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设计基础

合集下载

第二讲 版图设计基础xin

第二讲 版图设计基础xin
30
要了解采用的管壳和压焊工艺。封装形式 可分为金属圆筒塑(TO-5型)、扁平封装型和双 列直插型(DIP)等多种,管芯压点分布必须和管 壳外引脚排列相吻合。当采用热压焊时,压焊 点的面积只需70μm×70μm,超声压焊需 100μm×100μm ~125μm×25μm,金丝球焊 需125μm ×125μm,金丝球焊牢固程度高, 金丝在靠近硅片压点处是垂直的,可压到芯片 纵深处(但必须使用温度SiO2纯化层),使用起 来很灵活。
36
图1.10
37
CMOS IC 版图设计技巧
1、布局要合理 (1)引出端分布是否便于使用或与其他相关电路兼 容,是否符合管壳引出线排列要求。 (2)特殊要求的单元是否安排合理,如p阱与p管漏 源p+区离远一些,使pnp,抑制Latch-up,尤其是输 出级更应注意。 (3)布局是否紧凑,以节约芯片面积,一般尽可能 将各单元设计成方形。 (4)考虑到热场对器件工作的影响,应注意电路温 度分布是否合理。
41
(2)尽量不要使多晶硅位于p+区域上 多晶硅大多用n+掺杂,以获得较低的电阻率 。若多晶硅位于p+区域,在进行p+掺杂时多晶 硅已存在,同时对其也进行了掺杂——导致杂 质补偿,使多晶硅。 (3)金属间距应留得较大一些(3或4) 因为,金属对光得反射能力强,使得光刻 时难以精确分辨金属边缘。应适当留以裕量。
m1
55
须解释的问题:
1. 有源区和场区是互补的,晶体管做在有源区处, 金属和多晶连线多做在场区上。 2. 有源区和P+,N+注入区的关系:有源区即无场氧 化层,在这区域中可做N型和P型各种晶体管,此 区一次形成。 3. 至于以后何处是NMOS晶体管,何处是PMOS晶 体管,要由P+注入区和N+注入区那次光刻决定。 4. 有源区的图形(与多晶硅交叠处除外)和P+注 入区交集处即形成P+有源区, P+注入区比所交有 源区要大些。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第五章:匹配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第五章:匹配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19
匹配方法 之三:虚设器件 dummy device
• 当这些电阻被刻蚀的时候,位于中间的器件所处的环境肯定与两边 的不同,位于两边的器件所受的腐蚀会比中间的器件多一些,这一 点点的区别也许会对匹配产生非常不可预知的结果。 • 为了使上述电阻在加工上面也保持一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两边 分别放臵一个 “虚拟电阻”(“dummy resistor ”),而实际上它 们在电路连线上没有与其它任何器件连接,它们只是提供了一些所 谓的“靠垫”, 以避免在两端过度刻蚀。这就是虚拟器件, 保证所 有器件刻蚀一致。 dummy etch
real resistors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20
匹配方法 之三:虚设器件 dummy device
• Ending elements have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than the inner elements => use dummy
• 之十三:掩模设计者不会心灵感应。
mask designer are not phychic.
• 之十四:注意临近的器件。
watch the neighbors.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6
简单匹配 - matching single transistor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16
匹配方法 之二:交叉法 interdigitating device

第14章版图设计基础(半导体集成电路共14章)讲解

第14章版图设计基础(半导体集成电路共14章)讲解
门级逻辑 网表
AHDL
SPECTURE
逻辑图
寄存器传输级 描述 寄存器传输级 模拟与验证
综合 逻辑模拟 与验证
DC modelsim
SPICE/ SPECTURE
电路图
电路模拟 与验证
版图生成
CADENCE的Virtuso
APOLLO(自动)
版图几何设计规则和 电学规则检查
同右
网表一致性检 查和后仿真
4.PAD单元
PAD单元部分包括: (1)绑定金属线所需的 可靠连接区域 (2)ESD保护结构 (4)与内部电路相连的 接口 (3)输入、输出缓冲器
(1)绑定金属线所需的可靠连接区域
(2)ESD保护结构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
输入I/O栅保护电路
其余ESD保护电路见P397
Dog Bone
接触孔 :
CON.1 最大/最小接触孔尺寸 CON.2 接触孔最小间距 CON.3 CON.5 扩散区的接触孔与边沿的距 离 多晶硅栅上的接触孔到多晶 硅栅边界的距离 0.40x0.40
CON.5 CON.2 CON.3 CON.1 CON.6 CON.5 Legend Comp Poly 2 Contact
PAD 3.13 PAD.3.14
M3
Via2
M2
via1
M1
键合点(PAD)
PAD.1 PAD.2 PAD.3.1
宽度 间距 顶层金属四周覆盖键合点距离
70 30 2.5
说明:实际版图中的pad都是有保护电路的,且厂商会 提供经过若干次实验的电路。
二、版图设计步骤(人工)
版图检查与验证
总体版图
半导体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第五章:模拟IC版图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第五章:模拟IC版图

电源分布是版图设计中非常重要 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如何合理 地分布电源网络,以保证电路的
稳定性和性能。
常用的电源分布技术包括电源网 格、电源岛和电源总线等,这些 技术可以有效减小电源网络的阻
抗和减小电压降。
热设计
在模拟IC版图设计中,热设计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涉 及到如何有效地散热和防止热 失效。
验证与测试
功能验证
通过仿真测试或实际测试,验证版图实现的电路功能是 否正确。
时序验证
检查电路时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ABCD
性能测试
对版图实现的电路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参数、频率、功 耗等方面的测试。
可测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测试
对版图进行测试,验证其在测试、维修和可靠性方面的 表现是否符合要求。
02
模拟IC版图设计流程
电路设计
确定设计目标
根据项目需求,明确电路 的功能、性能指标和限制 条件。
选择合适的工艺
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 的工艺制程,确保电路性 能和可靠性。
电路原理图设计
使用电路设计软件,根据 电路功能和性能要求,设 计电路原理图。
参数提取与仿真验证
对电路原理图进行仿真验 证,提取关键参数,确保 电路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版图布局
确定版图布局方案
模块划分与放置
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工艺制程要求,确定合 理的版图布局方案。
将电路原理图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合理放 置在版图上,确保模块间的连接关系清晰 、简洁。
电源与地线设计
考虑可测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合理规划电源和地线的分布,降低电源和 地线阻抗,提高电路性能。
在版图布局时,应考虑测试、维修和可靠 性等方面的需求。

L-edit_版图绘制基础

L-edit_版图绘制基础

选中图形,按住中间滚轮键,拖动选 中对象到你想移动到的地方
原位复制一个所选 择的对象
对选中对象进行上 下镜像操作
17
Company name
生成一个新 的cell
18
Company name
19
Company name
20
Company name
21
Company name
很多设备都不能直 接处理.tdb格式的文件, 这就需要一种通用性好 中间文件格式进行转换 ,如:gds文件。
37
Company name
图形编辑:可以改变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在多边形中添加顶点,以及 对对象进行切割、合并和掏空等操作。 改变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在编辑图形前首先要选中对象,然后用鼠标 中键在对象的边或顶点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编辑范围时按下,然后拖动鼠标 ,可以改变对象的大小和形状。编辑范围在设计参数对话框中设置。 多边形中添加顶点:把鼠标指针放在任意角多边形的边上,按下Ctrl 和MOVE-EDIT键,拖动鼠标,鼠标指针所在边上的点将变为一个新的顶 点,并随鼠标指针移动。
30
Company name
Application为应用参数的设定: Workgroup用来指定设计组配置文件的路 径和名称;user用来指定设计者配置文件 的路径和名称。 General中编辑选项栏(Editing options) 中Paste to cursor指剪贴板上的图形粘贴到 鼠标指针上;Auto-panning指自动平移窗 口;Active-push rubberbanding指只需要定 义端点就可画出图形。 Toolbars中 Layer icon用于设置层定义区各 图标的尺寸,单位是像素;Drawing为设 定绘图模式。 Recently used file list:表示最近使用的文 件列表。 Keyboard用于设置键盘的热键。 Warning为警告框列表。 UPI为用户编程页面。

集成电路版图基础-电容

集成电路版图基础-电容
极板边缘处的电场分布不均匀,造成电容 的边缘效应,这相当于在电容里并联了一 个附加电容。
编辑ppt
13
由于集成电路中电容器上下极板交错 分布,面积不等,极板边缘效应更加 明显
为了减小边缘电容的影响,版图设计 中尽量不拆分电容
编辑ppt
14
关于实验
一次版图分析实验,三次版图设计实验 版图分析实验报告应有实验结果为分析所
编辑ppt
11
(3)叠层电容器
利用metal1或第二层多晶硅覆盖在 第一层多晶硅之上形成第三层极板, 增大电容值。
金属-多晶硅-扩散区电容
编辑ppt
12
3、电容值误差——边缘电容
理想平板电容器的电场线是直线,但实际 情况下,在靠近边缘地方的会发生弯曲, 越靠近边缘,弯曲越严重。称为极板边缘 效应。
编辑ppt
6
编辑ppt
7
2、MOS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容:
(1)扩散电容
单层多晶工艺使用的方法。淀积多晶硅前先掺 杂下电极板区域,再生长栅氧化层和淀积作上 电极的多晶硅
多晶硅-扩散区电容器;N阱电容
编辑ppt
8
N阱电容的优缺点
单位电容值大 电容值随上极板(多晶硅栅)上的
电压改变而改变
N阱与P型衬底之间形成平行极板, 产生寄生电容
集成电路版图基础 ——电容版图设计
光电工程学院 王智鹏
编辑ppt
1
一、电容概述
电容器,能够存储电荷的器件。 单位:法拉(F)
两块导电材料中间存在绝缘介质就会形成电容
编辑ppt
2
电容充电
编辑ppt
3
二、MOS集成电路中的电容器
MOS集成电路中的电容器几乎都是平板电 容器。平板电容器的电容表示式:

版图设计培训资料

版图设计培训资料
3. 版图编辑器
5) virtuoso编辑器 --版图层次显示(LSW)
技术中心内部资料
26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3. 版图编辑器
6) virtuoso编辑器 --版图编辑菜单
技术中心内部资料
27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3. 版图编辑器
7) virtuoso编辑器 --显示窗口
技术中心内部资料
28
7) virtuoso编辑器--CDL输出
技术中心内部资料
37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5. 了解工艺厂商
GLOBALFOUNDRIES
HHG —华虹宏力
--中芯国际 CSMC – 华润上华 FMIC—深圳方正 TSMC -- 台积电 UMC -- 台联电 Winbond -- 华邦 先锋 比亚迪 新进 厦门集顺 无锡和舰
3. 版图编础
3. 版图编辑器
cell
3) virtuoso编辑器-- 建立
CIW窗口
技术中心内部资料
24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3. 版图编辑器
4) virtuoso编辑器--工作区和层次显示器
LSW
技术中心内部资料
工作区域
25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2.2互连
1) 典型工艺

CMOS N阱 1P4M工艺剖面图
连线与孔之间的连接
技术中心内部资料 21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3. 版图编辑器
建立LIBRARY
1) virtuoso编辑器
CIW窗口
技术中心内部资料
22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2) virtuoso编辑器--Library manager

集成电路版图基础.pdf

集成电路版图基础.pdf
实例:反向器
由一个NMOS,一个PMOS组成, 先画出两个正确尺寸的mos版图, 然后对mos的四端进行连线。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2.1.2 电阻
根据电路选择的电阻类型(ppolyf_s)、电阻的W/L值来画版图,相对应的电 阻类型应当由哪些层的图形组成,这个参照厂家提供的design rule。
1)集成电路掩膜版图设计是实现集成电路制造所必不 可少的设计环节,它不仅关系到集成电路的功能是 否正确,而且也会极大程度地影响集成电路的性能、 成本与功耗。
2)它需要设计者具有电路系统原理与工艺制造方面的 基本知识,设计出一套符合设计规则的“正确”版 图也许并不困难,但是设计出最大程度体现高性能、 低功耗、低成本、能实际可靠工作的芯片版图缺不 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本事。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4) 打开cell a--工作区和层次显示器
电路转换为选定工艺的版图,版图设计完成后,将版图的数据发 给foundry,foundry收到数据后按照数据制作掩膜版(mask), mask上的图形就代表了最终在芯片加工上需要保留或者需要刻蚀 掉的位置。
VDD
3u/0.18u
IN
OUT
1u/0.18u
GND
电路图
版图
第一部分:了解版图
3. 版图的意义:
第四部分:版图的艺术(这个作为后期目标,暂作了解)
1. 模拟版图和数字版图的首要目标 2. 匹配 3. 寄生效应 4. 噪声 5. 布局规划 6. ESD 7. 封装
IC模拟版图设计
第一部分:了解版图
1. 芯片是怎么来的 2. 版图的定义 3. 版图的意义 4. 版图的工具 5. 版图的设计流程
1) 启动软件
使用Xmanager登陆linux服务器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第六章:寄生参数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第六章:寄生参数

intrinsic capacitance (a parallel plate capacitor)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15
器件的寄生参数


CMOS晶体管 -
栅电容:
Cgb is necessary to attract charge to invert the channel, so high gate capacitance is required to obtain high Ids. Cgb = Cox * WL = Cpermicron * W Cpermicron = Cox*L = (εs/tox) *L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4
寄生电容


减少寄生电容的方法 - 选择金属层
起主要作用的电容通常是导线与衬底间的电容。 如下图,寄生参数可以把电路1的噪声通过衬底耦合到电路2,所 以要设法使所有的噪声都远离衬底。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能否利用寄生参数?

从整体来说,不可以利用寄生参数得到好处。 因为寄生参数可以正负相差50%,无法很好地控制。 然而,可以利用寄生参数得到一点小外快。如把电源线和地线互 相层叠起来就可以得到免费的电源去耦电容。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14
school of phye
器件的寄生参数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6

版图设计基础

版图设计基础
例:Min.M1 Enclosure for V1:0.01 μm 第一层金属的边缘要超出通孔边缘0.01μm
• 交叠规则
• 两层之间交叠的最小尺寸。交叠规则定义 的两层为不同的层。
• 两层交叠,并且一层要伸出另一层的最小 尺寸
• 两层交叠,两层之间的最小尺寸
设计规则举例 • N阱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 P+、N+有源区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 Poly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 Contact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 Metal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 Pad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二、几何设计规则 -举例及问题讨论
当给定电路原理图设计其版图时,必须根据 所用的工艺设计规则,时刻注意版图同一层上 以及不同层间的图形大小及相对位置关系。然 而对于版图设计初学者来说,第一次设计就能 全面考虑各种设计规则是不可能的。为此,需 要借助版图设计工具的在线设计规则检查 (DRC)功能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为了工艺上按比例缩小或版图编辑的需要, 合并接触采用图4.9(a)所示的分离式接触结 构,而不采用图4.9(b)的合并长孔结构。
版图的验证
• 版图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 查和验证。
• 版图的验证包括:设计规则检查(DRC)、 电学规则检查(ERC)、版图参数提取以 及电路图与版图一致性检查(LVS)
• CIF格式 用文本命令来表示掩膜分层和版图图形,通过对 基本图形的描述、图形定义描述、附加图样调用 功能,可以实现对版图的层次性描述。采用字符 格式,可读性较强
EDIF格式 是电路的一种二进制描述,带有电路的单元符号 (symbol)信息,也是纯文本,主要用于电路数 据交换。EDIF文件可读性强

路版图设计基础电阻电容匹配

路版图设计基础电阻电容匹配
电路的高阻节点连接电容的上极板, 比连接到下极板的寄生电容小,如果衬底噪声严重,在电容下极板增加阱,连接干净的模拟电压,作为静电屏蔽层。
阵列外围增加虚拟电容 虚拟电容可以屏蔽横向静电场,消除刻蚀速率,无需相同宽度,虚拟电容的两极板连在一起防止静电积聚
对匹配电容进行静电屏蔽
交叉耦合电容阵列 通过交叉耦合减小氧化层梯度、应力梯度和热梯度影响,质心必须对准。
3 互联寄生
如果方块电阻小,
导线电阻、通孔电阻不可忽略
增加单段电阻的大小降低通孔电阻的影响
2
3
4
5
在跳线上插入通孔对
增加通孔
4 刻蚀速率的变化
中间电阻宽度更大一点。
1
2
4 刻蚀速率的变化
增加虚拟dummy电阻,
虚拟电阻 间距相同,可以很窄, 不连接或者接地(消除电荷积聚)
4 刻蚀速率的变化-电容
共质心版图
匹配电阻
确定公因子,10kΩ和25kΩ,最大公因子5kΩ,可以分成7个5kΩ的电阻段。
电阻方块不小于5个,10个以上最好;
把分段串联或并联;
选择合适叉指结构;
匹配电阻
各个电阻分成相同的段 Two in series Two in parallel Four in parallel
7 氢化
金属走线一般不应该大范围的从电阻上方跨过 :在金属化系统的淀积和刻蚀过程会引入氢,氢通过消除晶粒间界的悬挂键和氢补偿能够影响多晶硅电阻的阻值。 若金属走线在电阻上方跨过,各电阻段上的金属覆盖量不同会导致金属化诱发失配。
需要精确匹配的器件之间的缝隙不应该用来走线
应力会引起硅电阻率变化,金属和陶瓷封装应力最小,但成本高
消除热电效应,偶数对

集成电路模拟版图设计基础106页PPT

集成电路模拟版图设计基础106页PPT
第四部分:版图的艺术
1. 模拟版图和数字版图的首要目标 2. 首先考虑的三个问题 3. 匹配 4. 寄生效应 5. 噪声 6. 布局规划 7. ESD 8. 封装
IC模拟版图设计
第一部分:了解版图
1. 版图的定义 2. 版图的意义 3. 版图的工具 4. 版图的设计流程
第一部分:了解版图
PMOS版图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2.1 器件
反向器
器件剖面图及俯视图
器件版 图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2.1 器件
2.1.1 MOS管 1)反向器
VDD
3u/0.18u
IN
OUT
1u/0.18u
2)NMOS,PMOS
3)金属连线
GND
4)关于Butting Contact部分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2)它需要设计者具有电路系统原理与工艺制造方面的基 本知识,设计出一套符合设计规则的“正确”版图也 许并不困难,但是设计出最大程度体现高性能、低功 耗、低成本、能实际可靠工作的芯片版图缺不是一朝 一夕能学会的本事。
第一部分:了解版图
3. 版图的工具:
– Cadence
Virtuoso Dracula Assura Diva
IC模拟版图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了解版图
1. 版图的定义 2. 版图的意义 3. 版图的工具 4. 版图的设计流程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1. 认识版图 2. 版图组成两大部件 3. 版图编辑器 4. 电路图编辑器 5. 了解工艺厂商
目录
第三部分:版图的准备
1. 必要文件 2. 设计规则 3. DRC文件 4. LVS文件
第二部分:版图设计基础

版图设计基础new

版图设计基础new

硅芯片上的电子世界--电容
• 电容:一对电极中间夹一层电介质的三明治结构; • 硅芯片上的薄膜电容:
几十微米
上电极:金属或多晶硅 氧化硅电介质 下电极:金属或多晶硅 硅片
• 集成电路中的集成电容
• 金属-金属(多层金属工艺,MIM) • 金属-多晶硅 • 多晶硅-多晶硅(双层多晶硅工艺,PIP)
方块电阻: R=ρL/S=ρL/dW=(ρ/d)L/W R = ρ/d R=R L/W 方块电阻与半导体的掺杂水平和掺杂区的结深有关 对于集成电路来说,方块电阻是基本单位,量纲是Ω/ 只要知道材料的方块电阻,就可以根据所需要的电阻值计算 出电阻的方块数,即电阻条的长度和宽度比 栅极多晶:2-3 Ω/ ;金属:20-100m Ω/ 多晶:20-30 Ω/ ;扩散区:2-200 Ω/
接触孔层和通孔层
• 接触孔包括有源区接触孔(Active Contact)和多晶硅接 触孔(poly contact) • 有源区接触孔用来连接第一层金属和N+或P+区域,在版 图设计中有源区接触孔的形状通常是正方形。 • 应该尽可能多地打接触孔,这是因为接触孔是由金属形成, 存在一定的阻值,假设每个接触孔的阻值是R,多个接触 孔相当于多个并联的电阻
版图设计(物理层设计)
• 版图设计的目标:实现电路正确物理连接,将设计好的 电路映射到硅片上进行生产。芯片面积最小,性能优化 (连线总延迟最小) 集成电路设计的最终目标
• 版图设计的重要性:
电路功能和性能的物理实现;
布局、布线方案决定着芯片正常工作、面积、速度; • 经验很重要。 版图设计包括: 基本元器件版图设计; 布局和布线; 版图检验与分析。
绘图层
• • • • • • • • • • N阱层(N Well) 有源区层(Active) 多晶硅栅层(Poly) P选择层(P Select) N选择层(N Select) 接触孔层(Contact) 通孔层(Via) 金属层(Metal) 文字标注层(Text) 焊盘层(Pad)

L-edit_版图绘制基础

L-edit_版图绘制基础

选中图形,按住中间滚轮键,拖动选 中对象到你想移动到的地方
原位复制一个所选 择的对象
对选中对象进行上 下镜像操作
17
Company name
生成一个新 的cell
18
Company name
19
Company name
20
Company name
21
Company name
很多设备都不能直 接处理.tdb格式的文件, 这就需要一种通用性好 中间文件格式进行转换 ,如:gds文件。
30
Company name
Application为应用参数的设定: Workgroup用来指定设计组配置文件的路 径和名称;user用来指定设计者配置文件 的路径和名称。 General中编辑选项栏(Editing options) 中Paste to cursor指剪贴板上的图形粘贴到 鼠标指针上;Auto-panning指自动平移窗 口;Active-push rubberbanding指只需要定 义端点就可画出图形。 Toolbars中 Layer icon用于设置层定义区各 图标的尺寸,单位是像素;Drawing为设 定绘图模式。 Recently used file list:表示最近使用的文 件列表。 Keyboard用于设置键盘的热键。 Warning为警告框列表。 UPI为用户编程页面。
37
Company name
图形编辑:可以改变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在多边形中添加顶点,以及 对对象进行切割、合并和掏空等操作。 改变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在编辑图形前首先要选中对象,然后用鼠标 中键在对象的边或顶点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编辑范围时按下,然后拖动鼠标 ,可以改变对象的大小和形状。编辑范围在设计参数对话框中设置。 多边形中添加顶点:把鼠标指针放在任意角多边形的边上,按下Ctrl 和MOVE-EDIT键,拖动鼠标,鼠标指针所在边上的点将变为一个新的顶 点,并随鼠标指针移动。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第4章:标准单元技术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第4章:标准单元技术
cant route here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16
网格式布线系统要求的库设计规则 对齐输入输出:
• 输入A和输出Z不能随意放置。它们必须像所有的连线一样位于同 样的网格上。 • 保证标准单元的所有输入输出不仅在x网格上,还要在y网格上。 要保证自动布线软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找到它们。 • 保证所有的库单元以及库单元内部的器件符合网格规则。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7
标准网格
- 网格式布线器
grid-based router
• techfile - PHYSICAL RULES • 最小间距minSpacing:各几何图形外边界之间的距离。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11
标准网格
- 网格式布线器
grid-based router
• coarse grid example:
1 microns 2 microns
1 microns
1 microns
Minimum wire is 1 micron, minimum spacing is 1 micron, therefore, our two wires use 3 microns, and we have established center-to-center grid spacing of 2 microns for this process.
• 数字库:高度固定,宽度可变。(fixed height, variable width.) 大多数库都是这样的。 对于数字版图,特别是标准单元版图,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在模拟版图设计中也非常有用,甚至是全定制的AI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与验证
第四章 版图设计基础
版图设计的概念
版图设计就是按照电路的要求和一定的工艺
参数,设计出元件的图形,并进行排列互连, 以设计出一套供IC制造工艺中使用的光刻掩 膜版的图形,称为版图或工艺复合图。
掩模
版图设计的要求
版图设计是制造IC的基本条件,版图设 计是否合理对成品率、电路性能、可靠性影 响很大,版图设计错了,就一个电路也做不 出来。若设计不合理,则电路性能和成品率 将受到很大影响。版图设计必须与线路设计、 工艺设计、工艺水平适应。版图设计者必须 熟悉工艺条件、器件物理、电路原理等内容。
图1.10
设计规则
4.4.1
4.4.2 4.4.3
宽度规则 间距规则 交叠规则
4.4.1

宽度规则
多边形的最小宽度(在制版时,所有的线形都会转 换为多边形)是一关键尺寸,它定义了制造工艺的 极限尺寸。晶体管的最小栅长就是这一规则的典型 例子. 如果在某一分层中违反了最小宽度规则,那么就可 能在该层上产生开路现象。 电源线的宽度:当大电流穿过窄的金属线时,金属 线就会像熔丝一样,通电时间过长或维持在较大电 流的峰值时,都会使金属多边形在应力作用下断开。
确定工艺路线及光刻掩膜版的块数。 由制版和光刻工艺水平确定最小接触孔的尺 寸和光刻套刻精度。

版图设计的准备工作 ②解剖同类型的IC的产品
解剖同类型IC产品,可作为自己设计和生产 的借鉴。解剖工作包括版图分析和基本尺寸的 测量,元件性能测试和工艺解剖和分析几个方 面。通过版图分析和基本尺寸的测量可获得实 际的线路图和逻辑功能图,可了解到版图布局, 还可取得各种元件尺寸的数据以了解其它单位 或国外制版和光刻水平。但应注意“侵权”问 题。
多边形实例 :
4.2.2
线形(path)
线形是由起点、终点、中间顶点以及宽
度值来确定的一种形状。 主要用于连接器件,以及点对点的信号 传送。
线形实例
在版图设计中,线形使用得越多,版图的设
计效率就越高,而能使用多少线形则取决于 版图的类型以及版图设计工程师的工作习惯。 线形比多边形更易于修改,并且包含更少的 计算机数据。例如,移动一段线形只需要移 动一条边,而移动同样一段多边形则需要移 动多边形两侧的两条边。
1. 设计规则或规整格式设计规则
70年代末,Meed和Conway倡导以无量纲的 “”为单位表示所有的几何尺寸限制,把大多数尺 寸(覆盖,出头等等)约定为的倍数。通常取栅长 度L的一半,又称等比例设计规则。由于其规则简单 ,主要适合于芯片设计新手使用,或不要求芯片面积 最小,电路特性最佳的应用场合。在这类规则中,把 绝大多数尺寸规定为某一特征尺寸“”的某个倍数 。与工艺线所具有的工艺分辨率有关,线宽偏离理想 特征尺寸的上限以及掩膜版之间的最大套准偏差。
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对设计进行物理划分,并初 步确定芯片面积和形状、单元区位置、功能块的面 积形状和相对位置、I/O位置,产生布线网格,还 可以规划电源、地线以及数据通道分布。
(3)全人工版图设计: 人工布图规划,提取单元,人工布局布线(由底 向上:小功能块到大功能块)
版图设计的准备工作
①了解工艺现状,确定工艺路线
*生成光学掩模的掩模层的形状和绘图层不同:
掩模层的层数可能比绘图层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 附加的掩模层是从绘图层中自动生成的。 隔离层从不需绘制出来,它总是隐含于掩模层之中 而作为制造工艺的一部分。 任何时候提到“层”的概念,都应指绘图层。 所有层的输入是用高级CAD软件完成的,而后续的 分层操作同样用计算机和复杂的软件来完成。
绘制版图
多边形(
ploygon) 线形(path)
4.2.1
多边形
多边形具有N个边的形状
。 多边形主要用于覆盖那些无法用简单矩形覆 盖的区域,如单元边界、晶体管、N阱、接触、 扩散区以及晶体管栅极。 另外,多边形用于定义区域的方式非常灵活, 这是因为它们可用如90°角、45°角或在极 少的情况下用手绘角度等多种角度来实现。
4.3.2
导体和接触孔
在业界,接触孔(contact)和通孔(via)这两
个名词有着细微的差别。 接触孔特指最低层金属孔,用于将最低层金 属和多晶硅或者扩散层连接起来。 而通孔则是指允许更高层金属进行相互连接 的孔(如金属1 到金属2,金属2到金属3)。
4.3.3
反相器版图
反相器版图和晶体管级电路图
4.4.1
宽度规则
多边形的长度通常没有限制:可是在某些工
艺中,可能会对最小面积进行规定(例如, 对于通孔或接触孔来说,必须同时满足宽度 和长度规则)。
⑴ 宽度及间距:
类型 Diff Poly-si Al diff-poly 最小宽度 3 2 3 最小间距 3 2 3
关于间距: diff:两个扩散区之间的间距不仅取决于工艺上几 何图形的分辨率,还取决于所形成的器件的物理参 数。如果两个扩散区靠得太近,在工作时可能会连 通,产生不希望出现的电流。
注意事项:
1.
2.
3. 4.
5.
PMOS晶体管与VDD相连接,NMOS晶体管与 VSS相连接。 在电路图和版图中,NMOS晶体管和PMOS 晶体管的栅极上有相同的IN信号,而其 漏极上有相同的OUT信号。 两种晶体管的宽度不同——在此例中, PMOS晶体管的宽度是NMOS晶体管的两倍。 对于N阱来说,N+区域实际上是与VDD相 连接的,而电路图中没有显示这一连接 关系。 对于衬底来说,P+区域实际上是与VSS相 连接的。而电路图中没有显示这一连接 关系。
4.2
分层和连接
CMOS工艺的4种基本分层类型: 1.导体:扩散区、金属层、多晶层以及阱层都 属于此类。 2.隔离层(绝缘层):这些层是用于隔离的层, 它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将各个导电层互 相隔离开来。无论是在垂直方向还是在水平 方向上都需要进行隔离,以此来避免在个别 电气节点之间产生“短路”现象。
版图设计图例
Poly Diff Al con
Vdd
P阱
T2 W/L=3/1 Vi Vo T1 W/L=1/1 Vi Vo
Vss
MOS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规则
基本的设计规则图解
2. 微米设计规则,又称自由格式规则
——80年代中期,为适应VLSI MOS电路制造工 艺,发展了以微米为单位的绝对值表示的版图 规则。针对一些细节进行具体设计,灵活性大, 对电路性能的提高带来很大方便。适用于有经 验的设计师以及力求挖掘工艺潜能的场合。目 前一般的MOS IC研制和生产中,基本上采用这 类规则。其中每个被规定的尺寸之间没有必然 的比例关系。显然,在这种方法所规定的规则 中,对于一个设计级别,就要有一整套数字, 因而显得烦琐。但由于各尺寸可相对独立地选 择,所以可把尺寸定得合理。
4.3
晶体管版图,请注意以下几点:
就制造能力而言,晶体管的长度是多晶硅
(多晶)能够可靠制造的最窄可能长度。多 晶尺寸越小,晶体管就越小,从而IC就越小。 所以,使用最小的栅长度来使芯片面积最小 化是极具吸引力的。 最小的栅长度= 特征尺寸
慢速(弱)晶体管
!通过使晶体管宽度最小化和(或)增加栅
4.4 IC版图的设计规则
设计规则(design rule):
IC设计与工艺制备之间的接口
制定目的:使芯片尺寸在尽可能小的前提下,
避免线条宽度的偏差和不同层版套准偏差可能 带来的问题,尽可能地提高电路制备的成品率。
4.4 IC版图的设计规则
什么是版图设计规则?
考虑器件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根据实际工艺水 平(包括光刻特性、刻蚀能力、对准容差等)和成 品率要求,给出的一组同一工艺层及不同工艺层 之间几何尺寸的限制,主要包括线宽、间距、覆 盖、露头、凹口、面积等规则,分别给出它们的 最小值,以防止掩膜图形的断裂、连接和一些不 良物理效应的出现。
4.3

晶体管版图简介
N型有源区(没有P+注入层)会与N阱相连通, 这是因为N阱和N型有源区具有相同的掺杂类型 (N型)。 源、漏、阱的连接是通过另外的接触层来实现 的。这类接触层中最典型的就是用于连接第一 层金属层的接触层。 将宽度和长度正确地标注出来,注意宽度大于 长度!
4.3

晶体管版图,请注意以下几点: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版图设计师 ?
通晓基础电学概念、工艺限制及特性;
对空间和版图规划拥有良好的想像和直觉的
能力; 能够学习和使用各种各样的CAD工具。
版图设计过程分类:
(1)软件自动转换到版图,可人工调整(规则 芯片) (2)布图规划(floor planning) 工具 布局布线(place & route)工具
4.2
分层和连接
3.接触孔和通孔:这些层用于确定绝缘层上的 切口(cut)。绝缘层用于分隔导体层,并且允 许上下层通过切口或“接触”孔进行连接, 像金属通孔或者接触孔就是这类的例子。在 钝化层上为绑定Pad开孔则是接触层的另一种 情况。 4.注入层:通过掺杂使半导体层的性质发生改 变。
4.2

分层和连接
poly-Si:取决于工艺上几何图形的分辨率。
Al:铝生长在最不平坦的二氧化硅上, 因此,铝 的宽度和间距都要大些,以免短路或断铝。 diff-poly:无关多晶硅与扩散区不能相互重叠, 否则将产生寄生电容或寄生晶体管。

Al Poly

diff
2
3
⑵ 接触孔: 孔的大小:22 diff、poly的包孔:1 孔间距:1
长度,就能够很容易实现这一要求。延时元 件或者弱反馈器件是我们使用慢速晶体管的 实例。在这类情形中,栅的长度确实大于其 宽度。
NMOS晶体管的版图
简单NMOS晶体管的版图
4.3.1 衬底连接的晶圆横截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