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合集下载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分型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分型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分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分型Crown分型:Ⅰ、少于50%的半脱位Ⅱ、50%-75%的半脱位Ⅲ、75%-100%的半脱位Ⅳ、大于100%的完全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分型主要有以下4种分类方法:①Crowe分类法:Crowe等根据X线片测量股骨头移位距离与股骨头及骨盆高度的比例将其分为4型.Ⅰ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不到50%,或骨盆高度不到10%;Ⅱ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50%~75%,或骨盆高度的10%~15%;Ⅲ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75%~100%,或骨盆高度的15%~20%;Ⅳ型:股骨头移位超过股骨头高度的100%,或骨盆高度的20%.② Hartofilakidis分类法:Hartofilakidis等根据股骨头脱位的程度,将CDH分为3型:Ⅰ型:髋臼发育不良:即股骨头半脱位,股骨头大部分仍包含在真臼内,但多存在髋臼变浅及髋臼上缘的骨质缺损;Ⅱ型:低位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在髂骨翼上与一假臼构成关节,假臼与真臼存在有一重叠区,髋臼前后壁存在骨质缺损且髋臼浅,开口小;Ⅲ型:高位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向上、向后明显移位,并在髂骨翼上与一明显、独立的假臼构成关节,髋臼四壁均存在骨质缺损.③Eftekhar分类法:Eftekhar根据病情的发展提出了4阶段分类法:第1阶段:髋臼仅表现为轻度变长及发育不良,且存在有股骨头的发育畸形;第2阶段:表现为存在一与真臼部分重叠的假臼;第3阶段:表现为存在一高位、独立的假臼;第4阶段:股骨头向上向后脱位,但与髂骨翼不相接触.④ Kerboul分类法:Kerboul等基于髋臼局部的骨量,髋臼的倾斜,周围软组织的挛缩,膝关节的畸形,肢体的不等长等多方面的考虑,为方便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计划,提出可将CDH分为两类:即高位髋关节脱位和半脱位. 在所有CDH的分类方法中,由于Crowe的分类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较高的量化成分,可对不同作者、不同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故现已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用. Hartofilakidis 的方法因简单实用,也常被使用.。

创伤骨科髋关节脱位诊疗技术

创伤骨科髋关节脱位诊疗技术

创伤骨科髋关节脱位诊疗技术髋关节的结构相当稳定,只有强大的暴力才可引起脱位。

髋关节脱位常合并髋臼、股骨头或股骨颈骨折,以及其他部位骨骼或重要器官损伤。

一、损伤机制造成髋关节脱位的损伤暴力可作用于大转子部、屈曲的膝关节前方、膝关节伸直时的足部或骨盆后部,从而传导至髋关节。

当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位时,股骨头顶于髋臼后上缘,上述暴力使股骨头向后,或使骨盆由后向前,从而造成股骨头向后脱位,并可合并髋臼后缘或股骨头骨折。

当髋关节处于过度外展位时,大转子顶端与髋臼上缘相撞形成支点,股骨头便冲破前方关节囊至闭孔或耻骨前方,形成前脱位。

当下肢处于轻度外展位,膝部伸直足跟着地时,股骨头直接撞击髋臼底部,引起髋臼底部骨折,使股骨头内陷而向盆腔内移位,形成中央脱位。

有典型的外伤史,伤肢剧烈疼痛,活动严重受限。

后脱位的患者患髋弹性固定在内收、内旋、屈曲位。

前脱位的患者下肢处于外旋、外展、屈曲位。

中心脱位的患者无特殊体位畸形,股骨头移位严重者下肢轻度短缩。

有时由于并发其他部位损伤如骨盆、脊柱、膝部损伤,可改变脱位后肢体的位置。

因此需要详细观察X线片的表现,包括股骨头、髋臼的形状、Shenton线、股骨干的位置、股骨头的大小等,以明确脱位类型和是否并发骨折。

应注意检查排除坐骨神经损伤和同侧膝部损伤。

复位后应再次摄片,以了解复位情况并再次明确是否合并骨折,必要时应加做CT 检查。

三、分类(一)髋关节后脱位根据Thompson的分类法,可以分为5型:1.I型单纯髋关节后脱位或伴有髋臼缘裂纹骨折。

2.Ⅱ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单处骨折。

3.Ⅲ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粉碎性骨折。

4.IV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和髋臼底骨折。

5.V型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

(二)髋关节前脱位髋关节前脱位较少见,包括:1.I型耻骨部脱位,可分为:(1)IA:单纯脱位,不伴有骨折。

(2)IB:伴有股骨头骨折。

(3)IC:伴有髋臼骨折。

2.Ⅱ型闭孔部脱位,可分为:(1)ⅡA:单纯脱位,不伴有骨折。

创伤骨科髋关节后脱位疾病的诊疗

创伤骨科髋关节后脱位疾病的诊疗

创伤骨科髋关节后脱位疾病的诊疗一、发病机制髋关节损伤的病理机制一般有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①屈曲的膝关节前缘受到撞击。

②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足底受到撞击。

③大转子受力。

极少数的情况下,暴力从后侧作用在骨盆上,而同侧的膝或足构成反作用力。

髋关节后脱位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当髋关节屈曲90°位时,过度的内收并内旋股骨干,使股骨颈前缘以髋臼前缘处为支点形成杠杆作用;当股骨干继续内旋并内收时,股骨头受杠杆作用而离开髋臼,造成后脱位。

髋关节屈曲90°,外力作用于膝部沿股骨干方向向后,或外力作用于骨盆由后向前,也可使股骨头向后脱位。

有时可合并髋臼后缘或股骨头骨折。

没有系安全带的司机,在紧急刹车的时候,躯体以踩在刹车板上的右下肢为轴旋转向前,左膝在屈膝屈髋90°时撞击仪表盘。

这样可以导致股骨头后侧脱位,通常不伴有骨折。

如果髋关节屈曲较少,股骨头撞击髋臼后侧和后上部分,导致骨折脱位。

股骨头脱出髋臼可以导致股骨头骨折、压缩和划痕,在股骨头向前和向后脱位撞击盂唇的时候,剪切力可以发生在股骨头上表面、前上面和后上面,圆韧带撕脱骨折经常可以见到。

撕脱块可以从很小的软骨块到大的骨软骨块。

这些松动的骨块可以在复位后卡在关节间隙内。

不取出这种碎块可以导致游离体症状和关节软骨损害。

伴随股骨颈骨折的髋关节脱位可以由两种机制造成:第一种暴力造成髋关节脱位,由于暴力仍未消散,股骨头顶在骨盆上,造成股骨颈和股骨干骨折;另一种机制是医源性损伤,在手法复位的时候导致股骨颈骨折。

在所有报道的医源性股骨颈骨折中,都有股骨头骨折。

这可能是由于外伤时股骨头吸收了大部分的暴力,导致没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这种骨折很难在复位前的X线片上发现。

因而,在复位之前必须认真观察股骨颈有没有无移位骨折。

另外,复位必须轻柔和控制力度,必须避免杠杆复位的方法。

二、分类髋关节后脱位综合分型如下。

TypeI:没有伴发严重骨折,复位后没有临床不稳。

TypeⅡ:难复性脱位,没有严重的股骨头和髋臼骨折。

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
,是预防股骨头坏死最为有效的方法。
• Stenart和Milford在对128例脱位及骨折脱位的回顾中,发 现脱位超过24h来复位的患者预后较差。在他们的报道中 ,缺血坏死在闭合复位者中占15.5%,在切开复位者中占 40%,总的缺血坏死率为21.2%。
• Brav在262例脱位和骨折一脱位的报道中,发现在损伤后 12h内复位的髋关节中,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为17.6%,而在 12h后复位的髋关节中,缺血坏死发生率则高达56.9%
• Houguard和Thomsen报道,6h以内复位的髋关节中,缺 血坏死发生率为4%,而超过6h以上者高达58%
创伤性关节炎:
• 此为晚期合并症,这是缺血性坏死不可避 免的结果。
• 也可发生于髋脱位合并关节面骨折者
• 一般说,脱位整复后2-3年内患者应避免任 何负重过多,以推迟或减轻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
髋关节脱位与治疗
髋关节应用解剖
• 髋关节:髋臼-股骨头构成杵臼关节 • 唇盂:髋臼周围纤维软骨构成,增加了髋臼深度。股骨
头关节面约为球形的2/3,几乎全部纳入髋臼内。 • 关节囊坚韧 • 韧带:前方强大髂股韧带
关节囊下壁比较薄弱,髋关节脱位时股骨头容易从下方脱出
参考书目: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 》 (第12版) 《实用骨科学 》 (第4版)等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方 穿出,且有多种变异 脱位整复后约3/4病例麻痹 可逐渐恢复 复位后麻痹无改善,且怀 疑有骨折片在持续压迫神 经,则需尽早手术探查。
髋关节脱位分型
股骨头与脱臼位置关系和撞击力的方向决 定所产生的损伤类型。 以髂坐线(Nelaton)为标准: • 前方——前脱位 • 后方——后脱位 • 中心脱位:股骨头突破髋臼底部或入盆腔 (合并有髋臼横行骨折,或髋臼顶骨折或 者髋臼复杂性骨折,并入髋臼骨折处理)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Ⅰ型:单纯髋关节后脱位伴有臼缘裂纹骨折Ⅱ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单处骨折Ⅲ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粉碎性骨折Ⅳ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和髋臼底骨折Ⅴ型: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Pipkin分类Ⅰ型: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远侧Ⅱ型: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近侧Ⅲ型:Ⅰ型或Ⅱ型损伤伴股骨颈骨折Ⅳ型:Ⅰ型Ⅱ型损伤伴髋臼后缘骨折全髋关节安装标准(1)髋臼安装标准髋臼安装应符合以下4条标准:1.髋臼的高度人工髋臼应安装在髋关节真髋臼的位置上,放置位置过高或过低或放置在假髋臼上常常造成髋臼的不稳定。

2.髋臼的包容安装的人工髋臼应被髋臼窝所包容,包容过浅,髋臼假体外上缘露于髋臼窝之外,常是松动的主要原因。

3.髋臼角4.髋臼前倾角(2)股骨安装标准1.股骨距高度股骨距应在小粗隆上方保留1~1.5CM2.股骨颈截骨面应于水平面保持30~40度角。

3.股骨头假体安装后的股骨头假体高度,应与下肢中立位时,过大粗隆顶点的平行线通过股骨头中心。

4.股骨柄的位置假体股骨柄的轴线应与股骨干解剖轴线重合或者平行,误差不超过5度。

髋臼骨术后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定义: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关节周围肌肉组织、软组织细胞转化成骨母细胞、骨细胞,导致异位骨化的一种疾病。

肘部、髋部常见髋臼术后并发症:感染,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而异位骨化发生率最高为30%机制:与松质骨内的诱导因子如BMPS(骨形成蛋白),TGFB(生长转移因子),IGF(胰岛素生长因子),及原始干细胞释放有关,再有髋关节周围组织内存在的成骨干细胞和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在异位骨化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BROOKER分级:0级:无骨化I级:1个或2个直径小于1cm的骨化区II级:为孤立骨化,或位于股骨头端或髋臼缘的骨化,其覆盖面积小于股骨和髋骨之间距离的一半III级:固化面积小于股骨和髋骨之间距离的一半但二者之间未形成骨桥IV级:股骨和髋骨之间形成骨桥骨化性肌炎不仅可压迫坐骨神经形成退变性神经炎,还可影响髋关节活动,术后大部分异位骨为2级以下,对髋关节功能影响,3,4级骨化如严重影响髋关节活动,可手术切除,但应在术后半年以上,待异位骨化成熟后进行治疗及预防:对于肘,髋部脱位应尽早复位:不迟于伤后24小时,在良好麻醉下复位,忌多次粗暴反复复位,伤后2-3周内切忌过早功能锻炼。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概述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指髋关节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畸形,包括股骨头和髋臼的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以及髋关节脱位三种情况。

解剖和测量分型1、Crowe分型Crowe于1979年提出的分型,能够较好地量化髋关节的半脱位程度,对临床手术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主要依据股骨头移位距离占股骨头高度百分比或者占骨盆高度的百分比进行划分。

Ⅰ型:不全脱位<50%;Ⅱ型:不全脱位50%-75%;Ⅲ型:不全脱位75%-100%;Ⅳ型:不全脱位>100%,即完全脱位。

2、Hartofilakidis分型Hartofilakidis于1996年提出成人DDH的简化分型方法。

根据DDH病变程度的不同,使用三种类型分别对应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髋关节脱位三种改变。

Ⅰ型:髋关节发育不良;Ⅱ型:髋关节低位脱位;Ⅲ型:髋关节高位脱位。

3、Eftekhar分型Eftekhar分型最早于1978年提出,该分型方法基于股骨头脱位的程度把成人DDH分为以下4型:A型:髋臼发育不良,髋臼轻度变长,伴有股骨头发育不良,没有假臼形成;B型:半脱位的髋关节形成了假臼,假臼与真臼有重叠的部分;C型:股骨头完全脱位,与髂骨形成高位、独立的假臼,真假臼之间没有重叠;D型:股骨头向后上方完全脱位,但没有与髂骨形成假臼。

4、Kerboul分型Kerboul于1987年提出根据矢状面上股骨头与髋臼的对应关系进行分型。

A型:髋关节前脱位,股骨头向前脱位,位于真臼的前方;B型:髋关节中间脱位,股骨头与髂骨接触,与真臼处于同一冠状面上;C型: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完全脱位后,位于真臼的后方或者上方。

5、Perner分型Ⅰ度:轻度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头覆盖虽不完全,但仍位于轻度不良髋臼中心,CE角在11°-35°之间;Ⅱ度:中度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后脱位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髋关节后脱位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髋关节后脱位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髋关节后脱位概述髋关节后脱位(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hip)是髋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85% ~90%,多由间接暴力所引起,当患者受到外部暴力时,股骨头可从髋关节囊的后下部薄弱区脱出。

患者一般有严重的外伤史,髋关节疼痛明显,不能走路或站立,髋关节活动丧失,患侧下肢呈内收、内旋、屈曲和缩短畸形。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恰当的复位方法进行治疗。

英文名称: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hip。

其它名称:后脱位性髋关节损伤。

相关中医疾病:骨伤。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损伤。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髋关节,大腿。

常见症状:疼痛、活动障碍、患肢短缩。

主要病因:暴力损伤。

检查项目:X线、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发生髋关节后脱位的患者,要遵医嘱早期及时复位,以免发生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

临床分类:临床上多采用Epstein分类法,共分为五型:Ⅰ型:单纯脱位或只有髋臼后壁小骨折块。

Ⅱ型: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后壁一大块骨折。

Ⅲ型: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后壁粉碎骨折,有或无一个主要骨折块。

Ⅳ型: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后壁和髋臼底部骨折。

Ⅴ型:股骨头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

二、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病特点三、髋关节后脱位的病因病因总述:髋关节是身体最大的杵臼关节,结构稳定,其周围有强大韧带和肌肉附着,故只有高能暴力才能导致脱位。

当髋关节于屈曲位,外力使大腿急剧内收并内旋时,股骨颈前缘抵于髋臼前缘形成一一个支点,因杠杆作用使股骨头向外上方脱位。

此外,当髋关节处于屈曲位时,外力作用于膝部沿股骨干向后,或外力由后向前砸击骨盆,也可使股骨头向后脱位。

基本病因:高能暴力:大部分髋关节后脱位发生于交通事故。

发生事故时,病人的体位处于屈膝及髋关节屈曲内收,股骨则有轻度的内旋,当膝部受到暴力时,股骨头即从髋关节囊的后下部薄弱区脱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脱位
什么是脱位?
脱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后 常见旳并发症,仅次于无菌性松动,文件报道其发生率存在很 大差别,约为0.04%~11%。大多数脱位发生于术后3 个月内, 即多数为早期脱位。脱位给患者造成了巨大旳痛苦和心理承担, 同步也给广大旳骨科医生造成了极大旳困扰,分析THA 术后脱 位旳原因,并进行预防具有主要旳意义。
总结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论哪种原因引起脱位,虽然复位 成功,都可能影响病人旳后期步态及关节假体旳寿命, 给病人生存质量带来严重旳影响。保持患者患肢正确 体位和术后正确旳康复治疗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脱位旳关键
• 2、功能锻炼
术后患肢保持正确体位,术后平卧,两腿间置高密度海绵 制成旳梯形枕,术肢远端置于用木材制成旳防外旋箱内(注意 足跟垫棉圈,预防压疮),使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外展15°~ 30°;禁止患肢内旋、内收。术后2~3 天拔除引流管后,患者 可在床上做坐起活动,但屈髋不能>90°。术后1周可扶双拐离 床,3个月内患肢禁止作内旋、内收、外旋动作,屈髋不能 >90°。
• 1、年龄和性别
• 高龄患者因为外展肌力较差、软组织松弛和(或)合并神经系 统疾病,女性患者肌肉力量较男性患者弱,所以有研究以为, 高龄和女性患者更轻易发生脱位。但也有研究以为男性患者活 动量和负荷较大,因而更轻易发生脱位。所以,年龄和性别对 于术后并发脱位旳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2、身高体重
理论上身体高旳人,偏心距更长、力臂大,髋关节更稳定、 脱位发生率低,而肥胖患者对髋关节负荷加大,因而轻易发生 脱位,但这方面旳报道较少。
• 下地练习措施:
患者双手拉住拉手或用力支撑床面,屈曲健肢,患肢保持伸直 位,移动躯体至健侧床沿。护士在健侧帮助,一手托住患肢足跟 部,另一手托住患侧腘窝部,伴随患者旳移动而转动,使患肢保持 轻度外展中立位,直至完毕此动作。另一护士则用力扶住患者, 使健侧肢体先着地,然后将患肢轻轻放于地上,递给助行器。患 者用力扶助行器站稳,两腿分开,与肩同宽。问询患者有无不适 感,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站立5~10 min 后上床。上床时,患 者双手拉住拉手,健侧肢体先上;护士托住患肢足跟和腘窝处,帮 助将患肢放于床上。注意使患肢一直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肢足 尖向上。

骨折分型

骨折分型

.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类:Ⅰ型:自内向外开放骨折,骨折类型简单、无粉碎;伤口长度<1cm,软组织无挫裂伤。

Ⅱ型:伤口长度>1cm,软组织损伤广泛;呈中度碾挫伤,但未形成软组织瓣,中度污染及中等程度粉碎骨折。

Ⅲ型: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神经)广泛损伤,分三个亚型。

Ⅲa型:不论广泛的软组织挫裂伤程度及伤口大小,骨折处有软组织覆盖。

Ⅲb型:广泛软组织挫裂伤或/和软组织缺损,骨膜撕脱及骨裸露,严重污染。

Ⅲc 型:上述情况伴有需修复的血管损伤。

闭合骨折的软组织损伤0级:轻微软组织损伤,间接暴力,简单的骨折形式。

例如:滑雪者的胫骨螺旋骨折。

Ⅰ级:来自内部压力引起的表浅擦伤或挫伤。

轻度到中度的骨折畸形。

例如:伴有超过内踝的软组织损伤的踝关节旋前型骨折脱位。

Ⅱ级:与局部皮肤或肌肉挫伤相连的深部污染性擦伤。

轻度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严重的骨折畸形。

例如:胫骨的节段性“缓冲器样”骨折。

Ⅲ级:广泛的皮肤挫伤或挤压伤,肌肉组织损伤可很严重,皮肤剥离,常因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症而行减压术。

伴有大血管损伤,严重或粉碎的骨折畸形。

下肢骨折骨盆骨折的分型Tile分型Tile基于骨盆垂直面的稳定性、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外力作用方向将骨盆骨折分为A、B、C三型,按顺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增加。

每型又分为3个亚型,每个亚型又可以进一步分型。

Tile分型对临床医师确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决定性指导意义。

1. A型稳定的骨盆环损伤,骨折轻度移位。

A1: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A2: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位;A3:不累及骨盆环,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

2. B型旋转不稳、垂直稳定的骨盆环损伤,损伤的骨盆后侧张力带和骨盆底仍保持完整无损伤,髋骨可发生旋转不稳定。

B1: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B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内旋损伤,内旋不稳定,侧方挤压伤;关书样损伤。

B3:双侧B型损伤。

3. 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后侧骶髂部稳定结构完全损伤,骶棘和骶结节韧带完全撕裂,前侧产生耻骨联合分离,或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骨盆产生旋转和垂直方向不稳定,一侧骨盆可向上移位。

骨折分型参照表格模板

骨折分型参照表格模板

附件2:
骨折分类参照表上肢骨折
的开放骨折,
神经血管广泛损伤:
小粗隆无骨折;小粗隆有骨折,
骨折稳定;小粗隆有骨折,
但无或轻度粉碎;
外踝骨折低于踝关节水平间隙;

距下关节和踝关节均有脱位;
A3 横断简单骨折(<30°) B 楔形骨折
Bl 螺旋楔形骨折
B2 弯曲楔形骨折
B3 碎裂楔形骨折
C 复杂骨折
Cl 螺旋复杂骨折
C2 多段复杂骨折
C3 无规律复杂骨折
尺桡骨干骨折——AO分型
胫骨骨折——AO分类法
A.简单骨折
A1 螺旋形;
A2. 斜形(≥30°);
A3 横断(<30°)。

B.楔形骨折B1螺旋楔形;B2 弯曲楔形;B3 粉碎楔形。

C.复杂骨折
页脚内容。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治(ppt)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治(ppt)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 诊治(ppt)
(优选)外伤性髋关节脱 位的诊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剖特点
髋关节组成:髋臼和股骨头;
髋关节特点: 1、头大、臼深。有髋臼唇
2、有股骨头韧带
3、囊紧壁厚,髂股韧带,坐股韧带,肌 肉群包围
4、后下部薄弱
因此髋关节一般不易发生脱位,只有在强大 的暴力作用下才有可能发生脱位。
病因病理
反回旋法
反回旋法
拔伸足蹬法
手法复位
(3)中心性脱位的复位方法
一般手法复位难以成功,新鲜脱位宜采 用股骨髁上牵引,移位的碎骨片可能与脱位的 股骨头一起复位。
拨伸扳拉法
骨牵引复位法
手法复位
(4)陈旧性脱位的复位方法
三周以上 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牵引1周~2周
复位后检查
疼痛减轻,髋关节活动障碍消失; 双下肢是否等长; 股骨大粗隆有无对称,臀部畸形是否消失; 纵向推拉下肢,股骨头是否有明显的移动; X线检查:股骨头回纳髋臼内。
48岁,男性,高处坠落伤
32岁,男性,车祸伤
Pipkin分型
Ⅴ1型 后脱位,股骨头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 中心凹的远端
Ⅴ2型 后脱位,股骨头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 中心凹近侧
Ⅴ3型 股骨头骨折合并有股骨颈骨折 Ⅴ4型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臼骨折
Pipkin分型
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 1.陈旧性脱位
73岁,女性,帕金森氏病史
治疗方法
Thompson-epstein(1951)分型
此类分型主要考虑有无髋臼和股骨头骨折,以及骨折程度,多年来被广泛采用
Ⅰ 单纯后脱位或伴有微小骨片 Ⅱ 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壁一大块骨折 Ⅲ 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可存在一较

髋关节后脱位

髋关节后脱位

疾病名:髋关节后脱位英文名: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hip joint缩写:别名:ICD号:S73.0分类:骨科概述:髋关节是一杵臼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髋臼深而且大,能容纳股骨头的大部分,两者互相密合,形成真空,能互相吸引。

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较坚强,构成一个相当稳定的关节,脱位的发生率较低。

髋关节囊前壁有较强的髂股韧带,内上壁有耻骨囊韧带,后上壁有坐骨囊韧带加强。

但内下壁和后下壁缺乏韧带,较为薄弱,容易从这两处发生脱位。

不合并髋臼骨折的单纯性髋关节脱位只有前、后两种。

临床上以后脱位最为常见。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多由于间接暴力所引起。

发病机制:多由间接暴力所引起。

当髋关节屈曲、内收并内旋股骨干时,股骨头的上外侧已超越髋臼后缘,股骨颈前缘紧接髋臼前缘,形成了以此处为支点的杠杆,当有强大暴力撞击膝前方(如乘坐汽车一侧大腿放在另一侧大腿上,突然刹车,乘客膝部撞到前排椅背上等类似情况时),股骨干则继续内旋并内收,股骨头因受杠杆作用而穿破关节囊后壁,脱出髋臼,形成脱位(图1)。

体育运动偶尔因人体的接触而发生髋关节后脱位,如足球运动当“阻球”时,手、膝和髋轻度内收,突然一个暴力作用于骶骨或骨盆后方,即可引起髋关节后脱位。

车辆交通事故造成的髋关节脱位,常见于挡泥板对膝或股骨的接触碰撞产生,暴力通过这些解剖结构传至髋关节,故此时膝或股骨损伤受到注意而忽略了髋关节脱位。

由于髋关节后脱位伴有股骨干骨折,漏诊了髋脱位,而把近折段后脱位的内收看成为股骨干骨折的外展(图2)。

但详细的临床检查即可发现髋脱位的外旋畸形,而且X线照片则更能明确诊断。

C D D C D D C D D C DDDDCDDCDDCDDC临床表现:有明确及相当严重的外伤史。

由于前侧的髂股韧带保持完整,故使患肢产生屈曲、内收及内旋畸形(图3)。

如髂股韧带同时断裂(此种情况较少),则患肢外旋。

患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并有弹性固定。

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

前脱位
外力作用机理:当髋关节因外力强度 外展、外旋时,大转子顶部与髋臼上
缘接触,以此为支点,股骨头因受杠
杆作用而被顶出髋臼,突破关节囊的 前下方,形成前脱位
脱位后股骨头位置
股骨头停留在耻骨支水平,则为耻骨 部脱位(高位型),可引起股动、静脉受
压,出现下肢血循环障碍
股骨头停在闭孔,则成为闭孔脱位(低 位型),可压迫闭孔神经而出现麻痹
脱位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90°,过度内旋内收髋关节,使股骨颈前缘紧
贴髋臼前缘,以接触部位为支点,此时股骨头 位于较薄弱的关节囊后下方,当受到前面来自
腿部、膝前及后方作用于腰背部向前的暴力时, 可使股骨头冲破关节囊,造成后脱位
损伤机制
典型的为乘车时突遇紧急刹车或追尾 碰撞,后排乘客的膝部撞在前排靠背
的后面
塌方事故中,伤者处于弯腰状态劳动, 重物压砸在骨盆部,股骨头相对后移
仰卧位,一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握 住患者的小腿近端,维持屈髋,顺畸形
方向牵引并逐渐加大力量,术者向外侧
推挤大腿近端,此时助手适当增加屈髋
至60-90°,并轻柔内收、内旋患肢,可
复位
Allis法
固定方法
后脱位:维持在髋外展30-40°中立位3-4
周。如合并臼缘骨折,牵引时间可延长至6
周左右 前脱位:内旋、内收伸直位牵引4周左右, 避免髋外展 中心脱位:中立位牵引6-8周,髋臼骨折
此韧带为支点进行复位
耻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前方,起于耻骨上支,
斜向外下方,与关节囊融合共同止 于股骨颈下方。此韧带有限制大腿
外展和旋外的作用
坐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后方,起于坐骨体,

关节外科常用分型分级分类最全总结

关节外科常用分型分级分类最全总结

DDH的分型1. Crowe分型目前国外有关DDH的文献中引用最多的分型标准是1979年由Crowe等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正常髋关节的股骨头颈交界的下缘与两泪滴点下缘连线的垂直距离接近0,当此垂直距离为骨盆高(髂棘最高点至坐骨结节下缘的高度)的10%时,就可以认为髋关节不全脱位50%。

从而根据髋关节不全脱位的程度将发育不良的髓关节分成四型I型:不全脱位小于50%;II型:不全脱位50%一75%;III型:不全脱位75%-100%;IV型:不全脱位大于100%,即完全脱位.2.Hartofilakidis分型将成人DDH分为三型I型:发育不良,虽有不同程度的不全脱位,但股骨头仍包含在真臼中;II型:低位脱位,股骨头已位于假臼中,但假臼仍有部分与真臼相接,术中真臼很容易被忽略;III型:高位脱位,股骨头向后上方移位,假臼位于真臼后上方骼骨翼上且真假臼不相接。

此分类方法在临床运用中较Crowe分型实用3.Campbell’s 骨科手术学将髋关节发育不良分为三型,股骨头半脱位(部分脱位)、髋臼发育不良和股骨头完全从真臼脱位。

A半脱位股骨头上移,部分仍在真臼;B髋臼发育不良髋臼变浅,斜度变大,但股骨头仍在真臼内;C完全脱位股骨头脱位上移,形成假臼。

4.Perner分型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Perner分型I度:轻度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头覆盖虽不完全,但仍位于轻度不良髋臼的中心,CE 角在11-35度之间II度:中度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头尚位于中心,CE 角在0-10度之间。

III度:重度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头向上外侧移位,病损髋臼相应变浅变平,CE角成负角。

IV度:完全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位于髋臼外缘,患肢明显短缩。

该分型仅是对头臼的对应关系进行分度,而对髋臼的倾斜、股骨近端的发育畸形以及头臼的继发病理改变未能体现。

5吕厚山等编著的《人工关节外科学》依据X 片中CE角将DDH 分为四度。

Ⅰ:轻度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覆盖虽不完全,但仍位于轻度发育不良髋臼的中心,CE 角11o ~35o之间;Ⅱ:中度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尚位于中心,CE 角在0o~10o之间;Ⅲ:重度髋臼不良,股骨头向上外侧脱位,病损髋臼相应变浅变平,CE 角呈负角;Ⅳ:完全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位于髋臼外缘,患肢短缩.6. a.同心圆型轻型:CE角>10度或AHI≥75%;中型:CE角<10度、>0度或AHI<75%、>65%;重型:CE角≤0度,AHI≤65%。

Thompson髋关节评分表

Thompson髋关节评分表

Thompson髋关节评分表引言Thompson髋关节评分表(Thompson Hip Score)是一种用于评估髋关节疾病和损伤的工具。

该评分表由医学专家Dr. John Thompson于1950年提出,用于评估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病人症状和功能。

评分项目Thompson髋关节评分表包含以下五个评分项目:1. 疼痛(Pain):评估病人在日常活动中的疼痛程度。

分为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四个等级。

2. 活动能力(Functional ability):评估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

包括步行、上下楼梯、弯腰等。

分为正常、轻度困难、中度困难和不能自理四个等级。

3. 肌力(Muscle strength):评估病人的肌肉力量。

包括屈曲、伸展等。

分为正常、轻度减弱、中度减弱和不能自理四个等级。

4. 疼痛程度(Degree of pain):评估病人在疼痛程度方面的感觉。

分为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四个等级。

5. 体能活动(Physical activity):评估病人在体能活动方面的能力。

分为正常、轻度限制、中度限制和不能自理四个等级。

总分计算根据上述五个评分项目,每项评分项目的等级对应一个得分。

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总分越高表示病人的症状和功能越差。

应用范围Thompson髋关节评分表主要用于评估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病人症状和功能。

通过评估病人的疼痛、活动能力、肌力、疼痛程度和体能活动,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Thompson髋关节评分表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用于评估髋关节疾病和损伤。

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病人中,通过该评分表可以评估病人的症状和功能,进而指导治疗和康复计划。

这一评分表的使用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进展和影响,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髋关节脱位的分类

髋关节脱位的分类

髋关节脱位的分类前言髋关节脱位多为高暴力损伤,暴力间接作用于髋关节导致关节脱位,且髋关节脱位的方向同受伤时的体位有很大相关性。

髋关节屈曲、内旋的角度越大,越容易发生单纯性的后脱位;而部分屈曲、内旋时,容易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或者股骨头的剪切骨折。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髋关节脱位的闭合复位治疗。

骨折分型•关节脱位的 Thompson和 Epstein分型:•Ⅰ型:单纯脱位或合并小块骨折;•Ⅱ型:脱位合并髋臼后壁单一大块骨折;•Ⅲ型:脱位合并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伴或不伴一处较大的骨块;•Ⅳ型:脱位合并髋臼顶骨折;•V型: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Epstein分型•股骨头骨折的Pipkin分型:Pipkin将Epstein髋关节脱位分型的V型细分为4个类型:•Ⅰ型:股骨头中央凹下方的骨折;•Ⅱ型:股骨头中央凹上方的骨折;•Ⅲ型:I型或Ⅱ型损伤合并股骨颈骨折;•Ⅳ型:I型或Ⅱ型损伤合并髋臼边缘骨折;▲股骨头骨折的Pipkin分型髋关节脱位和股骨头骨折的评估临床评估•典型的髋关节后脱位,下肢处于屈髋、内收、内旋位。

•典型的髋关节前脱位,下肢处于外旋、屈髋、外展位。

•由于髋关节脱位大部分由于高暴力间接作用,因此必须首先排除全身其他脏器损伤,特别是头部、胸腔、腹腔等。

•除髋臼、股骨头外,还应除外其他运动系统损伤,需要评估股骨颈、股骨干、膝关节韧带、髌骨和脊柱的损伤。

•髋关节后脱位8%~19%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而且闭合复位过程中亦有可能损伤坐骨神经,所以在复位前后需仔细评估坐骨神经损伤情况。

影像学评估•正侧位像:观察关节间隙,注意双侧对比,观察关节内是否有骨折块。

① 前后位片上,患侧股骨头与健侧对比:较健侧增大者提示前脱位,而较健侧缩小者提示后脱位。

② Shenten线:股骨颈下缘与闭孔上内缘所构成的连续弧形曲线。

髋关节脱位时,此曲线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③ 髂颈线( Clave线):髂前下棘外方的髂骨外缘与股骨颈外缘所连成的光滑曲线。

肩关节前脱位和髋关节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和髋关节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病因与发病机制】间接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肩关节前脱位,但以间接暴力引起者为最多见,可分为:①传导暴力:当伤员躯干向前外侧倾斜,跌倒时,手掌撑地,肱骨干呈外展姿势,由手掌传导至肱骨头的暴力可冲破肩关节囊前壁,向前脱位较多见。

如暴力强大或继续作用,肱骨头可被推到喙突下或锁骨下,成为喙突下脱位或锁骨下脱位(图1),后者较少见;极个别暴力强大者,肱骨头可冲进胸腔,形成胸腔内脱位;②杠杆暴力作用:当上臂过度外展外旋后伸时,肱骨颈或肱骨大结节抵触于肩峰时,构成杠杆的支点作用,使肱骨头向盂下滑脱,形成肩胛盂下脱位,继续滑至肩胛前部成为喙突下脱位。

因肩关节脱位时大结节受撞击,故常伴肱骨大结节骨折。

也可伴肩盂、外科颈或解剖颈骨折,很少合并小结节骨折。

肱二头肌腱长头有时可滑脱至肱骨头的外后侧阻碍肱骨头的复位。

腋丛或臂丛神经的有时被牵拉或被肱骨头压迫,引起不同程度的腋神经损伤。

直接暴力所致脱位,均为暴力从肱骨头外后部直接撞击,使肱骨头向前脱位,但较少见。

肩关节前脱位后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肩关节囊的破裂和肱骨头的移位,也有盂唇处破裂不易愈合,可为习惯性脱位的原因。

因肱骨头由胸大肌的作用发生内旋;又因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及肌肉的作用,从而使肱骨头紧紧抵卡于肩胛盂或喙突的前下方,严重者可抵达锁骨下方,使肱骨呈外展内旋及前屈位弹性畸形固定,丧失肩关节的各种活动功能。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1.肩关节前脱位均有明显的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一般损伤症状。

2.因肱骨头向前脱位,肩峰特别突出,形成典型的方肩(图1)。

同时可触及肩峰下有空虚感,从腋窝可摸到前脱位的肱骨头。

上臂有明显的外展内旋畸形,并呈弹性固定于这种畸形位置。

伤侧肘关节的内侧贴着胸前壁,伤肢手掌不能触摸健侧肩部,即杜格(Dugas)征阳性的表现。

自肩峰至肱骨外髁的长度较健侧者长,直尺检查时可以令伤侧放平。

还要检查有无血管神经损伤情况。

图1 肩关节前脱位方肩畸形及关节盂空虚3.X线片检查可以确诊肩关节前脱位,并能检查有无合并骨折,以及检查肩关节前脱位整复后的情况。

髋关节后脱位

髋关节后脱位

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是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髋臼深而且大,能容纳股骨头的大部分,两者互相密合,形成真空,能互相吸引。

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较坚强,构成一个相当稳定的关节,脱位的发生率较低。

髋关节囊前壁有较强的髂股韧带,内上壁有耻骨囊韧带,后上壁有坐骨囊韧带加强。

但内下壁和后下壁缺乏韧带,较为薄弱,容易从这两处发生脱位。

临床上以后脱位最为常见。

【病因病理】正常情况下,髋关节在作屈曲、内收动作时,股骨头的大部分球面位于髋臼后上缘,如果此时有一强大暴力从膝关节向后冲击,冲击力可沿股骨干纵轴传递至股骨头,使已经处于髋臼后上缘的股骨头冲破关节囊后部而脱出。

例如乘车时一腿搭在另一腿上,膝盖顶住前座椅背,突然刹车时,膝部受撞击而产生脱位,如果在暴力纵向传递的同时,伴有髋关节的屈曲和内旋动作时,股骨颈可被髋臼前内缘阻挡,形成一杠杆的支点,股骨头更易冲破关节囊后部,发生髋关节后脱位。

如果在腰向前弯曲时,重物砸于腰骶部,也能迫使股骨头向后冲击,穿破关节囊而发生后脱位。

【临床表现】(一)患髋关节肿胀剧痛,不能活动或站立。

(二)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膝关节靠在对侧大腿上。

患肢短缩,又称“粘膝征”阳性。

(三)腹股沟部触诊有空虚感。

在髂骨翼部(髂骨部脱位)或坐骨部(坐骨部脱位)可触及移位的股骨头。

(四)患肢呈“弹性固定”位。

(五)大转子位置上移。

患侧臀后可摸到圆球状骨性隆起,股骨大转子的上缘,位于Nelaton线以上。

此外,如果有合并损伤存在,应出现相应的体征。

【影像学检查】从患者临床表现上要高度怀疑存在髋关节后脱位时,应先行X线检查,通常以髋关节正位片即能确诊,显示股骨头在髋臼后侧或后上侧,股骨颈内缘与闭孔上缘的连续弧线中段。

如果合并损伤存在,应作相应的影像检查。

CT扫描对于确诊是否合并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或关节内是否存在骨软骨碎块有重要意义。

【分类】Steware和Milford将髋关节后脱位分为Ⅰ~Ⅳ型。

Ⅰ型:单纯髋关节后脱位,可合并极小的髋臼骨折;Ⅱ型:髋关节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单个大骨折片;Ⅲ型:髋关节后脱位伴有髋臼广泛粉碎性骨折;Ⅳ型:髋关节后脱位伴有股骨头或(及)股骨颈骨折;【合并症】(一)坐骨神经损伤。

髋关节后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

髋关节后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

髋关节后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1.髋关节后脱位的分类按有无合并骨折可以分为五型。

(1)单纯性髋关节后脱位,无骨折,或只有小片骨片。

(2)髋关节后缘有单块大骨折片。

(3)髋臼后缘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可大可小。

(4)髋臼缘及髋臼底有骨折。

(5)合并有股骨头骨折。

2.临床表现与诊断
(1)明显外伤史。

(2)明显的疼痛,髋关节不能活动。

(3)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4)以在臀部摸到突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

(5)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经损伤表现。

(6)X线检查,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骨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Ⅰ型:单纯髋关节后脱位伴有臼缘裂纹骨折
Ⅱ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单处骨折
Ⅲ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粉碎性骨折
Ⅳ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和髋臼底骨折
Ⅴ型: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Pipkin分类
Ⅰ型: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远侧
Ⅱ型: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近侧
Ⅲ型:Ⅰ型或Ⅱ型损伤伴股骨颈骨折
Ⅳ型:Ⅰ型Ⅱ型损伤伴髋臼后缘骨折
全髋关节安装标准
(1)髋臼安装标准髋臼安装应符合以下4条标准:
1.髋臼的高度人工髋臼应安装在髋关节真髋臼的位置上,放置位置过高或过低或放置在假髋臼上常常造成髋臼的不稳定。

2.髋臼的包容安装的人工髋臼应被髋臼窝所包容,包容过浅,髋臼假体外上缘露于髋臼窝之外,常是松动的主要原因。

3.髋臼角
4.髋臼前倾角
(2)股骨安装标准
1.股骨距高度股骨距应在小粗隆上方保留1~1.5CM
2.股骨颈截骨面应于水平面保持30~40度角。

3.股骨头假体安装后的股骨头假体高度,应与下肢中立位时,过大粗隆顶点的平行线通过股骨头中心。

4.股骨柄的位置假体股骨柄的轴线应与股骨干解剖轴线重合或者平行,误差不超过5度。

髋臼骨术后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定义: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关节周围肌肉组织、软组织细胞转化成骨母细胞、骨细胞,导致异位骨化的一种疾病。

肘部、髋部
常见
髋臼术后并发症:感染,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而异位骨化发生率最高为30%
机制:与松质骨内的诱导因子如BMPS(骨形成蛋白),TGFB(生长转移因子),IGF(胰岛素生长因子),及原始干细胞释放有关,再有髋关节周围组织内存在的成骨干细胞和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在异位骨化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BROOKER分级:0级:无骨化
I级:1个或2个直径小于1cm的骨化区
II级:为孤立骨化,或位于股骨头端或髋臼缘的骨化,其覆盖面积小于股骨和髋骨之间距离的一半
III级:固化面积小于股骨和髋骨之间距离的一半但二者之间未形成骨桥
IV级:股骨和髋骨之间形成骨桥
骨化性肌炎不仅可压迫坐骨神经形成退变性神经炎,还可影响髋关节活动,术后大部分异位骨为2级以下,对髋关节功能影响,3,4级骨化如严重影响髋关节活动,可手术切除,但应在术后半年以上,待异位骨化成熟后进行
治疗及预防:对于肘,髋部脱位应尽早复位:不迟于伤后24小时,在良好麻醉下复位,忌多次粗暴反复复位,伤后2-3周内切忌过早功能锻炼。

手术前后的局部放疗及术后口服NSAID对异位骨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术前5GY单次髋部照射,骨化率较对照组低59%,口服NSAIDS,消炎痛50mgtid 共8天,必须在手术当天开始,术后大于5天开始则基本无效,这可能与骨化起动过程已经开始,后续过程NSAIDS无法抑制有关。

Johson将手术后3天内髋部接受700-1200reds计量的放疗和口服NSAIDS联合应用,使异位骨化的发生率降为0
先天性髋脱位和髋关节发育异常的人工全髋置换适应症
1、先天性髋关节完全脱位或囊性脱位(难以行关节外稳定的髖臼造盖的Chiari手术或 Rembeiton手术等重建髖关节稳定者
2、只能以人工全髖关节置换重建髖关节功能,且屈髖肌伸髖肌在3-4级以上,术后能有一定功能如支撑站立(坐位或行走能力者或有助于改善护理状况者
3、和一般在成人期适应症
4、具备外科手术的一般要求如心肺肝肾功能可以胜任手术,无血液等神经精神等严重疾患,且无全身性和患髖附近无局灶性感染者
5、髖臼、股骨和骨盆畸形,可以借助手术和假体植入获得某些或完全矫正如髖臼位置异常,肢体短缩、畸形步态等
6、由于髖臼和股骨畸形和纤细,且能够获得定制型假体,或具备适配这种畸形骨骼的假体者
Enneking肌肉骨骼肿瘤的外科分期
分期恶性度侵袭范围转移
ⅠA G1 T1 M0
ⅠB G2 T2 M0
ⅡA G1 T1 M0
ⅡB G2 T2 M0
ⅢA G1-2 T1 M1
ⅢB G1-2 T2 M1
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标准)
疼痛(满分为50分,为基本分)
无疼 50分
行走开始时疼痛 40分
行走时疼痛 35分
偶尔负重性疼痛 35分
每次负重时都有疼痛 15分
检查时疼痛或自发疼痛 0分
功能(满分为30分,为加分)
足趾行走 3分
足跟行走 3分
正常节律上下楼梯 6分
单腿站立 6分
无辅助性行走 6分
不用骨科足支具 6分
活动度(满分为20分,为加分)
伸>10°:5分屈>30°: 5分
5-9°:3分 15-29°: 3分
<50°:1分<15°: 1分
旋后>30°: 3分旋前>20°: 3分
15-29°: 2分 10-19°: 2分
<15°: 1分<10°: 1分
负重时外翻<5°: 2分负重时内翻<3°: 2分
5-10°: 1分 4-7°: 1分
>10°: 0分>7°: 0分
结果评价:85-100分为优;75-85分良;70-74分为及格;低于70分为差。

踝关节置换术:
手术适应症:
原发性或创伤性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友病性关节炎
绝对禁忌症
距骨坏死(通过MRI检查)
Charcot氏关节
神经方面的问题,如足部感觉缺失。

小腿远端区域肌肉功能缺失
胫距关节畸形大于35度
精神病患者。

相对禁忌症
以前在踝关节区域或胫骨有过深部的感染
严重的骨质疏松侵蚀明显的骨关节炎,如持续存在的牛皮癣性骨关节炎外侧韧带缺失,无法修复者
术后护理:
• 术后用行走石膏固定
• 抬高患肢,两天后间断负重行走10分钟
• 3~4周后(非骨水泥固定)去除石膏
• 注意练习足部肌肉和小腿后部肌肉
• 手术后3~6个月踝关节可能肿胀,可用弹力绷带间
• 断固定或间断抬高患肢
• 术后12个月疗效基本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