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0.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择
EMEA优效性与非劣效性之间转换的考虑要点
EMEA《优效性与非劣效性之间转换的考虑要点》审评四部审评八室黄钦审校伦敦,2000年7月27日 CPMP/EWP/482/99I.前言许多近期的申报导致CPMP就优效性、非劣效性和等效性试验的解释进行讨论。
ICH E9(临床试验的统计学原则)中包含了这些问题。
ICH E10(对照组的选择)的第2步草案以及CPMP有关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南的注释中也有进一步的相关材料。
但指南未说明实践中生物利用度的某些具体困难。
从更广的角度来说,这些困难与分析时从一个设计目的向另一个目标转换相关。
所讨论的试验的类型是那些设计用于比较新产品与活性对照药的试验。
目的可以是证明:l 新产品的优效性l 新产品的非劣效性或l 两种产品等效当获得试验结果时,它们可以提出另外的解释。
因此优效性试验的结果可能仅足以支持非劣效性,而非劣效性试验的结果可能显示出支持优效性。
另外,等效性试验的结果可以显示出支持更小范围内的等效性。
这一专题满意的方法需要理解可信区间以及得到试验结果和从这些结果中得出结论的方式。
这一理解还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为什么试验结束后对把握度的计算意义不大。
为简便起见,本文从单个主要变量疗效研究的角度来说明优效性、非劣效性和等效性问题。
在VI节还对其他情况进行了评论。
整个本文件中假定临床目的的转换不会导致主要变量的选择或定义发生任何变化。
II.试验目的II.1优效性试验设计优效性试验是为了检出治疗间的差异。
分析的第一步通常是检验统计学意义,以评价试验结果是否与两种治疗的临床效果无差异的假设相符。
在质量好的试验中,统计学意义的程度(p值)提示观察到的差异(或较大的值)是偶然产生的,假定事实上并无差异。
概率越小,则假定治疗间真正无差异的可能性越小。
一旦认为“无差异”的假设不可靠,那么一定要估计差异的大小,以评价作用是否有临床意义。
这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有治疗间差异大小的最佳估计值(点估计)。
对于正态分布的数据,这通常是被看作每个组平均值间观察到的差异。
临床试验设计中的随机化与对照组选择原则
临床试验旨在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学进步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临床试验的基本要素
01 研究对象
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患者或健康志愿者。
02 干预措施
临床试验中会对研究对象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如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生活方式改变等。
03 随机化与对照组
为了评估设立对照组的方法,确保研究结果的 客观性和可靠性。
临床试验设计中的随
机化与对照组选择原
汇报人:
则
2023-12-24
目录
• 临床试验设计概述 • 随机化原则 • 对照组选择原则 • 随机化与对照组选择的实践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临床试验设计概述
临床试验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临床试验是在人体上进行的试验性研究,目的是评估新 药、疗法或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照组的选择方法
历史对照
选择之前研究的数据作为 对照,适用于已有相关研 究的情况。
外部对照
选择当前研究中未接受试 验药物治疗的一组受试者 作为对照,适用于多中心 临床试验。
安慰剂对照
选择接受安慰剂的一组受 试者作为对照,可以排除 心理作用对试验结果的影 响。
自身对照
选择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时 间点的数据作为对照,适 用于慢性疾病的长期观察 。
03 保证随机化的可重复性
应确保随机化方案的可重复性,以便其他研究人 员在类似情况下能够应用相同的随机化方法。
03
对照组选择原则
对照组的定义与目的
对照组定义
在临床试验中,对照组是指接受常规 治疗或安慰剂的一组受试者,用于与 试验组进行比较,以评估试验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
对照组目的
通过对照组,可以更好地了解试验药 物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同时也可以为 后续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EMEA优效性与非劣效性之间转换的考虑要点
EMEA 《优效性与非劣效性之间转换的考虑要点》审评四部审评八室黄钦审校伦敦,2000 年7 月27 日CPMP/EWP/482/99I. 前言许多近期的申报导致CPMP就优效性、非劣效性和等效性试验的解释进行讨论。
ICH E9(临床试验的统计学原则)中包含了这些问题。
ICH E10 (对照组的选择)的第2步草案以及CPMP有关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南的注释中也有进一步的相关材料。
但指南未说明实践中生物利用度的某些具体困难。
从更广的角度来说,这些困难与分析时从一个设计目的向另一个目标转换相关。
所讨论的试验的类型是那些设计用于比较新产品与活性对照药的试验。
目的可以是证明:l 新产品的优效性l 新产品的非劣效性或l 两种产品等效当获得试验结果时,它们可以提出另外的解释。
因此优效性试验的结果可能仅足以支持非劣效性,而非劣效性试验的结果可能显示出支持优效性。
另外,等效性试验的结果可以显示出支持更小范围内的等效性。
这一专题满意的方法需要理解可信区间以及得到试验结果和从这些结果中得出结论的方式。
这一理解还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为什么试验结束后对把握度的计算意义不大。
为简便起见,本文从单个主要变量疗效研究的角度来说明优效性、非劣效性和等效性问题。
在VI 节还对其他情况进行了评论。
整个本文件中假定临床目的的转换不会导致主要变量的选择或定义发生任何变化。
II. 试验目的II.1 优效性试验设计优效性试验是为了检出治疗间的差异。
分析的第一步通常是检验统计学意义,以评价试验结果是否与两种治疗的临床效果无差异的假设相符。
在质量好的试验中,统计学意义的程度(p 值)提示观察到的差异(或较大的值)是偶然产生的,假定事实上并无差异。
概率越小,则假定治疗间真正无差异的可能性越小。
一旦认为“无差异”的假设不可靠,那么一定要估计差异的大小,以评价作用是否有临床意义。
这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有治疗间差异大小的最佳估计值(点估计)。
对于正态分布的数据,这通常是被看作每个组平均值间观察到的差异。
E10.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择
E10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三方协调指导原则ICH指导委员会2000年7月20日ICH进程第四阶段推荐采纳该指导原则草案由相应的ICH专家小组制定,按照ICH 进程,在ICH进程第二阶段,草案被一致通过,并推荐给欧盟、日本和美国三方的管理机构以供内外讨论。
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择目录1.引言 (317)1.1 指导原则的总体安排和目的 (317)1.2 对照组的目的 (318)1.3 对照的类型 (320)1.4 临床试验的目的 (323)1.5 评价非劣效性或等效性研究的药效灵敏度和分析灵敏度 (326)2. 对照类型的详细考虑 (333)2.1 安慰剂对照 (333)2.2 无治疗并行对照(见1.3.2) (341)2.3 量效并行对照(见1.3.3) (342)2.4 阳性药物对照 (345)2.5 外部对照(历史对照) (348)3. 选择对照组 (352)附录 (353)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择和相关问题1.引言在设计临床试验时,选择对照组常常是一项关键性的决定。
这一选择对研究的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包括:对试验的推理,在研究进行和分析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倚的程度,被招募的受试者类型和募集的速度,研究终点的种类,研究结果的公众可信度,研究结果对于管理当局的可接受性,以及研究的许多其他特点,包括其实施和解释。
1.1指导原则的总体安排和目的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描述在临床研究中为证明疗效选择对照组所考虑到的一般原则,并讨论试验设计和实施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本指导原则并非任何地区的管理要求,它只是描述各种设计方案的研究能说明什么。
这些原则与所有对照试验有关,然而选择对照组对在药物研发中为证明疗效所进行的试验尤其的重要。
在选择对照组时,应当考虑现行的标准治疗、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所选方案,同时要考虑伦理方面的因素。
指导原则首先描述了选择对照组的目的和为证明有效性通常采用的对照类型。
之后探讨了通过证明非劣效性/等效性的有效性活性对照试验,及其相关的重要设计和阐述问题(参阅1.5)。
ICH指导原则
ICH指导原那么ICH简介:ICH原为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现已更名为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简称ICH〔国际协调理事会〕。
Quality Guidelines质量Q1 Stability〔稳定性〕Q2 Analytical Validation〔分析方法验证〕Q3 Impurities〔杂质〕Q4 Pharmacopoeias〔药典〕Q5 Quality of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s〔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Q6 Specifications〔质量标准〕Q7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生产质量管理标准〕Q8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药品研发〕Q9 Quality Risk Management〔质量风险管理〕Q10 Pharmaceutical Quality System〔药物质量体系〕Q11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e of Drug Substances〔原料药而研发和生产〕Q12 Lifecycle Management〔生命周期管理〕Safety Guidelines平安性S1 Carcinogenicity Studies〔致癌性研究〕S2 Genotoxicity Studies〔遗传毒性研究〕S3 Toxicokine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毒代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S4 Toxicity Testing〔毒性试验〕S5 Reproductive Toxicology〔生殖毒性〕S6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s〔生物技术药品〕S7 Pharmacology Studies〔药理学研究〕S8 Immunotoxicology Studies〔免疫毒性研究〕S9 Nonclinical Evaluation for Anticancer Pharmaceuticals〔抗癌药物的非临床研究〕S10 Photosafety Evaluation〔光平安性研究〕S11 Nonclinical Safety Testing〔非临床平安性试验〕Efficacy Guidelines有效性E1 Clinical Safety for Drugs used in Long-Term Treatment〔长期用药的临床平安性〕E2 Pharmacovigilance〔药物警戒〕E3 Clinical Study Reports〔临床研究报告〕E4 Dose-Response Studies〔量-效关系研究〕E5 Ethnic Factors〔种族因素〕E6 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标准〕E7 Clinical Trials in Geriatric Population〔老年人群的临床试验〕E8 General Considerations for Clinical Trials〔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E9 Statistical Principles for Clinical Trials〔临床试验的统计原那么〕E10 Choice of Control Group in Clinical Trials〔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取〕E11 Clinical Trials in Pediatric Population〔儿童用药品的临床试验〕E12 Clinical Evaluation by Therapeutic Category〔新抗高血压药的临床评价〕E14 Clinical Evaluation of QT〔QT临床评价〕E15 Definitions in Pharmacogenetics / Pharmacogenomics〔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组学的定义〕E16 Qualification of Genomic Biomarkers〔基因组生物标记物的条件〕E17 Multi-Regional Clinical Trials〔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E18 Genomic Sampling〔基因组采样〕Multidisciplinary Guidelines多学科综合M1 MedDRA Terminology〔监管活动医学术语〕M2 Electronic Standards〔电子标准〕M3 Nonclinical Safety Studies〔非临床平安性研究〕M4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通用技术文件〕M5 Data Elements and Standards for Drug Dictionaries〔药物词汇的数据要素和标准〕M6 Gene Therapy〔基因治疗〕M7 Genotoxic Impurities〔基因毒性杂质〕M8 Electronic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 (eCTD)〔电子通用技术文件〕M9 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ased Biowaivers〔基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生物豁免〕M10 Bio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生物样品分析的方法验证〕有效性(Efficacy Guidelines)...。
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的选择
Selection of controls in a case-control or case-base study
Robert E. Fontaine, MD, MSc Bao-Ping Zhu, MD, MS
US Expert Advisors to Chinese FETP
of neighbors handles potential geographic biases
比抽样较容易实施 Logistics more simple than
surveys
若入户调查病例家庭,这一方法很好 Good if
visits to case-household are done
邻居对照有很高的暴露机会 High probability of
对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作为对照组 A probability survey can be a control group
优点 Strength
o 较少偏倚 Less subject to biases o 抽样比例已知,因此可以计算率 Sampling fraction
known – one can estimate risk
假设病例的年龄分布不均衡 Imagine that the case
have a limited age distribution.
Group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Cases 5
35 87 15
1 1
People 11000 10000 8000 7000 5000 4000
• 若各群组罹患率不同,应使病例和对照中各组人 数平衡 If attack rates differ by group then balance cases to controls by group.
ICH-E10-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择和相关问题-20000720
ICHE10现行第四阶段版本2000年7月20日该指导原则由相应的ICH专家工作组制定,按照ICH 进程,已通过药品监管机构讨论。
在ICH进程第四阶段,最终草案被推荐给欧盟、日本和美国的管理机构采纳。
E10首次编码历史日期重新编码2005年11月E10 由指导委员会根据第二阶段程序批准,并公开征求意见。
1999年5月7日E10E10 由大会根据第四阶段程序批准,并建议三个ICH监管实体采纳。
2000年7月20日E10ICH本指导原则经2000年7月20日召开的ICH指导委员会会议上确认已达到ICH进程第四阶段,建议ICH三个监管机构采纳本指导原则。
目录1.引言 (1)1.1指南的总体框架和目的 (1)1.2对照组的目的 (3)1.2.1随机化 (4)1.2.2盲法 (4)1.3 对照的类型 (5)1.3.1安慰剂平行对照 (6)1.3.2无治疗平行对照 (7)1.3.3剂量-效应平行对照 (7)1.3.4活性(阳性)平行对照 (8)1.3.5外部对照(包括历史对照) (8)1.3.6多个对照组 (9)1.4临床试验的目的及相关问题 (9)1.4.1有效性的证据 (9)1.4.2可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0)1.4.3 比较的公平性 (11)1.4.3.1剂量 (11)1.4.3.2病人人群 (11)1.4.3.3终点选择和时间确定 (12)1.5检测灵敏度 (13)1.5.1非劣效/等效性试验的检测灵敏度 (14)1.5.1.1药效灵敏度的历史性证据和非劣效界值的选择 (15)1.5.1.2试验良好的实施 (19)1.5.2 优效性临床试验的检测灵敏度 (21)2.对照类型的详细考虑 (21)2.1安慰剂对照 (21)2.1.1描述(参阅1.3.1) (21)2.1.2减少偏倚的能力 (23)2.1.3伦理学问题 (23)2.1.4 安慰剂对照研究的用途和在特定情况下推断的正确性 (24)2.1.5设计方案的修改以及结合其他对照药解决伦理的、实践的或推断问题 (25)2.1.5.1其他对照组 (26)2.1.5.1.1三臂研究;安慰剂和活性对照 .. 262.1.5.1.2 其他剂量 (26)2.1.5.1.3析因/联合研究 (26)2.1.5.2研究设计的其他改变 (27)2.1.6安慰剂对照试验的优点 (31)2.1.6.1能可靠地证明药物的有效性 (31)2.1.6.3高效率 (32)2.1.6.4最小化受试者和研究者期望值的影响. 322.1.7安慰剂对照试验的缺点 (32)2.1.7.1伦理方面的问题(见2.1.3和2.1.4).. 322.1.7.2病人和医师的顾虑 (33)2.1.7.3通用性 (33)2.1.7.4无比较信息 (34)2.2无治疗平行对照(见1.3.2) (34)2.3剂量-效应平行对照(见1.3.3) (34)2.3.1描述 (34)2.3.2减少偏倚的能力 (36)2.3.3伦理学问题 (36)2.3.4剂量-效应研究的用途和特定情况下推断的正确性 (36)2.3.5修改设计和结合其他对照解决伦理的、实践的或推断问题 (36)2.3.6剂量-效应试验的优点 (37)2.3.6.1高效率 (37)2.3.6.2可能的伦理方面优点 (37)2.3.7剂量-效应研究的缺点 (37)2.4活性药物对照(见1.3.4) (38)2.4.1描述 (38)2.4.2减少偏倚的能力 (39)2.4.3伦理学问题 (39)2.4.4活性对照试验的应用及特定情况下推断的正确性 (40)2.4.5修改设计和结合其他对照解决伦理的、实践的问题或推断问题 (40)2.4.6活性对照试验的优点 (41)2.4.6.1伦理和实践的优点 (41)2.4.6.2信息含量 (41)2.4.7活性对照试验的缺点 (42)2.4.7.1信息含量 (42)2.4.7.2样本量大 (42)2.5外部对照(包括历史对照,见1.3.5部分) (42)2.5.1描述 (42)2.5.2减少偏倚的能力 (43)2.5.3伦理学问题 (45)2.5.4外部对照试验的用途以及在特定情况下推断的正确性 (46)2.5.5修改设计和结合其他对照解决伦理的、实践的问题或推断问题 (47)2.5.6外部对照试验的优点 (47)2.5.7外部对照试验的缺点 (48)3.选择平行对照组 (48)表1 不同情况下各种平行对照类型的用途 (50)图1 为描述有效性选择平行对照 (51)1.引言在设计临床试验时,选择对照组一直是一个关键性的决定。
临床研究中对照组的设定
临床研究中对照组的设定茅益民临床试验中设立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受试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是由试验药物引起的,还是由其他原因引起。
对照组的设置通常包括五种类型,即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剂量对照、阳性药物对照和外部对照。
前四种对照方式需要试验组和对照组来自同一个病人总体,并且随机地进入各组别;第五种外部对照受试者来自与试验组不同的病人总体,它只适合于一些特殊目的或特殊情况的试验。
保证各对照组间患者分布的均一性、基础情况的均衡性是对照临床试验取得科学结论的前提。
对照可以是平行对照,可以是交叉对照;可以是盲法,也可以是非盲法;同一个临床试验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类型的对照组形式,需视具体情况或试验目的而定。
本文重点介绍安慰剂对照和阳性药物对照。
一、安慰剂对照设置安慰剂对照的目的在于克服研究者、受试者、参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的工作人员等由于心理因素所形成的偏倚,控制安慰作用。
准确地说,安慰剂对照控制了除受试药物药理作用之外的所有对真实和表观病程的潜在影响,这些影响包括自发性的改变(疾病的自然史)、受试者或研究者的期望、使用其他治疗以及诊断或评估中的主观因素。
安慰剂对照试验是安慰剂与受试药进行比较的试验,常常是双盲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中,受试药和安慰剂之间所测得结果的差异就是在这种研究条件下受试药物作用的大小,这种安慰剂对照设计方式,不仅可反映受试药物作用是否存在,而且可测定受试药物的绝对药物作用大小。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每一项含有安慰剂的试验都是安慰剂对照试验。
例如,在阳性药物对照试验中,为了保证双盲试验的执行,常采用双模拟技巧,受试药和阳性对照药都制作了安慰剂以利于设盲,这样的临床试验是阳性药物对照试验,而不是安慰剂对照试验。
安慰剂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1、能可靠地证明受试药物的疗效;2、可检测受试药的“绝对”有效性和安全性;3、与其他任何平行对照试验相比具有较高的效率,只需要较小的样本量就可以证明受试药的治疗作用;4、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受试者和研究者的主观期望和偏倚。
临床试验设计中的随机化与对照组选择原则
安慰剂对照
方法
安慰剂对照是给予患者无药理活性的安慰剂,以排除 心理效应对疗效评估的干扰。
优点
能够控制患者心理效应,更准确地评估试验药物的疗 效。
缺点
安慰剂可能引发患者的不良反应或伦理问题,且在某 些情况下可能难以实施。
阳性药物对照
方法
01
阳性药物对照是给予患者已知有效的药物作为对照,用于评估
试验药物相对于现有治疗手段的优劣。
严格的质量控制
对试验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环 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案例分析:成功应用随机化
和对照组选择原则的临床试
05
验
案例一:某新型抗癌药物临床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
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 床试验设计。
随机化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确保各组患者数量 均衡且可比性良好。
临床试验设计中的随
机化与对照组选择原
பைடு நூலகம்
汇报人:
则
2023-12-31
目录
• 随机化原则及意义 • 对照组选择方法及优缺点 • 随机化方法与技术实现 • 对照组选择与伦理考虑 • 案例分析:成功应用随机化和对照
组选择原则的临床试验 • 总结与展望
01
随机化原则及意义
随机化定义与作用
随机化定义
在临床试验中,随机化是指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以确保每个参与者有相等的机 会接受任何一种处理。
01
受试者安全
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原则,确保受试者的 安全与健康,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处 理可能的不良事件。
02
03
隐私保护
尊重受试者的隐私权,对试验过程中 收集的个人信息和数据进行严格保密 。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专业成长2011-01-25 14:43:21 阅读26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转载: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出自:学科专家发布时间:2010-12-20生物作为学业考试科目也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经过几年的探索、磨合、提升,我市生物中考试卷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的鲜明风格,并且每年试卷的稳定度较好,但又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也是和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并且为各地市所推崇和效仿,也为一线教师所认可和接受。
福州地区这几年生物学科的中考命题工作(考题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的认可和赞赏,无论是在(宏观)试卷总体水平的把握度方面,还是在(微观)试题的精心设计、精雕细琢方面,还是在题型的严谨和创新方面,可以说在全省九地市中老大的地位无人能比。
在省级多次大型研讨会上刘国秀老师介绍福州地区生物科的命题经验已成为保留项目,每次都要做代表性发言。
今年的试卷在省里又得到了广泛、一致的称赞。
我想这样成绩的取得,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于刘国秀老师严谨的治学风格。
为了保证每年试卷的新颖度,拉近试卷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学生的联系,她要求具有命题资格的老师随时注意收集资料、收集题例,特别注意本地区发生的、和生物学科有关的问题,早安排、早布置,要求大家打有准备之战,打有把握之战,虽然搞得大家压力都很大,但当卷子得到认可时,大家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几年的试卷始终保持着生机和活力。
这也是其他八地市对福州试卷唯马首是瞻的重要原因所在。
其次,也在于国秀老师着力培养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命题人员队伍,并且对这支队伍信得过,放得开。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八县更多优秀教师的涌现,将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八县老师加入到命题的队伍中来。
经过系统的命题培训和实际的操作,不仅对个人的专业成长和业务提高是大有益处,而且对区域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都有益处。
最后,更在于福州地区的广大教师具备的良好教学水平和素质,也包括在座的各位,才能彼此相得益彰。
ICH指导原则文件目录(中英文)
ICH指导原则文件目录(中英文)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文件目录ICH的论题主要分为四类,因此ICH根据论题的类别不同而进行相应的编码分类:1. “Q”类论题:Q代表QUALITY,指那些与化工和医药,质量保证方面的相关的论题。
Q1/Q2...Q10都属于这类。
2. “S”类论题:S代表SAFETY,指那些与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临床前研究方面的相关的论题。
3. “E”类论题:E代表EFFICACY,指那些与人类临床研究相关的课题。
4. “M”类论题:M代表MULTIDISCIPLINARY, 指那些不可单独划入以上三个分类的交叉涉及的论题。
同时M又细分为5个小类:M1: 常用医学名词(Med DRA)M2: 药政信息传递之电子标准M3: 与临床试验相关的临床前研究时间的安排M4: 常规技术文件(CTD)M5: 药物词典的数据要素和标准一、ICH. 质量部分(Quality)稳定性1.Quality质量2.Q1: Stability稳定性3.Q1A(R2): Stability Testing of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 新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试验4.Q1B: Photostability Testing of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 新原料药和制剂的光稳定性试验5.Q1C: Stability Testing for New Dosage Forms 新剂型的稳定性试验6.Q1D: Bracketing and Matrixing Designs for Stability Testing of Drug Substances and Drug Products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试验的交叉和矩阵设计 Q1E: Evaluation of Stability Data 稳定性数据的评估7.Q1F: Stability Data Package for Registration Applications in Climatic Zones III andIV在气候带III和IV,药物注册申请所提供的稳定性数据8.Q2: Analytical Validation分析验证9.Q2(R1):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Text and Methodology分析程序的验证:正文及方法论10.Q3: Impurities 杂质11.Q3A(R2): Impurities in New Drug Substances 新原料药中的杂质12.Q3B(R2): Impurities in New Drug Products (Revised Guideline) 新制剂中的杂质13.Q3C(R3): Impurities: Guideline for Residual Solvents 杂质:残留溶剂指南Impurities: Guideline for Residual Solvents (Maintenance) 杂质:残留溶剂指南(保留)PDE for Tetrahydrofuran (in Q3C(R3)) 四氢呋喃的日允许接触剂量PDE for N-Methylpyrrolidone (in Q3C(R3)) N-甲基吡咯烷酮的日允许接触剂量14.Q4: Pharmacopoeias药典15.Q4A: Pharmacopoeial Harmonisation 药典的协调16.Q4B: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of Pharmacopoeial Texts for Use in the ICH Regions药典内容的评估及推荐为用于ICH地区17.Q4B Annex1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of Pharmacopoeial Texts for Use in the ICH Regionson Residue on Ignition/Sulphated Ash General Chapter附录1 药典内容的评估及推荐为用于ICH地区关于灼烧残渣/灰分常规篇18.Q4B Annex2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of Pharmacopoeial Texts for Use in the ICH Regionson Test for Extractable Volume of Parenteral Preparations General Chapter附录2 药典内容的评估及推荐为用于ICH地区关于注射剂可提取容量测试常规篇19.Q4B Annex3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of Pharmacopoeial Texts for Use in the ICH Regionson Test for Particulate Contamination: Sub-Visible Particles General Chapter附录3 药典内容的评估及推荐为用于ICH地区关于颗粒污染物测试:不溶性微粒常规篇20.Q5: Quality of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s 生物技术制品质量21.Q5A(R1): Viral Safety Evaluation of Biotechnology Products Derived from Cell Lines of Human or Animal Origin来源于人或者动物细胞系的生物技术产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估22.Q5B: Quality of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s: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Construct in Cells Used for Production of r-DNA Derived ProteinProducts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源于重组DNA的蛋白质产品的生产中所用的细胞中的表达构建分析23.Q5C: Quality of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s: Stability Testing of Biotechnological/Biological Products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生物技术/生物产品的稳定性试验24.Q5D: Deriv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 Substrates Used for Production of Biotechnological/Biological Products用于生产生物技术/生物产品的细胞底物的起源和特征描述25.Q5E: Comparability of Biotechnological/Biological Products Subject to Changes in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基于不同生产工艺的生物技术产品/生物产品的可比较性26.Q6: Specifications规格27.Q6A: Specifications: Test Procedure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New Drug Products: Chemical Substances (including decision trees) 质量规格:新原料药和新制剂的检验程序和可接收标准:化学物质(包括决定过程)28.Q6B: Specifications: Test Procedure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for29.Biotechnological/Biological Products质量规格:生物技术/生物产品的检验程序和可接收标准30.Q7: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31.Q7A: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uide for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活性药物成份的GMP指南32.Q8: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药物研发33.Annex to Q8Q8附录34.Q9: Quality Risk Management质量风险管理35.Q10: Pharmaceutical Quality System药物质量体系二、ICH.安全性部分(Safety) 致癌试验1.S1A Guideline on the Need for Carcinogenicity Studies of Pharmaceuticals 药物致癌试验的必要性2.S1B Testing for Carcinogenicity of Pharmaceuticals 药物致癌试验3.S1C(R2) Dose Selection for Carcinogenicity Studies of Pharmaceuticals药物致癌试验的剂量选择4.S1C’药物致癌试验的剂量选择的附件:补充剂量限度和有关注释遗传毒性5.S2(R1) Guidance on Genotoxicity Testing and Data Interpretation forPharmaceuticals Intended for Human Use 人用药物的遗传毒性试验和数据分析指导原则6.S2A药物审评遗传毒性试验的特殊性指导原则7.S2B遗传毒性:药物遗传毒性试验标准组合药代8.S3A Note for Guidance on T oxicokinetics: The Assessment of Systemic Exposurein Toxicity Studies 毒代动力学指导原则:毒性研究中全身暴露的评价9.S3B Pharmacokinetics: Guidance for Repeated Dose TissueDistribution Studies药代动力学:重复给药的组织分布研究指导原则慢性毒性10.S4Duration of Chronic T oxicity Testing in Animals (Rodent and Non RodentToxicity Testing) 动物慢性毒性试验的周期(啮齿类和非啮齿类)生殖毒性11.S5(R2) Detection of T oxicity to Reproduction for Medicinal Products andToxicity to Male Fertility (the Addendum dated November 1995 has beenincorporated into the core guideline in November 2005 )12.S5A药品的生殖毒性检测13.S5B雄性生育力毒性其他14.S6Preclinical Safety Evaluation of Biotechnology-Derived Pharmaceuticals 生物技术药品的临床前安全性试验15.S7A Safety Pharmacology Studies for Human Pharmaceuticals 人用药物的安全性药理研究16.S7B The Non-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for Delayed VentricularRepolarization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by Human Pharmaceuticals人用药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的非临床评价指导原则17.S8Immunotoxicity Studies for Human Pharmaceuticals人类药品的免疫毒性研究18.S9 Nonclinical Evaluation for Anticancer Pharmaceuticals 抗癌药物的临床前评价19.S10 Photosafety Evaluation三、ICH.临床部分(Efficacy)1.E1The Extent of Population Exposure to Assess Clinical Safety for Drugs Intended for Long-T erm Treatment of Non-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s 评价临床长期给药方案的安全性2.E2A Definitions and Standards for Expedited Reporting 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3.E2B(R3) Data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Individual Case Safety Reports个体病例安全性报告传递的数据要素4.E2C Periodic Benefit-Risk Evaluation Report 上市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5.E2D Post-Approval Safety Data Management: Definitions and Standards for Expedited Reporting批准后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6.E2E Pharmacovigilance Planning药物警戒计划7. E2F Development Safety Update Report8.E3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Clinical Study Reports 临床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内容9.E4Dose-Response Information to Support Drug Registration 新药注册所需量-效关系的资料10.E5(R1)Ethnic Factors in the Acceptability of Foreign Clinical Data 对国外临床研究资料的种族因素的可接受性11.E6(R1) Good Clinical Practice: Consolidated Guideline 药品临床研究规范(GCP)一致性指导原则12.E7Studies in Support of Special Populations: Geriatrics 老年人群的临床研究13.E8General Considerations for Clinical Trials 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14.E9Statistical Principles for Clinical Trials 临床试验统计原则15.E10Choice of Control Group and Related Issues in Clinical Trials 对照组的选择16.E11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儿童人群的临床研究17.E12按治疗分类的各类药物临床评价E12 Principles fo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New Antihypertensive Drugs18.E14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QT/QT c Interval Prolongation and Proarrhythmic Potential for Non-Antiarrhythmic Drugs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QT/QT c间期延长及潜在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评价19.E15 Definitions for Genomic Biomarkers, Pharmacogenomics, Pharmacogenetics, Genomic Data and Sample Coding Categories20.E16 Biomarkers Related to Drug or Biotechnology Product Development: Context, Structure and Format of Qualification Submissions四、ICH.综合部分 (Multidisciplinary)1.M1医学术语Med DRA2.M2Electronic Transmission of Individual Case Safety Reports MessageSpecification (ICH ICSR DTD Version 2.1) companion document to E2B(R3)注册资料传递所需的电子代码3.M3Guidance on Nonclinical Safety Studies for the Conduct of Human ClinicalTrials and Marketing Authorization for Pharmaceuticals与临床研究有关的临床前研究的时间安排4.M4 Organisation of the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 for the Registration of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Edited with Numbering and Section Header Changes, September 2002). Including the Annex : the Granularity Document(Revised November 2003).CTD(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包括CTD、CTD-Q、CTD-S、CTD-E和eCTD)药品词汇的数据要素和标准5.M4Q (R1) The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 for the Registration of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Quality (Edited with Numbering and Section Header Changes, September 2002)6.M4S (R2) The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 for the Registration of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Safety (Edited with Numbering and SectionHeader Changes, September 2002)7.M4E (R1) The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 for the Registration of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Efficacy (Edited with Numbering and Section Header Changes, September 2002)8.M7 Assessment and Control of DNA Reactive (Mutagenic) Impurities inPharmaceuticals to Limit Potential Carcinogenic Risk Reference:1. 《ICH 药品注册的国际要求》2. /doc/d6990802.html,3./doc/d6990802.html,/health/Health/yx/yao/20 07-08-07/6326.html。
EMEA小规模人群中临床试验总结
EMEA《小规模人群中临床试验指南(草案)》介绍审评四部审评八室赵建中审校2005年3月EMEA发布了《小规模人群中临床试验指南(草案)》征求意见。
指南中对小规模临床试验的适用条件,可提高设计效率或分析效率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不适用时应当采取的措施提供了一般性原则和具体的实例。
对此类临床试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前言本文件讨论低患病率疾病临床试验有关的问题。
在欧盟,一些罕见疾病的患者只有几千例,甚至少于100人。
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几百例患者的临床试验不切实际或根本不可能。
因此罕见疾病临床研究的实施、分析和解释,有时不同程度地受所研究疾病患病率的限制。
本文是由CHMP有效性工作组(EWP)与科学建议工作组(SAWP)的成员、孤儿药品委员会(COMP)和儿科专家组协作撰写完成。
组内的专家包括来自国家主管部门和大学的临床医生、流行病学专家和统计学家。
目前不存在只与小规模研究相关而不适用于大规模研究的方法。
但在小规模人群或规模非常小的人群中不属于常规的和/或不够常见的方法是可以接受的。
本文件简要介绍试验方法的策略。
本文件中介绍的一些方法主要用于大规模研究不可行的情况,不能认为是药物开发评价中一般性规则的调整。
药品上市申报过程中所作的决定总是不肯定的。
从来没有“不容置疑”的证据。
患者、科学家、主管部门和医药公司必须承认,这很难证明任何主张,特别是在采用医学科学广泛采用的归纳方法的情况下。
因此主管部门倾向于常用的和可靠的方法。
由于使用归纳推理有缺陷(也就是说从特殊病例得出一般性结论),在试验实施时应当尽可能认真遵循既定的指南。
这份指南专门用于这些既定指南不能被遵循的情况。
一般而言,提高设计效率和分析效率的方法也适用大规模人群的研究,但由于大规模人群的复杂性增加,所以用得不多。
如前所述,一般原理可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随机对照试验可行,即使与含几百甚至几千例患者的典型III期试验相比,其结果解释可能不够明确;(2)随机对照试验虽然可行,但把握度明显不够。
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学 (2)
临床试验生物统计的三个基本要求
应用
通用统计 分析软件
熟知
试验统计学 专业人员
公认统计 分析方法 分析
反应
统计学专业人员工作职责
• 协助主要研究者和申办者完善试验设计方案,完善病例报告表。
• 指导多中心(双盲)临床试验的标准化操作,包括随机化,设置盲底, 协助药物编码。
分析指标
主要 指标
Analysis
次要
安全
指标
指标
指导原则公认的规定 相关研究已采用(可
观性强、易于量化) 依照试验目的而定 必须明确定义和说明
临床试验进行中
试验监视
入组率
中期分析
样本量调整
提早终止试验
独立数据监视 委员会
适应性设计
数据集的确定
ITT(Intention-To-Treat)原则:
意见稿)--2018.6
参考指导原则(2)
ICH
E3: 临床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E6(R1):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指导原则
E6(R2):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综合附录 E8: 临床试验的一般性考虑 E9: 临床试验的统计原则
E9(R1) 临床试验中的估计目标与敏感性分析 E10: 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择以及相关问题 E17:计划和设计多地区临床试验的一般性原则
➢ 数据库锁定后是否有修改及修改说明 ➢ 入组、完成病例数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未入组、剔除原因) ➢ 数据库与CRF和原始病例记录的主要疗效指标及安全性(AE、
SAE、超正常值范围)指标一致性 ➢ 重要方案违背和合并用药情况一致 ➢ 统计报告、总结报告例数与锁定数据库的一致性
统计过程再现
流行病学_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流行病学_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属于选择偏倚的是:答案:入院率偏倚_奈曼偏倚_检出症候偏倚_领先时间偏倚2.常用的流行病学病因及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有:答案:描述性研究_病例对照研究_队列研究_实验流行病学研究3.横断面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的根本区别在于:答案:研究单位是否为群体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控制信息偏倚力度最大的试验设计是答案:三盲试验5.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不同是答案:干预措施不同6.临床试验中,对照组使用安慰剂的目的是答案:提高对照组的依存性7.拟对最新研制出的一种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疫苗预防效果进行评价,应选择的研究人群是答案:发病率高的人群8.甲乙两地未标化前肺癌的粗死亡率相等,但甲地人口构成中老年男性人口居多,则甲乙两地死亡率的实际情况是:答案:乙地肺癌的死亡率要高于甲地9.一项调查发现,A病的患病率高于B病,但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和季节波动是相同的,可能的原因是:答案:B病患者比A病恢复得快10.评价试验可靠性的常用指标有答案:变异系数_Kappa 值_符合率11.选项中的指标都可用来评价筛检试验方法可靠性的是答案:相关系数、变异系数和Kappa值1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答案:对比分析13.肝癌是我国排名前五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各期的治疗效果一般都较差,患者I年生存率仅为32.03%,HBV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病因,我国约10%的成年人有HBV感染。
有人建议在 HBV人群中开展肝癌筛查(甲胎蛋白检测或超声诊断),你是否赞同,主要理由是答案:不赞同,筛查岀来的病例后续无有效的治疗方案14.用生存时间评价筛查效果时,最可能会产生的偏倚是答案:领先时间偏倚15.若甲、乙两人群某病患病率分别为10% 和20%,某项筛检试验分别应用于甲、乙群体,则下述正确的是答案:试验阴性者中假阴性所占比例,甲人群低于乙人群16.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答案:患病率17.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答案: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18.在300名病例与300名对照的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有20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据此资料,计算OR值为:答案:无法计算19.筛检试验A的灵敏度为80%,筛检试验B的灵敏度为90%,若将A、B试验并联,则灵敏度最有可能为:答案:0.9920.为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可釆用答案:并联试验21.某诊断试验指标的截断值确定后,该试验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答案:患病率22.假定某病的患病率为10‰,用某项灵敏度为80%的筛检试验检查1000人的人群,则漏诊人数为答案:223.某筛检试验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0%,请问该筛检试验的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答案:4和0.2524.某筛检试验检测病例组得出某一结果的概率与对照组得出同一结果的概率的比值为答案:似然比25.以下不是经接触传播所致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的选项是答案: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26.阴性预测值的定义是答案:试验阴性者中真正为非患者的概率27.普査中对400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X线检查,结果在前者中100 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
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组
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组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有关问题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10月1日公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并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给药方案、剂量等的确定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设计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Ⅲ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
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这里两次提起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本文将对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组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 对照的必要性和设计类型比较性研究是临床试验的重要方法。
为了说明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必须选择一个可供参照、比较的对象,即对照药。
设立对照药可以科学、定量地判断,受试者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获利有多少是来自于试验药物。
在临床试验中,习惯将接受对照药治疗的受试者人群称为对照组,接受新药治疗的受试者人群称为试验组。
对照的设计类型有平行组设计和交叉设计。
平行组设计是临床试验中最常采用的设计类型,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对照组,试验组也可设计多个剂量,完全取决于试验方案。
交叉设计是受试者在试验的不同试验阶段,分别接受不同的药物。
交叉设计是将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的设计思路相结合的一种设计方法,既可以控制个体间的差异,又能减少受试者人数。
最简单的交叉设计是2×2形式,即:受试者在两个试验阶段分别接受对照药和试验药。
至于受试者在哪个阶段接受哪种药物则随机确定。
2×2交叉设计的临床试验,需要经历四个试验过程:准备阶段、第一试验阶段、洗脱期和第二试验阶段。
由于在两个试验阶段,受试者将接受不同的药物,为避免前一阶段药物对后一阶段药物的影响(延滞效应),交叉设计的临床试验必须安排足够长的洗脱期、或采取有效的洗脱手段,以消除延滞效应。
临床试验指南
临床试验指南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评估新药的安全性、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为了保障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制定临床试验指南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临床试验指南的基本内容和编写要点。
一、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临床试验指南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试验的目的、研究问题、样本量计算、对照组的选择、试验时间计划等方面。
1. 试验目的在临床试验指南中,需要明确试验的目的,即想要证明的假设是否成立。
例如,研究某种药物对特定疾病的疗效是否显著。
2. 研究问题在明确试验目的后,需要明确试验中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
例如,研究某种药物在治疗特定疾病时,是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3. 样本量计算样本量计算是确保试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计算样本量,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4. 对照组的选择对照组的选择是临床试验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试验设计的需要,可以选择安慰剂对照、正性药对照或者历史对照等方式。
5. 试验时间计划试验时间计划是为了保证试验进程的顺利进行和试验周期的合理安排。
在临床试验指南中,需要明确试验的开始时间、试验期限、随访时间等关键时间节点。
二、入选标准入选标准是指在试验中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标准。
根据试验的目的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入选标准非常重要。
1. 人群特征根据试验的需求,需要确定适合参与试验的人群特征。
例如,研究某种药物的安全性时,需要选择特定年龄段、特定性别、特定病史等特征的人群进行观察。
2. 疾病诊断标准确定试验中疾病的诊断标准非常重要,它可以保证研究对象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临床试验指南中,需要明确疾病的确诊标准和排除标准。
3. 包括与排除标准确定包括和排除标准是为了筛选出符合试验条件的研究对象。
包括标准是指符合试验入选条件的具体要求,而排除标准是指不符合试验入选条件的具体要求。
三、试验操作试验操作是指在试验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步骤和测试方法,它们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10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三方协调指导原则ICH指导委员会2000年7月20日ICH进程第四阶段推荐采纳该指导原则草案由相应的ICH专家小组制定,按照ICH 进程,在ICH进程第二阶段,草案被一致通过,并推荐给欧盟、日本和美国三方的管理机构以供内外讨论。
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择目录1.引言 (317)1.1 指导原则的总体安排和目的 (317)1.2 对照组的目的 (318)1.3 对照的类型 (320)1.4 临床试验的目的 (323)1.5 评价非劣效性或等效性研究的药效灵敏度和分析灵敏度 (326)2. 对照类型的详细考虑 (333)2.1 安慰剂对照 (333)2.2 无治疗并行对照(见1.3.2) (341)2.3 量效并行对照(见1.3.3) (342)2.4 阳性药物对照 (345)2.5 外部对照(历史对照) (348)3. 选择对照组 (352)附录 (353)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选择和相关问题1.引言在设计临床试验时,选择对照组常常是一项关键性的决定。
这一选择对研究的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包括:对试验的推理,在研究进行和分析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倚的程度,被招募的受试者类型和募集的速度,研究终点的种类,研究结果的公众可信度,研究结果对于管理当局的可接受性,以及研究的许多其他特点,包括其实施和解释。
1.1指导原则的总体安排和目的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描述在临床研究中为证明疗效选择对照组所考虑到的一般原则,并讨论试验设计和实施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本指导原则并非任何地区的管理要求,它只是描述各种设计方案的研究能说明什么。
这些原则与所有对照试验有关,然而选择对照组对在药物研发中为证明疗效所进行的试验尤其的重要。
在选择对照组时,应当考虑现行的标准治疗、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所选方案,同时要考虑伦理方面的因素。
指导原则首先描述了选择对照组的目的和为证明有效性通常采用的对照类型。
之后探讨了通过证明非劣效性/等效性的有效性活性对照试验,及其相关的重要设计和阐述问题(参阅1.5)。
在某些情况下,非劣效性的结果不能被解释为有效的证据。
特别是,非劣效性的结果如果被解释为有效的证据,该临床研究必须能够区分有效、不太有效和无效。
指导原则将比较详细地描述每一种对照组(参阅 2.0~2.5.7),并就下列问题加以讨论:·减少偏倚的能力;·与使用有关的伦理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在特定情况下的用途和推理质量;·研究设计的修改或与其他对照结合起来解决道德的、实际的或推理问题;·总的优点和缺点。
下列几份ICH指导原则都与对照组的选择特别有关:·E3:临床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内容·E4:支持药物注册的量效信息·E6:临床试验管理规范·E8: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E9:临床试验统计学指导原则尽管下面描述和讨论地各种对照组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注册用地基础研究,并被认可,但并不同时适用于所有情况。
将在第3部分,图1和表1中列出选择对照类型的一般方法。
尽管指导原则主要针对的是企图评价有效性的临床试验,所探讨的许多方面也适用于评估特定的安全性假设,和两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
1.2对照组的目的对照组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将受试药物给病人带来的结果(症状、体征或其他病状的改变)与其他因素,如疾病的自然进展、观察者或者病人的期望、其他治疗措施等造成的结果区分开来。
对照组的结果可以告诉我们,假如没有接受受试药物,病人会发生什么情况(或者接受另外一种已知有效药物,病人会发生什么情况)。
假如在特定的病人人群中,疾病的进程是相同的,或者是根据病人的特征,就可以可靠地预测任何特定受试者或受试组的结果,那么,治疗的结果就可以简单地与未接受治疗的已知结果相比较。
比如,可以假定疼痛会持续了一定时间;血压不会改变;抑郁将持续一定的时间;肿瘤将会进展;急性梗死后的死亡率和以前一样,等等。
事实上,仅在少数情况下,疾病的病程在特定人群中是可以预测的,并且可以使用以往研究过的类似的病人组作为"历史对照"(参阅 1.3.5)。
然而,在多数情况下,需要有一个并行的对照组,因为不可能预测出足够精确的研究结果。
并行的对照组是从与试验组相同的人群中选出的,并且作为研究受试药物的同一个试验的一部分按规定的方法接受治疗。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基线值,以及除了试验治疗外的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有关变量都应当相似。
达不到这样的相似性就可能在研究中引入偏倚。
这里所说的偏倚(以及在E9所说的偏倚),是指在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分析和对结果的解释等|任何方面出现的系统倾向,从而使对治疗结果的估计偏离它的真实值。
随机化和盲法是常用的两种技术,用以预防这种偏差的发生,以及保证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开始研究时彼此相似,并在研究过程中接受相似的处理(参阅ICH E9)。
试验设计是否包括有这些特性是决定其质量和说服力的关键因素。
1.2.1随机化将单一样本人群随机分人试验组或对照组能最好地确保两组的受试人群相似。
随机化可以避免那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的组间系统差异。
不能消除系统差异是没有并行随机对照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参阅1.3.5,外部对照试验)。
随机化也为统计推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盲法除了接受受试药物和对照药物之外,试验过程中,各组不仅基线值应当相似,而且对其处理和观察也应是相似的。
临床试验通常是“双盲”,是指受试者与研究者(包括数据分析者、申办者、其他临床试验人员)双方都不了解每个受试者接受的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受试者或研究人员了解治疗分配后引起的在管理、治疗或对病人的评价以及解释结果时出现的偏倚。
例如:·假如受试者知道他们服用的受试药物,受试者可能会报告有利的结果,因为他们期望得益于治疗,或者更有可能留在研究中。
·观察者可能不太会辨别和报告非治疗组的反应,而对接受活性药物治疗的病人的有利结果或不良事件更加敏感。
·了解治疗的分配情况可能会影响对研究或随访数据的收集。
·了解治疗的分配情况可能会影响对病人是否应继续接受治疗或接受伴随用药或其他辅助治疗的决定。
·了解治疗的分配情况可能会对决定是否应将某一受试者的结果列人分析产生影响。
·了解治疗的分配情况可能对选择统计分析方法产生影响。
双盲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主观评价及决定不会因了解治疗分配而受到影响。
1.3 对照的类型根据以下两个关键的特性可以对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组进行分类:(1) 所接受治疗的类型以及(2)决定谁将进入对照组的方法。
治疗类型可以是下列四种中的任何一种:(1)安慰剂、(2)无治疗、(3)不同剂量或剂量方案的受试药物、(4)以及不同的活性药物。
决定谁将进入对照组的主要方法是随机化或选择一个有别于治疗人群的对照人群(外部的或历史对照)。
本文将对照组划分为五类。
前四类为并行对照(对照组与试验组从同一人群中挑选并同时进行治疗),通常是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各组,以接受上述不同类型的对照治疗而分类。
不论接受何种比较治疗,外部(历史的)对照都归为第五类,出于对这些试验中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可比性能力及减少重大偏倚的严肃考虑,使得这种设计只能在特殊条件下使用。
研究中选用一类以上对照组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每一类对照适合于某些情况,但没有一种可以用于或适于所有的情况。
这五种类型分别是:1.3.1 安慰剂并行对照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受试药物组或外表完全相同的无活性药物组。
药物可被滴定到有效水平或耐受水平,也可以给予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剂量。
这类试验几乎总是双盲试验,受试者与研究者都不知道治疗分配情况。
本类型的名称提示其目的是以"安慰剂"为参照标准(受试者的改善是因为他或她认为是在服药),但这不是它唯一或主要的优势。
更准确地说,安慰剂并行对照设计,通过采用盲法和随机化,以及设立一个无治疗组,控制了除试验药物药理作用之外的所有对真实和表观病程的潜在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自发性的改变(疾病的自然史)、受试者或研究者的期望、使用其他治疗以及诊断或评估中的主观因素。
在研究药效时,安慰剂对照试验试图发现治疗间的差异,但在评价安全性指标时,也可能是试图证明没有(指定大小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试验是否显示差异就成为关键性的问题(见1.5)。
采用安慰剂对照组并不是说对照组不接受治疗。
在许多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新的治疗方法或安慰剂是加在通常的标准治疗之上的(所谓的‘add-on’研究,见2.1.5.2.1部分)。
1.3.2无治疗并行对照在无治疗的对照研究中,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试验治疗组或非(如,无)试验治疗组。
这种设计和安慰剂对照试验的主要区别是,治疗分配对受试者和研究者都是公开的。
因为双盲设计的优点,这种设计很可能仅仅是在下列情况下才需要和适用:即难以或不可能实行双盲(例如,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容易识别毒性的治疗);以及有理由确信研究终点是客观的,而且研究结果不大可能受1.2.2所列因素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整个试验不是双盲的,但通常仍可能运用盲态的终点评价。
这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在不能进行双盲的研究中应该经常考虑它,但它不解决已知治疗分配的情况下所带来的其他问题(参阅1.2.2)。
1.3.3剂量-晌应并行对照在随机化的、固定剂量的量效研究中,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几个固定剂量组中的一组。
受试者可能一开始就接受其固定剂量,或者逐渐升高到这一剂量,而要进行的组间比较是最终剂量。
量效研究常常是双盲的。
研究可能包括一个安慰剂(零剂量)和/或活性对照。
在浓度控制试验中,治疗组的剂量被增量到数种固定的浓度窗;这种类型的试验在概念上类似于固定剂量的量效试验。
在剂量方法对照试验中,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或多个研究药物剂量方法组中(如,每天一次同每天两次的比较,三天同柒天的比较)。
1.3.4活性(阳性)并行对照在活性对照(或阳性对照)研究中,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受试药物组或阳性对照药组。
这种试验通常是双盲的,不过有时不可能做到双盲;例如,许多肿瘤学研究,由于存在不同的给药方案、不同的给药途径(参阅1.3.2)以及不同的毒性,双盲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阳性对照试验在证明试验药物疗效方面有两个不同的目标:(1)显示受试药物的疗效与某种已知的有效药物一样好(等于,不劣于);或者(2)显示受试药物的效能优于阳性对照药。
这种阳性对照也可用于以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为主要目的的研究(参阅1.4)。
当用这种设计来证明等效/不劣于或对药物进行比较时,就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这种试验是否能够鉴别活性药物和无活性药物(参阅1.5)。
1.3.5外部对照(包括历史对照)外部对照研究是将接受受试药物的一组对象与本研究以外的一组病人进行比较,而不是与分配到不同治疗组的相同人群病人组成的内部对照组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