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小学生及家长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合集下载

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家长知信行调查

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家长知信行调查

发生地点
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 所。
疫情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病毒通过粪便污染环境,再经口 感染。
接触传播
病毒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再经 口感染。
空气传播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 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 感染。
疫情危害程度
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感染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 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对社会的影响
疫情爆发时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影响 正常生活秩序,增加医疗负担和社会 成本。
03
家长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认 知情况调查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进行。问卷内容包括家长对诺 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同时,还对部分家长进行了访 谈,以染性腹泻疫情 概述
疫情发生情况
发生时间
发生频率
通常在秋冬季节高发,可能与低温有 关。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可能与多种因素 有关。
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 集性疫情家长知信行调查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引言 • 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
概述 • 家长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认
知情况调查
目录
• 家长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 防行为调查
• 家长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治 疗态度调查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目的
背景
校园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 发场所,为了解疫情发生的原因 和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 相关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家长对诺如病毒 感染性腹泻的认识、态度和行为 ,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 依据。

我校小学生常见传染病调查活动报告书

我校小学生常见传染病调查活动报告书

“我校小学生常见传染疾病”调查实践活动报告书石嘴山市第六小学一、活动背景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教育提出新口号:“学会生存”。

生存必须健康,健康才能更好地生存。

小学生的年龄在6—12周岁,正是身体发育的时期,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及课业负担的加重会有一些常见病的发生。

由于青少年儿童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传染病的好发年龄。

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学校成为传染病的集散场所,一旦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扩散到家庭和社会。

因此每所学校应高度重视卫生安全教育,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的原则,有效防治传染病,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

针对以上问题,开展本次实践研究活动。

此次活动以我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旨在调查其身体健康状况及常见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和防治办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在预防学生传染疾病方面应采取哪些监督管理对策,为学校卫生安全教育提供部分参考。

二、活动目标本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调查实践活动,了解我校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基本情况,了解感冒、腮腺炎、麻疹、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的起因、症状,以及如何预防、治疗等常识,能主动获取自我保健与救护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调查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学会发现、学会探究,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掌握参与实践与调查、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和研究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调查实践活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获得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体验,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

获得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三、活动时间:2014年9月-11月四、活动地点:班级+校内+医院五、参加人员:本校五、六年级学生六、指导教师:张登奉七、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分组调查→信息整理→交流展示(一)活动准备阶段(2014年9月)1.明确活动主题,讲解开展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鼓动学生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中去;2.教师对校园环境进行布置:张贴海报,通过红领巾广播、旗下讲话、黑板报等进行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3.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组建活动小组。

部分小学生及家长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部分小学生及家长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部分小学生及家长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近年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学校是目前突发传染病疫情高发的场所,其中小学是目前突发传染病疫情最为高发的场所之一。

家长的知识和行为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

为了解当前小学生和家长对于传染病的认知和行为特点,发现当前学校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市区学校传染病管理的模式,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教育部门配合下,我们对区内部分小学生及家长开展了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辖区内3所小学的四年级在校学生及其家长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1.2 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分A卷(由小学生回答)和B卷(由家长回答)2部分,每一份问卷有一个独立编号。

在学校将问卷发放给学生,统一讲解填写要求后,由学生在学校独立完成A卷,然后将问卷带回,由家长完成B卷。

填写完毕后,由学生提交给老师,统一回收问卷。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AS 8.2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基本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736份,回收完整的有效问卷702份,回收率为95.38%。

其中男生357人(50.85%),女生345人(49.15%)。

回答问卷的家长中,学生父亲为212人(30.20%),学生母亲为443人(63.11%)。

2.2 对传染病的一般认知77.92%的小学生知道什么是传染病,80.63%的家长能够正确识别出常见的传染病病种。

对于更为专业的问题,如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学生和家长的知晓率仅为14.96%和24.07%。

多数学生和家长将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误认为是甲类传染病。

93.59%的小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传染病知识,95.30%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在学生中进行传染病知识的教育。

但只有34.90%的家长专门对学生进行过传染病知识教育,57.98%的家长只是偶尔提及,7.12%的家长则从未提到过。

2.3 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认知和态度有29.93%的小学生认同小学是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29.33%认同小学生是传染病最易感的人群。

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调查与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调查与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调查与分析学校是学生集居学习的场所,尤其是中小学校,人口密度较大,极易发生传染病爆发,中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患传染病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身体康健,也会带来例外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应受到高度重视。

为了解中小学生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探讨管理经验,保证学生康健成长,现将2009~2010年度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大凡资料68所幼儿园、中小学学校中随机选取学生20692例,其中男10201例,女10491例。

见表1。

1.2方法依据《全国传染病统一诊断标准》,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被诊断为传染病的学生进行逐一登记。

2结果2.1发病情况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发病例数为198例,发病率为0.68%。

见表1。

发病率最高的是手足口病,高达51.01%。

其次是水痘和腮腺炎。

见表2。

表1 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表2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中小学生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2.2学校多见传染病时间分布2009~2010年学生发病最多的季节是春季(113例),其次是冬季(51例),秋季列第3位(40例),夏季发病例数最少(11例)。

冬季发病最多的是腮腺炎19例,占冬季发病总数的37.25%;其次是肺结核10例,占19.61%;春季手足口病(51例)和水痘(16例)发病例数均较高;夏季肺结核发病例数较高(7例);秋季水痘发病例数最高,共28例。

提示应在发病高峰季节来临前做好预防工作。

从学校监测情况来看,报告的病例主要分布在春、秋、冬季节,趋势与疫情报告的趋势基本一致。

2.3学校传染病疫情爆发情况总结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疫情:从首例病例到末次病例发病时间最长79d,最短4d,平衡25d。

在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的处置过程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学生几乎没有接种过相应的疫苗,而接种过疫苗的学生则极少发病。

青岛市市南区中小学生传染病及常见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调查

青岛市市南区中小学生传染病及常见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调查

1 . 1 研 究对 象
青 岛 市 市 南 区 9所 小 学 二 、 二 三 、 五 年级学生 ; 7 所 中学 七 、 八 年级 学生 。
1 . 2 方 法
1 . 2 . 1 抽 样 方 法
别、 中 小 学 生 知 晓 率 和 行 为 比 较 采 用
检 验 和
采 用分层 整 群随 机抽 样方法 , 以班级 为单 位 , 抽 取 9 所小学 , 每所 小 学 从 二 、 三、 五年级分别抽取 2 个班 , 共抽取 5 4个班 9 0 9人 ; 抽取区 7 所 中学 , 每所 中学 从 七 、 八 年 级 各 抽 取 1个 班 , 共 抽取 l 4个 班
6 1 3人 。 1 . 2 . 2 调 查 方 法
F i s h e r 精确概 率 法 。所 有 检 验 以 P< 0 . 0 5为 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2 . 1 基 本 信 息
小学 共发 放 问卷 9 0 9份 , 收 回问卷 9 0 9份 , 问卷
中小 学 阶 段 的 学 生 正 处 于 智 力 和 身 体 快 速 发 育
的阶段 , 并 且处 于行 为 习惯 的形成 时期口 ] 。近年 来 ,
学校 传染 病时有 发生 , 严 重 影 响 到学 校 的教 学 生 活
秩序 。为 了解 市南 区中小学 生传染 病 和常见 病 相关
求, 白行设计 《 青 岛市市 南 区小学 传染 病 和常 见病 知

调 查 研 究

青 岛市 市 南 区 中小 学 生 传 染 病及 常见 病 基本 知识 知 晓率 和行 为调 查
王 航 , 吴迪。 , 赵锦 娜。
( 1 . 青 岛市 市 南区卫 生局 卫 生监督 所 , 山东 青岛 2 6 6 0 7 1 ; 2 . 青 岛市 市南 区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青岛市市南区小学生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

青岛市市南区小学生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
调查 的健康知识知 晓率和 “ 不与他人合用 毛巾… ‘ 早 晚刷牙 ” “ 进食前 、 上厕所后 、 外 出归来 和触摸脏东西后均 能洗 手” 的健
康行 为形 成率均随年级 的升高而增 加 ,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结论 关键词 : 小学生 ; 传 染病 ; 常见病 ; 知晓率 ; 行 为 青 岛市市南 区小学生传 染病和 常见病预 防
Ab s t r a c t : [ Ob j e c t i v e ] T o d e s c i r b e t h e s t a t u s o n k n o w l e d g e a n d b e h a v i o r o f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a n d c o m m o n d i s e a s e a m o n g p i r m a r y
职业与 腱康
2 0 1 4 年1 0 月第 3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 2 O期
O e e u p a n d H e a l t h , O c t . 2 0 1 4 , V o 1 . 3 0 , N o . 2 0
・2 9 4 5・

论 著 ・
青岛市市南 区小学生传 染病及常见病 防治 知识和行为调查
健康 行为形成率较好 , 但健康知识 知晓率仍 有不足 , 要 据此 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 R 1 9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1 2 5 7 ( 2 0 1 4 ) 2 0— 2 9 4 5— 0 3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k no wl e dg e a n d b e ha v i o r o f i n f e c t i o us d i s e a s e a nd c o mm o n di s e a s e a mo ng pr i ma r y

家长群传染病调查问卷模板

家长群传染病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家长: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我们特开展本次传染病调查。

请您认真填写以下问卷,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信息1. 学生姓名:(请填写学生姓名)2. 学生性别:(□男□女)3. 学生年级:(请填写学生年级)4. 学生班级:(请填写学生班级)5. 学生家长姓名:(请填写家长姓名)6. 家长联系电话:(请填写联系电话)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1. 家庭成员总数:(请填写家庭成员总数)2. 家庭成员中,最近一个月内有传染病症状的人数:(请填写人数)3. 传染病症状包括:(可多选)□发热□咳嗽□喉咙痛□腹泻□皮疹□其他:(请填写其他症状)三、学生近期健康状况1. 学生近一个月内是否有发热、咳嗽、喉咙痛、腹泻、皮疹等症状?(□有□无)2. 若有,症状持续时间:(请填写持续时间)3. 学生近一个月内是否接触过传染病患者?(□是□否)4. 若接触过,请描述接触情况:(请简要描述接触患者的时间、地点、接触方式等)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1. 学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否)2. 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否)3. 学生是否经常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餐具、毛巾等)?(□是□否)4. 学生是否居住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是□否)5. 学生是否在学校遵守防疫措施?(□是□否)五、学校及家庭防疫措施1. 学校是否采取了以下防疫措施?(可多选)□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教室、宿舍等场所□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实施晨检、午检制度□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其他:(请填写其他防疫措施)2. 家庭是否采取了以下防疫措施?(可多选)□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家中物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关注孩子健康状况□其他:(请填写其他防疫措施)六、其他建议如有其他关于传染病防控的建议或意见,请在此处填写:(请在此处填写您的建议或意见)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我们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并用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改进。

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设计原则
问卷设计遵循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问题明确、选项清晰等原则,确保家长能够 正确理解并回答问题。同时,问卷内容涵盖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症 状识别和处理方法等方面,以全面评估家长的知信行水平。
CHAPTER 03
调查结果分析
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水平
知识掌握情况
大部分家长对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仍有部分家长 存在知识盲区。
措施提供依据。
02
开发有效干预手段
针对家长手足口病知信行现状,研发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手段,提高家
长防治意识。
03
拓展研究对象与范围
将研究范围扩展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家长,提高研究的普适
性和代表性。
THANKS
[ 感谢观看 ]
03
部分家长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持乐观态度,但也有部分家长
担心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
家长手足口病行为实践
预防措施实施
多数家长能够采取基本的预防措施,如定期通风、勤洗手、避免 接触患病儿童等。
疫苗接种
部分家长能够按照医生建议为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患儿护理
对于已患病的儿童,多数家长能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如隔离 、观察病情、遵医嘱用药等。
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得出结论。
调查对象选择
纳入标准
有0-6岁儿童的家长,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调查。
排除标准
不愿意参加调查或无法正确理解问卷内容的家长 。
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某市区幼儿园和小学中抽 取儿童家长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结构
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手足口病知识问卷、信念问卷和行为问卷四个部分。
通过改善儿童家长的知信 行状况,提高手足口病的 防治效果,降低患儿的发 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中小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中小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中小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在中论文联盟小学中展开卫生保健的相关工作,应该有中小学生的配合和参加,将提高学生的健康值水平、掌握的技术水平和转变不健康行为作为目标,最终提高学校的工作效果。

为了了解目前中小学生在卫生防病方面的知识和态度行为,为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因此,按照国家最新的相关要求,在十所中小学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使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择六所小学中的五年级学生和四所中学中的二年级学生,在每个班级之中最少抽查35名学生,如果班级中学生不够,可以在小学四年级或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中补足,一共发放322份调查问卷,会收到320份调查问卷。

1.2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使用问卷调查表,通过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督导和统一分发,学生对答卷进行自由回答,问卷的主要内容有:卫生防病的知识、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生对学校进行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

2结果2.1学生掌握卫生防病知识的情况一共有18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和136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参与到防病知识的调查之中,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预防腹泻的方式。

第二,哪些疾病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

第三,哪些疾病是通过粪便传播的。

对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45.58%,初中学生对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48.24%,小学生对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42.09%,因为二者的相差较少,所以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是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哪些疾病可以通过粪便传播的时候,中学生的知晓率和小学生的知晓率相差很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学生的行为情况在很多中小学生中,都有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拥有正确行为习惯的学生只有40.39%,很多学生在家中和学校都有直接饮用自来水的现象,在家中饮用凉白开的学生只有25.25%,在学校饮用凉白开的学生只有18.40%。

使用正确的方式清洗瓜果蔬菜的学生只有59.19%,勤剪指甲的学生占64.17%,在现场调查的过程中,有30.83%的学生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洗手,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近一个月中存在着腹泻,其中,腹泻三次及以上的学生有10.31%,腹泻两次的学生有12.87%,腹泻一次的学生有25.31%。

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调查与分析

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调查与分析

病,因此线索细胞的检出对细菌性阴道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非常重要。

霉菌系阴道内常驻条件致病菌,其繁殖、致病、发病取决于宿主抵抗力以及阴道内环境的变化。

其生长环境最佳pH 为5.5~6.5。

由于发病时外阴疼痒、灼热,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一般通过接触传播。

阴道毛滴虫是一种常见于性传播的厌氧性寄生物,滴虫感染率仅占2%。

随着生活习惯及卫生意识的增强,滴虫感染引起炎性症状有所增加。

应及时发现和治疗,防止进一步传播。

从广义上讲,以上都属于性传播疾病,因其传染性强,易复发和重复感染的特点[4,5],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种。

阴道清洁度与卵巢功能、病原体侵袭等因素有关。

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涂片大都清洁度较差,一般在Ⅲ~Ⅳ度,这与阴道炎炎症反应较重有关,提示存在感染引起阴道炎或宫颈炎、盆腔炎,临床表现为阴道壁、宫颈充血、外阴灼痛。

因此,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本区维吾尔族农村妇女中BV 患病率远远高于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炎,因此临床工作中应常规开展BV 的检查,特别在施行妇产科外科手术时,进行BV 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清洁度、滴虫、霉菌等项目更能直接的反映阴道内环境微生态及微生态失衡所致的妇科疾病,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对BV 及早发现可明显降低与之相关疾病的发生。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使妇女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将防治性传播疾病与系统彻底的治疗工作结合起来,对维护妇女的身心健康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24.[2]杨年胜.线索细胞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6,34(3):183.[3]李连青,朱庆义,等.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227.[4]季荣红,任晓坤,王志敏.超高倍显微分析系统在细胞性阴道病中的应用.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1):54.[5]李红.958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收稿日期:2011-03-23)(本文编辑:车艳)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调查与分析孙刚 作者单位:213300江苏省溧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讯作者:孙刚【摘要】 目的 了解幼儿园、中小学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流行特点,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状况调查-最新文档

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状况调查-最新文档

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状况调查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1]。

中小学生具有人群易感性高、抵抗力差、聚集性大等特点。

欧洲的一项调查表明,学校是空气源性传染病的高发场所[2]。

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是有效防控校内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为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今后工作重点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3月进行了现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1.1 问卷调查对象抽取北京市各区县中小学校的学生传染病管理人员(校医或保健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考虑地理位置、学校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抽取中、小学校108所,涉及东城、宣武、朝阳、海淀、通州、房山、大兴、延庆、昌平9个区县。

其中小学35所,中学73所;城区学校33所,城乡结合部学校43所,乡村学校32所;公立学校82所,私立民办学校20所,民工子弟学校6所。

1.1.2 小组访谈对象随机抽取2个区县(东城和延庆)的校医9名、班主任11名、学生60名为访谈对象,深入了解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2 方法1.2.1 问卷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管理现状调查问卷”,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传染病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按要求填写问卷。

1.2.2 小组访谈由调查员对随机抽取的校医进行小组访谈(现场询问并录音),并负责现场记录和整理访谈资料,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1.2.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双录入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采用SPSS 13.0 数据分析软件包,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2.1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相关学校传染病防治规定,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和制度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及定期体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与追查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传染病应急处理方案、疫苗接种证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等。

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调查与分析

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调查与分析

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调查与分析近年来,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

本文通过调查样本和数据分析,分析了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的类型、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健建议。

一、调查背景为了了解幼儿园中小学生传染病的现状、预防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广东省广州市某幼儿园和某小学的学生和家长,涵盖了小学1-6年级和幼儿园各年龄层的学生。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了相关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

二、调查结果1.传染病类型在受调查的样本中,风疹、水痘、麻疹、手足口病、流感、水疱疹等传染病发病率都较高,其中以手足口病和流感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3岁的幼儿中,而流感则较为普遍地出现在小学生中。

2.传染病发病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幼儿园小班或小学小学期间,孩子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

(2)孩子们在学校集体生活、游戏、饮食等方面相对独立,传染性较大。

(3)家长忽视孩子的个人卫生问题,不注意孩子及时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

(4)季节变化,温差大,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极易引起病毒的大量传播,感染者也相应增多。

3.传染病预防措施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很重要,以下是我们的总结:(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避免在公共场所随便用手摸触物品。

(2)注意家庭环境清洁卫生,尤其要注意通风换气及室内的湿度。

(3)为孩子注射必要的疫苗。

(4)家长应该关注疾病的流行情况,及早了解传染性感染的症状,若孩子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5)学校应该加强防疫工作,并要求学生每天补充充足的水分、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三、结论与建议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和小学生传染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同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注重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校应加强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孩子免疫力,通过制定和彻底执行学校的防疫计划来避免病毒传播和流行性疾病。

成都市2所小学学生家长手足口病知识及态度调查

成都市2所小学学生家长手足口病知识及态度调查

成都市2所小学学生家长手足口病知识及态度调查了解成都市某2所小学生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对待该病的态度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

方法通过对随机抽取的成都市2所小学生家长进行抽样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对家长关于手足口病的知识、态度进行调查。

结果手足口病知识的平均得分为41.79分。

子女是儿子的父亲的亲子风险得分为1.31±0.80、临近风险得分为0.98±0.80和自我风险得分为1.68±1.02,子女是女儿的父亲的亲子风险得分为1.19±0.98、临近风险得分为0.98±0.93和自我风险得分为1.67±0.99,无论子女是儿子还是女儿,父亲和母亲的3种风险意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93.75%的父母认为媒体关于手足口病的报道中肯,92.23%的父母认为报道可信,96.23%的父母认为报道有教育意义。

结论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得分较低,不存在社会性别歧视;家长的态度对媒体报道较为认可。

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进行监测报告,虽然是儿童常见传染病,家长的认知、态度和知识对该病的预防控制有影响。

于2008-10对成都市2所小学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小学生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态度和知识及媒体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成都市范围内随机抽取2所小学,对在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将其所有的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以学校家长会为平台,将《手足口病调查问卷》发放到随机抽取的班级。

问卷采取自填方法,内容包括手足口病基本知识、风险意识、家长个人基本情况等几个部分。

问卷中的手足口病基本知识部分赋分,10道题共计100分。

问卷整理编号后,使用Epidata软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基本情况共发放问卷1009份,回收903份,回收率为89.49%。

1094名中小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1094名中小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和心理 特点决 定 了口学 特 征 .
10 4份 有效 问卷 中 : 9 男性 5 2人 8
(5 . % ) 女 性 5 2人 ( 6 8 ) 32 , 1 4 . % 。平 均 年 龄 1 . 9 5 6 岁 ( 3~1 1 8岁 ) 。绝 大 部 分 调 查 对 象 为 住 校 生 , 占
1 对象 与方 法
8 . 2 ( 8 / 9 ) 少部 分 为城 区走 读生 及家住 农 0 6 % 82 1 4 , 0 村 的学生 ; 8 2 % ( 6 / 9 ) 调 查 对 象 是 初 中 8 . 9 9 6 10 4 的
生 , 部分 为小 学生 。 少
2 2 性、 / . 病 艾滋 病 防治 知识
播基 本知识 的获取进 展情 况 的 5项指 标 ( 称 u — 简 N
GS A S指 标 ) 仅 有 1 . 6 的 中小学 生能 完全 正确 回 , 3 1%
1 1 调查 对象 .
采 用 随机 整 群抽 样 方 法 . 艾 滋病 在
高 发地 区安 宁 市 , 取 安 宁 中学 、 然 小 学 的 1 16 选 连 4 名 ( 3 ~1 ) 的部 分 中小 学 生 进 行 调 查 。 除去 空 1 8岁 白选 项 和 逻 辑 错 误 的 问 卷 , 际有 效 问卷 为 10 4 实 9
弱 人群 。 中小 学生 由于 营养 状 态好 , 成 熟早 , 性 加之
缺 乏 系统 的生 理 、 心理 等 性 教 育 , 防病 意 识 差 , 乏 缺 必 要 的预 防知识 [ 。 由于社 会 环境 复 杂 , 歌厅 、 1 ] 受 卡 拉O K厅等娱 乐 场 所影 响 , 易 发 生 高 危行 为 , 类 容 这 人 群成 为 防治艾滋 病 的边 缘 人 群 。 难 获 得 医疗 、 很 社 会 支持 。我们 的宗 旨在 于 了解艾 滋 病 高发 地 区 中小 学 生艾 滋病 防治相 关 的知识 、 度及 行 为 , 在该 人 态 为 群 进一 步开展 健康 教育 提供理 论依 据

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流感防治知信行现况调查

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流感防治知信行现况调查

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流感防治知信行现况调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

流感能加重基础性疾病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其发病率、死亡例数以及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始终位于各种传染病之首[2]。

学校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场所,且小学生身体抵抗力较弱,流感易在学校暴发流行[3]。

这一人群的流感认知水平、日常行为及态度对防控措施的落实和策略的制定起关键作用。

为了解宝山区小学生流感认知水平,为后期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我们在2016年3月份开展了此次专项调查。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宝山区8家社区,每家社区随机抽取2所小学,每所学校在低年级(一至三年级)和高年级(四至六年级[A1])中再各随机抽取一个班级。

抽取到的班级学生全部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流感防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和[A2]接种意愿;知识获取途径等。

1.3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A3],统一培训调查员,在调查员和班主任的引导下,对抽到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对回收问卷进行审核。

1.4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 02 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

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 = 0. 05。

2 结果与分析2.1 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1140份,问卷有效率为87.69%。

被调查者中,男生608人(占53.33%),女生532人(占46.67%);平均年龄为10.21±1.30岁,最大14岁,最小6岁;低年级学生586人(占51.40%),高年级学生554人(占48.60%)。

2.2 流感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流感防治知识主要涉及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流感复课条件等7项内容,宝山区小学生流感防治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3.06%,其中高年级学生知晓率为75.22%,高于低年级学生的71.01%(?2=17.91,P<0.05),对“流感与普通感冒是否为同种疾病”正确率最高,达90.44%,而对“得了流感后,是否需要在家隔离”正确率最低,仅为35.35%,详见表1。

中小学卫生防疫状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卫生防疫状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卫生防疫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中小学卫生防疫问题备受关注。

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而学校是孩子们聚集的场所,一旦出现疫情,容易造成扩散。

为了了解中小学卫生防疫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10所中小学,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他们对学校卫生防疫的认知和态度。

现场观察主要针对学校卫生设施、防疫措施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卫生设施方面: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基本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厕所等。

但也有部分学校存在卫生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如缺乏消毒液、洗手液等。

2. 防疫措施方面:大部分学校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防疫措施,如晨检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

但也有部分学校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如未能及时上报疫情信息。

3. 师生认知方面:大部分师生对学校卫生防疫有一定的认识,但也有部分师生缺乏必要的卫生防疫知识。

四、建议与对策1. 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对于卫生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学校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大投入,提高卫生设施水平。

2. 强化防疫措施执行力度:对于防疫措施执行不力的问题,学校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

3. 提高师生卫生防疫知识水平:学校应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增强师生的卫生防疫意识。

4.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

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卫生防疫知识,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

5. 引入社会资源:学校可以邀请医疗卫生机构、社区等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卫生防疫工作。

通过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为学校提供专业的卫生防疫指导和服务。

6. 建立应急预案: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同时,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学校的应对能力。

天水市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行为和干预需求调查

天水市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行为和干预需求调查

天水市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行为和干预需求调查文建强;鲁培俊;钱国宏;陆一鸣;王冠华;韦国锋;田卫花【期刊名称】《中国健康教育》【年(卷),期】2015(031)012【摘要】目的了解天水市小学生常见传染病知识、行为和健康教育干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干预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天水市2个县区4所小学83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天水市小学生正确判断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乙肝和甲肝为传染病的正确率为7.71% (64/830)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8,P<0.05).对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3种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1.60% (2045/3320)、48.78%(3644/7470)和47.20% (1959/4150),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的吐痰习惯,咳嗽/打喷嚏捂住口鼻习惯的行为形成率好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发热症状处理,怀疑肺结核行为形成率比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需求上,男生和女生均认为看病时医生的讲解、听老师讲课、实物宣传资料和网络媒体宣传4种方式非常有效.结论男生正确判断传染病的正确率率高于女生;女生在行为形成率方面要好于男生;学校应开展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总页数】4页(P1144-1147)【作者】文建强;鲁培俊;钱国宏;陆一鸣;王冠华;韦国锋;田卫花【作者单位】甘肃省健康教育所,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健康教育所,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健康教育所,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健康教育所,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健康教育所,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健康教育所,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3;R51【相关文献】1.天水市中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行为和干预需求对比分析 [J], 文建强;田卫花;钱国宏;张治中;孙克娜;王怀岐2.广东省“行动示范镇”申请创建前小学生疾病预防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 [J], 尹小蜂;刘贵浩;秦祖国;汤捷3.广西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调查及体育干预对策研究 [J], 余文军;黄茗;韦金色4.宁夏某县生态移民干预前后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与行为调查 [J], 杨兆凤;盛艳梅;孟景滨;李洁;王凯荣5.小学生手卫生行为调查与教育干预效果研究 [J], 陆建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镇江市26所中小学校学生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知识行为水平现况调查

镇江市26所中小学校学生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知识行为水平现况调查

镇江市26所中小学校学生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知识行为水平现况调查谢爱华杨建文许慧琴(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2004)【摘要】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对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的知晓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水平。

为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我市7个辖市区其中26所中小学校,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学生各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中小学生1019人,重点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4.87%,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重点疾病行为形成率为91.42%,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学生重点疾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的占54.76%,小学生和农村学校低于中学生和城市学校;84.2%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或卫生知识讲座,农村学校差于城市学校,中学差于小学;学生希望学校加强有关健康教育的心理需求占99.61%。

结论我市中小学生重点疾病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水平总体良好。

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学校加强重点疾病卫生防病健康教育,教育部门按国家规定所有小学和初中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高中开设健康教育讲座的要求执行,符合学生对卫生知识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学生;传染病;常见病;知识;行为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学校学习生活卫生环境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学生主要传染病和常见病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传染病逐步成为学校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而近视眼、龋齿、肥胖、伤害已经逐步替代肠道寄生虫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作为学校主要防控的四种重点学生常见病。

为了解学生对这些重点传染病和常见病知识的知晓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水平,我们于2011年4月对我市7个辖市区26所中小学校1019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疾病知识、行为及心理需求态度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现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方法及内容结合我市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督导,镇江市疾控机构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对7个辖市区随机抽样调查了城乡中小学各一所。

某校小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某校小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者a是否可行栓塞治疗仍存在争议O当门脉主干有癌栓时a常出现丰富的侧枝循环a使其能在肝动脉栓塞时仍维持肝脏的血供;另外当肝动脉或门静脉血流减少时a肝脏可以从门脉血提取高比率的氧a以便有效地利用门脉循环[3]O这些说明肝脏具有防范缺血\坏死的能力a故提出门静脉癌栓不应是肝动脉栓塞的禁忌证O根据我们的资料分析a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的病例a其生存率\肿瘤缩小变化及瘤栓消失率均明显优于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病例O所以我们认为a只要患者没有栓塞治疗的禁忌证a均应尽可能加用栓塞治疗法O有作者[3]主张采用肝段化疗栓塞法a即超选插管至供应肿瘤的肝段动脉内a由于药物只进入肿瘤供血的肝段动脉内a可注入更大剂量的碘化油a并使肿瘤及瘤栓均得到更强的化学治疗O本组的生存率\肿瘤缩小变化及瘤栓消失率较高a也说明了此法对合并门脉瘤栓的原发性肝癌是十分有效的O我们认为a 由于门静脉瘤栓为门静脉与肝动脉双重供血a而肝段或亚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法a导管超选位置较深\灌注压力大a可使更多的化疗药物或碘油既通过肝动脉途径作用于肿瘤和瘤栓a又通过正常肝动脉和门静脉的交通或肝癌的动门脉分流途径进入门静脉作用于肿瘤和瘤栓[4\5]O这样不仅有效地治疗了肿瘤a也有效的治疗了门静脉瘤栓O同时我们认为a在行肝段或亚肝段动脉栓塞前a应灌注一定量的化疗药物a有利于提高门静脉瘤栓的治疗效果O另外由于本法仅局限于肝段或亚肝段动脉栓塞a 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较小a故对合并门脉瘤栓的肝癌患者a行此法治疗仍然是安全的O参考文献1 刘芬a王经贵a肖小炜.经导管灌化疗加化学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38例报告[J].咸宁医学院学报a1999a13(3):187~l882 Xiao Xiaowei. Value of selective chemoembolization in treatment of hepatic metastase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J].WJG,l998a4(2):38~4l3 Xiao Xiaowei. Report of selective chemo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40 schistosomiasis patients with hepatic metastases of large intestinal carcinoma[J].Chinese J Parasit Diseaes contral, 2000a l3(l):55~574 Xiao Xiaowe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vival and relativity factors in schistosomiasis patients with large intestimal carcinoma liver metastasis[J]. Chinese J Parasitic Disease Control,l999a l2(l):40~445 肖汉初a肖小炜a郭奉云.微波固化术前肝动脉灌注化疗I期肝癌的疗效观察[J].齐鲁肿瘤杂志a1996a3(2):106~107(收稿日期:2005-05-08)某校小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汝燕峰l徐臣2冉献贵l丁心平2张云同2(l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阜阳市驻艾滋病重点村工作组a安徽阜阳236015)(2 阜阳市疾病控制中心a安徽阜阳236000)论著【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情况a探讨对小学生的有效的AIDS健康教育方式O方法在阜阳市某校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O结果调查小学生l88名a小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3l.0%\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26.3%及预防知识总知晓率34.2%O69.3%认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应该救助O小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69.3%\老师57.8%\学校宣传栏44.6%\报纸44.6%\黑板报32.5%获取AIDS相关知识O68.l%认为学校向学生讲授艾滋病知识很有必要\68.7%愿意进一步获得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O结论应开展针对小学生的综合性系统性艾滋病健康教育O 【关键词小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A survey of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FuyangRu Yanfeng,Xu Chen,Ran Xiangui,et al.(1Fuyang City The Second Hospital Anhui,Fuyang236015,2 Fuy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uention,Fuyang236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to AIDS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to them. Methods l88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anonymous guestionnaires.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ral awareness rate of AIDS basic knowledge was 3l.0%; the awareness rate of HIV/AIDS transmission route was 26.3% 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HIV prevention was 34.2%. Con! clusion AIDS related health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and strengthened urgently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IDS Knowledge Attitude自从l98l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后a艾滋病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具灾难性的疾病O我国l985年发现第l例艾滋病a目前实际感染人数超过l00万a艾滋病患者20万a其中现存8~l0万O尽管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a但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来预防艾滋病病毒的感染O国内进行过许多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l~3]a但尚无小学生方面的资料O我们对阜阳市某校小学生进行了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a以便为开展针对小学生的综合性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O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O!""""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阜阳市某校小学四\五年级学生188名01.2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9不记名自填式问卷的方法0调查人员首先向校长\班主任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及相关要求9在校长\班主任配合下9组织小学生现场填写\立即回收01.3 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是否听说过艾滋病及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艾滋病基本知识\有关传播途径知识\预防知识\态度及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情况调查0 #""""结果2.1 问卷完成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188份调查表9回收188份9其中合格问卷166份9合格率88.30%02.2 艾滋病基本知识98.2%的小学生听说过艾滋病9 72.9%知道艾滋病病原体是病毒993.9%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9 49.4%知道艾滋病主要破坏人体免疫功能924.1%知道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是HIV932.5%知道艾滋病英文缩写是AIDS957.2%知道血液检查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911.4%知道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能否长时间生存921.7%知道常用消毒药品能否杀灭艾滋病病毒940.4%知道艾滋病目前是否可以治愈0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31.0%以答对70%以上AIDS相关知识题目为知晓[4]02.3 有关传播途径知识认为下列方式可以传染艾滋病的分别为空气与水9.0%\握手18.7%\同桌上课6.0%\共用办公用具15.1%\共用碗筷口杯25.9%\共用家具便具12.7%\一起游泳洗澡11.4%\聚会逛商场3.6%\礼节性接吻25.3%\咳嗽打喷嚏24.7%\拥抱19.3%\共用牙刷剃须刀64.5%\共用注射器针头68.7%\纹身纹眉纹眼线28.9%\穿耳孔31.3%\拔牙53.0%\修脚31.9%\剃头刮胡子46.9%\静脉吸毒50.6%\感染的孕妇可经分娩传给婴儿70.1%\感染的妇女可经哺乳传给婴儿69.9%\性生活24.7%\卖淫嫖娼68.9%\男性同性恋63.9%\手术20.5%\输血72.9%\蚊虫叮咬24.1%0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26.3%02.4 预防知识57.2%的小学生认为艾滋病可以预防\ 54.9%认为防治艾滋病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事\53.0%认为预防艾滋病与自己有关\12.7%认为预防艾滋病与自己无关\48.2%知道哪些单位提供艾滋病医疗保健咨询服务0认为下列方法能减少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的分别为保持单一的性伴侣44.6%\及时治疗性病36.7%\端正个人行为30.7%\增加营养23.5%\练气功14.5%\不与HIV感染者有日常往来44.0%\不共用注射器62.7%\减少不必要的输血58.4%040.4%认为艾滋病最终能得到控制0预防知识总知晓率34.2%02.5 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电视69.3%\老师57.8%\学校宣传栏44.6%\报纸44.6%\黑板报32.5%\电视剧24.1%\书籍23.5%\街头宣传资料22.3%\家庭成员21.7%02.6 态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完全是个人原因造成23.5%认为是\37.3%认为不是9得艾滋病是不光彩的事42.8%认为是\33.7%认为不是968.1%害怕自己或亲人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931.9 %得了艾滋病不怕别人知道\24.1%无所谓982.5%认为怀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应该到正规医院去检查960.2%为了防止得艾滋病愿意改变或控制自己的行为924.1%认为应该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隐私保密\62.7%认为不应该950%认为应该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隔离起来918.1%反对969.3%认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应该救助0假如自己感染上艾滋病后怎么办正确就医56.6%\少与别人交往以免传给他人47.6%\怕传给家人52.4%\怕别人知道失去面子6.0%\情绪低落17.5%\恐惧孤独11.4%\怕死13.3%\故意将病毒传给更多人11.4%\希望能有特效药治疗52.4%\坚定信心与艾滋病挑战69.9%0假如朋友感染上艾滋病后你会怎么办同情48.8%\安慰61.4%\关心帮助60.2%\建议求医57.2%\害怕18.1%\厌恶10.2%\谴责8.4%\疏远6.6%\断绝往来13.3%\和过去一样42.8%\不知道处理9.6%\与自己无关6.0%02.7 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情况调查68.1%认为学校向学生讲授艾滋病知识很有必要\68.7%愿意进一步获得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0$""""讨论3.1 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本次调查表明9尽管98.2%的小学生听说过艾滋病9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较低9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及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1.0%\ 26.3%和34.2%9特别是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欠缺0过分担心和不正确的认识使人们对防制AIDS缺乏自信心\对AIDS病人排斥和歧视\对防制措施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5]0就有50%的小学生认为应该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隔离起来9草木皆兵9避之惟恐不及0但仍能有69.3%认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应该救助9假如自己感染上艾滋病后47.6%表示少与别人交往以免传给他人\52.4%怕传给家人9假如朋友感染上艾滋病后48.8%能够同情\61.4%给予安慰\42.8%能和过去一样\60.2%给予关心帮助\57.2%建议求医0以上态度表明孩子们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善良的本性0但少数孩子态度消极9并有11.4%会故意将病毒传给更多人9提示我们在进行文化教育\健康教育的同时9做好心理卫生教育9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正视困难9正视灾难9以良好的心态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0假如自己感染上艾滋病后52.4%希望能有特效药治疗\69.9%能够坚定信心与艾滋病挑战9表明孩子们敢于面对现实\与疾病做斗争的决心和信心03.2 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及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情况小学生所获得的艾滋病知识9大多来源于电视\老师\学校宣传栏\报纸\黑板报\电视剧\书籍\街头宣传资料及家庭成员068.1%认为学校向学生讲授艾滋病知识很有必要\68.7%愿意进一步获得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0提示小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或多或少已经接触到了艾滋病的信息9而且有了解相关知识的欲望03.3 对小学生进行AIDS相关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的AIDS健康教育多注重成人和高危人群9往往忽略了对小学生的教育9或者可以说是小看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9使他们AIDS相关知识的获得处于不完善\不系统的状论著肺源性疾病 Pulmonary Disease PD 引发心血管病变 在临床上屡见不鲜 但报道甚少 我们对1983年9月~2001年9月住院病例进行筛选 对其中38例PD 患者引发的心血管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总结经验 提高认识 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 男23例 女15例 年龄29~73岁 平均54.5岁1.2 诊断依据D 根据病史 临床表现 体征 X 线胸片心电图 B 超 超声心动图 胸部CT 痰菌培养 找抗酸杆菌 血培养 胸腔及心包积液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等实验室检查判断确诊 过去无冠心病 心肌炎 高血压 心律失常等病史1.3 PD 原发性病因其中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炎 支扩伴感染 肺脓肿 脓胸 10例 26.3% 肺结核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9例 23.7% 肺癌13例 34.2% 胸膜间皮瘤1例 2.6% 自发性气胸2例5.3% 矽肺1例 2.6% 肺栓塞1例 2.6% 韦格内氏肉芽肿1例2.6% 1.4 PD 并发心血管病变类型其中心肌缺血性损害 心肌炎2例5.3% 心律失常17例 44.7% 表现为房性早搏 短阵房速 频发房早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房纤颤 频发室早 多源性室早 短阵室速 房室传导阻滞 心包炎 心包积液14例 36.8% 心力衰竭3例7.9% 心肌梗死1例 2.6%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SVCS 1例 2.6% 其中部分病例伴有多种心血管病变1.5 结果本组38例患者除积极的病因治疗外 对有心包积液者在心电监护下行心包穿刺 治愈17例44.7% 好转6例 15.8% 死亡15例 39.5%肺源性疾病引起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卢东军普宁华侨医院 广东普宁!"!#$$【摘要]目的探讨肺源性疾病(Pulmonary Disease PD)与心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肺源性疾病引发心血管病变的基础病因及临床特点 结果38例心血管病变其中发生心包炎14例36.8% 心律失常17例 44.7% 心肌炎2例 5.3% 心力衰竭3例 7.9% 心肌梗死5例 2.6%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 1例 2.6% 其中部分病例为复合性损害 结论肺源性疾病引发心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 对原发病的预后十分重要 故应引起注意关键词 肺源性疾病心血管病变临床表现特点Clinical study on angiocardiopathy Caused by Pulmonary Disease!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ulmonary disease and angiocardiopathy. Meth !odsAnalysed 38 cases of basic causes of disease var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clinical features. ResultsAmong 38 cases ,there Were 14 cases of pericarditis (36.8%), 17 cases of arrhythmia (44.7%), 2 cases of myocarditis (5.3%), 3 cases of heart failure (7.9%), 1 cas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2.6%), 1 case of SVCS (2.6%), also there exist some cases of complex diseases diseases . ConclusionEarly diagnosis of angiocardiopathy caused by pulmonary dis-eas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original disease ,so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Key Words "Pulmonary disease angiocardiopathy Clinical feature论著态 而正由于知识的不完善 使他们在认识上和看法上存在很多误区 与其等待在中学再对他们进行AIDS 相关知识的教育 不如让他们在小学就能对艾滋病有个系统的了解 澄清一些模糊概念和错误认识 消除他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和对病人的歧视心理 以后再接触到AIDS 相关知识就能有个强化的过程 开展针对小学生的综合性系统性艾滋病健康教育 采取小学生容易理解 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 以提高教育效果 提高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孩子回到家庭又可以反馈这些信息 将相关知识和宣传资料带给家长和亲友 从而更好地提高人们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为实现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 提出的在2005年底实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75%以上 农村地区45%以上的目标做最大的努力参考文献1 张洪波 许娟 朱鹏 等.安徽省城市居民HIV/AIDS 知识态度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关系.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10 2 96~982 郭建丽 徐勤 刘瑛.清华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中国健康教育 2002 189 554~5563 刘勇鹰 林鹏 许锐恒 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乡镇中学生AIDS/性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10 4 260~2624 何群 杨放 林鹏 等.城市一般人群AIDS 相关知识 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华南预防医学 2003 295 17~195 任正洪 杜文波 王立秋.北京市婚检人群性病艾滋病的KAP 状况及其健康教育探讨.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5 5 45~ 48收稿日期 2005-05-28。

托幼儿童家长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

托幼儿童家长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

托幼儿童家长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李涵;王朝霞;王蕊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23(39)1
【摘要】目的:了解朝阳区某乡托幼儿童家长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态度及防护行为情况,为今后针对幼儿家庭开展突发传染病防控宣传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21年11月24日-30日朝阳区某乡4所幼儿园的602名幼儿家长开展线上问卷调查。

结果:托幼儿童家长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达92.4%;对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持正确态度的比率较高,达99.6%;呼吸道传染病相关防护行为总正确率为78.35%,部分防护行为正确率较差,“外出时幼儿正确佩戴口罩”行为持有率仅有38.2%。

结论:某乡托幼儿童家长基本知识知晓率普遍较高,但技能型知识略有欠缺。

对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应侧重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技能细节知识点的宣传,增加互动性与参与性,做好针对托幼家长及幼儿的精准防控。

【总页数】3页(P124-126)
【作者】李涵;王朝霞;王蕊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
【相关文献】
1.西安市托幼机构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态度、行为特征分析
2.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
3.太原市4所幼儿园儿童家长钙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
4.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防控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研究
5.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防控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小学生及家长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调

近年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学校是目前突发传染病疫情高发的场所,其中小学是目前突发传染病疫情最为高发的场所之一。

家长的知识和行为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

为了解当前小学生和家长对于传染病的认知和行为特点,发现当前学校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市区学校传染病管理的模式,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教育部门配合下,我们对区内部分小学生及家长开展了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辖区内3所小学的四年级在校学生及其家长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分A卷(由小学生回答)和B卷(由家长回答)2部分,每一份问卷有一个独立编号。

在学校将问卷发放给学生,
统一讲解填写要求后,由学生在学校独立完成A卷,然后将问卷带回,由家长完成B卷。

填写完毕后,由学生提交给老师,统一回收问卷。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AS 8.2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736份,回收完整的有效问卷702份,回收率为95.38%。

其中男生357人(50.85%),女生345人(49.15%)。

回答问卷的家长中,学生父亲为212人(30.20%),学生母亲为443人(63.11%)。

2.2 对传染病的一般认知
77.92%的小学生知道什么是传染病,80.63%的家长能够正确识别出常见的传染病病种。

对于更为专业的问题,如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学生和家长的知晓率仅为14.96%和24.07%。

多数学生和家长将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误认为是甲类传染病。

93.59%的小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传染病知识,95.30%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在学生中进行传染病知识的教育。

但只有34.90%的家长专门对学生进行过传染病知识教育,57.98%的家长只是偶尔提及,7.12%的家长则从未提到过。

2.3 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认知和态度
有29.93%的小学生认同小学是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29.33%认同小学生是传染病最易感的人群。

40.50%的家长认为小学校内是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高危场所,34.88%的家长认为小学生最可能感染传染病。

有58.21%的学生和66.48%的家长认为小学校中最常见的传染病是流感;25.30%的小学生和28.33%家长则认为水痘最常见。

关于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方式,51.81%的学生选择以“动画片”或“漫画”形式,选择当前常用的“发放纸质宣传材料”和“卫生老师讲课”的仅占4.64%和10.89%。

学生家长中,希望接受传染病信息的来源前4位依次是:阅读专业机构发放的宣传材料,浏览专业网站/网页,直接向医生咨询及翻阅专业书本/报刊材料。

对于目前学校开展的传染病防治工作,23.93%的家长认为“很满意”,认为“还好”、“很一般”和“不好”的分别占47.58%、23.25%、5.24%。

对于学校传染病防治中谁应负主要责任的问题,49.86%的家长认为是专业机构,34.90%认为是学校老师,7.69%选择家长,3.13%选择学生。

对当前学校传染病防治存在的问题,19.80%的家长认为“目前的工作很好,没有必要改变”,27.64%的家长认为“没人提醒家长应该做什么”是当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29.06%的家长则选择“专业机构提供的信息不易获得”,23.50%认为“当前社会对传染病防治不够关注”。

2.4 传染病相关行为
对于目前学校中规定的传染病发病后的隔离措施,76.78%的家长表示会“认真执行”, 15.53%的家长则认为“为了不影响学习,孩子身体稍好点就要回学校上课”,7.69%的家长表示“孩子休息在家,家长也需要请假陪护,严格执行隔离措施有实际困难”。

对学生带病上课,53.13%家长认为“不赞成,需休息好了再回学校”,11.97%的家长认为“如果功课不紧,在家休息几天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功课紧,最好还是带病坚持上课”,30.20%的家长认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说。

而在学生中,33.05%选择“为了学习进度,只要病得不严重,都会坚持上课”,41.60%选择“一旦生病,就在家里休息”。

由小学生对传染病相关行为进行自评,结果75.64%的学生在回家后都有洗手的习惯,68.24%的学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捂住口鼻或回避他人,12.82%的学生有直接喝生水的习惯,有23.79%的学生在感冒后会戴口罩。

家长对小学生的测评结果,上述习惯的形成率分别为67.66%、45.44%、9.83%和12.39%。

对卫生习惯形成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长学历越高,学生的洗手习惯养成率越高,但是家长学历和上述其他行为没有显著相关性。

学生的性别和行为有关,男生的洗手率明显低于女生,而喝生水率明显高于女生。

对于“专业部门在传染病流行高峰前通知接种疫苗,你是否会带孩子去接种?”的问题,67.95%的家长选择“会根据专业人员建议去接种”,22.93%的家长认为“现在疫苗太多,家长搞不清楚,很困
惑”,5.27%的家长认为“接种了也没有用,不想去”,3.85%的家长会“根据疫苗价格选择性地去接种”。

3 讨论
本次调查选择的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原因是在预调查和实际工作中发现,一~三年级学生在理解问卷上存在一定难度,而五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学校、学生、家长配合情况不理想。

本次选择的3所学校是根据地理分布选定,分别位于辖区内环内、内中环间、外中环间,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出当前学校传染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家长的传染病认知水平及相关态度、行为情况。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值得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3.1 健康教育形式需求多样化
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认为需要接受传染病知识的教育。

而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以及学校采用的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是专业人员讲课、发放宣传材料、广播、板报等,在资讯发达、传媒形式多样的今天,这些形式难免显得枯燥,在小学生等低年龄段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接受程度、教育效果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可以考虑以动画、漫画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健康教育的新手段。

在家长中,短信、电子邮件告知、专业网站建设等也逐渐成为家长的首选之一。

长宁区疾控中心在信息化进程中已经有了较多尝试,并取得了一
定成果和经验。

由于家长对学校防病工作配合度较高,良好的依从性有助于下一步开展新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的探讨。

3.2 学习和健康矛盾突出
从学校内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来看,季节交替时是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高发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段又恰好是期末考试的时间。

本次调查发现,约1/3的学生会坚持带病上课。

虽然大部分家长都认同孩子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下,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家长默许或要求学生带病坚持上课。

因此,常出现家长在学生症状刚缓解,但尚未痊愈、隔离期未结束,或是发热后给学生服了降温药后又将孩子送回学校。

受卫生老师人数限制、学生人数众多、家长工作压力大等实际困难,目前学校的日常晨检以及隔离措施难以完全落实。

患病学生带病上课,传染源持续存在,是我们处理的几起学校流感疫情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从学生、家长角度出发,实行人性化管理,也是当前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难点。

3.3 专业机构-学校-学生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防病模式探讨
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家长的学历越高,学生的卫生习惯越好。

因此,通过教育家长来达到促进小学生健康习惯的养成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这也要求我们在与家长的沟通、教育、预警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

由于实际情况的制约,目前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尚未成为一个有机的主体。

如何构建专业机构-学校-学生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防病模式,实现关口前移,平战结合,从
而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已成为我们的一个工作目标。

4 参考文献
[1]杨艰萍,王频,莫伟文,等.上海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40-142.
[2]许国章,周爱明,朱利利,等.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控制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39.
[3]张颖,曾光.2004 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81-82.
[4]庄建林,李颖,汤泓,等.上海市长宁区2003—2007年突发传染病疫情分析\.上海预防医学,2009,21(3):103-104.
(收稿日期:2009-0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