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改革动态.ppt
合集下载
(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第八章俄罗斯幼儿教育的改革动态

一、该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 1991年苏联解体,1992年俄罗斯作为独联体中最大的国家,
制定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这一法案奠定了俄罗斯国家教 育政策的基础。其中规定教育要实行“人道主义”、“多元化” 和“民主化”。
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指导下,俄罗斯又开始了新的教 育改革,包括新的幼儿教育改革。这场国民教育体系的改革是 在1988年前苏联教育改革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前苏联20世 纪80年代后期教育改革的延续。
第八章
俄罗斯幼儿教育的改革 动态
第一节 苏联的幼儿教育改革
一、苏联幼儿教育的发端
产生背景: 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采取坚决措施, 大力开展改革旧教育、创建无产阶级新教育制度
幼儿教育机构的出现: 苏联的幼儿教育机构设有托儿所 (收2个月—3岁儿童)、幼儿园 (收3—7岁儿童)、 托儿所——幼儿园(收2个月—7岁儿童)。
第一节 苏联的幼儿教育改革
二、前苏联解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主要改革举措
改革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改革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改革内容 改革影响
思考与练习
1.你知道苏联儿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吗? 2.苏联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苏联幼儿教育有哪些改革?
第二节 俄罗斯独立之后的幼儿教育改革
第二节 俄罗斯独立之后的幼儿教育改革
二、该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
幼儿教育机构的改革 幼儿教育工作目标的变化 幼儿教育管理的改革 政府管理的加强
第二节 俄罗斯独立之后的幼儿教育改革
三、改革的主要影响
实行幼儿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公民 加强幼小衔接的研究
增加教师工资,提高教师的从业标准
思考与练习
1.你了解俄罗斯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吗? 2.俄罗斯幼儿教育的改革举措具体有哪些? 3.俄罗斯的幼儿教育改革,对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给你哪些
制定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这一法案奠定了俄罗斯国家教 育政策的基础。其中规定教育要实行“人道主义”、“多元化” 和“民主化”。
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指导下,俄罗斯又开始了新的教 育改革,包括新的幼儿教育改革。这场国民教育体系的改革是 在1988年前苏联教育改革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前苏联20世 纪80年代后期教育改革的延续。
第八章
俄罗斯幼儿教育的改革 动态
第一节 苏联的幼儿教育改革
一、苏联幼儿教育的发端
产生背景: 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采取坚决措施, 大力开展改革旧教育、创建无产阶级新教育制度
幼儿教育机构的出现: 苏联的幼儿教育机构设有托儿所 (收2个月—3岁儿童)、幼儿园 (收3—7岁儿童)、 托儿所——幼儿园(收2个月—7岁儿童)。
第一节 苏联的幼儿教育改革
二、前苏联解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主要改革举措
改革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改革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改革内容 改革影响
思考与练习
1.你知道苏联儿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吗? 2.苏联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苏联幼儿教育有哪些改革?
第二节 俄罗斯独立之后的幼儿教育改革
第二节 俄罗斯独立之后的幼儿教育改革
二、该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
幼儿教育机构的改革 幼儿教育工作目标的变化 幼儿教育管理的改革 政府管理的加强
第二节 俄罗斯独立之后的幼儿教育改革
三、改革的主要影响
实行幼儿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公民 加强幼小衔接的研究
增加教师工资,提高教师的从业标准
思考与练习
1.你了解俄罗斯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吗? 2.俄罗斯幼儿教育的改革举措具体有哪些? 3.俄罗斯的幼儿教育改革,对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给你哪些
英国传统教育与变革.ppt

• 将英国高等教育 分为大学和由多 科技术学院和其 他学院组成的公 共高教机构。
• 高等教育双重制 一方面保留了大 学的学术性传统, 另一方面扩大了 年轻人接受高等 教育的机会,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 精英型高等教育 和大众型高等教 育之间的矛盾。
中等教育综合化改 革
• 是针对战后初期 确立的中等教育 三轨制展开的。
• 1977 《学校教育》 绿皮书,为70年代 以后的英国学校教 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等教育的收缩和控 制
• 1985 《90年代英 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绿皮书,被认为是 英国高等教育后罗 宾斯时代开始的标 志。主张“所有有 能力并希望从高等 教育重视受益的人 都应该有接受高等 教育的机会”
《1988年教育改革 法》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初 ~80年代末
20世纪40年代初~50年代末
• 首先,确立了由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 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的现 代公共教育体系。 其次,双轨制性质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1944年教育 法》
中等教育三轨 制的确立
• 文法中学:重学术 技术中学:应用科学和应 用技术 现代中学:该校儿童对付 具体事务比对付理性概念 更为容易
20世纪60年代
《罗宾斯报告》和 高等教育大发展
• 提出发展高等教 育的基本原则应 是“所有具备入 学能力和资格并 希望接受高等教 育的青年都应获 得接受高等教育 的机会”,正式 揭开了60年代英 国高等教育大发 展的序幕。
• 新大学苏塞克斯 大学诞生;成立 了全国学位授予 委员会
高等教育双重制的 确立
• 始于1965年发布 的第10号通告
• 至70年代中期, 综合中学逐渐成 为英国中等学校 的主要类型
• 高等教育双重制 一方面保留了大 学的学术性传统, 另一方面扩大了 年轻人接受高等 教育的机会,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 精英型高等教育 和大众型高等教 育之间的矛盾。
中等教育综合化改 革
• 是针对战后初期 确立的中等教育 三轨制展开的。
• 1977 《学校教育》 绿皮书,为70年代 以后的英国学校教 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等教育的收缩和控 制
• 1985 《90年代英 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绿皮书,被认为是 英国高等教育后罗 宾斯时代开始的标 志。主张“所有有 能力并希望从高等 教育重视受益的人 都应该有接受高等 教育的机会”
《1988年教育改革 法》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初 ~80年代末
20世纪40年代初~50年代末
• 首先,确立了由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 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的现 代公共教育体系。 其次,双轨制性质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1944年教育 法》
中等教育三轨 制的确立
• 文法中学:重学术 技术中学:应用科学和应 用技术 现代中学:该校儿童对付 具体事务比对付理性概念 更为容易
20世纪60年代
《罗宾斯报告》和 高等教育大发展
• 提出发展高等教 育的基本原则应 是“所有具备入 学能力和资格并 希望接受高等教 育的青年都应获 得接受高等教育 的机会”,正式 揭开了60年代英 国高等教育大发 展的序幕。
• 新大学苏塞克斯 大学诞生;成立 了全国学位授予 委员会
高等教育双重制的 确立
• 始于1965年发布 的第10号通告
• 至70年代中期, 综合中学逐渐成 为英国中等学校 的主要类型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课件

❖ 在学校与企业两处实施教育,为企业培养具有实践经验 的高级专门人才及中高级管理人才,以满足当地社会、 经济和企业的直接需要。
LOGO
❖ “ 双元制”的成功实施, 需要政府、行业( 或企业) 与学 校三方的密切合作。这种“企业本位的现代学徒制度”, 既需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干预, 需要行业、企业对 职业教育的积极参与, 也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
LOGO
❖ 英国为培养企业适用的工程技术人才,以英国的多科技 术学院为代表的许多学校实行了“三明治”(夹心饼) 式的教学计划。即第一年在学院学习,第二年到企业实 训,第三年再回学院学习课程。
❖ 办学形式十分灵活:在招生对象上,既招收一般中学毕 业生,又招收在职人员;在任务与学习内容上,既担负 职前教育,又承担职后进修培训的继续教育;在学制上, 有全日制、半日制的,也有夜间制、函授制的。
LOGO
❖ 台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有二、三年制的专科教育, 又有四年制的本科教育,还有在此基础上2~4年的硕士 研究生教育和2~6年的博士研究生教育。
❖ 英国也在完善证书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研究生水平的 NVQ5证书,并通过大学(原具有英国特色的多科技术学 院)中的高等专业技术教育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层次 的高级科技人才。
❖ 法国教育部1999年公布的一份关于高中改革的文件—— 《面向21世纪的高中》规定,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做到 “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和经济环境的平衡”,要使学生 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获得所有高中学生都应具 备的文化知识,获得从事职业工作的必要能力。
LOGO
2、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高移化
❖ 随着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其 职业技术教育正在向高中后阶段延伸。
LOGO
❖ 美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才是“宽专多能型”, 这与其社 会特征是相吻合的。其培养模式主要是CBE模式,即以 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产生于二次大战后,现在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 美的职业教育中, 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LOGO
❖ “ 双元制”的成功实施, 需要政府、行业( 或企业) 与学 校三方的密切合作。这种“企业本位的现代学徒制度”, 既需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干预, 需要行业、企业对 职业教育的积极参与, 也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
LOGO
❖ 英国为培养企业适用的工程技术人才,以英国的多科技 术学院为代表的许多学校实行了“三明治”(夹心饼) 式的教学计划。即第一年在学院学习,第二年到企业实 训,第三年再回学院学习课程。
❖ 办学形式十分灵活:在招生对象上,既招收一般中学毕 业生,又招收在职人员;在任务与学习内容上,既担负 职前教育,又承担职后进修培训的继续教育;在学制上, 有全日制、半日制的,也有夜间制、函授制的。
LOGO
❖ 台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有二、三年制的专科教育, 又有四年制的本科教育,还有在此基础上2~4年的硕士 研究生教育和2~6年的博士研究生教育。
❖ 英国也在完善证书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研究生水平的 NVQ5证书,并通过大学(原具有英国特色的多科技术学 院)中的高等专业技术教育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层次 的高级科技人才。
❖ 法国教育部1999年公布的一份关于高中改革的文件—— 《面向21世纪的高中》规定,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做到 “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和经济环境的平衡”,要使学生 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获得所有高中学生都应具 备的文化知识,获得从事职业工作的必要能力。
LOGO
2、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高移化
❖ 随着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其 职业技术教育正在向高中后阶段延伸。
LOGO
❖ 美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才是“宽专多能型”, 这与其社 会特征是相吻合的。其培养模式主要是CBE模式,即以 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产生于二次大战后,现在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 美的职业教育中, 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第三章)

保育学校性质复杂,种类繁多,以私立和半日制为主,一般招收2. 5一5岁的幼 儿。保育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对儿童进行教育该机构的师资水平较高,大多数教师 受过大学以上的专业训练,因此收费昂贵,是富裕庭家子女独享的机构。 3.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处于美国幼儿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它主要招收3一5岁的幼儿,其 中最多的为5周岁的幼儿。幼儿园多为公立,为小学打好基础。
培养幼儿为人小学作准备的那些技能 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中期以前的美国 幼儿教育改革
(二)主要改革内容 2.教育内容
美国的幼儿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审美等方面,随着时代
的发展,逐渐加入人了许多富有时代性的内容。
身体动作方面
加入了安全教育和性教育的内容
改革主要内容
情感方面
美国的第一所幼儿园是由德国教育家卡莱·舒尔茨夫人于1856年在威斯 康星州奥格顿的家中创办的。她采用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唱歌、作业,但仍采用德语教学。后来随着幼儿发展水平的需要,受到其他 国家的影响,幼儿教育机构逐步走向多样化,建设了多层次的幼儿教师队伍, 标准化的幼儿园设施,以及多方面的幼儿教育评价,已形成一套独特的幼儿 教育体系。
第三节 20世纪末期美国的幼儿教育改革
三、《适宜于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案》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适宜于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为更新
幼儿教育工作的儿童观、发展观、学习观、教育观,使每个幼儿在2000年 前都能进人高质量的、发展的、适当的幼儿教育机构,促进幼儿的积极发 展。 (二)改革的主要影响
改善儿童身体健康和体育技能,增进情感和社会发展,改善认知能力,尤其是语言和 概念方面的技能,建立能使将来学习成功的态度和信念,增进儿童和家长的自尊和尊 严等。 2.开端计划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处于美国幼儿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它主要招收3一5岁的幼儿,其 中最多的为5周岁的幼儿。幼儿园多为公立,为小学打好基础。
培养幼儿为人小学作准备的那些技能 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中期以前的美国 幼儿教育改革
(二)主要改革内容 2.教育内容
美国的幼儿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审美等方面,随着时代
的发展,逐渐加入人了许多富有时代性的内容。
身体动作方面
加入了安全教育和性教育的内容
改革主要内容
情感方面
美国的第一所幼儿园是由德国教育家卡莱·舒尔茨夫人于1856年在威斯 康星州奥格顿的家中创办的。她采用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唱歌、作业,但仍采用德语教学。后来随着幼儿发展水平的需要,受到其他 国家的影响,幼儿教育机构逐步走向多样化,建设了多层次的幼儿教师队伍, 标准化的幼儿园设施,以及多方面的幼儿教育评价,已形成一套独特的幼儿 教育体系。
第三节 20世纪末期美国的幼儿教育改革
三、《适宜于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案》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适宜于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为更新
幼儿教育工作的儿童观、发展观、学习观、教育观,使每个幼儿在2000年 前都能进人高质量的、发展的、适当的幼儿教育机构,促进幼儿的积极发 展。 (二)改革的主要影响
改善儿童身体健康和体育技能,增进情感和社会发展,改善认知能力,尤其是语言和 概念方面的技能,建立能使将来学习成功的态度和信念,增进儿童和家长的自尊和尊 严等。 2.开端计划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第六章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动态

思考练习
1、费舍尔法案对英国幼儿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巴勒特法对幼儿教育做了哪些改革? 3、“全国儿童保育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提出背景?
(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第 六章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动态
INDEX
第一节 “二战”前英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二战”至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后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二战”前英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当时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
英国是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西方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而劳动者及其子 女由于失业与失学,越来越陷于贫困与愚昧。这种社会现象 促使人们去反思,去求索。其中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始意识 到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固有的矛盾。以欧文为代表的一些空想 社会主义者所进行的社会与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就是在这一背 景下进行的。而英国幼儿教育也正是以欧文1802年在苏格兰 兰纳克创办“幼儿学校”为起点的。
接受初等义务教育的规定,英国的幼儿学校被纳入这一系统。
(二)教育思想的改革
第二节 “二战”至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与发展
一、该时期英国幼儿教育的改革背景
(一)当时社会条件需要建立幼儿教育机构 (二)“二战”后英国经济困难 (三)《普洛登报告》的提出
第二节 “二战”至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与发展
二、该时期改革幼儿园的主要举措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后的改革与发展
一、该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
从1997年起,英国政府开始重视幼儿教育
二、幼儿教育改革的举措
(一)“全国儿童保育战略”的实施
➢时间:1998年 ➢机构类型:地方公立为主,社会自愿团体和私人为补充
的多元发展格局
国外课程与教学改革ppt课件

西安:陕西人民教
[4] 江山野著:《课程改革论》 社,2001.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5] 黄政杰著:《课程改革》
台北:台北汉文书店,
1989.
[6] 白月桥著《课程变革概论》 社,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Βιβλιοθήκη 版简述国外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新思路。
尝试与活动:
选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课程改革作为研 究案例,探讨其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
参考文献:
汪霞著:《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南京:江苏教育出
版社,2000.
[2] 汪霞主编:《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 出版社,1998.
济南:山东教育
[3] 钟启泉主编:《国外课程改革透视》 育出版社,1993.
第十五章 国外课程与教学改革
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当代西方教学改革的新动向
一、外国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回顾 当代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情况 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态度和道德的发展 2、课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3、以基础学力为中心,提高课程标准 4、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促进课程的现代化 5、重视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6、尊重学生的经验,实施个性化课程
二、外国教学改革的新动向
外国教学改革的背景 外国教学改革的内容 外国教学改革的趋势 1、追求“人性化”的教学目标 2、重视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3、强调交往合作的教学过程 4、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5、重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本章思考题:
试述国外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 趋势。
结合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实际,了解课程改革的 多种模式。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改革.ppt

一、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2)
• 1、1636哈佛学院、1701耶鲁学院 • 董事会:地方团体创办、校外人士控制(与欧
洲的师生行会区别) • 学校由教会控制,培养教会人士 • 2、19世纪前半叶:民间资助建立学院达到高
潮; • 1800-1860:500多所,四分之一生存下来。 • 19世纪后半叶,企业家取代牧师参加董事会 • 1900年,小型私立学院达900个(主要在东中
赫钦斯大刀阔斧的改革
• 赫钦斯的宏大抱负,是要通过大学对腐败、物质主义的社会实 行一种精神上的转型。建立一种理智的秩序。
• 大学的共同目标,就是为真理自身的理由而追求真理( Common aim: Pursuit truth on its’ own sake)。
• 要在芝加哥大学本科生院进行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 ,并建立了物理学、生物学、理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 院,鼓励跨学科研究。重视对一些永恒事物的研究(Permanent studies)。
• 他认为,由于专业化的统治,魔鬼侵占了大学,威胁到明的 存在本身。
• 要建立真理的等级秩序(Hierarchy of truth),看看哪些知识领 域在这种秩序中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哪些不是( which is significant, which is not)。不重要的要搬到大学的围墙之外。
第4讲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 的发展与改革
美国概况:
• 总面积:9,372,614平方公里 • 人 口:3亿 • 美国是移民国家,各大州100多个民族的
后裔生活在美国,其中84%为欧洲移民 后裔,12%为黑人。官方语言为英语。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犹太 教、东正教等
美国概况:
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育课件

14
*美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传统做法
• 时间:每节课40-50分钟,以教科书
每章定时,固定步骤和标准。
• 课程:教科书驱动;碎片化分散;强
调基础和覆盖率。
• 教学:受教材约束和教师中心;标准
化;重广度轻深度;孤立、分离和僵化 死板的。
• 学习: 被动的;机械的; 简化信息
的,单一答案的……
改革后的做法
题六项基本技能以及在自我、人际关系、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价值观。
香港、台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
• 香港:2000年颁布的《课程发展路向咨询文件》提出培养学生:乐 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和敢于创新的素养。
• 台湾:在2000的九年一贯制课程中提出以人、自然、社会为整体的 观点,制定培养科技与信息、主动探索与研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 题等10大能力的目标。“三个层面,十项能力”
(1)可持续发展型课程目标的制定;(2)学生与教师群体的发展力和竞争力;(3)培养目标或课程目 标的具体化
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
• 日本: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和国际意识、 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掌握本质的
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的环境、 鼓励学校特色和标新立异。
• 韩国:强调亲身体验活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 美国:加强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学科的学习探究能力。 • 英国: 培养学生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和解决问
数字化的世界是一个高速增长、传播和迅速变化的世界,是一个动态、整体、互补和平衡的世界,是 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世界。 ……
(2)全球化时代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新定位
(a)基本素养;(b)思维力;(c)人际沟通力;(d)高成效的行动力; (e) 积极健康的个性等。
*美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传统做法
• 时间:每节课40-50分钟,以教科书
每章定时,固定步骤和标准。
• 课程:教科书驱动;碎片化分散;强
调基础和覆盖率。
• 教学:受教材约束和教师中心;标准
化;重广度轻深度;孤立、分离和僵化 死板的。
• 学习: 被动的;机械的; 简化信息
的,单一答案的……
改革后的做法
题六项基本技能以及在自我、人际关系、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价值观。
香港、台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
• 香港:2000年颁布的《课程发展路向咨询文件》提出培养学生:乐 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和敢于创新的素养。
• 台湾:在2000的九年一贯制课程中提出以人、自然、社会为整体的 观点,制定培养科技与信息、主动探索与研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 题等10大能力的目标。“三个层面,十项能力”
(1)可持续发展型课程目标的制定;(2)学生与教师群体的发展力和竞争力;(3)培养目标或课程目 标的具体化
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
• 日本: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和国际意识、 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掌握本质的
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的环境、 鼓励学校特色和标新立异。
• 韩国:强调亲身体验活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 美国:加强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学科的学习探究能力。 • 英国: 培养学生交流、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和解决问
数字化的世界是一个高速增长、传播和迅速变化的世界,是一个动态、整体、互补和平衡的世界,是 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世界。 ……
(2)全球化时代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新定位
(a)基本素养;(b)思维力;(c)人际沟通力;(d)高成效的行动力; (e) 积极健康的个性等。
(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第三章美国的幼儿教育改革动态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美国的幼儿教育改革
(三)皮亚杰教育实验研究 1.皮亚杰的主要理论
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最著名的学说,是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 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以上四个阶段的特点是:①发展顺序不变,但具有个别差异。②具有普遍性。③依赖认知发 展。④可普遍化为其他功能。⑤各发展阶段都是在逻辑上有组织的整体。⑥各阶段的顺序是 自然的阶层。⑦每个阶段,在思考模式上会表现出质的不同,而不仅仅是量的差异。
第一节 20世纪中期以前的美国 幼儿教育改革
(二)主要改革内容 1.教育目标
美国的幼儿教育极其开放,不同的幼儿教育机构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但一般都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帮助幼儿学会社会交往
帮助儿童学会与同伴、成人相处
改革主要目标
辅导幼儿学会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帮助幼儿发展高度的自尊水平
改善儿童身体健康和体育技能,增进情感和社会发展,改善认知能力,尤其是语言和 概念方面的技能,建立能使将来学习成功的态度和信念,增进儿童和家长的自尊和尊 严等。 2.开端计划的主要内容
开端计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点:为儿童看病治牙;为儿童提供社会服务和家庭服 务;加强对志愿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使用;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做好儿童人小学的准 备。
保育学校性质复杂,种类繁多,以私立和半日制为主,一般招收2. 5一5岁的幼 儿。保育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对儿童进行教育该机构的师资水平较高,大多数教师 受过大学以上的专业训练,因此收费昂贵,是富裕庭家子女独享的机构。 3.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处于美国幼儿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它主要招收3一5岁的幼儿,其 中最多的为5周岁的幼儿。幼儿园多为公立,为小学打好基础。
外国教育史 欧美教育革新运动 教学PPT课件

20世纪,欧美各种哲学流派异彩纷呈,先后出现了各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流派, 如改造主义教育、新传统教育(包括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和新托马斯主义)、存在主 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新行为主义教育、终身教育和现代人文主义 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是欧美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 会生活的重大变化使人们寄希望于教育,以实现社会重建。随着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教育质量的提高得到关注,人们日益重视对儿童特性的研究,力图建立“科学的教育 学”。卢梭及其追随者的教育主张成为教育革新运动的主要思想渊源。人们抨击旧教 育的不切实际,主张一种与社会生活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教育。19世纪末和20世 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欧洲的“新教育思潮” (new educational movement)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progressive education movement )。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教育理论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也 被视为欧洲进步主义(European progressivism)。也有人把上述欧美各种教育思潮 统称为教育“进步运动”(the progressive movement)或“进步教育” (progressive education)。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出现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 界大战;1919年至1929年经济大萧条;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帕克,被杜威称为“进步教育之父”,先后在马萨诸塞州的昆西市和芝 加哥的库克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实验。
赖斯于1892年接受《论坛》杂志的委托,访问了36个城市,与1 200位教师交谈, 揭露了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引发了全国性的对传统教育的批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是欧美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 会生活的重大变化使人们寄希望于教育,以实现社会重建。随着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教育质量的提高得到关注,人们日益重视对儿童特性的研究,力图建立“科学的教育 学”。卢梭及其追随者的教育主张成为教育革新运动的主要思想渊源。人们抨击旧教 育的不切实际,主张一种与社会生活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教育。19世纪末和20世 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欧洲的“新教育思潮” (new educational movement)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progressive education movement )。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教育理论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也 被视为欧洲进步主义(European progressivism)。也有人把上述欧美各种教育思潮 统称为教育“进步运动”(the progressive movement)或“进步教育” (progressive education)。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出现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 界大战;1919年至1929年经济大萧条;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帕克,被杜威称为“进步教育之父”,先后在马萨诸塞州的昆西市和芝 加哥的库克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实验。
赖斯于1892年接受《论坛》杂志的委托,访问了36个城市,与1 200位教师交谈, 揭露了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引发了全国性的对传统教育的批评。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精)

Next
一、国际教学理念的变革
不过近几年来,由于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深感学生学习质量的下滑, 因而也采取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水平的监控。特别是为了提高 公立中小学教育的质量,近20年来,美国各州在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方面进行 了多项有益的改革尝试,并就建立保证教育质量并促进其不断提高的绩效制度 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就前者而言,其主要涉及中小学教学的考试和测验等微观 领域,而后者则触及到学校和学区乃至州的总体教学评估等宏观层面。正是通 过这种双重并举的大范围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开始呈现逐年提高的势头。 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伴随着州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州级评价体 系的建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州级考试制度已经普遍建立,学业考核 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测验的对象则涵盖中小学的各个年级,测验的 起始时间亦呈低龄化的趋势。从测试的年级来看,多数州是在小学 3年级以后 才开始对学生进行测试。但近年来,包括阿拉巴马州在内的7个州开始对小学 1、2 年级学生,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进行测试,其目的是为了尽早诊 断和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而高中阶段的考试也受到了各州的普遍重视。 1996—1997 学年,有18个州要求高中毕业生参加州组织的统一考试,并以此 取得毕业资格。虽然美国开始重视教学质量,但传统的评价方式却开始发生变 化。如在测试中越来越注重开放题和表现作业等非传统的测试方法。
N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往往是封闭的,其不仅表现为空间形式的封闭,而且更 体现为学生心灵的窒息和压抑。因此如何把一个僵化封闭的课堂转变为一个开 放与生动的,同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场所,这也一直是各国教育学界关注 的改革重点。 美国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最近所作的一项实验报告显示:当学校、家庭和 社区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更积极,他们愿意呆在学校的 时间更长,而且心情也更好。这个报告是基于10 年来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一 项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同时,该报告也指出了如下的事实:即无论家庭的收 入和背景如何,只要家长积极参与教学,学生就更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考试成绩, 并在学校得到更健全的发展。由此美国全国合作学校网提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 六种父母参与教学的手段。 就欧洲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国家亦十分重视家长的参与。自上一世纪70年 代以来,不少国家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课题研究,同 时并还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多种手 段和措施,来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调动家长关心和支持教育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第一组.英国基础教育改革ppt

学校和高级小学,为14—18岁年龄段学生提供部分时间制(非全日制)
教育。
-
7
2、哈多报告 1926年,以谢菲尔德大学副校长哈多爵士为主席的中央
教育咨询委员会发表《青年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新的 初等教育概念。认为它应于11岁左右结束,11岁之后称作“初
等后教育”。
1931年,哈多委员会发表了该委员会的第二份报告,即 《初等学校》的报告。该报告上要是研究11岁以下儿童的课程
-
12
2、《1988年教育改革法》涉及初等教育的主要改革措施有: (1)改革初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英国初等学校一直由地方教育当
局开办和维持。《1988年教育法》颁布后,地方教育当局对中 小学教育的控制逐渐受到了挑战。该法规定,任何由地方教育 局管理的郡立学校或民办学校经家长投票同意后提出申请,并 经国务大臣批准,即可脱离地方教育当局控制,成为直接拨款 公立学校。 (2)设立国家统一课程。所有公立学校必须开设英语、数学、科 学、历史、地理、技术学、艺术、音乐、体育和现代外国语。 其中前三门为核心课程,其余为基础课程。
英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
2
一、课程改革背景
(一)国际背景
进入21 世纪, 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的政治经济 格局不断演变,同时带动了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域的变革,这些 变革很多都围绕课程展开。例如,芬兰在1994 年设置国家核心 课程之后,于2004年再次颁布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挪威于 2006 年决定再次启动教育改革,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值得 关注的是,经历了多年战乱纷争的阿富汗政府也开始了历史上 的首次课程改革。因此,加快课程改革,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 课程体系,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
(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第七章法国幼儿教育的改革

第一节 “二战”前的法国幼儿教育改革
三、该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重视初等教育 政府对其进行 财政支持
以宗教教育为 主
打破宗教教育 初等教育统一 学制
第一节 “二战”前的法国幼儿教育改革
四、该时期的改革对法国幼儿教育的影响
1、是法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明显的形成双规制度。 2、注重儿童的游戏和户外运动,这对改革法国托 儿所保育内容和方法起到了一定的1、郎之万-瓦龙计划在教育改革方面做了哪些举措? 2、学科课程的综合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简述“幼儿教育一体化”提出的主要背景及其内容? 4、科学教育的新举措包含哪些内容?
第二节 “二战”后的法国幼儿教育改革
一、该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法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问题 是过高的留级率造成的“学业失败”现象。“学业失败”问题 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出生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在 留级率的比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数据表明,小学的“学业 失败”问题某种程度上是由教育不公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世纪90年代法国初等教育进行了一次改革尝试。
(二)“重点教育区”的设置-对环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1、 “重点教育区”的设置的背景 为了让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儿童能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第二节 “二战”后的法国幼儿教育改革
2、该计划的举措 3、该政策的影响 4、学习阶段的划分-教育过程公平的诉求
(三)学科课程的综合化
1、学科的综合化的实施背景 2、学科的综合化的实施策略
第七章
法国幼儿教育的改革 动态
第一节 “二战”前的法国幼儿教育改革
2、柯夏的托儿所 1828年,在巴黎创办“模范托儿所”,对法国近代托儿所设立 起到了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基础学校进中等学校,主要听取 教师意见 ·进后期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根据平时 成绩而定,通常不进行选拔考试
·进前期中等教育机构有条件,而不 是选拔 ·进后期中等教育机构,通过考试选 拔学生
·进高中时根据附送校长调查书及必 要证明、学力检查成绩等进行选拔
·义务教育9年(6~15岁) ·2001年普通高中升入高等教育机构 比率为78.8%
2.英国实施“国家基础学力战
4.德国要对教育动“大手术” 6.日本欲为“人才·教育大国”
教育需求特征
1.教育需求两重性 2.教育需求时效性 3.教育需求超前性
七国教育制度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分
教育现状
学校体系
基教法定规则 教育课程标准
入学选拔考试制度
美国
·义务教育一般为9~10年(从7岁或 从6~16岁) ·因州而异,通常是9~12年义务教育 ·1998年18岁进大学者共计为57.2%
·联邦政府对所管辖的大 学负责全部的教育经费
·各级政府以契约 方式对高等教育 机构财政资助
日本
·国家承担义务教育阶段诸学校 教师工资等教育经费的一半
·都道府县政府承担除国家外的 经费,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费
·国家也向私立大学提供 科学研究补助等经费资 助
·公立大学由地方 政府全面负责 ·接受民间捐款
中国
·学区是公立学校设置者,负责 实际经费
·预算主要由学区负责,学校自 主权小
·SBM 和特许学校等拥有规定 的财政自主权
·联邦政府以奖学金和研 究费形式间接承担教育 费 ·州立大学由州政府设置 与管理,所以承担基本 经费
·承担短期大学和 社区学院经费
·接受民间捐款 ·一般是由州分配 预算总额,大学决
定使用途径
因学区不同而异,主要 各州制定大纲,作
有 三 种 类 型 : 为公立学校课程标
5(4)~3(4)~4制,6~3(2) 准,根据全美教育
~3(4)制,8~4制
发展战略,各州已
经规定达标期限
·在中等教育阶段一般不进行特殊的 选拔考试 ·希望完成初等中等阶段12年基础教 育者,都能如愿以偿,进入与此相 应的教育机构求学
承担必要的基本经费
·接受来自企业的
捐款
德国
·联邦政府提供奖学金和特别实 验项目的补助金
·学校日常经费由学校设置者的 地方政府负责
·联邦政府对新设大学承 担一半,州政府负责年 度额
·一部分州对长期 在校生收学费 ·依靠公共财政
俄罗斯
·联邦政府向少数民 族和残疾人学校提供 教育经费资助
·教育经费采取各级政府分事项 分担责任制,不收学费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 春风一寸丹。”此联格调凝重,比喻贴切,寓意殊 深,对粉笔人生的人民教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 赏。
一条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
教育指导思想,即指 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 策及其理想目标。邓小平 的“三个面向”的观点可 以说是集20世纪80年代世 界教育改革理念大成的精 辟论断 。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义务教育11年(5~16岁) ·1999年18岁进大学者共计为96.2%
·义务教育10年(6~16岁) ·1997年18岁进大学者共计为43.0%
·义务教育一般为9年(6~15岁), 有些州规定10年(6~16年) ·1998年19岁进大学者共计为30.3%
·义务教育一般为9年或8年(从6岁 或从7~15岁)
·国家对于特定事业向地方教育 当局提供补助金
·公立学校基本经费主要由设置 者的地方政府负责,不收学费
·国家通过有关教育经费 审查机构提供补助金
·以奖学金等形式资助学 生 ·接受民间捐款
法国
·国家负责作为国家公务员的教 师工资,并向地方提供补助金
·学校经营事业费由学校设置者 的地方政府负责,不收学费
·国家作为大学的设置者, ·不收学费
一、20世纪教育回顾
教育平等原则
1.美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 话”
2.英国教育“也为弱者说
3.法国“构建向所有人开放的现代教育制度”4.德国普教和职教一视同 仁
5.俄罗斯计划普及12年制教育
6.日本教育机会均等而成发达国家
教育效率至上
1.美国处于危机呼唤优质教育 略”
3.法国《建设21世纪学校》 5.俄罗斯重温教育强国之梦
·义务教育9年(6~15岁) ·2001年18岁进大学者共计为71.8%
6~7(5~2)制
5~4~3(2)制
因州而异,主要有三种 类 型 : 4~5~1~3 制 , 4~6~1~3 制 , 4~9 ( 8 ) 制 4(或3)~5~2制
6~3~3制
教育技能部制定数 学、英语、理科等 12门必修科全国标 准
国外教育改革动态
陈永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2005年6月28日
祝贺第20个教师节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 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 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 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 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在教师节,有位中学生给数学老师送去了一副节日 贺联:“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 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 切情真。”
·国家对经济不发达和少数民族 地区等教育经费进行特别补助
·一般由县级政府主要负责,接 受省级政府补助,收取书费
·国家对所管大学提供的 教育经费通常占三分之 一
·大学提供有偿的 社会服务,接受 企业委托或捐款
二、21世纪教育展望
被动受信体→主动发信体
6~3~3 制 ( 或 5~4~3 制 ) 国家规定大纲,各 地以此为基准可制 定本地课程标准
·进初中一般是划地区指定入学 ·进高中是由省一级实施统一考试, 选拔入学者
七国教育财政制度比较
区分
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国家
地方
高等教育 国家
地方
美国 英国
·联邦政府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向州提供补助金
·州政府负责承担基本经费,并 向学区提供补助金,不收学费
国民教育部制定各 级各类学校全国共 同的教育课程标准
主要是由各州主管 教育部门制定本州 教育课程标准
联邦政府已经制定 全国共同教育发展 战略的课程标准
制定全国中小学 《学习指导要领》 标准
·从初等学校进入中等学校一般不进 行选拔考试 ·有一部分中等学校进行入学选拔考 试
·从小学进入前期中等教育机构不进 行选拔考试 ·进入后期中等教育机构也没有选拔 考试,而要进行出路升学指导
·进前期中等教育机构有条件,而不 是选拔 ·进后期中等教育机构,通过考试选 拔学生
·进高中时根据附送校长调查书及必 要证明、学力检查成绩等进行选拔
·义务教育9年(6~15岁) ·2001年普通高中升入高等教育机构 比率为78.8%
2.英国实施“国家基础学力战
4.德国要对教育动“大手术” 6.日本欲为“人才·教育大国”
教育需求特征
1.教育需求两重性 2.教育需求时效性 3.教育需求超前性
七国教育制度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分
教育现状
学校体系
基教法定规则 教育课程标准
入学选拔考试制度
美国
·义务教育一般为9~10年(从7岁或 从6~16岁) ·因州而异,通常是9~12年义务教育 ·1998年18岁进大学者共计为57.2%
·联邦政府对所管辖的大 学负责全部的教育经费
·各级政府以契约 方式对高等教育 机构财政资助
日本
·国家承担义务教育阶段诸学校 教师工资等教育经费的一半
·都道府县政府承担除国家外的 经费,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费
·国家也向私立大学提供 科学研究补助等经费资 助
·公立大学由地方 政府全面负责 ·接受民间捐款
中国
·学区是公立学校设置者,负责 实际经费
·预算主要由学区负责,学校自 主权小
·SBM 和特许学校等拥有规定 的财政自主权
·联邦政府以奖学金和研 究费形式间接承担教育 费 ·州立大学由州政府设置 与管理,所以承担基本 经费
·承担短期大学和 社区学院经费
·接受民间捐款 ·一般是由州分配 预算总额,大学决
定使用途径
因学区不同而异,主要 各州制定大纲,作
有 三 种 类 型 : 为公立学校课程标
5(4)~3(4)~4制,6~3(2) 准,根据全美教育
~3(4)制,8~4制
发展战略,各州已
经规定达标期限
·在中等教育阶段一般不进行特殊的 选拔考试 ·希望完成初等中等阶段12年基础教 育者,都能如愿以偿,进入与此相 应的教育机构求学
承担必要的基本经费
·接受来自企业的
捐款
德国
·联邦政府提供奖学金和特别实 验项目的补助金
·学校日常经费由学校设置者的 地方政府负责
·联邦政府对新设大学承 担一半,州政府负责年 度额
·一部分州对长期 在校生收学费 ·依靠公共财政
俄罗斯
·联邦政府向少数民 族和残疾人学校提供 教育经费资助
·教育经费采取各级政府分事项 分担责任制,不收学费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 春风一寸丹。”此联格调凝重,比喻贴切,寓意殊 深,对粉笔人生的人民教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 赏。
一条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
教育指导思想,即指 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 策及其理想目标。邓小平 的“三个面向”的观点可 以说是集20世纪80年代世 界教育改革理念大成的精 辟论断 。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义务教育11年(5~16岁) ·1999年18岁进大学者共计为96.2%
·义务教育10年(6~16岁) ·1997年18岁进大学者共计为43.0%
·义务教育一般为9年(6~15岁), 有些州规定10年(6~16年) ·1998年19岁进大学者共计为30.3%
·义务教育一般为9年或8年(从6岁 或从7~15岁)
·国家对于特定事业向地方教育 当局提供补助金
·公立学校基本经费主要由设置 者的地方政府负责,不收学费
·国家通过有关教育经费 审查机构提供补助金
·以奖学金等形式资助学 生 ·接受民间捐款
法国
·国家负责作为国家公务员的教 师工资,并向地方提供补助金
·学校经营事业费由学校设置者 的地方政府负责,不收学费
·国家作为大学的设置者, ·不收学费
一、20世纪教育回顾
教育平等原则
1.美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 话”
2.英国教育“也为弱者说
3.法国“构建向所有人开放的现代教育制度”4.德国普教和职教一视同 仁
5.俄罗斯计划普及12年制教育
6.日本教育机会均等而成发达国家
教育效率至上
1.美国处于危机呼唤优质教育 略”
3.法国《建设21世纪学校》 5.俄罗斯重温教育强国之梦
·义务教育9年(6~15岁) ·2001年18岁进大学者共计为71.8%
6~7(5~2)制
5~4~3(2)制
因州而异,主要有三种 类 型 : 4~5~1~3 制 , 4~6~1~3 制 , 4~9 ( 8 ) 制 4(或3)~5~2制
6~3~3制
教育技能部制定数 学、英语、理科等 12门必修科全国标 准
国外教育改革动态
陈永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2005年6月28日
祝贺第20个教师节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 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 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 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 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在教师节,有位中学生给数学老师送去了一副节日 贺联:“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 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 切情真。”
·国家对经济不发达和少数民族 地区等教育经费进行特别补助
·一般由县级政府主要负责,接 受省级政府补助,收取书费
·国家对所管大学提供的 教育经费通常占三分之 一
·大学提供有偿的 社会服务,接受 企业委托或捐款
二、21世纪教育展望
被动受信体→主动发信体
6~3~3 制 ( 或 5~4~3 制 ) 国家规定大纲,各 地以此为基准可制 定本地课程标准
·进初中一般是划地区指定入学 ·进高中是由省一级实施统一考试, 选拔入学者
七国教育财政制度比较
区分
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国家
地方
高等教育 国家
地方
美国 英国
·联邦政府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向州提供补助金
·州政府负责承担基本经费,并 向学区提供补助金,不收学费
国民教育部制定各 级各类学校全国共 同的教育课程标准
主要是由各州主管 教育部门制定本州 教育课程标准
联邦政府已经制定 全国共同教育发展 战略的课程标准
制定全国中小学 《学习指导要领》 标准
·从初等学校进入中等学校一般不进 行选拔考试 ·有一部分中等学校进行入学选拔考 试
·从小学进入前期中等教育机构不进 行选拔考试 ·进入后期中等教育机构也没有选拔 考试,而要进行出路升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