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导游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州导游词

1、青州古城概况

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据考证,当年大禹治水,改堵为疏,排除洪涝,按照当时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称为九州,青州就是其中之一。

青州市位居齐鲁大地的腹心,山东半岛的咽喉处,是山东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1986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由原来的益都县改为青州市。市域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8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91.8万。201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第67位。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2014“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青州古城是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体、国内外罕见的明清古城。与国内其他古城相比,青州古城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历史脉络清晰,城建格局完整。至今仍完整的保留着山、水、城一体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古城内街巷肌理完好,古店铺、古宅院鳞次栉比,2万多原住居民完整延续着古青州地区的传统文脉。具有800多年历史的昭德古街,2009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穿

行在古城的古街小巷中,脚下斑驳的青石板路,两旁古色古香的宅院店铺,充分感受到古城的古朴沧桑之美。

二是历史悠久,地位重要。青州素有“东方古州,三齐重镇、海岱都会”之称。古城的历史可上溯到7000年前,是北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汉初开始在此置郡县,曾为1000多年的省级治所、1600多年的州郡府治所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之前,始终是山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曾是建国立都、封侯封王之地。南燕国定鼎青州古城12年,王朝都城,省内唯一。

三是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仅在今青州市范围内,古代就出了王曾、赵秉忠等6位状元,180多名进士,可谓是状元、进士之乡;在此为官、居住或游历过的历史名人,如宋代的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李清照,明代的王世贞、胡宗宪、冯裕、冯琦、钟羽正、邢玠(xingjie)、石茂华、刘珝,清代的冯溥、房可壮,近代的宋传典、宋斐卿、胡可、胡旭、祁天民等,不下百余位。他们在青州留下了大量的园林府邸、景观建筑和诗文著作,增加了青州古城的内涵,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城区内有回族、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是全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既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又有天主教堂、基督教。东关真教寺为全国仅存的元代三大真教寺之一。多民族和睦相

处、多宗教共栖一域,风格各异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青州古城之美,美在内涵,美在沧桑,美在韵致,美在古朴典雅。

2、天主教堂

明朝万历年间天主教传入青州。青州古城的天主教堂初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当时规模较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法国梅神甫接管后第一次购地扩建。民国二十年(1931年),益都天主教堂正式由烟台教区划出,直归罗马教区管辖,于是设立青州教区,统管益都、临朐、昌乐、寿光、临淄、安丘、高苑、博山、博兴、广饶十县的教务。由法国神甫卫国栋任独立教区的第一任主教。随着天主教的不断发展,1933年又在原址上重建了规模更大的教堂。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将教堂的两个七层高的钟楼炸毁。天主教堂的其他建筑,在1978年烟厂扩建宿舍时被全部拆除。今教堂为1997年在原修女院旧址重建,比原址南移了30米左右。

新教堂坐西面东,外型仍为西方哥特式建筑风格。教堂东西长40米,南北宽18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迎面坎山砖雕精美别致,顶部有三座尖塔高耸入云,其中间一座高35.8米。三个红色大门圣洁典雅,正门上方雕有耶稣像,两边门上方有白色和平鸽,继上雕刻着“荣主”、

“益人”四个大字。四周墙体青砖到顶。堂内西首设圣坦,四周墙壁挂着数十幅精湛的艺术油画,内容多为救世主耶稣活动的圣迹。堂前院北侧有人造假山,院中有各种奇花异草,环境幽雅,设施完备,是教友们的一处极好的活动场所,礼拜日,有众多教友按时来此作弥撒。现“青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益都主教区”均设于此,辖管西至淄博以东,东至烟台(青岛除外),北至寿光,南至临沂等数十个县市区的教务。

这里还曾经是华东局华东保育院所在地。

3、偶园

偶园,又称“冯家花园”,明代为衡王府东花园,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后来成为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pu告老还乡后的住所。冯氏是明清之际青州的名门望族,自始祖冯裕开始,世代为官,清廉耿直,政绩卓著,诗书文脉代代传承。

冯溥在京城时,曾得元人之万柳园,园内因遍植柳树而得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七十四岁的冯溥告老还乡。冯溥在京有万柳园,偶园之得名,取“无独有偶”之意。近年青州文史研究者考证,实际上在冯溥致仕之前就已经购得此园。

偶园与北面的冯氏宗祠、冯宅连为一体,互相衬托,实际上是一组宅第、宗祠、园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古代建

筑群体,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宗祠和宅第大部分都已经被毁,但花园仍保持完好。

因为偶园以前曾是衡王府的东花园,因此,布局和规模都跟皇宫内的御花园相仿,尤其是园内的假山,构思巧妙、手法高超。其艺术构思与叠石风格技巧与中南海瀛台完全一致。据园林专家考证,青州偶园是明代中国造园名家张南垣之子张然的作品。

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三株明代迎春花,四百年来花香依旧;“福、寿、康、宁”四大奇石,弥足珍贵,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之说,四大奇石象征着家族兴旺,福寿康宁,透出了浓浓的隐逸意识以及博大精深的石文化内涵。更有园内假山堆砌,精巧别致,小桥流水,古柏参天。

偶园中,还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就是“大齐碑”。青石石质,碑首作半圆形,以高浮雕技法刻两条俯首盘旋的巨龙,中题阳文篆书“司空公青州刺史临淮王像碑”,题额两侧各有一小佛像,碑的正文为阴刻隶书,29行,原文共1635字,现存1500字,碑文记载了北齐青州刺史娄定远重修南阳寺的功德、青州地位的重要以及南阳寺的位置等资料。碑阴刻“龙兴之寺”四个大字,原系唐代李邕书写的龙兴寺寺额,金皇统六年(1146年)摹刻于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