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
历史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新人教版七年级上)PPT课件
两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有那些?
1、汉武帝经济大一统: 把盐铁铸币权收回中央, 统一铸五铢钱。
2、东西二京繁华,有专门 的商业区 ,叫做市。
18
1、“人不得顾, 车不得旋。”
重农抑商政策
2、 “一贫求富,农不如工, 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19
21
歌诀记
治理黄河谁有功 武帝王景最英雄 杜诗水排钢铁早 耧车耕犁牛抬杠 铸币盐铁归中央 东西二京市繁华
两 汉 政 治
东汉
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汉文帝、汉景帝时出现———局面 汉武帝时出现———局面
光武帝时出现———局面
1
16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3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汉农业、手工业 成就。
2、体会两汉兴农的局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
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升华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两汉许多经济的发展与400 多年 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漂流
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 方案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10 。
汉代铁犁壁(比欧洲早近1000年)
二牛抬杠
11
耧车
汉(前 206 一 公元 220 年) 播种工具。
由种子箱和三脚耧管组成。 以人或畜为牵引动力,一人 扶楼播种。据王土祯《农书》 和山西平陆汉墓壁画,并参考 南阳地区早期三脚楼车制作。
8
黄河流域治理、开发、利用、前景。
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 通过验收5万人不愁吃水
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50年, 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 程。
建设“数字黄河”工
程
通俗地讲,“数字黄河”就
是把黄河装进我们的计算机,从
广东省珠海市十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 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 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
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此情此景你将
怎样办???
一、治理黄河和农 业的进步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 经过这次治理,此后八十多年黄河 未发生大水灾。
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1、丝织业 • 提花机的使用
• 染色技术
2、冶铁业
• 水排的发明: 杜诗(东汉) 早欧洲1千年
• 钢材的出现
提花机
水排
• 水排的用途:水力鼓风冶铁;
• 水排的优点:节约人力、畜力、供风稳定, 能量大、炉温高、提高冶铁质量。
• 水排的评价: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 年。
马王堆长寿绣
城市的繁荣 东西二京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水排
长安 洛阳
东汉明帝刘庄
公元69年,汉明帝派水利专家王景 治理黄河,从此使黄河800多年未发
生重大改道。
农具的改进
犁壁
• 用于翻土、碎土,提高了工作 效率,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牛 耕 图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72022/1/172022/1/172022/1/17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初中版
的
发展奠定基础;
⑵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
施,如重农、兴修水利等,为社会经济的
发展提供了保障;
⑶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业、手工
业方面的成就,为商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
类别 农业 兴修水利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手工业 丝织业 冶铁业
成就
汉武帝治理黄河 东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 安装犁壁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二牛抬杠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年(公元前132年), 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 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 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 成灾。”
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此情 此景你将怎样办???
朕要亲自治 黄河,看它 还决口不?
“炒钢”技术
江苏徐州市汉兵马 俑博物馆复制的 “炒钢”盔甲
汉代炒钢是怎么回事?
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新技术, 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 态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
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 因冶炼中不断搅拌,像炒菜一样,因
而得名。欧洲18世纪中叶才出现炒钢技术。
铸 铜 业
长 信 宫 灯
汉武帝
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 有发生过大水灾
你去修河吧。
汉明帝
是,臣遵旨。
王景
结果:被淹没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以后 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犁壁
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耧车
它大大地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 质量。
汉代牛耕 图图为二牛 一人的犁 耕法比当 时的耦耕 法效率高
( C)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
西汉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探索两汉时期经济的兴盛和繁荣,了解这一时期的经济背景和主要特点,包 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和交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
两汉经济的背景
了解两汉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是理解这一时期的关键。该时期的政治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增长为经济的发展创造 了有利条件。
3 粮食储备
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农民能 够拥有并耕种自己的土地,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建立了良好的粮食储备系 统,确保了民众的温饱。
两汉手工业的兴起
两汉手工业的繁荣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匠们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制作出各种精美的产品。
两汉商业的繁荣
繁忙的市场
两汉商业兴旺,市场上充满了各 种各样的商品和商贩。
运河和道路的发展使商品能够迅速到达各地,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两汉文化的繁荣
两汉时期不仅是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文化交流和艺术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贸易路线
火车桥路是当时繁忙的贸易路线 之一,连接了不同地区的商业活 动和交流。
货币的使用
使用货币促进了交易和商品流通, 方便了商业的发展。
两汉货币和交通的发展
1
货币的兴起
两汉时期的货币系统逐渐发展完善,各种型号的铜钱开始广泛流通。
2
交通网络的建设
随着交通网络的建设,商品的运输更加便捷和高效。
3
运河和道路的重要性
两汉经济的主要特点
多元化
两汉经济表现出多样性,涵盖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多个领域。
发达的商业网络
创建了广泛的商业网络,促进了商品的交流和物质的流动。
技术的进步
新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引入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五)探究新课:
提问:“两汉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或投影展示下列图示。
农业的进步{水利{汉武帝治理黄河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农具{耕犁:安装了犁壁(二牛抬扛耕作方法)
耧车:播种工具
农作物{南北分别以水稻、小麦为主
桑麻广泛种植
1、找一找:西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2、请同学们想一想种子是怎样通过耧车播到地里去的?它为什么有三个脚?人们是如何操纵它的?
3、牛耕技术(指导学生看《东汉牛耕图》)
4、“两汉手工业的兴盛主要体现在哪些行业上呢?
5、提出问题:“东汉以前已经有了皮囊鼓风、畜力鼓风,利用水力鼓风的水排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教师巡视检查
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师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小结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通过课后的社会调查,既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认识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本课我们将学习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新成就,商业和都市的新气象。
(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
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精品历史课件】历史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两汉的经第济16和课社会生活
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一、唯物史观
(一)概念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二)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7.唯物辩证法
丝织业:已使用——。
冶铁业:杜诗发明了——,
利用——鼓风冶铁。 ——兵器取代了——兵器。 ——制作方法诗中国发明的
素纱禅衣
这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中出土的素纱禅衣;它是由精制的罗纹绢 制成,因其没有颜色,因此而得名“素纱 禅衣”。 这件禅衣长128厘米,重约49克, 折叠后可以握在手中,可谓薄如蝉翼, 轻如鸿毛,由此可见,汉代纺织业已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现代史
(1917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点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 治理黄河(1)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武百官去背柴草,堵塞决口。
经过治理,黄河很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
(2)东汉明帝时期治理黄河:东汉时期,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
经过几十万人一年多的辛勤劳动,疏通黄河,修建千里黄河大堤,在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2. 农业的进步(1)犁壁的使用:西汉时农具已有很大进步,西汉的耕犁安装了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
(2)牛耕的改进: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这是牛耕技术的重大进步。
(3)耧车的发明:耧车是西汉新的播种工具,效率很高,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4)农作物的种植: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南方多种水稻,黄河中下游的农村大量种植桑树。
知识点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 丝织业的发展: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提花机,染色的技术也很高。
能织出精美的花纹,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
中原地区生产的丝绸,深得国内人民的喜爱,也令外国人叹服。
2. 冶铁技术的提高(1)水排的发明: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并且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比欧洲早了1100年,在中国古代冶炼工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发明钢的制作方法:汉代的铁器数量大为增加,铁制兵器已经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汉代长安武库遗址出土的兵器,都是钢材制成的。
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是我国发明的。
相关链接:提花织机是一种提花设备,能在织物上织出花纹。
我国在商代已有手工提花法,战国时又出现比较复杂的动物纹提花技术。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绒圈锦,表明当时的提花设备已经相当复杂,技艺非常高超。
汉宣帝时河北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的陈宝光妻子(姓名不详),曾使用一种由120镊牵动120条经线的提花机,用足踏镊以织,能织出精美的蒲桃锦和散花绫,60天织成一匹,价值万钱。
知识点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1.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1)内容: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三、商业的繁荣
1、经济的统一(汉武帝) 铸币权与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钱币:五铢钱
2、城市的繁荣 长安与洛阳 农业 商业 手工业
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提花机
罗地“信期绣”丝绵 袍
绒圈锦
丝织品(战国、汉代)
素纱襌衣
长沙马王堆出土
长安城
东市 西市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黄河的治理 二牛抬杠耕作
汉武帝治理 东汉明帝治理 ——王景主持
2、农业的进步
耕犁:安装犁壁
耧车:播种工具 南水稻、北小麦
汉
画 像
明 帝 刘
庄
桑麻广泛种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东汉人王景
二、手工业的兴盛
1、丝织业
工具先进 提花机的使用 染技非凡 织技高超 2、冶铁业 水排的发明:杜诗(东汉) 早欧洲1千年 铁器逐步取代青铜 钢材的出现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第13 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两汉时农业发展的表现:水利的兴修,具的改进,农作物的种植。
掌握两汉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
掌握两汉时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的兴盛,交通的发展,商业场所的出现(专门),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了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能力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两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学生参,让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两汉的经济发展的学习,探索出终极的经济原因,总结一定的经济规律。
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经济迅速发展。
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密切交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以两汉时兴修水利和城市中的一些规定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两汉时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重点突破利用书中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通过讲故事再现历史场景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两汉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进步。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胜。
•教学难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归纳两汉时期的经济成就,找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从而归纳出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联系讲解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两汉经济的发展一、教材分析:两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本课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反映这一初步发展时期的特征。
汉初历经长期战乱,统治阶级尤其重视农业的发展,因此两汉经济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要求学生了解两汉经济发展的情况,归纳总结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认识到该时期农业、手工业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一是“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二是“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三是“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其中“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及“丝织和冶炼技术”是本课的重点。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上,两汉农业,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粮食和桑麻的种植等;两汉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讲述这两个重点子目,教师应注意其内在的联系;农业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教师可引导学生创设情景、角色扮演、设计解说、发现探究等方法来突出重点。
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了解两汉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兴修水利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在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设计说明、活动参与中,充分展示出两汉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价值观;学生在创新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两汉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树立科学兴国、科学强国的信心。
三、设计意图:中国古代史每一朝代的历史都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专题内容,各部分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梳理归类,逐步形成知识体系。
这样掌握了新知识内容,同时又为以后同一内容的学习确立了方法。
中国古代每一时代的经济都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方面,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各行业包含的基本要素从而形成知识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提花机 染色 1、丝织业:已经使用_______,而且_______技术 也很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 水排 东 杜诗 2、冶铁业:___汉的南阳太守_______发明了______, 一千多 比欧洲早________年。
三、商业,城市
铸币权 1、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将地方的 _______和 盐铁经营权 五铢钱 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大大增加 经济 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______上的大一统。 2、 西、东二京:_______、_______。 长安 洛阳
答:汉朝实行抑商政策,所以长安 的东、西两市不设在城中心,而设 在西北角,并用墙围起来,以便于 官府的控制和管理。
2.(课本76页)、耧车、水排等。
3.(课本76页)议一议:1961年,日本奈良的古墓 里出土了一把钢刀,背上有东汉皇帝的年号。这刀是 带到日本的,还是日本制造的,目前还不清楚。我国 史书记载光武帝赠给日本来汉使者一枚金印,上写 “汉委奴国王”。近代这枚金印又在日本被发现。你 怎么看这些事?说说看。
答: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和 日本的交往已很密切。
田蚡为什么不让汉武帝治理黄河? 汉武帝开始为什么会听他的话? 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 汉武帝治河,因为田蚡的田产 在 黄河北岸,河道南移,他的田地就 没有水患之忧. 而汉武帝是因为有迷信思想, 所以才听田蚡的话 .
1. (课本 75页“活动与探究”第1题) 看图分析:看上面的西汉长安 平面图,想一想,东市、西市为什么在 城的西北角?又为什么用墙围起来?
3、耕作技术: 二牛抬杠 牛耕普遍使用_________的耕作方法 4、农作物
水稻 小麦 ①南、北方分别以_______、_______为主。 桑麻 ②______广泛种植。
问:左边所示的农具是什么? 它有何作用?
答:这是西汉的耧车, 它大大提高了播种速度。
: 问:上面所示的耕犁法叫什么? 它使于何时?此法较以前的耕作法 有何优点?
答:二牛抬杠耕犁法,始于西汉, 优点是节省劳力。
西
汉
的
耧
车
西汉时的赵过首先创制的。 这个耧车模型是一个三脚耧, 工作原理是种子装在耧斗中, 通过空中的耧脚将种子撒播 到田地中;使用它可以同时 播种三行;可同时完成三道 工序(开沟、下种、覆土); 可播种大麦、小麦、大豆、 高粱等;它大大地加快了 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 质量。
素纱禅衣 这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 出土的素纱禅衣;它是由精制的罗纹绢 制成,因其没有颜色,因此而得名“素纱 禅衣”。 这件禅衣长128厘米,重约49克,折叠 后可以握在手中,可谓薄如蝉翼,轻如鸿 毛,由此可见,汉代纺织业已经达到了极 高的水平。
冶铁水排模型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这是根据 《后汉书》和王祯《农书》中的有关记载复制而成的冶铁水排模型。 现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水排利用杠杆和水碓凸轮的机械原理,以水为动力,带动皮制排橐鼓 风冶铁;它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冶铁质量。这种水排一直沿用到唐代。 它的使用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
第 13 课
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齐民无藏盖。 材料反映了什么?假如你是 统治者,面对如此局面,你会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一、农业的进步
1、水利 2、农具
犁壁 ①耕犁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______ 耧车 ②发明播种工具_______ 汉武帝 ①西汉:_______治理黄河 王景 ②东汉:明帝时_______治理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