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矩形截面梁的纯弯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矩形截面梁的纯弯曲

一、实验目的

1.测定纯弯曲下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并与理论值比较。

2.测定泊松比μ。

3.熟悉电测法基本原理和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

1.CLDT-C 型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2.DH-3818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3.矩形截面梁实验装置一套(205E GPa =)

4.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在纯弯曲段,见图2-1,梁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z

My

I σ=

式中:M 为弯矩;z I 为横截面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y 为所求应力点至中性轴的距离。

2

Pa

M =

3

12

z bh I =

图2-1

为了测量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在梁的纯弯曲段沿梁的侧面不同高度,平行于轴线贴有5片电阻应变片,如图2-2所示,其中3#片位于中性层处,2#、4#片分别距中性层上、下/4h 处,1#、5#片分别位于上、下表面。此外,在梁的上表面沿横向粘贴0#应变片。

组桥方式:半桥单臂接法,如图2-3所示。

加载采用增量法,即每增加等量的载荷P ∆,测出各点的应变增量ε∆,然后分别取各点应变增量的平均值i ε∆均,依次求出各点的应力增量i σ∆实。将实测应力值i σ∆实与理论应力值i σ∆理进行比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i i E σε∆=∆均实

i z

My

I σ∆∆=

2

Pa

M ∆∆=

利用梁的上表面1#、0#应变片,可测定泊松比μ。

εμε∆=

∆均0均1

图2-2 布片方式

补偿片C D B

A

U O

I

U 工作片2R R 14R R 3

图2-3 组桥方式

四、实验步骤

1.测量矩形截面梁的宽度b 和高度h 、载荷作用点到梁支点距离a 及各应变片到中性层的距离y 。

2.拟定加载方案,见表1。

3.按照组桥方式,将应变片和力传感器接入桥路,并连接好应变仪的电源线。

4.设置力传感器的灵敏系数,并平衡各通道。

5.按照加载方案进行加载测试,记录实验数据。加载时应缓慢均匀地进行。实验至少重复两次,如果数据稳定,即可结束。

6.现场计算出泊松比μ和各点的应力增量i σ∆实,并将实测应力值i σ∆实与理论应力值

i σ∆理进行比较,经教师审核认可后,结束实验,使实验装置和仪器复原(卸载、拆线整理

所用仪器、关闭电源、将应变仪盖好)。

五、原始实验数据

表1

2

Pa

M ∆∆=

3

12z bh I =

i z

My

I σ∆∆=

理 (1,2,3,4,5i =) i i E σε∆=∆均实 (1,2,3,4,5i =)

100%i

i i

σσσ∆-∆⨯=∆理实理

表2

七、思考题

1.应变片是粘贴在梁表面的,为什么可以把所测的应变看成是梁横截面上的应变?

2.在梁的纯弯曲段内,若3#、4#、5#应变片的位置稍左一点或稍右一点,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位置稍上一点或稍下一点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