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地理第一章本章优化总结精品课件中图选修4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4导学课件:章末整合1

讲
栏 展小城镇是中国式城市化的大战略。
目 开 关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25 复习题 1.“S”形曲线将城市化的过程分为初期阶段、加速阶
本 段和稳定阶段。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在42%左右,当前城
讲 栏
市化进程快,正处于加速阶段。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低,工
目
开 业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改革开放前户籍管理严,限
网络构建区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章末整合
章末整合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7 思考
本
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多为团状,居民点形态接近圆形或多
讲
栏 边形,这是因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不受山地等复杂地
目
开 关
形的影响。山区的乡村聚落多沿河谷呈带状分布,或由零
星散布的民居组成,这主要是受地形、河流的影响所致。
教材详解区
适应
不适应
原因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大批农业劳动力向 ②人口增长过快
城市移动
③农村劳动力过剩
后果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许多社会问题
3.略。
章末整合
教材P11 复习题 1.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等,对乡村
聚落的分布影响显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
本
讲 栏
且连片的平原地区,密度大;山区的乡村呈散漫型分布特
目 开
点,规模也较小。气候温和湿润,适于居住、农业生产的
关
地区聚落多,气候条件严酷的地方聚落稀疏。村落多沿河
流分布,沙漠地区多在绿洲上或便于取地下水的地方。
点状松散布局。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19 复习题 1.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
栏 展小城镇是中国式城市化的大战略。
目 开 关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25 复习题 1.“S”形曲线将城市化的过程分为初期阶段、加速阶
本 段和稳定阶段。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在42%左右,当前城
讲 栏
市化进程快,正处于加速阶段。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低,工
目
开 业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改革开放前户籍管理严,限
网络构建区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章末整合
章末整合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7 思考
本
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多为团状,居民点形态接近圆形或多
讲
栏 边形,这是因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不受山地等复杂地
目
开 关
形的影响。山区的乡村聚落多沿河谷呈带状分布,或由零
星散布的民居组成,这主要是受地形、河流的影响所致。
教材详解区
适应
不适应
原因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大批农业劳动力向 ②人口增长过快
城市移动
③农村劳动力过剩
后果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许多社会问题
3.略。
章末整合
教材P11 复习题 1.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等,对乡村
聚落的分布影响显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
本
讲 栏
且连片的平原地区,密度大;山区的乡村呈散漫型分布特
目 开
点,规模也较小。气候温和湿润,适于居住、农业生产的
关
地区聚落多,气候条件严酷的地方聚落稀疏。村落多沿河
流分布,沙漠地区多在绿洲上或便于取地下水的地方。
点状松散布局。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19 复习题 1.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
2024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全册各章复习总结课件(期末复习课件)

(4)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为昼弧,位于夜半球的为 夜弧。春秋分日时以及赤道地区,各地的昼弧等于夜弧,即昼长=夜长;其余时 间除赤道外的任何地区昼弧与夜弧不等长。
说明: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长相等;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上,其中一地的昼 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5)确定距离。 晨昏线上两点间的劣弧长度就是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6)确定太阳高度。 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
(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晨线上各地同时看到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看到日落,但地方时不同(除春秋 分日外)。 日出时间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交点上的时间(地方时),日落时间则是该地所 在经线与昏线交点上的时间(地方时)。
(8)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 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7.气温和降水等值线图:此类图是在1月和7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中标注出 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判读时要根据等值线的判读方法,读出某地的气温、降 水量,从而判断气候类型。如图⑦中甲地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8.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将气温和降水点状图中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 来即可得到此类图,也可理解为该地各月的气温、降水资料都位于图中的封闭 曲线之内。判断方法与点状图基本相似,先选取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范围判断 其所属温度带,再依据降水的季节分配判断所属气候类型。如图⑧中甲、乙、 丙、丁所示气候类型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 带雨林气候。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主题归纳·能力提升
一、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一般情况下,岩石(特别是沉积岩)是成层分布的,下面的岩层比上覆的岩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本章优化总结课件 湘教版选修5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 和“缩小”
1.在不同地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
和“缩小”
地区
人类活动
对灾情的“ 影响”
社基政的会础治地经雄稳区济厚定、有 来 灾 速 生足建害救产够设发援生的防生,活财灾时恢力系,复和统能灾物,够区力在迅的
能“缩小” 灾害的影响
地区
人类活动
对灾情的“影 响”
社会经济基础 薄弱、时局动 荡、人心失稳 的地区
【解析】 在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 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 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 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活动有 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
【答案】 (1)①乙图时期河流两岸土地被 广泛开垦。②乙图时期河流两岸城镇密集, 人口密度增大。③乙图时期水土流失加重等 。 (2)在河流两岸的洪水高风险区,不建永 久性居住地。
称、影响地震损失大小的因素;主要考查获
取图文信息能力及对比分析能力。解题关键
是识记板块位置,以及理解影响地震损失的
因素。
【答案】 (1)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 地的数码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①②③④⑤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 山地震带
⑥
(2)印度洋 亚欧 美洲 广泛性、突发性 、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任答两点即可) (3)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智利震源深 度大于海地;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 。
③工程措施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性
例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洪水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在甲图所 示的时期,其灾害损失是:淹没农田200 km2,毁损房屋20间,死亡人数20人;在乙 图所示时期,灾害损失是:淹没农田 1000km2,毁损房屋500间,死亡人数300 人。造成这种灾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生活在该区,为减轻灾害损失, 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章末复习总结

【解析】本题组的设置意图在于:运用探究实 验的形式,验证相关地理原理,解释相关地理 现象。关联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区域地理空 间定位。第(1)题,只有明确中亚、西亚、东南 亚和南欧的相关位置才能顺利选出答案。
通过题干分析,∠MON一年之内大部分时间接近
直角,说明该地在赤道附近。故选C。第(2)题,该
章末复习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章 末 复 习 总 结 专题归纳整合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突破无图考图题 从2010年的各地高考试题来看,新课标卷、天津 卷、浙江卷、重庆卷、北京卷、四川卷等基本上 是“无图不成题”。但高考在考查学生读图、识图、 析图的同时,还通过部分试题彰显了“无图考图” 的特色,此类试题题目中虽没有出现图,却是 “以文考图”。预计这类题在2012年高考中还会出 现。此类试题主要集中在对日照图、景观图、区 域地图及地理事物分布图的考查,下面主要以 2010年高考试题为例说明解答此类试题的方法与 技巧。
谢谢使用
【解析】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南半球反之; 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内流河自 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故选C。
【答案】
C
2.心理地图法
“心理地图”的建立是要通过训练,把地图(景观图等)
转化到大脑中,形成脑图,以便在应用时能够做到 “胸有成图”,这也是进行地理空间定位的基础。 (1)地理景观图 景观图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真实地理环境的理解和感
完成(1)~(3)题。
(1)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
间约为(
A.10时
)
B.13时
C.16时
19时
(2)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东方 C.南方 B.西方 D.北方
)
优化方案课件地理人教选修第四章第二节

第九页,共28页。
影响集市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我国乡村集市多数分布于__乡___镇政府, 所
在地,这些地方(dìfāng)一般人口集中,(x有iān较g好的服
务设施
zhèn)
交通条件:水陆交通便利的地点,如渡口、__车___站、
公路, 沿线等处,因货物集散转运便利,人流(量chē大z ,
成为集市, 分布的理想地点
居住小区内
①商业中心体系的最基层
②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 商品
第十四页,共28页。
针对训练 1.读某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1)如要在城市中心建商务区,应建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第十五页,共28页。
(2)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 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 区 D.D地位于城市郊区(jiāoqū),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 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教材深化透析
一、“思考”(第76页) 1.A 农贸市场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它为居民提供 每天所需的农副产品,因此不能距小区太远,造成购 物不便。B离居民区太远,不方便购物;农贸市场污水、 垃圾(lā jī)以及噪声污染较严重,因此布局不能太接近 小区,更不能在小区内部,因此不宜布局在C处。
规模_小__,数量 _多__,消费人群 多____
服务对象以 本__区__域___居民为 主,兼有一定 对外服务功能
一般布局在_居__民__ _区___附近,可布 局在住宅或其他 建筑物的_底____层_
(dǐ
_居__民__聚__居__c_é_n区ɡ) 和 公共交通集散地
影响集市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我国乡村集市多数分布于__乡___镇政府, 所
在地,这些地方(dìfāng)一般人口集中,(x有iān较g好的服
务设施
zhèn)
交通条件:水陆交通便利的地点,如渡口、__车___站、
公路, 沿线等处,因货物集散转运便利,人流(量chē大z ,
成为集市, 分布的理想地点
居住小区内
①商业中心体系的最基层
②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 商品
第十四页,共28页。
针对训练 1.读某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1)如要在城市中心建商务区,应建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第十五页,共28页。
(2)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 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 区 D.D地位于城市郊区(jiāoqū),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 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教材深化透析
一、“思考”(第76页) 1.A 农贸市场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它为居民提供 每天所需的农副产品,因此不能距小区太远,造成购 物不便。B离居民区太远,不方便购物;农贸市场污水、 垃圾(lā jī)以及噪声污染较严重,因此布局不能太接近 小区,更不能在小区内部,因此不宜布局在C处。
规模_小__,数量 _多__,消费人群 多____
服务对象以 本__区__域___居民为 主,兼有一定 对外服务功能
一般布局在_居__民__ _区___附近,可布 局在住宅或其他 建筑物的_底____层_
(dǐ
_居__民__聚__居__c_é_n区ɡ) 和 公共交通集散地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单元综合提升
地形特征类题目答题模板
在高考中考查地形特征的题目,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地 形剖面图为载体来考查,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特 征的描述,以及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
1.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解题思路为:
2.地形特征的描述,其解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 2013 年 4 月 26 日开
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 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 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 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左图); 甲区域等高线地形
图(右图)。
据图示,描述图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审答流程]
[标准答案]
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
(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 北(北)低。
思考方向
地形 类型
满分术语
①地形以××为主; 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①地势××高××低、地势 自××向××倾斜; 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 大 (小 ) ①海岸线平直; 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 屿等
平原、高原、山 地、丘陵、盆地
地势
高、低
海岸线
平直、曲折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 发育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 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读图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 势的特点。
解析:图示区域海拔在600米以下,以低山丘陵为主,PQ一
线为山峰所在区域,位于图中北部地区。 答案: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中北部向四周降低(或地 势从中北部分别向南、向北降低)。
单元综合提升
地形特征类题目答题模板
在高考中考查地形特征的题目,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地 形剖面图为载体来考查,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特 征的描述,以及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
1.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解题思路为:
2.地形特征的描述,其解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 2013 年 4 月 26 日开
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 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 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 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左图); 甲区域等高线地形
图(右图)。
据图示,描述图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审答流程]
[标准答案]
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
(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 北(北)低。
思考方向
地形 类型
满分术语
①地形以××为主; 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①地势××高××低、地势 自××向××倾斜; 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 大 (小 ) ①海岸线平直; 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 屿等
平原、高原、山 地、丘陵、盆地
地势
高、低
海岸线
平直、曲折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 发育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 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读图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 势的特点。
解析:图示区域海拔在600米以下,以低山丘陵为主,PQ一
线为山峰所在区域,位于图中北部地区。 答案: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中北部向四周降低(或地 势从中北部分别向南、向北降低)。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4 城乡规划课件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课件1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 课件
第一节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
本
讲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含义和类型。
栏
目 开
2.掌握城市空间形态的类型,对比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
关
形态的成因、优缺点和代表城市。3.理解如何通过调控
城市空间形态来缓解城市问题。
自主学习区 新知梳理
第一节
本 讲
第一节
(7)大都市连绵区
a.含义:高度工业化、高度城市化地带。
本 b.布局特征:沿⑯ 交通线 发展的一系列综合性的城
讲 栏
市。
目
开 关
c.优点:连绵区内城市之间具有相对的产业互补性和基
础设施的协调性;城市具有相对⑰ 独立性 和各自的特
色;城市之间有绿化隔离带和农业地带。
d.代表地区:⑱ 美国东海岸 。
C.星座型
D.散点型
本
讲 栏
(2)下列城市属于图中空间形态的是
目 开
A.重庆
B.武汉
关 C.上海
D.大庆
()
(3)图中形态的城市建成区的主体部分有几个以上明确的
发展方向
()
A.3个
B.4个
C.5个
D.2个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4)关于图中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点在于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答案 (1)集中团块状 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
设施,且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
本 讲
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栏 目
(2)兰州 位于黄河河谷、陇海—兰新线及包兰线交会处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 课件
第一节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
本
讲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含义和类型。
栏
目 开
2.掌握城市空间形态的类型,对比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
关
形态的成因、优缺点和代表城市。3.理解如何通过调控
城市空间形态来缓解城市问题。
自主学习区 新知梳理
第一节
本 讲
第一节
(7)大都市连绵区
a.含义:高度工业化、高度城市化地带。
本 b.布局特征:沿⑯ 交通线 发展的一系列综合性的城
讲 栏
市。
目
开 关
c.优点:连绵区内城市之间具有相对的产业互补性和基
础设施的协调性;城市具有相对⑰ 独立性 和各自的特
色;城市之间有绿化隔离带和农业地带。
d.代表地区:⑱ 美国东海岸 。
C.星座型
D.散点型
本
讲 栏
(2)下列城市属于图中空间形态的是
目 开
A.重庆
B.武汉
关 C.上海
D.大庆
()
(3)图中形态的城市建成区的主体部分有几个以上明确的
发展方向
()
A.3个
B.4个
C.5个
D.2个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4)关于图中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点在于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答案 (1)集中团块状 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
设施,且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
本 讲
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栏 目
(2)兰州 位于黄河河谷、陇海—兰新线及包兰线交会处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湘教版必修1课件第1章第4节

第一章 宇宙(yǔzhòu)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dìqiú)的结构
第一页,共33页。
第一章 宇宙(yǔzhòu)中的地球
1.了解地震波的分类及其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圈层特征。 3.了解地球外部 圈层的圈层特征。 4.从人地关系角度阐述各圈层与人类活动 的关系。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古登
显加快 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 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纵波速度
地 外核 堡面 核 内核
2900 突然下降,
呈熔融状态
横波消失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
第九页,共33页。
2.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 为上下两层(如下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 别(如下表)。
其生存环境的总 圈
称
大气圈的底部、 是大气圈、水圈和
水圈的全部和岩 岩石。
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相比,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其他圈层是由无机物组成的,而生物圈是由生物构成的,是 一个非常活跃的圈层。 (2)其他圈层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而生物圈则渗透于其 他圈层之中,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 (3)生物圈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 完整的地球外部圈层。
第四页,共33页。
2.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名称
特点
地下平均____33____千米处(大陆部分)。该面下,纵波 莫霍面
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 距离地表___2_9_0_0___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 下降面(xiàj_ià_n_g__) __,横波则完全消失
第五页,共33页。
第四节 地球(dìqiú)的结构
第一页,共33页。
第一章 宇宙(yǔzhòu)中的地球
1.了解地震波的分类及其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圈层特征。 3.了解地球外部 圈层的圈层特征。 4.从人地关系角度阐述各圈层与人类活动 的关系。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古登
显加快 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 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纵波速度
地 外核 堡面 核 内核
2900 突然下降,
呈熔融状态
横波消失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
第九页,共33页。
2.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 为上下两层(如下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 别(如下表)。
其生存环境的总 圈
称
大气圈的底部、 是大气圈、水圈和
水圈的全部和岩 岩石。
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相比,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其他圈层是由无机物组成的,而生物圈是由生物构成的,是 一个非常活跃的圈层。 (2)其他圈层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而生物圈则渗透于其 他圈层之中,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 (3)生物圈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 完整的地球外部圈层。
第四页,共33页。
2.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名称
特点
地下平均____33____千米处(大陆部分)。该面下,纵波 莫霍面
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 距离地表___2_9_0_0___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 下降面(xiàj_ià_n_g__) __,横波则完全消失
第五页,共33页。
随堂优化训练人教版地理选修4 第一章 全章知识整合(人教版)

(2)热带城市
实例: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逊平原上
分布在高原
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3)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 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2.气候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 不足 400 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城市化已经推进到相对 原因 成熟阶段
续表
高低
城市化 水平 城市人 口比重 所处阶 段 原因
①气候适宜 A.①②
C.③④
D.①③
解析 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闷热 多雨,不适于人类居住。第(2)题,巴西高原地势高,气候凉爽
适宜,且高原地形平坦,因此人口相对密集,为聚落的主要分
布点。 答案 (1)B (2)D
【专题热点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
(1)城市主要 分布在平原
分散,规模小, 分散型 且有流动性
规模小而集中 团状、带状 泉水和河流附近 沙漠边缘绿洲 便于排灌和就近 湿润区 规模小而分散 分散型 南方水田区 管理 狭长且沿交通 交通发达区 带状 便利的交通条件 临近交通线 线延伸 商贸活动对人口 经济发达、交通便 商贸繁荣区 规模较大 团状 的吸引 利地区
干旱区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 60°N 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
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荒漠 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3.河流与城市区位 (1)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 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2)沿河城 市区位
(3)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如伯尔尼、
地理湘教版必修课件第一章本章优化总结

省 区 项目
地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①以盆地、山地为 主
气候类型
河流
矿产资源
④能源资源(石油、 天然气和煤炭)
江苏省
②温带、亚热带 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集,水 最大
第十八页,共37页。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2)新疆风能资源(zīyuán)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 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 (zīyuán)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 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第十五页,共37页。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3)两省产业比例的差异明显。读图可判断,新疆第 一产业大于江苏,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反。 (4) 江苏和新疆两省相互协作,新疆有丰富的资源,但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江苏经 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tōngguò)合作, 使新疆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升级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江苏则获得新疆资 源,缓解资源紧张状况,扩大市场。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biànlì)、市场广阔的 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我国的宝山钢铁 总厂。总体上讲,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 源→原料→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 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第三十页,共37页。
栏目 导引
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极有利 ③广泛分布着薄、瘦、砂、
于作物生长发育
黏、酸、盐、涝、板、冷、
④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一年 烂等性状不良的低产土壤,
生喜温作物北界大大向北推移,水稻、 还有面积广大的水土流失、
2013年中图地理选修4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2)这种景观形成主要是因为这里( ) A.交通运输便利 B.靠近地方政府驻地 C.靠近寺庙 D.人口比较多 解析:第(1)题,集市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体现了 综合性;“开庙之日,百货云集”说明它是一个庙 会,以零售为主。第(2)题,“开庙”是关键词, 说明该集市的形成与长期的宗教活动有关。 答案:(1)D (2)C
三、乡村集市
农村 1.概念:指________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 城市 外地 是_______和乡村、本地和________进行商品交换
经济交往 和____________的重要桥梁。 综合 专业 批发 2.集市的类型:______型、________型;______ 为主型、零售为主型。 3.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针对训练 2.阅读《燕京岁时记》中的一段记载,完成(1)~ (2)题。 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 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 杂技之流,无所不有。 (1)这段文字描述的是______集市景观( ) ①综合型 ②专业型 ③批发为主 ④零售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思考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诗人描写的乡村具有怎样的规模和分布特点? 【提示】 “山重水复”是关键词,说明诗人描写
的是山村聚落,受地形条件限制,乡村规模较小, 分布零散。
2.乡村聚落分布的形态 特征 主要分布区 形态接近圆形或多 中心或 耕作地区的_______ 团 边形,南北轴与东 附近地区 ____________ 状 西轴基本相等 集 平原地区沿河道或道 聚 带 路延伸方向发展;为 条带 呈_______状 型 状 躲避洪涝灾害而沿高 地分布发展 环 环山建或环水建 山区或湖塘畔 状 牧区 山区、________ 散漫型 零星散布 形态
2013年中图地理选修4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答 案 : (1) 尼 罗 河 美 索 不 达 米 亚 印 度 河 黄河—长江 (2)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这些大河的冲积平原 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古以来是农业生 产的发达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 品 (3)大河冲积平原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再加上 劳动者的农业创新,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 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针对训练 2.世界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阶 段(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中世纪阶段(公元 500年~17世纪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17世纪工业 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50年 代以后)。读“世界和我国古代城市代表性建筑景 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早期阶段,城市的功能主要有( ) ①军事防御 ②举行祭祀仪式 ③生产功能 ④消费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当商品交换由偶然性发展为经常性时,便在适于
货物集散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出现了固定的交易场
所——集市。随着交换地域的进一步扩大,集市
就可能演变为城市。
3.社会组织:城市需要维持社会生产和生活 秩序,因此要有各种社会组织机构。 如下图所示:
拓展延伸 城市的起源 关于城市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下列几种说 法: 防御说。《春秋》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筑城 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以墙为界,有内城、 外城的区别。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城里住着 皇帝高官,外城里住着平民百姓。建筑城郭的目 的是不受外敌侵犯。这个说法把“城”字看得很 重。
(1)根据材料1,分析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不同时期城市的特点
城市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
城市规划等要素的影响,由于不同时期的生产
力发展水平不同,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存
优化方案课件地理人教选修第四章章末优化总结

第十四页,共22页。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 分。合理布局和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能让居民 生活舒适、方便,促进(cùjìn)居民身心健康发 展。
第十五页,共22页。
例3 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 完成下列(xiàliè)问题。
第十六页,共22页。
No 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前占据区位优势。流通业整体健康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十五”期
间我国政府对仓储式超市进行有计划的控制。(2)乙图中,若要在①②③④⑤处选建一仓储式超市, 其最好的区位是________。谢谢使用
Image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十九页,共22页。
章末综合检测
第二十页,共22页。
本部分内容讲解 ( jiǎngjiě)结束
按ESC键退出(tuìchū)全屏 点此进入(jìnrù)课
播放
件目录
谢谢使用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章末优化总结。下图是“天津市五大片安居工程分布及三环路分布状况示意图”。仓储式超市商 品内容丰富,品种齐全,可满足客户“一站式购物”的需求。同时,选址还适应了城乡(chénɡ xiānɡ)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页,共22页。
【解析】 居住小区是指一个(yī ɡè)城市住房集中,并 有配套的商业、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 区,由若干居住小区和若干居住组团组成,并且人口 和用地达到一定规模。这五大片是安居工程,从经济 因素考虑,应该建在建筑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而这 样的地区一般是距城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这五片 居民区当中地价更高一些的应该是离市中心较近、周 围环境较好的地区。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 分。合理布局和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能让居民 生活舒适、方便,促进(cùjìn)居民身心健康发 展。
第十五页,共22页。
例3 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 完成下列(xiàliè)问题。
第十六页,共22页。
No 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前占据区位优势。流通业整体健康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十五”期
间我国政府对仓储式超市进行有计划的控制。(2)乙图中,若要在①②③④⑤处选建一仓储式超市, 其最好的区位是________。谢谢使用
Image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十九页,共22页。
章末综合检测
第二十页,共22页。
本部分内容讲解 ( jiǎngjiě)结束
按ESC键退出(tuìchū)全屏 点此进入(jìnrù)课
播放
件目录
谢谢使用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章末优化总结。下图是“天津市五大片安居工程分布及三环路分布状况示意图”。仓储式超市商 品内容丰富,品种齐全,可满足客户“一站式购物”的需求。同时,选址还适应了城乡(chénɡ xiānɡ)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页,共22页。
【解析】 居住小区是指一个(yī ɡè)城市住房集中,并 有配套的商业、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 区,由若干居住小区和若干居住组团组成,并且人口 和用地达到一定规模。这五大片是安居工程,从经济 因素考虑,应该建在建筑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而这 样的地区一般是距城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这五片 居民区当中地价更高一些的应该是离市中心较近、周 围环境较好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