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2新中国的诞生 练习题
【历史】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0c6ed27284b73f342500c.png)
【历史】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1)材料一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材料三中公约组织的名称是什么?(4)上述三则材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哪一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杜鲁门主义。
(2)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是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根据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北大西洋公约》,该条约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共同签订;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最新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2584cddddccda38366baf3c.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工化是展和社会步的必由之路,中国工化一路走来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
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量和量的比(1)从一表格中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材料二:(2)材料中二与哪一史事件有关?依据三可看出一事件有什么特点?合所学知分析一事件来的影响?材料三:(3)比材料三中的两幅片,概括指出从四到五我国工制造域生的化。
材料四: 2001 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的融合一步加快。
2012 年,中国工制成品出口达到 1.9 万元,比 2002 年增 5.6 倍;机商品出口 8632 美元,比 2002 年增 6.4 倍⋯⋯。
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企的新能力和核心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造”等誉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 牌大国”向“品牌大国” 步。
据, 2011 年我国共授明利 17.2 万件,其中企的明利年度授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我国国利申量已居世界第四位。
(4)根据材料四并合所学知,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 的原因。
(5)合上述材料,工化道路的,你有何。
【答案】( 1)我国工水平很低,基有量薄弱;工品的人均量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
(2)一五划先展重工我国开始改工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工化。
(3)从仿制到注重自主研制(符合意的其他答案也可)(4)原因:“科教国” 略的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社会主市体制的初步确立;全球化;国家鼓励科技新;企自主研能力的提升等等。
(答出其中的任意两点即可,符合意的其他答案也可)(5)依据本国国情和国境的化,走适合本国的工化道路。
(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解】(1)依据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和量的比”并合所学知可知,从一表格中我能提取到的信息有:我国的工水平很低,基薄弱,不全,多重要工品的人均有量低于的国家美国,也低于展中国家印度。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2新中国的诞生 练习题-精选文档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2新中国的诞生 练习题-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c10e94055270722192ef768.png)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4.2新中国的诞生练习题一、单选题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 辽沈战役胜利后B. 淮海战役胜利后C. 平津战役胜利后D. 渡江战役胜利后2.使中国结束了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独立的历史事件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抗日战争的胜利C. 中华民国的建立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乡愁四韵》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令人回味无穷。
“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
历史上,造成台湾与大陆三次分隔的事件有()①荷兰侵占台湾②甲午中日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4.67年前与两岸分离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是()A. 南京解放,蒋介石政府退守台湾B.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C.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D.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5.1949年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一年。
以下场景我们在1949年可以看到()A. 西藏地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C. 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6.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A. 中国共产党成立B. 三大战役胜利C. 开国大典D. 三大改造完成7.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基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③中国民国成立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8.184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属于( )A. 资本主义社会B. 封建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9.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4.2《 新中国的诞生》 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4.2《 新中国的诞生》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c815c21a8956bec0975e3d9.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2《新中国的诞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4月23日的那一晚,整个南京城的人们恐怕都难以入眠,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又一次历史交替,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都撤了……与上述情景相关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到()A.台湾B.香港C.东北地区D.澳门3. 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
请问这座城市是指()A.北平B.南京C.武汉D.台湾4.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5.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
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A.洋务运动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6.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7. 如图中召开的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A.重庆谈判B.一五计划C.三大改造D.成立新中国8.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选举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朱德D.彭德怀9. 与下图所示战役形势相符合的歌词或口号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B.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10.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 )A.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C.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的自主的国家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1. 新中国建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2.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4.2《新中国的诞生》习题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4.2《新中国的诞生》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8da8fff12d2af90342e660.png)
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时间〔〕A、1949年1月B、1949年2月C、1949年3月D、1949年4月2、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
……〞的诗句。
这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以下图中的这一天标志着〔〕A、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B、人民解放战争完毕C、新民主主义革命终结D、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4、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登载了一幅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完毕了!〞下面表达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5、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A、延安B、南京C、北平D、上海6、右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国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7、今年,我们将隆重举行国庆60周年大典。
以下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②北平和平解放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8、在以下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9、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辛斗争才最终取得革命胜利?〔〕A、22年B、27年C、28年D、30年11、随着中国经济的开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参考答案:1、C2、D3、D4、B5、C6、C7、C8、B9、B 10、D 11、A。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2.4《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2.4《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e6f13240c844769eaeee9.png)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1 大题 10 题单选题(总分 100 分,共 10 题)1. (10分)右图所示建筑为原江西大旅社。
在这里()A. 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吹响了共和的号角B.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揭开了革命新篇章C. 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了人民的军队D. 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开辟了革命新道路2. (10分) 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A. 诞生了中国共产党B.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D. 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 (10分)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②“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 (10分) 1995年4月19日,纽约《世界日报》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下列诗句与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有关的是()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D.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5. (10分)下图是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等。
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A. 京师同文馆B. 京师大学堂C. 北京大学D. 黄埔军校6. (10分) 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 抗日战争7. (10分)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
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https://img.taocdn.com/s3/m/435ba551804d2b160b4ec084.png)
新中国的诞生
要 点 探 究
探究点一 如何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
(1)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程来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
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 的国家。中国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结束了,开 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从所处的革命时期来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
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北京 , (2)首都、纪年:大会决定以________ 北平 为首都并改名________ 采用________ 公元 纪年等。 毛泽东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______ 朱德 、 (3)领导机构:会议选举_______ 刘少奇 、_______ 宋庆龄 等人为委员,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_______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拉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
命的胜利。故选D。
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课 堂 小 结
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课 外 链 接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 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象 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
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2004年3月14日,第十
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4.七届二中全会后不久,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 政治 5.意义: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__________ 上、 思想 上的准备。 ________
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一框 新文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一框 新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898d184b73f242326c5f20.png)
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一框新文化运动[见学生用书P28]一、选择题1.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1915年”“《新青年》”“民主、科学”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C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新文化运动D .辛亥革命【解析】 洋务运动的关键词是“自强”“求富”;戊戌变法的关键词是“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的关键词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C )A .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B .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 .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 .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陈独秀”,从“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可以看出陈独秀对民众不关心民主政治的现状不满意。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由此可知C项正确。
D项也属于新文化运动,但与材料不符。
3.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A.思想解放运动,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解析】B项是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的文化,但C项错在“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D项是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4.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
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
”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B)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解析】四个选项都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从题干中可知,“诗”“小说”等属于文学的范畴。
最新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解析)
![最新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4cafa7f111f18582d05a83.png)
最新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某班同学开展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下面是他们搜集的材料,现邀请你参与共同探究。
材料一:如下图——《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1)地图中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凯末尔革命爆发于图中的处。
材料二:但无论如何……纵然欧洲的外交家们能再次吹熄六月底的这一束火星,那也只可能是避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20世纪初发生世界大战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
——李可曼《寻常中的不平静:欧洲的1914》(2)材料二中“六月底的这一束火星”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分之百”概率形成的原因。
(3)有历史学者指出,一战是一场没有真正意义上战胜国的战争,请结合一战前后的相关史实,论述该观点的合理性。
(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A、D(2)萨拉热窝事件,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参考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浩劫,无论协约国或同盟国,都在这场战争中或战后的分赃体系中尝到苦果。
对于德国等同盟国而言,割地赔款等处罚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的力量,同时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对于协约国来说,英法遭受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英国甚至从此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巴黎和会上诉求惨遭拒绝。
日本在一战中所获得的既得利益,在《九国公约》中被西方大国剥夺。
美国虽然获利甚丰,但在战后的仍未能达到领导世界的目的,同时在亚太地区埋下和日本的矛盾,成为后来二战的重要根源。
因此,一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胜国。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课本所学,1917年11月,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起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着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最新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附解析)
![最新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b4a4e91711cc7930b71637.png)
最新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附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答案】(1)汽车。
本茨。
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详解】(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了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汽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所以它的发明与内燃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还有电灯、电话、电报等。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
19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观察和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注: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这就是巴黎和会。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专题练习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专题练习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https://img.taocdn.com/s3/m/82f2278b19e8b8f67c1cb9d0.png)
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1.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跟它有关的历史事件有()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D.中共二大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是()A.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并开始由乡村领导城市B.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C.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D.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3.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要改变,具体有()①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②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③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 宣告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A.重庆谈判B.三大战役胜利C.解放军解放南京D.1949年政协会议的召开5. 诗中写道“百万雄狮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6. “天翻地覆慨而慷”是指什么历史事件()A.北伐战争B.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新中国成立D.国民党政权垮台7.决定以北平为首都病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 开国大典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土地改革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们的大救星。
”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A.朱德B.周恩来C.刘少奇D.毛泽东10.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这句话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时间开始了“是指()A.社会主义建设十七到来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练习精编参考题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练习精编参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7bb0ef111f18582d05a02.png)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练习精编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第二框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A奥匈帝国;C意大利。
D法国;F俄国。
2.欧洲。
二、1.(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重新瓜分殖民地;(3)军国主义;(4)萨拉热窝。
2.1914;1918。
3.同盟国;协约国。
4.是非正义的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
5.坦克;大炮;飞艇;飞机;毒气弹等。
6.欧洲;西线;东线;南线。
7.(1)1914;马恩河;英法。
(2)1916;凡尔登;绞肉机。
8.同盟国集团。
第三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
2.1919;凡尔赛宫。
3.战胜国;美;英;法;意;日;美;法;英。
4.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5.德国;中国山东。
6.凡尔赛条约。
7.日本。
8.(1)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欧洲;西亚;非洲。
(2)欧洲;东亚;太平洋。
二、1.(1)东亚和太平洋。
(2)1921;华盛顿。
(3)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
(4)九国公约。
(5)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收回租界;门户开放。
(6)巴黎和会。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课辛亥革命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第二框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掠夺。
2.民族资产。
3.知识分子。
二、1.清政府;民主共和;革命军。
2.(1)1894;夏威夷的檀香山;孙中山;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振兴中华。
(2)1905;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民报;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E民族主义;F民权主义;G民生主义;H三民主义;革命;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
三、1.铁路国有;铁路修筑;保路;同盟会。
2.保路;湖北;文学社;共进会;武昌。
3.1911;10;10;武昌;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四单元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四单元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https://img.taocdn.com/s3/m/6a50e9f8b9f3f90f76c61b78.png)
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1.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跟它有关的历史事件有()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D.中共二大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是()A.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并开始由乡村领导城市B.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C.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D.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3.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要改变,具体有()①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②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③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①③④4. 宣告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A.重庆谈判B.三大战役胜利C.解放军解放南京D.1949年政协会议的召开5. 诗中写道“百万雄狮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6. “天翻地覆慨而慷”是指什么历史事件()A.北伐战争B.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新中国成立D.国民党政权垮台7.决定以北平为首都病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 开国大典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土地改革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们的大救星。
”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A.朱德B.周恩来C.刘少奇D.毛泽东10.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这句话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时间开始了“是指()A.社会主义建设十七到来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4.2新中国的诞生练习题一、单选题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 辽沈战役胜利后B. 淮海战役胜利后C. 平津战役胜利后D. 渡江战役胜利后2.使中国结束了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独立的历史事件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抗日战争的胜利C. 中华民国的建立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乡愁四韵》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令人回味无穷。
“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
历史上,造成台湾与大陆三次分隔的事件有()①荷兰侵占台湾②甲午中日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4.67年前与两岸分离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是()A. 南京解放,蒋介石政府退守台湾B.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C.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D.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5.1949年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一年。
以下场景我们在1949年可以看到()A. 西藏地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C. 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6.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A. 中国共产党成立B. 三大战役胜利C. 开国大典D. 三大改造完成7.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基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③中国民国成立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8.184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属于( )A. 资本主义社会B. 封建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9.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A. 1911-1939年B. 1919-1947年C. 1921-1949年D. 1949-1977年10.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D. 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四: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请回答:(1)材料一是中国历史发展某阶段的基本线索示意图。
请分别指出①②③④四处序号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实。
(2)材料二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3)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是谁领导建立的。
(4)材料四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行军”途中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12.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材料二: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三: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怎样理解“帝国”变成了“民国”?(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取得哪些重大实践成果?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何重大意义?(2)为什么说“中国革命是从井冈山走向胜利”的?(3)中国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4)中国革命的胜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综合题14.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中,历经无数坎坷和艰难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请你阅读下列年代尺,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年代尺中A,D处重大事件的名称与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在许多重大历史关头都依据当时社会实际作出了关乎中国革命前途的正确抉择。
请以B 或C时的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3)中国共产党作出了这些正确抉择,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迪?15.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君主专制篇】材料一如下图【民主探索篇】材料二“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依法治国篇】材料三如右图材料四(1)上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2)促成“民国”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为何说该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3)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
右图中第一部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比较这两部文献,后者的新特点是什么?(4)图片反映的事件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A3.【答案】A4.【答案】A5.【答案】B6.【答案】C7.【答案】B8.【答案】C9.【答案】C10.【答案】A二、材料分析题11.【答案】(1)①五四运动;②遵义会议;③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④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4)红军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不怕艰难困苦.12.【答案】(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2)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成立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3.【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才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等。
三、综合题14.【答案】(1)①A处代表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②D 处代表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选B;正确抉择:1927年9月,开辟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依据:因敌人力量过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先后失败,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井冈山地势险要,群众基础好,且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选C;正确抉择:1936年12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依据:中日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答案】(1)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法家。
(2)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纠正“文革”错误,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