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合集下载

第3节 运动图像__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3节 运动图像__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3节运动图像__追及与相遇问题,(1)x -t图像和v -t图像都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x -t图像和v -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3)x -t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相遇。

(√)(4)v -t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相遇。

(×)(5)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后者若追上前者,后者速度必须大于前者。

(√)(6)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

(√)(7)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突破点(一)三类运动图像的比较1.位移—时间(x -t)图像(1)位移—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非物体运动的轨迹。

(2)位移—时间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这是因为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 轴上方代表正方向,t 轴下方代表负方向。

(3)位移—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示例1] (2017·湖南六校联考)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x -t )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已知b 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 m/s 2,t=3 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则( )A .a 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 a =83m/s B .t =3 s 时a 车和b 车相遇但此时速度不等C .t =1 s 时b 车的速度为10 m/sD .t =0时a 车和b 车的距离x 0=9 m[解析] x -t 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由题图可知,a 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a =Δx Δt =8-23m /s =2 m/s ,故A 错误。

t =3 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两车相遇,斜率相等,此时两车的速度相等,故B 错误。

t =3 s 时,b 车的速度为:v b =v a =2 m /s ,设b 车的初速度为v 0,对b 车,由v 0+at =v b ,解得:v 0=8 m/s ,则t =1 s 时b 车的速度为:v b ′=v 0+at 1=8 m /s -2×1 m/s =6 m/s ,故C 错误。

第三讲:运动图像-追击相遇问题PPT课件

第三讲:运动图像-追击相遇问题PPT课件
2、 a、b、c 三个质点都在x轴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 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t3时间内,三个质点位移相同 B. 在0-t3时间内,质点c的路程比质点b的路程大 C.质点a在时刻t2改变运动方向,质点c在时刻t1改
变运动方向
D.在t2-t3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
x/m
a
b
c
0
t1
t2
t3 t/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3、如图A-3所示,为一做直线运动物体的x-t图象,问: (1)图中OA、AB、BC、CD各表示物体怎样运动? (2)哪段运动最快?第3s内的位移多大? (3)这5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多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二.v—t图象 1、图象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 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 离最近。
追及相遇问题
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 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
(速度关系)
v汽=at=v自
∴ t= v自/a=6/3=2s △x= v自t- at2/2=6×2 - 3 ×22 /2=6m
解法二 用数学求极值方法来求解 设汽车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t时间两车相距最远
∵△x=x1-x2=v自t - at2/2 (位移关系) ∴ △x=6t -3t2/2 由二次函数求极值条件知 t= -b/2a = 6/3s = 2s时, △x最大

第3讲 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第3讲  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解析】 在0~66 s内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加 速度越来越小,故海盗快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 速运动,A选项错;海盗快艇在96 s末,速度由 正变负,即改变运动的方向,开始掉头逃跑, 此时海盗快艇离商船最近,B对C错;海盗快艇 在96~116 s内,沿反方向做匀加速运动,D选 项错. 【答案】 B
题型3
2:2009年3月14日,亚丁湾索马 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 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 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 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 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 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 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 大的加速直线运动 B.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 C.海盗快艇在66 s末离商船最近 D.海盗快艇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如下图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 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 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 BC
【答案】 C
2.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图线 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 如右图所示表示a、b、c、d四个物体的v-t图线. a表示物体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表示物体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c表示物体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表示物体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遇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他们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时,可能出现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或者是距离为零 的情况,这类问题称为追及、相遇问题 2、追遇情景: (1)在两个物体的追及过程中,当追者的速度小于 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变小 (2)当追者的速度大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 离在变大 (3)当追者的速度等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 离有极值,是最在值还是最小值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优品课件之第3课时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优品课件之第3课时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第3课时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第3课时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1 .图1 —3- 11如图1 — 3 —11所示的位移(x)—时间⑴ 图象和速度(v)—时间⑴ 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 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 .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在x —t图象中表示的是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甲、乙两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在v—t图象中,t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2时间内丙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答案:C 2 .图1 —3—12如图1 —3—12所示x —t图象和v —t 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 x —t图象中t1时刻v1> v2 C . v —t图象中0 至t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D .两图象中,t2、t4 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答案:BC 3.图1 —3—13小球在t =0时刻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 —t图象如图1—3—13所示,则由图可知()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3 m/s C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D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解析:从题图可知,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弹起的最大高度为横轴下面三角形的面积,即为0.45 m.答案:AC 4 . A、B两列火车,在同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 10 m/s , B车在后,其速度vB =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 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 800 m才能停止.问A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 解析:B车减速至vA=10 m/s 时的时间t = vB—vAaB= 30 —100.25 s = 80 s,此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xA = vAt = 10X 80 m= 800 m, aB= v2B2x= (30m/s)22 x 800= 0.25 m/s2. B车的位移为:xB= vBt —12aBt2 = 30X 80 —12x 0.25 x 802 m= 1 600 m 因为xB= 1 600 m>xA+ x = 800 m+ 700 m= 1 500 m所以A B两车在速度相同之前已经相撞. 答案:相撞理由见解析5 . (2010?南昌调研)在一次警车A追击劫匪车B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30 s追上.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aA= 15 m/s2, aB= 10 m/s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A= 45 m/s, vB= 40 m/s,问追上时两车各行驶多少路程?原来相距多远?解析:如图所示,以A车的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Ax为正方向,令L为警车追上劫匪车所走过的全程,I为劫匪车走过的全程.则两车原来的间距为△ L= L —l设两车加速运动用的时间分别为tA1、tB1,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A2、tB2 ,则vA= aAtA1,解得tA1 =3 s 贝S tA2 = 27 s,同理tB1 = 4 s , tB2 = 26 s 警车在0〜3 s 时间段内做匀加速运动,L1= 12aAtA12在3 s〜30 s时间段内做匀速运动,则L2= vAtA2警车追上劫匪车的全部行程为L= L1 + L2 = 12aAtA12 + vAtA2= 1 282.5 m 同理劫匪车被追上时的全部行程为I=11 + l2 = 12aBtB12 + vBtB2= 1 120 m , 两车原来相距△ L= L —l =162.5 m 答案:1 282.5 m 1 120 m 162.5 m1.图1 —3—14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 —3—14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A .甲在乙之前2 m B .乙在甲之前2 m C.乙在甲之前4 m D.甲在乙之前4 m解析:甲、乙两质点在3 s末在途中相遇时,各自的位移为2 m和6 m,因此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甲在乙之前4 m.答案:D 2.图1—3—15 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1 —3—15所示,则()A . 15 s末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 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一1 m/s C .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解析:由位移一时间图象可知:前10 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 m/s, 加速度为0,所以C错误;10 s〜15 s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汽车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为30 m,所以A错误;15 s〜25 s汽车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所以D错误,B正确.答案:B 3. 图1 —3—1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 —3—16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 —t图象正确的是()解析:物体在0〜1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2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2 s时速度刚好减为0, 一个周期结束,以此循环运动. 答案:C 4.图1 —3—17 —辆汽车正在以v0 = 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处有一只静止的小狗,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司机从看见小狗开始采取了一系列动作,整个过程中汽车的运动规律如图1—3—17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B .汽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4.44 m/s2 C.从图中得到司机在其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10 m D. x等于或大于10 m时,小狗是安全的解析: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同方向的匀减速运动,A项错误;汽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204 m/s2 =5 m/s2,B项错误;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1 = v0t1 =10 m, C项正确;汽车从司机看见小狗至停止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2 = x1 + v0t2/2 = 50 m所以小狗相对汽车的安全距离为50 m D 项错误. 答案:C 5.图1 —3—18如图1 —3—18是一娱乐场的喷水滑梯.若忽略摩擦力,人从滑梯顶端滑下直到入水前,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最接近下图中的()解析: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重力与支持力在垂直滑梯方向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在平行滑梯方向上的分力提供向下加速度. 人的初始速度为零,可排除C.由图知滑梯中间一段坡度与上下段不同,则人在这段的加速度与上下段不同,A D错,选B.答案:B 6.图1 —3—19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1 —3—1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s 末和6 s末C.乙在头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2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解析:由图象知,v甲=2 m/s,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在0〜2 s内沿正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6 s内沿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的不是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A错C对.在2s末,甲物体的位移x甲=2X2 m= 4 m,乙物体的位移x乙=12X (2 X4) m = 4 m,故两物体在2 s末相遇.在6 s末,甲物体的位移x甲’=2X6 m =12 m,乙物体的位移x乙’=12X (6 X4) m = 12 m,故两物体在6 s末相遇,B正确.在0〜6 s内,甲、乙两物体始终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D错.答案:BC 7.图1—3-20 t =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1 — 3 —20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解析:速度图象在t轴下的均为反方向运动,故2 h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A错;2 h末从图象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车运动位移为30 km,甲车位移为30 km,相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70 km—30 km— 30 km= 10 km, B对;从图象的斜率看,斜率大加速度大,故乙车加速度在4h内一直比甲车加速度大,C对;4 h末,甲车运动位移120 km,乙车运动位移30 km, 两车原来相距70 km,故此时两车还相距20 km, D错.答案:BC8. 图1 — 3 —21如图1 — 3 —21所示,t = 0时,质量为0.5 kg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 10 m/s2)( ) t/s 0 2 4 6 v/(m?s —1) 0 8 12 8 A.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B . t = 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C. t = 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D . 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解析:仔细观察数据可得,0〜2 s内物体加速运动,加速度a1= 4 m/s2, 2〜4 s内也是加速运动,但按照0〜2 s规律,4 s末应加至16 m/s, 所以在4 s末物体应处于水平段,4〜6 s内物体的运动为水平方向的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 2 m/s2.因题目设计的数据较小且规律性明显,可作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由图知物体在3〜4 s内达到最大速度,大于12 m/s, A B均错;在t = 10 s时到达C点静止,C对;A、B 间距离应小于B、C间距离,D错.若采用公式法,虽可解出,但计算量大,解得t = 10/3 s时到达B点,速度为40/3 m/s.答案:C 9. 图1 — 3—22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 —3-2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 . 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 . 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 . 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解析:a、b加速时,a的加速度a1 = 40—1020m/s2= 32 m/s2. b 的加速度a2= 40—040—20 m/s2 = 2 m/s2, a1<a2, 故A错.20 s时,a的速度为40 m/s.b的速度为零,在以后的运动中,两者距离仍增大,B错.60 s时a的位移x1 = 10 + 402X 20 m+ 40X (60 —20) m = 2 100 m , b 的位移s2= 12X 40x 80 m= 1 600 m. x1>x2,所以C对.40 s 时,a 的位移xT= 10 + 402x20 20x40m= 1 300 m , b 的位移x2'= 12x 20x 40 m= 400 m,两者相距△ x=xT—x2'= 900 m, D错. 答案:C 10.图1—3—23 如图 1 — 3 —23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A. 2s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 .在0〜8 s内两车最远相距148 m C.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D .两车在t = 8 s时相遇解析:2 s后,|a甲| = 202 m/s2 =10m/s2 , |a 乙| = 203 m/s2,故|a 甲|>|a 乙| , A错;t = 2 s 时和t = t0时,甲、乙速率均相等,故C错;t = 8 s时,甲回到出发点,乙没有回到出发点,故D错;由题干图可知两车在0〜8 s内相距最远应在t0时刻,由a、b两直线可求出t0 = 4.4 s ,则两车相距最远距x应为a、b两线和纵轴围成的面积,解得x= 148 m故B对.答案:B 11.图1— 3 —24如图1 —3—24所示,A、B两物体相距s= 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正以vB= 10 m/s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 2 m/s2,求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 解析:物体B减速至静止的时间为t,则一vB= at0 , t0 = 102 s = 5 s物体B向前运动的位移xB= 12vBt0 = 12x 10x 5 m= 25 m.又因A物体5 s内前进xA= vAt0 = 20 m,显然xB+ 7 m>xA.所以A追上B前,物体B已经静止,设A追上B经历的时间为t‘,贝S t'= xB+ 7vA= 25+ 74 s=8 s.答案:8 s 12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解析:(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贝卩t1 = 102.5 s = 4 s , x 货=(5.5 + 4) x 10 m= 95 m, x 警=12at21 = 12x2.5 x42 m= 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A x = x货一x警=75 m. (2)v0 = 90 km/h = 25 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t2 = 252.5 s = 10 s x 货’=(5.5 + 10) x 10 m= 155 m, x 警’=12at22 = 12x 2.5 x 102 m= 125 m 因为x 货‘> x 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 x'= x货‘―x警’=30 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 t时间追赶上货车,则△ t = △ x‘ v0 —v = 2 s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 =t2 +△ t = 12 s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1)75 m (2)12 s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知识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Ⅱ
1.直线运动的x-t图像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_位__移__随_时__间__变化的 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_速__度__的 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_速__度__的方向。
2.直线运动的v-t图像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_速__度__随_时__间__变化 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_加__速__度__
• 训练.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 m,物体A以 =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 =10 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 速度大小为a=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
的时间为 ( B )--匀速追匀减速,出发点不同
• A.7 s
B.8 s
C.9 s
D.10 s
【拓展例题1】
考查内容
利用图像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高考透析】如图所示为汽车刹车痕迹长度s(即刹车
距离)与刹车前车速v(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关系图像。
例如,当刹车痕迹长度为40 m时,刹车前车速为80 km/h。
(1)假设刹车时,车轮立即停止转动, 尝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定量推导 并说明刹车痕迹与刹车前车速 的关系。
2.常见类型
(1)两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 (2)两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 (3)求追及相遇过程中距离的极值问题。
3.解题思路
用图像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把握的三个环节:
环节
基本要求
定量画图时需根据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情况, 画 图 通过定量计算分阶段、分区间逐一描图

课件3:专题一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课件3:专题一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临界状态的确定,并且记住一些常用结论.
1.追上并超过的条件:某时刻两个物体位于 同一位置(位移关系),且后面物体的瞬时速度 ___大__于___前面物体的瞬时速度.在追上之前,当 后面物体和前面物体速度相等时,两个物体之间
有最大距离.
2.追上且不相碰的条件:后面物体和前面物 体位置坐标相同(位移关系)时速度__相__等____(速度
考 项 B 错误;在 v-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
能 突
表示位移,在 0~t3 时间内有 s3<s4,则平均速度有
破 v3<v4,选项 C 正确;图线 4 代表的物体在 0~t4 时
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t5 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两段时间内速度均为正值,方向不变,选项 D
错误.
返回目录

图 Z1­6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

返回目录
专题1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B [解析] 0~3 s 内质点的位移 x1=2×3×12
m=3 m,方向向右,3~8 s 内位移 x2=2×5×12 m =5 m,方向向左,所以前 8 s 总位移 x=x1-x2 =-2 m,v=xt =-82 m/s=-0.25 m/s,即大小为

突 对应时刻加速度相等.

返回目录
专题1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变式题 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 动规律的是(g 取 10 m/s2)( )






图 Z1­4
返回目录
专题1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课件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课件
答案
解析 汽车在0~10 s内匀速驶离出发点,10~20 s内静止,20~40 s内 匀速驶回出发点,离出发点最远的距离为30 m,40 s末回到出发点,故A、C 正确,B错误;汽车在20~40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故D错 误。
解析
2.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29·T5改编)(多选)在同一公路上,B、C两辆汽 车的vt图像b、c如图所示,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种运动,交点表示相遇 动,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例1 (2020·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夷陵中学高三下联考)某军事试 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 造成导弹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14 __正__方__向___;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15 __负__方__向___。
知识点
追及和相遇问题 Ⅱ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按结果分类
①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 01 _同__一___位置,且后者速
(3)两种特殊的v-t图像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与横轴 11 __平__行__的直线。(如图中甲所 示)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 12 _倾__斜___的直线。(如图中乙所 示)
(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__位__移__。
(3)两种特殊的x-t图像
①若x-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 05 _静__止___ 状态。(如图中甲所示)
②若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 06 __匀__速__直__线____运 动。(如图中乙所示)

专题三 运动图像 追击相遇问题(课件)人教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三 运动图像 追击相遇问题(课件)人教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图象意义 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是从不同角度描述运动过程的,意义不同.因此同一运 动过程在两种图象上,形状不同,反之在两种图象上相同形状不是相同的运 动.图甲、乙中①均表示匀速运动,②均表示匀变速运动.
2.图象斜率 表示纵、横坐标两物理量的变化量之比,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 应.利用图象斜率可以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其变化情 况.如 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运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1)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所需求解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确定所需的横、 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 (2)根据题意,找出两物理量的制约关系,结合具体的物理过程和相应的物理规律 作出函数图象. (3)由所作图象结合题意,运用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和推理,从而找出相应的 变化规律,再结合相应的数学工具(即方程)求出相应的物理量.
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1)临界法: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 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 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 (2)函数法:设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 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 解,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3)图像法: ①若用位移图像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相 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②若用速度图像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
故选A。
[典例2] (2023·贵州·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 像,则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沿某一方向做曲线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0 C.做往复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课件2:专题一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课件2:专题一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答案】 B
物理 4. (双选)(2013·课标全国卷Ⅰ)如图 1-3-3,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 —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图 1-3-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理
A.在时刻 t1,a 车追上 b 车 B.在时刻 t2,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 t1 到 t2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 t1 到 t2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 大
【答案】 D
物理
——————[1 个纠错练]——————
1.审题方面 (1)忽略两车初始距离 S0 与两车相对位移 S1 之间的 不同关系,导致错解. (2)不能将 v-t 图象中的“面积”与两车的相应位 移有效对应,导致错解.
物理
2.知识应用方面 (1)两车不相遇的条件是二者速度相等时,乙车仍没 追上甲车,此时应有 S1<S0,若将速度相等点误认为相 遇,就会出错. (2)若 S1>S0,由于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故甲车 还会再次追上乙车,考虑不到这一点就会出错.
【审题指导】 (1)画出过程示意图.
(2)明确两车相距最远的速度条件.
(3)找出乙车追上甲车的位移条件.
物理
【解析】 (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 大,设该减速过程经过的时间为 t,则 v 乙=v 甲-at
解得:t=12 s 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Δx=v 甲 t-12at2-v 乙 t=36 m.
物理 ——————[1 个示范例]—————— 例 1 (多选)(2013·四川高考)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过 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 1-3-5 所示,则 ()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运动
匀变速直线
运动
匀速直线
时间
速度
相等

相遇
相遇
第一章
图线③表示质点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相遇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速度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加速度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位移为x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没有意义)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加速度为a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Biblioteka 感谢观赏添加副标题
课后限时自测(三) 点击图标进入…
202X.00.00
固基础·自我诊断
破疑难·考点悟道
课后限时自测
提能力·专项培优
冲关练·两级集训
第三节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正文
位移
01
静止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2
匀速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3
时间

第三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第三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答案: AB
1.(2011·广东六校联合体联考)如右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 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 过程中( )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 C.平均速度 v =v1+2 v2 D.平均速度 v >v1+2 v2
解析: 图线的斜率可知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A正确.B错
答案: C
(1)v-t图象中,由于位移的大小可以用图线和坐标轴包围的面积表 示,因此可以根据面积判断物体是否相遇,还可以根据面积差判断物体 间距离的变化.
(2)用图象法求解运动学问题形象、直观,利用运动图象可以直接得 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加速度.
1-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 m/s 向右 C.1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D.1 m/s 向左
解析:
由图象面积计算0~3
s内质点的位移x1=2×3×
1 2
m=3
m,方向向右,3~8 s内位移为x2=2×5×12 m=5 m,方向向左,所以
前8 s总位移x=x1-x2=-2 m. v =xt =-82 m/s=-0.25 m/s,即大小为
一、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位移随时间 变 化 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 速度的大小 .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速度的方向 .
二、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速度随时间 变 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 加速度的大小 .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 加速度的方向 .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1)若v-t图象是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2)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 匀变速直线运动 .

2019版高考物理(北京专用)一轮课件:3_第3讲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2019版高考物理(北京专用)一轮课件:3_第3讲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深化拓展
解析 (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该减速
过程经过的时间为t,则
v乙=v甲-at 解得:t=12 s
此时甲、乙间距离为Δx=v甲t- 1 at2-v乙t=10×12 m- 1 ×0.5×122 m-4×12 m=3
2
2
6 m。
(2)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t1,则有: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t 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 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如x-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v-t图像的 交点只表示速度相等
深化拓展
1-1 (多选)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
知识梳理
二、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种类型
(1)落后者能追上前者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追上时,两者处于① 同一 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落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两者速度② 相等 时,两者相距最近。
2.相遇问题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③ 等于 开始时两物体 间距离时即相遇。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
答案 B 根据题意,甲、乙、丙三车的初、末速度均相同,通过的位移 也相同,这在速度-时间图像上表现为v-t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相等, 它们的v-t图像大致如图所示,由图像易知B选项正确。
深化拓展
知识梳理
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取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像正确的是 ( C )

第3讲 运动图像及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2024-2025学年年高一物理上学期中期末复习精细讲

第3讲   运动图像及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2024-2025学年年高一物理上学期中期末复习精细讲

第3讲运动学图像及追及相遇问题——划重点之复习强化精细讲义系列知识点一位移—时间(x−t)图象物理规律的表达除了用公式外,有的规律还用图像表达,优点是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也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对图像的要求可概括记为:“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

位移—时间(x−t)图象的意义(1)图线的物理意义:x−t图象描述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但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2)位移—时间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这是因为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表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负方向;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位移—时间图像。

(3)匀速直线运动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中图线甲;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如图线乙。

若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线丙。

(4)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是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5)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在该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置,即两个物体在该时刻相遇。

(6)在位移图象中,图线在x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在开始计时前已发生的位移(即初位移),在t轴上的截距表示计时一段时间后物体才开始运动。

【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曲线a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一时间(t)图像,由图可知()A.t1时刻,ab两车速度相等B.在t1到段时间内,a车先加速运动再减速运动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大于b车的位移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针对练习2】如图所示,是一质点运动x 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s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2~4s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0~2s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为4mD.2~4s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为2m【针对练习3】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在0~t0时间内()【针对练习4】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应用场景显著扩展,产品优势不断增强,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

专题ppt课件 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专题ppt课件 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考点二 运动图象的应用
要点解读
1.用图象解题可使解题过程简化,思路更清晰,而且比解 析法更巧妙、更灵活.在有些情况下运用解析法可能无能为 力,但是图象法则会使你豁然开朗. 2.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更直观.物理过程可以用文字表 述,也可以用数学式表达,还可以用物理图象描述.如果能 够用物理图象描述,一般来说会更直观且容易理解.
第一步:抓关键点
关键点
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 刹车
获取信息 两车运动的起点位置
甲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 以 0.5m/s2 的加速度刹车 线运动
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
两车运动的时间关系
第二步:找突破口
要求两车间的最大距离t应利用速度关系式v乙 =v甲-at 求出到距离最大时的时间t利用位移关系求最大距离。
【答案】 (1)36 m (2)25 s
反思总结
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相同的图线在不同性质的运动图象中含义截然不同, 下面我们做一全面比较(见下表)。
图象
图象 实例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图象
x-t图象
图线①表示质点 做匀速直线运动( 斜率表示速度v)
图线②表示质点 图线 静止 含义
图线③表示质点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4) 三种v-t图象的特例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线甲。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线乙。 ③若v-t图象是曲线
不同点切线的斜率不同,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图线丙表示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变大,图线丁表示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典例解析
[例1]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 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

第3讲-运动的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

第3讲-运动的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

答案 0.1m/s2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题型归类•深度剖析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疑难辨析
疑难点一 你清楚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吗?试对 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作出比较.
名师在线 若要用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解决问题,首先应弄 清图象中“点”“线”“斜率”“面积”“截距”的物理意义.
解析 由甲和乙两物体的x-t图象均为倾斜的直线可 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项正确;乙图象的斜率 大,运动速度大,故C项正确;乙在0~t1时间内静止在x=0 处没动,而甲在t=0时从x=x0处开始运动,故B项正确,D 项错误.
答案 ABC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解析 设列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刹车后经时间t两 车速度相等,这段时间内货车、列车的位移分别为x1、x2, 如答图1-3-1所示,则不撞车的条件是
答图1-3-1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页限时训练
由图可知,汽车有往复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 B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考点二 v-t图象
3.如图所示,A、B、C、D四幅图中,能表示一个自由 下落的小球触地后,竖直向上跳起的运动过程的是(设小球碰 地面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规定向下为正方向)( )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积”,即h=8 750m,D项正确.

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讲义

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讲义

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Ⅱ1.直线运动的x-t图象(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①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x-t图象①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中甲所示)②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中乙所示)2.直线运动的v-t图象(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如图中甲所示)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如图中乙所示)(4)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3.直线运动的a-t图象(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a-t图象,只能是与t轴平行的直线。

(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面积”的意义:速度的变化Δv。

【知识点2】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①同向运动相隔一定的初始距离s0的问题: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a.若两者速度相等时,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与s0之和,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

b.若两者位移相等时,速度也相等,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第3讲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
(2)[v-t图像]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0~5 s内,甲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B.3 s时,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C.0~5 s内,甲物体的位移大小为236 m
D.0~5 s内,乙物体的位移大于13.5 m
解析:(1) x-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 t=3 s 时,两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A 错误;a 车做匀速运动,而 b 车的速度一直减小,B 错误;在运动过程中的 任意时刻,b 车的位移坐标始终不大于 a 车的位移坐标,故 b 车始终没有超过 a 车,C 正确;因在 0~3 s 内,a 车的位移小于 b 车的位移,由 v =ΔΔxt 可知, a 车的平均速度小于 b 车的平均速度,D 错误。
(2) 根据 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得 0~5 s 内甲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 甲=ΔΔvt =43 m/s2,选项 A 错误;乙物体的图像不是四分之一圆,所以点(3,3) 处切线的斜率不是 1,选项 B 错误;根据 v=-4 m/s+43t,得 t=5 s 时甲物体 的速度大小为83 m/s,则 0~5 s 内甲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x 甲=3×2 4 m-2×2 83 m =130 m,选项 C 错误;根据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 0~5 s 内 乙物体的位移大于1×2 3+3×3+3×2 2m=13.5 m,选项 D 正确。 答案:(1)C (2) D
对点清 1.x-t 图像的信息 (1)x-t 图像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速度。 (2)纵坐标之差表示该段时间内的位移。 (3)两 x-t 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该位置、该时刻相遇。 2.v-t 图像的信息
2.[图像选择类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如图1-3-7所示,小球甲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高h=5 cm的A点由静
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C点以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C点与斜面 底端B处的距离L=0.4 m.甲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乙 追去,甲释放后经过t=1 s刚好追上乙,求乙的速度v0.
图1-3-7
解析: 设小球甲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 a,运动时间为 t1,运动到 B处 时的速度为v1,从B处到追上小球乙所用时间为t2,则a=gsin 30°=5 m/s2 由 得:t1= =0.2 s,t2=t-t1=0.8 s,v1=at1=1 m/s,
提示: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从记时开始过一段时间从参考点出发.图 线与纵轴的截距表示开始计时时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
1.物体沿x轴运动,观察者在O点,在x轴上有A、B、C三个点,它们到观察者的距 离分别为4 m、4 m、8 m,如图1-3-2甲所示.请在图乙中做出观察者看到的下
列物体运动的位移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 当根的判别式Δ=(2v0)2-4×3a×2x<0时,t无实数解,即两车不相撞,
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
解法三:(图象法)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解,先作A、B两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其图象如图乙所示,设经过t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 对A车有vA=v=v0-2at 对B车有vB=v=at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t= 乙 经t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之差,即为原来两车间的距离x,它可用图中的阴影面积
三、根据v-t图象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条倾斜的直线)或匀速直 线运动(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 (2) 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 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如图1-3-5所示表示a、b、c、d四个物 体的v-t图线. a表示物体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表示物体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c表示物体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表示物体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图1-3-5
3- 1
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以10 m/s的
速度匀速行驶,乙以2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求:
(1)经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此时甲、乙两车速度有何关系?
(2)追上前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二者的速度有何关系? 解析:(1)乙车追上甲车时,二者位移相同,设甲车位移为 x1,乙车位移为x2, 则x1=x2,即v1t1= ,解得t1=10 s,v2=at1=20 m/s,因此v2=2v1.
甲 对A车有xA=v0t+ ×(-2a)×t2 对B车有xB= vA=v0+(-2a)×t
at2,vB=at,两车有x=xA-xB
追上时,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vA=vB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0= 故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
解法二:(极值法)利用判别式求解,由解法一可知xA=x+xB, 即v0t+ ×(-2a)×t2=x+ at2 ,整理得3at2-2v0t+2x=0
①v-t图象斜率为正(即向上倾斜)不一定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即向下倾 斜)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②无论是v-t图象还是x-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3.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如图1-3-6所示.由图象可知( A.前10 s物体的加速度为0.5 m/s2,后5 s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2 B.15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10 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10 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因t=0,甲图象在x轴的截距为 x0,而乙图象表示乙在原点,所以出发点相距 x0. 故B正确;因乙图象的斜率大于甲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乙运动速率大于甲运 动速率,故C正确;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甲比乙早出发t1的时间,故D错. 答案:ABC
运用图象时的注意问题
1.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
)
图1-3-6
解析:在v-t图象中,图线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v-t图象是两段 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都做匀变速运动.图线分段的折点处,就是加速度方 向发生变化处,直线斜率的正负发生变化,说明加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速 度图线与时间轴相交的时刻就是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刻.
由以上分析可知:前10s内的加速度为a=0.5m/s2,后5s的加速度为-1 m/s2,
③若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能再一次追上追者,二
者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2)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二者间有最大距离. ②当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初始间距之和时,即后者追上前者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即相遇.
1- 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 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 v- t图中(如图1- 3-8所示),直线a、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图1-3-8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时间图象.
(1)物体甲从O点开始以1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 (2)物体乙在B点静止; (3)物体丙从A点开始以1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 (4)物体丁从C点开始以2 m/s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运动.
图1-3-2 答案:如下图所示
二、直线运动的v-t 图象
1. 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速度 随 时间 的变化关系. 2. 图线斜率的意义 (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 加速度的大小 . .
第3讲
专题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一、对直线运动的x-t图象的认识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位移 随 时间 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 速度的大小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速度的方向 . .
1.如图1-3-1中,图线与横轴和纵轴的截距, 各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故A对;从t=0到t=15s,物体一直朝正方向运动,故15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 远,B错;10s时速度方向没有变化,但10s前后图象的斜率的正负不同,故 10 s时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错,D对. 答案:AD
四、追及、相遇 1.追上与追不上的临界条件
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时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 方向
3.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1)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 物体的运动位移 . (2)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正方向 ;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负方向 .
2.图1-3-3中,图线与横轴和纵轴的截距,各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v0t+L=v1t2代入数据解得:v0=0.4 m/s.
答案:0.4 m/s
【例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a-t图象 B.乙是x-t图象 C.丙是x-t图象 D.丁是v-t图象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其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A、D错;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时间关系为 x= v0t+ 移—时间图象,故C对,B错. 答案:C at2,图象丙是 v0= 0时的位
解析:由v-t图象可知,0~10 s内,v乙>v甲,两车逐渐远离,10~20 s内v乙<v
甲 ,两车逐渐靠近,故 A、 B均错; 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5 ~
15 s内,两图线与t 轴包围的面积相等,故两车的位移相等,C对; t=10 s时,从v-t图线所围“面积”看位移x乙>x甲,两车不会相遇,故D错. 答案:C
(1)在解决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
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 (2)分析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 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 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3)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3】 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x,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 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
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A、B车的运动过程(如右图甲)
利用位移公式、速度公式求解.
表示,由图象可知
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
,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
解法四:(相对运动法)巧选参考系求解.以B车为参考系,A车的初速度为v0,加 速度为a=-2a-a=-3a.A车追上B车且刚好不相撞的条件是:
vt=0,这一过程A车相对于B车的位移为x,由运动学公式vt2-v=2ax得:
02-v=2×(-3a)×x,所以v0= 足的条件是v0≤ 答案:见解析 即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
【例2】如图1-3-9所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下 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 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图1-3-9
D.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解析:图中表示x-t 图象都是直线,所以甲、乙均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3)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 对应. (4)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 (5)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由此往往能 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