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_夏志超

合集下载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及酸杆菌群落结构变化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及酸杆菌群落结构变化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及酸杆菌群落结构变化杨安娜;陆云峰;张俊红;吴家森;徐金良;童再康【摘要】[目的]研究浙江开化杉木人工林连栽过程中土壤养分及寡营养细菌酸杆菌群落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杉木林地导致土壤肥力变化的酸杆菌分子生态学机制,为该地区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调整、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及构建健康土壤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马尾松林(对照)、马尾松林皆伐后的一代杉木林、杉木林迹地自然更新二代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0~20 cm,20~ 40 cm)的土壤pH、束缚水含量、有机碳及主要速效养分含量,比较分析土壤肥力水平,同时进行土壤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优势酸杆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1)马尾松林改植杉木后土壤酸化显著,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林地肥力水平大致规律表现为马尾松林>杉木一代林>杉木连栽林.2)3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细菌中酸杆菌门均占明显优势(32.68%~49.17%),且连栽后的杉木连栽林0~ 20 cm土层酸杆菌占比显著高于马尾松林0~ 20 cm土层(P<0.05).3)共检测出18个酸杆菌类群,其中Gp2在各个样地中均为绝对优势菌群,占酸杆菌群的47.74%~68.80%,Gp1占21.69%~29.72%,其次是Gp3占13.30%~22.41%.酸杆菌类群中Gp2优势加强,同时Gp3具有由优势菌属转变为次优势菌属的趋势.Gp1和Gp10相对丰度分别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P=0.035)和显著正相关(P=0.035),Gp2相对丰度与土壤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P=0.010).[结论]马尾松林改植杉木及杉木人工林连栽过程中土壤肥力水平降低,而土壤寡营养细菌酸杆菌相对丰度提高,酸杆菌群落作为土壤优势菌群随土壤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这预示着酸杆菌在杉木人工林土壤物质循环中起非常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19(055)001【总页数】9页(P119-127)【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16S rDNA测序;土壤酸杆菌;群落结构【作者】杨安娜;陆云峰;张俊红;吴家森;徐金良;童再康【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300;浙江省宁波市林业局林特种苗繁育中心宁波315012;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300;浙江省开化县林场开化324300;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特有速生针叶树种,在我国南方山区栽培面积最大。

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性质变化

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性质变化

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性质变化
盛炜彤;杨承栋;范少辉
【期刊名称】《林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2003(016)004
【摘要】系统研究和分析了不同代、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的变化过程,揭示了杉木人工林随着栽植代数增加(2-3代),土壤物理性质变劣,pH值下降,养分含量降低,速效P和水解N的下降尤为明显,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也朝着生物活性下降的方向变化,也反映出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的差别.一般从幼龄林到中龄林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到了成熟林阶段土壤肥力稍有上升,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现行栽培制度下,杉木人工林连作能导致土壤功能衰退,这是杉木人工林不能保持长期生产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页数】9页(P377-385)
【作者】盛炜彤;杨承栋;范少辉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7
【相关文献】
1.江西大岗山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J], 孙启武;杨承栋;焦如珍
2.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 [J], 杨承栋;焦如珍
3.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J], 徐雪蕾;孙玉军;周华;张鹏;胡杨;王新杰
4.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J], 舒韦维;卢立华;李华;农友;何日明;陈海;黄彪
5.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 [J], 王丹;戴伟;王兵;李萍;邓宗付;赵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邹双全
【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5)001
【摘要】应用典型样方调查法,对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的近60年生的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和30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区系进行全面调查,并运用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多样性指标基本呈现出老龄林群落高于30年生林群落的趋势,说明老龄林群落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和复杂的垂直层次结构;老龄林群落的各物种多样性指标表现为灌木层>藤本层>乔木层>草本层的格局,而30年生林群落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藤本层>乔木层的格局;2个群落的各多样性指标基本呈现出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小的趋势;2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在水平空间分布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与群落内具有较高的环境异质性有关.
【总页数】5页(P47-51)
【作者】邹双全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科研处,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7.02
【相关文献】
1.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Ⅳ——农耕区不同植被类型瓢虫的物种多样性 [J], 吴伟;刘德波;张培毅;张真
2.海拔高度对江油地区杉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郝建锋;王德艺;李艳;朱云航;姚小兰;齐锦秋
3.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J], 刘江华;徐学选
4.福建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乔木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J], 魏宏通
5.山西关帝山神尾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的研究I.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 [J], 陈廷贵;张金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杉木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细根生物量和形态分布特征

杉木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细根生物量和形态分布特征

杉木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细根生物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吕理兴【摘要】采用土钻法对福建三明杉木人工林样地进行根系采样,主要分析了0~80om土层杉木及林下植被≤1mm和1~2mm细根的生物量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0—80cm土层内杉木和林下植被≤1mm细根生物量分别为191.1g/m^2、32.83g/m^2,1—2mm细根分别为207.5/m^2、10.86g/m^2;≤1mm细根根长分别为5059.67m/m2、1076.27m/m2,1~2mm细根根长分别为962.87m/m^2、52.23m/m^2;≤1mm细根表面积分别为24.62m^2/m^2、3.41m^2/m^2,1—2mm细根表面积分别为3.39m^2/m^2、0.15m^2/m^2.林下植被≤1mm细根的生物量、根长及表面积占其总细根生物量、总根长和总表面积的比例均远高于杉木的.杉木人工林中,杉木≤1mm细根的比根长大于林下植被,而组织密度则小于林下植被;杉木1~2mm细根的比根长略小于林下植被,组织密度也小于林下植被.杉木和林下植被各个径级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大致表现为随土层增加呈减少的趋势;根长和表面积垂直分布规律并不明显,但均表现出表层土壤大于底层土壤.各个土层杉木细根的生物量、根长和表面积所占比例明显大于林下植被.0—10cm土层中≤1mm细根林下植被生物量、根长、表面积所占总的生物量、根长、表面积的比例大于杉木.%Soil coring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biomass and morphologic features of the mm and 1 -2 mm in diameter of 0 - 80cm soil layer for Chinese fir plantation in Sanming roots ≤ 1 , Fuji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biomass of the roots ≤ 1 mm in diameter for Chinese fir and understory vegetation was 191.1 g/m^2, 32. 83 g/m^2 respectively, the biomass of the roots 1 -2 mm in diameter was 207.5g/m^2, 10. 86 g/m^2 respectively ; the root le ngth of the roots ≤ 1 mm in diameter for Chinese fir and understory vegetation was 5 059.67 m/m^2, 1 076. 27 In,/m^2 respectively, the root length of the roots 1 - 2 mm in diameter was 962. 87 m/m^2, 52. 23 m/m^2 respectively ;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root s ≤1 mm in diameter for Chinese fir and understory vegetation was 24. 62 m^2/m^2, 3.41 m^2/m^2 respectively,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roots 1 - 2 mm in diameter was 3.39 m^2/m^2, 0. 15 m^2/m^2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 of biomass, root length and surface area accounted for the total of the roots ≤ 1 mm in diameter for understory vegetation was far above Chinese fir. As for the specific root length of the roots ≤ 1 mm, Chinese fir was greater than understory vegetation, for the tissue density, understo- ry vegetation was greater than Chinese fir; for the specific root length of the roots 1 - 2 ram, Chinese fir was slightly less than understory vegetation, for the tissue density understory vegetation was greater than Chinese fir.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fine root biomass for Chinese fir and understory vegetation decrease with soil depth ;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fine root length and surface area were not obvious, but all represent that the surface soil was greater than subsoil. The proportion of biomass, root length,surface area of each soil layer showed :Chinese fir was greater than understory vegetation. The propor- tion of biomass, root length and surface area of the roots ≤ 1 mm in diameter accounting for the total in 0 - 10 cm soil layer showed that understory vegetation was greater than Chinese fir.【期刊名称】《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2(007)002【总页数】6页(P70-75)【关键词】杉木人工林;生物量;根长;表面积;垂直分布【作者】吕理兴【作者单位】三明市梅列区国有陈大林业采育场,福建三明36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生态系统地上与地下过程的关联主要是通过根系实现的,根系是植被地下部分的重要组成,随着全球变化与植被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对根系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根系,尤其是细根 (fine root)可能是最不被人们了解的植物器官,它作为提供植物养分和水分的“源”和消耗碳的“汇”,已成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热点[1].虽然细根占林木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不足30%,但由于细根周转迅速,每年通过枯死细根向土壤归还碳、养分和能量甚至超过地上部分枯落物[2-3].森林细根生物量中既包括乔木部分的根系也包含林下植被的根系,其中林下植被对森林生态系统细根生物量估计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林下植被在总的细根生物量中占有重要的部分[4-6].森林细根生物量的研究通常只对乔木部分的细根生物量进行了估计,而对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植被细根生物量的估计还比较缺乏.同时细根的根长及表面积也是决定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重要指标,在反应根系生理生态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植物根系的分布特征,尤其是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关根长和表面积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林分中有关乔木和林下植被细根不同径级相关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了解乔木和林下植被细根垂直分布的差异对估计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库和周转速率显得非常重要[7].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造林和用材树种,在中国人工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杉木人工林细根相关指标的垂直分布尤其是区分杉木和林下植被根系的研究还少有报道.林下植被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杉木人工林出现严重的地力衰退等各种生态问题,人们开始重视林下植被在养分循环和稳定林分生产力等方面的作用[8-9].本研究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土钻法对杉木及其林下植被不同等级细根 (1~2 mm和≤1 mm)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根长、表面积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杉木和林下植被细根不同径级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揭示出两者根系参数的相互关系.这对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碳的地下分配、养分和水分吸收以及预测林分生产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0-11].试验样地设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镇森林经营科技示范基地(26°19'N,117°36'E),东南面与戴云山脉相连,西北面毗连武夷山脉,平均海拔300 m,平均坡度在25°~35°之间.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 749 mm(主要集中于3~8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1 585 mm,多年平均气温19.1℃,空气相对湿度81%.土壤为粗晶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厚度超过1 m.杉木人工林由1980年天然次生林经皆伐、火烧、挖穴造林等营林措施后形成,胸径≥5 cm乔木层密度为2 058株hm-2,平均林分冠层高度14.9 m,平均胸径17.1 cm.杉木林为西北坡向,坡度30°,林冠单层,林下植被主要以狗骨柴 (Tricalysia dubia)、毛冬青 (Ilex pubescens)、芒萁 (Dicranopteris dichotoma)为主.其概况参见表1.细根采样于2011年4月下旬进行,采用土钻法用内径为4 cm的土钻在杉木人工林中布设的20 m×20 m标准样地中采用S型按照上中下部均匀分布采集20个样点,各样点采集时钻取深度为80 cm,取出土钻按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分割土芯,将分割好的土样编号后放入密封袋内密封带回,立即用流动水对土样分别进行浸泡,然后在实验室用筛孔为0.2 mm筛子反复淘洗,洗净土壤颗粒后放入蒸发皿中,各土钻样品根据根系的外形、气味、颜色等辨认出杉木根系和林下植被的根系并按直径≤1 mm和1~2 mm分为2级分别挑出,挑选过程中只对活细根进行分级挑选.将挑选好的杉木和林下植被细根各径级分别用数字化扫描仪 (Espon scanner)对根系的直径、根长、表面积和体积等指标进行扫描分析.扫描后的根系样品置入8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再分别称重记录.通过扫描和称重得到的根长、表面积、体积和生物量数据根据公式:各土钻各土层相关指标/(π(d/2)2)×(m2/104cm2)式中:d为土钻内径 (cm),计算出各个土钻各土层单位面积的生物量 (g/m2)、根长 (m/m2)和表面积 (m2/m2),然后将各层20个土钻得到的数据求出各个指标的平均值.同时根据公式:比根长 (m/g)=根长 (m)/生物量 (g);组织密度 (g/cm3)=生物量 (g)/体积 (cm3),计算出杉木和林下植被各个径级5个土层总的比根长和组织密度.相关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和最小显著差异法 (LSD)比较杉木和林下植被细根各个径级各个土层细根指标之间的差异;相关图表采用Excel完成.0~80 cm土层内杉木和林下植被≤1 mm细根生物量分别为191.1 g/m2和32.83 g/m2,占测定细根总生物量的50.6%;1~2 mm细根分别为207.5 g/m2和10.86 g/m2,占测定细根总生物量的49.4%(表2).就根长而言,杉木和林下植被≤1 mm细根根长分别为5 059.67 m/m2、1 076.27 m/m2,占测定细根总根长的85.8%;1~2 mm细根根长分别为962.87 m/m2、52.23 m/m2,占测定细根总根长的14.2%(表2).就表面积而言,杉木和林下植被≤1 mm细根表面积分别为24.62 m2/m2、3.41 m2/m2,占测定细根总表面积的88.8%,1~2 mm细根表面积分别为3.39 m2/m2、0.15 m2/m2,占测定细根总表面积的11.2%(表2).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虽然≤1 mm细根生物量仅占总的细根生物量的一半左右,但却是细根根长和表面积构建的主要部分.从不同径级的分配来看,林下植被≤1 mm细根的生物量、根长及表面积占其总细根生物量、总根长和总表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5%、95%和96%)均高于杉木林 (分别为48%、84%和88%).杉木人工林中≤1 mm细根杉木部分比根长 (26.48 m/g)大于林下植被 (7.96 m/g),组织密度林下植被 (0.028 g/cm3)大于杉木 (0.018 g/cm3);1~2 mm细根杉木比根长(4.64 m/g)略小于林下植被(4.81 m/g),组织密度 (0.205 g/cm3)也小于林下植被(0.276 g/cm3)(表2).杉木和林下植被各个径级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大致表现为随土层增加呈减少的趋势;根长和表面积垂直分布规律并不明显,但均表现出表层土壤大于底层土壤 (图1).各个土层杉木部分细根的生物量、根长和表面积所占比例明显大于林下植被.就生物量而言,≤1 mm部分从表层到底层杉木细根分别所占比例为74.8%、85.1%、91.9%、88.4%、92.9%,1~2 mm部分杉木细根所占比例分别为94.9%、94.1%、93.4%、98.8%、96.0%;就根长而言,≤1 mm部分从表层到底层杉木细根所占比例分别为65.4%、84.6%、84.9%、91.8%、95.1%,1~2 mm部分杉木细根所占比例分别为94.7%、92.5%、94.1%、98.4%、96.9%;就表面积而言,≤1 mm部分从表层到底层杉木细根所占比例分别为71.2%、92.0%、89.2%、95.4%、96.2%,1~2 mm部分杉木细根所占比例分别为95.6%、92.4%、95.7%、97.8%、98.1%.同时0~10 cm土层中林下植被≤1 mm细根所占≤1 mm细根总的生物量、根长、表面积的比例均大于杉木的比例,其中杉木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为24.3%,而林下植被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为47.5%;杉木根长占总杉木根长的比例为19.8%,林下植被根长占总根长的比例为49.1%;杉木表面积占总表面积的比例为20.0%,林下植被表面积占总表面积的比例为55.6%.细根是林木根系中木质化程度较低、直接与根尖连接,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功能的那部分根系.本研究中0~1 mm细根虽然只占细根生物量的50%左右,但是却承担了大部分的根长和表面积的构建,这种生物量与根表面积、根长不对称的比例关系,说明细根构建和维持单位长度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较少,对行使细根的吸收功能有利[12].也反映了≤1 mm和1~2 mm细根在根系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根尖部分巨大的根长和表面积也可以充分保证根系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同时研究中可以发现杉木2个径级的组织密度都较林下植被小,除1~2 mm杉木比根长略小于林下植被外,其他情况下杉木比根长大于林下植被,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杉木作为林分中占优势的树种,因此生长较林下植被更快,根系直径更大,根据植物生长理论来看杉木组织密度较林下植被小,比根长可能更大.许多研究表明,林木细根生物量一般随土层加深而减少[13-15].本研究中杉木和林下植被细根各个径级生物量垂直分布也基本上表现出这一特征.而表征细根垂直分布特征的根长和表面积在本研究中的垂直变化规律并不是很明显,但都表现出在相对表层的根长和表面积大于底层.以上指标之所以会表现出这种垂直分布规律主要与土壤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土壤环境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不同土层深度根系的生长、分布不仅受自身遗传特性的影响,更容易受到土壤环境的影响[13].土壤环境中水分和养分是最主要的指标,一般在土壤养分含量高的土层,植物细根尽可能多地投入碳水化合物,扩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加单位体积根长密度,从而吸收更多的养分;而在土壤养分资源相对匮乏的土层,其细根生物量、表面积和根长密度的投入较少[16].而一般在林分中表层土壤养分含量较多,根系容易在土壤表层富集,因此生物量、根长和表面积偏高,越到土壤深层生物量、根长和表面积下降.当然,影响植物根系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他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进行证明.本研究中在杉木和林下植被细根不同径级各个层次的生物量、根长和表面积的比较中杉木部分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也保证了杉木水分、养分的供应和正常生长.以上结果可能主要是由于与杉木部分根系相比,林下植被细根可能更多的是利用土壤表层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其根系可能主要集中于表层,深层土壤中根系分布相对杉木较少.同时杉木与林下植被细根不同径级指标的这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两者细根在利用土壤资源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从生态位分离的角度来讲在杉木人工林当中杉木是竞争的优势树种,其根系在利用土壤资源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在深沉土壤中杉木根系分布也相对较多,而林下植被在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根系更多的只能利用土壤表层的资源,因此在深层土壤根系分布较少.而且从繁殖成本来讲植物如果增加某一生命环节的能量分配,就必然要以减少其他环节能量分配为代价,杉木人工林中林下植被与杉木相比,可能为了增加竞争力,林下植被可能更多地将获得的能量用于繁殖器官的构建,而用于根系在土壤中尤其是深层土壤的构建相对较少,以此达到最大的繁殖效益,因此林下植被在深层土壤中的生物量、根长和表面积都比较少.同时研究中≤1 mm细根部分林下植被生物量、根长和表面积在0~10 cm的表层土壤所占的比例均大于杉木所占的比例,这也看出林下植被相比于杉木将更多的生物量、根长和表面积投入到了直径较小的根尖部分,这也可以从以上的观点进行解释.【相关文献】[1] Copley J.Ecology goes underground [J].Nature,2000,406:452-454.[2] Vogt K A,Grier C C,Vogt D J.Production turnover and nutrient dynamics of above and belowground detritus of world forests[J].Adv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1986,15:303-377.[3] Santantinio D,Grace J C.Estimating fine-root production turnover from biomassand decomposition data:A compartment flow mode [J].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1987,17:900-908.[4] Laiho R,Finér L.Changes in root biomass after water-level drawdown on pine mires in Southern Finland [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1996,11:251-260. [5] Chen W J,Zhang Q F,Cihlar J,et al.Estimating fine-root biomass and production of boreal and cool temperate forests using aboveground measurements:A new approach [J].Plant Soil,2004,265:31-46.[6] Helmisaari H S,Derome J,Nöjd P,et al.Fine root biomass in relation to site and stand characteristics in Norway spruce and Scots pine stands[J].Tree Physiology,2007,27:1493-1504.[7]Finér L,Ohashi M,Noguchic K,et al.Factors causing variation in fine root biomass in forest ecosystem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1,261:265-277.[8] Lin Kai-min,Zhang Wen-fu,Xie Guo-yang,et al.Studies on the species diversityof the regenerated undergrowth in oldgrowth Chinese fir plantation[J].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Forestry,1997,17(4):313-317.[林开敏,张文富,谢国阳,等.老龄杉木林下天然更新阔叶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17(4):313-317.][9] Yao Mao-he,Sheng Wei-tong.Studies on understory and its biomass in Chinese fir stands[J].Science Silvae Sinicae,1991 ,27(6):644-647.[姚茂和,盛炜彤.杉木林林下植被及其生物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1,27(6):644-647.][10] He Jin-sheng,Wang Zheng-quan,Fang Jing-yun.Issues and prospects of below ground ecolog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49(13):1226-1233.[贺金生,王政权,方精云.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问题与展望[J].科学通报,2004,49(13):1226-1233.][11] Schenk H J,Jackson R B.Rooting depth,lateral root spreads,and belowground/aboveground allometries of plants in water limited ecosystems [J].Journal of Ecology,2002,90(3):480-494.[12] Wang Xiang-rong,Wang Zheng-quan,Han You-zhi,et al.Variations of fine root diameter with root order in Manchurian ash and Dahurian larch plantations[J].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2005,29(6):871-877.[王向荣,王政权,韩有志,等.植物生态学报,2005,29(6):871-877.][13] Wei Lan-ying,Shangguan Zhou-ping.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fine root of the natural Pinus tabulaeformis f.shekannesis forest in Ziwuling Plateau[J].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7,35(7):70-74.[韦兰英,上官周平.黄土高原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细根垂直分布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7):70-74.][14] Canadell J,Roda F.Root biomass of Quercusilex in amontane Mediterranean forest[J].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1991,21:1771-1778.[15] Davis J P,Haines B,Coleman D,et al.Fine root dynamics along an elevational gradient in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 Mountains,USA [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4,187:19-34.[16] Yan Hui,Liu Guang-quan,Li Hong-sheng.Changes of root biomass,root surface area,and root length density in a Populus cathayana plant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0,21(11):2763-2768.[燕辉,刘广全,李红生.青杨人工林根系生物量、表面积和根长密度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2763-2768.]。

不同杉木人工林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不同杉木人工林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不同杉木人工林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李树战;王圣洁;刘君昂;吴毅;何苑皞;李河【摘要】为了探讨土壤线虫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该研究利用18SrDNA的宏基因组比较了湖南省攸县不同发育阶段(3年、13年、26年)以及不同栽培代数(1代、2代、3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测序共获得了2 111条隶属于线虫动物门的序列.经聚类后产生了27个OTUs.主要类群有Prismatolaimidae、Monhysteridae、Alaimidae、Qudsianematidae、Criconematidae、Plectidae它们分别占总序列数的31%、15%、11%、8%、6%、5%,其中Prismatolaimidae在所有样地中均占绝对优势,Aphelenchidae、Cephalobidae、Criconematidae、Rhabdolaimidae、Tylenchidae这5个类群的相对丰度在各样地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冗余分析(RDA)发现所选的5块样地的线虫的群落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FRC,SYC,TYC 三块样地的群落结构较为相似.FYC与FRC之间差异性最大;(3)6种不同的多样性指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样地的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长期种植单一杉木人工林能够改变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但并没有改变种群的多样性.土壤线虫中存在种的冗余现象.【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5)010【总页数】8页(P101-108)【关键词】杉木人工林;线虫;宏基因组分析;群落结构;群落多样性【作者】李树战;王圣洁;刘君昂;吴毅;何苑皞;李河【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7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

杉木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杉木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杉木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摘要应用线性模型和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对福建省尤溪县杉木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尤溪县杉木天然林和人工林均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则没有较大差异;两种林分在植物种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杉木天然林乔木Ⅰ层和灌木Ⅱ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人工林,而草本层和藤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小于人工林。

关键词杉木;天然林;人工林;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杉木作为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其林内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现阶段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不同种源的杉木林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对起源不同的杉木林群落特征则研究不多。

本文对福建中心产区尤溪县杉木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群落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运用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对两种林分群落特征进行描述,探求起源对杉木林分结构的影响,从而达到指导生产的目的。

1调查区概况福建尤溪地处福建中部。

地理位置东经117°48′~118°40′,北纬25°50′~26°26′,海拔在31~1 472m之间,属戴云山脉北段西部的低山丘陵区。

气候为中亚热带大陆性与海洋性兼具的季风性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15.8~19.6℃,年降水量在1 400~1 800mm,无霜期在237~297d。

2材料与方法2.1材料来源按群落结构特点,每一林分随机布设16个样地,样地面积100m2。

样地内乔木做每木调查,灌木层设4个4m×4m做常规调查,草本层分别在样地4个角落布设4个2m×2m的样方做常规调查。

2.2研究方法2.2.1两杉木天然林与人工林植物种比较分析。

将杉木天然林与人工林植物种按分区类型列表统计。

2.2.2杉木天然林与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

采用Shannon-Wienner指数计算多样性(D)和均匀度(J):D=3.321 9(LogN-niLogni)(1)J=D3.321 9×(LogN-)(2)式中:N为所有种的个体数;s为总种数;ni为第i个种的个体数。

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

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

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
胡承彪;朱宏光
【期刊名称】《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年(卷),期】1991(015)004
【摘要】本文研究了广西龙胜县里骆林区、宜山县庆远林区、岑溪县七坪林区和田林县老山林区四种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其生化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的总数及各类群数量均以龙胜县里骆林区和田林县老山林区杉木人工林土壤最高,岑溪县七坪林区次之,宜山县庆远林区最低。

2.土壤生化活性包括士壤氮的转化强度,土壤碳的氧化代谢能力和土壤酶活性,也均以龙胜县里骆林区和田林县老山林区杉木人工林土壤最强,岑溪县七坪林区次之,宜山县庆远林区最弱。

3.四种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人工林生长状况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和生化活性表现相似规律,龙胜县里骆林区和田林县老山林区杉木人工林林木生长最好,岑溪县七坪林区次之,宜山县庆远林区最差。

【总页数】9页(P303-311)
【作者】胡承彪;朱宏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70.2
【相关文献】
1.广西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性的研究 [J], 胡承彪;朱宏光
2.广西里骆林区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 [J], 胡承彪;朱宏光
3.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差异 [J], 王超群;焦如珍;董玉红;厚凌宇;赵京京;赵世荣
4.不同凋落物质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张冰冰;万晓华;杨军钱;王涛;黄志群
5.老山林区不同立地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研究 [J], 胡承彪;朱宏光;韦源连;韦立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浅谈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 . 1 土 壤 微 生 物 群 落 的 作 用 分 析 在 生物 学 的研 究 中 , 土壤微 生物 群落 往往 作 为 一个 极 其特 别 的生物 学 总体来 看待 。宏 观 上而 言 , 土 壤 微生 物 群 落指 的是 由 同种 生 物 中 的 不 同个 体 在 一 定 环 境 下 ( 如 土
室进行研究 。
系统 中的生 物化学 过程 均需 要 土壤 中的生 物 参与 , 例如 矿 化 同化过 程 、 氧化 还原 过程 、 有 机 碳代 谢 过 程 等等 。因此 ,
土壤 微生 物群 落 在生 态 系统 的 研究 过程 中也 被 称 为 修 复 土壤 生态 环境 和 降解污 染物 质 的先 锋 者 。此外 , 土壤 微 生
摘要 : 指 出 了杉 木 人 工林 土 壤 微 生物 群 落 结构 特 征 对杉 木 人 工林 的 种 植 有 着 重要 意 义 。基 于 此 , 分 析 了杉
木 人 工 林 与 土 壤 微 生 物 群 落 结 构 特 征 的 相 关理 论 , 从 数量 分布 、 垂直分布 、 季 节 性 变化 等 不 同 角 度 论 述 了 杉 木 人 工 林 土壤 微 生 物 群 落 结 构 特 征 , 为 以后 的研 究 工作 奠 定 了理 论 基 础 。
2 01 5 年5 月
J o u na r l o f G 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缭 色科 技
第 5期
浅谈 杉木人 工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袁爱兰
( 福建 省龙 岩 市武平 县 万安林 业工作 站 , 福建 武平 3 6 4 3 0 0 )
布 的数 据 , 我国的杉木林面积已超过 1 8 0 0 0 h m , 蓄 积 量 更是 达 到 了 0 . 4 7亿 m , 超 出 了 我 国 人 工 林 蓄 积 量 5 O 。但 现 阶段 , 我 国 杉 木人 工林 的建 设 还 存 在 着 一 些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吴永铃;王兵;赵超;戴伟;李萍【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9)001【摘要】[目的]分析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性质的变化,对各发育阶段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江西省大岗山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进行测定,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性质的变化特点,并进一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杉木人工林各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中龄林阶段土壤肥力状况表现出明显的恶化现象,但从近熟林阶段开始,随着林下环境的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出现明显恢复;(2)土壤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3)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放线菌、真菌含量以及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和蔗糖酶活性等土壤因子是综合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结论]杉木人工林各发育阶段的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中龄林.【总页数】7页(P69-75)【作者】吴永铃;王兵;赵超;戴伟;李萍【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2;S718【相关文献】1.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类群特征 [J], 魏志超;黄娟;刘雨晖;贾代东;李惠通;吴鹏飞;刘爱琴2.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及不同组分持水特性的比较 [J], 周丽丽;吴鹏飞;马祥庆;刘春华;王俊鸿3.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分析 [J], 李惠通;张芸;魏志超;贾代东;刘雨晖;刘爱琴4.短周期杉木人工林不同林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J], 杜超群;周国清;袁慧;王列坤;雷静;许业洲5.短周期杉木人工林不同林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J], 杜超群;周国清;袁慧;王列坤;雷静;许业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代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第2代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Ch n s r Pl n a i n i e e Fi a t to
Z a n F n Ta ln h o Me g a g Xi in Da u
( e a h Sco cl y e r o t U i r t o F r t n eh o g C a gh 10 4 R s r et no o g ,C m d S u n e i o s ya d Tcn l ec i fE o h v sy f er o y h n sa4 0 0 )
中 图 分 类 号 :98 1 3 Q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4 820 )6 07 6 10 —78 (07 0 —00 —0
Reain b t e h a t y o ol c o e a d S i F co h e o d Roain lt ewen teQu n i fS i Mir b n ol a t ri t eS c n tt o t n o
Ab t a t Ba e n t e d t ol ce r m o ae b e v t n,t e r l t n b t e h u n i fs i mi rb n o l a t r sr c : s d o h a a c l t d fo l c t d o s r a i e o h ea i ewe n t e q a t y o o l c o e a d s i f co o t wa t d e n t e s c n t t n C i e e F rp a tt n a i n ,Hu a r vn e.T e r s l s o h ti h a a e — s su i d i h e o d r a i h n s i l n a i tHu t g o o o o n n Po ic h e u t h ws t a n t e s me w t r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的变化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的变化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的变化焦如珍;杨承栋;孙启武;张家诚
【期刊名称】《林业科学》
【年(卷),期】2005(41)6
【摘要】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中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如矿化-同化、氧化-还原等,是植物营养转化、有机碳代谢及污染物降解的驱动力,在土壤肥力演变,尤其是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除了植物根系和体积大于
5×103μm3的土壤动物以外的土壤中所有活的有机体的量(Paul et al.,1981)。

一些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周转(tumover)起着植物有效养料储备库的作用,
【总页数】3页(P163-165)
【作者】焦如珍;杨承栋;孙启武;张家诚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
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4.3
【相关文献】
1.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及不同组分持水特性的比较 [J], 周丽丽;吴鹏飞;马祥庆;刘春华;王俊鸿
2.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组成及其生物量变化 [J], 刘磊;温远光;卢立华;郭东升
3.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 [J], 焦如珍;杨承栋
4.不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变化 [J], 焦如珍;杨承栋
5.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 [J], 王丹;戴伟;王兵;李萍;邓宗付;赵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代杉木人工林(29年生)土壤肥力特性研究

一代杉木人工林(29年生)土壤肥力特性研究

一代杉木人工林(29年生)土壤肥力特性研究翁贤权;苏惠琴;连华森;范少辉;杨承栋;何宗明【期刊名称】《福建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01(021)004【摘要】通过建立固定标准地,在采伐前对福建南平峡阳林场一片29年生一代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地土壤肥力好,地位指数在18至22之间,土壤速效K供应充足,速效N供给中等,但速效P相对缺乏,与常绿阔叶林相比土壤肥力下降不大,是栽培杉木的优良用地;有机质、水解N、速效P、速效K、pH值、代换性H、交换性Ca、交换性Mg、全N均随土层加深而显著减小,其中水解N、速效P、速效K较明显地富集于土壤表层;容重随土层加深而显著增加;水解N、速效K、pH值、交换性Mg、全P均随地位指数增加而显著减小,说明土壤养分浓度与杉木生长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总页数】4页(P367-370)【作者】翁贤权;苏惠琴;连华森;范少辉;杨承栋;何宗明【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2【相关文献】1.一代杉木人工林(29年生)林分生物量结构 [J], 应金花;何宗明;范少辉;苏惠琴;连华森2.一代杉木林伐后(29年生)剩余物分解率的研究 [J], 陈建宇3.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 [J], 吴永铃;王兵;赵超;戴伟;李萍4.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及维持措施的研究进展 [J], 郭佳欢;孙杰杰;冯会丽;曹鹏鹤;俞元春5.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及维持措施的研究进展 [J], 郭佳欢;孙杰杰;冯会丽;曹鹏鹤;俞元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析研究

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析研究

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析研究
徐秋芳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8(018)001
【摘要】对不同年龄,不同生长代数杉木林地及立地条件相同的檫树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析表明,(1)随杉木年龄的增加,林地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量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规律,而氨化细菌数则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檫树林地明显高于杉木林地,但各类菌的组成比例的无明显不同。

(3)头栽杉木林地土壤的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量及氨化细菌分别是二栽林地的1.52,1.43,1.47和2.79倍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徐秋芳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浙江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7
【相关文献】
1.广西杉木主产区连栽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J], 唐健;覃祚玉;王会利;邓小军;石媛媛;农必昌
2.广西杉木主产区连栽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J], 唐健;覃祚玉;王会利;邓小军;石媛媛;农必昌;
3.广西5种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分析 [J], 王冠玉;吕世凡;吕成群;
梁朝旭;李鸣
4.广西马尾松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理化性质的季节动态变化 [J], 宋贤冲;覃其云;王会利;邓小军;唐健
5.第2代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J], 赵萌;方晰;田大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亚热带3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_王卫霞

南亚热带3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_王卫霞
[2 ] [1 ]
20 世纪 80 年代, 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相继 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大量的针叶树种被用于
[24 - 25 ] . 而这些以马尾松 ( Pinus massoni营造人工林 ana) 和杉木 (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为主的针叶

土壤的温度、 含水量和化学性质等生态因子可 [3 ] 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大小 . 然而, 土壤微 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功能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微 生物过程, 而不依赖于环境驱动因子 ( 如温度、 水分 等) . 究竟是什么因子决定了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 [4 - 6 ] . 有研究 功能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 表明,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受土壤 pH 值 土壤 [8 - 9 ] 的影响. 此外, 不同植物种、 物 养分和碳有效性 微生 种多样性和植被类型会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物 活 性、 微生物过程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 响
[5 , 10 - 16 ] [7 - 8 ]
纯林极易加速土壤酸化, 加之病虫害的攻击, 导致土 [26 ] 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 为了减少针叶人工纯 林带来的 不 利 影 响, 采用大量的速生树种如桉树 [27 ] ( Eucalyptus) 和乡土树种来改建人工林. 本文以 我国南亚热带阔叶树种格木 ( Erythrophleum fordii ) 和红椎 ( Castanopsis hystrix ) 以 及 针 叶 树 种 马 尾 松 ( Pinus massoniana) 人工林为对象, 采用 PLFA 方法 研究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 的季节变化, 旨在阐明乡土树种营造人工林后 , 其土 为 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 , 该地区人工林营建中的树种选择, 以及人工碳汇林 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1 1.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境内的中 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白云实验林场 ( 22. 06° N,106. 46° E ) , 海拔 300 ~ 380 m. 该地区 干、 湿季节分明; 年均气温 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21 ℃ , 平 均 月 最 低 和 最 高 气 温 分 别 为 12. 1 ℃ 和 26. 3 ℃ ; 年平均降水量 1400 mm, 降水主要发生在 4 —9 月; ≥10 ℃ 活动积温为 6000 ~ 7600 ℃ , 年均日 照时数 1419 h. 主要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 地带性土 壤以红壤为主, 由花岗岩风化形成. 1. 2 试验设计及采样 本研究选取的格木人工林 ( 简称格木林 ) 、 红锥 人工林( 简称红椎林) 和马尾松人工林 ( 简称马尾松 林) 均是在马尾松人工林皆伐炼山后, 经块状整地 营建的人工纯林. 各林分基本概况见表 1. 在 3 种不同类型人工林中, 按上坡、 中坡、 下坡 随机各设置 5 个 20 m × 20 m 的样地. 分别在 2012 年 2 月( 干季) 和 2012 年 7 月( 雨季 ) 在各林分的每 采用五点法布点、 多点混合取样, 取0 ~ 个样地内,

3种杉木林分不同季节细菌类群动态分析

3种杉木林分不同季节细菌类群动态分析

3种杉木林分不同季节细菌类群动态分析梁文贤;胡敏杰;崔朋辉;邹双全;辛访华【期刊名称】《福建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4)003【摘要】通过对老龄杉木林、老龄杉木人工更新林以及天然更新的杉阔混交林其不同季节土壤细菌类群进行分析,揭示3种林分细菌类群的季节多样性及动态.结果表明:3种林分共检测到3 014种微生物类群,这些微生物类群分别属19门.其中约有127种未知种属的原核微生物,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为最主要的微生物门类.相同林分冬春季的细菌类群相似性最高,分别为0.794、0.710、0.695;3种林分秋冬季的细菌类群相似性最低,分别为0.106、0.079、0.067.不同林分间在冬春两季细菌类群相似性较高,夏秋两季细菌类群相似性较低.在林分之间的对比中,老龄杉木林和天然更新的杉阔混交林之间的细菌类群相似性最低.【总页数】6页(P198-202,213)【作者】梁文贤;胡敏杰;崔朋辉;邹双全;辛访华【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3【相关文献】1.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类群特征 [J], 魏志超;黄娟;刘雨晖;贾代东;李惠通;吴鹏飞;刘爱琴2.杉木南方红豆杉人工异龄林林分生长状况与林分研究 [J], 廖世水3.杉木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研究 [J], 吉灵波;舒德伟4.基于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的杉木兼容性林分蓄积量模型 [J], 张雄清;张建国;段爱国5.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杉木人工林个体大小分化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J], 杨桂娟; 胡海帆;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焦如珍;杨承栋【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1999(35)1【摘要】本文通过对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的,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特别是在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无论是在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均无明显规律,但在类群组成上,中龄林土壤中,主要类群仅有白色类群、黄色类群和灰褐类群,而幼龄林和成熟林类群较丰富;无论是在根际还是在非根际土壤中,从幼龄到中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则呈上升趋势,且在种类分布上,杉木中龄林根际土壤中青霉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比较研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对于揭示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土壤性质变化的关系,防治地力衰退,提高林木产量,是颇有价值的.【总页数】7页(P53-59)【作者】焦如珍;杨承栋【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相关文献】1.不同林龄马尾松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养分特征 [J], 梅杰;周国英2.不同生境黑果枸杞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J], 李岩;何学敏;杨晓东;张雪妮;吕光辉3.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研究 [J], 郭辉;唐卫平4.香蕉枯萎病不同感病级别植株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J], 邓晓;李勤奋;侯宪文;武春媛;李光义5.不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变化 [J], 焦如珍;杨承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地植被类型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林地植被类型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林地植被类型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周红敏;彭辉;徐肇友;骆先有;陈杏林;陈焕伟【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2)7【摘要】【目的】研究杉木林转为油茶林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评估植被类型转变后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杉木林转为油茶林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

【结果】杉木林和油茶林中共有真菌门18个,真菌纲46个,真菌目74个,真菌科92个,真菌属98个,真菌种116个,OTU252个。

2种林分类型中主要真菌群落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毛霉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丰度占真菌总量91.57%~91.97%,3个优势菌门在2种植被类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杉木林的优势菌纲为古根菌纲、伞菌纲和散囊菌纲,油茶林的优势菌纲为散囊菌纲、粪壳菌纲、古根菌纲,油茶林土壤中散囊菌纲显著高于杉木林(P<0.05),2种植被类型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分别为Archaeorhizomyces和篮状菌属。

优势菌门和优势菌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和RDA分析表明:担子菌门与全磷显著正相关(P<0.05)。

粪壳菌纲与碱解氮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效磷显著正相关(P<0.05)。

银耳纲与全磷和碱解氮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氮显著正相关(P<0.05)。

锤舌菌纲与全钾显著负相关(P<0.05),unclassified_p_Ascomycota与全钾极显著负相关(P<0.01)。

座囊菌纲与碱解氮和有机质显著负相关(P<0.05)。

【结论】杉木林转变为油茶林后两种植被类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相似,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是全磷和碱解氮,本研究为油茶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页数】8页(P20-27)【作者】周红敏;彭辉;徐肇友;骆先有;陈杏林;陈焕伟【作者单位】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凤阳山管理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81【相关文献】1.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2.岩性与植被类型对喀斯特土壤AM真菌群落的影响3.桉树种植对林地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4.土壤丛枝菌根真菌与宁夏主要草原类型植被群落分布间的相互关系研究5.贺兰山东坡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1 1.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研究区概况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发生着显 向草地演变过程中, [5 ] 著的变化 ; 而由农田向落叶林演替过程中, 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总磷脂脂肪酸 ( 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 增加[6].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树种类型 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之一 . Iovieno [8 ] 等 发现, 同一地区石松 ( Pinus pinea ) 人工林和圣 栎( Quercus ilex ) 天然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不 同. 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 , 不同树种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各异. 树种对土壤微生 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分为非根际和根际部分 , 前者主 后者则由根分泌物介 要受凋落物和林下植被调控, [8 - 9 ] . 此外, 森林树种类型还可以间接影响森林土 导 壤的理化性质, 如 pH、 有机质含量、 土壤的结构和微 气 候 等, 进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重要的影 响
[11 ]
分别设立 3 个面积为 10 m × 10 m 的样方, 并用土钻 在每个样方内随机采集 10 钻 0 ~ 20 cm 土层土壤, 即林地土样. 同时在杉木人工林随机选择 3 株平均 木( 树高 18 ~ 20 m, 胸径 16 ~ 22 cm ) , 挖取杉木细 采用抖落法收集根际土样, 每个土壤样品各 3 个 根, 重复. 采集的林地和根际土壤样品去除植物残根和 石砾后分成两组. 一组立即过 2 mm 筛, 放于 4 ℃ 冰 箱中保存, 并尽快进行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 另一组 风干后过 2 mm 筛,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参 [15 ] ( 1 ) . 数 表 1. 3 土壤微生物分析 土壤 微 生 物 生 物 量 碳 的 测 定 采 用 氯 仿 熏 蒸 [16 ] 法 . 可培养细菌 、 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测定用牛
夏志超
1, 3
*
孔垂华
1, 2 **


1
陈龙池
1, 2
汪思龙
1, 2
(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 ; 2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湖南会同 418307 ;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院,北京 100049 )
摘 要 采用氯仿熏蒸法、 稀释平板法和磷脂脂肪酸 ( 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 ) 方法, 分 析了常绿阔叶林转变成杉木人工林后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 . 结果表 林地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 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降 明: 常绿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后 , 细 菌 PLFAs、 真 菌 PLFAs 比 常 绿 阔 叶 林 分 别 降 低 了 49. 4% 、 低. 杉木人 工 林 地 总 PLFAs、 52. 4% 和 46. 6% ,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 PLFAs 远低于常绿阔叶林. 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微 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 , 根际土壤中总 PLFAs、 生物生物量碳、 细菌 PLFAs、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 PLFAs 的含量也高于林地土壤, 但真菌 PLFAs 和细菌 PLFAs之比却低于林地土壤. 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 , 第 1 主成分和第 2 主成分共解释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的 78. 2% . 表明常绿阔叶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的微 生物群落结构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地土 根际土 磷脂脂肪酸 土壤微生物群落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 2012 ) 08 - 2135 - 06 中图分类号 Q938. 1 + 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287/j.1001-9332.2012.029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12 年 8 月
第 23 卷
第8 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Aug. 2012 , 23 ( 8 ) : 2135 - 2140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3 2 2 2 XIA Zhichao1, , KONG Chuihua1, , WANG Peng1 , CHEN Longchi1, , WANG Silong1, 1 2 (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yang 110016 ,China; Huitong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Forest 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uitong 418307 ,Hunan, China; 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 China ) . Chin. J. Appl. Ecol. , 2012 , 23 ( 8 ) : 2135 - 2140. Abstract: By using dilution plate,fumigation extraction,and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 PLFA ) methods , this paper studied the quantities of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Chinese fir (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plantation converted from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during the vegetation change from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to Chinese fir plantation,the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the quantities of culturable bacteria and actinomyces were decreased. The total PLFAs,bacterial PLFAs,and fungi PLFAs in the woodland soil from Chinese fir plantation were decreased by 49. 4% ,52. 4% , 46. 6% ,simultaneously. And G + and G - bacterial PLFAs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 were lower than i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rhizosphere soil from Chinese fir plantation ,the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the quantities of culturable bacteria and actinomyces in bulk soil were decreased. The total PLFAs, bacterial PLFAs, and G + and G - bacterial PLFA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were increased,while the ratio of fungal to bacterial PLFAs was lowere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dicated that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 PC1) and the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 ( PC2) together accounted for 78. 2% of total variation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This study showed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betwee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Chinese fir plantation. Key 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woodland soil; rhizosphere soil;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10 ] [7 ]
本研究在位于湖南省会同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 110°08' E ) 进行, 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 27°09' N, 海拔 200 ~ 500 m, 为低山丘陵地貌类型. 该地区属 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 16. 5 ℃ , 林地 土壤为山地红黄壤. 自然植被主要是以槠 ( Castanopsis) 、 栲 ( Castanopsis ) 和石栎 ( Lithocarpus ) 属为主 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由于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 原 始自然植被破坏殆尽, 代之以杉木 (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为主的人工林和以马尾松 ( Pinus massoniana) 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以红栲 ( Castanopsis hysrix) 、 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a) 和刨花楠( Machilus pauhoi) 为主的次生常绿阔叶林. 本试验采样的常绿阔叶林为 1954 年砍伐后自 然更新形成, 主要建群种为红栲、 青冈和刨花楠等树 种, 而杉木人工林为 1983 年砍伐常绿阔叶林后实生 苗造林. 1. 2 土样采集 2011 年 4 月在天然常绿阔叶林、 杉木人工林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