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早期翻译观溯源
鲁迅早期翻译观溯源
鲁迅早期翻译观溯源徐朝友(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巢湖238000)摘 要:鲁迅早期(1907-1909年)翻译观,与其早期文学观实际上是同质异构,同时形成,相互呼应,呈一种互动的状态。
至于其中所谓译语的 词致朴讷 ,其特色不乏 简约 、 刚健 ,十分讲究译语的 力 度,既与译者的文学观相呼应,又渗透了译者自身的艺术趣味。
关键词:鲁迅;文学观念;翻译观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722X (2003)05 0051 04The Truth about Lu Xun s Early View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XU Chao you(F oreign Lang uages Department,Chaohu Colleg e,Chaohu,Anhui Pr ov.,238000,China)Abstract:T his paper ar gues that Lu Xun s early views (1907-1909)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his early ideas of literature and that they came into be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corr esponded to each other.As for the view of so called wo rds/phrases used in the str ictest sense regarding translation ,it puts a special emphasis on terseness and expr essiveness,in w hich L u Xun s ideas of liter ature and his personal ar tistic taste find ex pression to a co nsiderable degree.Key words:L u Xun;ideas of literatur e;views o n literar y translat ion鲁迅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1903年。
翻译理论(1) (上课用)中国翻译史、严复、鲁迅及其翻译理论
“信”、“达”、“雅”提出的历史背景
•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 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 翻译的标准 — “信、达、雅”,对中国现 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
社会背景
当时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不断加深。严复深感国势危
急,他思考西方列强富强、中国贫弱之原因,清醒地认识
翻译理论家;浙江上虞人 • 在理论建树方面,率先提出 “建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 理论”(1984), 即由“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等基本 观念构建的理论整体。 • 主要译作如斯汤达《红与黑》(公认为世 界名著之重译佳作
严复和他的翻译思想
严复主要译著
1. 2. 3. 4. 5. 6. 7. 8. T.H.赫胥黎的《天演论》(1898) A.斯密的《原富》(1902) H.斯宾塞的《群学肄言》(1903) J.S.密尔(又译穆勒)的《群己权界论》(1903) 甄克思的《社会通诠》(1904) C.de孟德斯鸠的《法意》(1904~1909) 《穆勒名学》(1905) W.S.耶方斯的《名学浅说》(1909)等
翻译目的
翻译外国学术名著,引进近代西方先进 科学思想,作为改造中国人世界观的理论 基础和思想启蒙的武器,为救国富国服务。 译文要更容易被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所接受, 实现思想启蒙的目的,从根本上彻底改造 中国。
译品类型
• 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严复的翻译著作主要有《天演论》、《原富》、 《群学肆言》、《社会通诠》、《穆勒名学》、 《名学浅说》、《法意》和《群己权界论》。这 些作品都是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为什么他选择翻 译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呢?这与他的学习经历和当 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1877 年到 1879 年,严复等被 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 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 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 论。因此翻译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他就有强烈的兴 趣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论鲁迅直译观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论鲁迅直译观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鲁迅先生的直译观是一个独特的译论思想,具有至今尚未被取代的历史意义。
从鲁迅先生的一系列译论文章中,可以看到他极力提倡精准、逐句、直译的方法,他认为中外文之间的直接翻译会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也有助于保留作者的语言风格。
鲁迅先生的直译观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早期的中文翻译中,译者们更加倾向于将作品大胆创造,融入自己的文化本土元素,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字面的表达而不是主旨的把握。
而鲁迅先生大胆提出的“直译观”,就是他要求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把握意义、精准翻译上,实现原文风格与目标文风格,源文意义与目标文意义间的兼容性,重视汉译者文化特色和辩证思维能力,把译者置于文化异质性对话的中心。
在今天众多社会文化交融现象日盛的今天,鲁迅先生“直译观”在译学及社会中仍然具有高
度的参考价值,它的深刻的想法不但能够为当今的译论实践者提供很多灵感与启示,而且更加可以有效的影响着我们译论界对对于文化特色的理解与认知,真正的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总之,鲁迅先生的“直译观”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理念仍然被许多研究者所熟知,因
而深深地影响了今天中文翻译学会中不断进步中不断发展的职业素养。
鲁迅“直译”思想的历史性阐释及其现实意义-2019年文档资料
鲁迅“直译”思想的历史性阐释及其现实意义-2019年文档资料鲁迅“直译”思想的历史性阐释及其现实意义一、鲁迅“直译”思想的阐释(一)鲁迅“直译”提出的历史背景众所周知,严复、林纾在晚清时期开创了崭新的翻译模式,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初的翻译活动。
然而,他们的翻译模式恰似一把双刃剑,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此,鲁迅兄弟大胆提出“直译”,强调对原文的忠实,“不妄改原文的字句,”“能保留原文的情调和风格”。
另外,“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大力提倡“西学”,鼓励以“白话文”写作,号召以西方文学中的战斗精神作为反封建的武器。
这正是“直译”得以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鲁迅“直译”与“硬译”的提出与“鲁梁之争”早在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就提出“别求心声于异邦”。
而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正是他们“直译”理论的第一次实践,它寄托着鲁迅兄弟想借此发动一场“翻译革命”的希望,以及假翻译域外文学而引发中国的“文学革命”、“社会革命”的梦想(王友贵,2005:3)。
在该书中,鲁迅发出了“弗失文情”的号召。
“直译”的倡导,在当时的语境下的确是革命性的,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翻译方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世界意识的觉醒。
鲁迅发明的“硬译”,从一开始就遭到猛烈攻击,其根本原因是对于隐藏其中的伟大、深刻的目的的无知。
鲁迅看到了汉语语义的缺陷,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
……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
他想通过“直译”甚至“硬译”,把国外的表现法力求不变地引入汉语,推动汉语的现代化。
德国翻译家本雅明(Benjamin)认为:“说翻译读起来就像用本国语写的一样,并不是对它的最高褒扬,用逐字逐句对译来确保译文的忠实更重要,因为这体现了不同语言互相补充的渴望”(本雅明,1999:130)。
从目的论视角剖析鲁迅的翻译思想
语言研究从目的论视角剖析鲁迅的翻译思想陈炼【摘要】本文主要以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为指导,以鲁迅的翻译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和解释的方法,将其置于中国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鲁迅的翻译思想进行论述和剖析。
【关键词】目的论鲁迅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前言谈及鲁迅,众所周知,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实除此之外,他更是一名翻 译大家。
鲁迅于1903年开始从事翻译活动,从此便与翻译 结缘33年(1903 - 1936),期间翻译的外国作家作品一共 多达200多种,总字数约500多万。
在他的文字生涯中,翻 译几乎占了半壁江山,类别包括各类小说、杂文、诗歌和 童话等等,而且他从事翻译早于写作。
本文将从功能学派 目的论出发,结合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特征,对他的翻 译思想进行探析,以期能有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二、目的论简介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凯瑟林娜-莱斯(KatharinaReiss)在《翻译批评的可能与限制》一书 中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她的学生汉斯•威米尔(H as Vermee)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化,摆脱了中心等值 论的束缚进一步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
目的 论有三个重要原则,即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 原则。
其中,目的性原则是所有翻译活动要遵循的首要原 则,即翻译的整个过程要由翻译的目的来指导和决定。
也 就是说,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活动,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 要考虑目的语文本和译人语读者。
鲁迅的翻译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要通过翻译来救国 救民,所以研究鲁迅的翻译思想,必须结合鲁迅当时所处 的历史环境,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他所坚持的“直译”、“硬译”以及“宁信而不顺”。
三、 鲁迅的翻译思想对于鲁迅翻译时期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 方法,但殊途同归。
鲁迅翻译活动的早期阶段是从1903年 至1918年,也就是从他开始在日本学习直到5月4日运动 前夕的这个时期,这时他的翻译作品主要反映了俄国、北 欧、波兰等国家的人民苦难和民族解放运动。
鲁迅先生的早期翻译研究
2 0 1 5 年5 月
安 阳工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An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Biblioteka Ma y . 201 5
第1 4 卷 第3 期( 总第7 5 期)
V o 1 . 1 4 No . 3 ( G e n . No . 7 5 )
鲁 迅先 生的早期 翻译研 究
王 永 江
( 安 阳工 学院 外国语 学院, 河南 安阳 4 5 5 0 0 0 )
摘 要: 通过对鲁迅 先生早期 的译作进行梳理与统计 , 发现他早期的译作 中小说与教 育论文 占了很 大的比重, 并对统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0 ~ 1 3 基金项 目: 安 阳工学院青年科研基金 阶段性成果 , 课题 为 : 《 多元视 角下的鲁迅译论 与翻译研 究》 , 立项号 : A YG XY2 0 1 3 0 3 5 。
计的结果进行 了分析 , 论述 了他 早期进行 翻译 的 目的与 方法。
关键词 : 鲁迅 ; 早期 ; 翻译 ; 方法;目的
中图分类号 : H1 5 9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3 - 2 9 2 8 ( 2 0 1 5 ) 0 3 - 0 1 0 6 - 0 3
鲁 迅 先 生 早 期 的 译 事 开 始 于 日本 留学 期 间 , 当时先 生 意气 风 发 , 忧 国忧 民 , 笔 者试 图 根据 人 民 文学出版社 2 0 0 5 版 的《 鲁迅全集》 与福建教育出版 社2 0 0 8 版的《 鲁迅译文全集》 , 按照时间的顺序来 整理先生翻译 转译 的作 品 , 并对其现存 的早期译 作进行分类 , 以此 来 发 现先 生 早 期 翻 译 转 译 的一 些特 点 。 鲁迅 先生 早期 的译作 先生早期 的译事大体可 以分为两个 阶段 : 在 日本 留学 时期 与 回国在教 育部 工作 时期 。 ( 一) 在 日本 留 学期 间 的译 作 鲁 迅先 生 日本 留学期 间的 译 作始 于 1 9 0 3 年6 月1 5日 《 浙江潮》 第5 期发表 的《 哀尘》 。1 9 0 3 年1 0 月 日本东京进化社 出版先生转译 的《 月界旅行》 , 此小说为法国科幻小说 。1 9 0 4 年, 先生课余翻译 《 世界史 》 《 北极探 险记》 及《 物理新诠》 , 译文未发 表, 已经佚失 。1 9 0 5 年《 女子世界》 发表 了先生转 译 的《 造人术》 。1 9 0 6 年3 月, 上海普及 书局 、 南京 启 新 书 局 发 行 先 生 转 译 的 法 国科 幻 小 说 《 地 底 旅 行》 。1 9 0 7 年1 0 月, 《 红星佚史》 译诗载于周作人译 《 红星佚史》 , 先生 以楚辞体译 。1 9 0 8 年5 月8 1 3, 《 河南》 第7 期发表先生译 的《 裴彖飞诗论》 。 《 域外 小说集》 , 共二册 , 分别于 1 9 0 9 年3 月、 7 月出版 , 鲁 迅与周作人合译 。第一册收先生译的俄 国作家安 特来夫 的《 谩》 和《 默》 , 第二册收俄 国迦尔洵的《 四 3》 1 。 《 镫台守》 篇 中的译诗是先生用楚辞体译成 。 1 9 0 4年 4月 , 先 生译 俄 国安 德 烈 的小 说 《 红笑》 , 未 出版 , 佚失 。 ( 二) 在教 育部 工作 期 间的译作 先生在教育部工作期 间主要翻译 的是 日 本的 教育论 文。具体情况如下 : 1 9 1 3 年5 、 8 月《 教育部
从《域外小说集》透视鲁迅早期翻译观念形成的历史意义
文学 的意 义 。
一
作语言尝试 , 并未考虑阅读和理解效果, 但鲁
从《 b , 域 ̄s 说集》 J 中选择 的作品来源看 ,
法 美 迅先生 翻译 的尝试 和他的言语也可 以看到 鲁 迅 将 英 、 、 等发 达 国家 的外 国作 品影 响弱 化 , 个 翻 译 集 中 , 国 的作 品只 有 美 整 在 鲁 迅 翻 译 作 品 中 的原 创 性 和个 人 改 他对传统文化的形式的质疑 , 并正在 开掘独
、
鲁 迅翻 译 观 念 的缘 起
写能 力 很 强 , 导致 了鲁 迅 先 生 翻译 作 品的 文 创 性 的个 人 化 翻译 模 式 。
国一 篇 。更 深 刻 的用 意 是 开 启 同人 现 代 意
从 本转换方式 中原创成分很高 , 与一般意义上 到 12 90年 , 白话 义 运 动愈 演 愈 烈 , 迅 识 , 具有 进 步 意识 的 弱小 国家 曲笔移 入 翻 鲁 多 翻译 文 本 转 换 的 文本 “ 度 创 作 ” 比 别 的文本 翻译 转换 也 从 古 义转 化 到 了 白话 。 二 相 他 译资源 。翻译作品的主要文本语言背景 , 为 甚 大 , 翻 译 技 术 角 度 的 理 解 , 造成 对 鲁 主 动 用 白话 对 曾用 古 文 翻译 或 者 文 白夹 杂 来 自荷 兰 等东 欧 弱 小 国家 , 中 国文学 介 绍 从 是
其“ 复古” 的。形成了众人认 同的“ 口” 拗 语言表 鲁 迅 的杂 文惯 用 的现 实 批 判 方式 扎根 于 现 实 , 发 展 , 明清 时期 达 到 鼎 盛 , 迹 遍 在 足
“中间物”翻译思想下的鲁迅早期科学小说翻译
外语翻译“中间物”翻译思想下的鲁迅早期科学小说翻译徐文英(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宜宾644000)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24-0170-02摘要在“一切都是中间物”的哲学观影响下形成的“中间物”翻译观贯穿鲁迅一生的翻译实践。
“拿来主义”文化策略、“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是鲁迅对自己的翻译活动和译者中间物本质的深刻认识。
对鲁迅早期科学小说翻译进行研究梳理,可以发现鲁迅早期科学翻译在翻译策略和翻译语言的选择上都体现出他的“中间物”翻译思想。
关键词中间物科学小说翻译思想Lu Xun's Early Translation of Science Fic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Translation View of"Intermediary"//Xu WenyingAbstract Lu Xun's views on translation,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hilosophy view that everything is intermediary,are reflected by the translation in Lu Xun's translation practice.By regarding the translation as a cultural strategy of borrowing and the translator as Prometheus,Lu Xun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on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role of a translator. Analyzing Lu Xun's early activities of translating science fictions can contribute to find ou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he choice of language reflecting Lu Xun's view of"intermediary".Key words intermediary;science fiction;views on translation鲁迅的翻译生涯一般被分为三个阶段:翻译科学小说、追求科学救国、改良思想的早期阶段,以东欧北欧等弱小民族和俄罗斯文学作品翻译为主的中期阶段和着力翻译介绍俄苏文学和俄苏文学理论的晚期阶段。
鲁迅的前期翻译
收稿日期:2004-05-31作者简介:黄琼英,曲靖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鲁迅的前期翻译黄琼英(曲靖师范学院外语系,云南曲靖 655000)摘 要:鲁迅的翻译生涯是在 中华文化中心主义 话语观照下开始的。
这一时期鲁迅的翻译方法基本上都是意译。
而当时的文化形态和译者的认知形态是导致鲁迅择取 意译 翻译策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心主义;意译;原因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04)05-0026-05一、引论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用枪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被拽入了世界历史发展的隧道中,在这里落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的西方现代文化相遇了。
这是两种具有明显时代差异和根本性质不同的文化系统的冲突。
这不仅是物质力量的交锋,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世界图式 的交锋,涉及到从语言的思想体系、信仰追求体系、政治经济制度以至于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结构等系统整体的差异。
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国的接受是被动的。
此时中国人一方面感到不得不向外国学习,但在学习过程中却始终不能摆脱一种鲁迅称之为的 中华中心主义情结 ,即表面上是民族的自卑心理,隐藏在深处的却是难以摆脱的民族自大情绪,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成了一条 化 外国文化 归 入 天朝 的不可动摇的原则。
鲁迅的翻译生涯正是在这样的 中华文化中心主义 话语观照下开始的。
1903年6月,鲁迅在!浙江潮∀第五期发表了他最早的译作###政治小说!斯巴达之魂∀前部分(后部分载于该刊第九期)和雨果随笔!哀尘∀。
同一年他还译介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接下来几年里又翻译了!造人术∀、!摩罗诗力说∀等作品。
这一时期鲁迅翻译的作品中,除!哀尘∀是逐字逐句忠实地进行翻译外,还有就是那些没有发表并遗失的译作,关于它们的翻译情况我们不得知外,其它译作均为意译。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鲁迅择取 意译 的翻译策略呢?下面我们就从当时的文化形态和译者的认知形态两方面进行考察。
从归化到异化
从归化到异化在中国翻译史上,鲁迅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提出的一些翻译观点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翻译研究。
本文探讨了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
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
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其译文也因为生涩难懂而遭到攻击。
然而,鲁迅翻译思想中的“信”与“不顺”体现了近代中国翻译活动救亡图存的根本目的,代表了文化转型时期中国翻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起点。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造诣很高的翻译家。
翻译在鲁迅的文学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活动是以翻译开始又以翻译终结的。
他一生译作颇丰,自1903年翻译雨果的随笔《哀尘》开始,到1936年逝世前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为止,共翻译了15个国家110位作家的244部(篇)作品,体裁包括文艺、美术、小说、诗歌、童话、杂文等多个类别。
除大量的翻译实践之外,他还有不少讨论翻译理论的文章,提出了具有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见解。
因此,鲁迅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归化和异化的界定1813年,德国哲学家、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了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P42)。
在这里,施氏只是描述了他所说的两种方法,并未授之以什么名称。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 (foreignizing method),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 (domesticating method)。
韦努蒂对归化翻译的定义是: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
鲁迅的语言翻译观研究
鲁迅的语言翻译观研究作者:罗星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3期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鲁迅硬译翻译观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并力图从更客观公正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希望能对鲁迅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鲁迅语言翻译观;硬译一、鲁迅的硬译最能体现鲁迅翻译思想观的就是他所提倡的“硬译”思想。
所谓硬译即在翻译过程中极大地忠实于原著的语言风格,尽量保留其词法和句法,高度还原原文的一种直译。
鲁迅在《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的译者跋语中写道:“……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
”这应该是硬译的最早出处,后来鲁迅硬译的说法就此流传开来。
鲁迅早期的翻译明显受到林纾和严复二人的影响,倾向于意译,在翻译凡尔纳的科学小说《月界旅行》时不仅用的是章回体的文言,对原作也有不少改动和删减。
其目标也和林严二人相似,希望借助外来科学思想的传播实现自己改造中国国民性,救助中国的理想。
后来鲁迅发现流行的林氏译法误译太多,不满于意译中原文的失真,开始慢慢转向直译,《域外小说集》就是他的尝试之一,尽管使用的还是文言形式,但在词语和语句上都采用直译,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句式结构,对原文的人名地名的翻译都做了保留,这与当时的译文中凡人名地名都要改成国人熟悉的中文名称是大相径庭的。
“译亦期弗失文情”的硬译,对当时意译一统天下的翻译界来说是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尽管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響,但仍然可以说它是后世直译的一个开端。
鲁迅希望通过翻译引入西方文明的异质文化来改造和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他认为翻译信而不顺至多不过看不懂,想一想也许能懂。
而曲译译得顺而不信,令人迷误,反倒有害。
而硬译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文的洋气,能更好的让读者去领会作者的思想,这才是翻译的真正用途。
他希望硬译能作为通向未来正确翻译发展方向的一个桥梁,为后世的译文提供一点经验和借鉴。
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迅是极具有未来发展眼光和前瞻性的。
鲁迅翻译观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鲁迅翻译观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
鲁迅翻译观的形成与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及国际文化观念变革有关。
他对于翻译开始着重考虑从译者的角度来准确传达文本,在他看来,译者除了要把被译文本准确译出,而且要尊重原作者的表达意图,必须遵循原文中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在翻译中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使其以新的方式进入读者的世界。
鲁迅翻译观对当今翻译研究及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倡“存在意义译法”和“超越意义译法”。
存在意义译法指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以保持原文文本的表达功能和意义为己任,把文本从一种语言系统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系统;超越意义译法强调对原文的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的敏锐理解,以及使用意义表达远超原文的出色文笔,将原文的文化价值翻译出。
因此,鲁迅的翻译观真正改变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引领翻译研究和实践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使得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原文,灵活地并结合自身理解将其转化为本土语言,进而在译文中表现出原文所不具备的文化意义。
鲁迅的翻译观给翻译研究和实践带来了实践价值,同时也激励人们学会以敏锐的头脑去欣赏文本丰富的内涵,以更高的心灵去探索翻译的可能性。
鲁迅的翻译观
一、引言 鲁 迅 是 浙 江 绍 兴 人 ,字 豫 才 ,原 名 周 樟 寿 ,字 豫 山。后来改名为我们熟知的周树人,是中国近代非常 伟大的文学家以及翻译家。他不仅自己创作了大量在 后世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还翻译和引进了不少外国 优秀文学,试图借用外国文学的先进思想来唤醒在那 个黑暗的年代的中国人的思想和意识。鲁迅的翻译虽 然有不少值得争议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其在近代翻译 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从最开始翻译俄国政治小说 《斯巴达之魂》到去世前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鲁迅 先生一生共翻译了 14 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 200 多 部(篇)作品”可以说是近代翻译界的中流砥柱级的人 物。 二、鲁迅的翻译观及其发展 鲁迅的翻译观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以及受 到当时一些著名的其他翻译大家的影响,所以鲁迅早期 的翻译观与后期成熟后的翻译观有非常大的区别。 (一)早期以归化为主的翻译观 鲁迅早期的翻译大多以归化为主,并且其归化程 度非常之高。例如在翻译黎登布洛克教授最后的讲话 时将其翻译成非常有中国文言特色的“伟哉电力”。当 然鲁迅的译文是经由法文文本到英文文本再到日文 文本最后才到中文文本的多重转译,在语言多次转换 的过程当中,与原文渐行渐远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通过与其他译本的对比也确实可以发现,其他翻译家 的译本相对于鲁迅的译本而言还是比较贴近于原文 的,鲁迅日后在给别人的信中谈起自己翻译的《地底 旅行》译本时,也这样说道:“《地底旅行》也为我所译, 虽说译,其实乃是改作”[2]。 (二)《域外小说集》———翻译观的转折点 鲁迅在 1906 年创作杂志失败之后,便与其弟开 始进行欧洲新文艺的翻译工作。在这个时期鲁迅的翻 译风格开始从归化翻译向异化翻译进行转变。此时正 处于鲁迅翻译风格的转折阶段,因此鲁迅既希望能最 大限度地引进外来文学,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又试 图让其忠实于中国传统文化,让国人更容易接受。所 以其翻译就陷入了一种非常矛盾的境界,以致文笔非 常难以阅读。而从鲁迅《域外小说集》的序言“移译亦
论鲁迅的“硬译”翻译观
论鲁迅的“硬译”翻译观作者:荆梦凡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4期摘要:国内外有关鲁迅的研究,历来多偏重于对鲁迅生平、思想、作品艺术性的探索,而从鲁迅作为一个翻译家这一角度出发,对鲁迅翻译思想及翻译作品的研究却长期处于被冷落的状态。
谈及鲁迅的翻译,“硬译”成为其翻译方法的代名词。
追踪“硬译”的来源会发现:“硬译”是在论争之中完成了从翻译精神到翻译方法的转变。
鲁迅所坚持的“硬译”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硬译”究竟是否可取,成为不少译者争论不休的问题。
关键词:鲁迅;“硬译”;争议国内外关于鲁迅(1881-1936)的研究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迄今为止已有90多年的历史。
尽管对鲁迅的事迹、革命精神、文学作品等研究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他的翻译思想与翻译作品却少有人问津。
鲁迅对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中国现代译介外国文学的开拓者。
孙郁评价鲁迅说:“鲁迅首先是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个作家,这是从他的译文和创作的比例而言的。
”的确,鲁迅的译文著作有三十一本,三百多万字。
数量比他的杂文集和小说集加起来还多。
在短短五十六年的生涯里,他为世人留下的译文实在可观。
一、鲁迅不同时期的翻译实践及翻译目的鲁迅为什么翻译?也就是翻译目的问题。
翻译目的决定着翻译选材和翻译操作的策略、方法等。
鲁迅形成其翻译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后逐渐成熟。
(一)鲁迅翻译早期的实践及目的(1919年以前)鲁迅翻译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五四运动之前的翻译初期。
这个时期鲁迅从事的翻译实践主要是在他留学日本时期。
鲁迅的留日经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即:弘文学院学习日语阶段(1902.4-1904.3);仙台医专学习医学阶段(1904.9-1906.3);在东京研究文学阶段(1906.4-1909.8)。
在日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的两年间,鲁迅翻译过不少作品,有《北极探险记》、《世界史》、《月界旅行》、《地底旅行》,以及发表在报刊上的短作,等等。
鲁迅翻译思想
在《通讯一则》一文中,梁实秋假借与人探讨翻译为名,从七个方 面对鲁迅发难,指出在从事翻译时,“译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译”,“不 生造除自己以外,谁也不懂的句法词法之类”,“不以改良国文和翻译 搅成一团”等等,所言可谓是招招弹不虚发,矛头直接指向鲁迅。 随后,他又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继续对鲁迅发起猛攻。例如他 在《论翻译的一封信》中指出:鲁迅的翻译,不仅有硬译,而且还有误 译,原因是鲁迅所依据的只不过是那些不可靠的重译本;鲁迅先生的 译文所以“令人看不懂者,是译文有毛病之故,和中国文有缺点那件 事是没有关系的”;鲁迅“以自己所不能懂的文字要读者‘硬着头 皮’读懂,这就是‘硬译’的本色”。文章结束时,他又指出了坏的 翻译所具有的三个条件: (一)与原文意思不符; (二)未能达出的“原文强悍的语气”; (三)令人看不懂。 并进而指出,三条有其一,便不是好的翻译,若三者具备,便是最坏的 翻译,言外之意,实指鲁迅先生的译文可谓是三条兼备了。
二是硬译的目的性:
鲁迅所说 “我是 至今主张 ‘宁信而不顺的’ , 是强调尽量 忠于原文 : 强调 ” “信” 的 第一位 ,反对有人将 “信” 摆 在第二位 ( 第一要件是要 “ ‘达’ ) 的 ” 错误主张 。 他说 “译得 : „信而不顺’ 的至多不过看不懂 , 想一想 也许 能懂 ,译得 ‘顺而不信’ 的却令人迷误 , 怎样想也不会懂 , 如 果好象已经懂得 ,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 。他进一步阐述 ” “宁信 而不顺” 这样的译本 , 中国的文或话 ,法子实在太不 精密了 , 作文的秘诀 , 是在 避去熟字 ,删掉虚字 ,讲话的时候 , 也时时要辞不达意 , 这就是话 不够用 ,” “要医这病 , 我以为 只好陆续吃一点苦 , 装进异样的句 法去 ,古的 ,外省外府的 , 外国的 , 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 。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1929 年9 月10 日,梁实秋( 1903 -1987)的批评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在《新月》杂志上刊出。
此文引发了1930年代前期有关翻译问题的论争,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梁文发表半年之后的1930年年3月,鲁迅(1881 - 1936)发表回应文章《“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论争局面初步形成。
1931 年12 月,鲁迅在《几条“顺”的翻译》一文中指出∶“在这一个多年之中,拚死命攻击‘硬译’的名人,已经有了三代:首先是祖师梁实秋教授,其次是徒弟赵景深教授,最近就来了徒孙杨晋豪大学生。
”由此可见论争之延续性。
同样是在1931年12月,鲁迅与瞿秋白用通信的方式讨论翻译问题,并先后将通信发表在《十字街头》和《文学月报》,有关翻译的讨论高潮再起。
鲁迅对翻译论争的参与,至少持续到1935年4月《非有复译不可》一文在上海《文学》月刊上发表。
这场翻译论争①发生在无产阶级文学兴起和“翻译洪水泛滥”②的特殊时期,由于众多翻译家的参与,涉及翻译的政治性、译者的身份以及翻译美学等中国现代翻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并与清末至1920年代中国固有的翻译观念构成关联。
本文试图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相关文章为中心,对此进行考察。
一翻译理论与政治性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的立论是从讨论“死译”和“曲译”的优劣开始的。
文章开头引用陈西滢的观点——所谓“死译的病虽然不亚于曲译,可是流弊比较的少,因为死译最多不过令人看不懂,曲译却愈看得懂愈糟”,在此基础上反陈西滢之道而行之,认为“曲译”与“死译”相比尚有可取之处,理由是“曲译”不会通篇皆“曲”,“读的时候究竟还落个爽快”,而“死译一定是从头至尾的死译,读了等于不读,枉费时间精力。
况且犯曲译的毛病的同时绝不会犯死译的毛病,而死译者却不妨同时是曲译。
”那么何谓“死译”? 梁实秋依然是引用陈西滢的话——“他们非但字比句次,而且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先,一字不可后,名曰翻译:而‘译犹不译’,这种方法,即提倡直译的周作人先生都谥之为‘死译’。
浅议鲁迅翻译观的形成
二 、 迅 “ 译 ” 译 原 则 的 形 成 鲁 直 翻 鲁 迅 的 翻 译 原 则 可 以 概 括 为 “ 译 ” “ 信 ” “ 旨 ” 直 、求 和 达 。
早 在 《 外 小 说 集 》 序 言 中 鲁 迅 就 以 “ 致 朴 讷 ” “ 译 亦 域 的 词 、移
考 试 周刊2 9 第 1 上 ) 0年 4 0 期(卷 浅议鲁迅翻译观 的
形
成
王 婧 锦
( 西中医学院 英语系 , 西 成 阳 724 ) 陕 陕 10 6 摘 要 : 中 国翻 译 史 上 , 迅 作 出 了 巨 大的 贡 献 , 提 在 鲁 他 出的 翻 译 观 点 极 大 地 推 动 了 中 国的 翻 译 研 究 。本 文 简要 叙 述 并总 结 鲁 迅 的 翻 译 思 想 的 形成 过 程 及 其 对 中 国翻 译 的 影 响 。 关键词 : 鲁迅 翻 译 观 直 译
期 弗 失 文 情 ” 1 表 达 了 自己 直 译 的 思 想 。 后 来 他 多 次 在 相 [1 5s s 关 文 章 中 强 调 过 这 一 观 点 。 鲁 迅 的 翻 译 观 可 以说 是 在 批 判 地 继 承 和 发 展 历 代 佛 经 翻 译 和 清 末 翻 译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的 。 汉 魏 以来 的 译 经 高 僧 中 , 奘 法 师 是 对 他 影 响 在 玄 最 深 的 一 个 。 鲁 迅 认 为 , 译 佛 经 , 多 文 法 、 法 、 法 是 唐 很 句 词 生 造 的 , 经 习得 就 懂 得 了 。 理 , 待 外 国 文 字 时 , 于 汉 一 同 对 由 字 本 身 存 在 表 达 上 的 缺 欠 , 需 要 生 造 一 些 词 句 。在 清 末 翻 也 译 家 中 对 鲁 迅 影 响 最 大 的则 是 严 复 。鲁 迅 强 调 直 译 同时 赞 成
谈论鲁迅早期思想与文学翻译
谈论鲁迅早期思想与文学翻译一、作为新伦理的科学受晚清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青年鲁迅除了学习自然科学外,还尝试了科幻小说的翻译。
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成绩,是翻译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1903)和《地底旅行》(1906)。
《月界旅行》是根据井上勤的日译本转译的。
该小说讲述的是美国的一群天文爱好者在亚电等人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制造飞船并成功登上月球的故事。
与同时代人相比,鲁迅对“科学”有不同的理解。
洋务派将中国的被动挨打归因于科技的落后,提倡实业救国。
维新派则认为,政治制度的落后才是主要原因,因此需实行君主立宪。
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下,青年鲁迅曾在江南水师学堂和南京路矿学堂学习自然科学技术,后又到日本学医。
然而,鲁迅逐渐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意味着一系列的知识,“科学乃是伦理甚至精神问题了”。
5在翻译《月界旅行》时,鲁迅的初衷并不是要普及科学知识,而是想要倡导一种新伦理、新精神。
在《月界旅行•辨言》中,他便从这个角度来解释这部小说。
他指出,人类依靠理想、意志和科学技术,正逐步地征服自然,因此,是“有希望之生物也”。
而小说作者正是“以其尚武之精神,写此希望之进化者也”。
鲁迅希望通过这部小说来证明人的精神力量和认识能力的伟大,使读者“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
6因此,鲁迅特别重视小说的审美效果,而有意排斥其科普功能。
他指出,“胪陈科学”,会导致“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的局面。
要激发读者的兴趣,必须“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因此,便需要“掇取学理,去庄而谐”,最终“使读者触目会心,不劳思索”。
7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鲁迅对小说做了一些增删改易。
首先,在文体上,鲁迅采用了章回体。
这也是晚清翻译小说的普遍性做法。
鲁迅的译本每一回都有回目,在很多回的结尾有回末诗,又有“究竟为着甚事,且听下回分解”这样的套语。
其次,在内容结构上,鲁迅对原文的各章进行了“截长补短”。
鲁迅的前期翻译
鲁迅的前期翻译
黄琼英
【期刊名称】《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23)5
【摘要】鲁迅的翻译生涯是在"中华文化中心主义"话语观照下开始的.这一时期鲁迅的翻译方法基本上都是意译.而当时的文化形态和译者的认知形态是导致鲁迅择取"意译"翻译策略的主要原因.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黄琼英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外语系,云南,曲靖,6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6
【相关文献】
1.鲁迅的翻译目的与翻译选择——目的论视域下的鲁迅翻译研究 [J], 于海燕;张允;杨家勤
2.重新审视鲁迅对世界翻译理论的贡献——不能否定鲁迅是三个翻译策略中的两个翻译策略的首创者 [J], 李田心
3.鲁迅早期翻译中对副文本的运用——浅谈鲁迅对翻译读者的预设与期待 [J], 张香筠
4.鲁迅翻译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探索——《鲁迅的翻译伦理思想研究》评介 [J], 陈彦池
5.鲁迅翻译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探索——《鲁迅的翻译伦理思想研究》评介 [J], 陈彦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早期翻译观溯源徐朝友(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巢湖238000)摘 要:鲁迅早期(1907-1909年)翻译观,与其早期文学观实际上是同质异构,同时形成,相互呼应,呈一种互动的状态。
至于其中所谓译语的 词致朴讷 ,其特色不乏 简约 、 刚健 ,十分讲究译语的 力 度,既与译者的文学观相呼应,又渗透了译者自身的艺术趣味。
关键词:鲁迅;文学观念;翻译观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722X (2003)05 0051 04The Truth about Lu Xun s Early View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XU Chao you(F oreign Lang uages Department,Chaohu Colleg e,Chaohu,Anhui Pr ov.,238000,China)Abstract:T his paper ar gues that Lu Xun s early views (1907-1909)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his early ideas of literature and that they came into be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corr esponded to each other.As for the view of so called wo rds/phrases used in the str ictest sense regarding translation ,it puts a special emphasis on terseness and expr essiveness,in w hich L u Xun s ideas of liter ature and his personal ar tistic taste find ex pression to a co nsiderable degree.Key words:L u Xun;ideas of literatur e;views o n literar y translat ion鲁迅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1903年。
1903-1906年期间,鲁迅对翻译没有提出什么独到见解,其 随大流 的翻译观,来龙去脉比较清晰:受梁启超等人影响,过于强调翻译的社会功用性,翻译策略上,走的是林纾一路。
1907-1909年期间,整个翻译界风气较之于1903-1906年期间没有多大变化,但鲁迅的翻译观却开始 质 变了。
鲁迅在这一期间对翻译与文学的认识,给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
这也就是本文把鲁迅早期翻译观定位于1907-1909年期间来考察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另外,包括鲁迅自己在内的翻译理论家,谈到鲁迅早期翻译时,每每指的就是这段时间。
本文考察鲁迅早期(1907-1909年)翻译观的渊源,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者,鲁迅翻译观前(1907-1909年)后(1909年后)没有实质性变化;二者,论者谈及鲁迅翻译观,多是前后征引。
一根据鲁迅1932年的回忆,当年翻译!域外小说集∀,是与当时颇为流行的林纾式译风 对 着干。
(!鲁迅年谱∀1981:210)我们认为,这多少掩盖了一些更为深层的原因。
就此,本文结合鲁迅当时倡导的文学观来做一探讨。
首先须交代两点。
第一,鲁迅早期的文学观,集中体现在他于1907-1908年期间撰写和发表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以及!破恶声论∀等文章中。
第二,1909年收入!域外小说集∀中的译作,并不是1909年译成的,大部分实际上是在1907-1908年期间译成的。
换言之,鲁迅早年阐发其文学观的几篇论文的撰写,与!域外小说集∀中小说的翻译几乎是同步的。
(林之浩,1986:226;石一歌,1976:31;!鲁迅年谱∀:213;谷行博,1997)这一点很重要,是我们讨论的总背景和切入点。
先看!红星轶史∀译序:中国近方以说部教道德为桀,举世靡然,斯书之纟番,似无益于今日之群道。
顾说部曼衍自诗,泰西诗多私制,主美,故能出自由之意,收稿日期:2003-01-20作者简介:徐朝友(1966-),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史。
第26卷 第5期 2003年9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 nal of PL A U niv ersity of For eign L anguages V ol.26 No.5 Sept.2003舒其文心。
而中国则以典章视诗,演至说部,亦立劝惩为臬极,文章与教训,漫无畛畦,画最隘之界,使勿驰其神智,否者或群逼之。
所不同,成果斯异。
然世之视为文辞者,实不外学与文二事,学以益智,文以移情。
能移人,文责以尽,他有所益,客而已。
而说部者,文之属也。
读泰西之书,当并函泰西之意,以古目观新制,适自蔽耳。
(陈平原、夏晓虹,1997:252)这篇序言阐述了鲁迅的翻译观。
(陈福康,2002: 167;!鲁迅年谱∀:163、212;谷行博,1997;郭延礼, 2001:461)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反对文学说教的。
他在!摩罗诗力说∀(作于1907年,发表于1908年)中从批评 群学的角度阐发了这一观点。
按严复的说法, 群学者,兼谋新率旧而并存之者也##是故用天演之说以言群者,将所以除愤解嚣,而使出于中庸之道而已。
(金宏达,1986:57)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十分反感 据群学见地以观诗者的观点,因为他们要求诗与道德相合,与人类普遍观念一致, 非如是者,必与群法舛驰。
以背群法故,必反人类之普遍观念;以反普遍观念故,必不得观念之诚。
观念之诚失,其诗宜亡。
鲁迅还批评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学规范, 无邪之说,实与此契。
惟诗究不可灭尽,则又设范以囚之##强以无邪,即非人志##然厥后文章,乃果辗转不逾此界。
在鲁迅看来,做诗人就应该像拜伦那样, 超脱古范,直抒所信,其作品要有 刚健抗拒破坏挑战之声,要有打破 污浊之平和的气势,决不能让个性受到 群治和 普遍观念的羁绊。
有意思的是, 学以益智,文以移情,似乎是鲁迅更早一些时候回答老师章太炎文学之定义是什么的话: 文学和学术不同,学术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
(林之浩,1981:49)关于 学与 文的不同,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说, 惟文章亦然,虽缕判条分,理密不如学术,而人生诚理,直笼其辞句中,使闻其声音,灵府朗然,与人生即会。
鲁迅还谈到文学与科学的区别, 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 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
对比一下鲁迅1903年在!月界旅行∃辨言∀中所说, 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陈平原、夏晓虹,1997:68)可以看出,鲁迅的文学观和翻译观已经变化发展了。
惟此,鲁迅1906年翻译!地底旅行∀,态度不会比当年翻译!月界旅行∀更认真。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地底旅行∀比!月界旅行∀反倒译得更 归化:此时,鲁迅对这类题材不是看得像先前一样重,倒是在构思严肃文学作品的介绍了。
文学 能移人情,文责以尽,他有所益,客而已,实际上就是!摩罗诗力说∀里阐述的文学 不用之用的思想: 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就理弗存。
故其为效,益智不如史乘,戒人不如格言,致富不如工商,弋功不如卒业之券##涵养人之神思,即文学之职与用也。
这是鲁迅对当时国内文坛世俗化的侧面批评,也是对文学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红星轶史∀译序不乏批评的语气,其张扬文学 不用之用,也是基于批评的立场。
耐人寻味的是,名为译本序言,却没一处明确提到翻译,这至少暗示,鲁迅早期文学观和翻译观不分彼此。
经过两年的酝酿,这种文学观再现于!域外小说集∀序言的时候,当然会以不同的姿态出现了:不满的批评代之以自豪的 呐喊。
!域外小说集∀序言:!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世名人译本。
特收录至审慎, 译也期弗失文情。
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
使有士卓特,不为常俗所囿,必当犁然有当于心,按邦国时期,籀读其心声,以相度神思所在。
则此虽大涛之微沤与,而性解思惟,实寓于此。
中国译界,亦由是无迟暮之感矣。
(陈平原、夏晓虹:376-377)这篇序言主要内容有二,一是翻译的目的,一是翻译的方法。
先看前者。
鲁迅在这里阐述的翻译目的,实际上就是他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阐述的文学 不用之用观,只是在这里表述得更精练而已。
鲁迅用中国传统文论中的 神思概念,译述黑格尔、叔本华以及尼采的哲学,旨在张扬人之精神世界以匡正社会对此的漠视,张扬文学(文学家)的个性与自为。
这一概念,是贯穿!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的主线。
就 神思(心灵之域、精神现象、意力)和文学的关系,鲁迅主要谈了四点。
其一,文学起源与 神思的关系;其二,诗人的 神思与读者反应的关系;其三,文学作品 之职与用( 涵养人之神思);第四,诗人的 神思与诗人个性及创作个性的关系。
可见,在鲁迅看来, 神思既是文学创作的∃52∃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动因,也是文学创作的归宿。
本此观点,接受外国文学,必须捕捉其精神实质( 读其心声, 相度神思所在),就翻译而言,自然要 弗失文情。
这就首先要求译者自己要对 文情有所把握。
周氏兄弟自然要注重翻译的选材和对原著的把握:安特莱夫 其文神秘幽深,自成一家,契诃夫 其文多慨贤者困顿,不适于生,而庸众反多得志。
这些评述都基本上抓住了对象的主要特征。
实际上,周氏兄弟为其翻译的每篇小说所写的 杂炽,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读者对西方短篇小说了解的最高水准。
(陈平原,1997:176)鲁迅的!破恶声论∀,曾经与自己的译文!四日∀以及周作人的译文!寂漠∀同期发表于!河南∀(1908)杂志,以相互呼应和对应。
爱伦坡的!寂漠∀,在周作人的翻译下,被赋予了具体的形象而变奏着,正是在!破恶声论∀开头所见的无%声&的%寂漠境&。
爱伦坡的!寂漠∀,在!河南∀中曾与无%声&的%寂漠境&的!破恶声论∀相提并列,又与以人的内部之声为主题的鲁迅所译的迦尔洵的!四日∀相肩。
(谷行博,1997)此外,在同期杂志上发表的周作人的译文!庄中∀,与!破恶声论∀也有对应和呼应的关系。
!庄中∀中饶舌的家长罗舍微支,只能具体化为扰乱世事的 恶声而无其他。
这也的确是!破恶声论∀的基本主题。
(谷行博,1997)在被称之为 兽的罗舍微支的身上,也能看到!破恶声论∀中强国的 兽性的影子。
这些事实背后的实际情况是,鲁迅的文学观和翻译观是同时形成的,处于互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