的方式。
(三)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大多存在着既有的利害关系大多数杀人案件,双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既有的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
杀人案件的发生,正是这种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发展演变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图财杀人、精神病患者杀人、变态人格杀人、性变态杀人案件所占比重的增加,这一特点的普遍意义越来越小。
对一些杀人案件的侦查,如果过分依赖因果关系的排查,就可能使侦查陷入僵局。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3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3](https://img.taocdn.com/s3/m/81fe2faaa0116c175f0e484e.png)
一、犯罪现场勘查课程简介
导言
二、我国犯罪现场勘查的发展史
犯罪现场勘查内容体系
犯罪现场勘查总论部分
犯罪现场勘查分论部分
现
犯 罪 现
犯 罪 现
犯 罪 现 场
场 勘 查 现现 现 的 场场 场
场 场 勘 组 访勘 分
概 保 查 织 问验 析
述护
概 述
与 指
挥
现 场 搜 索
犯 罪 现 场 勘 查 记 录
• 两个现场提取的指纹输入指纹自动识别 系统进行特征放大编辑处理 认定部分指 纹系同一人所留。
• 根据蚊帐上“扬中市跃华皮革制造有限 公司”字样胶带 发现该公司有工人也叫 “朱建平”,其于8月13日与同事宗继军 一同辞职回家,下落不明。至此,犯罪 嫌疑人朱建平和宗继军被成功锁定。
彭文教授对全国犯罪现场勘查大 练兵比赛的总结
• 后排座位上一只矿泉水瓶子上显出指纹 三枚。
• 最后技术人员对车内进行了“502”胶熏 显
• 技术人员在车内提取了40余处血痕送到 扬州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检验,均为被 害人血迹。
• 对两个矿泉水瓶瓶口进行DNA检材处理, 为非一人所留。
• 尸检结果:刺破心脏,导致被害人因心 脏循环衰竭死亡
• 死者 镇江市江天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沈宝 安。
动
现 针对这类现场必须要将现场上的变
场 动排除
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思
以犯罪现场形成以后有无重
考 大变化为标准。
该分类在实践中 有什么现实意义?
思
对勘验的方式方法和对现场
考 分析的准确性有直接的影响
在实践中是否可以只重视 原始现场不重视变动现场?
1.刑事侦查学课件(序言、第一讲、第二讲)
![1.刑事侦查学课件(序言、第一讲、第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579368966bec0975f465e2d0.png)
• 任惠华编著:《刑事侦查学史》,西南政法大学1991 年印
第二讲 侦查的基础理论
我们很不幸地生在一个电视霸权主 义的时代,电视训练着并改变着无数人 的欣赏习惯,让无数人变得焦躁、轻浮、 懒惰、追逐直观和直白。
安全性观察的训练
此类观察的核心就是“四看”: a、看眼神与面色; b.看手; c、看脚步; d、看腰部、腋下与小腿
入口的观察 入口:
1、门是否为金属或硬木结构? 2、能否防止从外部拆除门的铰链? 3、在门上或离锁40英寸以内是否有窗户? 4、门上是否有备有锁? 5、门栓和门栓板是否牢*地固定? 6、如果门上无窗户,门上是否有窥视镜或对讲电话? 7、能否从设在门边的邮件透递口、交货口或动物门(猫狗门)去破坏门锁? 8、有无带有保险锁的屏风或防暴门? 9、是否所有外部入口都有照明? 10、从大街上或公共场所能否观察到入口? 11、门廊或风景设计能否挡住来自大街或公共场所的视线以隐蔽入口? 12、如果是滑动玻璃门,滑动部件是否有滑出导槽的危险? 13、在滑动玻璃门上是否安装了“查理杆”或备用钥匙开的备用锁? 14、滑动门是否安装在坚固的镶框里? 车库及地下室入口:
二、物质交换原理与信息转移原理
• (一)物质交换原理 • “无论何时,只要两个客体接触,在接触面
就会产生物质的转移现象。” • 物质交换原理有着深厚的科学基础,体现
了能量转换和物质不灭的定律,因此理论上对 其内容几乎没有任何质疑。 • 物质交换原理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
威廉·肯尼迪涉嫌强奸案
地下室与车库窗户观察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d8e8bc7551810a6f52486ab.png)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刑事侦查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Criminal Investigation Science(三)开课对象:非法学院专科生(四)课程性质:刑事侦查学是非法学专业专科生的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的选修课。
(五)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明确刑事侦查学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刑事案件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侦查目的和侦查工作原则,侦查质量、效益的评估依据,侦查办案的基本程序。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四个专题:第一个专题:刑事侦查学概论,包括刑事侦查的任务和原则、刑事侦查学的体系和对象以及侦查史;第二个专题:刑事侦查措施,包括询问、搜查、扣押和讯问等;第三个专题:刑事技术的类型,包括刑事照相、痕迹勘验和文书检验等;第四专题:典型个案的侦查,包括杀人、抢劫、强奸、诈骗等案件的侦查方法。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 学时学分数: 2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并穿插课堂讨论、相关题材影视、辩论赛等形式。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专题绪论一、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明确刑事侦查学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刑事案件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侦查目的和侦查工作原则;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分析案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侦查质量观和效益观。
二、教学时数:6学时三、课程内容第一节侦查与侦查目的一、侦查概念二、侦查目的第二节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一、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二、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三、刑事侦查学的体系四、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侦查工作的原则一、依靠群众原则二、实事求是原则三、遵守法制原则四、迅速及时原则五、协同作战原则六、保守秘密原则第四节分析案情中的思维方法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用联系的、运动的、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三、坚持认识规律四、抓住关键性问题五、设身处地地分析六、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七、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推导第六节侦查效益、质量评估一、侦查效益评估二、侦查质量评估四、考核要求识记:1、侦查;2、侦查目的;3、刑事侦查学;4、侦查原则;5、刑事案件;6、侦查效益;7、侦查质量第二专题侦查基础工作一、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侦查基础工作的内容,认识侦查基础工作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开展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刑事侦查学刑事侦查学(1)
![刑事侦查学刑事侦查学(1)](https://img.taocdn.com/s3/m/9ae8885a33d4b14e852468ed.png)
学
进入现场内部进行观察
观察的要点:
刑
1、室内门窗的状态:它们是关着还是开着,是全开还
是半开,是否上锁,是否有撬压破坏迹象;
示例: (美)综合.先 静后动
详细勘验中,要弄清客体的细微特征尤其是在静 刑 态勘验中难以观察发现的细微特征以及其内部变 事 化状态,发现客体上不易看见或者潜在的痕迹和
细小物品或者细微物质,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对痕 侦 迹物证加以固定和提取;要注意探究有关现象的 查 形成原因、条件、过程及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在发现、固定、提取痕迹物证时,要严格按照操 学 作规则进行。
香烟味、火药味、化学药品、腐败气味等。
(三)初步勘验
初步勘验又称静态勘验,是指在不变动现场物体
刑 原来位置和状态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勘验。
初步勘验时,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观察客体的具 事 体位置、它所呈现的状态、它与其它客体的相互
侦 关系,它表面有无明显的痕迹物证等方面。
在初步勘验过程中,可以利用放大镜,也可以利 查 用电筒光、强光灯等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客体进
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学 5、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
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四、 勘验人员在现 场的一般行为守则
勘验人员不能在现场及其附近抽烟,乱扔异物;
刑
不要使用现场的厕所,或拧动洗涤槽、浴盆上的
事 水龙头;
侦
在现场上,对物品进行动态勘验前,对任何东西 都不能乱摸、乱碰、乱拿或者有所改变;
查
学
刑事侦查学——精选推荐
![刑事侦查学——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4591c5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2.png)
刑事侦查学刑事侦查学期末复习资料第⼀章刑事侦查学绪论1、刑事侦查学诞⽣的标志答:1893年,奥地利,汉斯·格罗斯《犯罪侦查》(《侦查⼯作指南》《司法检察官⼯作⼿册》各种翻译可能不⼀样)2、与刑事侦查学关系较为密切的学科3、与侦查学关联最⼤的三个学科答: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4、侦查的概念、理解P8答:(1)概念: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的专门调查⼯作和(采取的)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强制措施: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传)(2)理解:主体、对象、⽬的、中介、依据、任务5、侦查概念的主要特点:侦查主体的特定性、侦查阶段的独⽴性、侦查⽅式的专门性、侦查任务的明确性、侦查活动的依法性。
6、我国拥有侦查权的侦查主体答:公安机关、⼈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7、刑事侦查⼯作的特点答:对抗性(是指刑事侦查⼯作与侦查对象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抗⽭盾)、秘密性、时机性、谋略性(刑事侦查⼯作的谋略性特点是由刑事犯罪的隐蔽性和狡猾性所决定的)8、侦查活动的本质属性P9职权、程序、措施、证明活动、抓捕犯罪嫌疑⼈的⾏动9、刑事侦查学的特点答:政治性、实践性、应⽤性、动态性、谋略性、综合性、法律性、科学性10、刑事侦查学的研究体系答:客体、对策、基本原理11、侦查学的研究对象答:主题——侦查对策、⽅法、侦查规律副题——侦查主体(知⼰)副题——犯罪规律、特点(知彼)特⾊——预防犯罪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刑事侦查活动。
12、刑事侦查学的学科性质13、刑事侦查学的具体研究⽅法答:调查法、总结法、⽐较法、实验法、统计法、案例分析法14、法医学和毒物学(【法】奥尔菲拉《毒物的特性》)成为最早为刑事侦查提供科学证据的学科。
15、笔迹学:笔相学龙勃罗梭(意)⼈体测量学:贝蒂隆(法)指纹学:⾼尔顿16、1892年,现代警察机构——苏格兰场英国:DNA鉴定犯罪,最先采⽤17、秦:《封诊式》;宋:宋慈1247《洗冤集录》。
刑事侦查大纲(1)
![刑事侦查大纲(1)](https://img.taocdn.com/s3/m/dc460b54ad02de80d4d84014.png)
刑事侦查学什么是刑事侦查?《刑事诉讼法》82条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学理概念]:警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为了收集证据,揭露犯罪,揭发犯罪人而依照法律规定所实施的调查性措施和强制措施。
刑事侦查学的对象刑事侦查学是一门研究侦查犯罪的措施、手段和方法的专门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由刑事技术手段、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的。
刑事技术手段 , 是指为了发现、提取、固定、检验物证和防范控制犯罪而采取的各种科学技术方法的总称。
主要包括刑事、痕迹检验、枪弹检验、文书检验、笔迹鉴定、指纹鉴定、物证化验、外貌识别和人像鉴定,以及指纹档案管理和犯罪防范技术,等等。
侦查措施,是指侦查机关对犯罪案件实施侦查所采取的各种策略方法。
主要包括:现场勘查、侦查实验、询问、搜查、扣押物证、通缉、通报、讯问等项措,以及实施各项侦查措施应当采取的策略方法。
侦查方法,是指各项侦查措施和技术手段在侦查破案中的综合运用。
三括侦查破案的一般方法和侦破各类案件的具体方法。
侦查,是指侦查机关为了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分子,依法进行专门调查和实施强制性措施的活动。
侦查的历史沿革古代侦查侦查职能的产生:皋陶(舜帝时期的士官)中国古代侦查职能的转变:总体说来,中国古代侦查机构被包含于司法、行政、军事体系中,未能有独立形态的侦查职能机构出现唐宋时期:多重并列和分工合作格局明清时期:负有侦查职能治安机构更加庞杂,出现专门化的趋势外国侦查概况1、奴隶制社会:神职官员负责查明案情并作出裁判;侦查主体是审案的法官;军队参与收集证据和缉捕犯罪人;2、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多元主体的侦查主体制度;大陆法系:以法官为主普通法系:大陪审团为主近代中国侦查概况近代社会侦查的军事色差十分浓厚外国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行使侦查、审判权,中国国家司法独立丧失。
侦查制度出现了独立化萌芽侦查职能与其它职能融合,把眼力镇压人民的反抗作为根本任务。
《刑事侦查学》侦查系刑侦
![《刑事侦查学》侦查系刑侦](https://img.taocdn.com/s3/m/cdbd0526a76e58fafab00378.png)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 (二)作用 • 1、防止犯罪分子逃避侦查的措施
• 2、是查缉重大刑事犯罪分子和嫌疑
• 人有效措施
• 二、追缉堵截的条件
• (一)特征条件
• (二)时间条件
• (三)空间条件
• (四)交通工具条件
• (五)痕迹条件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 三、追缉堵截的方法 • (一)追缉方法 • 1、单向尾随 • 2、两线策应 • 3、多路迂回 • 4、边追边访 • (二)堵截的方法 • 1、设卡堵截 • 2、定点堵截 • 3、寻查堵截 • 4、围捕堵截
•
1、人包分离 人物分离
• A、防止对象袭击干警
• B、防止对象销赃毁证(5段) • 2、、检查要彻底细致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四)盘查车辆
1、 盘查的目的
( 1 )发现犯罪可疑人员 • (2)确定车辆是否为赃车
2、对特定目标车辆的盘查方法 • (1)选点要得当 • (2)设置复式卡站 • (3)警力要充足
1、通缉的条件是什么? 2、通缉与通报有什么区别?
《刑事侦查学》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公安机关办案称程序115规定: 1、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
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的必要的。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见116条
《刑事侦查学》
通缉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应当 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通令缉捕抓拿归 案的一种侦查措施。
《刑(事侦二查)学通》 缉条件
侦查系刑侦教研室
1、在逃
2、应当逮捕
(三)通缉令的内容
《刑事侦查学》2023年
![《刑事侦查学》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0d319dd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4.png)
概念:信息化侦查是指围绕侦查工作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和完善侦查业务的一切理论与实践的总和。
具体对刑事侦查有以下作用:一)促进侦查思维的拓展: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侦查思维更趋于多元化,更为活跃二)信息论对侦查的指导意义:从信息论的角度上讲,犯罪过程是一个信息转移或交换的过程;1.信息视角下呈现新的痕迹观:在信息视角下,心理痕迹以及电子和电磁数据也纳入痕迹的范畴。
2.侦查观念发生改变:当信息成为一种可以刻画人的个体及相关社会属性的痕迹时,信息就具有了侦查学考察的价值。
3.促进侦查观念的改变:三)促进侦查模式的转变:信息化的背景下,侦查模式转变为由人到案,主动进攻。
四)信息化对刑事侦查的作用一.依靠群众,实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遵守法治原则3.及时迅速原则:积极侦查,及时破案;4.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5.侦查的基本原则(18-20)二.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1.本人或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2.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4.应当自行回避的情形一)侦查人员在侦查办案过程中违反规定会见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1.索取、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2.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活动的3.有其他不正当行为的,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办理的。
4.应当责令回避的情形二)侦查人员回避的条件(58)三.查明现场情况一)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及其他物证1.全面提取各种痕迹、物品及其他物证2.分析研究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及其他物证3.初步检验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及其他物证4.收集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及其他物证二)判明事实的性质三)现场侦查的任务(72-74)四. 1.中毒者食用的饭、菜、调料、饮料、汤水及其他食品;2.中毒者服用过的药物及残渣和注射的针剂,注射器具等;3.中毒者的血液、洗胃液、呕吐物、排泄物;4.尸体检验时提取的胃内容,尿液、血液及其他脏器;5.现场发现的可疑纸张、布片、玻璃瓶及塑料容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侦查认识的特点
(一)侦查认识具有探索性 (二)侦查认识具有智能型 1、案件现场的观察和犯罪线索 的发现渗透着侦查人员的个体经 验和智慧。 2、提出侦查假说重建犯罪现场 渗透着侦查人员的个体经验和智 慧。 3、证据的搜索与获取是侦查人 员与犯罪分子智力对抗的结果。 (三)侦查认识具有功利性
何故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作案人的动机和目的
导致作案人作出 某种决定或实施 某种行为的外界因素
何物 案件中的标的物
案件中的使用物
案件中的关联物
何人
案件中的当事人
案件中的关系人
案件中的知情人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故 何物
何情 “从事到人”的侦查模式及途径
何人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故 何物
何情 “从人到事”的侦查模式及途径
何事
第四节 侦查的原则
一、遵守法制的原则 二、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迅速及时的原则 四、严守秘密的原则 五、节约成本的原则 六、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侦查认识论
第一节
侦查认识概述 第二节 侦查认识中的逻辑结构 第三节 侦查认识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侦查认识概述
侦查工作的逻辑程序如下: 获得原始证据—建立推论—根据 推论推出结果—检验结果—鉴定 推论 拉· 别尔金
1、加强学习,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2、提高情景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调查访问的方法
宋朝的包拯和宋慈 洗冤集录: 1、到达现场后应先询问事件发生的粗略经过。 2、专派一人担任负责察访的“体究”的做法。 3、广泛察访,全面收集材料,汇集进行综合分析。 欧洲:福尔摩斯破案的奥秘在于深入细致的勘验和 察访加上神奇的逻辑推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侦查的过程也就是调查访问的过 程。
导
论
第一节 侦查方法的历史发展
一、神明裁判方法
如热铁审。 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 古印度的摩奴法典:火审、水审、 秤审、毒审、圣水审、圣谷审、热 油审、抽签审。
二、审讯问案的方法
历史上被视为“证据之王”。 当审讯问案成为查明案情之主要方法的时 候,重视并依赖被告人口供就是司法裁判 的基本特征,刑讯逼供就应运而生了。
一、侦查认识的概念
侦查认识就是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案 件性质、作案主体以及犯罪过程的反映、推测、意 见和信念。 反映:侦查人员通过观察而获得的案件各方面的初 步情况。 推测:侦查人员在初步观察基础上提出的各种猜测 和假设。 意见:侦查人员对案件情况的判断。 信念:侦查人员对推测和意见求证以后、所持有的 确信某人是罪犯、某犯罪是这样进行的思想状态。
第一章 侦查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侦查
第二节 侦查的主体及其管辖 第三节 侦查客体及模式 第四节 侦查的原则
第一节 什么是侦查
一、侦查的定义
我国刑诉法82条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 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专门调查工作包括法律规定的讯问犯罪嫌疑
四、勘验鉴定的方法
秦朝:《秦简· 封诊式》 宋朝:《洗冤集录》 西方:1878年法国的亚历山大· 拉卡圣 1900年海尔枪弹检验
五、人身识别的方法
1、刺字和烙印 2、相貌识别和人体测量法 3、指纹鉴识法 4、笔迹鉴识法 5、人身识别的其他途径
六、收集情报的方法
1、告奸和耳目 2、捕盗人和前科犯 3、收集犯罪情报方
三、侦查认识的分类
(一)感性类认识与理性类认识 (二)个体认识与群体认识
第二节 侦查认识中的逻辑结构
一、侦查认识中的逻辑推理形式
犯罪重建包括五个阶段的内容: 1、资料的收集 2、初步推测 3、假说建立 4、验证 5、理论形成
犯罪重建阶段:观察—假说—演绎—论证
侦查学
目
录
导 论 第一编 侦查原理 第二编 侦查措施 第三编 案件侦查
导
论
第一节
侦查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侦查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侦查的发展趋势
第 一 章
一、神明裁判方法 二、审讯问案的方法 三、调查访问的方法 四、勘验鉴定的方法 五、人身识别的方法 六、收集情报的方法
第三节 侦查的发展趋势
一、走向文明 三、走向法治 五、走向公正 七、走向专业 二、走向科学 四、走向人权 六、走向效率 八、走向规范
Allan Pinkerton (1819-1884)
第一编
侦查原理
第一章 侦查概述 就刑事案件的诉讼过程来说,侦查 人员是做饭的,检察人员是卖饭的, 审判人员是吃饭的。
何时
该案件是什么时间发生的
该案件持续了多长时间
该案件与其他事件 的时间关系
何地
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 与其他物体的相互关系
自然形态特征
社会形态特征
案件发生场所的 地形、地物、地貌等
案件发生场所的社会属性及其 周围环境的政治、经济、 文化、宗教等社会背景特征
何情:包括案件发生的方式和过程
如杀人案件,有毒杀、枪杀、勒杀、扼杀、 闷杀、溺杀、电杀、刺杀。 如在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的侦查中,侦查人员 应该从作案人如何准备行窃、如何进入现场、 如何实施盗窃、如何逃离现场、如何销赃灭 证的整个过程中去发掘案件信息和收集证据, 并在整体上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 对案件事实作出完整的判断。
边防管理部门
交通管理部门 缉私部门
第三节 侦查客体及模式
一、侦查客体 何事、何时、何地、何情、何故、何物、何 人 二、侦查的基本模式 “从事到人”的侦查模式及途径 “从人到事”的侦查模式及途径
何事:
某人死亡
正常死亡事件
非正常死亡事件
自杀事件
他杀事件 犯罪杀人事件
仇杀、财杀、情杀、 流氓杀人、激情杀人 非犯罪杀人事件, 如正当防卫
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 证、书证,鉴定以及通缉等,也包括法律未 明文规定、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跟踪守候、 秘密侦查、诱惑侦查、悬赏侦查等。 强制性措施主要指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 住、拘留和逮捕。
学界的通说,侦查的定义为:是国家专门机关在 受理刑事案件并履行立案手续后,为查明案情、 收集证据、查缉嫌犯和追缴赃物而依法进行的各 种常规性措施、紧急性措施与强制性措施的总称。 第一,侦查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包括公安机 关、检察机关等。 私人侦探、民间鉴定机构?
第二,侦查是侦查机关受理刑事案件、通常是立 案后进行的诉讼活动。
立线侦查?立嫌侦查?
第三,侦查是一种诉讼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侦查的法制化
二、侦查的目的和功能
侦查的目的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 (一)查明案情 (二)收集证据 发现证据;固定和保存证据;审查和判断证 据。 (三)查缉逃犯 (四)追缴赃款赃物 预防犯罪
第二节 侦查的主体及其管辖
享有侦查权 的主体
一、侦查主体
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
国家安全 机关
军队 保卫部门
监狱 管理部门
海关 缉私部门
二、侦查管辖
(一)部门管辖 (二)级别管辖
人民检察院 侦查管辖的案件
必须管辖的案件
可以管辖的案件
吸收管辖的案件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Βιβλιοθήκη 同时满足四项条件
案情发现——案情假说——案件论证 推断:在案情假说提出以前,对案情的思维判 断过程。 推证:在案情假说提出以后,通过实验或鉴定 等方法检验假说的过程。
推断的实例——纽约炸弹疯子案例 1、性别 2、年龄 3、事由 4、教养 5、体态 6、民族 7、居住地 推证的实例—— 泛美航空小姐失踪案
第三节 侦查认识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一、侦查认识的构成因素 1、认识主体 2、认识对象 3、认识手段 4、认识目的 5、认识依据 6、时空条件
二、阻碍侦查认识正确形成的主要因素
1、案件性质 2、侦查经验 3、情景思维 4、逻辑思维 5、后天素质
三、提高侦查认识能力的主要途径
即在案件侦查过程中, 发现其他罪行而并案侦查
国家工作人员 渎职犯罪案件
国家工作人员利 用职权实施的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的案件
前述三类案件之外的 其他犯罪案件
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
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
公安部门侦查管辖的案件 国内安全保卫部门 经济犯罪侦查部门 刑事侦查部门 禁毒部门 治安管理部门
法的发展
第二节 侦查制度的历史沿革
侦查机关的组织结构; 侦查活动的程序方法; 侦查人员的职能责任。 第一步、犯罪侦查职能和军事职能 的分离 第二步、犯罪侦查职能和审判职能 的分离 第三步、犯罪侦查职能和治安职能 的分离
一、古代奴隶社会的犯罪侦查制度 1、司法官员的产生及其犯罪侦查职能 2、警察的起源及其犯罪侦查职能 二、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犯罪侦查制度 1、中国 2、法国 3、英国 三、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的犯罪侦查制度
1、通过观察(现场勘查、证据搜索),界 定所需解决的问题。(观察) 2、将观察所得到的证据资料尝试用一个假 设的案件事实包容起来。(假说) 3、根据创造的解释性假说,凭经验法则或 者逻辑法则推导出一些合理的未经观察、未 经证实的案件情况。 4、用实验、鉴定等方法检验演绎推论的正 确性。
二、推断与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