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 天窗教案 语文S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窗
【教学背景】
学习本课课文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知道想象的基础是仔细观察,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材分析】
《天窗》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名著之旅”。课文选自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在夏日里下雨或夜晚时,被关在屋里,透过天窗展开想象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了阅读感悟的基础。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不深,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很难把握。因此,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学习阅读的方法;在品读中感悟情趣、放飞自己的想象;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欣赏名家的语言;在品读中积累语言、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引导质疑、创设情境等来深化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要让学生有充分朗读、默读和思考时间,优化、活用教材,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在愉快的学习旅程中爱上阅读,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感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
【教学难点】
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搜集有关作者茅盾的资料。
教师教学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②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茅盾的文章《天窗》,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简价作者。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作品有《春蚕》、《子夜》、《林家铺子》等。“茅盾文学奖”是中国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抒情散文。这里有对天窗的介绍与赞美,有乡下孩子的生活与快乐,有想象的放飞与神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慰藉蝙蝠恶霸宇宙
猛厉扫荡掠过奇幻
活跃活泼阔达复杂
师:读得很正确。这些生字词要默记。第一行的是生字词,二、三行的词语今后可能会用上,用上这些词,表达就不同了,会更生动,更有文采。
2、初读课文
这篇文章共有九个自然段,请九人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抽生读。
2、说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主要写天窗的来历)
3、这方天窗与其他的窗户有什么不同?
4、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整体感知
⑴、天窗在乡下孩子的心中是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慰藉是什么意思?(安慰)
⑵、天窗都在什么时候成为了乡下孩子唯一的慰藉?
(夏天阵雨来了时有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
2、学习课文4、5自然段。
⑴、品读第4自然段。
①师: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我们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吧。这一段的感情非常丰富,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边读边品,看语句里包含哪些感情
生:高兴快乐的心情,因为能在雨里尽情地玩耍。(第一句)
生:失落郁闷的心静,因为大人们不允许孩子们在外面玩,把他们叫回屋里。
②、指导朗读本段,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从高兴到难过的情感变化。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请把这些体会读出来。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高兴的部分(第一句),男生读失落的部分,最后一句话齐读。
师:读得真好!女生那明亮、甜美、欢快的声音让老师感受到乡下孩子的快乐;男生那低沉、缓慢、悲伤的声音让老师听出了孩子们的失落与无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品一品,你能从男女对读中收获、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孩子们的情感同高兴到失落的变化。
③、通过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准与简
练。
师:体会得真好!这就是享受语文。同学们把自己带进了情境中,经历了情感的体验,感受到外面世界很广阔、很精彩,屋里的世界却很孤独,很黑暗。
师: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生:对外面外面雨天渴望的时候。
生:从高闪到失落的时候。
过渡语:那小小的天窗是怎样慰藉孩子们的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五自然段。
⑵、品读第5自然段。
①、哪些是孩子们看到的?哪些是孩子们想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线画的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句子。看到的用“——”,想到的用“~~~”。
②、孩子们看到了什么?
生: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
师:“卜落卜落”是个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大还是小呢?为什么?
师:老师查了资料,它表示细小的碎响。因为孩子们被关在屋里,所以听到的声音就小了。
师:夏天的阵雨又大、又急、又快,而孩子们却感受不到。请打开你记忆的天门,想想想暴雨怎么样,暴雨中天地如何,雷电怎样怎样划破黑暗、震撼大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屋里和屋外是不一样的,应该怎么读?(学生有感情朗读)谈感受。
生:我感受到屋里的雨声很小,屋外雨声很大。……
师:是什么让孩子们从小中看到大,从单调到丰富呢?
生:想象
师:是呀,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变得活跃,他们在有限的视野中看到了跳动的雨脚、带子似的闪电而想象到外面广袤的世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这种通过想象带来的感受要比在露天真实看到的要强烈的多,透过一扇小小的天窗,雨中的世界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变得如此奇妙,如此丰富,难怪孩子们会在这又黑又静的屋子中感受到“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3、自学第6、7自然段。
师:当夜幕降临,孩子们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告别了池塘边、河滩旁的玩耍,被逼上床休息的时候,透亮的天窗又成了他们唯一的心灵寄托,唯一的自我安慰,学生自读六、七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孩子们在被逼着到床上休息时,天窗又是他们唯一的慰藉?
师:孩子们在被逼着到床上休息时,这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生:孩子们很不情愿和无奈。
师:课文第6、7自然段的结构和4、5自然段相似,请同学们自己品读吧,边读边用线画的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句子。看到的用“——”,想到的用“~~~”。
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抓住“一颗星,一朵云”“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奇幻的云彩”帮助学生体会出孩子们的想象大胆;引导学生抓住“一条黑影”想象到“蝙蝠”“夜莺”“猫头鹰”体会出孩子们的想象合理。
师生合作读。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