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与分析试题库

合集下载

实验设计与分析试题

实验设计与分析试题

西北农历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验设计与分析》农学院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命题教师员海燕审题教师廖允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在正交实验设计中,试验指标是()A. 定量的B. 定性的C. 两者皆可2. 在正交实验设计中,定量因素各水平的间距是()A. 相等B. 不相等C. 两者皆可3. U7(74)中括号中的7表示()A. 最多允许安排因素的个数B. 因素水平数C. 正交表的横行数D. 总的实验次数4. 以下不属于简单比较法的缺点的是()A. 选点代表性差B. 无法考察交互作用C. 提供信息不够丰富D. 实验次数多5. L8(27)中的7代表()A. 最多允许安排因素的个数B. 因素水平数C. 正交表的横行数D. 总的实验次数6. 在L9(34)表中,有A,B,C三个因素需要安排。

则它们应该安排在()列A. 1,2,3B. 2,3,4C. 3,4,5D. 任意3列7. 三水平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在正交表中需占用()列。

A. 5B. 4C. 3D. 28. 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A. 增强B.减弱C.两者皆可能D.无影响9. 在一个正交实验中,因素A和B的水平数都为3,那么A和B的交互作用的自由度为()A. 6B. 1C. 4D. 210. 用L8(27)进行正交实验设计,若因素A和B安排在第1、2列,则A×B,应排在第()列。

A. 3B. 4C. 5D. 6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在确定工艺条件时,对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均选取最优条件。

()2. 某列算出的极差的大小,反映了该列所排因素选取的水平变动对指标影响的大小。

()3. 在正交试验中,为了便于分析试验结果,凡遇到定性指标总把它加以定量化处理。

()4. 要考虑的因素及交互作用的自由度总和必须不大于所选正交表的总自由度。

()5. 正交实验中,若某号实验根据专业知识可以肯定其实验结果不理想,则可以略去不做。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2、自主合作探究3、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日常生活中全方位多角度4、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5、刻画动词何种结果用词用语层次性区分度可操作性可测度性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2、“三维目标”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各2分)2、阅读教学重点应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每小点1.5分)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类,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每个要点2分)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答题要点:(1)合作学习不等同小组学习,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2分)(2)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也是培养目标。

(2分)(3)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2分)(4)合作学习重视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后的合作交流。

(2分)2、答题要点:(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2分)(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分析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

分析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

分析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引言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实验中,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背景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根据给定的样品和分析目标,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达到分析物质的定性和定量的目的。

这个实验方案通常包括样品的制备、实验条件的选择、试剂的选择和测量方法的选择等。

实验目的本次分析化学实验的目标是确定一种未知溶液中某种金属离子的浓度。

实验原理为了确定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我们可以使用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利用络合反应的原理,通过滴定试剂与分析物反应,从而确定分析物的浓度。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参考溶液,作为标准溶液。

然后,我们将未知溶液与指定量的络合试剂混合,生成络合物。

2.滴定过程:将标准溶液滴定到未知溶液中,直到出现颜色变化。

滴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滴定剂的用量。

3.计算结果:根据滴定剂的用量和标准溶液的浓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实验材料•未知溶液•络合试剂•标准溶液•滴定管•钢瓶•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室和实验器材,戴上个人防护用品。

2.制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要求,配制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参考溶液。

3.预处理未知溶液:将未知溶液与指定量的络合试剂混合,生成络合物。

4.开始滴定:使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滴定到未知溶液中,直到出现颜色变化。

记录滴定剂的用量。

5.重复滴定:如果需要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重复执行滴定过程,取滴定剂用量的平均值。

6.计算浓度:根据滴定剂的用量和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出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注意个人防护,戴上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

•实验室要保持清洁,避免杂质干扰实验结果。

•实验器材要事先清洗并干燥,避免产生误差。

专题十二 实验探究(物质鉴别、实验设计、结论严谨性分析表述、计算探究)

专题十二 实验探究(物质鉴别、实验设计、结论严谨性分析表述、计算探究)

专题十二实验探究(物质鉴别、实验设计、结论严谨性分析表述、计算探究)一、物质鉴别类例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l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一定含有、元素。

【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进行探究实验时要根据探究实验的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有关的实验操作,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角度和方法,并结合具体操作步骤中的各种现象来描述,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以达到手脑并用的目的。

通过观察发现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部位首先碳化,说明外烙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由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若倒入少量石灰水,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综上所述,该探究实验证明:石蜡中一定含碳、氢元素。

能力提升:1、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1)第l、3组的探究实验说明,没有物质,“暖手包”不会发热;(2)分析第1、2、4、5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中的的性质。

2、(2011安徽)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

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

—————————————————————————————————————————————————————————(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2020届高考化学一模备考训练(二轮):化学实验设计和现象、结论分析【核心回顾、方法总结、题组训练】

2020届高考化学一模备考训练(二轮):化学实验设计和现象、结论分析【核心回顾、方法总结、题组训练】

2020届高考化学一模备考训练(二轮):——化学实验设计与现象、结论分析【核心回顾】1.实验方案评价的原则(1)①实验原理要科学。

设计实验方案要根据化学变化规律和实验内容,确保原理正确。

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的药品中一定要含氧元素,经过化学变化才能得到氧气。

②操作步骤要合理、可行。

设计实验方案时,要考虑实验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如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多种,若将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但不便于操作和收集,也无法控制反应物的量。

③装置简单。

设计实验时,如果有多种实验方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实验装置最简单的方案。

④经济合理。

原料一般要求廉价易得。

⑤安全环保。

实验所选药品尽量无毒,实验过程要安全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解题示例实验装置实验目的加热熔融的氢氧化钠固体吸收CO2中的HCl杂质蒸馏时的接收装置吸收尾气中的NH3评判仪器选择错误,瓷坩埚中含SiO2,加热能与NaOH反应,应用铁坩埚洗气瓶中气体流向应该从长导管进入,经溶液吸收杂质后气体从短导管导出尾部接收产品时应使用尾接管导流,以避免液体溅落到锥形瓶外部漏斗下端插入液面太深,无法防倒吸第一步:明确题干信息,掌握题目要求。

属于“因果关系型”“结论与操作相关型”“方法原理应用型”等的哪一类型。

第二步:认真阅读表格要素,明确表格各栏目信息。

(1)判断原理与现象或结论解释的关系。

(2)判断“目的—仪器—试剂”的合理性。

(3)判断“仪器(或用品)”与“实验”的对应性。

(4)判断“分离、提纯方法”与“原理”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逐项判断,不遗漏任何信息。

多用排除法、特例法等。

具体解题时要做到“五查”(1)查实验装置中的仪器的使用和连接是否正确。

(2)查所用反应试剂是否符合实验原理。

(3)查气体收集方法是否正确。

(4)查尾气吸收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正确。

(5)查实验目的与相应操作是否相符,现象、结论是否正确。

【题组训练】1.(2018·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观察实验现象解析:选B。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精准专练:实验方案设计与分析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精准专练:实验方案设计与分析
A. AB. BC. CD. D
8.(2022广西百色)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液温度升高的是NaOH固体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软水
C
鉴别木炭和氧化铜粉末
观察颜色,黑色的是木炭粉
D
检验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5.(2022济宁)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剩余灰烬,也是农业生产钾肥的重要来源之一,课外实验小组为探究草木灰的成分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将一定量的草木灰放入烧杯,加入足量蒸馏水浸泡,经过滤获取澄清滤液。浸泡的目的是;
②取少量上述滤液,滴加氯化钡试剂,有白色沉淀生成,初步判定滤液中可能含有(填符号);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分析实验可知,草木灰提供钾肥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的说明含有HCl
A. AB. BC. CD. D
9.(2022湖南常德)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真金和假金(铜锌合金)
加入稀硫酸
B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12.(2022陕西)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第一次作业习题答案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第一次作业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1.设用三种方法测定某溶液时,得到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如下:x1̅̅̅=(1.54±0.01)mol/Lx2̅̅̅=(1.7±0.2)mol/Lx3̅̅̅=(1.537±0.005)mol/L试求它们的加权平均值。

解:根据数据的绝对误差计算权重:w1=10.012,w2=10.22,w3=10.0052因为w1:w2:w3=400:1:1600所以w̅=1.54×400+1.7×1+1.537×1600400+1+1600=1.5376812.试解释为什么不宜用量程较大的仪表来测量数值较小的物理量。

答:因为用量程较大的仪表来测量数值较小的物理量时,所产生的相对误差较大。

如3.测得某种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5.3±0.2)g/L,试求其相对误差。

解:E w=∆ww =0.225.3=0.79%4.在测定菠萝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试中,测得每100g菠萝中含有18.2mg维生素C,已知测量的相对误差为0.1%,试求每100g菠萝中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范围。

解:E w=∆ww=0.1%,所以∆m=m×E w=18.2×0.1%=0.0182ww所以m的范围为18.1818mg<m<18.2182ww或依据公式w w=w×(1±|w w|)=18.2×(1±0.1%)mg5.今欲测量大约8kPa(表压)的空气压力,试验仪表用1)1.5级,量程0.2MPa 的弹簧管式压力表;2)标尺分度为1mm的U型管水银柱压差计;3)标尺分度为1mm的U形管水柱压差计。

求最大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1)压力表的精度为1.5级,量程为0.2MPa,则|∆w|www=0.2×1.5%=0.003www=3wwww w=∆w w×100%=38×100%=3.75×10−1=37.5%2)1mm汞柱代表的大气压为0.133KPa,所以|∆w|www=0.133wwww w=∆w w×100%=0.1338×100%=1.6625×10−2=1.6625%3)1mm水柱代表的大气压:ρgh,其中g=9.80665m/s2,通常取g=9.8m/s2则|∆w|www=9.8×10−3wwww w=∆w w×100%=9.8×10−38×100%=1.225×10−36.在用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过程中,对产酸率(%)作6次评定。

实验设计及分析习题答案

实验设计及分析习题答案

《实验设计与分析》习题与解答P41 习题一1.设用三种方法测定某溶液浓度时,得到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如下:1x (1.540.01)mol /L =± 2x (1.70.2)/mol L =± 3x (1.5370.005)mol /L =±试求它们的加权平均值。

解:①计算权重:211100000.01w == 212250.2w == 213400000.005w == 1:2:310000:25:40000400:1:1600w w w ==②计算平均值1.54400 1.71 1.5371600 1.538 1.5/40011600x mol L ⨯+⨯+⨯==≈++5.今欲测量大约8kPa (表压)的空气压力,试验仪表用①1.5级,量程0.2MPa 的弹簧管式压力表;②标尺分度为1mm 的U 形管水银柱压差计;③标尺分度为1mm 的U 形管水柱压差计。

求最大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①max 0.21000 1.5%3x kPa ∆=⨯⨯=R E =3100%37.5%8R E =⨯=②33max 1109.8113.610133.4160.133x Pa kPa -∆=⨯⨯⨯⨯==0.133100% 1.66%8R E =⨯= ③33max1109.81109.810.00981x Pa kPa -∆=⨯⨯⨯==0.00981100%0.12%8R E =⨯=6.在用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过程中,对产酸率(%)作6次测定。

样本测定值为:3.48, 3.37, 3.47, 3.38, 3.40, 3.43,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标准差s 、总体标准差σ、样本方差s 2、总体方差σ2、算术平均误差Δ和极差R 。

解:①算术平均值: 3.48 3.37 3.47 3.38 3.40 3.433.426x +++++==②几何平均值: 3.42G x ==③调和平均值:63.421111113.48 3.37 3.47 3.38 3.40 3.43H ==+++++④标准差:0.0463s =⑤总体标准差:0.0422σ=⑥样本方差:()()()()()()2222222 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021261s -+-+-+-+-+-==-⑦总体方差:()()()()()()2222222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01766σ-+-+-+-+-+-==⑧算术平均误差: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3836-+-+-+-+-+-∆==⑨极差:R=3.48-3.37=0.117.A 与B 两人用同一分析方法测定金属钠中的铁,测得铁含量(μg/g )分别为: 分析人员A :8.0,8.0,10.0,10.0,6.0,6.0,4.0,6.0,6.0,8.0 分析人员B :7.5,7.5,4.5,4.0,5.5,8.0,7.5,7.5,5.5,8.0 试问A 与B 两人测定铁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α=0.05) 解:①算术平均值:8.08.010.010.0 6.0 6.0 4.0 6.0 6.08.07.210A x +++++++++==7.57.5 4.5 4.0 5.58.07.57.5 5.58.06.5510B x +++++++++==②方差22222222222(8.07.2)(8.07.2)(10.07.2)(10.07.2)(6.07.2)(6.07.2)(4.07.2)(6.07.2)(6.07.2)(8.07.2) 3.7101As -+-+-+-+-+-+-+-+-+-==-22222222222(7.5 6.55)(7.5 6.55)(4.5 6.55)(4.0 6.55)(5.5 6.55)(8.0 6.55)(7.5 6.55)(7.5 6.55)(5.57.2)(8.0 6.55) 2.3101B s -+-+-+-+-+-+-+-+-+-==-③统计量3.71.62.3F == ④临界值0.975(9,9)0.248F = 0.025(9,9) 4.03F =⑤检验∵0.9750.025(9,9)(9,9)F F F <<∴A 与B 两人测定铁的精密度是无显著性差异8. 用新旧两种工艺冶炼某种金属材料,分别从两种冶炼工艺生产的产品中抽样,测定产品中的杂质含量(%),结果如下:旧工艺:2.69,2.28,2.57,2.30,2.23,2.42,2.61,2.64,2.72,3.02,2.45,2.95,2.51 新工艺:2.26,2.25,2.06,2.35,2.43,2.19,2.06,2.32,2.34试问新冶炼工艺是否比旧工艺生产更稳定,并检验两种工艺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α=0.05) 解:(1)①算术平均值:2.69 2.28 2.57 2.30 2.23 2.42 2.61 2.64 2.723.02 2.45 2.95 2.512.5713x ++++++++++++==旧2.26 2.25 2.06 2.35 2.43 2.19 2.06 2.32 2.342.259x ++++++++==新②方差22222222222222(2.69-2.57)(2.28-2.57)(2.57-2.57)(2.30-2.57)(2.23-2.57)(2.42-2.57)(2.61-2.57)(2.64-2.57)(2.72-2.57)(3.02-2.57)(2.45-2.57)(2.95-2.57)(2.51-2.57)13-10.0586s++++++++++++==旧2222222222(2.26 2.25)(2.25 2.25)(2.06 2.25)(2.35 2.25)(2.43 2.25)(2.19 2.25)(2.06 2.25)(2.32 2.25)(2.34 2.25)0.016491s -+-+-+-+-+-+-+-+-==-新③F 统计量0.05863.570.0164F ==④F 临界值0.05(12,8) 3.28F =⑤F 检验 ∵0.05F>(12,8)F∴新冶炼工艺比旧工艺生产更稳定 (2)①t 统计量t x x -==②自由度22222222220.05860.0164139df -2-2=200.05860.01641391319111s s n n s s n n n n ⎛⎫⎛⎫+ ⎪+ ⎪⎝⎭⎝⎭==⎛⎫⎛⎫⎛⎫⎛⎫⎪ ⎪ ⎪ ⎪⎝⎭⎝⎭+⎝⎭⎝⎭+++++新旧旧新新旧新旧旧新 ③t 临界值0.025t (20) 2.086=④t 检验 ∵0.025t >t (20)∴两种工艺之间存在系统误差9. 用新旧两种方法测得某种液体的黏度(mPa ·s ),如下: 新方法:0.73,0.91,0.84,0.77,0.98,0.81,0.79,0.87,0.85 旧方法:0.76,0.92,0.86,0.74,0.96,0.83,0.79,0.80,0.75其中旧方法无系统误差,试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检验新方法是否可行。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项练七 实验设计分析类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项练七 实验设计分析类

题型专项练七实验设计分析类一、选择题1.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3天,培养液添加各成分后,培养液中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100 mmol/L,茉莉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0-3 mg/L;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答案 C解析成熟的胡杨细胞具有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因此将细胞放在低浓度或高浓度溶液中,就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A项正确。

发生质壁分离时,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不断失水,所以会导致液泡体积变小,B项正确。

分析实验表格可知,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NaCl和茉莉酸),因变量是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C项错误。

①②对照,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茉莉酸,①不加茉莉酸,部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②加入茉莉酸,没有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说明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D项正确。

2.甲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绿色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答案 C解析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大,A项错误。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题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题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题引言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和结构的化学分析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在现代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讨论一个关于分析化学实验设计的题目,并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题目描述在实验室中,你需要分析一种未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

溶液中可能同时存在铜离子(Cu²⁺)和铁离子(Fe²⁺),你需要确定每种离子的相对含量。

实验方案设计下面是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用于确定未知溶液中Cu²⁺和Fe²⁺的含量比例。

材料和试剂•未知溶液:待分析的未知溶液•高纯度的CuSO₄溶液:作为标准溶液,用于绘制标准曲线•高纯度的FeSO₄溶液:作为标准溶液,用于绘制标准曲线•NH₄OH:氨水,用于沉淀Cu(OH)₂和Fe(OH)₂•HCl:盐酸,用于溶解沉淀•稀H₂SO₄:用于调整溶液酸碱度•NaOH:用于中和酸性溶液实验步骤1.取一定体积(例如5 mL)的未知溶液放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稀H₂SO₄调整酸碱度。

2.分别取一定体积(例如0.5 mL)的CuSO₄溶液和FeSO₄溶液放入独立的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稀H₂SO₄调整酸碱度。

3.在每个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NH₄OH溶液,使得溶液中pH值达到10左右,形成沉淀。

4.将沉淀离心,倒掉上清液。

5.分别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次,然后加入适量HCl溶液溶解沉淀。

6.最后分别用蒸馏水稀释沉淀,使溶液体积接近之前的未知溶液的体积。

7.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未知溶液、Cu²⁺溶液和Fe²⁺溶液的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

数据处理1.绘制标准曲线:将Cu²⁺溶液和Fe²⁺溶液的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值绘制成曲线。

2.使用未知溶液的吸光度值,通过标准曲线确定Cu²⁺和Fe²⁺的浓度。

3.计算Cu²⁺和Fe²⁺的质量比,得出每种离子的相对含量。

结论通过分析化学实验,我们可以确定未知溶液中Cu²⁺和Fe²⁺的含量比例。

2022年新高考生物专题训练:专练100 教材实验和实验设计、分析综合练 (含解析)

2022年新高考生物专题训练:专练100 教材实验和实验设计、分析综合练 (含解析)

专练100 教材实验和实验设计、分析综合练1.已知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乙组加入了药物X 后再进行培养B .丙组先加入药物X ,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 ,继续培养C .乙组先加入药物D ,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 ,继续培养D .若药物X 为蛋白质,则药物D 可能改变了药物X 的空间结构2.(多选)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编号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或现象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液等 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部分结构清晰 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等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液滴③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甲紫溶液等在高倍镜的同一个视野中,可见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④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等 在10×目镜、40×物镜下的一个视野中完成对整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计数3.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 .鉴定DNA 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 .用甲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4.[2021·浙江1月]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B .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C.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5.[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某三元酸H3A的p K a1= 3.96、p K a2= 6.00、p K a3= 10.02,则0.10 mol/L Na3A溶液的pH是-----------------------------------------------------------------------------------------------------------( )(A) 8.01 (B) 10.02 (C) 11.51 (D) 12.51(C)2分(0302)HPO42-的共轭碱是---------------------------------------------------------------------------------(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2 分(0302)(C)1分(0307)0307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A) NaCl (B) NaHCO3(C) NH4Cl (D) Na2CO31分(0307)0307(D)2 分(0309)水溶液呈中性是指--------------------------------------------------------------------------------( )(A) pH = 7 (B) [H+] = [OH-](C) pH+pOH = 14 (D) pOH = 72 分(0309)(B)2分(0314)0314某MA2型(M2+、A-)电解质溶液,其浓度c(MA2) = 0.10mol/L,则该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 0.10 mol/L (B) 0.30 mol/L(C) 0.40 mol/L (D) 0.60 mol/L2分(0314)0314(B)2分(0321)0321在磷酸盐溶液中,HPO42-浓度最大时的pH是-----------------------------------------------( ) (已知H3PO4的解离常数p K a1 = 2.12, p K a2= 7.20, p K a3 = 12.36)(A) 4.66 (B) 7.20 (C) 9.78 (D) 12.362分(0321)0321(C)2分(0339)丙二酸[CH2(COOH)2]的p K a1 = 3.04, p K a2 = 4.37,其共轭碱的K b1 = _______________, K b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仪器分析学与实验设计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仪器分析学与实验设计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仪器分析学与实验设计试题及答案1、单选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

这种变宽属于()A.自然变宽B.压力变宽C.场致变宽D.多(江南博哥)普勒变宽(热变宽)E.冷变宽正确答案:D2、单选下述分注模块功能,最佳的是()A.检测血清有否溶血B.检测液面检测C.检测血清有无纤维蛋白凝块D.检测血清容量多少E.不合格标本直接输送到出口模块中预先设定区域正确答案:E3、多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抗交叉污染的措施有()A.自动清洗加样针和试剂探针B.自动扫描比色皿剔除不合格者C.比色皿自动冲洗功能D.应用惰性液胶膜技术减少探针内外管壁交叉污染的几率E.自动将加完的标本移出正确答案:A, B, C, D4、多选TLA的基本组成包括()A.标本运输系统B.标本前处理系统C.自动化分析仪D.分析后处理输出系统E.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正确答案:A, B, C, D, E5、多选下列对毛细管凝胶电泳描述中,正确的是()A.是将板上的凝胶移到毛细管中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B.凝胶具有多孔性、起类似分子筛的作用C.能根据待测组分的质荷比和分子体积的不同而进行分离D.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起重要作用E.是电泳中惟一的分离组分与电解质一起向前移动的同时进行分离的电泳方法正确答案:A, B, C, E6、单选制作血沉自动分析仪的血沉管的材料是()A.不锈钢B.铜质C.硬质玻璃或塑料D.有色玻璃E.铝质正确答案:C7、多选自动生化分析仪开机前操作者应检查的内容有()A.检查清洗剂是否足够B.检查待测样品是否准备就绪C.进行光度计自检D.检查冲洗用水是否足够E.检查仪器光源正确答案:A, D, E8、单选在生物安全柜柜内操作开始和结束时,应注意()A.操作开始时手臂应缓慢移动至柜内,结束时也应缓慢从柜内抽出B.操作开始时手臂应缓慢移动至柜内,结束时应快速从柜内抽出C.操作开始时手臂应快速移动至柜内,结束时应缓慢从柜内抽出D.操作开始时手臂应快速移动至柜内,结束时也应快速从柜内抽出E.无特别要求正确答案:A9、单选对色谱柱管的具体要求是()A.气相色谱柱管较短,常用直管柱B.气相色谱柱管较长,常用弯曲的柱管C.高效液相色谱柱管较短,常用直管柱D.高效液相色谱柱管较长,常用弯曲的柱管E.两种色谱柱管长度差异不大,直管柱和弯曲的柱管都常用正确答案:C10、多选关于间接标记法标记125I的描述,正确的是()A.避免氧化剂和蛋白质直接接触,对蛋白质活性影响较小B.125I通过SHPP连接到蛋白质分子表面赖氨酸残基的氨基或蛋白质的活性中心,蛋白质生物活性影响较少C.在蛋白质分子内载体分子引起位阻效应,影响其生物活性,对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影响更明显D.由于标记过程分两步进行,故碘标记蛋白质的比放射性和碘的利用率较直接标记法低E.常用的氧化剂是氯胺T 正确答案:A, B, C, D11、多选下列关于血沉自动分析仪对样品采集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静脉采血,1分钟内完成B.动脉采血,1分钟内完成C.动脉采血,30秒钟内完成D.静脉采血,30秒钟内完成E.手指采血,30秒钟内完成正确答案:A, B, C, E12、多选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A.电场强度B.溶液的pH值C.溶液的离子强度D.带电性质E.吸附作用正确答案:A, B, C, E13、单选尿液分析仪分析原理一般采用()A.三波长分析法B.双波长分析法C.单波长分析法D.原子吸收分析法E.气相色谱法正确答案:B14、单选下列关于红细胞沉降过程的表达,正确的是()A.聚集、悬浮、缓慢沉降、快速四个阶段B.聚集、悬浮、快速、缓慢沉降四个阶段C.悬浮、聚集、缓慢沉降、快速四个阶段D.悬浮、聚集、快速、缓慢沉降四个阶段E.快速、缓慢沉降、悬浮、聚集四个阶段正确答案:D15、多选高速离心机速度控制系统包括()A.标准电压B.速度调节器C.真空系统D.速度传感器E.电流调节器正确答案:A, B, D, E16、多选自动化免疫分析比浊技术的主要优势有()A.稳定性好B.敏感性高C.精确度高D.分析简便、快速E.避免污染和标本用量等优势正确答案:A, B, C, D, E17、单选稳压稳流电泳仪属于中压电泳仪。

实验设计与分析试题库

实验设计与分析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20分)分) 1.准确度和精确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同一处理观察值彼此的接近程度同一处理观察值彼此的接近程度同一处理的观察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 2.重复和区组:重复和区组: 试验中同一处理的试验单元数试验中同一处理的试验单元数 将试验空间按照变异大小分成若干个相对均匀的局部,每个局部就叫一个区组个局部就叫一个区组 3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能够明确区分自变数和因变数的两变数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 对不能够明确区分自变数和因变数的两变数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 4.总体和样本:总体和样本: 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集合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集合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若干个个体做成的总体 5.试验单元和试验空间:试验单元和试验空间: 试验中能够实施不同处理的最小试验单元 所有试验单元构成的空间所有试验单元构成的空间 二、填空:(20分)分) 1.资料常见的特征数有:(3空)算术平均数空)算术平均数 方差方差 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2.划分数量性状因子的水平时,常用的方法:划分数量性状因子的水平时,常用的方法: 等差法等差法 等比法等比法 随机法(3空)空) 3.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3空)可加性正态性空)可加性正态性 同质性同质性4.要使试验方案具有严密的可比性,必须(2空)遵循“单一差异”原则空)遵循“单一差异”原则 设置对照设置对照5.减小难控误差的原则是(3空)设置重复空)设置重复 随机排列随机排列 局部控制局部控制6.在顺序排列法中,为了避免同一处理排列在同一列的可能,不同重复内各处理的排列方式常采用(2空)逆向式逆向式 阶梯式阶梯式7.正确的取样技术主要包括:()确定合适的样本容量()确定合适的样本容量 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8.在直线相关分析中,用(相关系数)表示相关的性质,用(决定系数)表示相关的程度。

三、选择:(20分)分)1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引起的增加或者减少的作用,称作(C )主要效应主要效应 B 、交互效应C 、试验效应D 、简单效应、简单效应2.统计推断的目的是用(A )A 、样本推总体B 、总体推样本C 、样本推样本D 、总体推总体、总体推总体 3.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是(B )4.样本平均数分布的的方差分布等于(A )5.t 检验法最多可检验(C )个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

(完整word版)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题库

(完整word版)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20分)1.准确度和精确度:同一处理观察值彼此的接近程度同一处理的观察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2.重复和区组:试验中同一处理的试验单元数将试验空间按照变异大小分成若干个相对均匀的局部,每个局部就叫一个区组3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能够明确区分自变数和因变数的两变数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对不能够明确区分自变数和因变数的两变数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4.总体和样本: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若干个个体做成的总体5.试验单元和试验空间:试验中能够实施不同处理的最小试验单元所有试验单元构成的空间二、填空:(20分)1.资料常见的特征数有:(3空)算术平均数方差变异系数2.划分数量性状因子的水平时,常用的方法:等差法等比法随机法(3空)3.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3空)可加性正态性同质性4.要使试验方案具有严密的可比性,必须(2空)遵循“单一差异”原则设置对照5.减小难控误差的原则是(3空)设置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6.在顺序排列法中,为了避免同一处理排列在同一列的可能,不同重复内各处理的排列方式常采用(2空)逆向式阶梯式7.正确的取样技术主要包括:()确定合适的样本容量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8.在直线相关分析中,用(相关系数)表示相关的性质,用(决定系数)表示相关的程度。

三、选择:(20分)1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引起的增加或者减少的作用,称作(C)A、主要效应B、交互效应C、试验效应D、简单效应2.统计推断的目的是用(A)A、样本推总体B、总体推样本C、样本推样本D、总体推总体3.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是(B)4.样本平均数分布的的方差分布等于(A)5.t检验法最多可检验(C)个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

6.对成数或者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先对数据进行(B)A、对数B、反正弦C、平方根D、立方根7.进行回归分析时,一组变量同时可用多个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型的数据统计学标准是(B)A、相关系数B、决定性系数C、回归系数D、变异系数8.进行两尾测验时,u0.10=1.64,u0.05=1.96,u0.01=2.58,那么进行单尾检验,u0.05=(A)9.进行多重比较时,几种方法的严格程度(LSD\SSR\Q)B10.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54,则Y的总变异中可由X与Y的回归关系解释的比例为(C)A、0.9054B、0.0946C、0.8197D、0.0089四、简答题:(15分)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分)配置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分析多个自变量的主次效益,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预报:计算相关系数,对相关系数进行检验2.一个品种比较试验,4个新品种外加1个对照品种,拟安排在一块具有纵向肥力差异的地块中,3次重复(区组),各重复内均随机排列。

压轴题02 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原卷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压轴题02 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原卷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压轴题02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是近几年江苏高考对于实验的重要考查形式,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仍然是2023年江苏高考实验考查的必考重点难点。

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涉及实验操作、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判断与评价,所以要求考生了解题型的知识点及要领,对于常考的模型要求有充分的认知。

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判断与评价等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注重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探究实验、沉淀溶解平衡等选择性必修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知识的考查、糖类水解等常见有机物性质实验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知识的考查,因此建立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注意对实验条件及细节的把握。

1.(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A向盛有少量酸性227K Cr O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乙醇,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乙醇具有还原性B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火焰颜色溶液中存在23Na CO C向盛有3mL 0.1mol·L1-3AgNO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0.1mol·L 1-NaCl 溶液,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滴加2滴0.1mol·L1-KI 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sp sp K AgI <K AgCl D将中间裹有锌皮的铁钉放在滴有酚酞的饱和NaCl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铁钉周围溶液颜色变化铁钉能发生吸氧腐蚀2.(2023·江苏·统考一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 向溶有2SO 的2BaCl 溶液中通入气体X ,出现白色沉淀X 具有强氧化性B向0.11mol L -⋅3FeCl 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氧化性:32Fe I +>C向3NaHCO 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2NaAlO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2A1O -比23CO -更容易结合H+D将溴乙烷、乙醇和烧碱的混合物加热,产生的气体经水洗后,再通入酸性4KMnO 溶液中,溶液褪色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3.(2023秋·江苏苏州·高三统考期末)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A用pH 计测量浓度均为10.1mol L -⋅的NaCN 溶液和3CH COONa 溶液的pH ,比较溶液pH 大小酸性:3CH COOH HCN>B向CO 还原23Fe O 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稀盐酸,滴加KSCN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23Fe O 全部被还原C 将2SO 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SO 具有漂白性D向KCl 和KI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3AgNO 溶液,观察沉淀颜色溶解度:AgI AgCl<4.(2023秋·江苏苏州·高三常熟中学校考期末)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A向装有Na 2O 2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检验Na 2O 2是否变质B 向MnO 2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加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产生MnO 2的氧化性比Cl 2强C 用pH 计测量相同浓度CH 3COONa 和Na 2CO 3溶液的pH比较CH 3COOH 和H 2CO 3的酸性D向乙醇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 4溶液,振荡,观察溶液乙醇具有还原性颜色变化5.(2023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检验下列物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待检验物质所用试剂A海水中的碘元素淀粉溶液B SO2气体澄清石灰水C溶液中的Cu2+氨水D溶液中的+4NH 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6.(2023秋·江苏无锡·高三统考期末)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气体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无现象,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Cl-C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酸性:盐酸>碳酸>硅酸D 向盛有5mL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等浓度的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几滴Na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K sp(AgCl)>K sp(AgI)7.(2022·江苏·高三统考专题练习)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实验自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实验目的A 密闭环境中,将浓盐酸滴加到小苏打溶液中,并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水玻璃中比较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B 室温下,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H2CO3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C将少量Zn粉加入到1.0mol/LFe2(SO4)3)溶液中比较Zn、Fe的金属性强弱D 向FeBr 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 4,振荡比较Fe 2+和Br -的还原性强弱8.(2022秋·江苏·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A将氧化铁加入到足量HI 溶液中,充分溶解后,滴入4CCl 后振荡、静置,观察4CCl 层颜色变化氧化性:32Fe I +>B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新制氯水,点在pH 试纸上,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量新制氯水的pH 值C向浓度均为10.1mol L -⋅的23Na CO 和24Na SO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2BaCl 溶液,观察现象()()sp 3sp 4K BaCO >K BaSO 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观察现象验证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9.(2022·江苏·高三统考专题练习)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反应速率会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加快用3mL 稀硫酸与足量纯锌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然后加入1mL 1mol/L 4CuSO 溶液迅速产生较多气泡B检验()32Fe NO 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32Fe NO 样品溶于稀盐酸后,滴加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证明“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随溶液pH 的减小而增强将“84消毒液"(含NaClO)滴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缓慢,若同时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为无色D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的溶解度向2mL 0.1mol/L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 0.1mol/L 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 的2Na 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10.(2022秋·江苏南通·高三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足量浓溴水,振荡、静置、过滤B 证明酸性:碳酸>苯酚将盐酸与NaHCO 3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C配制用于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向试管中加入2mL10%NaOH 溶液,再滴加数滴2%CuSO 4溶液,振荡D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将尖嘴垂直向下,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11.(2022秋·江苏泰州·高三泰州中学校考开学考试)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苯酚浊液中滴加23Na CO 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23H CO 的酸性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不一定是碳酸盐溶液C用pH 试纸测得:3CH COONa 溶液的pH 约为9,2NaNO 溶液的pH 约为82HNO 电离出+H 的能力比3CH COOH 的强D向NaCl 、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3AgNO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sp sp K (AgCl)>K (AgI)12.(2022秋·江苏苏州·高三统考期中)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属于无碘盐B将某硝酸亚铁溶液用盐酸酸化,并滴加少量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该硝酸亚铁溶液已变质C 用热碳酸钠溶液清洗铁钉表面上油垢油垢无明显变化该油垢的主要成分不是动、植物油脂D将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某饮品混合,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该饮品不含糖13.(2022秋·江苏镇江·高三统考开学考试)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及现象探究目的A向KBr 溶液中加入少量苯,通入适量2Cl 后充分振荡,观察有机层颜色变化氧化性:22Cl Br >B向盛有4FeSO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Fe +具有还原性C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4CuSO 溶液,有固体析出,再加水观察固体是否溶解蛋白质发生了变性D用pH 计测量浓度均为10.1mol L -⋅的34CH COONH 和3NaHCO 溶液的pH ,后者大于前者()()--h 3h 3K CH COO <K HCO 14.(2022秋·江苏宿迁·高三校考开学考试)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0.1mol·L -1H 2O 2溶液中滴加0.1mol·L -1KMnO 4溶液,溶液褪色H 2O 2具有氧化性B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 中一定含有2-4SO C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无K+DKNO 3和KOH 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为蓝色-3NO 还原为NH 315.(2022·江苏·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溶液中的S 2-4O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B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向5mL 含0.0025mol·L -1FeCl 3和0.005mol·L -1KSCN 的混合溶液加4滴饱和FeCl 3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D探究蔗糖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16.(2022·江苏扬州·校联考一模)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与硝酸的还原产物,进行了下列三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室温)及实验现象①将足量的铜粉加入131mL10mol L HNO -⋅中,溶液呈绿色,产生红棕色气体②将足量的铜粉加入13100mL0.1mol L HNO -⋅中,溶液呈蓝色,产生无色气体③将足量的铁粉加入13100mL0.1mol L HNO -⋅中,溶液呈浅绿色,无气体生成A .实验①中消耗的铜粉质量大于实验②B .实验②中产生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 .实验③中铁发生了钝化D .以上实验说明硝酸的还原产物与硝酸的浓度及金属的活泼性有关17.(2022秋·江苏徐州·高三徐州市第七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将海带灰溶解过滤后,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酸化后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充分反应后加入1~2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B 鉴定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取少量淀粉于锥形瓶中,以固液比1∶10加入稀硫酸,牛皮纸封口,在120℃下水解30min,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碘化钾溶液溶液未变蓝,则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C 检验CO还原23Fe O的生成物中是否含有34Fe O将适量反应后的固体溶于稀盐酸中,取少量溶解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证明还原产物中含有34Fe OD 检验食盐中是否混有少量亚硝酸钠取适量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后取滤渣,滴加稀硝酸若沉淀部分溶解,则证明食盐中混有亚硝酸钠18.(2022·江苏·模拟预测)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 探究NO2生成N2O4反应的吸放热将充有NO2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NO2生成N2O4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比较CH3COOH和HF的酸性强弱相同条件下,分别用pH试纸测定0.lmol·L-1CH3COONa溶液、1.0mol·L-1NaF溶液的pHNaF溶液的pH>CH3COONa溶液的pH,证明CH3COOH的酸性比HF的酸性强C 比较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镁K sp的大小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出现蓝色沉淀,K sp[Mg(OH)2]>K sp[Cu(OH)2]D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装有镀锌铁皮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气泡的速率突然减小,证明镀锌层完全反应19.(2022秋·江苏徐州·高三徐州市第七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检验硝酸钠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现象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说明含有亚硝酸钠B检验碳酸与苯酚的酸性强弱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观察现象溶液变浑浊,说明酸性:碳酸>苯酚C检验乙酰水杨酸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取少量乙酰水杨酸晶体,加入盛有3ml 蒸馏水的试管中,加1~2滴1%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出现紫色,说明含有水杨酸D 检验Fe 2+与I -的还原性强弱向含0.1mol 的FeI 2溶液中通入0.1molCl 2,再滴加淀粉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变蓝色,说明还原性:I ->Fe 2+20.(2022·江苏·模拟预测)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B分别向饱和硼酸(33H BO )溶液和稀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3NaHCO 粉末前者无气泡冒出,后者有气泡冒出非金属性:S>C>BC向酚酞溶液中加少量22Na O 溶液变红后不褪色22Na O 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有NaOHD将-140 .1mol L MgSO ⋅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140.m 1ol L CuSO ⋅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Ksp[Cu(OH)2]>Ksp[Mg (OH)2]。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 第八章 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 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 第八章 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 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 第八章 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 练习题答案8.10123411234:0:,,,0=0.01SPSS H H ααααααααα====至少有一个不等于用进行方差分析,表8.1-1填装量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因变量: 填装量 源 III 型平方和df均方F Sig.偏 Eta 方非中心 参数观测到的幂b校正模型 .007a3 .002 10.098 .001 .669 30.295 .919 截距 295.7791 295.7791266416.430.000 1.000 1266416.4301.000 机器 .007 3 .002 10.098.001.66930.295.919误差 .004 15 .000总计 304.17119 校正的总计.01118a. R 方 = .669(调整 R 方 = .603)b. 使用 alpha 的计算结果 = .01由表8.1-1得:p=0.001<0.01,拒绝原假设,i 0α不全为,表明不同机器对装填量有显著影响。

8.201231123:0:,,0=0.05SPSS H H ααααααα===至少有一个不等于用进行方差分析,表8.2-1满意度评分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因变量: 评分 源III 型平方和df 均方 F Sig.校正模型 29.610a2 14.805 11.756 .001 截距 975.156 1 975.156 774.324 .000 管理者 29.610 2 14.805 11.756.001误差 18.890 15 1.259总计 1061.000 18 校正的总计48.50017a. R 方 = .611(调整 R 方 = .559)由表8.2-1得:p=0.001<0.05,拒绝原假设,i 0α不全为,表明管理者水平不同会导致评分的显著差异。

8.301231123:0:,,0=0.05SPSS H H ααααααα===至少有一个不等于用进行方差分析,表8.3-1电池寿命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因变量: 电池寿命 源III 型平方和df 均方 F Sig. 偏 Eta 方 非中心 参数 观测到的幂b校正模型 615.600a2 307.800 17.068 .000 .740 34.137 .997 截距 22815.000 1 22815.000 1265.157 .000 .991 1265.157 1.000 企业 615.600 2 307.800 17.068.000.74034.137.997误差 216.400 12 18.033总计 23647.000 15 校正的总计832.00014a. R 方 = .740(调整 R 方 = .697)b. 使用 alpha 的计算结果 = .05由表8.2-1得:p=0.001<0.05,拒绝原假设,i 0α不全为,表明3个企业生产的电池平均寿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20分)1.准确度和精确度:同一处理观察值彼此的接近程度同一处理的观察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2.重复和区组:试验中同一处理的试验单元数将试验空间按照变异大小分成若干个相对均匀的局部,每个局部就叫一个区组3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能够明确区分自变数和因变数的两变数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对不能够明确区分自变数和因变数的两变数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4.总体和样本: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若干个个体做成的总体5.试验单元和试验空间:试验中能够实施不同处理的最小试验单元所有试验单元构成的空间二、填空:(20分)1.资料常见的特征数有:(3空)算术平均数方差变异系数2.划分数量性状因子的水平时,常用的方法:等差法等比法随机法(3空)3.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3空)可加性正态性同质性4.要使试验方案具有严密的可比性,必须(2空)遵循“单一差异”原则设置对照5.减小难控误差的原则是(3空)设置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6.在顺序排列法中,为了避免同一处理排列在同一列的可能,不同重复内各处理的排列方式常采用(2空)逆向式阶梯式7.正确的取样技术主要包括:()确定合适的样本容量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8.在直线相关分析中,用(相关系数)表示相关的性质,用(决定系数)表示相关的程度。

三、选择:(20分)1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引起的增加或者减少的作用,称作(C)主要效应B、交互效应C、试验效应D、简单效应2.统计推断的目的是用(A)A、样本推总体B、总体推样本C、样本推样本D、总体推总体3.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是(B)4.样本平均数分布的的方差分布等于(A)5.t检验法最多可检验(C)个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

6.对成数或者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先对数据进行(B)A、对数B、反正弦C、平方根D、立方根7.进行回归分析时,一组变量同时可用多个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型的数据统计学标准是(B)A、相关系数B、决定性系数C、回归系数D、变异系数8.进行两尾测验时,u0.10=1.64,u0.05=1.96,u0.01=2.58,那么进行单尾检验,u0.05=(A)9.进行多重比较时,几种方法的严格程度(LSD\SSR\Q)B10.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54,则Y的总变异中可由X与Y的回归关系解释的比例为(C)A、0.9054B、0.0946C、0.8197D、0.0089四、简答题:(15分)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分)配置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分析多个自变量的主次效益,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预报:计算相关系数,对相关系数进行检验2.一个品种比较试验,4个新品种外加1个对照品种,拟安排在一块具有纵向肥力差异的地块中,3次重复(区组),各重复内均随机排列。

请画出田间排列示意图。

(2分)3.田间试验中,难控误差有哪些?(4分)土壤肥力,小气候,相邻群体间的竞争差异,同一群体内个体间的竞争差异。

4随即取样法包括哪几种方式?(3分)简单随机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整群简单随机取样法五、计算题(25分)1.研究变数x与y之间的关系,测得30组数据,经计算得出:x均值=10,y均值=20,lxy =60, lyy=300,r=0.6。

根据所得数据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5分)a=2 b=1.8 y=2+1.8 x2.完成下列方差分析表,计算出用LSR法进行多重比较时各类数据填下表:否代表总体的株高(3分)4.9株番茄幼苗的平均株高为10cm,标准差为1cm,试对每株番茄幼苗株高作95%的区间估计(2分)一、单项选择题1.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

(统考2009研)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答案】D【解析】内部效度是指因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而不是由其他因素所导致的。

是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

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2.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统考2009研)A.二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D.四水平设计【答案】A【解析】该研究设计中有两个自变量(语义范畴类别和危险性概念),每个自变量都有两个水平,属于两因素的实验设计。

根据右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回答3~5题。

3.这种设计是()。

(统考2009研)A.ABBA设计B.被试间设计C.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答案】D【解析】该设计中不同的被试分别接受A因素的两个水平的处理,属于被试间设计,而每个被试确都接受B因素三个水平的处理,属于被试内设计,因此该设计方案是混合设计。

4.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

(统考2009研)A.3 B.4 C.5 D.6【答案】D【解析】A因素有两个水平,B因素有三个水平,结合起来组成6个实验处理。

5.若该设计的交互作用显著,则应进一步做的统计分析为()。

(统考2009研)A.主效应检验B.相关分析C.简单主效应检验D.回归分析【答案】C【解析】在多因素的方差分析统计中,如果交互作用显著,则需要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6.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观看恐怖电影,要求B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休息,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

(统考2008研)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C.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D.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答案】C【解析】这一实验是考察观看恐怖电影对个体情绪的影响,A组为实验组,B组为控制组。

A组、B组均进行了两次情绪测验,因此,属于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

这种实验设计中,实验组在接受实验处理前接受了一次前测,为分析实验处理的效应,提供了基线水平,同时设立了不接受实验处理的控制组,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历史、成熟和统计回归等无关因素。

7.在一个3×3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交互作用有()。

(统考2008研)A.1个B.3个C.6个D.9个【答案】A【解析】3×3实验设计表示实验中共有两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共有4种实验处理,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为=1个。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8~10题。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8.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统考2008研)A.二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答案】A【解析】这个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两个自变量:年龄、材料类型,因此,属于二因素设计。

9.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统考2008研)A.霍桑效应B.实验者效应C.练习效应D.安慰剂效应【答案】C【解析】被试内设计的特点,每一个被试都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因此,最容易产生练习效应。

10.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

(统考2008研)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速度的交互作用显著【答案】B【解析】“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表明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年龄对阅读速度的影响依赖于材料类型。

11.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统考2007研)A.6 B.12 C.18 D.24【答案】D【解析】完全随机设计指的是每一个被试只参与一种实验处理。

本题为2×2的完全随机设计,其实验处理有4个,每种处理需要6名被试,因此整个实验设计所需被试为24名。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2.在2×3的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统考2007研)A.2个B.3个C.5个D.6个【答案】A【解析】2×3代表的是本实验设计中有两个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第二个因素有3个水平,整个实验由此有6种实验处理。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3.一个2×3的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

A.一个交互作用B.两个交互作用C.三个交互作用D.六个交互作用【答案】A【解析】2×3的多因素设计是指包含两个因素的实验设计,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而另一个因素有三个水平。

在这个实验中共存在2×3=6种实验条件。

在多因素实验中,交互作用的个数= ,其中n为实验所包含的因素数,因此,这个实验设计中包含的交互作用数= =1。

14.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

A.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拉丁方设计D.混合设计【答案】B【解析】组间设计的特点是每一个被试只接受自变量的一个水平,因此,不会受到不同实验条件之间的相互干扰。

而组内设计由于每一个被试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因此,会受到不同实验条件之间的相互干扰。

15.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这是指()。

A.历史B.选择C.成熟D.亡失【答案】C【解析】随着时间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属于成熟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选择指由于被试的选择的偏差所导致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历史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亡失是指在较长时间的实验周期中,由于被试退出实验或死亡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发展心理学的纵向研究中经常发生被试的亡失。

※<第二章>分析不结球白菜油冬儿不同部位叶片及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胡萝卜素含量,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油冬儿不同部位叶片及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胡萝卜素含量方差;⑧标准差;⑨变异系数。

※<第三章>1.100株番茄单株平均产量为2945g,标准差为988g。

用此资料对番茄总体单株的平均产量作区间估计。

2.三月豆荚长(cm)资料10个:8.8,9.7,10.0,11.0,7.3,9.1,11.5,7.7,8.4,10.6。

按此资料作参数估计,要求可靠程度为95%。

3.今有两个南瓜品种的果实重量(g)资料如下:A:2550,3514,2988,2492,3495,3077,2512,2891,3555,3100。

B:3590,4259,3660,3234,4178,3050,3555,3414。

4.今有两个马铃薯品种在10个小区上成对随机排列的产量(kg/14m2)资料如下:A:29.8,24.3,30.7,32.2,26.4,37.4,36.6,29.8,24.7,36.2B:26.4,20.3,20.4,20.4,23.9,19.5,25.4,18.9,19.4,29.6测验两品种的产量有无本质性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