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谈谈对高血压的专业知识面试题的理解。
谈谈对高血压的专业知识面试题的理解。
谈谈对高血压的专业知识面试题的理解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医学领域,高血压也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在高血压专业领域的面试中,面试官常常会提出一系列关于高血压的专业知识问题,以测试面试者对于该疾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本文将对高血压的专业知识面试题进行探讨和解答。
高血压的定义和临床表现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病,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增高的一种疾病。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成人静息状态下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晕、头痛、心慌、胸闷、视力模糊等。
高血压的原因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等各方面。
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家族史阳性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要高于普通人群。
此外,不良的生活惯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等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和控制,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疾病风险和死亡率。
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等。
心脑血管疾病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措施。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研究的进展和挑战近年来,高血压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新药物的研发,为高血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然而,高血压的防治仍然面临着挑战。
治疗的精准性、患者的依从性等问题仍然是研究的热点。
结论高血压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专业知识面试题涉及了高血压的定义、临床表现、原因、并发症、治疗方法以及研究进展等多个方面。
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护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长期血压增高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并最终导致功能衰竭。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仍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的疾病,是导致人类致残及死亡的重要疾病。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约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此类患者仅占高血压总数的5%左右。
【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原发性高血压起病缓慢,病程常达10~20年以上。
早期多无症状,偶于查体、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发现血压增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血压升高时可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
体检可无特殊阳性发现,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尖部第四心音,主动脉瓣区收缩早期喷射性杂音等。
2.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少数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舒张压持续≥130mmHg,伴有头痛、视物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预后很差,常死于肾衰竭、心力衰竭及脑卒中。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3.并发症表现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
(1)脑部表现:头痛、头晕为常见;血压急剧升高可发生脑血管痉挛,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痛、失语、肢体瘫痪,历时数分钟至数天恢复。
在长期的高血压血管病变基础上,可致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等。
(2)心脏表现: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脏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如心肌肥厚,心脏增大。
早期在心功能代偿时期症状可不明显。
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则出现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查体可有心脏扩大,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心电图呈左心室肥厚。
(3)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晚期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4.高血压危象按照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的危害和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危害和临床表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身体器官、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等方面介绍高血压的危害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
一、身体器官受损长期患有高血压会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伤。
首先是心脏,由于心脏要承担更大的负荷推动血液流动,逐渐会发生心肌肥大,甚至发展为心力衰竭。
此外,冠状动脉供应心脏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质,当冠脉狭窄或堵塞时可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其次是脑部受损,高血压容易引发脑中风(中风),特别是缺血性中风。
长期存在过高的血压使得脑动脉内皮细胞出现损伤和炎症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增加了脑血栓的风险。
中风的病情可能造成轻微的神经功能损伤,如言语困难、下肢无力等,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大面积脑梗死或出血。
此外,高血压还可影响眼部健康,导致视网膜疾病,进而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患者可能会出现模糊视觉、感觉到眼前有闪光物体或漂浮物体等症状。
二、心血管系统异常高血压是一种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长期患有高血压可以增加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
高血压使得动脉壁变得僵硬和不弹性,形成动脉硬化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这可能阻碍了冠脉供应血液到达心肌组织,并增加了冠脉事件(如冠脉栓塞)的风险。
同时,高血压还可以增大心脏负荷,导致左室肥厚和扩张。
此外,高血压还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使得心律不齐和心率过快。
这些异常的心电图表现可能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三、神经系统受损神经系统是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之一。
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很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并发症。
头痛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尤其是清晨或咳嗽时头痛更为明显。
此外,高血压还容易引起晕眩、视觉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所需完全供应需要较多而持续稳定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消耗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当由于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导致大脑微细结构遭到损伤时,就容易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高血压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本文对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
高血压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与护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血压的病因与临床表现1. 病因高血压的病因包括:(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患病风险较高。
(2)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
(3)生活方式:如肥胖、高脂血症、心理压力大等。
2. 临床表现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头痛、头晕、乏力、心悸等。
(2)视力模糊、鼻出血、失眠等。
(3)严重者可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
三、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1. 诊断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值,成年人血压持续≥140/90 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2. 治疗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1)药物治疗:如ACEI、ARB、CCB等。
(2)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四、高血压的预防1. 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钾、钙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五、高血压的护理干预1. 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知识。
2. 生活指导:指导患者调整饮食、运动、作息等生活方式。
3. 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5. 并发症护理:针对高血压并发症进行护理,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六、结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通过对高血压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高血压护理
武川婷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内科
CONTENT
1
高血压 临床表现
3
高血压 的并发症
2
护理诊断及 护理措施
4
高血压 健康教育
高血压临床表现
定义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 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 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 大类,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 准,即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 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即诊 断为高血压。
为宜
补充钙和钾盐, 多吃新鲜蔬菜、
多饮牛奶
减少脂肪摄入
限制饮酒,饮 酒量每日不可
超过相当于 50g乙醇的
10
护理措施——(二)病情观察
定期监测血压。密切观察并发症征象, 一旦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 吐、烦躁不安、视力模糊、意识障碍及 肢体运动障碍,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 理。
6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疼痛
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潜在并发症
高血压急症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高血 压用药知识。
有受伤的危险
与头晕、视力模糊、意识障碍或 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
8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高血压初期可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声光刺激,限制探视;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并集中进行,少打 扰病人;对因焦虑而影响睡眠的病人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避免受伤,如避免迅速改变体位、活动场所光线暗、病室内有障碍物、地面滑和 厕所无扶手等危险因素。
9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病(hypertension)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本报告将对一位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表现和治疗。
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为一位55岁的女性,体重80千克,身高165厘米。
她正在接受体检并进行高血压治疗。
此外,她还有家族高血压病史。
2.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和疲劳感。
她还抱怨经常出汗和睡眠质量不佳。
3. 病史调查患者的家族病史显示她的父亲和兄弟都有高血压。
她本人多年来一直有高盐饮食习惯,并认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健康。
4.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患者的血压测量结果显示为160/100毫米汞柱(mmHg),超过了正常范围。
此外,她的心率也较高,达到100次/分钟。
5. 实验室检查患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 血压监测:连续三天的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其平均值为150/95mmHg。
- 血液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和肾功能指标正常。
- 尿液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蛋白尿和尿常规正常。
- 心电图(ECG):结果显示轻度左心室肥大。
6. 诊断和治疗计划根据以上所述的病史和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计划如下:- 调整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减少摄入盐分、增加体力活动、改善睡眠质量和控制体重。
- 药物治疗:开方抗高血压药物(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以降低血压,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7. 随访和效果评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定期的随访和检查。
半年后的随访显示她的血压已降至正常范围内(120/80mmHg),头痛和眩晕症状也有所缓解。
她的体重减轻了5千克,并且她正在积极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8. 结论本报告的患者是一位高血压病患者,具有部分家族史,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和疲劳感。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患者的血压得以控制,并且症状得到缓解。
这表明,高血压是一种可以通过综合治疗管理的慢性病。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压持续增高的一种疾病。
它是一种潜在而且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旨在介绍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高血压常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因此,只有进行血压测量才能准确诊断。
但是,在一些病例中,高血压还是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如头痛、头晕、心悸、失眠、视力模糊等。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并结合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因素进行病情鉴别。
二、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高血压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肱动脉方法、桡动脉方法、踝肱指数法等。
在测量中,还应注意测量环境、姿势、测量前后的休息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三、血压分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血压可分为正常血压、高正常血压、正常高值、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和三级高血压。
对于不同分类的高血压,医生会采取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自己的血压分类非常重要。
四、相关检查除了血压测量外,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检查。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肾脏功能以及有无并发症。
五、鉴别诊断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主要是通过排除其他导致高血压的病因,以确定患者是否为原发性高血压。
常见的病因包括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相关的判断和评估。
六、治疗方案高血压的治疗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非药物治疗措施(如调整饮食、合理运动、戒烟限酒等)和药物治疗。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还需注意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和药物的适应症等因素。
七、预防与注意事项高血压是一种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积极预防来降低发病率的疾病。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面。
高血压危象诊断标准
高血压危象诊断标准高血压危象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急剧升高,伴随着严重的脑血管、心血管及肾脏等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急性危重症。
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对高血压危象的诊断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临床表现。
高血压危象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视力障碍等症状。
同时还可伴有心绞痛、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等心血管并发症的表现。
二、血压水平。
高血压危象的诊断标准之一是血压水平的升高。
一般而言,收缩压(SBP)≥180mmHg和(或)舒张压(DBP)≥120mmHg,同时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可被诊断为高血压危象。
三、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危象常常伴随着靶器官损害,如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急性肾衰竭等。
因此,对于已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未达到上述标准,一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也应高度怀疑高血压危象。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临床表现和血压水平外,还需进行一些辅助检查来协助诊断高血压危象。
如心电图、脑CT、脑MRI、肾功能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五、诊断注意事项。
在诊断高血压危象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血压升高,如甲状腺危象、嗜铬细胞瘤危象等。
同时,对于已知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排除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依赖性高血压等情况。
六、诊断的重要性。
高血压危象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救治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高血压患者时,应当高度重视患者的血压水平和临床表现,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高血压危象。
七、结语。
高血压危象的诊断标准是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熟练掌握高血压危象的诊断标准,以便及时发现和救治患者,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评估
高血压的评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
为了评估高血压的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史、个人病史和生活习惯等。
家族史对高血压的遗传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患者有一位或多位一级亲属患有高血压,那么他本身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增加。
个人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药物治疗史和手术史等。
此外,患者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高血压的评估,如饮食结构、运动状况、吸烟和饮酒等。
其次,需要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头晕、眩晕、乏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
此外,高血压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患者是否存在这些并发症也是评估高血压的重要指标。
第三,需要评估患者的体征。
高血压导致血压升高,患者在测量血压时往往会出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情况。
此外,患者的心率也会增加,心律不齐时甚至会出现心脏杂音。
眼底检查是评估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静脉曲张、动脉硬化、出血点等异常情况,可以判断高血压病程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最后,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血肌酐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这些检查项目可以了解患者血液的生化指标,了解其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疾病风险。
综上所述,评估高血压的状况需要从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是伴随脂质、糖等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代谢紊乱综合征。
可并发心脏、脑、肾脏、血管、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
根据患者血压水平、是否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发其他临床情况将其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组。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0%~15%。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及高血压水平的分级和危险性分层1.常见症状:轻度头痛、头晕、耳鸣、颈部发沉,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常自行缓解。
也司无症状。
高血压危象发作时出现心悸、口干、多汗、皮肤苍白或发红、烦躁、震颤,以及动脉痉挛造成受累器官的缺血症状。
高血压脑病时,有弥漫性严重头痛、意识改变,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性抽搐。
2.高血压的分级:血压测量以坐位右上臂为准,收缩压与舒张压读数分别以柯氏第1音与第5音作为标志。
以静息、非药物状态下非同日3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服降压药,本次测量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按《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详细分级见表2-2。
表2-2 成人血压水平分级标准(≥18岁)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 ﹤80正常血压﹤130 ﹤85正常高限130~139 85~891级高血压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按较高的级别分类。
以上标准适用于男女两性任何年龄的成人,对于儿童,目前尚无公认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通常低于成人高血压诊断的水平。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浅谈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精神应激、吸烟)、其他因素(体重、药物、睡眠呼吸暂停降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表现】(一)症状大多数起病缓慢,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导致诊断延迟,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典型的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即可消失。
高血压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其他原因的头痛,往往与血压水平无关,例如精神焦虑性头痛、偏头痛、青光眼等。
如果突然发生严重头晕与眩晕,要注意可能是脑血管病或者降压过度、直立性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还可以出现受累器官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多尿等。
另外,有些症状可能是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所致。
(二)体征高血压体征一般较少。
周围血管搏动、血管杂音、心脏杂音等是重点检查的项目。
应重视的是颈部、背部两侧肋脊角、上腹部脐两侧、腰部肋脊处的血管杂音,较常见。
心脏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
有些体征常提示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例如腰部肿块提示多囊肾或嗜铬细胞瘤;股动脉搏动延迟出现或缺如,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提示主动脉缩窄;向心性肥胖、紫纹与多毛,提示皮质醇增多症。
一、一般治疗: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
二、药物治疗1.硝普钠:同时直接扩张静脉和动脉,降低前、后负荷。
硝普钠可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
在通常剂量下不良反应轻微,有恶心、呕吐、肌肉颤动。
2.硝酸甘油:扩张静脉和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与大动脉,降低动脉压作用不及硝普钠。
硝酸甘油主要用于高血压急症伴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面部潮红,头痛和呕吐等。
3.尼卡地平: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作用迅速,持续时间较短,降压同时改善脑血流量。
主要用于高血压急症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或其他高血压急症。
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面部潮红等。
4.拉贝洛尔:兼有α受体拮抗作用的β受体拮抗剂,起效较迅速(5~10分钟),持续时间较长(3~6小时)。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不同的高血压个体,其临床表现、自然病程及预后不同。
这主要取决于高血压的原因、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状况及其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程度等。
因此,对每一位拟诊对象或确定为高血压的患者应进行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在内的临床诊断评估,以问答以下几个问题:①证实是一个经常性的血压增高;②寻找可能的病因;③评价现存的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④评估总体的心血管危险性。
1高血压的临床表现1.1 一般症状不同高血压个体的临床表现相差较大。
部分病人临床症状较明显,出现较早,而大多数高血压病初期症状很少或无任何症状,而仅在常规体检或其它原因就医偶然发现血压高,有的直至发生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才知道自己血压高。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胸闷、颈胸疼痛、健忘、失眠、耳鸣、易怒、神经质等。
一般讲,高血压的上述症状除血压增高产生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外,还与本人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有关。
1.2 血压的变化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一般是随着病程而逐渐升高的。
在高血压的初期,只是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体力活动时暂时升高,然后仍能恢复正常。
这个阶段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以后血压升高变得明显而持续,休息或去除诱因仍不能降至正常水平,最终成为稳定性高血压。
而此时血压仍有波动性,在不同季节、一天内不同时间或不同的生理、心理状态下,血压水平仍有波动,差异较大。
研究发现,24小时动态平均血压及家庭测得的血压值较诊室血压要低几个mmHg,老年人尤为如此。
2高血压的诊断2.1 血压的随诊由于血压的波动性,高血压的诊断和分期不能以单次偶测血压为准。
初次测量升高的血压读数,应该被随后数次的重复测量证实。
随访血压不仅可确定初次血压升高是否持续存在或已恢复正常,同时可决定是否需要立即处理或密切观察或只需定期复查。
血压随访的间隔时间由最初的血压测量水平决定,并根据过去可靠的血压值以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情况而修正。
高血压临床表现
高血压临床表现高血压病根据起病和病情进展的缓急及病程的长短可分为两型,缓进型(chronic type)和急进型(accellerated type)高血压,前者又称良性高血压,绝大部分患者属此型,后者又称恶性高血压,仅占高血压病患者的1%~5%。
(一)缓进型高血压病多为中年后起病,有家族史者发病年轻可较轻。
起病多数隐匿,病情发展慢,病程长。
早期患者血压波动,血压时高时正常,为脆性高血压阶段,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易有血压升高,休息、去除上述因素后,血压常可降至正常。
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可逐渐升高并趋向持续性或波动幅度变小。
病人的主观症状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可不一致,约半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只是在体格检查或因其它疾病就医时才发现有高血压,少数病人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时才明确高血压病的诊断。
病人可头痛,多发在枕部,尤易发生在睡醒时,尚可有头晕、头胀、颈部扳住感、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
这些症状并非都是由高血压直接引起,部分是高级社会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
此外,尚可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复出血,如眼结膜下出血、鼻衄、月经过多,少数有咯血等。
早期病人由于血压波动幅度大,可有较多症状,而在长期高血压后,即使在血压水平较高时也无明显症状,因此,不论有无症状,病人应定期随访血压。
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明显而持续性地升高,则可出现脑、心、肾、眼底等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在并发主动脉粥样硬化时,其收缩压增高常较显著,并发心肌梗塞或发生脑溢血后,血压可能降至正常,并长期或从此不再升高。
1.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和头胀是高血压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可有头部沉重或颈项扳紧感。
高血压直接引起的头痛多发生在早晨,位于前额、枕部或颞部,可能是颅外颈动脉系统血管扩张,其脉搏振幅增高所致。
这些病人舒张压多很高,经降压药物治疗后头痛可减轻。
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伴有眩晕者轻音乐和,与内耳迷路血管性障碍有关,经降压药物治疗后也可减轻,但要注意有时血压下降得过多也可引起头晕。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分析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分析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指在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高危因素。
通常情况下,高血压病本身并不会引发过多严重症状,但是如果长期忽视和不治疗,会有很大的危险性,例如心肌梗塞、脑中风、糖尿病和肾脏病等。
因此,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
本文主要讨论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分析,以帮助大家对该病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1. 轻度高血压患者轻度高血压患者常常没有太多明显的症状,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可能会有轻微的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和神疲乏力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早上起床时会有所缓解。
2. 中度高血压患者中度高血压患者常会出现头痛、眩晕、心悸、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其他症状可能还包括:面色潮红、心慌、出汗多、手脚发麻、嗜睡等。
3. 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头痛、眩晕和恶心等症状。
除此之外,他们还可能出现呕吐、心悸、胸闷、腰酸背痛等。
最为危险的是,严重高血压患者可能不知不觉中爆发心肌梗塞、脑出血等疾病,因此一定要积极治疗。
二、高血压病的诊断分析1. 血压检测主要针对成年人而言,日常检测在两次不同时间点,正常为120/80mmHg,相对高标准为140-159/90-99mmHg,高血压的绝对标准为160/100mmHg。
2. 心血管检查通过对病人的心脏、大血管等器官进行检测,可以确定是否有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心血管损害。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光等。
3.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可以查看血小板、血红蛋白、血糖、总胆固醇等项目是否超过正常水平。
这些检查结果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非常有帮助。
4. 家族史家族史对于高血压病的发病前景、治疗依从性和预防措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家族中有高血压病患者的人来讲,必须采取积极预防和治疗。
5. 体格检查通过测量体重、身高、体脂率、腰围等指标,可以直观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此外,还可以检测病人的心率、肝脏、肾脏等器官。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鉴别诊断1.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2.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 essential hypertension,没有明确的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
3.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
●长期不控制的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脏、脑血管、肾脏等器官的损害。
4.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高血压心脏病:包括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等。
●脑血管意外:如脑中风。
●肾脏损伤:如慢性肾脏疾病。
●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动脉栓塞等。
5.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方法●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血压测量:包括静息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液、尿液检查:以评估心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
●影像学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6.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要点●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原因,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紊乱等。
●根据血压水平进行分级,如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阶段1、高血压阶段2等。
7.高血压的治疗原则●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药物治疗: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
附件:●附件1:高血压患者饮食指导●附件2:高血压药物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高血压: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心肌梗死:血管供应心肌的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
●脑中风: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和坏死。
●慢性肾脏疾病:肾脏功能逐渐丧失,导致肾衰竭。
高血压三高三低症状及临床表现
高血压三高三低症状及临床表现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导致盐摄入量的比例比较重,所以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显著增加。
1958年的发病率为5.11%,1980年的普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7.89%;1991年普查显示:患病率已达11.26%,较1979-1980年10年间增高25%,即90年代初,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9500万,到1996年调查,这种升高的势头仍在持续,截止2002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达1.5亿,并且还在以每年300多万人的速度增多。
在我国,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病患者。
“三高”患病率高:11.26%(超过1亿人)危害性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增长趋势高:人口老龄化,危险因素增加,认识严重不足“三低”知晓率低:高血压病人中只有35.6%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治疗率低:高血压病人中只有17.1%进行治疗控制率低:高血压病人中只有4.1%坚持服药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错误认识有的患者吃药后如果症状好转了就停止服药,症状反复后再吃,没按照医嘱服药,容易导致心、脑、肾的损伤。
高血压治疗的误区有:1. 不能长期坚持服药;2. 不能按时、按次数服药;3. 降压不达标;4. 不配合非药物方法;5. 不符合个体化原则。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一)高血压的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
2、可有头痛、眩晕、颈部不适及耳鸣等症状。
症状与血压水平并不一定相关。
3、初期只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血压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一天之内,白昼与夜间血压仍有明显的差异。
4、查体: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等。
(二)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1、收缩压增高为主2、脉压增大3、血压波动大4、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5、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6、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gaoxueya)动脉血压高于正常水平。
是一种常见临床综合症。
成人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即为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成人收缩压160mmHg或以上和舒张压95mmHg或以上为高血压。
舒张压高于90mmHg而低于95mmHg,或收缩压高于140mmHg而低于160mmHg定为临界高血压)。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据1979年普查资料为3~9%,北方地区较南方高,而高原地区更高,可达9~14%。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渐有增高,但与欧美国家患病率(10~20%)相比,则相对较低。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高血压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不明的称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
在某些疾病中(肾病、内分泌疾病、动脉炎症及狭窄、脑部病变),高血压只是其临床症状之一,称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分三期,各期患者血压均高于正常水平,但第一期临床无心脑肾表现;有下列一项者(左室肥大、眼底动脉狭窄、蛋白尿)即为第二期;第三期血压稳定性增高,同时出现内脏器官的病理改变(眼底、心脏、肾、脑血管改变)。
由于高血压病的不同类型和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有轻重不一,错综复杂的各种临床表现。
早期病人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很明显,在体检时才被发现高血压。
最早病人的血压上升,一般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并且大部分病人的波动性较大,常受精神和劳累等因素影响,在适当休息后可恢复到正常范围。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乏力、心悸等一系列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
症状的轻重和血压的高低不成比例。
当病情不断发展,至中、晚期时,则血压增高可趋向于稳定在一定范围,尤其以舒张压增高更为明显。
由于全身细小动脉长期反复痉挛,以及脂类物质在管壁沉着引起管壁硬化,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缺血性病变,由于这些脏器损害及代偿功能的程度不同,除以上早期的一般症状外,还可出现如下一个或几个脏器相应的临床表现。
心脏:血压长期升高,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厚,当此种高血压性心脏病进一步发展时,可导致左心功能不全,既而出现右心肥厚和右心功能不全。
肾脏:主要因为肾小动脉硬化,使肾功能逐渐减退,出现多尿、夜尿,尿检时可有少量红细胞、管型、蛋白,尿比重减轻。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最终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而出现氮质血症或尿毒症。
脑:如脑血管有硬化或间隙性痉挛时,常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眼花、肢体麻木或暂时性失语、瘫痪等症状。
脑血管在以上的病理基础上,可进一步发展而引起脑卒中,其中以脑溢血及脑动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眼底:在早期可见眼底视网膜细小动脉痉挛或轻、中度硬化,到晚期可见有出血及渗出物,视神经乳头水肿。
极大部分高血压病人进展缓慢,临床上称缓进型(良性)高血压病。
有极少数病人,可出现突发性高血压,尤其舒张压多持续在17.33-18.66kPa或更高。
病情发展急骤,因全身细小动脉的剧烈痉挛,可在短期内就出现多个器官细小动脉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或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引起管腔阻塞及心、脑、肾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导致心、肾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或发生高血压脑病、脑卒中,预后多不良,需积极治疗或抢救。
临床上称这部分病人为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病。
全身细小动脉一时性强烈痉挛,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同时伴有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心悸、视力障碍,甚至昏迷、抽搐等,称高血压危象。
若细小动脉严重而持续性痉挛,可引起脑动脉狭窄,脑微小血栓及微小栓塞,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血压急剧增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心悸、视力障碍、神志不清、昏迷、抽搐、一时性偏瘫、视网膜血
管有出血和渗出物、视神经乳头水肿、二侧瞳孔不等大、不等圆,称为高血压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