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护理手册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引言概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在面对脑卒中患者时,及时的急救和有效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急救和护理两个方面,分别介绍脑卒中患者的应急处理和日常护理。
一、脑卒中患者的急救1.1 判断脑卒中症状脑卒中常见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突然出现的严重头痛、突然失去平衡控制等。
当遇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怀疑脑卒中,并进行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1.2 快速呼叫急救车辆脑卒中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救治。
在发现脑卒中症状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情况并提供详细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1.3 保持患者舒适和安全在等待急救车辆的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紧身衣物,避免患者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二、脑卒中患者的护理2.1 监测生命体征脑卒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同时,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2.2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适当的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
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吞咽功能,避免误吸导致的并发症。
2.3 应对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此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三、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3.1 定期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康复训练,以恢复和改善受损的功能。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训练。
3.2 预防压疮和坠床脑卒中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发生压疮和坠床等意外。
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床垫和侧护栏等。
脑卒中患者护理措施
脑卒中患者护理措施1. 患者背景介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指的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从而造成脑组织损伤的病情。
脑卒中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
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2. 脑卒中患者护理的目标脑卒中患者护理的目标是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脑卒中患者护理的措施。
3. 脑卒中患者护理措施3.1 临床评估在进行脑卒中患者护理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药物过敏等;•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感知、语言、认知等;•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洗漱、穿衣等;•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包括血压、心脏功能等;•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有无压疮风险等。
3.2 呼吸管理脑卒中患者可能由于脑部损伤导致呼吸困难,因此需要进行呼吸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氧饱和度;•给予患者适当的氧气支持;•给予患者支气管扩张药物等辅助治疗。
3.3 饮食管理脑卒中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饮食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根据患者的能力和胃肠功能,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控制患者的饮食热量和营养摄入,以防止肥胖和营养不良;•鼓励患者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健康食品;•避免给予患者高脂肪、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品。
3.4 运动康复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康复,以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和神经再生,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度的被动运动,包括活动患者的关节和肌肉;•进行适量的主动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等;•鼓励患者参加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
3.5 心理疏导脑卒中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患者关怀和理解,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心;•鼓励患者参加康复小组或支持团体活动;•提供适当的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2020年脑卒中规范化诊治简明手册20.脑卒中护理
第二十节脑卒中护理一、脑卒中患者休息与安全护理要点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期间病人应取平卧位,头取自然位,避免左右转动和过伸过屈。
频繁发作的病人入厕、沐浴以及外出活动时应有家人陪伴。
2) 脑梗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取平卧位,病情稳定后逐步起床活动。
3)脑出血首要原则是保持安静,稳定血压,抬高床头约30°,减轻脑水肿及预防吸入性肺炎,勿洗头;舌根后坠患者取侧卧位;谵妄躁动者加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
应避免导致血压和颅内压升高,进而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剧烈咳嗽、用力排便、屏气等,必要时可适量应用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应用缓泻剂。
4)凡是卧床时间较长患者,改变体位时要注意做好“三部曲”:即平躺1分钟,坐起1分钟,站立1分钟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导致头晕跌倒。
二、注射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注意事项1)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脑卒中单元抢救室进行监护。
2)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第1小时内每30min1次,以后每小时1次,直至24h;如出现烦躁不安、瞳孔异常、意识障碍加深、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呕吐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使用溶栓药并行头颅CT检查。
3)定期监测血压,首次测双上肢血压,最初2h内每15min1次,随后6h内每30min1次,以后每1h1次,直至24h。
如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 Hg,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增加血压监测次数,遵医嘱给予降压药。
4)在溶栓过程中应监测患者体温情况,观察药物的副反应。
监测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变化,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5)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应延迟安置。
(如:溶栓后24小时内尽量不下鼻饲管,30分钟内不留置导尿管)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栓术后血压的管理早期手术中及术后收缩压升高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该严密监测其围手术期血压,尤其是收缩压水平。
(Ⅱa,C)。
术后存在高灌注风险的患者应在充分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基础下维持血压至较低水平,对于大部分患者收缩压降低至120-140mmHg左右可能是比较合适的降压范围。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引言概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时的急救和专业的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急救和护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脑卒中患者的应对方法。
一、急救部分:1.1 迅速识别脑卒中症状:-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然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然的言语困难或理解障碍;- 注意是否出现突然的丧失平衡或协调能力下降。
1.2 紧急呼叫急救车辆:- 在发现脑卒中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状况;- 提供准确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以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1.3 保持患者安静舒适:- 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位置上,保持头部稍微抬高的姿势;- 松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避免移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二、护理部分:2.1 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安排专业的康复护理师进行康复训练;- 通过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2.2 给予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控制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等病情;- 定期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3 提供心理支持:- 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护理人员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指导。
三、饮食护理:3.1 提供均衡的饮食:-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包括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食物搭配;- 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控制患者的体重和血脂水平。
3.2 加强营养补充:- 根据患者的需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配合医生的建议,给予必要的营养补充剂。
3.3 定期监测饮食效果:- 定期检测患者的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评估饮食效果;-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营养状况。
四、生活护理:4.1 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安装扶手、防滑垫等辅助设施,确保患者的居住环境安全;- 教育患者及家属关于防跌倒、防烫伤等安全知识。
脑卒中康复护理指南
脑卒中康复护理指南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血管破裂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指南,以帮助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更好地进行康复过程。
一、脑卒中的护理原则1. 个体化护理:每个患者的脑卒中表现和护理需求都可能不同,因此,护理应该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护士或护理团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家庭支持以及患者的康复目标,结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2. 多学科合作: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
各个专业的专家应共同协作,互相交流信息,并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制定出最佳的护理方案。
3. 安全第一:脑卒中患者的肌力和平衡能力可能受损,因此,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床边、洗澡、活动、营养摄入等方面,都要注意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脑卒中的早期护理1. 呼叫急救:在脑卒中发作时,时间对于救治至关重要。
在发现脑卒中症状时,立即呼叫急救,并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设施。
2. 确保通畅呼吸道: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导致呛咳和窒息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
3. 维持循环稳定: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问题。
护理人员在早期护理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相应的治疗。
三、脑卒中的康复护理1.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脑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能力和康复目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包括穿衣、洗漱、进食等。
训练应逐步增加难度,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2. 运动康复: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体力活动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
例如,进行床上主动/passive运动、体育锻炼、物理治疗等。
训练的频率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威胁。
为了帮助脑卒中患者更好地康复,以下是一些日常护理方法的介绍和建议。
1. 饮食护理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该健康、均衡,并且注重控制摄入的盐分和脂肪。
建议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选择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鱼肉、瘦肉、豆类和蛋类,适量摄入全谷物和纤维,并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2. 运动护理适度的体育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可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这些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协调运动能力。
确保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并根据患者的体力和体能状况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3. 健康习惯脑卒中患者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给予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单一姿势,如长时间坐着或站立。
同时,要抵制不良嗜好,如吸烟和饮酒。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社交,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压力。
4. 注意安全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家居环境应进行合理的改造和调整,如增设扶手、安装防滑地板、移除障碍物等。
确保患者在家中的安全性和无障碍的移动。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和体检。
同时,避免自行更改用药方案,如停药或减少剂量,以免对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5. 家庭支持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爱。
家庭成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和活动,如语言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
同时,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应对困难。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脑卒中患者需要综合运用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习惯、注意安全和家庭支持等方法来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脑卒中护理手册
脑卒中护理手册目录1.脑卒中的根本概述2.脑卒中的常见病症及临床体征的评估3.脑血管病的危急因素4.脑血管病的关心检查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护理6.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护理7.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及护理8.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脑卒中的根本概述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缘由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
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突然发病,快速消灭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共同临床特征,为一组器质性脑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安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其次位缘由,它与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
目前我国脑卒中已成为超过恶性肿瘤成为中国第全都死病因,发病率120-180/10 万,每年死亡病例大于150 万,存活者600-700 万,且2/3 存活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本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苦痛。
脑卒中常见病症及临床体征的评估一.头痛:通常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苦痛。
评估:1.病史(1)了解头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询问是全头痛,局部头痛还是部位转换不定的头痛:是搏动性头痛还是胀痛,钻痛,钝痛,触痛,撕裂痛或紧箍痛,是稍微痛,猛烈痛还是无法忍受的苦痛。
(2)头痛的规律:询问头痛发病的急缓,是持续性还是发作性,起始与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激发,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急起的头痛可能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
(3)有无先兆及伴发病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头痛,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病症。
(4)苦痛常用工具:1.数字式苦痛评定法:将一条直线等分为10 段,一端0 代表无痛,另一端10 代表极度苦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一个能代表自己苦痛感受的数字来表示苦痛程度。
2.文字描述式,将始终线等分5 段,其中一端表示“没有苦痛”。
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苦痛”患者选择其一表示苦痛程度。
脑卒中后护理常规
脑卒中后护理常规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脑卒中后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档旨在介绍脑卒中后的护理常规措施,并帮助护理人员和患者了解正确的护理流程。
护理常规以下是脑卒中后的护理常规措施:1. 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 体位调整:对于卧床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体位调整,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通过改变体位,可以减少床垫压力,并预防压疮的发生。
3. 定期翻身:卧床患者需要定期翻身,以保持血液循环良好,预防血栓的形成。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翻身计划,并按时执行。
4. 饮食管理: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需要,提供均衡的饮食,并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5. 药物管理:护理人员应按照医生的嘱咐,合理给患者服用药物。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时间,并及时记录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6. 密切监测:脑卒中后的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和吞咽困难。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任何问题。
结论脑卒中后的康复护理常规措施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护理流程,并密切配合医护团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关于脑卒中后护理常规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急性发作。
脑卒中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脑卒中患者,科学、安全、细致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基本原则1.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脑卒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心率不齐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脑卒中患者需要安静、温暖、通风良好的护理环境,避免过度刺激和噪音干扰,有助于患者休息和康复。
3. 预防感染: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免疫力较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保持环境清洁。
二、身体护理1. 日常护理:脑卒中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帮助其完成日常活动,如洗漱、更衣、如厕等。
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湿疹、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 营养支持:脑卒中患者经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导致饮食困难。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提供适宜的饮食,如质地软、易咀嚼和易吞咽的食物。
必要时,可通过饮食辅助器具辅助进食。
3. 定期翻身: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力性溃疡。
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的血液循环,减少压力。
三、运动康复护理1. 早期康复训练: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合适的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运动、床旁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2. 功能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行走、上下楼梯、手指灵活性练习等,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四、心理护理1. 提供情感支持: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消沉、焦虑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和情绪,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重拾自信。
2. 康复教育: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如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生活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
脑卒中患者护理要点
脑卒中患者护理要点1、脑卒中的定义及分类脑卒中:又称中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造成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或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
多见于老年人,分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前者发病率高于后者。
2、脑卒中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得了脑卒中疾病,很多患者会存在意识障碍、肺部感染、语言沟通障碍、吞咽障碍、肢体瘫痪、压疮、大小便失禁、便秘、深静脉血栓、抑郁等问题,在日常生活上需要依赖家属的关心与照护。
在住院期间有医护人员协助护理,而出院后很多患者家属对于日常照护感到特别迷茫。
为此我们整理了一些护理要点,希望对有此苦恼的病患家属能有所帮助。
3、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1.气道护理清醒患者,评估咳嗽咳痰能力,鼓励其自主深呼吸及咳嗽。
意识障碍的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并将头部抬高30°;避免或减轻舌根后坠,注意有无呼吸障碍、发绀及气道分泌物增加等现象,至少2小时给予翻身叩背。
2.预防跌倒:能下床活动的患者,给予合适的衣物,下床前应确认已穿防滑鞋,并于床边静坐至少1分钟后才下地行走,助行器应放在床边易取的位置,家属应在旁给予活动协助。
3.营养支持(1)有完全进食能力者(不需人员协助、不需食物选择和环境配合),鼓励自行进食,指导摄入低脂肪、低盐、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2)只有部分进食能力患者,给予协助进食,食物选择糊状食物,饮水加凝固粉增稠,进食时应坐起或半坐卧,头部前仰,进食时禁用吸管,应使用小勺子,将食物送至口腔健侧近舌根处,进食环境安静让患者保持精神集中,进食速度易缓慢,勿催促。
(3)无法自行进食需留置胃管的患者,鼻饲液可选择正规药厂配置好的肠内营养液,也可用破壁机将鱼肉、瘦肉、蛋、蔬菜、米饭等搅拌制作成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的流质,注意,自制的流质必须经过过滤以避免堵塞胃管4.排泄护理(1)能自行控制的患者给予鼓励协助,如提供尿壶、便盆等(2)尿失禁患者:尽量使用接尿器、尿套收集尿液,定时给予便器,锻炼患者排尿意识,指导患者盆底部肌肉运动:收缩肛门(3)便秘护理:晨起空腹饮水、日常多进食高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可以使用开塞露纳肛,平日可自脐周由内向外顺时针做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流中断或减少而引发的急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这一病症的影响深远,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年,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整体生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
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护理,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1.饮食护理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以营养均衡为原则。
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可以帮助防止便秘,降低心脏病发生的风险。
同时,限制盐和糖的摄入,以防止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戒烟、限酒可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2.运动护理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平衡训练、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患者还应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坐。
3.睡眠护理优质的睡眠不仅有助于头脑清醒,更能显著提升康复效果。
因此,为了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患者在睡前应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
有些患者可能会遭遇睡眠障碍,如失眠或打鼾等问题。
患者应及时向医生寻求专业帮助,以便得到针对性的治疗。
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护理1.用药护理脑卒中患者需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以防止血栓形成和控制血压。
在服药过程中,他们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向医生反馈。
此外,他们还需要定期向医生反馈病情,以便医生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2.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语言疗法和职业疗法等。
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语言疗法可以帮助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恢复语言能力;职业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和做饭等。
这些治疗方法都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3.定期检查脑卒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包括定期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检查,以及定期的神经系统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非常重要。
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常规
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言语及肢体活动变化,注意有无咳嗽、腹痛、肢体痛等新的栓塞表现。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瘫痪肢体功能位;烦躁不安或抽搐者注意观察发作的部位、次数和时间,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并适当约束。
3保持呼吸道通畅,予吸氧,及时吸痰,防止缺氧窒息;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护理和呼吸肌功能锻炼。
4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给予富有营养、高蛋白质、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评估吞咽功能,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
6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
7做好患者皮肤和口腔护理,预防发生压疮和坠积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做好大小便的管理,防止泌尿系感染及失禁性皮炎。
8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床、下肢深静脉血栓、误吸等危险因素,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9指导患者出院后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坚持有氧运动。
对有TIA发作史的患者,指导患者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避免突然转动颈部,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注意保暖,外出时有人陪伴。
病情稳定后24~48小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及早帮助失语、吞咽困难患者语言功能及吞咽训练。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人:陈** 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脑卒中护理笔记总结范文
一、前言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笔记总结了我对脑卒中护理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护理措施1. 病情观察(1)血压监测: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2)意识障碍观察: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如有昏迷患者,及时告知医生。
(3)气道护理:对于痰液较多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加强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生活护理(1)体位: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抬高15-20度,以利于脑部血液回流。
(2)饮食:给予患者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3. 皮肤护理(1)褥疮预防:定时翻身,避免长时间受压,预防褥疮发生。
(2)皮肤清洁:勤换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 康复护理(1)肢体功能位:保持患肢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与畸形。
(2)康复训练: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5.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2)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三、护理体会1. 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3. 注重患者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
4.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5. 与康复师密切配合,共同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总之,脑卒中护理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脑卒中护理常规
脑卒中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有无跌倒、坠床的危险,给与相应护理护理措施,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15-20°,转动头部时,动作易轻柔,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减少探视,操作治疗应集中,瘫痪肢体给予功能位,给予主动、被动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二、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防止焦虑及抑郁,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耐心解答问题,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及护理活动。
三、用药护理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等出血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四、病情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患者有无剧烈头疼、呕吐等现象,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五、基础护理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维持室温18~22摄氏度,湿度50~60%。
偏瘫病人患肢感觉障碍、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特别要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档,患者入厕、进食、洗漱等需专人陪护,以防跌伤,保持患者“三短六洁”,预防压疮。
六、注意饮食脑卒中患者消化功能减退,应给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饮食,少量多餐。
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时病人排便费力可使颅压升高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应及早防治。
患者可进食香蕉、蜂蜜等,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开塞露等。
七、健康教育⒈嘱患者禁烟酒,禁饮浓茶、咖啡,避免被动吸烟。
2.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如有不适注意随诊。
4.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卧床病人预防压疮。
5.给与心理护理,增强自信心。
6.定期复查,注意随诊。
脑卒中病人的全方位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保 持在正常范围内。 心率监测:监测心率变化,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生命体征监测
呼吸监测: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注意 气道通畅。
康复护理
Hale Waihona Puke 康复护理早期康复: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康 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脑卒中病人的 全方位护理
目录 引言 早期治疗 生命体征监测 康复护理 饮食护理 药物管理 日常生活护理 社交支持 总结
引言
早期治疗
早期治疗
早期识别:及时发现脑卒中症 状,如面瘫、言语不清等。 紧急就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并将患者送往最近的脑卒中 中心。
早期治疗
快速诊断:通过脑部CT扫描等检查确认 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抗凝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 正确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形成。 抗高血压治疗:按时服用降压 药物,保持血压稳定。
药物管理
其他药物管理: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 用其他相关药物。
日常生活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安全保护:提供安全环境,防 止患者跌倒和受伤。 日常护理:协助患者进行个人 卫生和日常活动,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护理
家庭支持:提供家属和社区支持,帮助 患者适应康复后的生活。
社交支持
社交支持
康复社交:鼓励患者参与社交 活动,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交 流。
康复团体:引导患者加入康复 团体,与其他脑卒中患者互相 支持与分享经验。
社交支持
社区资源:介绍社区提供的康复资源, 帮助患者融入社区生活。
总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康复护理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 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于流程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于流程脑卒中的急救护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冷静并拨打急救电话:家属在发现患者发生脑卒中时,应保持冷静,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 防止脑血流灌注: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应将患者放平,尽量不移动患者的位置,以防止脑血流灌注。
同时,解开患者的衣物,摘掉手表、手饰等配件,防止因衣服过紧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3. 处理呕吐和癫痫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应把患者行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卡在呼吸道,抑制呼吸。
如果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家属切勿紧张、情绪激动,按住患者的肢体,防止剧烈的抽动,对身体和骨骼造成一定的伤害。
4. 避免喂水喂食物:不能给患者喂水喂食物,以免影响入院时的手术和麻醉。
5.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对于患者平时的药物不能随意给患者使用,应耐心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6. 急救处理:到达现场后要立马询问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和发病特征,患者有无既往病史、近期发病史、近期用药情况。
经病史询问及查体、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意识、神经定位体征考虑脑卒中病人,开放静脉通道,采血送检血常规、血凝四项、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表(NIHSS),经评估病情稳定者,30分钟内进行CT检查。
7. 药物治疗:如果CT提示脑出血,需要请外科会诊(转科手术或内科保守治疗);若CT未提示脑出血,考虑缺血性脑卒中,符合溶栓适应症,排除禁忌症,进行溶栓治疗。
经评估病情不稳定者立即组织科内人员抢救:①呼吸减弱或停止:吸氧、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②休克血压:给予林格氏液扩容,必要时加血管活性药物。
③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酌情给予降压药。
④脑疝形成:给予甘露醇脱水,必要时加速尿。
⑤立即下病危,做好沟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立即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护理手册目录1. 脑卒中的基本概述2.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及临床体征的评估3.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4. 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5.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护理6.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护理7. 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及护理8.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脑卒中的基本概述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
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共同临床特征,为一组器质性脑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它与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
目前我国脑卒中已成为超过恶性肿瘤成为中国第一致死病因,发病率120-180/10 万,每年死亡病例大于150 万,存活者600-700 万,且2/3 存活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本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
脑卒中常见症状及临床体征的评估一. 头痛:通常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评估:1. 病史1)了解头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询问是全头痛,局部头痛还是部位转换不定的头痛:是搏动性头痛还是胀痛,钻痛,钝痛,触痛,撕裂痛或紧箍痛,是轻微痛,剧烈痛还是无法忍受的疼痛。
(2)头痛的规律:询问头痛发病的急缓,是持续性还是发作性,起始与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激发,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急起的头痛可能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
(3)有无先兆及伴发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头痛,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4)疼痛常用工具:1.数字式疼痛评定法:将一条直线等分为10段,一端0 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极度疼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一个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数字来表示疼痛程度。
2. 文字描述式,将一直线等分5 段,其中一端表示“没有疼痛”。
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患者选择其一表示疼痛程度。
3. 视觉模拟评定法4.面部表情测量图,图示6 个代表不同疼痛程度的面孔,患者选择其一来代表自己的感受。
插入图表二.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可表现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临床可通过病人的言语反应,对针刺的痛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1. 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1)嗜睡: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病人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唤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又继续入睡。
(2)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唤醒,需大声呼唤或较强烈刺激才能使其觉醒,可做简单,含糊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
(3)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
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
(4)中昏迷: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少。
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体征发生变化。
(5)深昏迷: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
生命体征明显变化,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等。
2. 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1)意识模糊:表现为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2)谵妄: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下降,表现为认知,注意力,定向与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
3.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1)去皮质综合征:患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自发语言及有目的的动作,能无意识睁闭眼或吞咽动作,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以及睡眠觉醒周期存在。
(2)无动性缄默症:患者可注视检查者和周围的人,貌似觉醒,但缄默不语,不能活动。
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肌肉松弛,大小便失禁。
(3)植物状态评估:1. 了解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类型2. 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通过言语,针刺及压眶等刺激,检查患者能否回答问题,有无睁眼动作和肢体反应情况。
国际通用Glasgow 昏迷评定量表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
图表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疼痛引起睁眼2对针痛能躲避4不睁眼1刺痛肢体屈曲反应3B.言语反应定向正常5刺痛肢体过伸反应2应答错误4无动作1言语错乱3言语难辨2不语13. 全身情况评估:检查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注意有无呼吸节律与频率的改变;评估有无肢体瘫痪,皮肤有无破损, 发绀,出血,水肿,多汗;脑膜刺激症是否阳性。
三,言语障碍1. 失语图表2. 构音障碍:发声困难,发音不清,声音,音调及语速异常。
四•感觉障碍指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如痛,温度,触,压,位置,振动等)无知觉,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
(1) 浅感觉: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2)深感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3)复合感觉包括定位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
五.瘫痪指肌力下降或丧失而导致的运动障碍。
1. 脑血管疾病一侧大脑半球病变,如内囊出血,脑梗死等可表现为偏瘫。
患者出现三偏征:病灶对侧肢体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2. 肌力的评估见图表肌力的分级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能活动关节)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即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危险因素与发病并不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干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两大类,其中可干预危险因素是疾病预防的主要针对目标。
(一)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1. 年龄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每增加10岁,卒中发生率约增加1倍2. 性别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女生3. 遗传因素4. 种族黑人比白种人发生卒中的风险高,中国人和日本人发生卒中的风险较高。
(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收缩压〉160mmh^(或)舒张压〉95mmhg卒中相对风险约血压正常者的4倍。
2. 吸烟研究表明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经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吸烟可以使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升高2-4 倍。
3. 糖尿病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不是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4. 心房颤动单独心房颤动可以使卒中的风险增加3-4 倍.5. 其他心脏病心脏瓣膜修补术后,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心脏病的围手术期,心导管和血管内治疗,心脏起搏器和射频消融等均增加栓塞性卒中的发生率。
6. 血脂异常7.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明确的卒中独立危险因素8. 镰状细胞贫血9. 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10膳食和营养11. 运动和锻炼12. 肥胖13. 饮酒过量14. 其他代谢综合征,口服避孕药,药物滥用,高脂蛋白血症,感染,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粘度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及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
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一.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术是通过穿刺第3-4 腰椎或第4-5 腰椎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放出脑脊液的技术,用于疾病的诊断。
1. 目的:(1)检查脑脊液的成分,了解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变化以及病原学证(2)测定脑脊液的压力(3)注入药物或者放出炎性,血性脑脊液。
2. 禁忌症(1)穿刺部位皮肤和软组织有局灶性感染或有脊柱结核者,穿刺有可能细菌带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内。
(2)颅内病变伴有明显颅高压或已有脑疝先兆,可加重脑疝的形成,引起呼吸骤停或死亡。
(3)开发性路脑损伤或有脑脊液漏者。
(4)明显出血倾向或病情危重不宜搬动。
3. 护理(1)术前护理①评估病人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指导病人了解腰椎穿刺的目的,特殊体位,过程与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征得病人及家属的签字同意。
②物品准备:穿刺包,测压包,无菌手套,禾I」多卡因,棉签,皮肤消毒物品。
③病人准备:排空大小便,在床上静卧15-30分钟。
(2)术中护理①指导和协助病人保持腰椎穿刺的正确体位。
②观察病人呼吸,脉搏及面色变化,询问有无不适感。
③协助病人摆放术中测压体位,协助病人测压。
④协助病人留取所需的脑脊液标本,督促标本送检。
(3)术后护理①指导病人去枕平卧4-6 小时,告知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但可转动身体,②观察病人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
③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24小时内不淋浴。
二.影像学检查1. 头颅CT头颅CT扫描是诊断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法,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和占位效应等。
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脑室大量积血时多呈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大。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尽快进行CT检查,早期不能显示病灶,但对排除脑出血至关重要。
脑梗死多数病例发病24 小时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
出血性梗死呈混杂密度。
CTA 检查可发现血管狭窄,闭塞及其其他血管病变,如动脉瘤,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2. MRI和MRA检查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MRA可发现血管的闭塞和狭窄。
在脑出血的治疗和诊断方面,对发现结构异常,明确脑出血病因有帮助。
MRI对检出脑干和小脑的出血灶和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CT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护理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一. 急性期治疗⑴早期治疗:在发病后6小时内可进行溶栓使血管再通,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组织代谢。
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物。
使用溶栓药物期间应严密监护病人,及时发现有无出血的情况。
⑵调整血压:急性期维持患者的血压于较平时稍高水平,以保障脑部灌注,防止梗死面积扩大。
发病24小时内,当收缩压〉200mmh或者舒张压大于110mmh才需降压。
(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等除外)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24小时-7天)持续出现的高血压应积极降压,一般将血压控制在w 185mmh或舒张压w 110mmh是安全的,甚至可降低至160/ 90mmh以下。
(3)防治脑水肿:严重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是急性重症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
通常使用20%复方甘露醇125-250ml 快速静滴,心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可改用呋塞米,甘油果糖,人血白蛋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