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论文丛】明代的海运和造船工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文史哲全文数据库(1951-2004)
【文献号】4367
【摘要】(一)明代在农业、手工业恢复和...航线开辟之早,都成为明代航运事业中的特色。

通...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明代海运事业已被认为在世...保证之一。

必须指出,明代造船工业发展是不平衡...上有着显著的进步,在明代造船工业中放出异彩。

...本主义大生产的萌芽。

明代海运事业发展过程是曲...。

(二)明初为供应辽东等地军士...元年“命(汤)和造舟明州,运粮直沽,海多飓...了排除海运上的困难,明代很重视航线的开辟工作...行户亦裕”。

这一面说明当时物资交流的活跃;
【分类】史学
【标题】明代的海运和造船工业
【作者】方楫
【期号】195705
【总期号】57
【页码】46
【正文】
(一)
明代在农业、手工业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商业资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国内外贸易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显现了活跃与繁荣的新景象,航运事业也获得相应的发展。

海运方面,运输量之大,航程之长,航线开辟之早,都成为明代航运事业中的特色。

通商贸易的海船,往来于东南亚以及中国沿海各地;作为通使的海船队,还曾到达过阿曼湾、阿剌伯半岛和北非东部沿海。

这对于扩大物资交流的范围,促进国际间经济、文化的联系,都起了有益的作用。

在防备“倭寇”时期,担任海防的战船也得到较大规模的使用,并分别注意到攻坚和追击等方面的效能。

海运事业的发展,对造船工业提出新的要求,在劳动人民努力创造下,所设计制造的船只,不但种类多、数量多,在质量上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明代海运事业已被认为在世界航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造船工业的发展应是主要的保证之一。

必须指出,明代造船工业发展是不平衡的,一部分船厂由封建政权直接控制住,造船工人在强制性劳役下进行生产,封建束缚性很大,造船技术的发展有着种种限制;另一部分造船工业由私商经营,生产上有着显著的进步,在明代造船工业中放出异彩。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业已具有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萌芽。

明代海运事业发展过程是曲折的,每个阶段都遭到封建政权的抑遏或干扰,“海禁政策”就曾束缚了它的正常活动,海外贸易不得不在走私方式下进行。

在“海禁”开放后,种种剥削、迫害随之俱来,没有权势的商人要进行海外贸易,必须经过艰巨复杂的斗争。

加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者以及“倭寇”的侵扰,困难因素只见增强。

这些都是海运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阻力,同样给造船工业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
明初为供应辽东等地军士给养,粮食由江南、山东海运到北方,但因航道生疏,气候条件没有掌握,常发生漂沉事故。

洪武元年“命(汤)和造舟明州,运粮直沽,海多飓风,输镇江(在鸭绿江口)而还。

”(1)永乐元年,由江南运粮到直沽,年额六十万一千二百三十石,安全运到的只有四十九万余石,就是因为“海道险阻,辄多漂没”的缘故。

为了排除海运上的困难,明代很重视航线的开辟工作。

在沿海地方建立起一些航行的标记,永乐十年在青浦境内建成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宝山,“使舟人知所避,而海险不为患”。

(2)北洋航线曾进行多次的勘察和研究。

隆庆六年,王宗沐提出了由云梯关绕过山东半岛以抵天津的航线,长三千三百九十里。

它的特点是沿着海岸前进,可以利用港湾避风。

万历二十五年,于仕廉提出了运粮至朝鲜由登、莱直抵旅顺口的航线,仅五百余里,顺风一、二天就能到达。

它的特点是横渡渤海海峡,距离最近;中途利用沙门、鼍矶、皇城等岛止宿避风。

由太仓刘家港(浏河)向北航行,吴淞口外有铜沙、大沙、三角沙等暗沙,“皆涨于水底,贴于西岸;而沙脉之东,海面深阔无涯。

舟行至此,只须向东开行,以避其浅”。

(3)舟师在摸清这条航线上的情况后,改用平底沙船,绕道行驶,非常稳便。

推行海运时期,南粮北运,年输量在一百万石左右。

商人进行贸易,在海道上一年往返两次,由北方贩运粮豆枣梨到江浙的在五百万石左右。

所以王宗沐说:“海运既行,百货凑合,物价既轻,
行户亦裕”。

这一面说明当时物资交流的活跃;另一面也反映了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在南洋航线上,商业活动不断突破“海禁”法令和外来的侵扰,船只往来很少终断。

嘉靖十六年,吴朴著有“渡海方程”,“其书上卷述海中诸国道里之数,南自太仓刘家河开洋,至某山若干里,皆以山为标准。

海中山甚多,皆有名,并图其形,山下可泊舟或不可泊,皆详备”。

(4)万历四十五年,张燮又写了“东西洋考”,更详细的记下内港水程、西洋和东洋的航路。

这一类的书,总结了舟师实践的经验,成为航程中重要的依据,也是最初的航海蓝图。

航海使用指南针,在北宋就已开始,明代更见进步。

“长年三老,鼓yì@①扬帆,截流横波,独恃指南针为引导,或单用,或指两间,凭其所向,荡舟以行”。

(5)“指两间”可以减少风浪摆动的影响,纠正指向的偏差,求出更确切的方位。

根据积累的经验,已经知道“针向差以毫厘,路程谬以千里”的道路。

这足以说明在航海定向工作上进一步做到周密与正确。

“如欲度道里远近多少,准一昼夜风利所至为十更,约行几更,可到某处。

又沉绳水底,打量某处水深浅几托,赖此暗中摸索,可周知某洋岛所在,与某处礁险宜防”。

(6)航程因是凭指南针指引的,所以叫做“针路”,某地到某地打水多少“托”,历时多少“更”,都有记录。

掌管指南针和更香要由主要的舟师来负责,“火长一正一副,掌船中更漏及驶船针路”。

(7)这是航海中测定时间与空间重要的凭借,虽然不够精确,但在海运事业初步发展的阶段,仍不失为有效的测量方法。

在航海长期实践中,舟师不但熟悉航程中的情况如泥色、沙礁等,对于自然的规律如潮势、风信等,在一般情况下,也能够加以掌握和利用。

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据考证,起程时间总是在冬季或春初,回国时间总是在夏季或秋初。

在每次下“西洋”通使事竣,“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满剌加国)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

(8)从刘家港运粮北上,航程由南向北,总是选择暮春开船。

有诗句道:“三月开洋春正好,南风十日到神京”。

(9)这都是充分利用气候条件的证明。

海上的风潮,不但影响着航行的通阻,还关系到船只的安危,所以舟师特别关心。

根据经验,编成许多占验风云雷雾和潮汐的歌谣,作为测候工作的依据和参考。

戚继光在防备“倭寇”时训练水军,曾采取这些材料,编了“风涛歌”,教给海防军士,载在“纪效新书”中。

航海技术的提高,对于行驶在海洋中的船只,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安全的保证,漂沉事故显然是减少了。

商船出海,缺乏统计的材料。

出使的海船,如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就未曾见到船只失事的记载。

又如出使琉球,终明之世计有二十一次,虽然常遇风险,但总是得到安全的往还。

从中可以看到在征服海洋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不少规律,为进一步发展航海事业奠定了基础。

明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和海洋斗争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熟练的航海技术,从而推进海运事业向前发展。

(三)
海运事业的需要,促使明代造船工业步向新的发展阶段。

明代造船工业最初是服务于海上漕运的。

自洪武元年起,就开始从江南、山东由海道运粮到北方,供应军食。

“天下既定,募水工运莱州洋海仓粟,以给永平。

后辽左及迤北数用兵,……先后转辽饷以为常”。

(10)
总计明代海运工具有如下几种:“凡舟车之制,曰黄船,以供御用;曰遮洋船,以转漕于海;曰浅船,以转漕于河;曰马船、曰风快船,以供送官物;曰备倭船、曰战船,以御寇贼”。

(11)其中遮洋船、备倭船和一部分战船都是海船,其余则是内河船只。

遮洋船等由官府规定统一规格,指定各提举司或卫所负责承制,以装米四、五百石的遮洋船一只为例,规定“底长六丈,头长一丈一尺,梢长一丈一尺,底阔一丈一尺,底梢阔六尺,底头阔七尺五寸,……”(12)每船有大桅、头桅各一,索缆六副,橹四枝,舵一扇,铁锚一只。

最近山东梁山县贾庄的水洼地里,挖掘出来一只洪武五年制造的木船,“是用楠木作成的,它的修造方法和北方所造的船只不同。

船长五丈一尺,宽一丈,约一人深,全船有十三个舱。

在这只满沉沙泥的船内,挖出了六十多种共二百一十四件物品”。

(13)可见明初的船只不但形式雄伟,构造上也很精密完整。

永乐九年,会通河开成后,大运河可以全线通航。

永乐十三年,“增造浅船三千余只,一年四次,由里运河转漕,遂罢海运。

独蓟州军饷,用遮洋船海运如初”。

(14)
洪武、永乐年间,遮洋船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为以后发展海运开拓了道路。

就造船工业来说,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求船只坚固,能抵挡风浪,也考虑到容积大小,来提高海船的最高使用价值。

所规定遮洋船各部分的尺寸,不仅便于操纵,也适当地解决了风浪阻力的问题。

后来,造船规制日益严密,船上的桅、舵等都有一定的比例:“桅之高,少舟长五十分之一;樯枰之衡为舟之阔;其底深浅,视@②之棱;其舵与其底平。

小舟之舵则可上下”。

(15)不仅如此,根据各个航线的不同情况,还设计了不同的船只。

“江南海船,名曰‘沙船’,以其船底平阔,沙面可行可泊,稍搁无碍。

……惟闽广海船底圆而高,下有大木三段,贴于船底,名曰‘龙骨’。

……船有龙骨,则转弯趋避,较为灵便”。

(16)所以江南海船,便于航行在暗沙散布的北洋航线上;而闽广海船,便于航行在山礁丛杂的南洋航线上。

“永乐五年,改造海运船二百四十九只,备使‘西洋’诸国”。

(17)这是供郑和等出使用的船只。

郑和第一次出使率领的船队,“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只)”(18)。

第三次出使的船队,有“宝舡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计下‘西洋’官校、旗军、勇士、通士、民稍、买办、书手通计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名”。

(19)这种通使船队所用的船只,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在明代制造的船只中,显得特别宽畅、雄伟和坚固。

在此以后,出使乘用的船只,仍保持相当的规模。

嘉靖十三年,陈侃出使琉球,早一年先到福建造船,“长一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为二十三舱,前后竖以五桅,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余者以次而短”。

(20)
明代出使的船只,要求更见严格,在设计和制造上,非常突出,如前所述,郑和的船队航程辽长,远及北非东部沿海;先后出使琉球的船只,二十一次中都未曾发生沉溺事故。

这不是偶然的,除了精良的航海技术外,船只构造的坚实完善,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关于战船,明初曾有定制。

在“倭患”严重时期,沿海防务成为朝野间讨论的中心,其中造船备战被看成是很重要的工作。

福建制造的“福船”,可容百人,在海战中威力最大。

据说,福船高大如楼,吃水一丈二尺,计有四层:底层装载土石,压住船身的重量;第二层是军士寝息的地方;第三层放置武器、炊具,挂帆、下碇、系缆都在这一层进行工作;最上层是露台,用来射击矢石火炮,实施攻战。

(21)戚继光说:“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不斗人力,每每取胜”。

(22) 福船最利于攻坚,但必须有其他船只配合,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制敌作用。

“福船势力雄大,最便冲犁。

……如福船出洋犁贼,贼船势将内逼,哨、冬船与鸟、快船急抢上风,又出贼船之内,向外逐打,务逼使出洋,内外夹击收功。

”(23)福船、哨船等的设计,适应了海战的要求,可以说,这是近代主力、驱逐等舰的早期形态。

比福船更大更坚固的是广东制造的“广船”,“其利用者二:可发佛朗机;可掷火球。

”(24)此外,据“武经总要”所载,还有游艇、艨艟、楼船、走舸、斗舰、海鹘船等,从这些船只中,可知明代在海防严重时期,设计的战船是多种多样的,不但能因地制宜,可分别在内港与外洋间使用,并各有不同的战斗性能,分担着哨探、攻坚、追击等任务。

明代造船所用的木材,有楠木、杉木、松木、榆木等。

根据船只各部分的作用不同,使用不同的木料。

一般是船底用楠木,舵杆用榆木,船舱用杉木,梁头用杂木。

以一千料海船一只为例,计用:“杉木三百二根,杂木一百四十九根,株木二十根,榆木舵杆二根,栗木二根,橹坯三十八枝……”(25)造船需用大量木材,在选材上有着较高的标准,这是和船只质量密切有关的。

为保持船身坚实不透水,明代又规定了油船弥缝所需材料的数量,一只一千料海船要用桐油三千零一十二斤八两,石灰九千零三十七斤八两,@③麻一千二百九十三斤三两二钱。

(26)造船原用铁钉,在明代万历以后,已经知道“海咸烂铁,且妨磁(指南针)也,故用铁力木(作)碇,桄榔@④@⑤竹作钉。

今以蛇皮内膏浸钉钉船则不妨。

”(27)船只保固工作的进步,也显示造船工业的发达。

(四)
明代造船工业分布的范围很广。

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如或新造海运船只,须要量度产木、水便地方差人打造。

”(28)凡在海运交通口岸,或是对外贸易基地,或是海防驻军卫所,都有官府经办的船厂;而私营造船工业也随着在沿海各地发展起来。

官营的造船厂或修船厂所在地,著名的有江苏的龙江、太仓、清江和仪征,山东的临清、登州,河北的直沽,辽东的金州、海州等。

还有广东的广州、潮州,福建的漳州、泉州、福州,浙江的明州等,也是主要的造船工业基地。

龙江(又名龙湾)在南京城北,面临长江,明初在这里开上新河,筑虎口城,设置提举司,负责造船。

祝允明“前闻记”载,宣德五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即自龙湾开船。

正统七年,在龙江造遮洋船的数量共有三百五十只,供军士由海道运粮至蓟州。

由于造船工业的发展,使龙江在以后的年代
中,“市廛辐辏,商贾萃止,竹木油麻蔽江而下,称沿江重镇。

”(29)这里船厂的遗址,在清代还有踪迹可寻:“造船厂、江济二卫收木厂并在赤字铺。

江济二卫拨船厂在驰字铺。

……黄船厂在誉字铺。

”(30)可见龙江造船工业基地是由若干厂、栈组成的,分别担负起各项生产任务,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太仓卫是江南粮食北运的重要基地,刘家港地濒长江口,在元代就因粮船星列,外商云集,号称“六国码头”。

明初即开始建立船厂,“苏州府船场在(太仓)小北门外,洪武五年靖海侯(吴祯)建。

”(31)后来还有这样记载:“(太仓)邑境故有洼地芦课,因开浚刘河,并建军工船厂,挖占芦田荡涂,地少于前。

乾隆初两次清丈,案内题请豁免(田赋)。

(32)可见船厂所占面积很大,并因航行需要,还曾疏浚刘家港。

洪武二十六年还在城南张泾修建九百一十九间粮仓。

“星槎胜揽”载,永乐七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所驾海船四十八号,就是由刘家港起程的。

这一海运基地,即在停止海道运粮以后,仍有发展。

“刘家港南有一大港,名田南石桥港,近年天然阔深,直通刘家港,见有船户杨千户、范千户等三、五千料海船于此湾泊。

”(33)停船范围扩大,说明海运量在提高中,不仅官府用海船装运物资,并有大批商人在进行沿海的贸易活动。

南京的龙江、太仓的刘家港,是明代首先发展起来的造船工业基地。

这因为明帝国建立后,为适应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巩固封建统治权,因此以南京为中心,建立起水陆交通系统,在积极经营下,龙江就成为水运的枢纽。

江南是主要的农产区,赋税最重,明朝统治者要巩固北方边防,后来又迁都北京,粮食来源大部分依靠向江南农民进行沉重的剥削,粮食北运集中在刘家港,造船厂也就相应地在这里发展起来。

大运河全线通航后,需要数量庞大的内河漕船,于是清江提举司、临清卫河提举司和仪征就相继建立起船厂。

这些船厂除修造内河漕船外,还承造相当数量的遮洋船。

清江所造的遮洋船,年例三十五只至五十二只。

隆庆六年,单是仪征船厂就制造海船二百三十六只。

山东的登州和河北的直沽因是主要的粮食转运地,也设有修船厂。

如直沽在永乐二年曾经“建百万仓于直沽尹儿湾城,天津卫兵万人戍守。

”(34)这里的粮船密集,建置一定规模的修船厂是很必要的。

辽东是明代边防要地,为供应军糈,曾设置粮仓和兴办屯田,金州卫和海州卫是海运终点,有不少天然良港,适宜作泊船转运之用。

“由登州新河海口至金州铁山旅顺口,通计五百五十里。

海中岛屿相望,皆可湾船避风,运道由此而达,可直抵辽阳沈岭,以迄开元城西之老米湾,河东十四卫俱可无不给之虞。

”(35)为适应海运需要,东宁卫有船城,(36)松花江畔有船厂。

船厂就是今吉林市旧名,“永乐间发匠卒数千造船,将以开边。

……(至清初)而穿井辄得败船板及锈铁钉;又井水或铁臭”。

(37)以船来称地名,足以说明造船工业在这些地方占有重要地位。

这应是我国东北最早建立起来的造船工业基地。

东南沿海的浙、闽、粤等省,航海事业很早就获得发展,沿海居民从事渔业和海外贸易的很多,他们不但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对于造船也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闽县有都尉营,“吴置典船校尉,领谪徒造船于此。

”(38)长乐县的马头江有太平港,“旧名吴船头,相传吴王bì@⑥造船处,似误。

盖吴越遣兵入闽,尝泊舟于此也。

”(39)可见福州造船有着很长久历史。

在明代,以福州为中心,东北至明州,西南至广州,都有造船工业的分布。

这是因商业资本活动范围愈来愈广,为适应扩大市场、进行海外贸易的要求,许多船厂就相继建立起来。

在福州,洪武五年就开始造船防倭。

永乐初,在这里曾造海船一百三十七只。

五虎山(又名五虎门)在闽江口外,是明代南洋航运的根据地之一。

明代和外国进行“朝贡”关系的贸易,曾设立市舶提举司,并建有进贡厂、交盘厅、库房等,通商的海船就在闽江口岸修造。

著名的福船,也是在这里修造的。

琉球国的使臣以“朝贡”方式,往来中国沿海贸易,在正统至景泰年间,就常在福州造船,供返国时乘用。

“景泰元年……(琉球国)通事程鸿言船坏,愿以赐币造船。

礼部请移文福建三司,听其自造,不得扰民。

”(40)在此前后,琉球人备价觅工在福州等地造船的,就有很多起。

明代造船工业基地比较集中在东南海岸,对发展海运是适应的。

有些官办的船厂规模很大,从事造船的工匠多至数百人。

私营船厂则比较分散,但所造的船只,质量却很高。

每一造船工业基地,还有不少附属手工业作坊,如帆蓬、缆索、铁铸等,也有木材、桐漆、麻苎、钢铁等堆栈和库房,形成了较完备的造船工业系统。

造船工业所在地除有一部分是在驻防的卫所以外,大部分官办和私营的船厂都设置在商业城市附近,随着贸易、运输事业的发展,造船工业也显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即在严行“海禁”时期,民间往往贿赂官吏,倚托权势,或是选择执法弛疲地方,造船出海。

“在福建者,则于广东之高、潮等
处造船,浙之宁、绍等处置货,纠党入番;在浙江、广东者,则于福建之漳、泉等处造船置货,纠党入番。

”(41)清初是这样,也可推测明代的情况是相仿佛的。

(五)
明代官办的船厂正如其他官办的手工业一样,是在封建政权直接控制之下,以强制劳役的方式进行生产的。

造船的工匠就是“匠户”中的一种。

“凡工匠二等:曰轮班,三岁一役,役不过三月,皆复其家;曰住坐,月役一旬。

”(42)又规定“凡军匠、灶户,皆充永役。

”(43)在轮班工匠中,二年一班的船木匠等就有二万多名。

参与造船的还有人数很多的罪犯,由法司移送工部提举司或军卫所充当工役。

淮安杨村的南、北厂,天津尹儿湾的南、北厂都是被指定为罪犯服工役的地方。

各船厂所需用的造船器材,由官府调配供应。

洪武十七年“上又以海运及防倭造大舰,若油漆棕缆悉出于民,甚闵之。

命于(南京)朝阳门外种桐、棕、漆树五十万株资工用,勿赋民。

”(44)实际上并不如此,南京的桐园、漆园产量有限,造船器材还是在全国各地征敛,河泊所(税局)就有麻、铁等课,订下了年额,分区征收“本色”(实物)或是“折色”(银两),转运到各船厂备用。

这些官办船厂,在明代造船工业的初期,也呈现了较为兴旺的气象。

船厂集中了技术较高的工匠,生产上有较明确的分工,加之造船不须计较成本,船只还能保持着一定的质量,出现郑中通“西洋”的巨大船只。

这种情况维持不久,封建制度的生产落后性,就完全暴露出来,工匠对无偿的强制的劳役,进行愈来愈多的反抗,其方式有逃亡、怠工和故意降低船只的质量。

更由于经营官吏的贪横,管理制度的腐朽,都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向上发展。

明朝统治者不得不乞灵于法制,不但订下各种船只的规格,并指定“船完(工)之日,编为字号,次第验烙;仍将经造官匠姓名刻于船尾。

如无故早坏一年,于官匠名下追补一分,二年递加。

”(45)纵然如此,所造的船只还是偷工减料,往往在风浪恶劣的环境中发生事故。

嘉靖十三年,陈侃出使琉球,就不得不“访于耆民”来造船。

以战船来说,对质量的要求应很高,但事实上还抵不上私商制造的商船的坚固。

“或谓水军战舰,其坚致不及贾客船。

不知贾舶之取数多(造价大),若兵舰所需县官金钱,仅当三之一耳。

”(46) 散布在沿海各个工商业城市的私营造船工业有着显著的发展。

船主、商主“走不测风涛,与蛟龙争命,”性命、财产完全寄托在船只上,对船只的坚固,设备的齐全,以及航行的便捷,舱位的宽阔等,必然有严格的监督和明确的要求,所以“造舶费可千余金,每岁往还岁一修辑,亦不下五、六百金。

”(47)商船比官船的造价要高三倍,修理保养费也很可观,船只的质量大大超过了官船,这是当时所公认的事实。

造船的集资方式可分两种:一是由有权势的富家独资制造的,如“湖海大姓私造舰,岁出诸番市易,因相剽杀。

”(48)这种造船的投资力量是相当雄厚的。

嘉靖十三年,林昱等出海船只就有五十余艘。

(49)万历廿一年,胡台等驾海船回港,也有二十四艘。

(50)
另一种是一般商民合伙制造的,如“商船则土著民醵钱造船,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51)这种造船方式虽然零散,但所造船只数量却很多。

不论独资也好,合伙也好,都必须委托船厂承造。

私营船厂是明代的大工业之一。

因为海船体积庞大,构造也较复杂,必须有相当规模的船坞和作场。

这些设备价值就需要很大的投资。

每只海船造价自一千余两至二千五百两,要求设计精确,构造坚实,必须招雇有熟练技术的工人,官办船厂中的轮班以至逃亡的工匠,就成了罗致的对象,使传播和提高造船技术成为可能。

“造船之制,访于耆民,得之大小广阔,惟其制”。

(52)这种“耆民”,是以手工业自由劳动者的身份出现的,它的出现,决定了私营船厂中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马克思指出:“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在一方面是货币、生产手段、生活资料所有者,他渴望由购买他人的劳动力,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量;在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他是自身的劳动力的出卖者,从而是劳动的出卖者——必须相对对立,相互接触。

……商品市场上这二极的分化,给予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

”(53)明代私营船厂中的工人,包含了一部分有技术的“劳动的出卖者”,使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获得初步的分离,使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成为可能。

另一面,由于船厂主、船主以至商主对船只质量要求严格,在船厂经营管理方面,如采取象官办船厂的纯封建式生产方式,其后果就是影响产品质量降低,船厂主对待造船工人就不可能束缚在奴役性的支配上,因此原始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便有条件开始建立起来。

规模大的船厂,拥有数百名造船工人,分工很细,计有船木工、@③工、箬篷工、橹工等。

(54)此外还有铁工(能制千斤重的铁锚)、索工(能制“围尺许、长百丈”的棕索)、漆工等。

这样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