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质调查总体实施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b06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5.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地质特征和地质灾害风险,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工作方案旨在制定详细的城市地质调查计划,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成果。
二、调查范围本地质调查工作将覆盖整个城市范围,包括建成区、郊区和市区周边地域。
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地质岩性、地下水分布、地面沉降、地震活动等。
三、调查方法和技术1. 采用综合调查方法,包括野外地质勘探、实地观察、地下水位监测、地震监测等。
2. 使用多种仪器设备,如地质钻机、地震仪、地磁仪等,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
3. 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城市地表进行高精度遥感测绘,获取大范围地质信息。
四、调查内容和阶段1. 初期调查:收集和整理现有地质数据,包括地质图、航拍影像、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等。
2. 野外地质勘探:随机选择调查点位,采集土壤、岩石样本,并进行地震监测和地下水采样。
3. 数据分析与解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地质剖面图,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预防措施。
4. 报告撰写:整理调查报告,包括详细的调查数据、地质图、剖面图、风险评估和防灾建议等。
五、质量控制1. 勘探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并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2. 对于不同地质类型和区域特征,采用适当的勘探方式和工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在数据分析和解释阶段,引用资料必须出处准确,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六、工作安排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调查任务。
2. 协调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工作协调一致。
3.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进展并解决问题,确保实施步骤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七、预算和资源1. 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包括人员费用、设备费用、材料费用等。
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 定期进行预算和资源的追踪和调整,确保调查工作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4fc6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4.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城市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势在必行。
城市地质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城市地质情况,包括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风险等,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工作目标1.全面调查城市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层分布等方面。
2.深入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可利用性。
3.评估城市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如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
4.制定相应的城市地质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1.收集相关资料:搜集城市历史地质调查、地质图谱、地下水监测数据等资料。
2.实地勘察:通过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和采样工作,了解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情况。
3.地下水调查:利用钻孔、水样采集等技术手段,深入了解地下水的水源、水质等情况。
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地震监测、物候观测等手段,评估城市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风险。
5.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城市地质调查报告。
四、调查范围和重点区域1.调查范围:本次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将覆盖整个城市范围,包括核心区、发展区等不同区域。
2.重点区域:根据前期资料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一些重点区域进行深入调查,如地质灾害多发区、水资源紧缺区等。
五、工作成果和应用1.成果展示:按照地质调查报告格式,准确记录和展示调查结果,包括地质图谱、地下水资源分布图、灾害风险评估图等。
2.成果应用:将调查结果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地下水开发等方面,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风险预警: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保障城市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六、工作保障1.资金保障:市财政将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人力支持:市地质调查机构将派遣专业人员参与工作,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技术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GIS等,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城市地质实施方案
![城市地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7a4cf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3.png)
城市地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城市地质实施方案是指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以保障城市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质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对于提高城市抗灾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地质调查与评估。
1.地质调查。
在城市地质实施方案编制之初,需要对城市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这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情况等方面的调查,以全面了解城市地质特征。
2.地质评估。
通过地质调查数据的分析,对城市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这包括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定、灾害类型和规模的评估等内容,为后续的实施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1.风险管控。
根据地质调查和评估结果,对城市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管控。
这包括对易发区的限制开发、加强监测预警、制定防灾减灾规划等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2.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这包括灾害发生时的救援、疏散、物资保障等方面的规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城市居民的伤害。
四、城市地质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1.实施方案制定。
根据地质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城市地质实施方案。
这包括对易发区的规划调整、建设工程的设计要求、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等内容,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2.实施方案实施。
将城市地质实施方案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确保实施方案得到有效执行。
这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对实施效果的监督检查,保障城市地质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结语。
城市地质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是保障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充分了解城市地质情况,科学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才能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影响,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城市地质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为城市的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667c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b.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为了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进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本工作方案旨在明确城市地质调查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为城市地质调查提供指导。
二、调查目标1. 了解城市地质环境状况,确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域,为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 掌握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利用状况,为城市供水安全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持。
3. 确定城市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地层情况,为城市土地利用、地基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4. 分析城市地质变化趋势,预测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
三、调查内容1. 地质和岩石勘探:采用地质勘察、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探测等手段,对城市周边区域进行地质和岩石勘探,了解地下地质情况。
2. 水文地质调查:通过取样和分析,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含量、质量和赋存状况。
3. 地质灾害评估:对城市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
4. 地质构造和地层调查:确定城市地质构造特征,探明不同地层的地质特点,为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四、调查方法1. 实地勘查: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实地勘查,利用专业仪器测量和采样,获取准确数据。
2. 室内分析: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室内分析,例如岩石组成分析、水质分析等,以获取相关的地质信息。
3. 数据整合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整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地质图谱、地质模型等,以提供更全面的城市地质信息。
五、实施步骤1.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和所需资源,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
2. 人员组织:组织调查人员和相关专家参与调查工作,确定各自职责和任务。
3. 调查实施:按照计划,进行实地勘查、样本采集和室内分析,收集、整理和保存数据。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形成地质调查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浅谈某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部署
![浅谈某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部署](https://img.taocdn.com/s3/m/a2b87f0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e.png)
浅谈某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摘要:在某市部署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秉持立足城市规划、着眼资源需求、针对地质环境、突出成果服务的工作思路,贯彻部署原则,根据总体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分解与协调,结合区域工作程度和现有资料,从五个方面部署具体工作。
关键词:城市地质;三维地质;土地质量;地热资源;地质灾害一、部署思路本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指导思想,以某市规划发展蓝图为工作部署的导向,将满足地方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做为地质工作努力的目标之一。
[1]分析整理前人资料,梳理区域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主动有效地服务城市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
(1)立足城市规划根据某市中长期规划,核定工作部署区域为两个规划区整体区域,面积920km2,为本项目主要调查区域。
调查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某市发展建设。
(2)着眼资源需求工作区除了矿产资源调查程度较高外,其余资源调查程度较低。
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增加。
工作部署充分考虑当地条件,拟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地热能资源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数据支撑。
(3)针对地质环境问题原生地质环境问题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某市存在较典型的水土污染问题、地质灾害(软土、液化沙土)广泛分布问题。
(4)突出成果服务城市地质调查是应用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调查成果将全面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民生发展领域。
工作部署突出调查评价数据集成、整合、转化内容。
成果将通过有效信息平台服务于各级政府,争取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重的主要信息源。
二、部署原则统筹部署,突出重点。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分清轻重缓急,统筹部署某市地质调查工作。
紧密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全区展开,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分阶段进行。
拓展领域,强化服务。
针对城市发展需求,积极拓展工作领域,注重调查成果产品设计和转化应用。
作为应用型较强的地质调查项目,为城市发展服务,提供地方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地质成果,让地方政府对地质成果满意。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e7e8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7.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地质调查旨在了解城市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质灾害等情况,为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本工作方案旨在详细描述城市地质调查的步骤、内容和方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地质支持。
二、调查目标1.了解城市的地质构造,包括岩石类别、地层特征、断裂构造等。
2.了解城市的地貌特征,包括河流、湖泊、土地起伏等。
3.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4.了解城市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地面沉降、地下水涌出等。
三、调查步骤1.资料搜集通过调阅地方地质勘探报告、地质资料和卫星遥感图像等,了解城市地质基本情况、历史地质事件等。
2.现地地质勘察(1)地形勘察:包括测量地表起伏、谷地地貌、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
(2)地质剖面勘察:通过钻探等方法获取地下不同层次的地质信息。
(3)工程勘察:结合城市建设规划项目进行相关土质、地下水勘察。
3.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土壤和岩石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岩石组成分析、地下水水质分析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整理野外勘察和实验室分析所得数据,绘制地质剖面图、地质图、地下水分布图等。
四、调查内容1.地质构造状况调查通过地质剖面勘察和岩石样品分析,了解城市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断裂带、褶皱带的分布情况。
2.地貌特征调查通过测量地表起伏、水系分布等,了解城市地貌特征,如平原、丘陵、山地等。
3.地下水资源调查通过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样品采集和测试,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水质和蓄水情况。
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对地质灾害历史数据的调查和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分析,评估城市地质灾害风险,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五、调查方法1.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GIS技术,建立城市地质数据库,对勘察和实验室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整合。
2.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图像分析,了解城市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情况,为现地勘察提供指导。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70f9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d.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查明城市地下地质结构,包括地层分布、地质构造等,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质基础资料。
2、评估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利用性,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3、调查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和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4、研究城市土壤和地质环境质量,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建议。
二、工作内容1、地质测绘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收集和整理已有地质资料。
进行野外地质观测和测绘,绘制地质图和剖面图。
2、地球物理勘探采用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方法,探测地下地质结构和地层分布。
分析地球物理数据,推断地下岩石和土壤的物理性质。
3、地质钻探布置适量的地质钻孔,获取地下岩芯样本。
对岩芯进行地质分析和测试,确定地层岩性和地质年代。
4、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流量和水质。
评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5、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形成条件。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风险区划。
6、土壤和环境地质调查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成分和污染状况。
研究地质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工作步骤1、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城市的地质、水文、气象、城市规划等相关资料。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调查的重点区域和问题。
2、野外调查与勘探根据工作内容,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野外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钻探等工作。
做好野外调查记录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室内实验与分析对野外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和测试,包括岩石矿物鉴定、水质分析、土壤成分分析等。
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提高分析测试的精度和可靠性。
4、数据处理与解译对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运用地质专业软件和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译和分析,建立地质模型。
5、成果编制与提交根据调查结果,编制城市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等成果图件。
撰写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报告,提出城市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建议。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c80e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4.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1. 引言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了解城市地质状况,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详细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以确保工作高效、准确和可行。
2. 调查目标本次城市地质调查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城市的地质特征和地质风险,为城市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地质污染等方面。
3. 调查范围本次地质调查的调查范围为XX市内的全境。
在城市内,将重点关注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和发展区域。
4. 调查方法与技术4.1 野外探勘通过野外探勘,包括地质剖面、钻探和采样等方式,获取关键地质信息。
调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并合理选择调查地点与区域。
4.2 地质图与遥感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进行地貌分析、土地覆盖分类和地质构造解译,结合地质图编制工作。
4.3 大地工程测量利用大地工程测量手段获取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地形测量、地貌特征的三维重建、地面下沉监测等,为地质调查提供定量数据支持。
4.4 室内实验与分析将野外获得的地质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样品鉴别、岩石分析、地质力学性质测定等,以获取物理与化学特性。
5. 调查成果与数据处理调查成果主要以报告形式呈现,报告内容包括地质调查概况、地质特征描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等。
数据处理包括统计分析、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等。
6. 调查时间安排调查时间从XX年XX月开始,预计历时XX个月。
根据调查进展情况,可适当调整时间安排。
7. 资金支持与人力配备为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人力配备。
调查主体应组建专业的地质调查团队,并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经费。
8. 风险评估与安全措施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应关注自然环境和工作安全。
根据调查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调查人员安全。
9. 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调查团队应建立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包括数据审核、现场巡视和调查过程中的沟通反馈。
城市地质规划方案范本
![城市地质规划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99eb7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2.png)
城市地质规划方案范本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那厚厚的规划方案上,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场关于城市地质规划的思维之旅。
一、项目背景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等。
为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团队肩负起了地质规划的重任。
二、规划目标1.确保城市地质环境安全,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2.合理利用地质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宜居环境。
三、规划内容1.地质灾害防治(1)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2)对重点区域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如削坡减载、抗滑桩、排水等措施。
(3)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2.地质资源利用(1)合理规划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防止地下水位下降。
(3)开展地质遗迹保护,挖掘地质旅游潜力。
3.城市地质环境监测(1)建立城市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地质环境变化。
(2)开展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提高监测精度。
(3)加强监测数据共享,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四、实施步骤1.开展地质环境调查,摸清城市地质环境状况。
2.编制地质规划方案,明确规划目标、内容、措施等。
3.组织专家评审,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报批规划方案,争取政策支持。
5.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规划措施。
6.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地质环境变化。
7.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公众地质环境保护意识。
五、预期效果1.降低地质灾害风险,保障城市地质环境安全。
2.合理利用地质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宜居环境。
4.增强城市地质环境监测能力,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
我们团队将全力以赴,发挥专业优势,为这座城市地质规划献计献策。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2f60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9.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城市地质调查是指对城市区域内的土地、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勘测、分析、评价和控制的一项工作。
城市地质调查是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内容1. 土地分析对城市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勘测、采样、分析、评价和分类,确定土地质量、用途和开发条件,包括土地类型、用途、性质、地形、地貌、地层、土壤、地下水等2. 建筑物分析对城市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勘测、分析、评价和分类,确定建筑物的建设条件、耐久性和适应性,包括建筑物类型、结构、墙体、基础、屋面、隔声、防水等3. 地下管线分析对城市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进行勘测、分析、评价和分类,确定管线的位置、类型、材质、规模、性质和运行状况,包括水、电、气、热等管线二、调查方法1. 野外调查通过实地勘测、地质钻探、采样、化验等方法获取地形、地貌、地层、土壤、水文地质等基础数据,并对建筑物、地下管线进行测量、拍照、记录等,获得相关信息。
2. 室内分析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模拟计算等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土地、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有关信息和指标,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流程1. 组织调查确定调查需求、目标、范围、内容和要求,制定调查计划和方案。
2. 野外调查到实地进行调查,完成数据采集、数据记录和样品采集等工作。
3. 室内分析对野外调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计算和数据整合等工作,并出具调查报告。
4. 成果发布发布调查结果、数据、图表等相关信息,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调查质量控制1. 质量保证严格按照调查计划和方案进行工作,规范操作、记录和报告,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2. 质量控制设立质量控制点、样品质量控制等措施,加强数据检查、对比和审核等,确保数据质量。
3. 质量评估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统计分析、比较对比和评价分析等,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五、总结和展望城市地质调查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实施。
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规划方案范本
![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规划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6b4bdbd27d3240c8547ef9f.png)
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规划方案范本一.城市环境地质问题1水资源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增多,城市供水量也再不断的加大,城市的水资源也对城市发展有所影响。
由于水资源的逐渐匮乏,从而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既而才受到世界的关注。
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地面塌陷、路面沉降、饮用水源枯竭、海水倒灌等现象。
供水资源与供水条件的保护,主要在于地下水的水源选择、分析、评价;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保护、管理;地下水科学的调节利用。
因此,利用工程地质学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评价,制定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既可以节约资金,也会对水资源保护,起到关键的作用。
2城市垃圾城市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废料。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从而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迅速激增,成为了城市的一个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
垃圾所产生的危害会对地表产生污染,改变土地性质等,从而引发植物的枯萎,水源遭到破坏,大气受到影响,酸雨的形成,既而形成连锁反映,对人类的生活、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3地基问题地基的勘察不要有:岩土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微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
我国软土分布在国内沿海城市,特殊土的分部具有区域性特质。
软土有空隙比大、强度低、松软、压缩性高等特点,由此对于施工与软土层上的工程项目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地面裂缝、墙体开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桩基位移、基坑边坡塌落等。
而地下水发生变化时,易改变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
既而查明地基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构特征、水文地质等条件至关紧要,由此才能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地基的稳定性。
4旧城区人为因素在旧城区内,热力场、重力场、地电场、声场、辐射场、地震效应场、地磁场等自然物理场,将受人类的经济活动、资源消耗等人为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水资源、大气圈、氧气含量等自然环境问题,危害旧城区内所有生物的健康。
二.工程地质的流程、方法一工程地质调查绘图:环境地质图与工程地质图,都能很好的反映出工程环境与地质环境间的关系,从而模拟真实情况。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c5c8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e.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前言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了解城市地质状况,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必要工作。
本方案旨在详细讲述城市地质调查的目标、方法和步骤,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目标1. 了解城市地质构造、地质历史、地质灾害等基本情况。
2. 估算城市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情况。
3. 分析城市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供可行性建议。
4. 建立城市地质数据库,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方法1. 文献调研:搜集、整理城市地质相关文献,包括地质图、地层资料、钻孔数据等。
2. 野外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地质剖面测量等方式,获取实地地质数据。
3. 勘探钻孔:按照规定的位置和密度,在目标区域进行钻孔勘探并获取岩心样品。
4.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岩心样品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实验室工作。
5. 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并分析野外观察数据、钻孔数据、实验室测试数据等,形成地质调查报告。
四、步骤1.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区域范围、勘探钻孔布局及采样点位置。
2. 文献调研:查阅与调查区域相关的历史地质资料、地质图、地层资料等,了解地质背景。
3. 野外调查:根据计划,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质观察、测量、取样等。
4. 勘探钻孔:根据调查计划,在关键位置进行勘探钻孔,并获取岩心样品。
5. 实验室分析:对岩心样品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6. 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野外观察数据、钻孔数据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形成调查报告。
7. 报告提交:将调查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和相关利益方。
五、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野外调查和勘探钻孔时,务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设备保养:及时保养维修勘探钻机、仪器设备等,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多样化数据源:在调查过程中,尽量使用多个独立的数据源,以提高地质调查的可靠性。
4. 数据共享与交流:及时与相关部门和利益方共享调查数据和初步分析结果,促进合作与交流。
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fc96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b.png)
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方案一、项目概述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地质情况的详细、准确、实用的勘察成果,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提供地质基础资料。
城市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地质勘察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工程建设中,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进行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显得尤为重要。
二、勘察范围本次城市详细工程地质勘察计划覆盖本市市区范围内的各类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给水排水、地下管线、公共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
勘察范围包括地表和地下,勘察地面以上包括地貌特征、土壤、植被等,地面以下包括地下水情况和地质构造。
三、勘察内容1.地表地貌调查:采用现场测量和遥感技术进行地表地貌调查,获取地表地貌特征和现状。
2.地下水调查:进行地下水位、水质、水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地下水情况。
3.地质构造调查:通过地质钻探等方法,了解地质构造、岩土层分布情况。
4.地下管线调查: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调查,了解管线走向、埋深、管径等基本情况。
5.岩土勘察:开展岩土工程勘察,了解岩土工程特性,包括土壤、岩石的成分、力学性质等。
四、勘察方法1.地表地貌调查:采用遥感技术获取地表地貌特征,结合现场测量获得更加详细的地表地貌信息。
2.地下水调查:采用地下水位观测井、水文地质勘探等手段,了解地下水位、水质等情况。
3.地质构造调查:通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了解地质构造、岩土层分布情况。
4.地下管线调查:采用地下雷达、电磁法等技术,对城市地下管线走向、埋深、管径等进行调查。
5.岩土勘察:采用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包括地质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等手段,获得岩土工程特性资料。
五、勘察流程1.确定勘察范围和内容,制定勘察方案,确定勘察人员和设备。
2.进行地表地貌调查,获取地表地貌特征和现状。
3.进行地下水调查,了解地下水位、水质等情况。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83ec4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7.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地质调查是指对城市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目的是为保障城市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支撑和依据。
本文将针对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进行探讨。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全球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在规模、数量和分布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面对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系统、深入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
城市地质调查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对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工作原则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
调查范围应该囊括城市的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的地质环境,对城市内的天然资源、地形、地貌、地下水、地震活动、土地利用、地下工程、地质灾害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2.系统性原则。
城市地质调查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城市地质环境特征,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
3.科学性原则。
城市地质调查需要基于科学方法和手段,及时、准确地获得调查信息和数据,真实、客观、可靠地研究评估城市地质环境,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和对策措施。
4.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地质调查应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可持续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调查内容城市地质调查应该涵盖的内容如下:1.城市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调查和分析。
2.城市内各类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灾害、风景区地质灾害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等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以及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
3.城市地下水资源的调查、评估和保护。
4.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性质和土质特征的调查和分析,包括用地性质、土地所有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权属等方面的内容。
5.城市地下工程和建筑物的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管线等各类地下工程和建筑物的信息和地质条件,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撑。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20b5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9.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引言城市地质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地质调查,全面了解城市地质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同时也为灾害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二、调查方法城市地质调查的方法应综合运用野外地质调查、地质工程勘察、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
野外地质调查是基础,通过实地观察、取样分析等方式,获取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层分布、岩性组合等详细信息。
地质工程勘察则针对城市建设的具体需求,对地下水位、土质状况、地层稳定性等进行评估。
遥感技术和GIS则提供了大范围的数据获取能力,可以对地表水文、地貌变化等进行监测。
三、调查范围城市地质调查的范围一般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土地利用区域,特别是重点关注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周边环境、地下水动态等因素对城市地质的影响,以便做出全面的调查。
四、调查内容1. 地质构造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地质地貌图解析等手段,了解城市地区的构造特征,发现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为地震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调查:重点关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估风险程度,为城市规划和居民安全提供参考。
3. 地层调查:通过取样分析、钻探勘查等手段,获取地下地层的岩性、层位、厚度等信息,为地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4. 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运动方向和水质状况,为城市供水、废水处理等方面提供依据。
5. 岩土工程调查:评估土壤、岩石的力学性质,为城市建设的地基处理、地下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六、调查成果与应用调查成果应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地质调查图、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水文地质等专题图、勘探数据报告等。
调查结果可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环境监测等提供依据。
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如地质科学研究、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等。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f926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8.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1. 引言城市地质调查是对城市地质特征、地质灾害隐患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评估的重要工作。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风险的防范。
2. 调查目的本次城市地质调查旨在达到以下目的:2.1 系统了解城市地质构造、地质环境和地质地貌特征;2.2 评估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2.3 分析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提供土地利用规划建议;2.4 建立城市地质信息资源库,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调查方法为了实现调查目标,本次城市地质调查将采用以下方法:3.1 野外实地勘察:派遣地质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对土地质量、地下水资源、地质构造等进行详尽调查,收集样本数据;3.2 地质勘探:采用地质勘探技术,如钻探、地震勘探、电磁法等,获取地质构造剖面图和地下岩层情况;3.3 地质监测:安装地质监测仪器,对地表和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进行实时监测;3.4 数据分析与处理:对采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绘制地质图、地质灾害风险图等。
4. 调查内容本次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4.1 城市地质构造与地质环境调查;4.2 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4.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规划;4.4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议。
5. 调查成果与应用5.1 调查成果:根据实地勘察、地质勘探和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形成城市地质调查报告,包括地质图、地下水资源评估报告、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和土地利用规划建议报告;5.2 调查成果应用:将调查成果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6. 调查时间与人力物力保障6.1 调查时间:根据城市地质情况和调查范围的大小确定具体的调查时间,一般为3个月至1年;6.2 人力物力保障:调动地质工作人员及相关设备,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7. 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7.1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7.2 安全措施:在实地勘察和地质勘探过程中,加强人员安全意识,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4a0a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8.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引言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地质情况,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方案旨在明确城市地质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以确保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二、目的1.了解城市地质特征:调查城市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以准确把握城市地质特征。
2.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对城市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提供预警和防范措施,以确保城市安全。
3.保护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监测城市地下水资源的质量和储量,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4.辅助城市规划与建设: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健康。
三、内容1.地质构造调查:对城市地质构造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包括岩性、构造、断裂等,为规划和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2.地质灾害调查:调查城市地质灾害的分布、类型、规模等情况,评估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
3.地下水资源调查:调查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储量等情况,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4.地质监测:建立城市地质监测网络,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预警功能。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城市地质数据库,提供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
四、方法和步骤1.前期准备:确定调查范围、编制调查方案、筹备人员和设备。
2.野外调查:根据调查方案,进行野外工作,包括地质勘测、采样、监测等。
3.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整理、质量检查、统计分析等。
4.成果编制与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成果图件和报告,提出调查结论和建议。
5.结果应用:将调查成果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指导决策和工程实施。
五、调查周期和阶段安排本次城市地质调查预计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如下:1.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包括确定调查目标、制定方案、筹备人员和设备等。
2.野外调查阶段:3个月,根据方案进行野外勘察、采样和监测。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bd90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7.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地质调查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旨在对城市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为城市的规划、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地质调查的目的、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相关的调查工作方案。
一、地质调查的目的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城市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地质沉积、岩土性质等。
其具体目标如下:1.确定地表地质特征和地质构造状况,为城市规划提供地质基础数据。
2.了解城市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提供灾害防治的科学依据。
3.评估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4.确定建设项目的地质条件和地质工程可行性。
二、地质调查的方法地质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和地质测试两个方面。
1.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通过地质地貌观测、钻孔勘探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获取地质构造、地质沉积和地貌特征等信息。
2.地质测试:地质测试是通过室内实验、样品分析和现场测量等方式,对岩土性质、地下水位、地下水质等进行精确测定。
三、地质调查的程序地质调查的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成果报告等阶段。
1.前期准备:(1)确定调查区域: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确定地质调查的范围和区域。
(2)制定调查计划:根据调查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勘察点位、钻孔点位、采样点位等。
2.野外调查:(1)地质地貌调查:通过野外观测和测绘,记录地表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情况。
(2)钻孔勘探:选取合适位置进行钻孔勘探,获取地下岩土成分和地层结构等数据。
(3)野外样品采集:采集土壤样品、岩石样品、地下水样品等,用于室内测试。
3.室内分析:(1)岩土物性测试:对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质、水文特性等。
(2)地下水分析:对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和污染物检测,评估地下水资源状况。
(3)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数据,进行地质资料的整合和分析。
4.成果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地质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e96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c.png)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城市地质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潜在风险以及地下空间利用潜力,构建城市发展规划和灾害防控体系的基础工作。
本方案旨在确定城市地质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1. 地质环境调查(1)地质构造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地质勘探,了解城市所处地质构造类型、构造特征等。
(2)地质岩性调查:采用岩石钻探和采样等方法,获取岩性、岩石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3)地貌地貌调查:借助遥感、GPS和无人机等技术,对城市地貌进行调查,获取地貌演化历史和特征。
(4)地下水调查:通过地下水位观测、水质采样等方法,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分布与特征。
2. 地质灾害调查(1)地质灾害史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和地质调查报告,了解城市历史上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和影响程度。
(2)现场调查:选择地质灾害密集区进行现场考察,采集地质灾害的样本和数据,分析其成因机制。
(3)风险评估:结合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城市规划发展情况,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和可能影响范围。
3. 地下空间调查(1)地下工程调查:对城市地下工程如地下隧道、地铁等进行调查,了解其结构、建设历史和现状。
(2)地下管网调查:调查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等管道的布局和状况。
(3)地下空间利用潜力评估: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评估地下空间的利用潜力和可行性。
三、调查步骤1. 制定调查计划:根据城市规划和调查目标,明确调查范围、内容和调查方法。
2. 采集相关资料:查阅历史文献、地图资料等,收集与城市地质调查相关的信息。
3. 野外调查:根据调查计划,组织专业团队进行野外调查,采集样本和数据。
4.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形成分析报告和图件。
5. 结果评估和总结:根据分析报告,评估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风险和地下空间利用潜力,总结调查结果。
四、工作安排和时间进度1. 制定调查计划和方案:3天2. 采集资料和前期准备:7天3. 野外调查:30天4. 数据处理和分析:15天5. 结果评估和报告撰写:10天五、人员和资源需求1. 人员:地质工程师、测绘人员、地质勘探员等2. 装备:地质勘探设备、测量仪器、无人机、采样工具等3. 资金:调查经费、设备购置费等六、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调查计划和方案进行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作者:————————————————————————————————日期: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 年11 月目录一、城市地质调查面临的形势 (5)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 (6)三、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概况 (7)(一)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趋势 (8)(二)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现状 (10)四、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 (14)(一)指导思想 (14)(二)总体目标 (14)(三)工作思路 (15)(四)主要任务 (16)五、工作部署 (18)(一)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18)(二)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 (19)(三)城市地质调查与地下空间利用技术标准制定 (20)(四)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科技创新 (21)六、预期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 (23)(一)预期成果 (23)(二)社会经济效益 (24)七、保障措施 (26)(一)组织保障 (26)(二)技术保障 (26)(三)经费保障 (27)(四)政策保障 (27)一、城市地质调查面临的形势党的“十九大”指出,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中央要求城市工作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
城市地质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贯穿于城市运行管理的全过程。
做好城市地质工作,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地质工作提出了明确指示要求。
2016年7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湖南岳阳召开的部分省份防汛工作会议上,要求国土资源部牵头,抓紧进行详查,加快摸清城市地下情况。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
这是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姜大明部长在今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加强城市地质工作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明确要求开展地下空间三维调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示范,评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和利用前景,加快查清城市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推进城市立体发展和地下空间安全利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以及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在今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钟自然局长提出要精准了解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质工作的需求,加大力度推进调查工作。
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优化城市群结构和空间布局,需要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土地和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地质环境是影响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
总体上看,华北西北地区城市发展主要受水资源制约,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主要受土地资源制约,西南地区城市发展主要受地质环境制约。
我国19个重点城市群中,8个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合理优化城市群国土空间布局,迫切需要开展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提升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拓展城市地下发展空间,需要系统查明城市地质条件。
地表土地供应紧张是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开发地下空间是城市再开发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土地集约化和综合利用水平的必然要求。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程度总体较低,开发深度较浅,地下空间开发具有巨大潜力。
科学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禀赋特征,注重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与共生资源的协同开发,监控可能诱发的地质环境负效应。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资源条件。
我国地级以上城市每年可开采的浅层地温能资源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可实现建筑物供暖制冷面积320亿平方米,相当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两倍以上,在城市新区、重大工程、新农村建设及旧城改造过程中,可以加大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利用力度,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城市及周边地区有地质遗迹798处,具有较高的旅游、科普、生态价值。
充分利用这些地质资源,可以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改善公众生活质量。
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需要加强重大地质问题调查与监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威胁人口61万人,威胁财产185亿元,18个城市受威胁人口大多超过1万人。
我国102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9个城市2015年最大沉降量超过50毫米。
我国41个城市受岩溶塌陷影响大,42个城市受活动断裂影响较大,7个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在中度以上,54个城市地下水中发现“三致”有机物超标。
解决以上重大城市地质问题,需要加强调查评价和风险管控。
三、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概况(一)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趋势1862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duard Suess编写的《维也纳市地质》,是城市地质的第一本学术专著。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地质工作主要是在二战以后随着发展起来的。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地质在工作区域、工作思路、工作内容、调查评价方法、调查成果服务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作区域从单个城市扩展到城市群地区乃至国土规划经济开发区。
工作思路从调查分析单一的地质问题转变为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发展的需求,超前服务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作内容从单纯查清地质条件到涵盖废弃物处置、水土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多目标地球化学、生态地质调查等多种内容的综合调查研究。
工作方法从利用地球化学和物探技术为勘探开发服务拓展为多学科、多种先进的勘察、检测、分析技术相互结合,评价与编图从定性描述深入到定量评价。
地质信息从编制纸介质的图件、报告提升到建立空间数据库和GIS 平台上的地学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及时更新、动态评价和社会共享。
21世纪开始,以整体观点研究城市地质问题的工作得以深化,以适当的指标体系定量表征城市地质质量,进而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监测系统,并将其纳入城市环境总体管理的轨道。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的基础好,城市地质调查和填图任务已基本完成,开始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动态化、超前化”是近年来这些国家城市地质工作的特点。
现代城市地质工作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城市地质工作重心将倾向于已有地质数据的管理、更新与重构,构建城市三维或四维地质模型。
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国内大部分主要城市的城市地质工作,如英国已在40个城市的开展了城市地质填图工作,目前倾向于针对各个城市已有数据的整理与三维模型化,构建城市地质数据库并进行更新、管理与维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尺度的区域性三维地质模型。
二是城市地质数据与信息将倾向于地质模型结合已有的网络软件(如Google Earth)进行发布,并构建数据交流平台。
采用已有的网络软件可让非专业人员在无需培训的情况下查询、缩放和选择地质数据与地学信息。
通过构建数据交流平台,了解不同部门开展的相关工程活动,集成其它成果数据,吸收用户反馈意见,完善城市地质成果,提升各类地下数据及地质成果的可用性等。
三是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在不断扩展,面临着解决成果应用服务机制的问题。
城市地质所涵盖的内容是逐渐发展、动态的,其工作重点由最初的城市规划所需地质信息逐渐发展为囊括城市决策层在城市规划、发展、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对地质资源利用、地质安全保障和地质条件优选等方面所需的系统的、全面的地质信息。
而伴随着城市地质数据与成果的丰富,如何让数据与成果在非专业的政府管理者及社会公众得到有效利用将会是城市地质工作需要解决的难点。
四是城市地质学术研讨、成果交流与项目合作等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组织在这方面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组织通过实施研究计划、组织学术研讨、编撰城市地质专著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城市地质工作方法、成果等方面的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提高了城市地质工作的影响,对城市地质研究工作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伴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地质工作的大力发展,国际社会组织将为学术研讨、成果交流与项目合作提供更多的契机。
(二)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现状1.现有工作基础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在城市地质调查方面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完成了306个地级以上城市地质环境资源摸底调查。
2004-2012年,开展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活动断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各类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摸清了地下水、地热、矿泉水、地质景观等地质资源状况。
完成了6个城市三维地质调查试点。
2004-2009年,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杭州等市政府合作,开展三维城市地质调查,系统建立了城市地下三维结构,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决策平台和面向公众的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系统。
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广试点工作经验。
在总结试点城市地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采用部、省、市的多方合作模式,完成了福州、厦门、泉州、苏州、镇江、嘉兴、合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济南等28个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以城市群为单元,推进综合地质调查。
2010年以来,为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划的需求,组织开展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北部湾、长江中游、关中、中原、成渝等重点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工作。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强化精准服务。
打破专业界限,创新成果表达内容和方式,编制了一系列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对策建议报告,在服务城市和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地质问题防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质成果服务成效尤为明显。
2.取得的工作经验以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经验,开创了城市地质成果服务规划国土资源、重大工程安全运营和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路径,构建了地质工作服务城市规划管理的常态机制,实现了地质调查成果服务融入政府管理主流程。
以福州、厦门、嘉兴、丹阳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经验,探索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城市人民政府等三方合作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了三方积极性,建立了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模式。
大型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经验,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城市群为代表,瞄准重大需求,聚焦重大问题,打破专业界限,统筹部署工作,创新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增强了城市地质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决策建议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