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五个转变

合集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观念从“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变为引导者和辅助者,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观念从“灌输型”向“探究型”转变。

在新课改中,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数学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长,设计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不仅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观念从“应试导向”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追求高分数和应试技巧。

而新课改中,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数学思想方法、逻辑推理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教师要将数学的应用和实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美妙和实用价值。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体现了“学生为主、探究型、综合素质培养和能力为主”的特点。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

高中数学关于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观念的转变

高中数学关于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观念的转变

对于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课观点的转变论文纲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动,数学新课程在教课理念、内容选择、教课形式、学习方式、教课评论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崭新的理念和实行建议新课程的实行给传统的教课观点以巨大冲击。

而传统的教课观点则是新课程实行的强盛阻力,所以新课程呼喊着数学教课观点的转变。

数学新课程标准重申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获取现代化社会一般成员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

不单要考虑数学自己的特色,并且要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更要重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本质问题转变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说与应用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求真、务实,仔细谨慎,勇于研究等优秀个性质量.为终生发展确立优秀基础。

一、数学课程教课理念的创新新课程标准对科学的定位是培育全体学生的科学修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取一定的数学,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获取不一样的发展。

整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教育理论以下:1.注意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科学本位理念;2.从生活走向科学。

从科学走向社会; 3.注意科学研究,倡导学习方法多样化; 4.注意学科浸透,关怀科技发展; 5.组成新的评论系统。

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教课中就要解下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五大解放”:1.解下学生的眼睛,学生才能察看世界、察看社会,研究新领域,研究新事物,发现新问题;2.解下学生的脑筋,学生才能摆脱迷信、偏见、误解,破除唯书、唯师、唯上,才能独立思虑,妙想天开,结构新意;3.解下学生的双手,学生才好手、脑并用从事科学实验,从事发明创建:4.解下学生的时间.学生才能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获取更丰富的知识:5.解下学生的空间,学生才能挣脱课业的深重担担,挣脱各种考试约束,才能学一点自己想学的东西,思虑一些自己乐于思虑的问题,干一点自己快乐干的事。

同时新课程对教师自己也是一种解放,教师由“主角”转变为“副角”,减少了惟恐内容讲解不完的深重压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参加者;教师不会因为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见解或自己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而窘况:在教课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和指引者。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2008年秋季开始,江西省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笔者有幸成了这次新课程实验的第一批实施者。

经过一个学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笔者发现,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变化是巨大的,它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无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下面笔者就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目标的转变即功能定位的转变。

以往的高中数学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精英教育。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定位于面向大众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功能转变。

这样的定位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对数学的需求,更好地发挥高中数学知识对所有高中生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转变以前的高中数学教材虽然经过多次修订,但是教学的内容仍然有许多不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比如,不论学生继续学习或就业,不加区别地使用同一套教材,学习相同的内容。

而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又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和内容,满足个性化的发展。

目前,本地区使用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是北师大版的教材。

它的特点是:突出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双基,删除了过时的内容并且补充了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内容,注重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它较好地把握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内容的要求。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把教科书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枯燥、乏味。

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

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

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新课程倡导以进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进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差不多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体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数学教育目的确实是让每个人能把握有用的数学,从数学教育中尽可能多的得到益处。

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会到新课改的精髓,在观念和行为上尽快转变,从研究教数学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角度研究学数学的方式。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不同的教育观念产生不同的教育。

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要紧目的、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往往超越教学过程本身,脱离学生的现实。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操纵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学生专门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猎取知识,教学目标的预设性与学生主体进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制造性、不确定性。

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制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完全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形,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觉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动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对,与制造的欢乐无缘,师生都无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一、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策略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深度地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方可获得的东西,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

数学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直至生存方式,以此来体现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多年来,主导和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是唯一学业评价手段的教育教学方式,几乎成了教学管理和教师们教学的定势的评价行为,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因此,教师应由过去单纯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即以学生后甚至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应谋求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教学过程不仅要使学生习得基本知识和形成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过程中感悟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的策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能受用。

二、课堂教学以演算题目为重点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状况是:多数教师给学生布置成套的题目进行模式化训练,数学应用的意识不强,即使由某些应用似乎是被迫的,培养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还停留在口头上。

新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反映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数学课堂教学应把重点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上来。

数学能力一般由认知数学事实的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建构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等组成。

其中认知数学事实的能力,包括了对数、式、数学符号、数量关系、对数与式变换的认知;对空间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实物与图形的互相转化、图形中元素的认知;对命题结构、论证的一般方法的认知等。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问题的识别、分解、转化能力、解题的探究和监控能力等。

建构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包括掌握已知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来理解与解释客观事物等。

新大纲中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隐含在以上的数学能力之中。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既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新课程的保证。

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必须明确教学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标签:新课程;数学;教学方式;内涵;转变在新课标理念下编写的数学新教材带来了新理念、新思维的同时,给数学课堂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广大教师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在实践中学习。

因此,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转变:一、必须实现由“如何教”向“如何学”的转变课堂知识包括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比重是趋于加大,因此不断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活动,使教师的课前准备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

过去是着眼于将知识分成小块加以呈现,以及对课文中知识点进行强化设计,使备课的重心放在教师如何教上。

而今天,课前准备主要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着眼于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依然要扎扎实实地备好每一堂课。

精心备课的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知识储备,找到“授之以渔”的最佳方法和契合点。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和实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学生只有通过所创设的情境,来接触大量的有效信息之后,才能准确有效地加以反映;而且,教师备课时还要充分地研究学生的特点及其与教材间的关系,努力寻找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契合点,从而真正把教与学结合起来,达到师生互動的效果。

二、必须实现由“注重传授”向“注重引导”的转变课堂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和弹性化是目前国际数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

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角色不应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而应成为挖掘资源的向导,寻找真理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

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目标。

1 转变教师教的方式1.1 变主演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给学生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的时间和空间。

把教师的活动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中的数学知识模型化。

学会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2 变灌输为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灌输一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

受式学习不再是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式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1.3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要照顾个别差异。

实行分类指导,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学生身心发展在一定阶段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别差异。

教学中只有针对学生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智力差异,而且,学生存在差异性的发展。

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转变学生学的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他主的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五个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五个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五个转变20世纪的数学课堂经历了一次蜕变,从过去的传统视野转变成新的教学理念。

当今有很多人都倡导以更加先进的理念来教授数学,使得数学课堂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将介绍通过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五大转变,即:以游戏为基础的教学法、引入信息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数学设计课程的引入、强化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尊重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方法。

首先,以游戏为基础的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转变。

游戏既娱乐又有教育意义,而且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教授数学课程,或者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游戏,以便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其次,引入信息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另一种转变。

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数学课堂上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如GeoGebra),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用电子出题器,以辅助学生完成核心任务,进行有效的深入思考;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数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第三,数学设计课程的引入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转变。

数学设计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促进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强化实际应用能力也是新课程理念下一个重要的转变点。

实际应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它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关键素养。

因此,数学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最后,尊重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方法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转变,学生的主观能力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力,教师需要增加讨论课的比例,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数学,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有五大重要变化,即以游戏为基础的教学法、引入信息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数学设计课程的引入、强化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尊重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作者:陈广辉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4期从2008年秋季开始,河南、山西、江西、新疆四个省份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本人有幸成了第一批具体实践者。

经过两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发现新一轮高中数学变化是巨大的,它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无论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的调整和变革。

下面我就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转变谈一些体会。

一、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实践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生发出来的,同时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都是从新旧教育理念斗争开始的。

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教育理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理念一转变,许多困难都可能迎刃而解。

我们认为,教学必须从片面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从重教转变到重学,从教师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学生实践,从内容结构的直观呈现式教学方式转变到情景化、问题式教学探索模式,从重教学结果转变为重教学过程,从单一的、统一的分数评价转变为多元、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激励性的、过程性的动态评价体系。

二、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转变数学教育的变革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数学发展的必然。

数学教育在认识世界、规整思想和指导社会实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往的高中数学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和所谓的精英教育,而这种数学教育,如果学生没有进一步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机会,就与实践应用相差甚远,或者说根本用不上。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定位于面向大众、注重完成义务教育的同时,重视提高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真正向大众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

三、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转变以前的高中数学教材虽然经过多次修订,但仍然有许多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观念的四个转变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观念的四个转变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观念的四个转变【】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第一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和高尚的人格。

我们教师应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教学观念;转变通过近二年的课改教学工作实验,我感到收成专门大,其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现把我在课改课堂中的教学体会及教学体会总结如下:1.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收成最大的确实是自己的角色转换了。

我由原先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

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现。

我们教师的角色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治理者向引导者转变。

这种转变还表达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教学方法上开始出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比如一题多解,即可开拓思维,又可拓宽知识,还有一题多变,从课本习题变到高考试题,甚至竞赛题,我们现在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爱好与期待。

在课堂上,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集体的聪慧。

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关心,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形成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如此能够提高学习爱好,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同意式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这些方式与同意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3.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使课堂氛围变活了,知识点降低了,教学涉猎的面拓宽了,教育在进展,我们教师的教法必须不断更新。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新颖的教法不仅能吸引学生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而且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多维化有着潜移默化的阻碍。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启动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新课程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受到了高度关注和广泛关注的改革之一。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也必须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新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数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从知识传授型教学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均衡化和发展质量优先性”,这意味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进行改革和调整。

在高中数学教育方面,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科技素养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高中数学教育需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应该涵盖知识技能、学科素养、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自主探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二、从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要求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差异化教育。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老师不再是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应该做到引导、辅导、指导的角色,由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从多方面获得知识和技能,建立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情感体验等多元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在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自我认知和学术思考能力。

三、从应试教育向自主化教育转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信念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选择大量的习题、探究性的分析和探讨活动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自信、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最终形成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的良好状态。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的五个“变”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的五个“变”

学法教法研究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的五个“变”杜辉(重庆市云阳双江中学重庆云阳404500)【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不断推陈出新。

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登上教学改革的舞台。

其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因而,国家在设置高中教材时,数学教学内容有所转变,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整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手段,更新评价模式,以期尽快找到适宜的教改之路。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变”【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92-01应试教育下,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模式,都适合以分数为目的需要。

人们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即使学习好的学生,也不乏高分低能现象出现。

这让国家感受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于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被推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站上教改的前沿。

作为高中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学现状,争取早日在教改之路上取得成功。

一、数学内容的“变”新课程下,推出了新的高中数学教材。

现在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又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和内容,满足个性化的发展,摒弃了以前的高中数学教材以往所有高中生一种教材的教学诟病。

其特点突出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双基,删除了过时的内容并且补充了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内容,注重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较好的把握了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内容的要求。

例如,必修3中新增了算法的内容。

“算法”在当今数学和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已经凸现出来,他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新课改落地后,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数学教育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数学教育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数学教育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本文将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进行探析。

一、从学科本身出发,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第一次转变,是从学科本身出发,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教师通常会把数学分为几个章节,内容混乱,没有良好的知识体系。

而在新课改中,数学教育不仅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让学生通过逐步学习,把这些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中需要突出重点,通过模型、实例、历史等方法,形成知识之间的相互衔接,将数学知识串起来,学生才能形成数学思维的能力体系。

二、从学生学习条件出发,注重探索性学习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第二次转变,是从学生学习条件出发,注重探索性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育中,教师通常是以知识为目的,注重考试题的讲解,有时只是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

而在新课改中,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方法。

这样,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更容易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从教学方式出发,注重多元智能的培养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第三次转变,是从教学方式出发,注重多元智能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育以老师为中心,课堂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在新课改中,教学应该是多样化的。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呈现数学知识,用图像解释数学概念,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数学思维,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多元智能,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四、从应用出发,注重数学能力的实际应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第四次转变,是从应用出发,注重数学能力的实际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
有 重 大 的调整 和 变 革 . 它 顺 应 了 时代 发 展 的潮 流 , 构 建 了
图、 推 理 和 证 明 等 与 人 的思 维 方 式 及 社 会 发 展 等 紧密 相 关 的
知识都加进 来 , 适 应 了 社 会 需 求 的 多 样 化 和 学 生 发 展 的 个
性化.
以学 生发 展 为本 、 体 现 时 代性 、 基 础 性 和 选 择 性 的 课 程 框 架. 当前 , 我 校 使 用 的 高 中 数 学 新 课 程 是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课堂. 多媒 体教 学 平 台 的使 用 、 网络技 术 的应用等 , 都 极 大 地
增 强 了 课 堂 教 学 的效 果 .
缚; 一 切 教 学 改 革 的具 体 实 践 都 是 从 新 旧 教 育 理 念 斗 争 开 始
的. 确 立 新 的教 育 理 念 , 是教学 改革 的首要 任务. 教 育 理 念 不
的讲 解 、 单 向 的提 问 转 变 为 师 生 多 向互 动 、 学 生实践 , 从 内
容结构 的直观呈现式教 学方式 转变 到情景 化、 问 题 式 教 学 探
索模式 , 从重教学结果 转变 为重 教学过 程 , 从 单一 的 、 统 一 的
分数评价 转变为多元 、 定量 和定性 相结合 的、 激励 性 的、 过 程 性 的动 态 评 价 体 系 . 只有 这 样 才 能重 视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性 , 让 学 生 的个 性 特 长 得 到 发 展 . 二、 高 中数 学 教 学 目标 的 转 变
识; 注 重现 代信 息技 术 与课程 的整 合.


高 中数 学教 学理 念 的 转 变
理 念 是行 动 的 灵 魂 , 教 育 观 念 对 教 学 实 践 起 着 指 导 和 统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五个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五个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五个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要实现的五个转变包括:
1.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单向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
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他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自
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2.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要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者。

他们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组织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自己的思
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转变课程设置:数学课程不再只着重讲解概念和公式,更注
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要更加弹性化
和针对性,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调整;
4. 转变教学资源:采用多元化教学资源,如互联网资源、多媒
体教学和实践活动等,以更有效、丰富和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5. 转变教育评价:数学教育的评价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考试成绩,而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多方面表现,包括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评价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
激励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发生了许多转变。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笔头计算,在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

而新课改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一、知识的探究性学习: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讨论和推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合作学习: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题和展示,让学生在互相合作和交流中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应用性学习: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新课改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教学实验、教具和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的实例,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验和教具等手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课堂中引入游戏元素,将学习和游戏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五个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五个转变

数学2014·1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开展好几年了,但是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仍穿新鞋,走老路。

课程标准变了,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变了,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没有变。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融入课堂,使数学变得具体、直观、生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

1.捕捉生活素材,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越贴近,学生接纳知识的自觉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本地各类酒的酒精度,并列出常见的几种白酒、啤酒的酒精度,让学生根据人的不同酒量去选择合适的酒。

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就已经体会到百分数的作用,教师再追问:为什么这样选?酒精度实际上就是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2.设计生活情境,使探索形式具体化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因此,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模拟生活实践中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探索。

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时,我设计了买文具的活动。

我给学生提供了以下几种物品及其价格:笔记本每本7.50元,圆珠笔每支1.20元,小刀每把0.65元,橡皮每块0.80元,文具盒每个8.80元。

如果让你每次买两件物品,你决定买什么物品,应付多少钱?这样模拟生活经历,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有兴趣去探索,在不知不觉中用平常的生活经验就解决了问题。

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五转变”

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五转变”

㊀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1 15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五转变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五转变 Һ刘晓伟㊀(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江苏㊀南京㊀210000)㊀㊀ʌ摘要ɔ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承担者和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总结教学经验,加强对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保证教学活动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学习更多的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基于此,本文从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㊁加快教学模式的转变㊁加快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㊁加快教师专业素养的转变㊁加快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几个方面论述了推进高中数学教学转变的具体策略.ʌ关键词ɔ高中数学;教学转变;实践;策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也就决定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各方面都有了更高㊁更新的要求.在高中阶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践行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转变,解决以往教学内容教学知识面狭窄㊁课程结构简单㊁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推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成为学生日后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平台,确保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㊁加快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作为现代化的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自身的准确定位,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以及扮演的角色,充分认识到教学观念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工作.教师要有效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远大的教学志向.比如,在为学生讲解高中数学 函数的基本性质 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案设计,在备课时思考要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构思完成更有秩序的教学活动,学生也只需要根据教师的引导主动学习全新的知识点,留出一定的时间加强训练,这样就能顺理成章地推动教学活动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然而,教师也要注意到这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要主动改变传统的一言堂㊁满堂灌等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要教会学生如何借助各种教学辅导材料搜集和整理学习资料,为学生传授学习活动应遵守的原则,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作为教学研究的一部分,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由于函数的学习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之前所学的函数的概念㊁函数的表示方法几个层面进行考虑,调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留出更多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去说㊁去做,不断开发全新的教学路径.除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外,教师也要改变对传统教学工具的用法,要巧妙地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注重实践㊁反思㊁再实践㊁再反思,寻求在师生的携手合作下实现共同发展,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时间更上一层楼的发展,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课程散发的内在魅力.二㊁加快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利影响.在具体的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条件和对知识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能力,同时要加快对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学习高中数学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扮演好教学组织者㊁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节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先讲解㊁再让学生练习㊁最后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让教学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紧扣,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找准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先为学生讲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相关概念,为学生直观地展示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边讲解边帮助学生理解.接下来,当学生明确了斜率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又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根据教材中例题的解法完成相关练习题的解答,在这其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是否具有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当学生完成课堂训练之后,教师就要观察学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针对全体学生知识点相对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再次讲解.这样一来,就很好地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以题海战术为主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为学生传授了正确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平台,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程的学习探究活动,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养成自主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进一步帮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做好学习活动的小主人.三㊁加快教师教学素养的转变随着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除了要完成为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之外,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固自.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1 15身的知识体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创设更有利的学习条件.比如,在为学生传授高中数学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相关的知识点时,由于这节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只是依靠教师一味地运用口头语言为学生讲解,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就要合理地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更直观㊁具体的学习体验.在这节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图片功能为学生展示圆柱㊁圆锥㊁三棱柱㊁三棱锥等空间几何体,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并让这些空间几何图形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教师要把握教学时机,为学生讲解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联系空间几何体的形状特征思考如何科学地运用这些数学公式.而为了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学会拆分空间几何体,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计算方向,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各项功能,把立体的图形转化为更直观㊁更具体的平面图形,进而带领学生在更加具象的图形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只有教师积极主动地给自己 充电 ,才能合理地利用更先进的教学工具,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四㊁加快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新课标改革不仅在教材内容上设置了相应的变化,也要求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过去的接受学习㊁死记硬背㊁机械训练中脱离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勤于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比如,在学习高中数学 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课时,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情景设置,帮助学生感受数学课程学习的魅力,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坚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㊁探究㊁思考,这个过程中就能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快速掌握更多知识,不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学生通过自主观察㊁探究和思考,就能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件可能是随机事件,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帮助教学活动满足新教材的要求,让学生以自主㊁探究㊁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更加重视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㊁获取新知识㊁分析和解决问题㊁合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影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学生也能在课堂上学会自主学习.这样既满足了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也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让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持续有效的过程,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五㊁加快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课后评价也是组成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评价,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在其中查缺补漏,这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比如,在学习完高中数学课程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之后,教师要及时展开教学评价,在其中总结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指明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向.在这节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要能够对三角函数的定义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在绘制三角函数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首先,教师在开展课后评价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㊁学习状态㊁学习成果㊁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其次,教师要借助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环节明确学生能否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能否主动提出问题㊁分析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还要让教学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让学生之间展开互评,真正为学生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学习,超越自我.通过对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学生能更好地树立学好数学课程的信心,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确保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朝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从而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新课标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体系提出了新挑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研究教学的本质,深入理解教学目标㊁教学方法㊁教学资源等之间的关系,有的放矢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要推动教学理念㊁教学模式㊁学生的学习方法㊁教学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的转变,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进一步挖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让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位,全面培养具有较高数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ʌ参考文献ɔ[1]陈欣.利用新方法改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思路构建[J].高考,2020(18):17.[2]王鹏武,翟佐明.新课改下农村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变的思考与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14):20.[3]司春雷.关于改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06):86.[4]陈彦彦.如何用 深度学习 改变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20(02):226-227.[5]蒋智群.高中数学如何通过改变评价模式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改革[J].新课程(中学),2015(11):6-7..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随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育的推行,教学改革也逐渐被引入课堂。

在教学改革方面,我们需要做出的最大调整是转变观念,进行方式和方法的全面革新,使学生对数学更加热爱和理解。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我们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内容的重要性转向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带领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上。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全面革新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需要从单一的讲解转向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资源,如案例分析、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化中收获真正的知识。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需要注重实际应用,强化对学生阅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按学生的需要,设置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习中更容易获取知识。

三、学生评估的全面推行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给出适当的评估标准和参考策略,并及时纠正他们的学习不足之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我们需要更注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进行方式和方法的全面革新,以及学生评估的全面推行,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形式和方式,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教育领域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本文将从传统教学方法到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进行探讨。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消化吸收。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主导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理念开始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转变。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倡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内容也发生了转变。

不再局限于数学知识的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逐渐扩展到数学的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素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接受,教学手段主要是以讲授为主,配以板书和教材。

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开始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合应用。

除了传统的讲授方式外,还引入了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五个转变
作者:杨强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59 更新时间:2009-8-13 【摘要】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在观念和行为上尽快转变,从研究教数学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角度研究学数学的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转变学生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

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所以,新课程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数学教育目的就是让每个人能掌握有用的数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从数学教育中尽可能多的得到益处。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教师行为重新构建。

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在观念和行为上尽快转变,从研究教数学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角度研究学数学的方式。

现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五个转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不同的教育观念产生不同的教育。

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往往超越教学过程本身,脱离学生的现实。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
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教学目标的预设性与学生主体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

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师生都无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

( 1)教师不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2)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平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三、情感互动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只是数学的科学性,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人文性、艺术性,缺乏对情感活动和情感培养的关注,加剧了教学的情感严重缺失,抑制了数学教学功能的整体体现,也是学生素质的一种缺憾,影响了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教师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

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赏识、期待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最好动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展示自我、探索创新的机会。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充分发展。

四、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把数学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数学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错误的估计了学生学习数学潜力,更多的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训练和培养。

新课程要求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应改变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作为考核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

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多方面观察和评价。

从静态的、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转为动态的、多维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从注重智力的评价转为注重多元能力的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和教学相长的过程,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

例如: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又能促进学生注重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

完善的评价方式
的运用就能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习上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学习的充满兴趣。

五、教学手段的转变
知识经济来临本身就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正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从而改变教学的传统模式。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就是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编制概念教学程序、练习程序、指导程序,这些程序的应用将改变数学教学的现状。

( 1)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具有发
音、作图等功能,借助计算机进行比较抽象的概念、法则的教学,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函数的教学,计算机可以很快的描绘函数图像,反应函数的变化规律,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2)增加了课堂信息的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时间,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

(3)现代信息技术将改变教师的传统地位,更多的扮演监督者与辅导者的角色,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极为有力。

(4)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促进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当然,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数学教学,而只能起辅助作用。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及学生的探究来完成。

总之,正如朱子蔓所说“围绕生活、联系生活、围绕生命、关爱生命、围绕学生、关爱学生”。

数学教师应改变观念,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己的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