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0.06.003

·高尿酸血症专家论坛·

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李静李雨瞞黄艳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中心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经肝尿酸盐氧化酶(尿酸酶)分解形成尿囊素由尿中排出,其产生过多和(或)排出减少均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人群尿酸水平逐渐升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因此逐年上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了解人群尿酸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流行特征,对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及与其可能相关的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尿酸作用的演变

大约在1500万年前,人类的尿酸酶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肝脏不能将尿酸降解为尿囊素排出体外,结果使人类比其他哺乳动物(大猩猩除外)的尿酸水平更高。有学者认为[1],这种突变体现了适者生存的优势,而人类在食物中维生素C和钠含量较低时,尿酸水平增高可能有3方面的作用:(1)神经刺激剂:尿酸与咖啡因和其他神经刺激剂具有相似的结构,尿酸酶的突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反应更敏捷、智力更高,体现人类的进化优势;(2)抗氧化剂:大多数动物在失去尿酸酶功能前约1500至3000万年就不能生成内源性维生素C。而尿酸具有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通过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人类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DNA和膜受损;(3)升高血压: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脑供血相对不足。尿酸能升高血压,增加脑供血。但是,尿酸升高提供的生存优势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就失去了,而且可能成为现代人类发生某些疾病的原因。

2 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

2.1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血尿酸的参考值范围因检测方法和受检测人群的年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成年男性为148.8~416.5 μmol/L(2.5~7.0 mg/dl),女性为89.3~357.0 μmol/L(1.5~6.0 mg/dl),>60岁男性为249.9~476.0 μmol/L(4.2~8.0 mg/dl),女性为190.4~434.4 μmol/L(3.2~7.3 mg/dl),儿童血尿酸的参考值较低[约在178.5~297.5 μmol/L(3.0~5.0 mg/dl)]。当血尿酸超过416.5 μmol/L(7.0 mg/dl)时,已达到超饱和状态,此时

会有单钠尿酸盐针状结晶析出,在组织内沉积而造成痛风。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定义为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16.5 μmol/L,女性高于357.0 μmol/L。

2.2 尿酸水平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嘌呤、高蛋白饮食增加,人们的尿酸水平呈增高趋势,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近100年来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变化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有相似的流行趋势。美国男性尿酸水平从1920年的210 μmol/L(3.5 mg/dl)逐步增加到1970年的360~390 μmol/L(6.1~6.6 mg/dl),同期女性尿酸水平比男性低约30~60 μmol/L(0.5~1.0 mg/d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18%,德国北部同期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为15.2%~17.9%,女性为4.2%~4.5%。近20年来,亚洲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有显著增高的趋势。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方圻等[2]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人群血尿酸值,男性为(262±100) μmol/L[(4.4±1.7) mg/dl],女性为(203±54)μmol/L[(3.4±0.9) mg/dl],中国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女性为1.3%。20世纪90年代,男性血尿酸水平达到304~339 μmol/L(5.1~5.7 mg/dl),女性为204~263 μmol/L(3.4~4.4 mg/d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为7%~14%,女性为0.8%~7%。21世纪初,我国男性血尿酸水平达288~427 μmol/L(4.8~7.2 mg/dl),女性为223~317 μmol/L(3.7~5.3 mg/d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为7.3%~58.4%,女性为1.3%~23.8%(表1)。

表1 我国不同年代和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2.3 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特征

无论在欧美国家还是在亚洲各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高低受经济发展程度、环境、饮食习惯、种族、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一定特征。

2.3.1 年轻化趋势随着年龄增长,尿酸水平逐渐增高,这可能与年龄越大,肾功能减退,尿酸排泄减少有关。但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中年人多见,且近年来有明显年轻化趋势。1998年杜蕙等调查上海居民的发病年龄男性为59.2岁,女性为65.3岁,而2009年陈晓云等调查云南大理城镇居民发现,男性20岁以后和女性50岁以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开始明显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41.6岁和53.7岁,男女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尤以男性为甚。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通常要到绝经期。

2.3.2 “重男轻女”高尿酸血症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即“重男轻女”,相同年龄段,男性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女性。2000年台湾地区调查结果显示,男女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之比为1.7∶1,2003年南京调查结果显示男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之比为1.9∶1,而2002年成都地区对心血管病高尿酸血症的调查显示男性患病率为19.8%,女性为5.1 %,男女患病率之比达3.9∶1。2004年Katrinel等报道,1990至1999年10年间,在65岁以下时男性患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概率为女性的4倍,而>65岁时,男性患病率则为女性的3倍。所以,男性比女性更易患高尿酸血症,但这种差异在女性绝经期前明显,在绝经后差异逐渐缩小,且女性常在绝经后发病,这可能与男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有关(雌激素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2.3.3 遗传倾向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家系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双亲有高尿酸血症者比单亲有高尿酸血症者病情重,前者从儿童时期即可发病。产生家族聚集性的原因推测有两方面,一是环境因素,即同一家族成员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相似;另一是遗传因素,特别是与嘌呤代谢和肾脏排泄尿酸过程中某些酶基因变异致酶活性改变,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高尿酸血症。

2.3.4 地区与种族全球高尿酸血症的流行存在地区和种族差异。欧美发达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中新西兰的毛利族、库克岛的Pukapukans族及印尼爪畦农村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当地其他种族人群,黑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白人。2005年Andrew 等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菲律宾人、萨摩亚人、毛利人和其他南太平洋人都易患高尿酸血症,或许与他们摄入大量的海洋食物和基因的缺陷有关,非裔美国人比欧裔美国人患高尿酸血症者更多。日本成年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一般为20%~25%。台湾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升高较快,明显高于内地。1998年调查台湾地区342名土著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达41.4%。2003年调查414名台湾土著儿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童达29.5%,女童达40.2%。我国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内陆地区,可能与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