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美丽大学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美丽大学校园
目前,广西正大力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对于广西高校而言,要实现“美丽广西”的美好家园之梦,助推“清洁乡村”活动,就必须建设好高校生态环境。高校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建设“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美丽校园”为目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让绿色价值观深入人心,以切实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此,高校应积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从观念、校园环境、教学、管理、行为等方面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美丽大学校园。
第一,树立生态观念。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最具先导性、首要性的因素。观念不到位,将会影响和制约生态文化建设。因此,树立生态观念是构建生态文化的前提。应引导大学生增强“地球家园意识”和环境意识,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他们健全发展的自然性,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世界观;使他们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增强他们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义务感,强化培育生态文明道德观。应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建设实践,在实践中促进生态意识的觉醒,增加相应的生态法律知识和科学知识,树立包括环境法制观念、环境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在内的环境法律意识,养成环境自律精神,从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分内之事,从自在参与变成自觉参与,从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创造。
第二,建设校园生态环境。校园是无声的育人载体,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格调高雅、富于人文气息的校园生态环境,对于增加师生审美
情趣、提高道德认知水平、陶冶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应设计美观大方的校园建筑,建设完备合用的校园设施,建造绿色的校园景观,实现学校规划、校舍布局、场馆建设、道路布置、校园绿化等方面的整体和谐,实现设施设备的节能环保,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充分展现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精神。另一方面,应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构,重视师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由此形成的校风、学风,规范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制度,建立开放、融合、交流的校园生态环境,让师生员工保持较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第三,实现生态教学。生态教学要求高校进行绿色教学改革,实现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思维方式和学科建设的多样化;要求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沟通,实现教学相长、学科相融,促进个人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角度看,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它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整体教育,强调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实现学生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教师应对教学活动加以设计,以促进这种信息传递;应树立发展意识,强化未来意识,增强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实施生态管理。高校应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出发,平等对待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生态要素,对包括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在内的各层级、各类别管理,应遵循
生态平衡的原则,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增强管理的弹性和柔性,尊重个性、保护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实现管理的生态化。应破除校园内等级关系和实用主义的庸俗关系学,实现管理中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砥砺、心理相容,以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校园群体创造意识,激励师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实现管理的动态和谐。
第五,形成生态行为。构建生态文化的关键,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校应以保护环境和实现人的持续、和谐发展为准则,积极倡导各种生态文明行为,实现学校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生态化。应加强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建立防污、治污的长效机制;应实现教学改革的生态化,营造良好、绿色的育人氛围,实现校园生态环境的和谐。应在师生中倡导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风尚和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消费时尚。应通过生态知识的宣传,不仅使教职员工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且帮助他们掌握如何低碳与环保的具体方法,并在日常行为中加以践行。例如,应做到无“长明灯”、无“长流水”、无“长插电”等校园浪费现象;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养成科学、卫生的生活习惯;提倡徒步、使用环保型的交通工具以减少废气、噪声污染;提倡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等等。
高校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美丽大学校园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的,它应该是一个持续乃至通过几代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努力才能完成的过程。因此,高校校园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努力自觉地参与其中,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以点带面、求真务实地解决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