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介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临床表现
视力下降
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 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视物模糊
由于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可 能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
眼前黑影
视网膜血管阻塞或出血可能导 致患者眼前出现黑影。
视野缺损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 视野缺损的情况。
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 病学研究
全球流行情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 血管并发症之一,全球范围内患病率较 高。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病变部位, 促进视网膜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目前干细胞治疗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 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0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与控制策略
生活方式干预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 变。
健康饮食
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 体重。
在亚洲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较高,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等人 口众多的国家。
在非洲地区,由于糖尿病控制不佳和医疗资源有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患病率也较高。
影响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血糖控制情况、 高血压、高血脂、病程长短、遗传因素等。
其中,血糖控制不良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血糖升高会损伤视 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等病理改变。
血流动力学异常
糖尿病影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包括血流速度 减慢、血管阻力增加等。
视网膜缺氧
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视网膜缺氧,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元损伤
神经元细胞凋亡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凋亡, 使神经元数量减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糖尿病将影响视力当您患了糖尿病,高血糖会损害眼底视网膜的大小血管,以及感光和传递神经冲动的视网膜神经层,引起视网膜的一系列血管性损害,即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类型有两种类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NPDR也称为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DR的早期阶段,可见视网膜的小出血点,视网膜水肿和渗出。
很多糖尿病人有轻微的NPDR,通常视力并未受到影响。
如果视力下降,一般是因黄斑水肿或黄斑缺血所引起。
PDR:如果视网膜或视乳头上出现了新生血管,意味着您的病情进入了PDR阶段。
引起PDR的常见原因是广泛的血管闭塞,导致视网膜缺血,视网膜为了增加缺血区域的供血量,反应性地产生新生血管,它并不能有效地供给视网膜血流,并且出现视网膜瘢痕,引起视网膜皱折和视网膜脱离。
PDR和NPDR相比,可引起严重的视力损害。
PDR影响视力的常见病变有:1.玻璃体出血;2.牵引性视网膜脱离;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类型在您视力未受影响之前就应请眼科医生进行详细的饿眼部检查。
医生将会放大您的瞳孔,并用检眼镜检查眼底。
如果医生发现您的眼底已有病变,将会为您拍眼底彩照,有时还须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以确定您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在作FFA检查时,需要在您前臂注射一支染料针剂,同时拍下眼底照片以观察是哪个部位所引起的渗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尽可能地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首先,您应严格控制您的血糖浓度。
如合并有高血压、肾脏病变等也应积极治疗。
激光治疗:黄斑水肿、PDR,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患者可考虑激光治疗。
玻璃体手术:对于病情不断发展的PDR,可考虑玻璃体手术。
手术在手术室内进行,医生将积血的玻璃体清除,再注入透明的液体,以代替原来的玻璃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眼底表现: 边缘清楚的黄白色斑点状,多位于后极 部,可呈环形、扇形、星芒形、或不规 则分布
18
软性渗出(棉绒斑)
19
软性渗出(棉绒斑)
机理: 毛细血管闭塞,视网膜缺血缺氧,导致视神 经纤维肿胀断裂
眼底表现: 白色棉絮样团块,常位于血管分叉处
视网膜 微动脉瘤
13
微血管瘤
视网膜微循环障碍最早的体征 病理:周细胞丧失,管壁薄弱,局部膨出呈
囊样 眼底表现:边境清楚,红或暗红色斑点
14
出血斑
15
出血斑
可与视网膜血管瘤同时、或前或后发 生,多位于视网膜血管下,呈圆点状暗 红斑。病重时可有浅层条状或火焰状出 血斑。
16
硬性渗出
17
硬性渗出
25
Ⅰ 出现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
26
Ⅱ出现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
27
Ⅲ 出现软性渗出和出血斑
28
Ⅳ 出现新生血管或玻璃体积血
29
Ⅴ 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30
Ⅵ 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 视网膜脱离
31
诊断
较长的糖尿病病程 血糖、尿糖 视力改变 眼底检查:有无微血管瘤、渗出物及新生血管等特
20
增殖期病变
1、新生血管 2、纤维增殖 3、视网膜脱离
21
新生血管
22
新生血管形成
多发生在晚期病人。 新生血管--是由于视网膜动脉大面积组 织急性缺氧刺激而产生。常伴有纤维组 织增生。
23
视网膜脱离
24
视网膜脱离
当视网膜有出血和玻璃体出血量多或反 复发生时,常不能全部吸收而产生机化 膜,附着于视网膜面,此类机化物收缩 可导致视网膜脱离 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眼底荧光造影
通过向眼底注射荧光素 ,观察眼底血管的血流
情况。
诊断标准与分期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诊断为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分期标准
根据病情轻重,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 ,其中增生期又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
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
社区干预与预防措施研究
健康宣教
通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 高居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 知,加强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眼底检
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降 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眼部卫生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感染。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01
02
03
提供心理支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 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心 理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应对 这些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提供有关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的宣传教育,提 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 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 力。
分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非增生期又包括微血管瘤、出血 、渗出等病变,增生期则出现新生血管等严重病变。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 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长期高血糖 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动力 学异常、氧化应激等。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流变学改变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参与的炎症 反应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汇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朱苏东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随着我国广阔人民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寿命的延伸,近来几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常有病、多发病,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 3500 万人。
糖尿病可引起白内障、视网膜病变、暂时性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等眼部病变,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常有。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国内报道,糖尿病发病5 年内眼底视网膜病变不常有,5 年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约为 25%,10 年后增至 50%,20 年后可高达80%~9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有于患糖尿病时间较久者,患病时间越长,眼底变化的可能性越大。
自从胰岛素〔1922〕应用以来,由于延伸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例也趋于增多。
眼底病变一般常有于50 岁左右,但在20-30 岁患者也可见到。
常双侧发病,也可仅见于单侧。
其致盲的三大体素是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走开、虹膜再生血管及再生血管性青光眼。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1.糖尿病的种类和病程I 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比II 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更常有。
其他,随糖尿病病程加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逐渐高升。
2.血糖的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还没有明确定论,但是高血糖必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原因。
已经有多项国际大规模研究证明,优异的血糖控制能够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降低。
但其实不能够预防而只能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而且优异的血糖控制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在于糖尿病开展过程中的早期。
一旦病变开展到达一个“无逆转点〞,一系列体内生物化学、血液动力学、内分泌激素等作用被激活,严格的血糖控制便不再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起任何作用。
3.高血压的作用高血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开展的作用已根本获取必然。
高血压病人由于血压长远连续性高升,血管管腔内压力增大可增加血液成分外渗进入细胞缝隙,加重视网膜水肿;慢性高血压陪同慢性视网膜动脉缩短变细又引起血流减少,促使血栓形成,加重视网膜缺血,进而以致视网膜病变加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OCT、FFA等 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病变程 度和范围。
治疗建议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指南 ,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 议和生活方式指导。
CHAPTER
0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 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瘀滞、 血流变异常、缺氧等,这些因素共同 作用,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 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发病率
根据不同研究数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约为30%-50% ,且随着病程延长和血糖控制不佳,发病率逐渐升高。
通过观察Amsler网格的扭曲、缺失等现象 ,初步判断视网膜病变程度。
评估标准
国际临床分级标准(DRS)
01
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五个等级,用于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ADA)
02
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和危险因素,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三
个阶段,用于指导治疗和预防措施。
案例二: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结词
激光治疗是中期病变的有效手段,可减少病变进展的风险。
详细描述
在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激光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凝固视网膜病变区域,可以减 少血管渗漏和防止微血管瘤形成,从而控制病变进展。
案例三: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
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健康知识

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健康知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以下是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些健康知识: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眼部血管和视网膜造成损害而引起的一种眼部疾病。
它主要分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两种类型。
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早期病变,表现为微血管病变和渗出;而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则进一步发展为异常新生血管和疤痕形成。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1. 视力模糊或变化;2. 眼前出现飞蚊症;3. 夜间视力下降;4. 视野缺损或暗点。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眼科检查。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为了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1. 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2. 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病变。
3.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不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控制糖尿病和其并发症的发生。
4. 遵医嘱治疗:如果已经诊断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总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关注的并发症之一。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定期检查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保护眼健康。
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助于减轻病情和防止失明的发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其中约30%~40%的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
这一严峻形势促使我国眼科学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微循环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和纤维组织增生。
微循环障碍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神经功能障碍使视网膜神经细胞受损,纤维组织增生则导致视网膜病变加重。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微血管病变。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
此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视力恢复效果不佳。
专家共识强调,早期筛查和干预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在确诊后立即进行眼底检查,以后每隔1~2年进行一次复查。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年龄大于60岁、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等,应缩短筛查间隔。
在治疗方面,专家共识推荐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激光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晚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凝固病变区域,减轻视网膜病变程度。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如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移植等。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张先生,50岁,糖尿病患者,因“视力下降”就诊。
经检查发现,张先生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处于早期阶段。
医生建议他进行眼底检查,并定期复查。
同时,给予抗VEGF药物治疗,以减轻视网膜病变程度。
张先生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并接受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文档中,有几个关键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浏阳集里医院生之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2.角膜:知觉减退,上皮剥脱3.虹膜:虹睫炎,新生血管青光眼4.晶体:白内障。
(加速白内障的进展,以I型糖尿病多见)5.眼肌:眼球运动神经麻痹6.一过性屈光不正7.视神经:糖尿病视乳头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新生血管形成、多因素性视神经萎缩。
(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程度可与视网膜病变不相关,并可先于视网膜病变出现)8.玻璃体: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四个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人群:视网膜病变占51%,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约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与病程有关•I型糖尿病:病程10年,50%发病15年以上,80%发病随年龄逐渐升高II型糖尿病:<10 年眼底大致正常< 15年26%>15年63%随年龄逐渐降低•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与全身情况/血糖水平关系密切及时的全视网膜光凝视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损害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早期筛查及糖尿病患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糖网病的高危人群1.糖尿病病程超过15年发现时间,不是患病时间2.血糖控制不好3.同时伴有高血压(妊娠促进NPDR加重或发展为PDR)4.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蛋白尿的出现是PDR加重的信号)5.高血脂会引起DM患者硬性渗出沉积一种独立损害视力的危险临床表现:一.症状:早期眼部多无自觉症状,病久可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二.眼底表现:微动脉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以及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宣教

眼底荧光造影
通过向眼睛注射荧光素,观察视网膜血管的 血流情况,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助于判断视网 膜病变的风险。
鉴别诊断与其他眼病
01
02
03
白内障
晶状体浑浊导致的视力下 降,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不同,但两者可同时存在。
青光眼
眼压升高导致的视神经损 伤和视野缺损,与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不同,但可能 同时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
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的风险。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 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 压,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视网 膜健康。
0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误区 与澄清
时。
视野缺损
可能出现视野缺损,即 某些方向或区域看不到
东西。
闪光感
颜色改变
患者可能会感觉到眼睛 前有闪光或光斑。
可能出现颜色感知异常, 如看到的物体颜色偏暗
或偏淡。
诊断方法与流程
眼底镜检查
医生使用眼底镜检查患者的视网膜,以观察 是否有病变。
OCT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观察视网膜的细微结 构,有助于诊断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宣教
目录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知识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与诊断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与护理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误区与澄清
0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 知识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演示课件

控制血糖、血压
避免长时间用眼
保持眼部卫生
保持血糖和血压在正常 范围内,有助于减缓视
网膜病变的进展。
减少长时间看书、看电 视、使用电脑等用眼活 动,以免加重眼部负担。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 手揉眼和长时间佩戴隐
形眼镜。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针对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如视力训练、眼球运动等,以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家庭护理
家庭成员应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 关知识,协助患者进行眼部护理和康复 训练。
VS
自我管理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血压,定期进 行眼科检查,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 食结构。
0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进展与未来展望
现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 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 重点和难点。
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与诊断
早期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视力下降
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 下降最新研究与成果
0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技术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照相等技术,提高早期病变的检
出率。
02
新型治疗药物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研发出新型药物,如抗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VEGF)药物等。
03
基因治疗
研究发现了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相关的基因,并尝试通过基因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科普宣传

什么是糖尿病 性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是眼睛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糖 尿病可引起视网膜损伤,从而导致糖尿 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分为非增殖性和 增殖性两种类型,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失 明。
病变症状及诊 断
病变症状及诊断
早期症状包括视力模糊、视野 缺损、黑影、夜间视力下降等 。
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需要 眼科医生进行眼底检查,并根 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诊断。
病变的防治措 施
病变的防治措施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及 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指标。
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锻炼和适当的体重管理也能预防糖尿病 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方 法包括光凝治疗、玻璃体切割 术和抗VEGF药物治疗等。
通过定期检查、控制血糖和积 极治疗,我们可以预防糖尿病 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并保护 我们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糖尿病性视网 膜病变科普宣
传
目录 引言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病变症状及诊断 病变的防治措施 治疗方法 预防和注意事项 总结
引言
引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 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和生活 质量。
本科普宣传旨在向大众普及糖 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 ,提高大家对该病状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病情早期进行治疗,控制糖尿 病并积极治疗病变,有助于避 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预防和注意事 项
预防和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 脂等指标,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生活 方式指导。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早发现病变,采 取相应的治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 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患 者应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与治疗PPT

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水平,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科检 查,及时发现并发症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饮食,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增强 体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通过高分 辨率扫描,检测视网膜厚度和结构变化
超声波检查:通过超声波扫描,检测视 网膜厚度和结构变化,发现早期病变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通过荧光素染 色,观察视网膜血管情况,发现早期病变
基因检测:通过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 关基因,评估患病风险,发现早期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视 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包括视力下降、 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
定期进行眼部护 理,如清洁眼睛、 使用眼药水等
饮食控制: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运动锻炼: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 现病变
诊断工具:包括眼科检查设备、眼 底照相机、OCT等。
诊断流程:首先进行眼科检查,包括 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然后进行糖 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最后进行糖 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诊断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糖 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并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的治疗方法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如阿柏西普、雷珠单抗等,可抑制VEGF的生成,减 少血管渗漏和出血
糖尿病肾病: 控制血糖、血 压、血脂,必 要时进行透析
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 变:控制血糖, 必要时进行药
物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专业护理PPT课件

病变的分类和 症状
病变的分类和症状
分类: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
症状:视力模糊
专业护理措施
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 定期眼底检查和视力检查
专业护理措施
注重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患者及家 属
护理中的注意 事项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副作用
总结
总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 症之一
专业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 延缓病情进展
总结
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评估 护理效果和调整护理措施。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注意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 避免眼部受伤和感染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和随访 培养良好的自我护理意识
护理的效果评 估
护理的效果评估
视力是否有改善 病情的稳定性和进展情况
护理的效果评估
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接受程度
护理后的康复 指导
护理后的康复指导
生活方式调整和保健建议 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
护理后的康复指导
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患者的专 业护理PPT课
件
目录 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变的分类和症状 专业护理措施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护理的效果评估 护理后的康复指导 总结
介绍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护教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护教育1. 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影响眼睛的视网膜部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预防和管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常重要。
2.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减少患者发展为视力丧失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措施:2.1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该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和定期运动来控制血糖水平。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2.2 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迹象。
早期发现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病情进展的可能性。
2.3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经被诊断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等。
遵循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并减少进一步损害。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自我管理除了上述措施外,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我管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1 注意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至关重要。
这包括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3.2 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情况,这些因素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因此,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来实现。
3.3 防护眼睛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眼部外伤和感染。
同时,使用护目镜、遮阳帽等防护用品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4.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因此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眼科检查、遵循医生治疗建议以及自我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同时,注意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防护眼睛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金旭 高邮市中医医院 眼科
精选文本
1
DR的流行病学
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4 亿人。 成年人群中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为50.1%。空 腹血糖在6.1-7.0,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
常出现在NP区附近 IRMA是视网膜严重缺血
的后果
精选文本
27
IRMA
精选文本
28
A-V短路
V A
精选文本
29
精选文本
30
后极部广泛 IRMA
精选文本
31
静脉改变
静脉官腔的局限性扩 张,呈串珠状或腊肠 状
色暗红
2个以上象限的静脉串 珠改变,提示已进入 重度NPDR
糖尿病患者易产生RVO
触目惊心!
精选文本
3
在很多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中可预防性失明的最常见 原因。
患者:重视不足!!!
30%~50% 的糖尿病病人从来不做眼科的检查
30%无症状者已有视网膜病变
每年定期作眼科检查的人不足10%
精选文本
4
医生: 眼科和内科医生责任、知识、技术不够!缺乏对DR的了解。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给予病人积极的建议和正确的指导,使
玻璃体 内界膜 神经纤维层 节细胞层
内丛状层
视
网 膜
内核层
外丛状层
外核层
外界膜 光感受器层 色素上皮层 脉络膜 巩膜
精选文本
22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分级
精选文本
23
轻度DME
精选文本
24
中度DME
精选文本
25
重度DME
精选文本
26
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
毛细血管床不规则迂曲、 扩张
视网膜内新生血管或视 网膜动静脉短路血管
串珠样改变
② 2个以上象限有确定的静脉
增殖性 前出血
③ 1个以上象限有明显的IRMA 之一或更多:新生血管,玻血,视网膜
IRMA:intra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y
精选文本
42
诊断:糖尿病史、特征性眼底改变
特殊检查: 糖网在眼底未出现病变以前,已有某些亚临床改变 。
血—视网膜屏障破坏 (视网膜缺血缺氧)
视网膜出血 玻璃体出血
新生血管
黄斑水肿
虹膜红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纤维血管膜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精选文本
7
与糖网有关的辅助检查
眼 底 镜 检 查
精选文本
8
与DR有关的辅助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金标准
无灌注区 (NPA)
精选文本
9
与DR有关的辅助检查
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
精选文本
16
精选文本
17
微血管瘤
周细胞丧失,管壁薄弱,局 部膨出呈囊样。
DR最早出现的改变 类圆形。红或暗红色斑点,
边缘清晰。
多分布在视网膜后极部和黄 斑区
可位于NP区及出血点周围 随病情加重,微血管瘤增多
精选文本
18
精选文本
硬性渗出
血管通透性增加,类脂质 从血清中渗出、堆积。
呈黄白色,界清,有光泽 多位于黄斑区和后极部 点状、融合成片状、呈环
入玻璃体内 附近常有大量无灌注区和IRMA存在
精选文本
37
精选文本
38
NVE 动态 变化
精选文本
39
DR常见体征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精选文本
40
我国的DR分型诊断标准(1984年)
型期
眼底表现
单纯型 Ⅰ Ⅱ Ⅲ 增殖型 Ⅳ Ⅴ Ⅵ
有微血管瘤和或小出血点 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 有白色“棉绒斑”或并有出血斑
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已成为20~65岁劳动群体主要的致 盲原因。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5倍。
目前我国大约有5000万糖网患者
精选文本
2
DR的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患者中: 病程>5年DR发生率24-40% 病程>10年DR发生率>50%
病史>20年, DR发生率: 1型糖尿病 99% 2型糖尿病 60%
形、扇形、星芒形或不规 则分布
19
棉絮斑
位于视网膜浅层
白色羽毛样或棉絮样,边 界不清
常位于血管分叉处。
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
神经纤维层微小梗塞,轴
浆运输阻断形成。
精选文本
20
视网膜出血
位于视网膜各层 浅层:火焰状
深层:点状
多位于赤道部和后极 部
视网膜前出血表明进 入增殖期
精选文本
21
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黄斑水肿)
精选文本
14
糖网眼底表现?
精选文本
15
微血管瘤 渗出(棉绒斑、硬性渗出) 出血(深层、浅层、网膜前、玻璃体腔) 水肿(局部、弥漫) 新生血管 静脉改变 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增殖膜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
最大反应波
精选文本
振荡电位波(OPs)
10
与DR有关的辅助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黄斑囊样水肿 (CME)
精选文本
11
与糖网有关的辅助检 查
B超
正常眼
精选文本
12
糖网症状?
精选文本
13
临床症状
早期: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糖网病是导致失明的无形杀手!!!
晚期:严重视力下降 (出现视网膜大片出血、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精选文本
41
国际分型(2001)
严重程度
散瞳眼底
1 无明显病变 2 轻度非增殖 3 中度非增殖
无异常 仅有微血管瘤 介于2和4之间
4 重度非增殖 上出血点
有以下之一,但无增殖 ① 4个象限,每个都有20个以
如异常荧光形态,视网膜电生理及视觉对比敏感度等变化, 均对其早期诊断有帮助。在病变进展过程中,OCT及FFA 的各种特殊表现对该病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
他们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那么对于他们眼睛的防盲和改善他 们生活的质量至关重要。 社会:
经济欠发达!老百姓支付能力不够!
精选文本
5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麻痹性斜视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屈光不正 虹膜红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精选文本
6
发病机理及病理过程
血糖
精选文本
32
静脉串珠
精选文本
33
静脉改变
呈环状
精选文本
34
毛细血管闭塞区
精选文本
35
小动脉和小静脉闭塞
A V
精选文本
36
视网膜新生血管(NVE)
开始很小,检眼镜很难发现 多分布在距视盘4-6DD范围内,也可远达
距视盘10DD 沿视网膜四支大血管分布最多 呈丝网状、车轮状等各种形态,可长大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