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糖的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总糖测定的方法

总糖测定的方法

总糖测定的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总糖测定的那些事儿!你说这总糖啊,就像是个神秘的小家伙,藏在各种食物和物质里。

要想抓住它,可得有几招厉害的法子。

先来说说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斐林试剂法。

这斐林试剂就像是个神奇的探测器,能和总糖发生奇妙的反应呢!想象一下,把样本放进去,就像在一个神秘的化学世界里开启了一场奇妙冒险。

斐林试剂会和总糖手牵手,产生一些明显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咱就能知道总糖的含量啦!这多有趣呀,就像在玩一个找宝藏的游戏。

还有一种方法叫高锰酸钾法。

这高锰酸钾就像是个厉害的卫士,能把总糖给“揪”出来。

它和总糖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通过观察高锰酸钾颜色的变化,就能判断总糖的多少啦。

这就好像警察抓小偷,高锰酸钾就是那个英勇的警察,总糖就是那个调皮的小偷,最后总能把小偷给抓住。

再说说碘量法。

碘就像是个聪明的小精灵,能和总糖巧妙地互动。

通过碘的反应,咱也能算出总糖的量。

这是不是很神奇呢?当然啦,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就像不同的工具,各有各的用处。

在实际操作中,可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然,那可就像拿着锤子去拧螺丝,不得劲儿呀!在进行总糖测定的时候,可得细心再细心。

就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

稍微不注意,可能结果就不准确啦。

那可不行,咱得对自己的实验负责呀!而且,实验环境也很重要呢!温度啦、湿度啦,都可能影响结果。

这就好比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环境,总糖测定也需要一个舒适的“家”。

总之,总糖测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也别被它吓住。

只要咱掌握了方法,认真去做,就一定能揭开总糖的神秘面纱。

你说是不是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总糖测定,它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所以呀,大家在做总糖测定的时候,一定要多用心,多尝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1. 引言总糖是指在食品和饮料中存在的所有糖类的总量,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而还原糖是其中可被还原剂还原为对应醛或酮的糖类的量。

测定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对食品工业以及食品安全监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测定总糖和还原糖的方法,并对不同样品中的总糖和还原糖进行定量分析。

2. 实验步骤2.1 样品准备1.收集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如果酱、蜂蜜、糖果等。

2.将收集到的样品进行标记,记录样品名称和来源。

2.2 总糖测定方法1.取适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样品溶解。

2.将溶解后的样品经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溶液。

3.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邻苯二甲酸溶液,制备还原糖试剂。

4.将还原糖试剂与溶液混合,加入含硫酸的试剂,进行硫酸铜法测定。

5.根据产生的蓝色沉淀的量,用标准曲线确定总糖的含量。

2.3 还原糖测定方法1.取适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样品溶解。

2.将溶解后的样品经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溶液。

3.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费林试剂,制备还原糖试剂。

4.将还原糖试剂与溶液混合,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5.根据试剂的吸收光谱,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3. 结果与讨论3.1 总糖测定结果样品A:果酱样品B:蜂蜜样品C:糖果样品总糖含量(g/100g)样品A 50样品B 70样品C 803.2 还原糖测定结果样品A:果酱样品B:蜂蜜样品C:糖果样品还原糖含量(g/100g)样品A 30样品B 40样品C 50根据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样品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存在差异。

糖果样品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果酱和蜂蜜样品。

这可能是因为糖果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而果酱和蜂蜜中含有的糖分相对较少。

4. 结论本实验使用了硫酸铜法和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样品中的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并得出了相应的测定结果。

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了解食品样品中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并获得样品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定量分析结果。

5. 延伸应用1.此方法可以应用于食品行业的质量控制,帮助饮料、甜品等生产企业控制产品中糖分的含量。

总糖的测定

总糖的测定

一、总糖得测定食品中得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得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与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得单糖得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与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得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

还原糖类之所以具有还原性就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游离得醛基(-CHO)或酮基(=C=O)、测定总糖得经典化学方法都就是以其能被各种试剂氧化为基础得、这些方法中,以各种根据斐林氏溶液得氧化作用得改进法得应用范围最广。

在这里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铁氰化钾法,蒽铜比色法,斐林氏容量法。

斐林氏容量法由于反应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不如铁氰化钾法准确,但其操作简单迅速,试剂稳定,故被广泛采用。

蒽铜比色法要求比色时糖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但要求检测液澄清,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测定要求不包括淀粉与糊精,这就要在测定前将淀粉,糊精去掉,这样就使操作复杂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一)铁氰化钾法1、原理样品中原有得与水解后产生得转化糖都具有还原性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铁氰化钾还原,根据铁氰化钾得浓度与检验滴定量可计算出含糖量。

其反应为下:C6H12O6+6K3[Fe(CN)6] + 6KOH →(CHOH)4·(COOH)2+6K4[Fe(CN)6]+ 4H2O 滴定终了时,稍过量得转化糖即将指示剂次甲基兰还原为无色得隐色体。

2。

试剂1)1%得次甲基兰指示剂2)盐酸(水解作用)3)10%与30%得NaOH溶液4)1%铁氰化钾(贮存特色瓶,临用前标定)3、标定步骤称蔗糖1.0000g→定容500ml→取此液50ml→于100ml容量瓶→加hcl5ml→摇匀→65-7 0℃水裕15分钟→取出冷却→用30%NaOH中与→加水于刻度→倒入滴定管中→取10ml1%铁氰化钾于锥形瓶中→加10%NaOH2、5ml加12.5ml得水加玻璃珠颗粒→加热至沸→保持一分钟→加次甲基兰1滴→立即以糖液滴足至蓝色退去为止,记录用量、正式滴定比较滴定时少0、5ml糖液,煮沸1分钟,加指示剂一滴,再用糖液滴定至兰色褪去,计算铁氰化钾溶液得浓度、A=(W·V)/(1000×0、95)A:相当于10ml铁氰化钾溶液得转化糖得量(克)V:滴定时消耗得糖液得体积W:称取纯蔗糖得量1000:稀释比0、95:换算等数4.操作方法稀释10g→用100ml水作溶液→于250ml容量瓶→加20%醋酸铅10ml→至沉淀完为止→加10ml10%NA2HPO4→至不在产生沉淀为止→加水至刻度→过滤-取滤液50ml→于100m l容量瓶中→按铁氰化钾标定法进行转化,中与及滴定,计算糖含量。

食品总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总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总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总糖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酶法:使用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对食品中的糖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氢,通过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来间接测定总糖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

2. 光学法:使用氨基酸与糖结合后形成的褐色化合物的吸光度来测定总糖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对于含有褐变反应的食品,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将食品中的糖提取出来,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不同类型的糖,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4. 还原糖法:将食品中的糖还原为相应的糖醇,在酸性条件下测定糖醇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定还原性糖的含量,但对于不具有还原性的糖,如蔗糖等无法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结合样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测定。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淀粉的测定方法---蒽酮法一( 原理用乙醇将烟叶中可溶性糖浸出并分离出去,而后烟叶中淀粉用适量Hcl,因淀粉在稀酸作用下被水解成葡萄糖,再按葡萄糖测定进行。

根据葡萄糖的含量从而算出淀粉含量。

二( 仪器设备三角瓶50ml 容量瓶100ml 移液管10ml、1ml 漏斗圆底烧瓶1000ml 离心管和离心机水浴锅温度计烘箱滤纸天平分光光度计三( 试剂盐酸乙醇氢氧化钠蒽酮四、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绘制1. 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称取无水葡萄糖(AR级)0.1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毫升,用前取此液10毫升,再用水稀释至100毫升。

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干洁刻度试管,依次移入葡萄糖标准液(100μg/ml)0,0.20,0.40,0.60,0.80,1.00ml后,再从1至6试管依次补加1.0,0.8,0.6,0.4,0.2,0ml蒸馏水后,再分别加入蒽酮试剂5毫升,于沸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记录OD值,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3. 80%乙醇的配制取400毫升乙醇加水定容至500ml4. 1当量的盐酸配制 43毫升浓盐酸加水定容至500ml5. 10%氢氧化钠配制 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6. 蒽酮试剂:1克蒽酮溶于72%的HSO1000ml(98%的HSO+240的蒸馏水),棕色瓶冰箱2424保存2,3周。

五实验步骤1. 分离出水溶性糖0.1g样置于离心管中加入8毫升80%乙醇 80?水浴浸提30分钟冷却后离心(3600转)5分钟残渣再加入8ml80%乙醇。

重复三次2. 水解残渣用1当量的盐酸15ml洗入50ml三角瓶,摇匀后烘箱105度加热3.5小时,冷却后加10%氢氧化钠6ml中和,过滤,蒸馏水定容100ml。

3. 测定取滤液1ml(空白用1ml蒸馏水代替),加入蒽酮试剂5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六结果的计算与表述C=AN*0.9/WC—样品淀粉含量(μg/g) W—样品重量(g)A—标准曲线查得的糖量(μg) N—样品提取液占样品反应液的倍数蒽酮比色法测总糖:实验步骤:1、可溶性糖的提取:准确称取烟叶样品0.100克,置于离心管中,加入8毫升80%乙醇,于80?水浴浸提30分钟,冷却后于4000转离心5分钟,收集上清液,残渣再加入8毫升80%乙醇,再次浸提,重复两次,将三次提取的上清液合并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并定容至100毫升。

总糖测定的原理

总糖测定的原理

总糖测定的原理总糖测定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分析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总糖含量。

总糖包括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糖类物质。

总糖含量是评价食品甜度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总糖测定的原理。

总糖测定的原理主要基于糖类被酶水解产生的还原糖与酒石酸和费林试剂的化学反应。

总糖测定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

直接法是将食品样品与酒精和硫酸进行混合,加热水浴至溶解,再通过减压蒸发的方式将酒精蒸发掉,得到含有糖的残渣。

然后将残渣溶于少量水中,加入酒石酸和费林试剂,进行显色反应。

费林试剂中的铬酸钠和硫酸能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其吸光度与还原糖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就可以计算出总糖含量。

间接法是首先将食品样品进行酶解,将多糖水解为单糖,然后使用一定酶去除共存物质,如蛋白质和多肽。

接着进行酚-硫酸比色法。

在酚-硫酸条件下,糖类物质可以与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吸收最大波长为490nm的吸收峰。

根据比色原理,通过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总糖的含量。

总糖测定方法在不同食品中应用广泛,如果汁、果酱、蜂蜜等食品中的总糖含量可以通过该方法测定。

总糖测定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是食品分析领域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总糖测定的原理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个方面。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光学和电化学等手段测定糖的含量,而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糖类物质的定量分析。

总糖测定的物理方法包括光度法、滴定法和色谱法等。

光度法是利用糖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颜色的特性,通过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糖的浓度。

滴定法是借助于溶液的化学反应进行滴定的方法,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滴定剂到反应糖液中来确定糖的浓度。

色谱法则是利用柱技术和分离物质在固相载体上的吸附分离原理,通过糖分子的色谱波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糖的浓度。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酶促反应法、还原法和氧化法等。

酶促反应法是通过一定的酶对待测样品进行催化反应,使其转化为产物,从而间接地测定糖的浓度。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国标的方法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国标的方法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国标的方法一、糕点、糖果中还原糖的测定1、直接滴定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经标定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

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在终点稍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根据试样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直接滴定法已经过多次改进,只要严格遵守实验条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重现性是能够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2)试剂①费林氏剂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四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②费林氏剂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NaOH,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③乙酸锌溶液:称取乙酸锌结晶21.9g,加3ml冰醋酸,加水溶解至100ml。

④106g/l亚铁氰化钾溶液。

⑤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0g经过96±2℃干燥2h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HCl,并以水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每1ml相当于1.0mg葡萄糖。

3)操作方法①样品处理:准确称取样品(粉碎后的)2.5~5.0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50ml,摇匀后慢慢加入5ml乙酸锌溶液,混匀后再慢慢加入5ml亚铁氰化钾溶液,振摇,加水定容并摇匀后静置30min,用干滤纸过滤,弃去初始滤液,过滤液备用。

②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 5.0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0ml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加约9ml标准葡萄糖液,使其在2min内加热至沸。

趁热以0.5滴/s的速度继续滴加糖液,直至溶液颜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液的体积。

平行操作3次,得m平均消耗葡萄糖液的体积。

计算每10ml(甲、乙各5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即m=v×c式中m——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v——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c——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③样品溶液的预测定:吸取费林氏甲、乙液各5ml,置于150ml 三角瓶中,加水10ml、玻璃珠2粒,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加样液,趁沸以0.5滴/s的速度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样液的体积。

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方法

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方法

总糖测定——蒽酮比色法一、原理:单糖类遇浓硫酸时,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后者可与蒽酮缩合成蓝绿色的化合物,当含糖量在20~200mg/L范围内时,其呈色强度与溶液中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比色定量。

二、试剂:1、10~100ppm葡萄糖系列标准溶液:称取1.0000g葡萄糖,用水定容至1000ml,从中吸取1、2、4、6、8、10ml分别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即得浓度为10、20、40、60、80、100ppm(ug/ml)葡萄糖系列标准溶液。

2、0.1%蒽酮溶液:称取0.1g蒽酮,溶于100ml72%硫酸中,贮存于棕色瓶中,于0~4℃下存放。

3、72%硫酸溶液。

三、测定方法:(一)样品处理:称取适量样品,用100ml水转移至250ml容量瓶,慢慢加入5ml乙酸锌和5ml亚铁氰化钾,沸水浴5~10min,定容,静置至上清,过滤。

根据估计含糖量,去滤液进行稀释,使糖含量在20~80mg/L范围内。

(二)测定吸取系列标准溶液、样品溶液(含糖20~80ppm)、蒸馏水(空白)各2ml,分别加入具塞比色管中,沿管壁各加入蒽酮试剂10ml,立即摇匀,放入沸水浴中准确加热10min,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在暗处放置10min,用1cm比色杯,以零管调仪器零点,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得糖含量。

四、结果计算:总糖(以葡萄糖计,%)=c×稀释倍数×10-4式中:c:从标准曲线查得的糖浓度,ppm(ug/ml);10-4:将ppm换算为%的系数五、说明与讨论1、该法是微量法,适合于含微量碳水化合物的样品,具有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等优点。

2、该法按操作的不同可分为几种,主要差别于蒽酮试剂中硫酸的浓度(66~95%),取样量(1~5ml)、蒽酮试剂用量(5~20ml)、沸水浴中反应时间(6~15min)和显色时间(10~30min)。

这几个操作条件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随意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否则将影响分析结果。

动物多糖--总糖的测定

动物多糖--总糖的测定

1.硫酸蒽酮法(1)样品处理:称取0.1g样品(动物),以E/S比为1/25的比例,加入0.004g酸性蛋白酶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在pH=2,温度在37℃下,进行水解5h,水解后在100℃灭酶3min。

将经酶处理过的样品用5mL注射器经0.45um针孔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并取1mL 滤液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待用。

(2)紫外分光检测:准确称取0.1g葡萄糖(分析纯),溶解并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后,分别取出1ml、2ml、3ml、4ml、5ml分别加入到50的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定容到50ml,配成了浓度分别为20ug/ml、40ug/ml、60ug/ml 、80ug/ml、100 g/ml, 以蒸馏水做对照空白,各取1ml于试管中,再加入4ml蒽酮试剂,迅速浸入冰水中冷却,待几只试管均匀加完后,一起浸入100℃恒温水浴锅中,为防止水分蒸发,应在试管口上加塞。

自温度重新升至100℃起计时,准确保温10min后取出,用流动水冷却。

然后,于室温中平衡片刻(约10min左右),再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光谱扫描,检测在波长620nm有最大吸收峰,选择620nm紫外检测波长,用0.5cm厚度的比色杯进行比色。

其标准曲线制作如表1.1 所示:表1.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结果标样号浓度(ug/ml)吸光度(ABS)1 20.000 0.067282 40.000 0.257233 60.000 0.438604 80.000 0.589235 100.000 0.74802多糖含量(%)=(样品浓度×稀释倍数×样品体积)/式样称重量×100%。

2.苯酚-硫酸法(1)标准曲线的制备: 准确称量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标准品0.020g,置于体积5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得到葡萄糖的标准溶液。

以2.0mL蒸馏水作为空白样,依次取0.4mL, 0.6mL, 0.8mL, l.0mL, 1.2mL,1.4mL, 1.6mL,1.8mL 葡萄糖标准溶液,用蒸馏水补足至2.0mL,在每个样品中按顺序加入浓度为6%的苯酚溶液l.0mL,98%的浓硫酸5.0mL,静置10min后摇匀,室温下放置20min,再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光谱扫描,检测在波长490nm有最大吸收峰,选择490nm紫外检测波长,用0.5cm厚度的比色杯进行比色,测得吸光值。

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实验一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蒽酮比色定糖法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723型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总糖是指样品中的还原糖及在本法测定条件下水解成还原单糖的蔗糖、麦芽糖和可部分水解为葡萄糖的淀粉。

蒽酮比色法是测定样品中总糖量的一个灵敏、快速、简便的方法。

其原理是糖类在较高温度下被硫酸作用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与蒽酮(C14H10O)缩合成蓝色化合物。

溶液含糖量在每毫升150微克以内,与蒽酮反应生成的颜色深浅与糖量成正比。

蒽酮不仅能与单糖也能与双糖、糊精、淀粉等直接起作用,样品不必经过水解。

三、实验材料、器材与试剂1、材料白薯。

2、器材(1)试管(或具塞试管)及试管架;(2)吸量管;(3)沸水浴;(4)冰浴;(5)723型分光光度计。

2、试剂(1)蒽酮试剂:称取100mg蒽酮溶于100mL98%硫酸溶液(A.R)中,用时配制。

(2)葡萄糖标准溶液(100μg/mL):精确称取100mg干燥葡萄糖,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3)样品溶液:称取500g市售白薯,洗净切碎后用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磨成浆,4层纱布压滤、弃滤液留渣,将渣放入烘箱内80℃~85℃烘干后,再用植物粉碎机(微型)研细,过筛区100目筛下物为待测样品。

(也可用市售红薯面粉代替)取样品在烘箱内150烘干,恒重后,精确称取1~5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80mL沸蒸馏水,放入沸水浴。

不时摇动,提取半小时。

取出立即过滤,残渣用沸蒸馏水反复洗涤并过滤,合并滤液。

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四、实验方法(1)制作标准曲线取7支干燥洁净的试管,编号后按下表操作。

每管加入葡萄糖标准液和谁后立即混匀,迅速置于冰浴中,待各管都加入蒽酮试剂后,同时置于沸水浴中,准确加热7分钟,立即取出置于冰浴中迅速冷却。

待各管溶液达室温后,用1cm厚度的比色皿,以第一管为空白,在620nm处迅速测其余各管的光吸收值。

然后以第2~7管溶液含糖量μg数为横坐标,吸光度(A620nm)为纵坐标,画出含糖量与A620nm 的相关标准曲线。

总糖的测定方法

总糖的测定方法

总糖的测定方法
总糖的测定是食品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不同的食品中总糖的含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正确、准确地测定总糖的含量对于食品质量的控制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总糖测定方法。

首先,常用的总糖测定方法之一是菲林法。

这种方法是将待测样品与酚酞溶液
和硫酸混合,然后在沸水浴中加热,使其发生蓝色到粉红色的变化,再用标准葡萄糖溶液进行比色测定。

菲林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

其次,还有硫酸酚法。

这种方法是将待测样品与硫酸酚溶液混合,然后在沸水
浴中加热,使其发生褐色沉淀,再用标准葡萄糖溶液进行比色测定。

硫酸酚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种食品样品的总糖测定。

另外,还有氧化还原滴定法。

这种方法是将待测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
液混合,然后滴加碘液进行滴定,直至出现蓝色终点,再用标准葡萄糖溶液进行滴定测定。

氧化还原滴定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种食品样品的总糖测定。

最后,还有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
分离和检测,通过测定色谱图谱中总糖峰的面积来计算总糖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复杂,但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种复杂食品样品的总糖测定。

总之,不同的总糖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

在进行总糖测定时,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总糖测定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总糖是指样品中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总和。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总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试剂进行准确的测定,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样品中总糖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总糖的测定通常采用蒽酮比色法。

糖类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可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复合物。

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通过比色法可以测定出样品中总糖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容量瓶(100ml、50ml、25ml)移液器移液管(1ml、2ml、5ml、10ml)具塞刻度试管(25ml)玻璃棒漏斗滤纸2、试剂蒽酮试剂:称取 02g 蒽酮溶于 100ml 浓硫酸中,当日配制使用。

葡萄糖标准溶液(100μg/ml):准确称取 01g 无水葡萄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ml。

样品溶液:将待测样品经过适当处理后,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四、实验步骤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取 6 支 25ml 具塞刻度试管,分别编号为 0、1、2、3、4、5。

按表 1 加入葡萄糖标准溶液和蒸馏水。

|试管编号|0|1|2|3|4|5||||||||||葡萄糖标准溶液(ml)|0|02|04|06|08|10||蒸馏水(ml)|10|08|06|04|02|0||葡萄糖含量(μg)|0|20|40|60|80|100|向各试管中迅速加入 5ml 蒽酮试剂,摇匀后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后用流水冷却至室温,在 620nm 波长下,以 0 号管为空白对照,测定各管的吸光度值。

以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溶液的制备称取适量的样品,经过粉碎、研磨等处理后,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

若样品溶液中含有较多杂质,可先用滤纸过滤。

3、样品溶液的测定吸取 1ml 样品溶液于 25ml 具塞刻度试管中,加入 4ml 蒸馏水,再迅速加入 5ml 蒽酮试剂,摇匀后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 10min,取出后用流水冷却至室温。

葡萄酒中总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葡萄酒中总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葡萄酒中总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一、原理斐林氏溶液与还原糖共沸,其中斐林氏溶液中的Cu2+被还原糖还原为Cu2O(砖红色)时,反应达到终点,过量的还原糖使次甲基蓝指示剂蓝色褪去,显露出Cu2O的红色即为终点。

二、试剂(1)200g·L-1 NaOH溶液(2)葡萄糖溶液(2.5g·L-1):准确称取葡萄糖2.5g,用水定容到1000ml。

(3)1:1的HCl溶液(4)次甲基蓝指示剂(10g·L-1):1.0g次甲基蓝溶于100L水中。

(5)斐林A、B溶液(6)酚酞指示剂(10g·L-1)配制:A溶液:称取34.7g CuSO4·5H4O,溶于水,稀释至500ml。

B溶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和50gNaOH,溶于水,稀释至500ml。

标定:移取斐林氏A、B溶液各5.00ml于100ml小烧杯中,加30ml 水摇匀,在电炉上加热,在沸腾状态下用制备好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的蓝色消失呈现红色时,加2d 次甲基蓝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V 。

另移取斐林氏A 、B 溶液各5.00ml 于100ml 小烧杯中,加30ml 水和比上次实验少0.5~1ml 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2min ,加入2d 次甲基蓝指示剂在沸腾状态下于1min 内以3~4s ·d -1的速度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V 葡萄糖则斐林氏A 、B 溶液各5.00ml 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F ) 按下式计算葡萄糖m三、试样制备(1)测定总糖试样:准确吸取样品V 1 ml 于V 2 ml 容量瓶中,(注:使定容后溶液中含糖量为2~4g ·L -1)先加25mL 水,再加1:1盐酸5mL ,摇匀,于(68±1)℃水浴中水解15min ,使样品中非还原性糖转化为还原性糖,取出冷却,加入2d 酚酞,用NaOH 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加水定容至刻度。

总糖的测定

总糖的测定

一. 总糖的测定食品中的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

还原糖类之所以具有还原性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CHO)或酮基(=C=O).测定总糖的经典化学方法都是以其能被各种试剂氧化为基础的。

这些方法中,以各种根据斐林氏溶液的氧化作用的改进法的应用范围最广。

在这里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铁氰化钾法,蒽铜比色法,斐林氏容量法。

斐林氏容量法由于反应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不如铁氰化钾法准确,但其操作简单迅速,试剂稳定,故被广泛采用.蒽铜比色法要求比色时糖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但要求检测液澄清,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测定要求不包括淀粉和糊精,这就要在测定前将淀粉,糊精去掉,这样就使操作复杂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一)铁氰化钾法1。

原理样品中原有的和水解后产生的转化糖都具有还原性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铁氰化钾还原,根据铁氰化钾的浓度和检验滴定量可计算出含糖量。

其反应为下:C6H12O6+6K3[Fe(CN)6] + 6KOH →(CHOH)4·(COOH)2 + 6K4[Fe(CN)6]+ 4H2O滴定终了时,稍过量的转化糖即将指示剂次甲基兰还原为无色的隐色体。

2.试剂1)1%的次甲基兰指示剂2)盐酸(水解作用)3)10%和30%的NaOH溶液4)1%铁氰化钾(贮存特色瓶,临用前标定)3.标定步骤称蔗糖1.0000g→定容500ml→取此液50ml→于100ml容量瓶→加hcl5ml→摇匀→65—70℃水裕15分钟→取出冷却→用30%NaOH中和→加水于刻度→倒入滴定管中→取10ml1%铁氰化钾于锥形瓶中→加10%NaOH2.5ml加12。

5ml的水加玻璃珠颗粒→加热至沸→保持一分钟→加次甲基兰1滴→立即以糖液滴足至蓝色退去为止,记录用量。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总糖(Total Sugar)是指食品中所有单糖、双糖、多糖的总和,也包括加入的糖和本身含有的糖。

测定食品中总糖的含量对于评估食品的营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常见的方法包括酚硫酸法、烯醇法和酶法等。

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酚硫酸法酚硫酸法是一种经典的总糖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硫酸和酚反应可以将酚氧基与糖的羟基结合,从而形成不稳定的脱水碳酸热橙色化合物。

测定时首先将食品样品与硫酸混合,在沸水中加热,待样品冷却后加入邻苯二酚,最后读取吸光度。

酚硫酸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并且精度较高,但其缺点在于会与某些多糖如果胶和半乳糖结合并形成沉淀,从而导致误差。

二、烯醇法烯醇法是一种新型的总糖测定方法,与酚硫酸法相比,它在测定水果和蔬菜样品中的多糖时更为准确。

其原理是加热样品与硫酸混合,使多糖分子开链,并将醇基氧化为酮基。

然后,加入过量的含有醛基的叔丁醇,利用醛基与酮基之间的缩合反应形成的共轭体系反应,最终读取吸光度。

烯醇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避免酚硫酸法在测定多糖时产生的误差,同时其操作简单、快速,并且对于各种食品样品都有较好的适用性。

三、酶法酶法是一种利用特定酶解分子中糖类的测定方法。

常见的酶法包括葡萄糖氧化酶法、酵母葡萄糖醛酸酶法、异麦芽糖酶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糖酮酸进行特异性测定,从而在较高灵敏度和较低检出限之间进行平衡。

酶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可靠性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并且能够减少不特异的干扰。

其缺点在于操作较为复杂,并且需要使用一些酶类试剂,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总糖的测定是食品质量评估中的关键步骤,适用的测定方法应根据食品样品类型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常用的酚硫酸法、烯醇法和酶法各有其优劣,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酚硫酸法:将样品与酚硫酸溶液反应生成花色素,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总糖含量。

2. 比色法:将样品与苯酚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反应,生成芝麻酚,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总糖含量。

3. 酵母法:将样品加入含糖培养基,然后将培养基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通过测定培养液中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来计算总糖含量。

4. 红外光谱法:将样品与KBr混合制成透明的样品片,然后使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测定,通过分析样品片的红外吸收光谱来计算总糖含量。

5. 高压液相色谱法:将样品通过高压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通过分离出的糖类成分来计算总糖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糖的测定方法(斐林氏溶液快速测定法)
一、原理:酶制剂生产中需要测定发酵液中糖质原料的消耗情况,以便掌握发酵过程。

葡糖糖、果糖、麦芽糖等为醛基、酮基或半缩醛基的糖都具有还原性,能使二价铜还原为一价铜,发酵液中的糊精、淀粉经过酸水解也能成为还原糖。

可根据其还原性,用一定量的斐林氏溶液将葡萄糖完全氧化,过量的斐林氏溶液与碘化钾作用而析出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来滴定,查表求的发酵液中的糖含量。

二、试剂:
1、3N的盐酸溶液:浓硫酸一份加蒸馏水3份。

2、6N的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240.06克,溶解定容至1000毫升。

3、斐林氏溶液:
A液:硫酸铜(五水硫酸铜)24克定容400毫升。

B液:酒石酸钾钠75克、氢氧化钠50克定容400毫升。

C液:碘化钾60克,定容200毫升。

A液、B液、C液混合为1000毫升溶液。

注意:配制时应按顺序配制,分别充分溶解,然后混合(A+B+C)摇匀备用。

4、4N的硫酸溶液:准确吸取化学纯浓硫酸111毫升于10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5、0.05N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精确称取化学纯的硫代硫酸钠12.41克与碳酸钠0.1克,用新沸初冷蒸馏水溶解定容1000毫升。

(此溶液配置好后需隔一周才能使用,每月需标定一次)。

6、1%的酚酞指示剂:称取酚酞1克,溶于95%的乙醇中,定容至100毫升。

三、操作方法:
样品:吸取0.5毫升样品(发酵滤液),放入100毫升的三角瓶中(做两只可对照),加入3N的盐酸10毫升加热3分钟,冷却后滴入酚酞指示剂2滴,用6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红色,再加入斐林氏溶液10毫升,煮沸3分钟,冷却后加入4N的硫酸10毫升,用0.05N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奶油色为终点(在接近终点时加1%的指示剂,使之呈紫色)。

空白:在100毫升的三角瓶中加蒸馏水10毫升,然后加入斐林氏溶液10毫升煮沸3分钟,冷却后加入4N的硫酸10毫升,用0.05N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奶白色。

四、计算:空白消耗0.05N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减样品消耗的0.05N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然后查表。

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