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三合一)
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A1型题:1. 外科感染的局部表现不包括( )A. 功能障碍B. 局部发红C. 肿胀D. 痒E. 疼痛答: D2.病程在3周以内的感染()A. 交叉感染B. 二重感染C. 慢性感染D. 急性感染E. 条件性感染答:D3. 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某种耐药致病菌繁殖引起的感染( )A. 交叉感染B. 二重感染C. 慢性感染D. 急性感染E. 条件性感染答:B4. 以下外科感染的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 )A. 局部症状明显B. 与手术无关C. 多数是混合性感染D. 多数与创伤有关E. 病变部位常较局限,引起化脓性坏死答: B5. 下列哪种说法不妥( )A. 皮肤黏膜损伤与感染发生有关B.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感染C. 支持治疗对严重感染是必要的D. 感染一旦发生,均需手术根治E. 感染的转归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答: D6. 哪项不符合外科感染的特点()A. 病变以局部炎症为主B. 多数由单一细菌引起感染C. 多数与创伤有关D. 常需要手术治疗E. 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答: B7. 外敷疖肿用()A. 0.02%呋喃西林溶液B. 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溶液C. 氧化锌软膏D. 10%鱼石脂软膏E. 0.75%碘伏答:A8. 适用于肉芽水肿创面湿敷的溶液是()A. 优锁B. 0.02%—0.05%氯已定C. 3%—5%氯化纳D. 碘伏E. 0.01%—0.02%高锰酸钾答:C9. 脓肿形成后应尽早()A. 理疗热敷B. 大剂量应用抗生素C. 切开引流D. 外敷消炎膏E. 反复抽脓答: C10. 下列哪种细菌不是化脓性感染的致病菌( )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链球菌C. 结核杆菌D. 大肠杆菌E. 绿脓杆菌答: C11. 脓液黏稠,不臭,易形成转移性脓肿的致病菌是()A. 绿脓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化脓性链球菌A群D. 大肠杆菌E. 无芽孢厌氧菌答: B12. 大肠杆菌感染()A. 脓液稠厚,黄色、不臭B. 脓液稀薄,淡红色、量多C. 脓液稠厚,有粪臭D. 脓液淡绿色,有特殊甜腥臭E. 脓液稀薄,米汤样答: C13. 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脓液黏稠呈灰白色,其致病菌是()A. 大肠埃希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溶血性链球菌D. 铜绿假单孢菌(绿脓杆菌)E. 无芽孢性厌氧菌答: A▲12,13为同为大肠杆菌脓液的特点。
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痉挛毒素是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毒素
可引起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与阵发性痉挛 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开放性损伤史, 受伤后的伤 口处理经过 新生儿病人应向其父母了解出生过程、脐带 残端是否严格消毒
(二)身体状况 1.潜伏期 破伤风的潜伏期为6~12日,少数病 人1~2日,还有伤后数月或数年发病者。新 生儿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俗称“7日风”。 2.前驱期 症状无特异性,可有全身乏力、头 痛、头晕、咀嚼肌紧张和酸胀、烦躁不安等, 一般持续12~24小时。
其他分类
外科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介绍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 球菌 致病特点 脓液特点 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 黄色、稠厚、不臭、感 凝固酶,引起疖、痈、脓肿、 染易局限,可形成 伤口感染、骨髓炎等 转移性脓肿 产生溶血素、透明质酸酶、链激 淡红色、稀薄、量大、 酶等引起淋巴管炎、急性蜂 感染易扩散 窝组织炎、脓毒症等 单独致病力弱,常与厌氧菌混合 单独感染不臭,混合感 感染,引起阑尾炎等腹腔内 染脓液稠厚、灰白 感染 色、有恶臭或粪臭
(五)治疗要点与反应 积极处理原发病灶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 及早联合使用有效抗生素 对真菌脓毒症者全身应用抗真菌的药物 加强支持疗法,兼顾对症治疗
二、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 与致病菌、坏死组织和炎性介质作用 有关 2.焦虑 与病情急骤而担心预后有关 3.体液不足 与高热、进食不足及体液失衡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
外科感染的特点
大多数由 多种细菌 引起的混合性感染 多数与外科感染与手术、创伤、介入性操作有 关 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和体征 常依赖于手术及换药处理
外科感染的分类
第07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的影响
气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健康史
二、护理评估
参见概述
身体状况
1. 疖 2. 痈 3. 急性蜂窝织炎 4.丹毒 5.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6.脓肿
辅助检查
参见概述
心理-社会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状化况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二、护理评估—疖
疖 定义
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个疖同时 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位,称为疖病。
➢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类型
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疼痛和触痛,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楚
浅层:在病灶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 急性淋巴管炎
深层:无表面红线,但患肢肿胀,有压痛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二、护理评估——脓肿
脓肿
定义
是急性感染后,病灶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脓液积聚 ,周围有一完整的脓腔壁将其包绕
窒息
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费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 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警惕突发喉头水肿或痉 挛,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急救准备
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病人有无突发寒战、 脓毒症
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等,警惕脓毒症的发生
避免挤压未成熟的疖,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疖, 健康指导 以免感染扩散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接触丹
第一节 概述
案例导入
胡女士,45岁。左肩背部肿痛4 天。查体:T39.1℃, 左肩背部有多个脓栓,中央部坏死呈火山口状。若你是导诊 护士,请思考:
该病人应到那个科室就诊?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特点
外科感染 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常发生在创伤、手术 定义 、器械检查或留置导管之后。
第七章 外科感染病人护理
致病菌常为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等。
精选ppt课件
41
《外科护理学》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急性淋巴管炎:分网状淋巴管炎和管状淋巴管炎
(1)网状淋巴管炎:即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局 部呈片状红疹、中央较淡、边界清楚并略隆起,手指 轻压发红区颜色变白,松手后很快恢复;脱屑;局部 有烧灼样痛,常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疼痛,若反复 发作可引起淋巴水肿,甚至发展为象皮肿。
精选ppt课件
3
《外科护理学》
精选ppt课件
4
《外科护理学》
【分类】
( 一)按致病菌种类分类 1.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感染) (1)非特异性感染又称化脓性感染或一般 感染,是指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等引起的感染。 2.特异性感染 (2)特异性感染:是指由特异致病菌如结 核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等引起 的感染。
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 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 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 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多发生于皮肤厚而韧的 部位,如颈部、背部等。 多见于免疫力差的老年 人和糖尿病病人
精选ppt课件
24
《外科护理学》
• 痈的特点: • 1、多个脓头 • 2、渗出物较多 • 3、皮下坏死组织多
精选ppt课件
25
(2)产气性皮下蜂窝组织炎:由厌氧菌引起, 常发生在易被大、小便污染的会阴部或下腹 部伤口。早期表现类似于一般性皮下蜂窝组 织炎,病情加重时,可有进行性皮肤、皮下 组织及深筋膜坏死,脓液恶臭,局部有捻发 音,全身症状严重且迅速恶化。
精选ppt课件
36
《外科护理学》
(3)口底、颌下、颈部急性蜂窝组织炎:可 发生喉头水肿并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甚至窒息。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多邦;脓栓出现,拔除或切开引流。
.
34
疖(火疖子)的实例
.
35
如果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细菌容易 进入颅内,引起海绵状静脉窦炎,死亡率高。
.
36
多个疖反复或同时出现,多有糖尿 病或营养不良。
.
37
一、局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二)痈: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 移。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 感染。
.
19
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
浆细胞(B淋巴细胞)
.
单核-巨噬细胞 20
知识链接——革兰氏染色
.
21
革兰氏染色(光镜下)
葡萄球菌(G+)
大肠杆菌(G-)
.
22
知识链接——细菌培养
.
23
知识链接——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结果:
常继发于:
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 长期留置静脉导管 不适当地应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等
常见致病菌:
G+球菌;G-杆菌;无芽孢厌氧菌;真菌等。
.
56
脓毒症的临床表现
1、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 2、寒战、高热, T>40~41℃ 或体温不升。 3、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 4、烦躁、神志淡漠、谵妄或昏迷 5、肝脾肿大、黄疸、皮下出血或瘀斑 6、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
31
常用外用药膏
.
32
第二节 常见化脓性感染的特点
一、局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疖、痈
➢蜂窝织炎、丹毒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03
外科感染病人的日常护理
伤口感染的护理
定期换药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更换敷料,保持 伤口干燥清洁,以预防感染。
观察炎症反应
注意观察伤口周围的炎症反应,如 红肿、疼痛等,及时向医生报告。
避免触碰
避免不必要的触碰,防止细菌污染 伤口,导致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细菌易侵 入泌尿系统。
护理措施
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更换尿袋,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及量,遵医 嘱使用抗生素等。
预防措施
加强术前评估,控制基础疾病,提高手术操作技能,术后加强监 测和护理。
案例四:腹腔脓肿合并肠瘘的护理
感染原因
腹腔手术后,由于感染、缺血等原因导致腹腔脓 肿形成,进而引起肠瘘。
补充水分
腹泻时容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 ,应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
04
外科感染病人的康复与预防
术后康复指导
指导病人合理休息与活动,逐步恢复体力。 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
调整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预防感染的措施
保持病室清洁,定期通风换气。 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风险。
3
降低生活质量
外科感染如慢性骨髓炎、瘘管等,可导致患者 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
02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原则
科学分类与分级管理
总结词
科学分类与分级管理是外科感染病人护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护理效率 和感染防控效果。
详细描述
根据感染部位、程度、患者状况等因素,对病人进行科学分类,如将腹部感 染与泌尿系感染区分管理。同时,根据病情轻重,对感染病人进行分级管理 ,如将普通感染与严重感染分别安置在不同病区。
第七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脓液特点
黄色、稠厚、不臭、感 染易局限,可形成转移 性脓肿 淡红色、稀薄、量大、 感染易扩散 单独感染不臭,混合感 染脓液稠厚、灰白色、 有恶臭或粪臭
化脓性链球菌A群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脆弱类杆菌
淡绿色、特殊的甜腥味
恶臭
Company Logo
变形杆菌
对常用抗生素有耐药性,是腹膜炎、 尿路感染、烧伤创面感染的主要致 特殊的恶臭 病菌之一
外科护理
外科护理
外科护理
第七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
第一节
概述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彭晓艳
外科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外科感染特点和分类; 2.常见致病菌感染特点及感染转归。 难点: 1.外科感染特点。
Company Logo
外科护理
概念
感染: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的局部或者全身 炎症反应,病原体主要有细菌和真菌等。
外科护理
外科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特点
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凝 固酶,引起疖、痈、脓肿、伤口感 染、骨髓炎等 产生溶血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等引起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 脓毒症等 单独致病力弱,常与厌氧菌混合感 染,引起阑尾炎等腹腔内感染 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常引起大面 积烧伤创面的感染及脓毒症 厌氧菌,有产气性,多与需氧菌形 成混合感染,是腹腔内感染的主要 致病菌之一
概述
二、痈
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 发生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也可 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好发于颈项、背部等皮肤厚韧的 部位。 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
Company Logo
痈
外科护理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
定义: 指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 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痉挛毒素—— 肌紧张、痉挛 溶血毒素—— 局部组织坏死,心肌损害 主要病因:缺氧环境
临 床 表 现
前驱症状:头痛、打呵欠、咬肌酸胀等 典型症状——肌肉强直性痉挛、阵发性抽搐 最早征象: 咀嚼肌→牙关紧闭 典型征象: “苦笑”面容 体位: “角/侧弓反张” 神志: 始终清醒 并发症:骨折、尿潴留、窒息、心衰等 病程: 3—4周,病后1周内发作频繁
健康教育
(1)加强劳动保护,避免受伤。 (2)加强宣传教育,使病人及家属了解气性坏疽的发病原因及预防知识。 (3)协助伤残者制定出院后功能锻炼计划,恢复自理能力。
thank you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护理措施
三、加强营养 四、保护病人,防止受伤: 防止病人坠床 采取保护性措施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六、人工冬眠护理:镇静解痉药、冬眠1号 七、留置导尿管
护理措施
气性坏疽
பைடு நூலகம் 定 义: 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临床表现
1.局部 潜伏期可短至6~8小时,但一般为1~4日 伤部剧痛为最早症状,是特殊的“胀裂样”剧痛。 患部进行性肿胀,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苍白、发亮,继而变为紫红、紫黑,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含暗红色泡液。 伤口内可流出带有恶臭的血性或浆液性液体 肌肉坏死,呈暗红色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缩,也不出血,犹如煮熟的肉。 轻轻挤压患部,可有捻发音或有气泡从伤口边缘逸出。 2.全身 病人极度软弱,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甚至谵妄。体温高达40ºC以上。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加快,呼吸气促;晚期,血压下降,昏迷,甚至还可出现黄疸、尿量减少等表现。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教案
天门职业学院教案2013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课院系医护学院课程名称外科护理授课班级12护2任课教师易欣天门职业学院教案(理论教学首页)天门职业学院教案(附页)一、复习回顾1.术后并发症有哪些?2.腹部手术恢复饮食指证?二、概述(一)概念1.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2.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感染以及与手术、损伤、介入性诊疗操作等有关的感染(二)外科感染的特点1.大多数由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2.多数外科感染与手术、创伤、介入性操作有关3.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和体征4.常依赖于手术及换药处理(三)外科感染的分类1.按致病菌特性分(1)非特异性感染(一般性感染、化脓性感染):最常见(2)特异性感染:特异性病原体引起,具有一定临床特征的感染。
治疗必须采取某些特殊手段才能治愈。
(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2.按病程分为(1)急性感染:病程在3周以内的感染。
(2)慢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或更久的感染。
(3)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3周与2个月之间的感染3.其他分类(四)外科感染常见致病菌(五)外科感染的转归1.局限化2.转为慢性3.感染扩散三、常见浅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一)分类1.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头、面、颈、腋、会阴等毛囊丰富部位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个疖同时发生在身体各处或反复发生,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低下的慢性病人2.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颈项、背部等皮肤厚韧的部位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急性蜂窝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下、筋膜下、肌间隙及深部蜂窝组织主要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小腿和面部常见的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常伴有足癣、皮肤损伤、口腔溃疡等皮肤病损5.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是指细菌自皮肤损伤或其他原发感染灶侵入皮下结缔组织层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常见的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巴管感染蔓延可引起急性淋巴结炎6.脓肿:是指化脓性感染发生后,常有完整的腔壁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在感染原发部位形成脓肿致病菌可通过血液播散至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转移性脓肿(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病人的年龄、发育、营养状况了解病人个人卫生习惯、生活和工作环境,既往有无感染病史目前是否伴随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有无足癣、银屑病等皮肤病近期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免疫抑制剂2.身体状况(1)局部表现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肿块,中央部位逐渐坏死、化脓,最后脓肿破溃。
外科护理课件: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04
特殊类型外科感染处理方法
脓肿切开引流术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
做好皮肤准备,避免损伤皮肤,同时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和过程 ,以减轻其紧张情绪。
术后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疼痛护理
及时给予患者止痛处理,如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等,以减轻患者的 疼痛不适。
预防措施
采取机械预防措施(如使用弹力袜、气压泵等)和药物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 物)等,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他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
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于外科感染病人,还可能出现其他 并发症,如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扩散 等,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取处 理措施,如器官功能支持、抗感染治 疗等。
预后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
对外科感染病人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 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损伤等风险因素。
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的出血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压迫止血 、输血等。
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血栓形成风险评估
外科感染病人由于长时间卧床、血管损伤等原因,易导致血栓形成,需要进行血 栓形成风险评估。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避免在同一部位连续输液;使用加压输 液时,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压力;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变化。
处理措施
对于已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并制 动;局部使用硫酸镁湿敷或涂抹喜辽妥软膏等药物以缓解症 状;对于严重静脉炎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技巧
断和治疗。
02
外科感染预防措施
外科护理课件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内脏器官感染。例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戒 烟限酒、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等。同时,根据不同器官的生理特点,调整饮食结构,以 满足营养需求并增强抵抗力。
04
抗生素在外科感染病 人中的应用
抗生素的选择与使用原则
01
根据感染类型和病原体选择抗生素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感染类型和可能的病
内脏器官感染的护理
了解病因和症状
针对不同的内脏器官感染,了解其病因和症状,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例如,肺部感染可 能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尿路感染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感染的病原菌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
01
在手术和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
止交叉感染。
定期对手术室和病房进行消毒
02
保持手术室和病房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物体表面的消
毒,减少细菌滋生。
合理使用抗生素
03
根据感染病菌种类和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
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常规护理操作规范
01
02
03
伤口护理
手术过程中,如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可能导致细菌污染;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如未能及时清洁、换药, 也可能引发感染;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褥疮、肺炎等感染;此外,抗生素的不合理使 用也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引发感染。
外科感染对病人的影响
总结词
外科感染对病人可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疼痛、发热、伤口愈合延迟、住院时间延长以及可能引发 全身性感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WBC↑↑(>20~30×109/L),核左移,中毒颗粒
脓毒症的治疗原则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去除病因
抗生素“早期、足量、联合、有效”(
真菌性脓毒症应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改用 窄谱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
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
三、化脓性感染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六、治疗原则
局部治疗
非手术治疗:患处抬高制动、外敷用药、 理疗; 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切除感染器官
全身治疗
营养休息、维持体液平衡、成分输血; 应用抗生素; 退热镇痛、抗休克、抗MODS。
常用外用药膏
第二节 常见化脓性感染的特点
一、局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疖、痈 蜂窝织炎、丹毒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脓肿 甲沟炎和指头炎 二、全身化脓性感染 三、化脓性感染的护理措施
多、血运差、伴需氧菌感染)
机体抵抗力低下
破伤风杆菌:G染色阳性,球拍状
一、病因病理
破伤风释放外毒素入血:
痉挛毒素;(主要致病作用)
• 阻断脊髓对下位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引起 全身横纹肌的持续性紧张和阵发性痉挛 • 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引起交感兴奋
溶血素:
• 心肌损害、局部组织坏死、溶血
甲沟炎
甲下积脓应拔甲 甲沟炎切开引流
脓性指头炎
脓性指头炎手术切口示意图
可两侧对穿引流,术中彻底破坏指腹的纤维束。
二、全身化脓性感染
定义: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生长繁殖、产
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脓毒败血症)
常继发于:
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 长期留置静脉导管
标本的采集取样:
血培养应在寒战发热时抽血,勿在静滴抗生素时 抽血。
健康教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局部感染灶或受伤后及时就诊。
加强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加强医院管理,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第三节 特异性感染的护理
破伤风
(掌握) 气性坏疽(自学)
• 一菌一病; • 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各不相同
二、分类
按病变进程分:
急性感染:病程<3周 亚急性感染:3周<病程<2月 慢性感染:病程>2月
按发生条件分:
原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 条件性感染、二重感染、院内感染
三、病情转归
病原体致病力(邪)和机体抵抗力(正)之 间的较量,感染最终可出现以下结局: 1. 致病力弱:炎症→吸收消散 2. 二者都强,免疫反应激烈:炎症局限化→脓 肿→逐渐消散,或溃破、手术引流 3. 机体抵抗力弱:炎症扩散→全身性感染 4. 二者都较弱,相持不下:炎症→慢性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实例
一、局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六)脓肿:
感染病灶的局部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液积聚
,周围炎性增生形成脓腔壁,即为脓肿。 各种化脓性感染都可出现脓肿。 致病菌:金葡菌、溶血链球菌、厌氧杆菌等。 特点:浅表脓肿,红肿热痛,有波动感;深部 脓肿无红肿和波动感,但疼痛和压痛明显,全 身症状重,穿刺抽到脓液有助诊断。 治疗:早期,局部常规处理。脓肿一旦确认, 立刻手术切开,并配合抗生素治疗。
感染——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 等)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 反应。 外科感染——需要手术处理的感染,以及 在手术、创伤、侵入性诊疗操作后并发的 感染。
一、定义和特点
特点:
① 多为混合细菌感染; ② 局部症状体征较明显突出; ③ 感染往往集中在局部→化脓、坏死→ 瘢痕形成→影响功能。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6~12天,新生儿七日风。 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肌紧张、张口不便
,持续约12~24h。
发作期: 肌肉持续性紧张收缩:
• 顺序:咬肌、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 膈肌、肋间肌 • 表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部 强直、角弓反张、四肢屈曲、呼吸困难
WBC↑(>10×109/L),N↑(>60~70%)
WBC过高/过低,或出现未成熟细胞(核左移现象 ),都提示严重感染。
病原学检测:
革兰氏染色,可初步辨认细菌种类;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一步确诊和选择药物提 供依据。
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
血涂片
知识链接——核左移
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 ,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 如果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 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
一、局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七)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
甲沟炎:甲沟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感染。 指头炎:末节手指掌面皮下组织的化脓感染。 诱因:手部轻微外伤、倒刺、刺伤。 致病菌:金葡菌。 特点:因手指神经末梢多、组织致密,疼痛更
明显;压迫指动脉引起搏动性跳痛;易引起指 骨骨髓炎和指骨坏死。 治疗:早期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及时切开引流 ,警惕末节指骨缺血坏死。
第七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了解外科感染的特点和分类。 熟悉非特异性(化脓性)感染的一般特
点、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掌握常见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特点。
掌握破伤风的特点、防治和护理措施。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和特点 二.分类
三.病情转归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治疗原则
一、定义和特点
定义:
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病菌后就会死亡,死亡的白细胞体和 细菌分解产物、坏死组织碎片和组织液构成——脓液。
四、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表浅部位化脓,可有脓液或波动感
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无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 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和MODS。
五、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象):
抗生素(青霉素)。治疗足癣。
丹毒实例
一、局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五)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致病菌经皮肤、粘膜损伤处或其他感染病灶,
侵入淋巴管内所引起的淋巴管及其周围淋巴结 的急性感染。大多继发于其他急性感染病灶。 致病菌:金葡菌、溶血链球菌。 特点:浅层淋巴管炎,在原发感染灶近心端出 现“红线”,硬而压痛;深层淋巴管炎,无红 线,但患肢肿胀、压痛。淋巴结炎出现淋巴结 肿大压痛、可形成脓肿。一般均伴全身症状。 治疗: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病灶,局部对症。
三、病情转归
影响转归的因素: 全身抵抗力:
年龄、营养、疾病、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物、放化疗等。
局部抵抗力:
局部血循环、受损伤情况、异物、血肿、死腔等。
致病菌毒力:
细菌数量、种类、繁殖速度、毒素性质等。
治疗措施:
措施及时正确,也有重要影响。
知识回顾——炎症
概念: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 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炎症通常是有益的,但有时也有害:
知识链接——电镜下的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知识链接——电镜下的细菌
链球菌
知识链接——电镜下的细菌
大肠杆菌
知识链接——电镜下的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五、辅助检查
2.影像学检查 B超:探查深部脓肿、腹腔胸腔积液; X线:探查骨关节、腹腔、膈下等特殊 部位感染的情况; CT、MRI:发现伴发病变; 3.诊断性穿刺:抽出脓液确诊。
一、局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一)疖:
单个毛囊及其附属皮脂腺的感染。
好发部位:头面颈、腋、会阴。
常见致病菌:金葡菌。 表现:局部红肿热痛的小硬结,顶端可出现
白色脓栓;全身症状不明显。 治疗:早期局部涂抹碘伏、鱼石脂软膏、百 多邦;脓栓出现,拔除或切开引流。
疖(火疖子)的实例
如果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细菌容易 进入颅内,引起海绵状静脉窦炎,死亡率高。
(三)急性蜂窝织炎:
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的疏松结缔组织
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多为溶血链球菌,其次金葡菌。 特点:迅速扩散,不易局限,边界不清。 口底颌下和颈部的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 ,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窒息。 治疗:局部治疗配合全身营养支持、抗生素治 疗。脓肿形成后应及时手术,但口底颌下颈部 的炎症感染,可不待化脓就及时切开减压,防
肌肉阵发性抽搐痉挛
• 因轻微刺激而诱发,发作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 神志清醒而痛苦(与癫痫不同) 并发症:窒息、肺部感染、心衰、代谢紊乱、 尿潴留、骨折、舌咬伤等。
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
三、治疗原则
清除毒素来源
破伤风
一.病因病理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原则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六.预防措施 七.健康教育
一、病因病理破伤风杆菌特来自:G+,厌氧芽孢菌 广泛存在于泥土、人畜粪便和自然界 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但是一切开 放性损伤均有可能被其污染而发病
发病条件:
伤口沾染破伤风菌 伤口形成厌氧环境(小而深的刺伤、坏死组织
损伤因子直接或间接破坏组织和细胞; 血浆、免疫细胞、抗体等渗出血管外,可 稀释、杀伤和包围损伤因子; 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再生,使受损的组织得 以修复和愈合。
白细胞渗出过程
白细胞经靠边、附壁、滚动、游出过程到血管外,然后在趋化 因子的作用下到达炎症病灶,识别并附着、包围、吞入、杀灭、降 解病原。
不适当地应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等
常见致病菌:
G+球菌;G-杆菌;无芽孢厌氧菌;真菌等。
脓毒症的临床表现
1、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 2、寒战、高热, T>40~41℃ 或体温不升。 3、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 4、烦躁、神志淡漠、谵妄或昏迷 5、肝脾肿大、黄疸、皮下出血或瘀斑 6、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7、代谢紊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8、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