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c旅游人际知觉

合集下载

旅游心理与人际沟通任务2 旅游者的感知觉与行为_OK

旅游心理与人际沟通任务2 旅游者的感知觉与行为_OK
• 实验者给每个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 光,但图形视觉被阻止了;手和胳膊套上用纸板做的袖套 和手套,以限制触觉;房间中充斥着单调的空调的嗡嗡声, 以限制被试的听觉。
2021/7/2
10
如果没有了感觉,会怎么样? ——感觉剥夺实验
• 实验结果: • 被试者出现情绪紧张、忧郁、记忆力减退、判断
2021/7/2
19
(二)听觉
• 比如庐山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是三叠泉瀑布,也 是旅游者必游的一个特色景点。不只是因为三叠 泉的三级阶梯式的形态,还有山体的巨大落差带 来的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让旅游者感到无比震撼 。游客在远踞数十步外的铁壁峰由下向上仰观, 三叠泉瀑布抛珠溅玉,雪浪翻流,具有气势磅薄 的豪壮感,瀑布的轰然落潭之声,使游客虽对坐 说话,语不相闻。目睹耳听此景,虽衣衫都被水 雾打湿,仍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
• 从本质上说,感觉是最低级的心理过程,最简单的心理现 象,是人体未经加工的对外界刺激最原始、客观的反映。
• 人类主要有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相对 应的五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 觉)。
• 比如旅游者在就餐时眼里看到的菜肴、鼻中闻到的香味、 尝到嘴里的美味,这些都是满足旅游者感官的全部享受。
• 基于此,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星级饭店,在设计时应非常 重视色彩。旅游者在观看色彩时,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 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或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 彩的心理感觉。
2021/7/2
13
(一)视觉
• 比如红色是中国传统吉祥喜庆的色调,还能引起 人们热烈激情的联想,金黄古代为皇室专有,而 现在也多为国家的象征。
2021/7/2
8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2021/7/2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旅游者的知觉课件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旅游者的知觉课件

该对象的知觉仍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大脑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感觉信息进行修正。
知觉的生理机制
神经元
神经元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通过 突触传递信息。多个神经元共同作用 ,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感觉 信息的加工和整合。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处理高级认知功能的主要 区域,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 等。不同区域的大脑皮层分工不同, 共同协作完成复杂的知觉过程。
总结词
旅游者在知觉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情感和情绪的影响,对信息进行情感性的评价和判断。
详细描述
旅游者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对其知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当旅游者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 可能更加关注旅游产品的积极方面;而当旅游者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可能更加关注旅
游产品的不足之处。这种情感性偏差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和评价。
知觉与旅游体验
知觉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旅游者的知觉对其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知觉体验能够增强旅游者的 满意度和愉悦感。
知觉的持久性影响旅游回忆
旅游者的知觉不仅在旅游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且在旅游结束后仍然影响着他们对旅游经历 的回忆和评价。
知觉的偏差影响旅游体验
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旅游者的知觉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旅游体验, 如对旅游设施的不满、对导游服务的不满意等。
知觉的特性
01
整体性
人们总是将感觉信息整合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的各个部分,这是因
为大脑倾向于将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形式。
02
选择性
人们在面对大量感觉信息时,会选择性地注意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
这是因为大脑无法同时处理所有信息。Fra bibliotek03恒常性

旅游者的知觉课件

旅游者的知觉课件

第一节 旅游知觉概述
一、旅游知觉的概念 二、旅游知觉的特征 三、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旅游知觉的概念
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于光、色、声、味 等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因素
(1)旅游知觉对象的特征 (2)旅游知觉对象的组合 (3)旅游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异 (4)旅游知觉对象的情境 (5)旅游知觉对象的生理条件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4.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 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 觉的恒常性。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三、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 1. 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因素 2. 影响旅游知觉的主观因素
旅游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异
A
B
知觉的对比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影响旅游知觉的主观因素
(1)旅游者的经验 (2)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3)旅游者的兴趣 (4)旅游者的情绪状态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第2章 旅游知觉

第2章 旅游知觉

(二) 感觉的种类
视觉:由光作用于感光细胞引起。 听觉:由声音作用于耳朵引起。 嗅觉:由挥发性物质作用嗅觉器官引起。 味觉:由能溶于水的物质作用味蕾引起。 肤觉:由外物作用于皮肤引起 。包括 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阀限
感受性: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阀限: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 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 值。 绝对感觉阀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强度。也就是有感觉和无感觉之间的界 限。 最大刺激阀限:即使继续增强也不能使感 觉进一步变化的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阀限:
被感觉到的两种刺激的最小差异被称为 差别感觉阀限。 例:在100克的重量上如果增加3克,我们 就能觉察重量的差异,这里的3克就是感 觉在原来100克时的差别阀限。


韦伯定律(Weber’s law) :如果以S表示 原始刺激的强度,以S+ △S 表示更强一 些的刺激强度,那么在一定的范围内, 感觉的相对差别阀限都是一种常数。 韦伯定律的公式: K=△S/S 其中:S=原始剌激的值 △S=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剌激的最小 增加量 K=相对差别阀限(韦伯常数,韦 伯分数)
第二章 旅游知觉

主要内容
一、感觉 二、知觉基本原理 三、旅游消费知觉 四、旅游者感知风险
一、感觉

(一)概念: 感 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特性: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事物;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是客观事物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一)产生消费风险的原因

1、购买目标不明确 2、对满足程度没有把握 3、购买经验不足 4、他人的看法 5、经济因素

第二章 旅游知觉

第二章 旅游知觉
求所必须提供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条件。简言之 就的是基与本旅事游物者。的吃件、包括住旅时游、间者行、首、距要游离考、、虑购交的、通条娱、相关
旅游地等。旅游者对这些 条件的知觉直接影响具体 的旅游决策、旅游行为及 对旅游收获的评价。
59
一、旅游者对旅游点的知觉 二、旅游者对时间的知觉 三、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四、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第二篇 旅游者心理与行为
1
第二章 旅游知觉
第一节 旅游知觉概述 第二节 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2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知觉的概念、 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旅游者对他人、自我、人 际知觉的含义、途径与影响;了解旅游知觉的研 究意义及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时间、距离、交 通的知觉,以便认识旅游者的知觉规律,为旅游 经营管理和服务提供心理依据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形象有一个认识,把自己 归为某一类人,具有某些特点、习惯、职业关 系和行为方式。
57
三、旅游者的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
每个人都如一本书,读懂它不容易。
58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条件:旅游活动是由吃、住、行、游、购、
娱这六个要素组成的,为满足是旅游什者么这呀六?种需
77
2.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 •速度 ; •发车及抵达时间 ; •舒适程度 ;
78
3.旅游者对汽车和游轮的知觉 •车和船的安全性 ; •车和船的舒适程度 ; •车和船经过的景点数;
79
各种旅游交通方式的优劣势对比:
(引自:崔莉,旅游交通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0
本章小结
感觉VS知觉 旅游知觉 第一印象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2章 旅游知觉《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第2章  旅游知觉《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2.2 旅游中的社会知觉
•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影响人际 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 2.2.1 对人的知觉 • 对人的知觉主要是指对别人的外表、言语、
动机、性格等的知觉 • 1)对人知觉的主要内容 •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 (1)第一印象 • 第一印象是在首次接触时所留下的印象。 • (2)晕轮效应 • 晕轮效应是指由对象的某种典型特征推及
对象的其他特征现象。 • (3)心理定势 • 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
的准备状态。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 (2)对他人性格的知觉 • (3)角色知觉 • 2)社会知觉“误区” • 从认知主体心理方面看,存在一些社会知
觉“规律”,它们的存在容易给社会认知 带来偏差。因此,也将这些社会知觉“规 律”称为社会知觉“误区”。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二、知觉及其特点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类型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形状知觉、大小 知觉、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三)错觉
1.错觉概念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2.错觉产生的原因 3.错觉的种类
(1)图形错觉 (2)形重错觉 (3)大小错觉 (4)时间错觉 (5)运动错觉 (6)方位错觉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一、人际知觉及其途径
(一)人际知觉的概念 人际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3.运动知觉
(三)知觉的特点 1.整体性 2.选一)客观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1)对比鲜明的 (2)运动变化的 (3)旅游对象的组合
3.刺激物的反复出现
4.旅游者的生理条件
(二)主观因素 1.需要和动机 2.兴趣爱好 3.情绪 4.游客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人际知觉的途径 1.仪容 2.表情 3.角色
二、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一)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四)心理定势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一、对旅游时间与季节的知觉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一)阻止作用 (二)促进作用 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四、对旅游景点及设施的知觉 (一)安全 (二)速度 (三)服务水平

第二章旅游者的感知

第二章旅游者的感知

二、旅游活动与感知觉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一)旅游感知觉的种类分类 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官 的特性分:视感知觉、听感知觉、触感 知觉、嗅感知觉等; 2、根据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分:空间感 知觉、时间感知觉、运动感知觉和错觉 四大类 。
空间感知觉
空间感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 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1)形状感知觉 2)大小感知觉 3)距离感知觉 影响距离知觉的因素:①对象的重叠、 ②空气透视、③明暗和阴影、④线条 透视、⑤运动视差: 4)方位感知觉:方位知觉是对物体在空 间所处的方向、位置的知觉。
旅游者对轮船的知觉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轮船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休闲娱乐设施 服务项目 服务员的态度
旅游者对汽车的知觉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时间(开车时间和抵达目的地的时 间、 车运行的速度) 汽车功能和舒适程度 服务质量 公路状况。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超级往返飞 行登记,使您 不必预定即可 获得机票保证; “省时卡”意 味着更少的旅 行时间和更多 的生意。
旅游心理学
项目二
旅游者的感知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问题: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谈谈你对该案例的看法
一、任务一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一、感知的概念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2、感觉的种类 人们的主要感觉器官就是眼、耳、鼻、 舌、身。因此,我们的感觉也主要有五 类: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体觉。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处的部位, 可以把感觉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外部分析器 第二类:内部分析器 第三类:运动分析器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9页
分析提示
这个案例说明知觉恒常性的形成是经验 的结果。当现实距离超过了这些土著人的通 常经验的范围后,他们就没有正常人在这个 距离上所具有的知觉恒常性。相信如果他们 走出森林,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这 方面的事物,就会逐渐建立起这种知觉能力。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 觉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9页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 知觉的的心理定势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9页
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 二、知觉的特性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9页
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一、首因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心理定势指人 在认识特定对象时 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即心理上的定向 趋势。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9页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 人们在首次接触某种事物时所形成的印象。
时间
速度
舒适度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9页
三、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三)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
下列因素影响旅游者的知觉印象:车窗的宽敞程 度,座椅的舒适性,车上减震装置的性能,车上视 听系统的效果如何,车上是否配有导游员,导游员 是否提供优质服务,等等。

第2章 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第2章 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旅游知觉及其特征
Company Logo
(三)旅游知觉的整体性
旅游知觉的对象是由旅游刺激物的部分特征 或属性组成的,但旅游者不把它感知为个别的孤 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旅游刺 激情境。
旅游知觉之所以具有整体性,是因为旅游刺 激物的各个部分和它的各种属性总是作为一个整 体对旅游者发生作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过去 的知识经验常常能提供补充信息的作用。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四)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当旅游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 时候,旅游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 就是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主要的是受习惯和经验的影 响。知觉的恒常性是后天学来的。 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快速地适应环境。
对他人的知觉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1)知觉者的特征:经验、性格、 需要 (2)知觉对象的特征:外部特征、 品德、能力 (3)否定后肯定的心理效应
导游员小张去机场“接团”,因为 在路上遇到交通事故而迟到了十几分 钟,这使团里的游客对小张很不满意, 认为小张是一个“既不认真负责,能 力也不强”的导游。后来有一次遇到 突发事件,小张在困难而又紧急的情 况下,把一切都处理得很好,充分表 现出他对游客的关心和爱护。这时, 团里的游客都对小张作出了很高的评 价,觉得当初真是错看和错怪了小张。
一、感觉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一)感觉是什么?
1、觉得,认为。 【示例】: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 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接触事物所产生的知觉。 【示例】: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有 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 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 中国 人民 从此站立起来了。”

旅游者知觉2

旅游者知觉2

第三:对象的组合
连续律: 几个性质相同或相似的 事物,如果在时间上和 空间上具有连续的性质, 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客观因素
第四:对象的附加条件 一个对象带有附加条件,会使人产生 与原来不同的知觉。
左邊圖中心的圓比較大嗎?
不..他們是一樣大的喔!
(2)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客观因素
2 旅游人际知觉的特征
(3)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 个人的认知体验不被他人所察觉,从 而使个体与外界保持平衡。 (4)整体性 一个人的感觉在知觉过程中不断被模 式化、被整体化。
(二)旅游者人际知觉的内容
1.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外部特征:仪表、表情等 (1)仪表的认知 (2)表情的认知 A 面部表情 B 身段表情 C 眼神 D 言语表情
5 旅游者的风险知觉
风险知觉:指旅游者不能预见购买决策的结 果时所遇到的不确定因素 风险知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风险的后果不可忽视,而旅游者 又主观认为避免它是很重要的 第二,这种风险确实有可能发生
旅游者有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的具体类型
风险类型
功能风险
不确定因素类型
它会合我想象的一样吗? 它真的就比竞争产品更好吗? 到那里旅游会安全吗? 乘飞机会不会有危险? 这是我有限资金的最好利用吗? 花这么多钱值得吗? 我现在得到的是最佳价格吗? 到那里旅游我会感觉好吗? 我的此次旅游会给别人什么印象?
第五, 个体的生理条件
个体的生理条件对知觉的作用,既有客观因 素的一面,又有主观心理因素的一面。
2.影响旅游者知觉的主观因素
(1)期望 (2)动机 (3)经验 (4)情绪 (5)态度和价值观念 (6)个性特征
(2)动机
动机对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有三个原则 第一,凡是能满足个人动机的刺激, 便被注意而纳入知觉世界; 第二,凡是轻度干扰动机实现的对象, 都被忽略; 第三,当干扰的刺激强度增强到足以 妨碍或威胁目标时,便会引起个体的知觉, 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干扰刺激上去

第二章 旅游知觉

第二章 旅游知觉

41
整体性
(A)
(B)
( C)
42
43
2.1.2 旅游知觉的特性
4、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当旅游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时,
旅游知觉的映象依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
知觉的恒常性。
44
4、恒常性
案例:原始部落人的知觉
在非洲的刚果某地,有一族土著人住在原始丛林 中,他们从来看不到超出四分之一英里远的东西。当 他们被带出森林后,竟把远处的牛看成虫子,更不相 信远处那么“小”的船能装上那么多真正的人。 评析:这个案例说明知觉恒常性的形成是经验的结果。 当现实距离超过了这些土著人的通常经验的范围后, 他们就没有正常人在这个距离上所具有的知觉恒常性。
2.2.1 对人的知觉
(3)心理定势
指人在认定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 理 解判定某种行为的主体是谁?
75
2.2.1 对人的知觉
(4)刻板印象
指群体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的共同的、笼统的、 固定的看法和印象。 在旅游工作中,知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 时,除了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外,还应当注意个 体特征,进行具体的观察和了解
73
2.2.1 对人的知觉
(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 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 “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从旅游业角度讲,为了使旅游者产生好的印象, 在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时,一定要防止由于 晕轮效应使旅游者把某些劣质产品和劣质服务扩 大到企业的整个产品和服务中去。 所以,旅游服务业有这样的理念:细节决定一切 100-1=0 74
6
感觉分类一览表
感觉类型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PPT课件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PPT课件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 征,就象月晕一样,由于光环的虚幻作用,使人看 不清其真实面貌。晕轮效应可能从对象的某种特征 推及出美化或丑化、夸大或缩小整体特征。
“一叶障目” “100 – 1 = 0” 特点:从内容上由于对对象部分特征印象深刻,从 而使着部分印象泛化为全部印象。
4 情绪和情感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除上述外,人的个性、经 济收入、年龄、性别、职业、社会阶层、态 度、信仰等也都会对人的知觉产生影响。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一、首因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经验效应
三、刻板印象
心理定势指 人在认识特定对 象时心理上的准 备状态,即心理 上的定向趋势。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四、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
通常,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主要受下 列三个因素的影响:旅游景观、旅游设施和旅游 服务。
旅游景观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 知觉的心理定势
三、经验效应
经验效应是指人们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 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p46)
“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四、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呆板、机 械、没有变通的印象。刻板印象不是一种个体现 象,而是一种群体现象,是对某一群体的共同看法 和印象。
1 旅途要快
2 游览过程要慢
3 旅游活动安排要准时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类型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形状知觉、大小 知觉、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3.运动知觉
精品文档
(三)知觉的特点 1.整体性 2.选择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精品文档
三、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
精品文档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精品文档
第一节 旅游感知觉概述
精品文档
一、感觉及其特点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类型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肌体觉 )
(一)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四)心理定势
精品文档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精品文档
一、对旅游时间与季节的知觉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一)阻止作用 (二)促进作用 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四、对旅游景点及设施的知觉 (一)安全 (二)速度 (三)服务水平
精品文档
(1)图形错觉 (2)形重错觉 (3)大小错觉 (4)时间错觉 (5)运动错觉 (6)方位错觉
精品文档
第二节 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精品文档
一、人际知觉及其途径
(一)人际知觉的概念 人际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二)人际知觉的途径 1.仪容 2.表情 3.角色
精品文档
二、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1)对比鲜明的 (2)运动变化的 (3)旅游对象的组合

最新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教学讲义PPT课件

(二)知觉理论
•布鲁纳和格雷戈里——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知觉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刺激形成假设、 期望或图式,再将现实刺激与记忆信息相结合的一种再 造
–在大草原上,突然看到天空有一个飞翔的物体,你会 认为是什么?
飞鹰?塑料袋?
•吉布森——知觉的刺激物说理论
知觉不需要知识经验的作用,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刺激物 产生知觉经验
女士接着便问张太太:“武当山供奉的是哪位‘祖 师爷’?” “反正是祖师爷,我也不知道叫啥名字。”张太太回 答道。 “游客的感受与书上的记载可不完全是一回事。”丁 女士暗自感慨。
二、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简单认识,也 是我们进行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知觉能 使人们产生需要,从而产生行动的动机, 并为满足需要进行实践活动。
3)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 生的知觉。
a、真动知觉 b、似动现象(动景现象)—— 电影、霓虹灯 c、运动幻觉
诱导运动 “月亮走我也走” 自主运动 长时间注视某个静止的光点
4、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 的歪曲知觉,并带有固定的倾向。
种类:长短错觉、方向错觉、大小错觉 形重错觉、视听错觉、倒飞错觉
案例
——学习下列材料,在小组内讨论, • 对同一个旅游目的地,为什么不同的
人有不同的看法? • 旅游者的需要、兴趣、动机、经验、
受教育程度、审美观以及宗教信仰等 等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人们知觉的?
丁女士(30岁、某大学教师)与张太太(52岁、全 职家庭主妇)、周老师(35岁、某中学历史教 师)、李小姐(19岁、某单位职工)一起作为某 单位员工的家属随团赴神农架旅游。得知其他人 去年曾随该单位组织的旅游团游览过武当山,从 未去过武当山的丁女士很想从其他人那里了解武 当山,就主动挑起了关于武当山的话题。大家的 发言主动而热烈,各自的感受却大相径庭。

22旅游人际知觉

22旅游人际知觉

有人曾借一个寓言故事来形容不同国家国 民性格的差异:
一个国际饭店失火了,用不着仔细观
察也能猜出来:夺窗而逃的大都是?人,
因为他们崇尚敏捷灵活,随机应变;遵循
常规、找门出逃的恐怕是?人,因为他们 素来讲究规矩;首先抢救父母的恐怕是?
人,因为他们讲究孝道。这是对一个国家 国民性的“定势”的例证。
林语堂猜想
期望效应
——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是指在生活中人们的真心期望会 变成现实的现象。
假定相似性偏见
——人们有这样一种倾向,总是 认为他人和自己是相同的,这种 现象称为假定相似性偏见。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 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们列出他
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
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
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
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
卫平棋路分析》……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 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 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 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所以,我们常常 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 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一、人际知觉及其途径
(一)概念
指根据个体的外部表现判断其个性特征及人与 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二)人际知觉的途径 1、仪表 2、表情 3、角色
补充资料:表情——他怎么了?
喜 悦
专 注
无 奈
痛 苦
谁更象导游员?
二、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第一印象(首次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效应 心理定势 期望效应
想象
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 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 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的心 理活动过程。

第2章 旅游者的知觉

第2章 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
• 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印象主要与四个因素有 关:时间、安全性、舒适性和服务水平。
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
• 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印象主要受三个因素的 影响:速度、时间、舒适度。
旅游者对旅游汽车和轮船的知觉
● 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印象,主要受下列因 素的影响,即车窗和车体的宽敞程度、座椅的 舒适性、减震装置的性能、空调性能、视听系 统的效果、驾驶员和导游服务等。 ● 旅游者对游轮的知觉对象,主要与以下要素密 切相关,即游轮能够到达的港口城市或旅游景 点的旅游价值和数量,航程的远近,停靠地观 光娱乐项目的吸引力,游轮的舒适豪华程度, 游轮上的娱乐活动是否丰富有趣等。
区内旅游者 比例(% ) 区外旅游者 比例(% )
25
30
21
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区内、外旅游者人数统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激励作用
旅行距離と滞在期間の関係
L3 L2 Q3 L1 Q2 L2 P3 Q1 P1 DISTANCE Q2
旅游距离、旅游时间、旅游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
TIME
0
P2
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1. 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 2. 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 3. 旅游者对旅游汽车和轮船的知觉
3.旅游知觉的整体性
• 旅游知觉的整体性指旅游者在过去知识经验的 基础上,能够把由多个部分和多种属性构成的 旅游刺激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方面的特征 。
• 知觉整体性的四种基本规律
知觉整体性的四种基本规律
(A)知觉的接近律
(B)知觉的闭合律
(C)知觉的连续性
(D)知觉的相似律
4.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 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 觉的恒常性。

旅游者知觉概述

旅游者知觉概述

案例分析:“无工作经验者优先”
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酒店在招聘新员工 时,不喜欢哪些有经验、从事饭店工作过的 人。
为什么呢?
分析提示:通常经验在处理常规事情时起作 用,而在面对非常规问题时就无能为力了, 甚至对解决新问题有妨碍作用。另外,人一 旦形成某种行为习惯就很难改变,刻板印象 和经验效应两个原理就说明了这一现象,与 其花时间改变一个人的就习惯,不如在一个“ 无知”的人身上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模式更经济 。
案例举例
结束
首因效应:第一次接触人或事物时,留下的 印象往往深刻。从而会影响以后对人或事物 的看法,也叫“首次效应”。 对旅游业的启示:旅游活动的第一印象特别 重要,旅游者到达的第一个新地方,见到的 第一个导游,第一餐饭,都会对余下的旅游 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作为旅游工作者一定要 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和态度,给游 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影响。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案例分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百万大军进军东晋 ,东晋谢安率八万军队迎战,东晋军首战击败 前秦,苻坚听到前锋被杀、要塞失守、心中大 惊、登高远望,见东晋军军容验证、旗帜鲜明 ,向八公山上看去,见漫山遍野都是东晋军队 (草木而已),心中悚然,在逃跑过程中,听 到风声鹤唳声以为是追兵来了,心中惶恐不已 。将散兵亡,最终前秦灭亡。
错觉:特殊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
• 旅游知觉:旅游者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 的旅游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风景、名声古迹、旅游衣食住行都是通过 人们的感觉和知觉来形成印象的。
您对泰山的知觉是什么呢?
第一节 旅游感觉和知觉概述
第一节 旅游感觉和知觉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首辆超豪华客车上路 坐长途客车享航空服务
长途客运车也可享受航空式的豪华设施, 上海市首辆超豪华卧铺大客车“欧洲之 星”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据悉,这 是我国目前最高档次的超豪华客车。
西湖游船,始于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衰 于民国。目前,有清代款式的手划船;南宋风情的 画舫彩船;居家游湖任君"徜徉"的自开船;供情侣嬉 游的自划船;情趣各异体现时代风貌的各类电瓶船、 游艇;富丽华贵的仿宋御舟"兰木曳 "画舫,"宝石号" 豪华游乐船;以及集游览、观光、休闲、品茗、居 家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娱乐船各类船只400余条(艘)。 为方便游客游览西湖,在沿湖一公园、二公园、三 公园、五公园、六公园、少年宫、断桥、中山公园、 岳坟、花港观鱼等处设立游船码头和售票亭,配备 有各类游船
第一印象惰性: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想改变
非常不易,除非付出很大补偿性努力 才能改变。
第一印象还具有层次性,广泛性和推 延性
晕轮效应
——是指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给对 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 化对象的现象。
刻板印象
——是指对社会上部分人对某类 事物或人物所持的固定的、笼统 的、呆板而没有变通的印象,它 反映的不是一种个体现象,而是 一种群体现象。
6.2
2001年的
6 新加坡
41.50
3.9
入境旅游人
数和增长情
7 菲律宾
40.28
10.7
况如表所示: 8 蒙古
38.71
-3.0
9
英国
30.08
6.0
10
泰国
29.83
23.7
补充资料2: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亚洲小计 欧洲小计 美洲小计 大洋洲小计 非洲小计
413547 133695
76339 13793
亲密空间(40-50cm)能清楚地看到对方的表情,甚至感
觉到对方的气息,并能接触到对方的身体。拥抱或撕打都属 于这个空间段。
个人空间(50-120cm) 能接触到对方的身体,并进行
对话,但感觉不到气息。
社会空间(2.7-3.6m)必须用周围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
进行交谈,是处理公务或社交时所需的距离,也可称之为商 业空间。
选择(1)的人,很多是对自己的健康没有信心, 或是处于不安、疲倦的状态。
选择(2)或(3)是最普遍的,较具道德感,但 是容易流于固执。
回答(4)的人较知性,脑筋灵活且容易涌现出 栩栩如生的想像。
选择(5)的人则是有不满足感的人,对什么事 情都觉得无法落实。
回答(6)的人和周围的人处得并不怎样好,喜 欢变化或是想要事情有什么转变,对于社会总有 些不满而陷于进退维谷之境。
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者中只有两个人 答对。后来在一个三口之家中进行实验,父母没 有回答出来,孩子却很快说出了答案:“局长是 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公安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 丈夫,另一个是公安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 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 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思维定势的影响,按 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是男的,从而从男局长 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所以必然出错。而小孩子 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影响,因而没有心理定势的限 制,所以一下子就说中了。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 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 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 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 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 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 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 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 己是什么。"
期望效应
——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是指在生活中人们的真心期望会 变成现实的现象。
假定相似性偏见
——人们有这样一种倾向,总是 认为他人和自己是相同的,这种 现象称为假定相似性偏见。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 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们列出他
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
假如中国北方和南方各出了一个 不肖子,假如都被父母一顿棍棒,逐 出家门,再假如两个人都浪子回头, 都在20年后衣锦还乡,那么北方回来 的是一个什么人,南方回来的又是一 个什么人?
心理定势
——是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 上的准备状态,或刚刚发生过的知 觉对当前知觉的影响。 疑人偷斧
案例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 时跑来一个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 “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老人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 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长是 什么关系。
因为短途旅游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巴黎大区 四周的埃恩省、上马恩省和奥贝省的旅游公司纷纷开 辟新的旅游景点和项目,并以较低廉的价格来吸引巴 黎人。据说这种短途旅游需要提前一个月订位,到旺 季预定时间还要提前。
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上海磁悬浮列车 白驹过隙无踪影
浦东机场——杭州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将 缩短杭州与上海的时空距离,使杭州成为 上海的“郊区”,这种外围地区与核心地 区的联系加强过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 然趋势。
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
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
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
卫平棋路分析》……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 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 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 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所以,我们常常 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 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记 忆:
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 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 理过程。 有意识记忆 无意识记忆
想象
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 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 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的心 理活动过程。
思维
是人认知的最高阶段,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 间接或概括的反映。是心理 学研究中最复杂也是远未弄 清的问题。
有人曾借一个寓言故事来形容不同国家国 民性格的差异:
一个国际饭店失火了,用不着仔细观
察也能猜出来:夺窗而逃的大都是?人,
因为他们崇尚敏捷灵活,随机应变;遵循
常规、找门出逃的恐怕是?人,因为他们 素来讲究规矩;首先抢救父母的恐怕是?
人,因为他们讲究孝道。这是对一个国家 国民性的“定势”的例证。
林语堂猜想
三、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一)、对个人的知觉 (二)、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三)、自我知觉
四、旅游消费知觉与消费行为决策
☆(一)、对旅游时间的知觉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四)、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超级往返飞行 登记,使您不必预 定即可获得机票保 证;“省时卡”意 味着更少的旅行时 间和更多的生意。
问题:对桂林的知觉是什么?
罗夏墨渍测验
请您察看左边图形, 然后说出你的感觉
1:X光照片 2:动物的脸 3:人的脸 4:人或动物在跳舞 5:火箭快发射时 6:其他(装饰品、 铠甲等)。
背景知识
罗夏测验,又称罗夏墨迹投射测验。其 基本原理是:人的知觉中可以表现出该 人的人格特点,主要是视觉知觉。基于 这样的推论,罗夏制作了大量随机形成 的墨迹图板,然后让被试报告在图板上 看到的东西,由此对被试的心理状态进 行评估。
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 择和集中。
第二节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
一、人际知觉及其途径
(一)概念
指根据个体的外部表现判断其个性特征及人与 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二)人际知觉的途径 1、仪表 2、表情 3、角色
补充资料:表情——他怎么了?
喜 悦
专 注
无 奈
痛 苦
谁更象导游员?
二、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723
2002年广西接待国际者人数(人)
补充资料3:法国看好短途旅游市场
据2002年1月来自法国巴黎旅游博览会的消息, 由于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开始对2至3天的短期旅游感兴 趣,因此,法国内短途旅游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法国政府把每周法定工作时间从39小时缩减到35 小时之后,人们的休闲时间增多,因此短途旅游需求 十分旺盛。短途旅游以周末三日(星期五到星期天) 为最佳,旅游地点为城市远郊或周围省份,十分方便。 据旅游部门的最新统计,在全国旅游总量中有90%是 短途旅游。
公共空间(3.6m以上)指类似演讲场所、教室等适合向
公众讲话的空间距离。
补充资料1: 序 号
对旅游距离 1 的知觉
2
国家 日本 韩国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 比上年增长(%)
238.45
8.3
167.70
24.7
3 俄罗斯
119.58
188
5.9
客源国
5 马来西亚
46.85
每一颗“豆粒” 各不相同,每一位乘 客都有自己的口味。 在吃上为乘客着想, 不能说不是服务到家 了。
并非所有的商务旅行者都一样
补充资料:身体范围与人际关系亲密度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与双主的空间距离成正比。 心理学家艾德沃迪霍尔将身体范围和人际关系亲密 程度分为4个空间段并加以分析。随着交往范围的扩 大,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也随之逐渐降低。
第一印象(首次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效应 心理定势 期望效应
假定相似偏见 行动者—观察者偏见
第一印象
——是指在首次接触时留下的印 象。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常常成为 以后是否继续交往的依据。
首次效应------之美食
“初次的遭际,总是留给人深刻的印象, 甚至经过人生漫长岁月的冲刷,也会依 稀存留温馨的记忆。连儿时第一次品尝 到从未吃过的食物,那惊奇喜悦之情也 会深深埋入心底,久而久之,便会同对 故乡和青春的回忆接合在一起,不断地 泛起依依的恋情。” ----苏叔阳谈美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