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全等三角形讲义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课件-完美版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课件-完美版

变形题: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三角形 全等的 判定》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已知AB=CD,AD=CB,求证:∠B=∠D
证明:连接AC, 在△ABC和△ ADC中 A
AB=CD(已知)
BC=AD(已知)
AC=AC(公共边)
B
∴ △ ABC≌ △ CDA(SSS)
D C
∴ ∠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
证明:在△ABC和△ADC中
B
D
AB=AD (已知)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D (已知)
AC = AC (公共边)
C
∴ △ABC ≌ △ADC(SSS)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三角形 全等的 判定》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三角形 全等的 判定》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你能说明AB∥CD,AD∥BC吗?
• 证明:在△ABD和△CDB中 D
C
AB=CD(已知)
AD=CB(已知) A
BD=DB (公共边)
B
∴△ABD≌△ACD(SSS)
∴ ∠ A= ∠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三角形 全等的 判定》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三角形 全等的 判定》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三角形 全等的 判定》 _课件- 完美版 1-课件 分析下 载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CB, 求证:∠ A= ∠ C.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补课讲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补课讲义

第九讲全等三角形复习【知识梳理】 一、全等三角形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一般情况下,证明一个几何中的命题有以下步骤:(1)读题: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要观察待证的线段或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4)、分析要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已有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

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有对顶角,对顶角也是对应角 (5)、先证明缺少的条件 (6)、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符合书写步骤:先写在某两个三角形中、然后写条件,再写结论)【题型一】公共边类型的全等三角形A D CB A BCAD注意隐含条件AD=AD 隐含条件AB=BA 隐含条件AC=CA【题型二】边加减类型的全等三角形【题型三】公共角类型的全等三角形【题型四】对顶角类型的全等三角形图形1 图形2题型五】旋转类型的全等三角形【题型六】大山型的全等三角形A DB E FC (1)AB F EC D(4)A B F E D C(2) A B E F D C (3) ∵ BE=CF ∴ BE-EF=CF-EF ∴ BF=CE ∵ BE=CF ∴ BE+EF=CF+EF∴ BF=CE∵ BE=CF∴ BE+EF=CF+EF ∴ BF=CE ∵ BE=CF∴ BE-EF=CF-EF ∴ BF=CE A B过关题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SSS )例1. 如图:AB=CD ,AE=DF ,CE=FB 。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讲义-全面完整版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讲义-全面完整版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讲义-全面完整版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复讲义——全面完整版一、基础知识1.全等图形的有关概念1)全等图形的定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就是全等图形。

例如,图13-1和图13-2就是全等图形。

2)全等多边形的定义:两个多边形是全等图形,则称为全等多边形。

例如,图13-3和图13-4中的两对多边形就是全等多边形。

3)全等多边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两个全等的多边形,经过运动而重合,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全等多边形的表示:例如,图13-5中的两个五边形是全等的,记作五边形ABCDE≌五边形A’B’C’D’E’(这里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

表示图形的全等时,要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

5)全等多边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6)全等多边形的识别:对边形相等、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全等。

2.全等三角形的识别1)根据定义:若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根据SS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法中有一个与(SSS)全等识别法相类似,即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而相似比为1时,就成为全等三角形。

3)根据SAS: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法中同样有一个是与(SAS)全等识别法相类似,即一角对应相等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当相似比为1时,即为全等三角形。

4)根据AS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5)根据AAS: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识别1)根据HL: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SSS、SAS、ASA、AAS对于直角三角形同样适用。

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想一想:
已知△ABC ≌△ A′B′ C′,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A
A′
B
AB =A′B′ ∠A =∠A′
C B′
BC =B′C′ ∠B =∠B′
C′
AC =A′C′
∠C =∠C′
思考:满足这六个条件可以保证△ABC≌△A′B′C′吗?
• 学习目标: 1.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三角形全等的 “边边边”条件. 2.会运用“边边边”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的 全等.
∴△AEB ≌ △ADC (SSS).
2.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
AD=FB(如图),要用“边边边”证明△ABC ≌△ FDE,
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
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解析】要证明△ABC ≌△FDE,还 应该有AB=FD这个条件. ∵DB是AB与DF的公共部分,且 AD=FB, ∴AD+DB=BF+DB,即AB=FD.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
“边边边”或“SSS”.
课后练习
A
1.如图,AB=AC,AE=AD,BD=CE,
求证:△AEB ≌ △ ADC.
B ED C
【证明】在△∵BADEB=和CE△,A∴DBCD中-,ED=CE-ED,即BE=CD.
AB=AC,
AE=AD,
BE=CD,
解:作图如图所示:
作法:(1)以点O为圆心,任 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于点D,E; (2)以点C为圆心,OD长为半 径画弧,交OB于点F; (3)以点F为圆心,DE长为半 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 交于点P ; (4)过C,P两点作直线,直线 CP即为要求作的直线.

人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角平分线》讲义(有答案解析)

人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角平分线》讲义(有答案解析)

第7讲 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角平分线⑴平移全等型⑵ 对称全等型⑶ 旋转全等型⑴、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⑵、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它们具有互逆性.角平分线是天然的、涉及对称的模型,一般情况下,有下列三种作辅助线的方式: 1. 由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2. 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从而形成等腰三角形, 3. OA OB ,这种对称的图形应用得也较为普遍,ABOPPOBAABOP角平分线的作法(尺规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两点;②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③过点P作射线OP,射线OP即为所求.考点1、三角形全等综合1、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B点的AB的垂线L 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在过D点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ED=AB这时,测ED的长就得AB得长,判定△ACB≌△ECD的理由是()A. SASB. ASAC. SSS D .AAS2、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PQO≌△NM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B )A.PO B.PQ C.MO D.MQ(1)(2)3、如图,工人师傅要在墙壁的O处用钻打孔,要使孔口从墙壁对面的点B处打开,墙壁厚是35cm,点B与点O的垂直距离AB长是20cm,在点O处作一直线平行于地面,在直线上截取OC=35cm,过C作OC的垂线,在垂线上截取CD=20cm,连接OD,然后,沿着D0的方向打孔,结果钻头正好从点B处打出.这是什么道理?4、1805年,法军在拿破仑的率领下与德军在莱茵河畔激战.德军在莱茵河北岸Q处,如图所示,因不知河宽,法军大炮很难瞄准敌营.聪明的拿破仑站在南岸的点O处,调整好自己的帽子,使视线恰好擦着帽舌边缘看到对面德国军营Q 处,然后他一步一步后退,一直退到自己的视线恰好落在他刚刚站立的点0处,让士兵丈量他所站立位置B与0点的距离,并下令按照这个距离炮轰德军.试问:法军能命中目标吗?请说明理由.用帽舌边缘视线法还可以怎样测量,也能测出河岸两边的距离吗?5、某校七年级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出如下几种方案:甲:如图①,先在平地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再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乙:如图②,先过点B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丙:如图③,过点B作BD⊥AB,再由点D观测,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DC=∠BDA,这时只要测出BC的长即为A,B的距离.(1)以上三位同学所设计的方案,可行的有______;(2)请你选择一可行的方案,说说它可行的理由.1、已知: 如图,AB=AE,BC=ED, ∠B= ∠E,AF ⊥CD,F 为垂足, 求证:CF=DF.2、已知:如图,AB=CD,BC=DA,AE=CF.求证:BF=DE.3、如图,AB=AD,BC=DE,且BA⊥AC,DA⊥AE,你能证明AM=AN吗?1、如图所示,已知AE⊥AB,AF⊥AC,AE=AB,AF=AC. 求证:(1)EC=BF;(2)EC⊥BF.2、已知:如图,△ABC中,AD⊥BC于D,E是AD上一点,BE的延长线交AC于F,若BD=AD,DE=DC。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总复习教学课件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总复习教学课件

判定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1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
为“边边边”或“SSS”)。
A
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在△ABC和△ DEF中
B
C
AB=DE
D
BC=EF
CA=FD
∴ △ABC ≌△ DEF(SSS) E
F
2024/9/30
3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2
∴ △ABC≌△DEF(AAS)
2024/9/30
6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5
有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 三角形全等(HL)。
在Rt△ABC和Rt△DEF中
A
D
AB=DE (已知 ) AC=DF(已知 )
C ∴ △ABC≌△DEF(HL)
2024/9/30
B
F
E
7
知识点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相等, 周长、面积也相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2024/9/30
17
例3. 已知: AC⊥BC,BD⊥AD,AC=BD. 求证:BC=AD.
D
C
A
B
2024/9/30
18
▪例4:下面条件中, 不能证出Rt△ABC≌Rt△A' B'C'的是[ C] (A.)AC=A'C' , BC=B'C' (B.)AB=A'B' , AC=A'C' (C.) AB=B'C' , AC=A'C' (D.)∠B=∠B' , AB=A'B'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常见全等三角形模型复习讲义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常见全等三角形模型复习讲义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常见全等三角形模型(压轴)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全等三角形中常见的基本模型:1手拉手模型①△ABE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结论:(1)△ABF≌△AEC;(2)∠BOE =60°;(3)OA平分∠EOF .拓展图形:结论:(1)AD=BE ;(2)∠ACB=∠AOB ;(3)△PCQ为等边三角形;(4)PQ∥AE ;(5)AP=BQ ;(6)CO平分∠AOE ;(7)OA=OB+OC;(8)OE=OC+OD.②△ABD和△A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论:(1)BE=CD;(2)BE⊥CD .③ABEF和ACHD均为正方形结论:(1)BD⊥CF;(2)BD=CF.2三垂直模型由△AEB≌△BDC导出由△ABE≌△BCD导出由△ABE≌△ECD导出AE=CD+DE AB=EC+CD BC=AB+CD3等腰直角三角形型定点是斜边中点,BF=AE(AF=CE),动点在两直角边上滚动的旋转全等:结论:(1)△BDF≌△ADE,△ADF≌△CDE;(2)DE⊥DF;(3)S四边形AFDE=1/2S△ABC.例1.在直线ABC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1)△ABE≌△DBC;(2)AE=DC;(3)AE与DC的夹角为60°;(4)BH平分∠AHC;(5)△ABG≌△DBF;(6)等边△GBF;(7)GF∥AC.1.以点A为顶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DE),如图1所示放置,使得一直角边重合,连接BD,CE.(1)说明BD=CE;(2)延长BD,交CE于点F,求∠BFC的度数;(3)若如图2放置,上面(1),(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简单说明理由.2.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等边△ADE(顶点A、D、E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①BD=CE,②AC=CE+CD;(2)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E+C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CE、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D在边BC的反向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CE、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a,0)(a>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点C在y轴上移动时,始终保持△ACP是等边三角形,当点C移动到点O时,得到等边△AOB(此时点P与点B重合).(1)点C在移动的过程中,当等边三角形ACP的顶点P在第三象限时(如图所示),求证:△AOC≌△ABP;(2)若点P在第三象限,BP交x轴于点E,且∠ACO=20°,求∠P AE的度数和E 点的坐标;(3)点C 在y 轴移动的过程中,若∠APB =30°,则点P 的横坐标为 . 例2.如图1,OA =1,OB =3,以A 为直角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Rt △ABC . (1)求点C 的坐标; (2)如图2,P 为y 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 向下运动时,以P 点为直角顶点,P A 为腰作等腰Rt △APQ ,过Q 作QE ⊥x 轴于E 点,求PO ﹣QE 的值.1.如图,AE ⊥AB 且AE=AB ,BC ⊥CD 且BC=CD ,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是( ).A .50B .62C .65D .682.直线CD 经过的顶点C ,CA=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1)若直线CD 经过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1,若90,90BCA α∠=∠=,则 (填“”,“”或“”号);②如图2,若,若使①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则 与 应满足的关系是 ;(2)如图3,若直线CD 经过的外部,,请探究EF 、与BE 、AF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1)如图1,OA =3,OB =6,以点A 为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直角△ABC ,则C 点的坐标为 ;(2)如图2,OA =3,P 为y 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若以P 为直角顶点,P A 为腰作等腰直角△APD ,过D 作DE ⊥x 轴于E 点,求OP ﹣DE 的值;(3)如图3,点F 坐标为(﹣3,﹣3),点G (0,m )在y 轴负半轴上,点H (n ,0)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FH ⊥FG ,求m +n 的值.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A 在y 轴上,顶点C 在x 轴上,∠BAC=90°,AB=AC ,点E 为边AC 上一点,连接BE 交y 轴于点F ,交x 轴于点G ,作CD ⊥BE 交BCA ∠BEC CFA α∠=∠=∠BCA ∠EF BE AF -><=0180BCA <∠<α∠BCA ∠BCA ∠BCA α∠=∠A B CEF D D A BC E F AD F CE B 图1 图2 图3BE延长线于点D,且CD=BF,连接AD,CF.(1)求证:△ABF≌△ACD;(2)若∠ACF=2∠CBF,求证:∠ACO=∠FCO;(3)在(2)的条件下,若点A的坐标为(0,2),求OC的长.5.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AC=90°,D为AC中点,AF⊥BD 于E,交BC于F,连接DF.求证:∠ADB=∠CDF.例3.如图1,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点P从顶点A向点B运动,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向点C运动,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 s,∠变化吗?若变化,则(1)连接AQ、CP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是直角三角形?(2)何时PBQ(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交点为M,则CMQ1.如图,点G、H分别是正六边形ABCDEF的边BC、CD上的点,且BG=CH,AG 交BH于点P.(1)求证:△ABG≌△BCH;(2)求∠APH的度数.例4.如图,Rt△ABC中,AB=AC,∠BAC=90°,点O是BC的中点,如果点M、N 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AN=BM.(1)求证:△ANO≌△BMO;(2)求证:OM⊥ON.(3)当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时,四边形AMON的面积如何变化?1.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1)若D为BC的中点,过D作DM⊥DN分别交AB.AC于M.N,求证:DM=DN;(2)若DM⊥DN分别和BA.AC延长线交于M.N,问DM和DN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2.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AD是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斜边BC上的高,另一块三角板DMN的直角顶点与点D重合,DM、DN分别交AB、AC于点E、F.(1)请判别△DE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BC=4,求四边形AEDF的面积.。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讲 全等三角形(一)预习讲义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讲 全等三角形(一)预习讲义

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
D.所有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
⑶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
D 度.
【例 2】⑴如图:△ABC≌△DBF,∠B 的对应角是
,∠C 的对应角是
,∠BAC 的对应
角是
;AB 的对应边是
,AC 的对应边是
A
B
C
知识点
典型范例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 写成“边边边”或“SSS”).
在△ABC 和△DEF 中,
AB=DE BC=EF
E
AC=DF
∴△ABC≌△DEF(SSS).
典例精练
【例 3】如图,已知△ABC 中,AB=AC,点 D 是 BC 边上的中点.求证:△ABD≌△ACD.
证明:∵D 是 BC 的中点,
ALeabharlann ∴.在△ABD 与△ACD 中,
_______ ∵ _______
AB = AC
B
D
C
∴△ABD≌△ACD(SSS)
3
【例 4】如图,点 B,E,C,F 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D.
【例 5】如图,已知 AC,BD 相交于点 O,且 AB=DC,AC=DB,能得到∠A=∠D 吗?为什么?
,BC 的对应边是

⑵如图,△ABC≌△CDA,AB 和 CD,BC 和 DA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⑶如图,△OCA≌△OBD,点 C 和点 B,点 A 和点 D 是对应顶点.写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
边和角.
A
C B
B O
D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初二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初二优秀公开课
例2 已知:如图,AB=AC,AD=AE,BD=CE. 求证:∠BAC=∠DAE.
分析:要证∠BAC=∠DAE,而这两个角所在 三角形显然不全等,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 将它转化为证∠BAD=∠CAE;由已知的三组相等线段可证明 △ABD≌ △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D=∠CAE.
探究新知
这说明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究新知
②三条边
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分别为3cm、4cm、6cm .它 们一定全等吗?
3cm
4cm
6cm
6cm 4cm
4cm 6cm
3cm
3cm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 AB ,B′C′
=BC, A′ C′ =AC.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
D HC
课堂小结
边边边
内容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简写成 “SSS”)
应用
思路分析 书写步骤
结合图形找隐含条件和现有 条件,找准备条件
四步骤
注意
1.说明两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应按对 应边的顺序书写 2.结论中所出现的边必须在所证明的两 个三角形中
课后作业
作 业 内 容
教材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 取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 习
3.已知△ABC ≌ △DEF,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A
D
B
①AB=DE
④ ∠A=∠D
C
E
② BC=EF
⑤ ∠B=∠E
F
③ CA=FD
⑥ ∠C=∠F
即:三条边分别相等,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

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

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讲义)一、知识点睛全等三角形存在性的处理思路1.分析特征:分析背景图形中的定点、定线及不变特征,结合图形间的对应关系及不变特征考虑分类.2.画图求解:①目标三角形确定时,根据对应关系分类,借助边相等、角相等列方程求解;②目标三角形不确定时,先从对应关系入手,再结合背景中的不变特征分析,综合考虑边、角的对应相等和不变特征后列方程求解.3.结果验证:回归点的运动范围,画图或推理,验证结果.二、精讲精练1.如图,抛物线C1经过A,B,C三点,顶点为D,且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1)求抛物线C1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C1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F,另一条抛物线C2经过点E(抛物线C2与抛物线C1不重合),且顶点为M(a,b),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G,且以M,G,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D,E,F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求a,b的值.(只需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y ax bx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2,0),与y 轴的交点为C ,对称轴是直线x =3,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D 在x 轴上,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 △PBD ≌△PBC ?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ax bx c =++与y 轴交于点C (0,4),对称轴直线2x =与x 轴交于点D ,顶点为M且DM =OC +O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 (x ,y )是第一象限内该抛物线上的一动点,△PCD 的面积为S ,求S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设点Q 是y 轴右侧该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若经过点Q 的直线QE 与y 轴交于点E ,是否存在以O ,Q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QD 全等?若存在,求出直线QE 的解析式;请说明理由.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l 过点A (1,0)且与y 轴平行,直线2l 过点B (0,2)且与x 轴平行,直线1l 与2l 相交于点P .点E 为直线2l 上一点,反比例函数k y x=(0k >)的图象过点E 且与直线1l 相交于点F .(1)若点E 与点P 重合,求k 的值.(2)连接OE ,OF ,EF .若2k >,且△OEF 的面积为△PEF 面积的2倍,求点E 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E 及y 轴上的点M ,使得以M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EF 全等?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 (1)223y x x =-++(2)a =7,b =2或a =7,b =-2或a =-1,b =2或a =-1,b =-2或a =1,b =-4或a =5,b =-4或a =5,b =42. (1)213442y x x =-++(2)(18(18--+---,,(4(4+, 3.(1)21242y x x =-++(2)214(022S x x x =-+<<+(3)122y x =+,y =6或724y x =- 4.(1)2 (2)(3,2)(3)3(2)8,,8(2)3,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哪些?问题2: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中如何确定分类标准,分类标准确定的依据是什么?问题3: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是什么?问题4: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与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处理时的异同有哪些?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一)1.如图1,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P(x,y)在直线y=-2x+4上,过点P作AB的垂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若△EOF与△AOB全等,则点P的坐标为( )A. B.C.D.2.如图2,已知点A,B 在抛物线上,且点A在第四象限,点B在第一象限,A,B 两点的横坐标满足方程.连接OB,OA,AB,将线段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C.若D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且△OAB和△OCD全等,则符合题意的点D的坐标为( )图1 图2A.B.C.D.3.如图3,抛物线经过三点,线段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相交于点D.P为该抛物线的顶点,连接PA,AD,DP,线段AD与y轴相交于点E.若Q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且以Q,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P全等,则图3 点Q的坐标为( )A. B.C.D.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哪些?问题2: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是什么?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二)1.如图1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直线与x轴交于点D.在第一象限内,若直线上存在点P,使得以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C全等,则点P的坐标为( )A.(4,1),(0,3)B.(4,1),(3,2)或(1,2)C.(4,1),(0,3)或(3,2)D.(4,1),(4,-1),(3,2)或(3,-2)2.如图2,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C是直线上不与A,B重合的动点.过点C的另一直线CD与y轴相交于点D,若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则点C的坐标为( )A. B.C.D.图1 图23.如图3所示,抛物线的顶点为A,直线与y轴的交点为B ,其中.若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l上一个动点,在对称轴左侧的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以P,Q,A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全等,则点P的坐标为( )A.图3 B.C.D.学生做题后建议通过以下问题总结反思问题1:结合试题1分析,如何确定分类标准?问题2:画图求解时需要根据分析得到的不变特征,结合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进行分析,试题1中利用的是哪一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问题3: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与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处理时的异同有哪些?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在处理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时首先要分析不变特征,那么如何分析不变特征?问题2:在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处理时,依据不变特征处理的核心依据是什么?问题3:课堂所讲解示范的,一般会用哪个判定?问题4:全等三角形存在性处理时都需要考虑哪些方面?问题5: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相似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等各种存在性,存在性问题处理的框架是什么?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三)1.如图1,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A,D (A在D的右侧),与y轴的交点为C,点B与点C关于对称轴对称.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使得△CMD≌△CMB,则点M的坐标为( )A. B. C. D.2.如图2,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M 为抛物线上一点,E是x轴上的一点,使得△DMC≌△DME,则点M 的坐标为( ) 图1图2A.B.C.D.3.如图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若点E在x轴上,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上的图3 点,△APC≌△APE,则点P的坐标为( )A. B. C. D.学生做题后建议通过以下问题总结反思问题1:结合第2题考虑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框架是什么?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哪些?问题2: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是什么?问题3:试题1中如何分析不变特征?问题4:试题1中分析不变特征,确定△OPC≌△POQ利用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哪一个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四)1.如图1,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P是x轴上一个动点,Q是抛物线上异于点C的一个动点.若△OPC≌△POQ,则点Q 的坐标为( )A. B.C.D.2.如图2,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A,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B.D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使得△DPB≌△ABP,求点P的坐标.(1)要求点P的坐标有如下考虑:分析可知,需要结合A,D和图2 公共边BP的相对位置进行分类讨论.当A,D在BP的同侧时,以A,D,B,P组成的四边形为_________(填“平行四边形”或“等腰梯形”或“梯形”);当A,D在BP的异侧时,此时以A,D,B,P组成的四边形为_________(填“平行四边形”或“等腰梯形”或“梯形”).A.平行四边形,梯形B.梯形,平行四边形C.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D.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 )(2)(上接第2题)当A,D在BP的异侧时,点P的坐标为A.(6,4)B.C.D.4.如图4,抛物线与x轴交于A(-2,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2),P为抛物线x轴上方的一个动点,Q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若△ABP≌△BAQ,则点P的坐标为( )A. B.(-1,2) C. D.条件不足,无法求解图4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是什么?问题2: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相似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等各种存在性,存在性问题处理的框架是什么?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五)1.如图1,二次函数的顶点为A,与y轴的交点为B.若⊙M 的圆心为,半径为r,过点A向该圆作切线,切点为N,若△AMN与△ABO全等,则满足题意的m,r的值分别为( )A. B.C.D.2.如图2,已知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且点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x轴上.若P是抛物线的第二象限的图象上的一点,使得△POB与△POC全等,则点P 的坐标为( )A. B.C.D.图1 图23.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D 是过三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不与点A重合).若以D,O,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全等,则点D的坐标为( )A. B. C.D.4.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经过.M为x 轴上的一点且,点P,Q在线段AB上.若以O,P,图4 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MP全等,则点P的坐标为( )A. B. C.D.问题1:结合第2题考虑不变特征是什么?分类标准是什么?问题2:结合第4题考虑不变特征是什么?如何确定分类标准?依据是什么?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动点问题的处理思路是什么?问题2:动点问题分析运动过程,需要关注四要素是什么?、问题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哪些?问题4: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是什么?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六)1.如图1,在△ABC中,AB=AC=10cm,BC=8cm,D为AB的中点.点P在BC边上以3cm/s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在AC边上以相同的速度由点C向点A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BPD与△CQP全等时,点P运动的时间为( )图1 A. B. C. D.2.如图2,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是x轴上一动点,点Q是x轴上方抛物线上的一( )个动点.若△AQC与△AQP全等,则点Q的坐标为3.如图3,在第一象限内作射线OC,与x轴的夹角为30°,在射线OC上取一点A,过点A作AH⊥x轴于点H.在抛物线上取点P,在y轴上取点Q,使得以P,O,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H全等,则符合条件的点A的坐标为( )图3 A. B.C.D.学生做题后建议通过以下问题总结反思问题1:结合试题1考虑,不变特征是什么?△BPD与△CQP利用的是三角形全等的哪一个判定?问题2:试题2中,如何确定分类标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12.1全等三角形 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12.1全等三角形 课件(共18张PPT)

今日任务—— 课堂作业:课本P31-32习题1、2 家庭作业:3、4
寻找对应边对应角的规律
(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4)最大边与最大边(最小边与最小边) 为
对应边;最大角与最大角(最小角与最小角)为对 应角;
(5)对应角所对的边为对应边;对应边所对 的角为对应角;
(6)根据书写规范,按照对应顶点找对应边 或对应角.
△ABC≌△BAD的对应边和
角∴
AB∠-BAACE= ∠=AEBFD-EA AF∠=ABEB=C_=_6_-2∠_=_B4AD
对应角
角 ∠C= ∠D
等式的性质1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全等三角形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且一般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观察 (1)
(2)
(3)
每组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重合
思 考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全等形
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
F
如图:∵△ABC≌△DEF ∴AB=DE,BC=EF,AC=DF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A=∠D,∠B=∠E,∠C=∠F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A

随堂练习:
B
CE

第二题图
1、若△ ABC≌ △ DEF,则∠B= ∠E , ∠BAC= ∠EDF ,

《全等三角形》讲义(完整版)

《全等三角形》讲义(完整版)

全等三角形讲义一、知识点总结全等三角形定义:形状大小相同,并且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形三角形。

补充说明: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1)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SSS ) (2)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SAS) (3)角边角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ASA ) (4)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AAS ) (5)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称HL ) 角平分线的性质: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OP 平分∠AOB ,PM ⊥OA 于M ,PN ⊥OB 于N , ∴PM=PN角平分线的判定: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PM ⊥OA 于M ,PN ⊥OB 于N ,PM=PN ∴OP 平分∠AO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

二、典型例题举例A BC PMNO A BC PMNO例1、如图,△ABN ≌△ACM,∠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例2、如图,△ABC 是一个钢架,AB=AC ,AD 是连结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 ≌△ACD .例3、已知:点A 、F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 AF =CE ,BE ∥DF ,BE =DF . 求证:△ABE ≌△CDF .例4、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AB =AC ,∠B =∠C .求证AD =AE .例5、如图:∠1=∠2,∠3=∠4 求证:AC=AD例6、如图,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F ⊥BC 于F ,DE ⊥BC 于E ,AB=DC ,BE=CF ,你认为AB 平行于CD 吗?说说你的理由D CB ACADB123 4例7、如图1,△ABC 的边AB 、AC 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DE 和正方形ACFG ,连结EG ,试判断△ABC 与△AEG 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例8、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P 是OC 上的一点,PD ⊥OA 交OA 于D ,PE ⊥OB 交OB 于E ,F 是OC 上的另一点,连接DF ,EF ,求证DF =EF例9、如图,△ABC 中,AD 是它的角平分线,P 是AD 上的一点,PE ∥AB 交BC 于E ,PF ∥AC 交BC 于F ,求证:D 到PE 的距离与D 到PF 的距离相等例10、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面积是282cm ,AB =20cm ,AC =8cm ,求DE 的长.AGF C BDE图1AEB DCFAB CDE D C EFBA 例10、已知:BE ⊥CD ,BE =DE ,BC =DA ,求证:① △BEC ≌△DAE ;②DF⊥BC .例11、如图,已知: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B ,ED ⊥OA ,C ,D 是垂足,连接CD ,求证:(1)∠ECD=∠EDC ;(2)OD=OC ;(3)OE 是CD 的中垂线.三、专题版块专题一: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例1、如图,在△ABC 中,AB=AC , BAC=40°,分别以AB 、AC 为边作两个等腰三角形ABD 和ACE ,使∠BAD=∠CAE=90°.(1)求∠DBC 的度数.(2)求证:BD=CE.例2、如图,A B ∥CD,AF ∥DE,BE=CF,求证:AB=CD.例3、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高,在BE 延长线上截取BM =AC ,在CF 延长线上截到CN =AB ,求证:AM =AN 。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讲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含解析)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讲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含解析)

第2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知识定位讲解用时:5分钟A、适用范围:人教版初二,基础较好;B、知识点概述:本讲义主要用于人教版初二新课,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这是一节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中考大题考查的重点,所占分值也是非常高的,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方法和性质,学会处理这一类的几何题目。

知识梳理讲解用时:20分钟全等三角形1、全等形:在通常的平面几何里,把平面上的一个图形搬到另一个图形上,如果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或者可以表述为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形状大小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A DB C E F3、对应顶点:A与D B与E C与F对应边:AB对应DE BC对应EF AC对应DF对应角:∠A对应∠D ∠B对应∠E ∠C对应∠F4、符号:△ABC≌△DEF “≌”读作“全等于”(注意:对应的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1)“边角边”简称“SAS”(2)“角边角”简称“ASA”(3)“边边边”简称“SSS”(4)“角角边”简称“AAS”(5)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1) AB=DE (2)∠A=∠D∠B=∠E AB=DEBC=EF ∠B=∠E 则△ABC≌△DEF(SAS)则△ABC≌△DEF(ASA)(3) AB=DE (4)∠A=∠DBC=EF ∠B=∠EAC=DF BC=EF则△ABC≌△DEF(SSS)则△ABC≌△DEF(AAS)A DB C E F(5)AC=DFAB=DE则Rt△ABC≌Rt△DEF(HL)注意:AAA和SSA都不成立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因为△ABC≌△DEF所以∠A=∠D ∠B=∠E ∠C=∠FAB=DE BC=EF AC=DF课堂精讲精练【例题1】选择题下列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两边一角对应相等B.两角一边对应相等C.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三边对应相等【答案】A【解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边角边”,“角边角”,“边边边”“角角边”,“HL”,根据此可判断正误找出答案.解:A、“边边角”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两角一边对应相等能证明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正确.C、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能证明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正确.D、三边对应相等能证明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A.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关键是熟记这些“边角边”,“角边角”,“边边边”“角角边”,“HL”,判定定理.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有效区分.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1.1】如图,E,B,F,C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CF,∠A=∠D,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的是()A.AB=DE B.DF∥AC C.∠E=∠ABC D.AB∥DE【答案】A【解析】由EB=CF,可得出EF=BC,又有∠A=∠D,本题具备了一组边、一组角对应相等,为了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那么添加的条件与原来的条件可形成SSA,就不能证明△ABC≌△DEF了.解:A、添加DE=AB与原条件满足SSA,不能证明△ABC≌△DEF,故A选项正确.B、添加DF∥AC,可得∠DFE=∠ACB,根据AAS能证明△ABC≌△DEF,故B选项错误.C、添加∠E=∠ABC,根据AAS能证明△ABC≌△DEF,故C选项错误.D、添加AB∥DE,可得∠E=∠ABC,根据AAS能证明△ABC≌△DEF,故D选项错误.故选:A.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教学建议: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2】如图,点A在DE上,AC=CE,∠1=∠2=∠3,则DE的长等于()A.DC B.BC C.AB D.AE+AC【答案】C【解析】欲证DE=AB,需根据题中所给角之间的关系证明出∠ACB=∠DCE和∠BAC=∠CAE,又AC=CE,即可证明出△ABC≌△EDC,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DE=AB.解:∵∠2=∠3,∴∠DCE=∠3+∠ACD=∠2+∠ACD=∠ACB,即:∠ACB=∠DCE,又∵AC=CE,∴∠E=∠CAE,∠1+∠BAC=∠DAC=∠3+∠CEA,∵∠1=∠3,∴∠BAC=∠CEA在△ABC和△EDC中,∠ACB=∠DCE,AC=CE,∠BAC=∠E,∴△ABC≌△EDC,∴DE=AB.故选:C.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巧妙地利用∠1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有效区分.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2.1】如图,点A、D、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EF,AB=EF,∠B=∠F,AE=10,AC=7,则CD的长为()A.5.5 B.4 C.4.5 D.3【答案】B【解析】先证明△ABC≌△EFD,得出AC=ED=7,再求出AD=AE﹣ED=3,即可得出CD=AC﹣AD=4解:∵AB∥EF,∴∠A=∠E,在△ABC和△EFD中,,∴△ABC≌△EFD(ASA),∴AC=ED=7,∴AD=AE﹣ED=10﹣7=3,∴CD=AC﹣AD=7﹣3=4.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建议:学会判定全等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边相等.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3】如图,AC⊥BC,AD⊥DB,下列条件中,能使△ABC≌△BAD的有(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①∠ABD=∠BAC;②∠DAB=∠CBA;③AD=BC;④∠DAC=∠CBD.【答案】①②③【解析】先得到∠C=∠D=90°,若添加∠ABD=∠BAC,则可根据“AAS”判断△ABC≌△BAD;若添加∠DAB=∠CBA,则可先利用“AAS”证明△ABC≌△BAD;若添加AD=BC,则可利用“HL”判断ABC≌△BAD;若添加∠DAC=∠CBD,则不能判断ABC≌△BAD.解:∵AC⊥BC,AD⊥BD,∴∠C=∠D=90°,①在△ABC和△BAD中,∴△ABC≌△BAD(AAS),所以①正确;②在△ABC和△BAD中,,∴△ABC≌△BAD(AAS),所以②正确;③在Rt△ABC和Rt△BAD中,∴△ABC≌△BAD(HL),所以③正确;④∠C=∠D和∠DAC=∠CBD两个条件不能判定△ABC≌△DCB,所以④错误.所以正确结论的序号为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讲解用时:4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HL”.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有效区分.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3.1】如图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答案】55°【解析】求出∠BAD=∠EAC,证△BAD≌△CAE,推出∠2=∠ABD=30°,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即可.解:∵∠BAC=∠DAE,∴∠BAC﹣∠DAC=∠DAE﹣∠DAC,∴∠1=∠EAC,在△BAD和△CAE中,∴△BAD≌△CAE(SAS),∴∠2=∠ABD=30°,∵∠1=25°,∴∠3=∠1+∠ABD=25°+30°=55°,故答案为:55°.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BAD≌△CAE.教学建议: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综合利用做题.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4】如图,已知AB=AC,∠ABE=∠ACD,BE与CD相交于O,求证:△ABE≌△ACD.【答案】△ABE≌△ACD【解析】由条件AB=AC,∠ABE=∠ACD,再加上公共角∠A=∠A,直接利用ASA 定理判定△ABE≌△ACD即可.证明:在△ABE与△ACD中,,∴△ABE≌△ACD(ASA).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教学建议:通过等腰三角形判定角相等,利用“ASA”判定方法来证明.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4.1】已知:如图,BC∥EF,点C,点F在AD上,AF=DC,BC=EF.求证:△ABC≌△DEF.【答案】△ABC≌△DEF【解析】首先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AC=D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B=∠DFE,然后再利用SAS判定△ABC≌△DEF即可.证明:∵AF=DC,∴AF+FC=DC+FC,即AC=DF,∵BC∥EF,∴∠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SAS).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教学建议: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5】如图,四边形ABCD中,E点在AD上,其中∠BAE=∠BCE=∠ACD=90°,且BC=CE,求证:△ABC≌△DEC.【答案】△ABC≌△DEC【解析】由∠BAE=∠BCE=∠ACD=90°,可求得∠DCE=∠ACB,且∠B+∠CEA=∠CEA+∠DEC=180°,可求得∠DEC=∠ABC,再结合条件可证明△ABC≌△DEC.证明:∵∠BAE=∠BCE=∠ACD=90°,∴∠DCE+∠ECA=∠ECA+∠ACB,∴∠DCE=∠ACB,且∠B+∠CEA=180°,又∠DEC+∠CEA=180°,∴∠B=∠DEC,在△ABC和△DEC中∴△ABC≌△DEC(ASA).讲解用时:4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教学建议:本题关键是通过∠BAE=∠BCE=90°,判断∠B=∠DEC,从而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5.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答案】AE=FB【解析】根据CE∥DF,可得∠ECA=∠FDB,再利用SAS证明△ACE≌△FDB,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证明:∵CE∥DF∴∠ECA=∠FDB,在△ECA和△FDB中,∴△ECA≌△FDB,∴AE=FB.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6】如图所示,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B⊥BE,DE⊥BE,连接AC、DF,且AC=DF,BF=CE,求证:AB=DE.【答案】AB=DE【解析】欲证明AB=DE,只要证明Rt△ABC≌Rt△DEF(HL)即可;证明:∵BF=EC∴BC=EF∵AB⊥BE,DE⊥BE∴∠B=∠E=90°在Rt△ABC和Rt△DEF中∴Rt△ABC≌Rt△DEF(HL)∴AB=DE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属于中考常考题型.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6.1】如图,∠A=∠B=90°,E是AB上的一点,且AE=BC,∠1=∠2.(1)Rt△ADE与Rt△BE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2)△CDE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答案】(1)全等;(2)是【解析】(1)根据∠1=∠2,得DE=CE,利用“HL”可证明Rt△ADE≌Rt△BEC;(2)是直角三角形,由Rt△ADE≌Rt△BEC得,∠3=∠4,从而得出∠4+∠5=90°,则△CDE是直角三角形.解:(1)全等,理由是:∵∠1=∠2,∴DE=CE,∵∠A=∠B=90°,AE=BC,∴Rt△ADE≌Rt△BEC;(2)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Rt△ADE≌Rt△BEC,∴∠3=∠4,∵∠3+∠5=90°,∴∠4+∠5=90°,∴∠DEC=90°,∴△CDE是直角三角形.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做题时要结合图形,在图形上找条件.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7】已知:△ABC中,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BQ=AC,点F在CE的延长线上,CF=AB,求证:AF⊥AQ.【答案】AF⊥AQ【解析】首先证明出∠ABD=∠ACE,再有条件BQ=AC,CF=AB可得△ABQ≌△ACF,进而得到∠F=∠BAQ,然后再根据∠F+∠FAE=90°,可得∠BAQ+∠FAE═90°,进而证出AF⊥AQ.证明:∵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ADB=90°,∠AEC=90°,∴∠ABQ+∠BAD=90°,∠BAC+∠ACE=90°,∴∠ABD=∠ACE,在△ABQ和△ACF中,∴△ABQ≌△ACF(SAS),∴∠F=∠BAQ,∵∠F+∠FAE=90°,∴∠BAQ+∠FAE═90°,∴AF⊥AQ.讲解用时:4分钟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7.1】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4,则CH的长是()A.4 B.5 C.1 D.2【答案】C【解析】由AD垂直于BC,CE垂直于AB,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角为直角,再由一对对顶角相等,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以及一对边相等,利用AAS得到三角形AEH与三角形EBC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AE=EC,由EC﹣EH,即AE﹣EH即可求出HC的长.解:∵AD⊥BC,CE⊥AB,∴∠ADB=∠AEH=90°,∵∠AHE=∠CHD,∴∠BAD=∠BCE,∵在△HEA和△BEC中,,∴△HEA≌△BEC(AAS),∴AE=EC=4,则CH=EC﹣EH=AE﹣EH=4﹣3=1.故选:C.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8】在△ABC中,AB=AC,点D是射线CB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CB上,且∠BAC=90°时,那么∠DCE= 度;(2)设∠BAC=α,∠DCE=β.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上,∠BAC≠90°时,请你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如图3,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BAC≠90°时,请将图3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答案】(1)90°;(2)α+β=180°;α=β【解析】(1)易证∠BAD=∠CAE,即可证明△BAD≌△CAE,可得∠ACE=∠B,即可解题;(2)易证∠BAD=∠CAE,即可证明△BAD≌△CAE,可得∠ACE=∠B,根据∠B+∠ACB=180°﹣α即可解题;(3)易证∠BAD=∠CAE,即可证明△BAD≌△CAE,可得∠ACE=∠B,根据∠ADE+∠AED+α=180°,∠CDE+∠CED+β=180°即可解题;【解答】解:(1)∵∠BAD+∠DAC=90°,∠DAC+∠CAE=90°,∴∠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ACE=∠B,∵∠B+∠ACB=90°,∴∠DCE=∠ACE+∠ACB=90°;故答案为 90.(2)∵∠BAD+∠DAC=α,∠DAC+∠CAE=α,∴∠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ACE=∠B,∵∠B+∠ACB=180°﹣α,∴∠DCE=∠ACE+∠ACB=180°﹣α=β,∴α+β=180°;(3)作出图形,∵∠BAD+∠BAE=α,∠BAE+∠CAE=α,∴∠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AEC=∠ADB,∵∠ADE+∠AED+α=180°,∠CDE+∠CED+β=180°,∠CED=∠AEC+∠AED,∴α=β.讲解用时:8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BAD≌△CAE是解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8.1】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边上一点.求证:AE=BD.【答案】AE=BD【解析】要证AE=BD,经过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两条线段放在三角形ACE和三角形BCD中,证其全等即可.首先我们根据△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两对对应边的相等,然后又根据∠ACB=∠ECD,都减去中间的公共角ACD 再得一对对应角的相等,根据SAS证三角形ACE和三角形BCD的全等,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证明:∵△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EC=CD,AC=CB,∠ACB﹣∠ACD=∠ECD﹣∠ACD.∴∠ACE=∠BCD.∴△ACE≌△BCD.∴AE=BD.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解此题时要充分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以及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掌握.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课后作业【作业1】如图,AB=DE,∠B=∠E,使得△ABC≌△DEC,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填一个即可).【答案】BC=EC【解析】解:添加条件是:BC=EC,在△ABC与△DEC中,,∴△ABC≌△DEC.故答案为:BC=EC.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作业2】如图,点E,H,G,N在一条直线上,∠F=∠M,EH=GN,MH∥FG.求证:△EFG ≌△NMH.【答案】△EFG≌△NMH【解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EG=NH,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证明:∵EH=GN,∴EG=NH,∵MH∥FG,∴∠EGF=∠NHM,∴在△EFG和△NMH中∴△EFG≌△NMH.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作业3】如图,已知在△ABC和△ABD中,AD=BC,∠DAB=∠CBA,求证:∠C=∠D.【答案】∠C=∠D【解析】根据“SAS”可证明△ADB≌△BAC,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C=∠D.证明:在△ADB和△BAC中,,∴△ADB≌△BAC(SAS),∴∠C=∠D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作业4】如图所示,AB⊥BC,DC⊥AC,垂足分别为B,C,过D点作BC的垂线交BC于F,交AC于E,AB=EC,试判断AC和ED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AC=E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直角三角形可用HL定理.解:AC=ED,理由如下:∵AB⊥BC,DC⊥AC,ED⊥BC,∴∠B=∠EFC=∠DCE=90°.∴∠A+∠ACB=90°,∠CEF+∠ACB=90°.∴∠A=∠CEF.在△ABC和△ECD中,∴△ABC≌△ECD(ASA).∴AC=E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作业5】已知:如图,AB∥ED,点F、C在AD上,AB=DE,AF=DC,求证:BC=EF.【答案】EF=BC【解析】由已知AB∥ED,AF=DC可以得出∠A=∠D,AC=DF,又因为AB=DE,则我们可以运用SAS来判定△ABC≌△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EF=BC.证明:∵AB∥ED,∴∠A=∠D,又∵AF=DC,∴AC=DF.在△ABC与△DEF中,,∴△ABC≌△DEF.∴EF=BC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

全等三角形讲义

全等三角形讲义

全等三角形讲义(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全等三角形一、知识点:1.全等形的定义2.全等三角形的定义3.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定义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二、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定义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一、全等形1. 叫做全等形。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2.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关键是看两个图形的是否相同,是否相等,而与图形所在的无关;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全等形,只要把它们在一起,看是否完全;一个图形经过、、等变换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例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B.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不是全等形C. 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D.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B.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C. 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D.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二、全等三角形1. 叫做全等三角形2.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重合的边叫做,重合的角叫做3.寻找对应因素的方法: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个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③全等三角形的公共角是对应角;④全等三角形的公共边是对应边;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顶角是对应角;⑥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短)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大(小)的角是对应角例题:1.下面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下列图形的位置摆放,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oO BCDCDABCDCBD2.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DEF ∆,说出你得到的结论,说明理由B AD3.如图,,ACD ABE ∆≅∆AB 与AC ,AD 与AE 是对应边,已知: 30,43=∠=∠B A ,求ADC ∠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课件

求证: ∠ABC=∠DCB.
A
D
B
C
【证明】 取AD,BC的中点N,M,
连接BN,CN,MN,则有AN=DN,BM=CM.
A ND
在△ABN和△DCN中,
AN=DN,
∠A= ∠D, AB=CD,
B
C
M
∴ △ABN ≌ △DCN(SAS).∴ ∠ABN = ∠ DCN, NB=NC.
在△NBM和△NCM中,

【证明】 ∵CE⊥AD, ∴ ∠AGE=∠AGC=90 °.
在△AGE和△AGC中,
∠AGE=∠AGC, AG=AG, ∠EAG=∠CAG, ∴ △AGE ≌ △AGC(ASA), ∴ GE =GC. 在△DGE和△DGC中,
D
C
EG=CG, ∠ EGD= ∠ CGD=90 °,
DG=DG. ∴ △DGE ≌ △DGC(SAS). ∴ ∠DEG = ∠ DCG.
【证明】 ∵AO平分∠BAC,CD⊥AB于点D,
A
BE⊥AC于点E, ∴OD=OE, ∠ODB=
∠OEC=90 °. 在△BOD和△COE中, ∠ODB= ∠OEC=90 °,
D
E
O
OD=OE, ∠DOB= ∠EOC,
B
C
∴ △BOD ≌ △COE(ASA),∴OB=OC.
专题二 证明角相等
【例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E⊥AD于点G,交
判 定 一般三角形 SSS,SAS,ASA,AAS
直角三角形 除上述判定方法之外,还
有“HL”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证明线段相等
【例1】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已知AD=AE, ∠B= ∠C,H为线段BE、CD的交点,求证:BH=CH.

《全等三角形》 讲义

《全等三角形》 讲义

《全等三角形》讲义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例如,在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A'B'C'中,如果将三角形 ABC 平移、旋转或翻转后,能够与三角形 A'B'C'完全重合,那么我们就说三角形ABC ≌三角形 A'B'C'。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也就是说,如果三角形 ABC ≌三角形 A'B'C',那么 AB = A'B',BC = B'C',AC = A'C'。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比如,在上述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中,∠A =∠A',∠B =∠B',∠C =∠C'。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因为对应边相等,所以三角形的三条边相加的和也相等,即周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由于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它们所覆盖的面积是一样的。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 SSS(边边边)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如,在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DEF 中,AB = DE,BC = EF,AC = DF,那么三角形 ABC ≌三角形 DEF。

2、 SAS(边角边)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比如,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A'B'C'中,AB = A'B',AC = A'C',∠A =∠A',则三角形 ABC ≌三角形 A'B'C'。

3、 ASA(角边角)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来说,在三角形 MNP 和三角形 QRS 中,∠M =∠Q,∠N =∠R,MN = QR,那么三角形 MNP ≌三角形 QRS。

全等三角形讲义

全等三角形讲义

ADB C E FO A DEB C F 平移型对称型全等三角形讲义【知识要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1)操作方式: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几何描述: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几何中就是借助于边、角以及其它可度量的几何量来描述几何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全等三角形的几何表示:如图,△ABC ≌△DEF ;(注意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 3、全等的性质:(求证线段相等、求证角相等的常规思维方法) 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性质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几何语言 ∵△ABC ≌△DEF∴AB=DE ;AC=DF ,BC=EF ;∠A=∠D ,∠B=∠E ,∠C=∠F. 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性质4: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4、三角形全等的常见基本图形【新知讲授】例1、如图,△OAB ≌△OCD ,AB ∥EF ,求证:CD ∥EF.例2、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点 D ,BE ⊥AC 于 点E ,AD 、BE 交于点F ,△ADC ≌△BDF (1)∠C=50°,求∠ABE 的度数.(2)若去掉原题条件“AD ⊥BC 于点 D ,BE ⊥AC 于 点E ”,仅保持“△ADC ≌△BDF ”不变,试问:你能证明:“AD ⊥BC 于点 D ,BE ⊥AC ”吗?AD B CE 例3、如图,△ABC ≌△ADE ,延长边BC 交DA 于点F ,交DE 于点G.(1)求证:∠DGB=∠CAE ; (2)若∠ACB=105°,∠CAD=10°,∠ABC=25°,求∠DGB 的度数.例4、如图,Rt △ABC 中,∠C=90°,将Rt △ABC 沿DE 折叠,使A 点与B 点重合,折痕为DE. (1)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吗?请写出来;(2)若∠A=35°,求∠CBD 的度数;(3)若AC=4,BC=3,AB=5,求△BCD 的周长.例5、如图,△ABF ≌△CDE.(1)求证:AB ∥CD ;AF ∥CE ;(2)若△AEF ≌△CFE ,求证:∠BAE=∠DCF ;(3)在(2)的条件下,若∠B=35°,∠CED=30°,∠DCF=20°,求∠EAF 的度数.AE F C【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结论是错误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B )全等三角形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C )全等三角形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D )如果两个三角形都与另一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图,△ABC ≌△AEF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C=AF (B )∠EAB=∠FAC (C )EF=BC (D )EF 平分∠AFB3、如图,已知△ABC ≌△DEF ,AB=DE ,AC=DF ,则下列结论:①BC=EF ;②∠A=∠D ;③∠ACB=∠DEF ;④BE=CF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如图,△ABD ≌△EFC ,AB=EF ,∠A=∠E ,AD=EC ,若BD=5,DF=2.2则CD=( ). (A )2.2 (B )2.8 (C )3.4 (D )4(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5、如图,已知△ABD≌△ACD,下列结论: ①△ABC 为等腰三角形;②AD 平分∠BAC ;③AD ⊥BC ;④AD=B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6、已知:如图,△ACD ≌△AEB ,其中CD=EB ,AB=AD ,则∠ADC 的对边是 ,AC 的对应边是 ,∠C 的对应角是 .7、如图,已知△ABD ≌△DCA ,AB 的对应边是DC ,AD 的对应边是 ,∠BAD 的对应角是 ,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8、如图,若△OAD ≌△OBC ,且∠O=65°,∠C=20°则∠OAD= .AAFA D C E F(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三、解答题9、如图,直线l ⊥BC ,将△ABC 沿直线l 翻折得到△DEF ,AB 分别交DF 、DE 于M 、Q 两点,AC 交DF 于点Q.(1)图中共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不添加其它字母)(2)写出(1)中所有的全等的三角形. 10、如图,△ABC ≌△ADE ,点E 正好在线段BC 上.(1)求证:∠DEB=∠EAC ;(2)若∠1=50°,求∠DEB 的度数.【知识要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1、“SAS ”定理: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①求证全等的格式:(“全等五行”)如:②利用全等进行几何证明的三大环节:预备证明、“全等五行”、全等应用; ③“边边角”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DBDA1FB CDAA BC D EO在△ABC 和△DEF 中:AB DE A D AC DF =⎧⎪∠=∠⎨⎪=⎩∴△ABC ∽△DEF.(SAS )【新知讲授】“SAS”公理的运用例1、如图,C为AB的中点,CD∥BE,CD=BE,求证:∠D=∠E.巩固练习1、如图,点E、A、C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AB=CE,AC=CD,求证:BC=DE.2、已知:如图,AB=AC,D、E分别为AB、AC的中点,求证:∠B=∠C.例2、已知:如图,AB=CD,∠ABC=∠DCB,求证:∠ABD=∠ACD.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B ∥CD ,AB=CD ,AE=DF ,求证:CE ∥BF.2、已知:如图,AB=AD ,AC=AE ,∠1=∠2,求证:∠DEB=∠2.例3、如图,BD 、CE 为△ABC 的两条中线,延长BD 到G ,使BD=DG ,延长CE 到F ,使CE=EF.(1)求证:AF=AG ;(2)试问:F 、A 、G 三点是否在同一直线线?证明你的结论.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B ⊥BD 于点B ,CD ⊥BD 于点D ,AB=CD ,BE=DF ,求证:∠EAF=∠ECF.A BC DEF A B C D EF2.已知:如图,AB=AC,AD平分∠BAC,求证:∠DBE=∠DCE.例4、已知:如图,OA=OB,OC=OD,求证:∠ACD=∠BDC. (提示:不能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OD=OE,OA=OB,求证:∠A=∠B.2、已知:如图,AB=CD,BE=CF,∠B=∠C,求证:∠EAF=∠EDF.AD B C EF A D B C EA DC B 【课后作业】1、已知:如图,AB ⊥BD ,CD ⊥BD ,AB=DE ,BE=CD ,试判断△A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EA ⊥AD ,FD ⊥AD ,AE=DF ,AB=DC ,求证:∠ACE=∠DBF.3、已知:如图,OD=OE ,OC 平分∠AOB ,求证:∠A=∠B.4、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BC ,AD ∥BC ,求证:AB=CD ,AB ∥CD.5、如图,已知,AB=AC ,AD=AE ,∠BAC=∠DAE.(1)求证:BD=CE ;(2)若∠BAC=∠DAE=α,延长BD 交CE 于点P ,则∠BPC 的度数为 .(用含α的式子表示)ABED C ADBC EF6、如图,C 是线段AB 的中点,CD 平分∠ACE ,CE 平分∠BCD ,CD=CE .(1)求证:△ACD≌△BCE; (2)若∠D=50°,求∠B 的度数.2、“SSS ”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3、①“ASA ”定理:两角及两角所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AAS ”定理:两角及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定理运用】例1、如图,E 、F 两点在线段BC 上,AB=CD ,AF=DE ,BE=CF ,求证:∠AFB=∠DEC.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AC ,AD=AE ,BD=CE ,延长BD 交CE 于点P ,求证:∠BAC=∠DAE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C EF AC DF =⎧⎪=⎨⎪=⎩∴△ABC ∽△DEF.(SSS )在△ABC 和△DEF 中: B E BC EF C F ∠=∠⎧⎪=⎨⎪∠=∠⎩ ∴△ABC ∽△DEF.(ASA ) 在△ABC 和△DEF 中:A DB E BC EF ∠=∠⎧⎪∠=∠⎨⎪=⎩∴△ABC ∽△DEF.(AAS )C A E BD例2、已知:如图,AB=AC ,AD=AE ,∠1=∠2,求证:AF=AG.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CD ,BE=DF ,AF=CE ,求证:AD ∥BC.例3、如图,C 为线段AB 的中点,AD ∥CE ,∠D=∠E ,求证:CD=EB.巩固练习1、如图,AD 为△ABC 的高线,E 、F 为直线AD 上两点,DE=DF ,BE ∥CF ,求证:AB=AC.E AF DC B 2、如图,∠ABC=∠DCB,BD 、CA 分别是∠ABC、∠DCB 的平分线,求证:AB=DC.例4、如图,△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BC 、AC 的延长线上,∠1=∠2=∠3,求证:AD=AE.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D ,OA=OD ,求证:∠1=∠2.2、已知:AD ∥BC ,AE ⊥BD ,CF ⊥BD ,AE=CF ,求证:AB=CD.E A D C B 例5、已知:如图,AB=CD ,∠A=∠D ,求证:∠ABC=∠DCB.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DBC=∠ECB.2、已知:如图,△ABC 中,∠BAC=∠BCA ,延长BC 边的中线AD 到E 点,使AD=DE ,F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求证:AF=2AD.例6、在△OAB 和△OCD 中,OA=OB ,OC=OD ,∠AOB=∠COD ,AC 、BD 交于点P.(1)①如图1,∠AOB=∠COD=6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②如图2,∠AOB=∠COD=9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3,∠AOB=∠COD=α°,则∠APD 的度数为 (用含α的式子表示),AC 与BD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填写你的结论,并给出你的证明;图1 图2 图3AB CE FDO P D C BA O P D CB AααO P D CB AEBCD CEABE A D B CF ADF图1图2图3F巩固练习: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腰在直线AB 的同侧作等腰△ACD 和等腰△BCE ,且CA=CD ,CB=CE ,∠ACD=∠BCE ,直线AE 、BD 交于点F.(1)如图1,若∠ACD=60°,则∠AFB= ;(2)如图2,若∠ACD=α°,则∠AFB= ;(用α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3,将图2中的△A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延长BD 交线段AE 于点F ,试探究∠AFB 与α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你的证明.例7、已知:AB=AC ,AD=AE ,AF ⊥CD ,AG ⊥BE ,求证:AF=AG.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AD ,AC=AE ,∠1=∠2.(1)求证:BC=DE ;(2)若AF 平分∠BAC ,求证:AF=AC.AB EDC2、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AO 平分∠BAC.3、如图,等腰Rt △ABC 中AB=AC ,过A 任作直线l ,BD ⊥l 于点D ,CE ⊥l 于点E. (1) 若l 与BC 不相交,求证:BD+CE=DE ;(2) 当直线l 绕A 点旋转到与BC 相交时,其它条件不变,试猜想BD 、CE 和DE 的关系? 画图并给出证明.课后作业:1、如图,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ADE 中,AB=AC ,AD=AE ,∠BAC=∠DAE=90°. (1)求证:BD=CE ;(2)求证:BD ⊥CE.A B C D EA B CA BDCOA DBC E AD C B 2、已知:如图,AB=AC ,AD=AE ,BD=CE ,求证:∠BAE=∠CAD.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D ,AD=BC ,求证:AB ∥CD ,AD ∥BC.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B ,AD=CD ,求证:∠A=∠C.5、已知:如图,AD=BC ,AC=BD ,求证:∠D=∠C.A DBCC M E A BD 6、如图1,等腰△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AD 、AE ,M 、N 分别BE 、CD 的中点.(1)CD BE ,AM AN ;(填“>”、“=”、“<”)(2)如图2,把图1中的△ADE 绕A 点逆时针旋转任意一个角度,(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7、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求证:AB=CD ,AD=BC.8、已知:如图,AB//DE ,AE//BD ,AF=DC ,EF=BC 。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讲义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讲义及答案)

15. 已知:如图,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上,AB=AC,∠B=∠C.
求证:△ADC≌△AEB. A
第 6 题图 第 7 题图
7. 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 3 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
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①②③都带去
C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12. 如图,点 B,E,C,F 在同一直线上,在△ABC 与△DEF 中,AB=DE,
2.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用符号
“_________”表示.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__相等.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精练
C
B
D
3. 如图,△ABC≌△DEC,对应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A
D
知识点睛
1. 不在同一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
2. 能够完全重合,≌,对应边,对应角
16. 已知:如图,AB=CD,AB∥CD.求证:△ABD≌△CDB.
A D
B C
A 2
B C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9. 如图,∠1=∠2,若加上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B D
11. 如图,AB=AD,∠1=∠2,如果要使△ABC≌△ADE,还需要添加一个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性质
图形全等: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
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
........
于”
..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DEF
ABC∆
∆和全等时,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记作DEF
ABC∆

∆。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1.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如图,△ABD≌△ACE,则AB的对应边是_______,∠BAD的对应角是______.
3.已知:如图,△ABE≌△ACD,∠B=∠C,则∠AEB=_______,AE=______.
4.如图:△ABC≌△DCB,AB和DC是对应边,∠A和∠D是对应角,则其它对应边是
______________,对应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如图,△ABC≌△DEF,BC∥EF,∠A=∠D,BC=EF,则另外两组对应边是____,另外两组对应角是_____.
2题3题4题5题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SSS)
三角形有六个条件:三条边和三个角
如果两个三角形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时有几种情形,能否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满足一个条件:①只有一条边对应相等;②只有一个角对应相等;
结论:
满足两个条件:①两角对应相等;②两边对应相等; 一边一角对应相等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