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早期翻译观溯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早期翻译观溯源
徐朝友
(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巢湖238000)
摘 要:鲁迅早期(1907-1909年)翻译观,与其早期文学观实际上是同质异构,同时形成,相互呼应,呈一种互动的状态。至于其中所谓译语的 词致朴讷 ,其特色不乏 简约 、 刚健 ,十分讲究译语的 力 度,既与译者的文学观相呼应,又渗透了译者自身的艺术趣味。
关键词:鲁迅;文学观念;翻译观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722X (2003)05 0051 04
The Truth about Lu Xun s Early View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XU Chao you
(F oreign Lang uages Department,Chaohu Colleg e,Chaohu,Anhui Pr ov.,238000,China)
Abstract:T his paper ar gues that Lu Xun s early views (1907-1909)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his early ideas of literature and that they came into be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corr esponded to each other.As for the view of so called wo rds/phrases used in the str ictest sense regarding translation ,it puts a special emphasis on terseness and expr essiveness,in w hich L u Xun s ideas of liter ature and his personal ar tistic taste find ex pression to a co nsiderable degree.
Key words:L u Xun;ideas of literatur e;views o n literar y translat ion
鲁迅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1903年。1903-1906年期间,鲁迅对翻译没有提出什么独到见解,
其 随大流 的翻译观,来龙去脉比较清晰:受梁启超等人影响,过于强调翻译的社会功用性,翻译策略上,走的是林纾一路。1907-1909年期间,整个翻译界风气较之于1903-1906年期间没有多大变化,但鲁迅的翻译观却开始 质 变了。鲁迅在这一期间对翻译与文学的认识,给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这也就是本文把鲁迅早期翻译观定位于1907-1909年期间来考察的主要原因之所在。另外,包括鲁迅自己在内的翻译理论家,谈到鲁迅早期翻译时,每每指的就是这段时间。本文考察鲁迅早期(1907-1909年)翻译观的渊源,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者,鲁迅翻译观前(1907-1909年)后(1909年后)没有实质性变化;二者,论者谈及鲁迅翻译观,多是前后征引。
一
根据鲁迅1932年的回忆,当年翻译!域外小
说集∀,是与当时颇为流行的林纾式译风 对 着干。(!鲁迅年谱∀1981:210)我们认为,这多少掩盖了一些更为深层的原因。就此,本文结合鲁迅当时倡导的文学观来做一探讨。
首先须交代两点。第一,鲁迅早期的文学观,集中体现在他于1907-1908年期间撰写和发表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以及!破恶声论∀等文章中。第二,1909年收入!域外小说集∀中的译作,并不是1909年译成的,大部分实际上是在1907-1908年期间译成的。换言之,鲁迅早年阐发其文学观的几篇论文的撰写,与!域外小说集∀中小说的翻译几乎是同步的。(林之浩,1986:226;石一歌,1976:31;!鲁迅年谱∀:213;谷行博,1997)这一点很重要,是我们讨论的总背景和切入点。
先看!红星轶史∀译序:
中国近方以说部教道德为桀,举世靡然,斯书之纟番,似无益于今日之群道。顾说部曼衍自诗,泰西诗多私制,主美,故能出自由之意,
收稿日期:2003-01-20
作者简介:徐朝友(1966-),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史。
第26卷 第5期 2003年9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 nal of PL A U niv ersity of For eign L anguages V ol.26 No.5 Sept.2003
舒其文心。而中国则以典章视诗,演至说部,
亦立劝惩为臬极,文章与教训,漫无畛畦,画
最隘之界,使勿驰其神智,否者或群逼之。所
不同,成果斯异。然世之视为文辞者,实不外
学与文二事,学以益智,文以移情。能移人,
文责以尽,他有所益,客而已。而说部者,文
之属也。读泰西之书,当并函泰西之意,以古
目观新制,适自蔽耳。(陈平原、夏晓虹,1997:
252)
这篇序言阐述了鲁迅的翻译观。(陈福康,2002: 167;!鲁迅年谱∀:163、212;谷行博,1997;郭延礼, 2001:461)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反对文学说教的。他在!摩罗诗力说∀(作于1907年,发表于1908年)中从批评 群学的角度阐发了这一观点。按严复的说法, 群学者,兼谋新率旧而并存之者也##是故用天演之说以言群者,将所以除愤解嚣,而使出于中庸之道而已。(金宏达,1986:57)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十分反感 据群学见地以观诗者的观点,因为他们要求诗与道德相合,与人类普遍观念一致, 非如是者,必与群法舛驰。以背群法故,必反人类之普遍观念;以反普遍观念故,必不得观念之诚。观念之诚失,其诗宜亡。鲁迅还批评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学规范, 无邪之说,实与此契。 惟诗究不可灭尽,则又设范以囚之##强以无邪,即非人志##然厥后文章,乃果辗转不逾此界。在鲁迅看来,做诗人就应该像拜伦那样, 超脱古范,直抒所信,其作品要有 刚健抗拒破坏挑战之声,要有打破 污浊之平和的气势,决不能让个性受到 群治和 普遍观念的羁绊。
有意思的是, 学以益智,文以移情,似乎是鲁迅更早一些时候回答老师章太炎文学之定义是什么的话: 文学和学术不同,学术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林之浩,1981:49)关于 学与 文的不同,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说, 惟文章亦然,虽缕判条分,理密不如学术,而人生诚理,直笼其辞句中,使闻其声音,灵府朗然,与人生即会。鲁迅还谈到文学与科学的区别, 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 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对比一下鲁迅1903年在!月界旅行∃辨言∀中所说, 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陈平原、夏晓虹,1997:68)可以看出,鲁迅的文学观和翻译观已经变化发展了。惟此,鲁迅1906年翻译!地底旅行∀,态度不会比当年翻译!月界旅行∀更认真。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地底旅行∀比!月界旅行∀反倒译得更 归化:此时,鲁迅对这类题材不是看得像先前一样重,倒是在构思严肃文学作品的介绍了。
文学 能移人情,文责以尽,他有所益,客而已,实际上就是!摩罗诗力说∀里阐述的文学 不用之用的思想: 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就理弗存。故其为效,益智不如史乘,戒人不如格言,致富不如工商,弋功不如卒业之券##涵养人之神思,即文学之职与用也。这是鲁迅对当时国内文坛世俗化的侧面批评,也是对文学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红星轶史∀译序不乏批评的语气,其张扬文学 不用之用,也是基于批评的立场。耐人寻味的是,名为译本序言,却没一处明确提到翻译,这至少暗示,鲁迅早期文学观和翻译观不分彼此。经过两年的酝酿,这种文学观再现于!域外小说集∀序言的时候,当然会以不同的姿态出现了:不满的批评代之以自豪的 呐喊。
!域外小说集∀序言:
!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
近世名人译本。特收录至审慎, 译也期弗失
文情。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使有士
卓特,不为常俗所囿,必当犁然有当于心,按
邦国时期,籀读其心声,以相度神思所在。则
此虽大涛之微沤与,而性解思惟,实寓于此。
中国译界,亦由是无迟暮之感矣。(陈平原、夏
晓虹:376-377)
这篇序言主要内容有二,一是翻译的目的,一是翻译的方法。先看前者。鲁迅在这里阐述的翻译目的,实际上就是他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阐述的文学 不用之用观,只是在这里表述得更精练而已。鲁迅用中国传统文论中的 神思概念,译述黑格尔、叔本华以及尼采的哲学,旨在张扬人之精神世界以匡正社会对此的漠视,张扬文学(文学家)的个性与自为。这一概念,是贯穿!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的主线。就 神思(心灵之域、精神现象、意力)和文学的关系,鲁迅主要谈了四点。其一,文学起源与 神思的关系;其二,诗人的 神思与读者反应的关系;其三,文学作品 之职与用( 涵养人之神思);第四,诗人的 神思与诗人个性及创作个性的关系。可见,在鲁迅看来, 神思既是文学创作的
∃
52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