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 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芽”表 示“发芽”
1.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盟约——订立盟约)
2.赵王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
(五爵之第二等——封为侯)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 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 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 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翻译成“以……为……”或“认为…… 是……”或“把……当作……”。
(镜子——以……为镜子)
4.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 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 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 词活用成了状语 。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B.用名词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 征、状态。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时间。E.表示动 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F.表示事物的发 展变化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夜间——在夜间)
3.有大石侧立千尺。 (《石钟山记》)
1.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边邑——把……当作边邑)
2.吾从而师之。 (《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
3.耻学于师。 (《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4.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说》) ( 老师——以……为老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羞耻——以……为羞耻)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翅膀——像翅膀一样) 6.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奴隶——像对奴隶一样) 7.廊腰缦回。 (《阿房宫赋》)
(腰——像腰一样) 8.蜂房水涡。 (《阿房宫赋》)
(蜂窝——像蜂窝一样) (水涡——像水涡一样)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船——用船)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军队——驻扎) 23.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王——称王)
2.名词活用为使动
2.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 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 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 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既东封郑。 (《烛之武退秦师》)
(疆界——使……成为疆界)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面——向上)(下面——向下)
2.南取汉中。(《过秦论》) (南——向南)
3.西举巴蜀。(《过秦论》) (西——向西)
4.东割膏腴之地。(《六国论》) (东——向东)
5.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北——向北) 6.仓皇东出。(《伶官传序》)
(眼睛——用眼)(耳朵——用耳) 3.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长——以对待兄长之礼)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脸——当面) 5.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小路——抄小路)
6.群聚而笑之。 (《师说》) (人群——成群地)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时间
1.内立法度。(《过秦论》) (国内——在国内)
(东面——向东) 7.汶水西流。(《登泰山记》)
(西面——向西) 8.济水东流。(《登泰山记》)
(东面——向东) 9.东犬西吠。(《项脊轩志》)
(西面——朝西)
10.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 (北面——从北面)(西面——向西面)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 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4.意动用法。 作
•5.为动用法


一.名词的活用
条件:
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代词或处所名 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 词;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 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 用成了动词。
名词活用的类型:
1.一般动词。 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 4.作状语。
今天我们来复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
名 词 的 活 用
•1.一般动词。 •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 •4.作状语。
.
动 词 的 活 用
•1. 名词。 •2. 使动用法。 •3.为动用法
.
.
三 •1. 名词。

形 容 词 的wenku.baidu.com活 用
•2. 一般动词。 •3.使动用法。
数 词 用
(托辞——找借口)
4.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
(鼓——击鼓)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同上)
(树木——种植)
6.五十者可以衣帛。 (同上)
(衣服——穿上)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8.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恶——归罪;归咎)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1.席卷天下。(《过秦论》)
(席子——像卷席子那样) 2.包举宇内。(《过秦论》)
(包裹——像包包裹那样) 3.囊括四海。(《过秦论》)
(口袋——像装口袋那样)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 (影子——像影子一样)
5.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河水——游泳)
10.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南面——南飞)
1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南面——南行)
13.过秦论(《过秦论》) (过失——指出过失)
1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帝王——称帝称王)
15.会盟而谋弱秦。 ( 《过秦论》)
(盟约——订立盟约) 16.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序列——排列) 17.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册——造册登记)
18.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路——取道)
19.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王——称王)
20.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道义——合乎道义)
21.沛公奉卮酒为寿。(《鸿门宴》)
(寿辰——祝寿) 22.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