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在线测试题与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268f1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d.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哪些?A. 犯罪动机B. 犯罪目的C. 犯罪故意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故意的特征?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B. 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C. 行为人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D. 行为人对行为结果的必然性答案:D4. 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哪些?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手段D. 以上都是答案:D5.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在于?A. 犯罪行为是否完成B. 犯罪结果是否发生C. 犯罪行为是否被阻止D. 犯罪行为是否被放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哪些?A. 主刑B. 附加刑C. 罚金D. 没收财产答案:A、B7. 以下哪些属于主刑?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无期徒刑答案:A、B、C、D8. 以下哪些属于附加刑?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没收财产D. 缓刑答案:A、B、C9.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盗窃D. 诈骗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作为犯罪的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意外事件D. 精神病人犯罪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对)12.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对)13.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对)14.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且发生了犯罪结果。
(对)15. 犯罪的主观方面只包括犯罪故意,不包括犯罪过失。
(错)四、简答题16. 简述犯罪构成要件。
答: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0b9aa5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7.png)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甲欠乙10万元不归还,乙反复催讨,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伤害罪B、抢劫罪C、非法侵入住宅罪D、抢夺罪参考答案:A2.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某类犯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此类犯罪不包括()。
A、邪教组织犯罪B、恐怖活动犯罪C、危害国家安全犯罪D、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参考答案:A3.李某(17周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审判阶段,李某有悔罪表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可以对李某宣告缓刑B、人民法院应当对李某宣告缓刑C、如果宣告缓刑,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考验期2日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4.农民涂某在秋季某日午夜,拿着锯子到离村三里远的队有林中偷锯松树。
涂某在林中锯树的声音被同队另一过路的农民李某听见。
因月色暗淡,看不见锯树人,李某便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
当走到距离锯树处两丈远时,树正好锯断,倒下并砸在李某的头部,致李某重伤。
本案中,涂某构成()。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伤害罪参考答案:C5.关于假释与数罪并罚的相关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执行5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甲在强奸罪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抢劫罪没有得到处罚。
因此,应该撤销对甲的假释,依照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B、乙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执行过程中被减刑2年,如果乙实际服刑6年以上,可以假释C、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又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在执行4年后,对丙可以假释D、丁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丁在考验期内犯有盗窃罪,应当撤销对丁的假释,根据先减后并原则数罪并罚参考答案:D6.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刑法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6c0a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6.png)
刑法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素?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没有预见,并且轻信能够避免C.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D.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有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B.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C.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D. 为了保护非法利益而采取的防卫行为答案:D4.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预备D. 犯罪中止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犯罪未遂?A.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B.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C.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内的原因而未得逞D. 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答案:C6.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数罪并罚?A.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B.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C.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D.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答案:C7.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累犯?A.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B.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之罪的C.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但是情节较轻的D.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并且前罪和后罪属于同一类罪行的答案:B8.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自首?A.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B.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C.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追诉前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D.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追诉后,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答案:D9.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立功?A. 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B. 犯罪分子到案后有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C. 犯罪分子到案后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D. 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不属实的答案:D10.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缓刑?A.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B. 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C.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e399b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d.png)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客体B. 犯罪主体C. 犯罪客观方面D. 犯罪的主观方面答案:A2.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3.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未遂”是指?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达到既遂状态C.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损害结果答案:B4.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B. 醉酒的人犯罪C. 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D.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答案:A6. 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D. 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不论故意或过失答案:A7.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中止D. 以上都是答案:D8.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B.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三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C.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两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D.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一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答案:A9.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刑法中规定的“假释”是指?A.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认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附条件地将其置于监外执行B.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认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附条件地将其置于监外执行C.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认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附条件地将其置于监外执行D. 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认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附条件地将其置于监外执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盗窃B. 诈骗C. 故意伤害D. 非法拘禁答案:ABCD1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犯罪?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行为人在不能预见的情况下,过失造成危害结果C. 行为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造成危害结果D. 行为人由于意外事件造成危害结果答案:AB13. 以下哪些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犯罪中止D. 犯罪预备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中止D. 犯罪预备答案:ABC15. 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 犯罪情节严重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b43b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f.png)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甲在公共场合故意放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放火罪D. 盗窃罪答案:C3. 乙在没有得到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人汽车开走,乙的行为构成:A. 盗窃罪B. 侵占罪C. 诈骗罪D. 抢劫罪答案:A4. 丙因过失造成他人重伤,丙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过失致人重伤罪C. 故意杀人罪D. 抢劫罪答案:B5. 丁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伤害了他人,丁的行为:A. 构成故意伤害罪B. 构成过失伤害罪C. 不构成犯罪D. 构成故意杀人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作为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意外D. 无罪答案:A, B2.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持刀攻击时,反击致乙受伤B. 丙在看到丁偷窃他人财物时,将其制服C. 戊在被己追赶时,逃跑途中不慎将己撞倒D. 庚在被辛抢劫时,用随身携带的防身器械反击答案:A, 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私人财物D.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答案:A4.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视为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A, B, D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故意用毒药毒死乙B. 丙在与丁争吵后,用棍棒将丁打死C. 戊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将己打死D. 庚在自卫过程中,不慎将辛打死答案:A, 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完整word)刑法在线测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刑法在线测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26eb1d53c1ec5da50e270ed.png)
《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B)处罚.A、可以定罪B、不得定罪C、根据情形D、由法官裁定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C)相适应A、犯罪分子所犯罪行B、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C、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对社会危害程度3、我国刑法总则根据各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规定了(A)处罚原则A、轻重有别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人民代表裁定D、法官4、关于刑法溯及力的下面说法正确的(D).A、当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新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应新刑法.B、当时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当时刑法.C、当时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新刑法应当追诉的,试用新刑法D、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改判决继续有效.5、我国刑法的社会主义本质(A)A、阶级性B、法律性C、道德性D、文化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广义刑法是指一切(ABCD)的法律规范的总和.A、规定犯罪B、刑事责任C、刑罚D、其它2、刑法基本原则有(ABC)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阶级性原则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ABC)A、定罪上一律平等B、量刑上一律平等C、行刑上一律平等4、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依照我国刑法执行,但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如(ABC)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B、民族自制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规定的,制定由全国人大批准变通或者补充规定C、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行空器内犯罪.5、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原则主要有(ABCD)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和国家解释.错误2、无论我国还是外国公民再我国犯罪,都受我国刑事管辖.错误3、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可以对在国外犯罪在我国境内被发现的外国人行使刑事管辖权.正确4、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确5、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正确《刑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D).A、国家公民B、国家财产C、私人财产D、社会关系2、甲侮辱乙后,乙因羞愤而自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受到侮辱和死亡都是直接结果B、受到侮辱和死亡都是间接结果C、受到侮辱是间接结果死亡直接结果D、受到侮辱直接结果死亡间接是直接结果3、甲、乙两个青年在公共汽车上侮辱漫骂一位批评他们不遵守秩序的老人,致使老人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老人犯病死亡结果与甲、乙的侮辱行为二人有无因果关系.(B).A、没有B、有C、不好说D、4、任何一个犯罪构成都必须是(C)的有机统一A、主观要件B、客观要件C、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D、5、人们常说的思想犯是不是犯罪(B).A、是B、不是C、根据情况而定D、法官裁定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犯罪行为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有(ABC)A、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具有刑事违法性C、具有应受惩罚性D、具有反道德性2、抢劫罪必须是包括(ABCD)A、使用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B、抢了公私财务C、行为人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主观上有抢劫的故意3、任何一个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有(ABCD)构成要件.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4、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有(ABC)A、为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提供根据B、为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标准C、为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提供法律保障D、为法官办案难提供方便5、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ABC)A、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B、有助于准确定罪C、有助于正确量刑D、有助于惩治犯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正确2、犯罪分子的侵害社会的犯罪一定是物质的.错误3、思想无罪,言论可以有罪.正确4、犯罪是一种作为,不作为当然不能是犯罪.错误5、对被胁迫实施犯罪的人不追究刑事责任.错误《刑法学》第03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对年龄的规定(A)A、14周岁以下B、已满14不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D、18周岁以下2、不适用死刑的年龄限制(C).A、不满14周岁B、不满16周岁C、不满18周岁D、没有限制3、我国判断能否预见的标准(C).A、客观标准说B、主观标准说C、以主观标准为根据、以客观标准作参考D、以上说法都不对4、甲想伤害乙,持刀向乙大腿扎了一刀,随即逃走,不料扎中乙的动脉血管,又因当时无人到场抢救,乙流血过多而死亡.甲负(C)A、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B、故意伤人罪刑事责任C、故意伤人致死罪刑事责任D、故意杀人既遂的罪刑事责任5、可能具备正当防卫的是(D)A、防卫挑拨B、相互的非法侵害行为C、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D、制止不法侵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有关我国犯罪主体的论述正确的是(AC)A、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B、犯罪主体可以不是自然人C、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D、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可以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2、下面那些犯罪可以是单位犯罪(ABCDE).A、受贿罪B、行贿罪C、走私罪D、逃汇套汇罪E、投机倒把罪3、有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有(ABC)A、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B、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C、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D、损害不同4、行为人的行为可以认为不是犯罪的有(AB)A、不可抗力事件B、意外事件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5、不适用于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的人群或职业(ABCD)A、参加战斗中的军人B、面对可能烧伤的消防队员C、载有乘客的民航客机发生故障时的机组人员D、治疗疾病时的医生和护士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正确2、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正确3、不处于发病期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则构成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正确4、聋哑人、盲人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的,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受刑罚处罚,但又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确5、行为人误把白糖、碱面当作砒霜等毒药去毒杀人,应以犯罪未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正确《刑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存在犯罪停止形态有可能的是(C)A、过失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C、直接故意犯罪D、疏忽大意犯罪2、自动放弃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是(C)A、犯罪未遂B、犯罪终止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3、对从犯的刑事责任认定,我们通常采用(C)A、同等处罚说B、必减说C、得减说D、加重说4、自己伪造信用卡诈骗财务(C)A、连续犯B、牵连犯C、吸收犯D、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联络犯和组织犯是共同犯,帮助犯不是共同犯B、联络犯是共同犯,组织犯和帮助犯不是共同犯C、联络犯和帮助犯不是共同犯,组织犯是共同犯D、联络犯组织犯和帮助犯都是共同犯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共同犯罪行为可以是(ABC)A、共同的作为B、共同的不作为C、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D、二人以上过失犯罪2、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是(ABCDEF)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同时犯C、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罪过形式不同的D、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E、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F、事后同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3、不构成教唆犯的是(ABCD)A、被教唆人犯拒绝了教唆犯的教唆B、被教唆当时接受了教唆,但随后又打消犯意,没有进行犯罪活动C、被教唆人当时接受了教唆犯关于犯某种罪的教唆,但实际上他所犯的不是教唆犯所教唆的罪D、教唆犯对被教唆人进行教唆时,被教唆人已有实施该种犯罪的故意4、连续犯的要件有(ABCD)A、必须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B、数个行为必须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C、性质相同、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必须具有连续性D、数个性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5、牵连犯的要件有(ABCD)A、牵连犯是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B、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行为C、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D、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故意犯罪的停止状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段中,因客关原因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错误2、犯罪既邃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正确3、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终止.正确4、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正确5、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正确《刑法学》第05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刑罚的制定是由(D)指定的.A、最高人民法院B、国务院C、司法部D、全国人大2、判处罚金,应当根据(C)决定罚金数额.A、损坏金额B、物品价值C、犯罪情节D、犯罪认识态度3、罚金数额不多或者虽然较多但交纳不困难的,应(C).A、强制交纳B、随时交纳C、一次或者分期交纳D、减少或者免除交纳4、刑事处罚和行政处分的关系(D).A、都是由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组织给予的B、都是行政机关给予的C、刑事处罚是由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给予的D、刑事处罚是由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是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组织给予的5、什么是量刑适当的首要根据(D).A、犯罪性质B、犯罪情节C、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D、犯罪的事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管制的特点(ACD)A、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B、限制犯罪分子一定的自由C、对犯罪分子自由的限制具有一定的自由D、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2、拘役的特点(ABCD)A、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B、剥夺自由的期限较短C、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D、享受一定的待遇3、有期徒刑的特点(ABCD)A、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B、具有一定的期限C、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D、强迫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4、罚金和行政罚款区别正确的有(ABCD)A、罚金实行罚方法,罚款是行政处罚B、罚金适用于犯罪分子,罚款适用于一般违法分子C、适用机关不同D、适用法律根据不同5、下面那些犯罪可以有可能适用于剥夺政治权利(ABCD).A、严重犯罪B、较轻犯罪C、危害国家安全罪D、普通刑事犯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正确2、拘役和有期徒刑执行的机关不同.正确3、只有死刑或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错误4、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正确5、当犯罪人被法院一审依法判决后,应立即执行.错误《刑法学》第06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间谍罪侵犯的主观方面是(A)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2、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A)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自然人D、共同主体3、重大责任事故罪是(A)A、结果犯B、行为犯C、举动犯D、危险犯4、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受贿财物,是指(A)A、财产性利益B、财产C、利益D、实物5、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有几个量刑档次(C)A、1B、2C、3D、4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交通肇事罪按照我国现有刑法规定,分为(ABC)A、普通肇事B、肇事逃逸C、逃逸致人死亡D、酒驾重罚2、刑法理论将罪状划分为(ABCD)A、叙明罪状B、简单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3、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体有(AB)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单位D、自然人4、交通肇事罪与一般交通事故的区别在于(ABC)A、死亡一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B、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C、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直接财产损失无力赔偿数额30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D、酒后开车的5、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AB)A、间谍罪B、分裂国家罪C、恐怖活动罪D、爆炸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反革命罪后来演变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正确2、重大责任事故罪只能是过失正确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特别指国家工作人员之外的人员正确4、14周岁的王某能否是交通肇事罪主体?错误5、绝对确定的法定刑不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正确。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f14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0.png)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2.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B.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权利,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C.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D. 为了报复,对已经停止侵害行为的人进行攻击答案:D二、填空题1. 根据我国刑法,_________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应有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正当防卫2. 我国刑法规定,_________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不应有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紧急避险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故意犯罪的定义。
答案: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决意使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2.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过失犯罪的定义。
答案: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日,甲在公共场合故意伤害乙,造成乙轻伤。
请分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案例中甲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伤害乙,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符合故意犯罪的定义,因此构成故意伤害罪。
五、论述题请论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未遂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的状态。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刑法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秩序的目的,通过处罚未遂行为,可以有效地震慑潜在的犯罪行为,减少犯罪的发生。
刑法小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小知识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97756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5.png)
刑法小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刑法规定,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
A. 故意B. 过失C. 故意或过失D. 无罪过答案:C2. 根据刑法的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非法持有毒品答案:C3.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
A. 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B.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C. 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D. 犯罪行为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答案:C4. 下列行为中,哪一项属于犯罪未遂?()A. 计划盗窃但未实施B. 盗窃过程中被抓获C. 盗窃成功后逃离现场D. 盗窃未成功但未被抓获答案:D5.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拒不认罪D. 犯罪后毁灭证据答案:A6. 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是指()。
A.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预谋犯罪C.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D. 两人以上共同策划并实施犯罪答案:C7. 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自首?()A. 犯罪后主动投案B. 被抓获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逃跑D.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答案:C8.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情形可以构成正当防卫?()A. 为保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防卫B. 为保护个人财产而进行的防卫C. 为保护他人人身安全而进行的防卫D. 以上所有情形答案:D9.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中止”是指()。
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已经造成严重后果C.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D.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答案:C10.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立功?()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B. 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C.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D. 犯罪后逃逸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预谋杀人B. 激情杀人C. 过失致人死亡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答案:A、B、D2. 根据刑法,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盗窃罪?()A. 秘密窃取他人财物B. 公然抢夺他人财物C. 捡到他人遗失物后占为己有D. 以欺骗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答案:A、B3.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诈骗罪?()A.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财物B. 以虚假的身份骗取财物C. 以虚假的承诺骗取财物D. 以虚假的证据骗取财物答案:A、B、C、D4. 根据刑法,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抢劫罪?()A. 使用暴力抢夺他人财物B. 使用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C. 以其他方法使被害人不能反抗而抢夺财物D. 以暴力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答案:A、B、C、D5.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共5分)1. 犯罪未遂比犯罪既遂的处罚要轻。
刑法题库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题库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c3722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6.png)
刑法题库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B.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C.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D. 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防卫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5.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答案:无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盗窃D. 诈骗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B.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 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答案:AB8.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一人故意犯罪,一人过失犯罪D. 一人故意犯罪,一人不知情答案:A9.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自首?A. 犯罪后自动投案B. 犯罪后被抓获C. 犯罪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D. 犯罪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答案:AC10.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立功?A. 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B. 犯罪分子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C. 犯罪分子阻止他人犯罪活动D. 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对)12.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7dac0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b.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特征?A. 社会危害性B. 刑事违法性C. 应受刑罚处罚性D. 道德谴责性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3.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B.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反击C.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安全,对正在进行的暴力行为进行反击D. 为了报复他人,对已经停止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答案:D4.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5. 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最长是多少年?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预谋杀害他人B. 因争吵而临时起意杀害他人C. 过失致人死亡D. 教唆他人自杀答案:A, B7. 我国刑法中,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 犯罪后自首答案:A, B, C8.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单位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D. 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 B9. 我国刑法规定的自首有哪些形式?A. 犯罪后主动投案B. 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C. 被追诉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D. 被追诉后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答案:A, B10.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抢劫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夺公私财物B. 携带凶器抢夺公私财物C. 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D. 以其他方法公然抢夺公私财物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3fb6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0.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4.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犯罪行为不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答案:C5.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A. 是B. 否C. 视情况而定D. 部分构成犯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A. 盗窃B. 诈骗C. 故意伤害D. 非法拘禁答案:ABCD7. 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哪些?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无期徒刑答案:ABCD8.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中止D. 犯罪未遂答案:ABCD9.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哪些?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没收财产D. 驱逐出境答案:ABCD10.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不构成犯罪?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意外事件答案:ABD三、判断题11.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2.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3.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4.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e25e7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0e.png)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盗窃D.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失主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盗窃均属于犯罪行为。
而捡到钱包后未归还失主,虽然违反了道德规范,但并不构成犯罪。
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犯罪动机虽然对犯罪的定性和量刑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3.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C.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D. 正当防卫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正当防卫均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4.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警告不属于刑罚种类。
5.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死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巨大D. 盗窃数额巨大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被判处死刑。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贪污数额巨大、盗窃数额巨大均不适用死刑。
6.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巨大D. 盗窃数额巨大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盗窃数额巨大均不适用无期徒刑。
7.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较大D. 盗窃数额较大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情节较轻的,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105b1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32.png)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过失致人死亡D. 正当防卫答案:D2.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什么?A. 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B. 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C. 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D. 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答案:A3.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A. 准备犯罪工具B. 实施犯罪行为C. 完成犯罪行为D. 犯罪行为的掩盖答案:A4.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哪些?A. 自然人B. 法人C. 自然人和法人D. 国家机关答案:C5. 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共同犯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C. 共同犯罪人之间有主犯和从犯之分D. 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承担连带责任答案:B6. 刑法中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尚未完成C.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造成损害D.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未造成任何损害答案:B7.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哪些?A. 主刑和附加刑B. 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C. 罚金和没收财产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种刑罚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D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情节严重C. 犯罪后逃逸D. 犯罪后拒不认罪答案:A10. 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最长是多少年?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D结束语:以上是本次刑法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刑法的相关知识。
最新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最新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a45b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c.png)
最新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的任务?A.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B. 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C. 保障国家安全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3.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对象D. 犯罪方法答案:D5.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A.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答案:A6. 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限是多久?A. 1年B. 2年C. 3年D. 5年答案:B7.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的条件是什么?A.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期满后五年内再犯罪B.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期满后三年内再犯罪C.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期满后两年内再犯罪D.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期满后一年内再犯罪答案:A8. 我国刑法规定的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条件是什么?A. 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犯罪后自动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被抓获,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D. 犯罪后被抓获,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答案:A9.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考验期限是多久?A. 1年以下B. 1年以上5年以下C. 2年以上5年以下D. 3年以上5年以下答案:B10. 我国刑法规定的假释考验期限是多久?A. 1年以下B. 1年以上5年以下C. 2年以上5年以下D. 3年以上5年以下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盗窃D. 非法拘禁答案:ABCD1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包括哪些?A. 准备工具B. 制造条件C. 寻找同伙D. 策划犯罪答案:ABCD13.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B.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C.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D.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到犯罪目的答案:AB14. 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哪些?A. 限制加重原则B. 吸收原则C. 并科原则D. 折中原则答案:ABC15.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立功?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 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C.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D.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适用主刑和附加刑。
刑法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基础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4f148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a.png)
刑法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刑罚从重原则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据为己有D. 因紧急避险而损害他人财物答案:D二、判断题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答案:正确2.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危害性。
()答案:错误(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本身,不包括社会危害性)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的客体。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四、案例分析题某日,甲在超市购物时,发现乙正在偷窃商品。
甲立即上前制止,并在乙试图逃跑时,用力推倒乙,导致乙受伤。
请分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理由如下:首先,乙的行为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其次,甲的制止行为是为了保护超市的财产权利;最后,甲在制止过程中使用的力量并未超过必要限度,因为甲只是推倒乙,并未造成严重伤害。
五、论述题试论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有特殊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二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三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特殊程序。
这些规定的意义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同时通过教育和挽救,帮助未成年人认识错误,改正行为,重新融入社会。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a4ed9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3.png)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A.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侵害者本人C. 防卫行为必须超过必要限度D. 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合法权利答案:C4. 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不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 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D. 以上都是答案:D5.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考验期限为:A. 1年以下B. 2年以下C. 3年以下D. 5年以下答案:B6. 我国刑法规定的累犯,是指在前一次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多久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A. 3年B. 5年C. 7年D. 10年答案:B7. 我国刑法规定的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何时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A. 被追诉前B. 被追诉后C. 被判决前D. 被执行前答案:A8. 我国刑法规定的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立功可以:A.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免除处罚C. 从重处罚D. 以上都不是答案:A9. 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是:A. 限制加重原则B. 吸收原则C. 并科原则D. 折中原则答案:A10.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但尚未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A.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可以免除处罚D. 应当免除处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刑法小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b39a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3.png)
刑法小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2.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A. 犯罪的动机B. 犯罪的行为C. 犯罪的目的D. 犯罪的结果3. 刑法中的“故意”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行为人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C.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持怀疑态度D.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完全无知4.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造成乙轻伤B.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造成乙重伤C.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造成乙死亡D.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但乙并未受伤5. 我国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是指:A. 对犯罪行为进行加重处罚B. 对犯罪行为进行减轻处罚C. 对犯罪行为进行普通处罚D. 对犯罪行为不予处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A. 贪污公款B. 受贿C. 故意杀人D. 虐待家庭成员7. 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8.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得已而伤害他人B. 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不得已而损害他人财产C. 为了保护他人生命,不得已而损害他人财产D.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不得已而损害他人财产9.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于:A. 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人B. 犯罪情节较重的犯罪人C.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人D. 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人10.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互不知情C. 两人以上事先通谋,共同实施犯罪行为D.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事先没有通谋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联系。
刑法100道测试题试题及答案
![刑法100道测试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7bc81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2.png)
刑法100道测试题试题及答案100道题100分您的姓名:[填空题]*1.下列关于刑罚执行的情形,正确的是()。
[单选题]*A.甲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应由监狱执行B.乙因盗窃罪被判处管制六个月,应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正确答案)C.丙因叛逃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应由人民检察院执行D.T因非法拘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应由看守所执行答案解析:A选项死刑应为法院执行;C选项应由监狱和公安机关,而不是检察院,D选项应将看守所改为监狱。
故选B2.李某为公司仓库保管员。
某日,两歹徒为逼李某交出仓库钥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中李某抢了路边正在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
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单选题]*A.应负刑事责任。
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B.应负刑事责任。
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C.不应负刑事责任。
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D.不应负刑事责任。
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正确答案)3.依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A.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3年B.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正确答案)D.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4.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其家中的一头牲畜。
张某()。
[单选题]*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正确答案)B.属于意外事件C.应负过失致死的责任D.因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答案解析:B选项意外事件是“不应预见或者不能预见”与题干不符合;C选项疏忽: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过于自信: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B)处罚.A、可以定罪B、不得定罪C、根据情形D、由法官裁定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C)相适应A、犯罪分子所犯罪行B、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C、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对社会危害程度3、我国刑法总则根据各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规定了(A)处罚原则A、轻重有别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人民代表裁定D、法官4、关于刑法溯及力的下面说法正确的(D).A、当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新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应新刑法.B、当时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当时刑法.C、当时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新刑法应当追诉的,试用新刑法D、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改判决继续有效.5、我国刑法的社会主义本质(A)A、阶级性B、法律性C、道德性D、文化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广义刑法是指一切(ABCD)的法律规范的总和.A、规定犯罪B、刑事责任C、刑罚D、其它2、刑法基本原则有(ABC)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阶级性原则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ABC)A、定罪上一律平等B、量刑上一律平等C、行刑上一律平等4、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依照我国刑法执行,但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如(ABC)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B、民族自制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规定的,制定由全国人大批准变通或者补充规定C、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行空器内犯罪.5、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原则主要有(ABCD)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和国家解释.错误2、无论我国还是外国公民再我国犯罪,都受我国刑事管辖.错误3、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可以对在国外犯罪在我国境内被发现的外国人行使刑事管辖权.正确4、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确5、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正确《刑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D).A、国家公民B、国家财产C、私人财产D、社会关系2、甲侮辱乙后,乙因羞愤而自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受到侮辱和死亡都是直接结果B、受到侮辱和死亡都是间接结果C、受到侮辱是间接结果死亡直接结果D、受到侮辱直接结果死亡间接是直接结果3、甲、乙两个青年在公共汽车上侮辱漫骂一位批评他们不遵守秩序的老人,致使老人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老人犯病死亡结果与甲、乙的侮辱行为二人有无因果关系.(B).A、没有B、有C、不好说D、4、任何一个犯罪构成都必须是(C)的有机统一A、主观要件B、客观要件C、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D、5、人们常说的思想犯是不是犯罪(B).A、是B、不是C、根据情况而定D、法官裁定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犯罪行为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有(ABC)A、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具有刑事违法性C、具有应受惩罚性D、具有反道德性2、抢劫罪必须是包括(ABCD)A、使用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B、抢了公私财务C、行为人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主观上有抢劫的故意3、任何一个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有(ABCD)构成要件.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4、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有(ABC)A、为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提供根据B、为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标准C、为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提供法律保障D、为法官办案难提供方便5、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ABC)A、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B、有助于准确定罪C、有助于正确量刑D、有助于惩治犯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正确2、犯罪分子的侵害社会的犯罪一定是物质的.错误3、思想无罪,言论可以有罪.正确4、犯罪是一种作为,不作为当然不能是犯罪.错误5、对被胁迫实施犯罪的人不追究刑事责任.错误《刑法学》第03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对年龄的规定(A)A、14周岁以下B、已满14不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D、18周岁以下2、不适用死刑的年龄限制(C).A、不满14周岁B、不满16周岁C、不满18周岁D、没有限制3、我国判断能否预见的标准(C).A、客观标准说B、主观标准说C、以主观标准为根据、以客观标准作参考D、以上说法都不对4、甲想伤害乙,持刀向乙大腿扎了一刀,随即逃走,不料扎中乙的动脉血管,又因当时无人到场抢救,乙流血过多而死亡.甲负(C)A、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B、故意伤人罪刑事责任C、故意伤人致死罪刑事责任D、故意杀人既遂的罪刑事责任5、可能具备正当防卫的是(D)A、防卫挑拨B、相互的非法侵害行为C、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D、制止不法侵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有关我国犯罪主体的论述正确的是(AC)A、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B、犯罪主体可以不是自然人C、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D、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可以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2、下面那些犯罪可以是单位犯罪(ABCDE).A、受贿罪B、行贿罪C、走私罪D、逃汇套汇罪E、投机倒把罪3、有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有(ABC)A、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B、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C、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D、损害不同4、行为人的行为可以认为不是犯罪的有(AB)A、不可抗力事件B、意外事件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5、不适用于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的人群或职业(ABCD)A、参加战斗中的军人B、面对可能烧伤的消防队员C、载有乘客的民航客机发生故障时的机组人员D、治疗疾病时的医生和护士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正确2、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正确3、不处于发病期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则构成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正确4、聋哑人、盲人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的,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受刑罚处罚,但又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确5、行为人误把白糖、碱面当作砒霜等毒药去毒杀人,应以犯罪未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正确《刑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存在犯罪停止形态有可能的是(C)A、过失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C、直接故意犯罪D、疏忽大意犯罪2、自动放弃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是(C)A、犯罪未遂B、犯罪终止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3、对从犯的刑事责任认定,我们通常采用(C)A、同等处罚说B、必减说C、得减说D、加重说4、自己伪造信用卡诈骗财务(C)A、连续犯B、牵连犯C、吸收犯D、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联络犯和组织犯是共同犯,帮助犯不是共同犯B、联络犯是共同犯,组织犯和帮助犯不是共同犯C、联络犯和帮助犯不是共同犯,组织犯是共同犯D、联络犯组织犯和帮助犯都是共同犯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共同犯罪行为可以是(ABC)A、共同的作为B、共同的不作为C、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D、二人以上过失犯罪2、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是(ABCDEF)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同时犯C、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罪过形式不同的D、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E、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F、事后同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3、不构成教唆犯的是(ABCD)A、被教唆人犯拒绝了教唆犯的教唆B、被教唆当时接受了教唆,但随后又打消犯意,没有进行犯罪活动C、被教唆人当时接受了教唆犯关于犯某种罪的教唆,但实际上他所犯的不是教唆犯所教唆的罪D、教唆犯对被教唆人进行教唆时,被教唆人已有实施该种犯罪的故意4、连续犯的要件有(ABCD)A、必须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B、数个行为必须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C、性质相同、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必须具有连续性D、数个性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5、牵连犯的要件有(ABCD)A、牵连犯是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B、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行为C、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D、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故意犯罪的停止状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段中,因客关原因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错误2、犯罪既邃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正确3、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终止.正确4、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正确5、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正确《刑法学》第05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刑罚的制定是由(D)指定的.A、最高人民法院B、国务院C、司法部D、全国人大2、判处罚金,应当根据(C)决定罚金数额.A、损坏金额B、物品价值C、犯罪情节D、犯罪认识态度3、罚金数额不多或者虽然较多但交纳不困难的,应(C).A、强制交纳B、随时交纳C、一次或者分期交纳D、减少或者免除交纳4、刑事处罚和行政处分的关系(D).A、都是由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组织给予的B、都是行政机关给予的C、刑事处罚是由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给予的D、刑事处罚是由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是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组织给予的5、什么是量刑适当的首要根据(D).A、犯罪性质B、犯罪情节C、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D、犯罪的事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管制的特点(ACD)A、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B、限制犯罪分子一定的自由C、对犯罪分子自由的限制具有一定的自由D、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2、拘役的特点(ABCD)A、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B、剥夺自由的期限较短C、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D、享受一定的待遇3、有期徒刑的特点(ABCD)A、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B、具有一定的期限C、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D、强迫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4、罚金和行政罚款区别正确的有(ABCD)A、罚金实行罚方法,罚款是行政处罚B、罚金适用于犯罪分子,罚款适用于一般违法分子C、适用机关不同D、适用法律根据不同5、下面那些犯罪可以有可能适用于剥夺政治权利(ABCD).A、严重犯罪B、较轻犯罪C、危害国家安全罪D、普通刑事犯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正确2、拘役和有期徒刑执行的机关不同.正确3、只有死刑或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错误4、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正确5、当犯罪人被法院一审依法判决后,应立即执行.错误《刑法学》第06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间谍罪侵犯的主观方面是(A)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2、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A)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自然人D、共同主体3、重大责任事故罪是(A)A、结果犯B、行为犯C、举动犯D、危险犯4、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受贿财物,是指(A)A、财产性利益B、财产C、利益D、实物5、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有几个量刑档次(C)A、1B、2C、3D、4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交通肇事罪按照我国现有刑法规定,分为(ABC)A、普通肇事B、肇事逃逸C、逃逸致人死亡D、酒驾重罚2、刑法理论将罪状划分为(ABCD)A、叙明罪状B、简单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3、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体有(AB)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单位D、自然人4、交通肇事罪与一般交通事故的区别在于(ABC)A、死亡一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B、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C、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直接财产损失无力赔偿数额30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D、酒后开车的5、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AB)A、间谍罪B、分裂国家罪C、恐怖活动罪D、爆炸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反革命罪后来演变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正确2、重大责任事故罪只能是过失正确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特别指国家工作人员之外的人员正确4、14周岁的王某能否是交通肇事罪主体?错误5、绝对确定的法定刑不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