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胁迫下AM真菌对棉花生长和叶片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棉花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缓解措施的研究进展
棉花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缓解措施的研究进展作者:刘祎,崔淑芳,张海娜,钱玉源,王广恩,金卫平,李俊兰来源:《农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刘祎,崔淑芳,张海娜,钱玉源,王广恩,金卫平,李俊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半干旱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51)摘要:盐分是阻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逆境之一。
归纳了盐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棉花适应盐逆境、减轻伤害的自我调节和响应机制,包括渗透调节、膜脂调节、离子分布和分子机制;总结了耐盐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和分子育种等缓解棉花盐胁迫的主要措施;最后提出棉花耐盐相关研究的方向:分子机理与生理机制相结合;常规栽培措施与理化手段相结合;遥感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棉花;盐胁迫;响应机制;缓解措施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40008基金项目: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盐胁迫条件下棉花抗性机制的研究”(CB2014A11);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种质资源创新与评价课题”。
第一作者简介:刘祎,女,1983 年出生,河北石家庄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及鉴定。
通信地址: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和平西路598 号西四楼307 室,Tel:0311-********,E-mail:liuyi1105@。
通讯作者:李俊兰,女,1963 年出生,河北清河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棉花优质棉遗传育种研究。
通信地址: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和平西路598 号西四楼307 室,Tel:0311-********,E-mail:li-junlan@。
收稿日期:2015-04-10,修回日期:2015-06-11。
0 引言盐渍地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1-2]。
土壤盐渍化是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并随着人类发展不断地加重扩大,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棉花盐害与耐盐性的生理和分子机理研究进展_辛承松
收稿日期:2005205217 作者简介:辛承松(19632),男,研究员,xinchengsong @ 基金项目: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04207202B )棉花盐害与耐盐性的生理和分子机理研究进展辛承松,董合忠,唐 薇,温四民(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250100)摘要:盐胁迫通过离子毒害、营养失衡和渗透胁迫,引起棉株体生理生化代谢失调,进而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但棉株体可以通过膜脂过氧化清除系统活性的提高维持质膜的相对稳定,通过合成和积累脯氨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质缓解渗透胁迫,通过调节盐离子在不同器官、组织或细胞内的区域(隔)化分布减轻离子毒害,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Na +/H +反向转运蛋白和L EA 蛋白(晚期胚胎发生富集蛋白)等的合成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参与甚至调控了棉株体防御或忍耐盐胁迫的过程。
关键词:棉花;盐害;耐盐性;生理和分子机理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807(2005)0520309205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alt Injury and Salt Tolerance in CottonXIN Cheng 2song ,DON G He 2zhong ,TAN G Wei ,WEN Si 2min(Cotton Research Center ,S handong A cadem y of A g ricult ural S ciences ,J i ’nan 250100,Chi na )Abstract :Salinity is a big t hreat to cotto production.Salt st ress leads to a series of p 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decompensation in cotton plant s t hrough o smotic effect s (dehydration ),nutritional imbal 2ance and toxicity of salt ions (Na +and Cl 2),and finally result s in depressed plant growt h ,lint yield and quality.However ,cotton plant s usually exhibit a relatively high tolerance to salt stress via sever 2al mechanisms t hat include protection of cytoplasmic membrance f rom oxidative damage by salt 2in 2duced higher levels of antioxidant s ,salt 2inhanced synt hesis of organic solutes like proline ,glucose ,a 2mino acid to mantain water potential ,and efficient ion compart mentation and redist ribution in organs ,tissues or wit hin a cell.Genes encoding p roteins like L EA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ce )protein and Na +/H +antiporter ,might be involved in t he defence system.K ey w ords :cotton ;salt injury ;salt tolerance ;p 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棉花的耐盐性较强,但当土壤含盐量超过一定限度,也会受到盐害。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和生理影响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张华新,刘正祥等研究了光叶漆、银水牛果等11种树种后发现,盐胁迫后,各树种的苗高生长量下降、生物量累积减少,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各树种的根冠比值增大1王润贤,周兴元,葛晋纲等人对草的研究后发现,在草坪草适应范围之内,根系活力和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如超过忍受范围则持续下降。
随盐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草坪草叶片的WSD上升,脯氮酸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因胁迫程度和草种的不同,其峰值和下降幅度有较大差异。
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的趋势因草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与其耐盐性有关,可以作为判定草坪草抗盐能力的评定依据。
2孙方行,李国雷对刺槐进行3天和17天盐胁迫处理后发现,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叶绿素浓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关。
SOD活性和叶绿素浓度成负相关。
从逐步回归分析可以看出细胞膜透性是影响高生长的主要指标3张金香,钱金娥等人发现,经过前处理的1/2海水区中生长的苗木其叶、茎、根的生长量均超过淡水区中生长的苗木。
说明一定程度的耐盐锻炼能够增强苗木对盐碱、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4张士功,高吉寅,宋景芝发现,6-苄基腺嘌呤、水杨酸、阿斯匹林,硝酸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的吸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数量和速度。
提高体内K+含量、向上运输效率,降低地上部分对Na+、K+的选择性(SNa+、K+>,同时6-苄基腺嘌呤还能够促进幼苗根系对Cl-的吸收,并有效地将Cl-限制在根部,阻滞Cl-向上运输,相对降低地上部分的Cl,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小麦幼苗抗盐性和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5王强,石伟勇,符建荣,指出,叶面喷施海藻液肥能提高黄瓜根冠比和干物质含量,提高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
不同浓度的海藻液肥均能降低盐胁迫对叶片质膜的伤害,提高SOD、POD等酶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6许兴,郑国琦.等指出,在等渗条件下,NaCl胁迫引起的小麦叶片组织含水量的下降、胁迫伤害率的增大及叶片和根部的脯氨酸、可溶性糖、Na+、K+含量的增加,均大于PEG胁迫引起的变化7郑国琦,许兴,徐兆桢研究了盐分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和探讨了植物的耐盐的生物学机理以及通过基于改良作物耐盐性的研究进程。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杨晓慧1,2,蒋卫杰1*,魏珉2,余宏军1(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REVIEW ON PLANT RESPONSE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TO SALT STRESSYANG Xiao-hui1,2,JIANG Wei-jie1*,WEI Min2,YU Hong-jun1( 1.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Beijing100081,China;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Key words:Iron stress,Osmotic stress,Salt resistant mechanism,Plant摘要:本文从植物形态发育、质膜透性、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概述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分析了盐害条件下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的耐盐机制:植物小分子物质的积累、离子摄入和区域化、基因表达和大分子蛋白质的合成等,并简要综述了植物抗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离子胁迫;渗透胁迫;耐盐机制;植物中图分类号:S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06)02-0302-04收稿日期:2005-06-25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2004AA247030,2004AA24701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1B01);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作者简介:杨晓慧(1980-),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设施园艺与无土栽培.*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jiangwj@1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1.1盐胁迫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盐胁迫对植物个体形态发育的整体表现为抑制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加速发育过程,缩短营养生长和开花期。
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 与 方法
1 1 材 料 .
选择 2个 不 同 基 因 型 的 棉 花 品种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分别是 长期 生长 于 石灰 性 土壤 环 境 的新 陆早 1 3
在逆境 胁迫条 件 下 ,O P D和 C T活性 的变 化 可 S D、O A 以反映 细胞清 除 活性 氧 的能 力 , 因而 这 三种 酶 在 植 物 的抗逆 性研 究 中颇 受 重 视 , 许 多 植 物 的研 究 中 在 均有报 道[ 。 棉 花是 耐盐 性 较强 的作 物 之 。近 年来 , 棉 对 花耐盐性 进行 了深 入 广 泛 的研究 , 用 现代 生 物 技 并
现 , 同植物 由于其耐 盐方 式和 机理 的不 同 , 不 其组 织 或 细胞 内 的生 理 生化变 化也 不 同L 。植物 在逆境 胁 l j 迫 下或 衰老过 程 中 , 细胞 内 自由基 代 谢 平衡 被 破 坏
而产生 了大量 超 氧 自由基 。过剩 自由基 的毒害是 引 发或 加剧 膜脂 过 氧化 作 用 的原 因 之一 , 造成 细 胞 膜
S D等保护 酶 活性 的变化对 于保 持细胞 质 膜 的相对 O
壤 自然风 干 , 碎过 筛 后 装 盆 , 盆装 土 0 9 g 粉 每 .k 。土
壤 质地 为 中壤 土 ,H 7 8 有 机质 1.gk , 解 氮 p ., 16/g碱 4 .m/ g速效磷 8 1 gk, 38 gk , .m /g速效钾 1 m / g 6 gk。 8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2期
20 年 4月 08
石河子大 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Ju a o hhz U i r t( a rl cec ) o r l f iei nv s y N t a Si e n S ei u n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3400字》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1)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1.1.3 盐胁迫对膜透性的影响 (2)1.1.4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1.2 东方杉盐胁迫研究的应用前景 (3)参考文献 (4)东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 ×Cryptomeria fortunei)为一种杉科落羽杉属植物,为半常绿的高大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品种。
东方杉树形优美,具有生长快、休眠期短、耐热、具有较强的抗风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耐盐碱以及耐水湿等优点,在河海岸地区以及盐碱地中均能种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具有极高的防护以及园林观赏价值[2]、适应性十分广泛。
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土壤中过量的盐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通过盐害等级对植物的性状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通过数据计算盐害指数[4]来表现。
现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作物对于盐胁迫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别定义一般区分出不同盐害等级。
金荷仙等[5]试验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不断增长,白玉兰的生长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加重,生长不断受抑制,并且等级不断加重,表现为叶片皱缩,叶片变黄焦枯。
盐胁迫影响柳树[5]、番茄[7]的根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溶液浓度的提高,其根长、根数和地上鲜重等生长指标的盐害系数均越来越高。
骆娟[8]发现马鞍藤地上、地下生物量等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马鞍藤生长受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另外张晓峰[9]根据研究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粳稻种子发芽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会抑制植物根系生长,减少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
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在逆境条件下,植物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时,会刺激细胞产生不同的自由基,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则有消除过多的活性氧达到平衡的作用,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如盐胁迫、淹水胁迫、干旱、寒冷等,植物体内活性氧类物质(ROS)的产生与清除平衡系统受到影响,ROS大量积累造成氧损伤,在此过程中,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促清除活性氧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当遭受到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和所遭受时间的不同,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就会产生不同的差异。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抗盐机理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抗盐机理摘要: 盐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 从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水分关系、叶片解剖学、光和色素及蛋白、脂类、离子水平、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氮素代谢、苹果酸盐代谢、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及影响光合作用的机制等方面入手, 对植物盐胁迫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旨在为开展植物抗盐机理研究、选育培育耐盐植物新品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植物盐胁迫抗盐性机理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Plants and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Abstract: Salinity is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 limit ing plant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and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 currents of salt stress in plants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effect on plant growth, the water relations, leaf anatomy,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proteins, lipids, ion levels, antioxidative enzymes and antioxidants etc. This r eview may help to study the salt2toler ant mechanism and breeding new salt-toler ant plants.Key words: plant, salt2stress, salt2tolerant, mechanism目前, 受全球气候变化、人口不断增长的影响,土壤盐碱化日趋严重。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研究进展彭程【摘要】盐胁迫是一个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该文总结了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并从植物自身结构、渗透调节、活性氧清除、内源激素等方面分析了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机制.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耐盐性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许多重要问题有待深入探索研究.【期刊名称】《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4)002【总页数】6页(P123-128)【关键词】盐胁迫;生长发育;渗透调节;活性氧;ABA【作者】彭程【作者单位】济南市天桥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山东济南2501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土壤盐渍化属于一个全球性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耕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108 hm2[1]。
中国盐渍土总面积约1×108 hm2,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约0.37×108 hm2,残余盐渍化土壤约0.45×108 hm2,潜在盐渍化土壤约0.17×108 hm2[2]。
土壤盐渍化是现代农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盐分胁迫影响着植物产量、蛋白质合成和光合作用以及能量代谢[3]。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植物抗盐性,提高盐渍土地中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该文就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盐胁迫下植物的适应性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论述,以期为深入揭示植物耐盐机理,筛选高效、高质量耐盐植物品种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盐胁迫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效应,即增效效应、负效效应和完全阻抑效应[4]。
大多数实验证明盐生植物的种子在蒸馏水中萌发得最好,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不断加重,直至完全抑制[5-6];也有实验证明低浓度盐分可以促进一些植物种子的萌发[7-10]。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对萌发率的影响,还表现为延迟种子萌发的起始时间[11-12]。
盐碱胁迫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生化影响及植物响应的研究进展
1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1.1 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盐碱土壤对植物产生危害的主要成分是 Na盐和 Ca盐,
Na+和 Ca2+可以与 Cl-、SO42-形成中性盐,与 CO32-、HCO3- 形成碱性盐。盐碱胁迫下,所有植物的生长都会受到影响,其 中植物形态和结构受到的影响最为直观。盐碱胁迫会增加豆 类、棉花(Gossypiumspp.)叶片的叶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细 胞直径、栅栏细胞长度和海绵细胞直径 。 [14]
焦德志,赵泽龙
(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耕地和草原的盐碱化已经成为世界环境问题之一,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严重威胁。盐碱胁迫 直接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长过程,植物会通过调节自身生理生化过程增加对逆境的忍耐度和适应性,宏观的表现 特征蕴涵着微观的基因调控机制。本文综述国内外对植物抗盐碱的研究,包括盐碱逆境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为影 响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细胞膜透性增大等;植物对盐碱逆境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合成渗透调节物质、 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诱导相关基因表达,最后对转录组学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的发展及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盐碱胁迫;生理生化指标;基因表达调控;转录组学 中图分类号:Q945302(2019)20-0001-04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 47卷第 20期
焦德志,赵泽龙.盐碱胁迫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生化影响及植物响应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0):1-4.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9.20.00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摘要:土壤盐渍化是现代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植物为了抵御盐分胁迫,它们积极地适应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生理生化的改变以调节水分及离子平衡,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
本文主要从盐胁迫对植物细胞生理生化的影响、植物对盐的适应性及抗盐机理和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Nacl胁迫下,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植物种子在不同盐分浓度下的耐盐性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减轻土壤盐渍化危害。
关键词:Nacl胁迫;发芽率;发芽势;土壤盐渍化To Summarize on Salt Stress on PlantsAbstract:Soil saliniz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in a modern agriculturalproduction .Plants to resist salt stress, they actively adapt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nges in order to regulate water and ion balance and maintain normal photosynthes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salt stress on plant cell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plant adaptation to salt and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s and the influence of salt on seed germination in Nacl stress on seed germination potential,germination rate,germination index,vigor index Problems a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seeds under different salinity tolerance and improve the salt tolerance of plants to reduce soil salinity hazards.Key words:Nacl stress;germination rate ;ermination energy;soil salinization 土壤盐渍化是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之一,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地资源。
不同胁迫对各种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综述
1 重金属胁迫下抗氧化酶的活性在张永平等[7]的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镉溶液对植物进行处理发现,实验猜想中活性逐渐降低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反而发现了CAT(在适量的情况下)的活性对实验影响更显著,CAT 的生物功能是在细胞中促进过氧化氢歧化分解的,使其不会进一步产生毒性很大的氢氧自由基,除此之外对于该分解反应,其中的重金属离子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因此在适当浓度下活性会增强,对重金属离子胁迫产生的活性氧非但没有失活还起到了更加有效的清除作用,而当调高重金属离子浓度时,CAT 活性降低其清除作用受到了的抑制,极大可能是因为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破坏了分子结构和空间结构或是植物的生长在该情况下受到抑制,无法汲取足够的营养元素的植物体无法顺利进行正常的各种代谢活动,蛋白合成无法顺利进行,而SOD 、POD 、CAT 酶的本质却是蛋白质这就抑制了抗氧化酶的合成,进而导致CAT 活性的降低致使植物消除活性氧的能力有所下降,活性氧会不断增加,膜脂的过氧化程度逐渐加深,前者与实验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2 低温胁迫下抗氧化酶的活性全世界有10%以上的稻作面积受到低温威胁,低温胁迫下植物代谢过程产生活性氧,膜脂过氧化的引起就是因为活性氧在植物体内的大量积累,这一作用会让能够使生物膜受损加剧的丙二醛(MDA)在体内逐渐积累,植物体的各类代谢活动会受到严重阻碍甚至失调。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抗氧化防护酶,其含量是常用的胁迫耐受性生理指标。
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对黄瓜等自根幼苗的冷害作用等生理失调有着重要的影响,抗氧0 引言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逆境胁迫,比如重金属、干旱、盐溶液、高温、低温等[1]。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0%,土地盐碱化荒漠化问题十分严峻[2],重金属离子污染程度和水域富营养化也逐渐加剧,而这些污染物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相乘或拈抗作用[3],无法根据它们各自独立的作用过程来预测其共同导致的环境,有研究表明江蓠可以对富营养化的海域进行生物修复。
《AM真菌促进盐碱化土壤中牧草生长的作用机理》范文
《AM真菌促进盐碱化土壤中牧草生长的作用机理》篇一一、引言在当今世界,土地盐碱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由于过度灌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盐碱化土壤的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然而,近年来,一种名为AM(Arbuscular Mycorrhizal)的真菌在改善盐碱化土壤环境、促进牧草生长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AM真菌在盐碱化土壤中促进牧草生长的作用机理。
二、AM真菌简介AM真菌是一种内生菌根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土壤中,与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AM真菌能够通过其菌丝网络与宿主植物进行营养交换,提高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三、AM真菌在盐碱化土壤中的作用1. 改善土壤环境:AM真菌的菌丝网络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提高土壤肥力。
在盐碱化土壤中,AM真菌能够通过降低土壤pH值、减少盐分积累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
2. 促进牧草生长:AM真菌能够与牧草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高牧草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在盐碱化土壤中,AM真菌能够帮助牧草抵抗盐分胁迫,提高牧草的生物量和产量。
四、AM真菌促进牧草生长的作用机理1. 增强水分吸收:AM真菌的菌丝网络能够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牧草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在盐碱化土壤中,AM真菌能够通过提高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帮助牧草抵抗盐分胁迫。
2. 改善养分利用:AM真菌能够通过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大量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养分。
这些养分能够帮助牧草在盐碱化土壤中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养分资源。
3. 调节生理代谢:AM真菌能够与宿主植物进行营养交换,调节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
在盐碱化土壤中,AM真菌能够帮助牧草调节体内的离子平衡,减轻盐分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4. 增强抗逆性:AM真菌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使植物在不良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在盐碱化土壤中,AM真菌能够帮助牧草抵抗盐分胁迫、干旱等不利因素,提高牧草的生存能力和产量。
盐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棉花幼苗生长与生理及无机离子器官分布的影响
盐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棉花幼苗生长与生理及无机离子器官分布的影响王汐妍;裘波音;刘玉姣;徐晓建;苏文;祝水金;陈进红【摘要】为了从多个角度系统分析棉花耐盐性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法,研究氯化钠(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的2个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系(耐盐品系:早熟长绒7号;盐敏感品系:南丹巴地大花)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光合速率、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及不同器官无机离子Na+、K+、Ca2+、Mg2+和Na+/K+分布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盐浓度下具有较大的根系生长量是耐盐品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150 mmol/L NaCl处理下,早熟长绒7号的侧根数、主根长与地下部鲜质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4.3%、10.9%与21.7%.在盐胁迫下,耐盐性强的品系能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随着NaCl胁迫加强,2个品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趋势为早熟长绒7号逐渐升高和南丹巴地大花先升高后降低.在同一NaCl浓度处理下,早熟长绒7号不同器官中的Na+含量为根>茎和叶,地上部(茎和叶)能维持相对较高的K+、Ca2+、Mg2+含量及较低的Na+/K+:表明根系能蓄积一部分Na+,从而减轻Na+对地上部的毒害.随着盐胁迫程度加重,盐敏感品系的MDA含量上升幅度显著高于耐盐品系.在150和300 mmol/L NaCl处理条件下,南丹巴地大花的MDA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0.3%和83.5%,早熟长绒7号的MDA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1.6%和64.7%.综上表明,在盐胁迫下,棉花耐盐品系通过调节自身根系的生长、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及协调不同无机离子间的平衡,使叶片保持较高的光合作用,从而减轻盐胁迫导致的离子毒害和氧化损伤.%Salt damage is one of severe abiotic stresses which restricts yield and quality of crops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a, saline alkali soil area is increasing mainly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unreasonablefertilization in recent decades. Although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is classified as a strong salt-resistant plant, it is sensitive to salinity at seedling and flowering stages. Thus, in order to improve salt tolerance of cottons, systematical study on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 becomes more and more necessary. In other words, research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n not only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 of plant, but als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breeding new salt-tolerant varieties.In this experiment, solution cultures with 0 (CK), 150 and 300 mmol/L NaCl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characteristics of seedling growth,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malonaldehyde (MDA) content and inorganic ion concentration of two upland cotton cultivars (cv. Zaoshuchangrong7, salt-tolerant and cv. Nandanbadidahua, salt-sensitive). All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fter one week treatment. Concentrations of Na+, K+, Ca2+, and Mg2+ of different organs (root, stem and leaf) were detect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A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alt-tolerant cotton had a larger growth quantity of root under moderate salt stress than the salt-sensitive cotton. For instance, under the 150 mmol/L NaCl treatment, the salt-tolerant cv. Zaoshuchangrong7 had 14.3%,10.9%and 21.7% more in primary lateral root number, taproot length, and root mass than the control, respectively. Also, the higher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could be maintained in the leaf of salt-tolerant cotton under the salt stress. For example,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peroxidase (POD) wereincreased gradually in the salt-tolerant cv. Zaoshuchangrong7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salt stress, while the activities of these enzymes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reduced in salt-sensitive cv. Nandanbadidahua.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regular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ion concentrations of the salt-tolerant cv. Zaoshuchangrong7 under the same NaCl stress: greatly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Na + in the root than in the stem and leaf;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K+, Ca2+, and Mg2+, but lower ratio of Na+/K+ in the shoot.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salt-tolerant cv. Zaoshuchangrong7 could store up part of Na + in the root thereby to relieve Na + toxicity in the shoot. However, MDA content of salt-sensitive cv. Nandanbadidahua increased more dramatically than the salt-tolerant cv. Zaoshuchangrong7 when the NaCl concentration climbed from 150 to 300 mmol/L. Under the 150 and 300 mmol/L NaCl treatments, the MDA contents of salt-sensitive cv. Nandanbadidahua increased 30.3% and 83.5%,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d remained higher level than the salt-tolerant cv. Zaoshuchangrong7. To sum up,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protection from ion toxicity and oxidative damage by regulating the root growth,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 and coordinating the ion homeostasis in different organs may be major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salt-tolerant cotton in response to salt damage.【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年(卷),期】2017(043)003【总页数】8页(P273-280)【关键词】棉花;盐胁迫;耐盐性;抗氧化;无机离子【作者】王汐妍;裘波音;刘玉姣;徐晓建;苏文;祝水金;陈进红【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58;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 320056;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11Summary Saltdamage is one ofsevere abiotic stresses which restricts yield and quality ofcrops allover the world.In China, saline alkalisoilarea is increasing mainly for environmentalpollution and unreasonable fertilization in recentdecades.Although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is classified as a strong salt-resistant plant,it is sensitive to salinity at seedling and flowering stages.Thus,in order to improve salt tolerance of cottons,systematical study on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 becomes more and more necessary.In other words,research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n not only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salttolerance ofplant,butalso lay the foundation forbreeding new salt-tolerantvarieties.In this experiment,solution cultures with 0(CK),150 and 300 mmol/L NaCl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ofsaltstress on characteristics ofseedling growth,antioxidantenzymeactivity,malonaldehyde(MDA)contentand inorganic ion concentration of two upland cotton cultivars(cv.Zaoshuchangrong7,salt-tolerant andcv.Nandanbadidahua,salt-sensitive).All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fter one week treatment.Concentrations of Na+,K+,Ca2+,and Mg2+of different organs(root,stem and leaf) were detect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AES).The resultshowed thatthe salt-tolerantcotton had a larger growth quantity ofrootunder moderate saltstress than the saltsensitive cotton.For instance,under the 150 mmol/L NaCltreatment,the salt-tolerantcv.Zaoshuchangrong7 had 14.3%,10.9% and 21.7%more in primary lateralrootnumber,taprootlength,and rootmass than thecontrol,respectively.Also,the higher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could be maintained in the leafofsalt-tolerant cotton under the salt stress. For example,the activities ofsuperoxide dismutase(SOD)and peroxidase(POD)were increased gradually in the salt-tolerantcv. Zaoshuchangrong7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saltstress,while the activities ofthese enzymes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reduced in salt-sensitive cv.Nandanbadidahua.Furthermore,there was a regular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ion concentrations of the salttolerantcv.Zaoshuchangrong7 under the same NaClstress:greatly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Na+in therootthan in the stem and leaf;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K+,Ca2+,andMg2+,butlower ratio of Na+/K+in the shoot.Itwas indicated thatthe salt-tolerantcv. Zaoshuchangrong7 could store up partof Na+in the root thereby to relieve Na+toxicity in the shoot.However,MDA contentof salt-sensitive cv.Nandanbadidahua increased more dramatically than the salt-tolerant cv.Zaoshuchangrong7 when the NaCl concentration climbed from 150 to 300 mmol/L.Under the 150 and 300 mmol/L NaCl treatments,the MDA contents of saltsensitive cv.Nandanbadidahua increased 30.3%and 83.5%,respectively,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and remained higher levelthan the salt-tolerantcv.Zaoshuchangrong7.To sum up,this study reveals that protection from ion toxicity and oxidative damage by regulating the root growth,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antioxidantenzyme and coordinating the ion homeostasis in differentorgans may be major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salt-tolerantcotton in response to saltdamage.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全球作物产量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
棉花在盐碱胁迫下代谢产物及通路的分析
DOI: 10.3724/SP.J.1006.2022.14110棉花在盐碱胁迫下代谢产物及通路的分析郭家鑫鲁晓宇陶一凡郭慧娟闵伟*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阐明植物盐碱胁迫下的代谢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育种和栽培,从而提高盐碱地作物产量。
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下棉花叶片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分析棉花在盐碱胁迫下的代谢差异。
结果显示,盐胁迫下棉花叶片中糖类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有7种和2种上调,氨基酸类各有3种上调,有机酸类分别有12种和8种上调;碱胁迫下棉花叶片中的糖类分别有3种和5种上调,有机酸类分别有2种和9种上调,氨基酸类各有2种上调。
盐胁迫下发现10条差异代谢通路,变化最明显的代谢通路是亚油酸代谢,其次是淀粉和蔗糖代谢与精氨酸生物合成;碱胁迫下发现5条差异代谢通路,变化最明显的代谢通路是色氨酸代谢,其次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与柠檬酸循环(TCA循环)。
棉花采取不同的代谢机制抵抗盐碱胁迫,盐胁迫更倾向于积累糖类,碱胁迫更倾向于积累有机酸;在能量代谢方面,盐胁迫下棉花淀粉和蔗糖代谢更加活跃,碱胁迫下TCA循环更加活跃;盐胁迫提高了棉花氮素同化能力,碱胁迫降低了氮的同化能力。
关键词:棉花;盐胁迫;碱胁迫;代谢组;TCA循环;有机酸Analysis of metabolites and pathways in cotton under salt and alkali stressesGUO Jia-Xin, LU Xiao-Yu, TAO Yi-Fan, GUO Hui-Juan, and MIN Wei*Agricultural Colleg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Xinjiang, ChinaAbstract: Elucidating the metabolic mechanism of plants under saline-alkali stress will help to further optimize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hereby increasing crop yields in saline-alkali soils. In this stud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cotton metabolism under salt-alkali stress,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 was used to study the metabolites of cotton leaves under neutral salt and alkaline salt str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salt stress, 7 and 2 types of sugars in cotton leaves were up-regulated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 modes, 3 types of amino acids were up-regulated, and 12 and 8 types of organic acids were up-regulated in cotton leaves under alkali stress. There are three kinds and five kinds of up-regulation in sugars, two kinds and nine kinds of up-regulation in organic acids, and two kinds of up-regulation in amino acids. 10 differential metabolic pathways were detected under salt stress. The most obvious metabolic pathway was linoleic acid metabolism, followed by 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 and arginine biosynthesis. Five differential metabolic pathways were found under alkaline stress. The most significant metabolic pathway was tryptophan metabolism, followed by arginine and proline metabolism and citric acid cycle (TCA cycle). Cotton adopts different metabolic mechanisms to resist salt-alkali stress. Salt stress tended to accumulate sugars and alkali stress tended to accumulate organic acids. In terms of energy metabolism, cotton 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 was more active under salt stress, and TCA cycle was more active under alkali stress. Salt stress improves the nitrogen assimilation ability of cotton, and alkali stress reduces the nitrogen assimilation ability.本研究由兵团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项目(2020CB020)和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XBLZ-20214)资助。
棉花应答盐碱胁迫机制研究进展
棉花应答盐碱胁迫机制研究进展作者:王瑛朱雅婧郑国清李国强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2022年第05期摘要:盐碱胁迫是制约棉花产量与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了解棉花的耐盐碱机制,为增强棉花的耐盐碱能力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本综述从光合作用、离子平衡和膜透性等方面总结了棉花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从渗透调节、抗氧化保护、离子区域化以及耐盐碱胁迫的信号转导机制等总结了棉花对盐碱胁迫的缓解机制,以期为培育高产、优质和耐盐碱的棉花新品种及有效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棉花;盐碱胁迫;响应;缓解土壤盐渍化不仅不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全球约有8.31×l09hm2的盐渍化土地,4.34×l09hm2面积的碱化土壤,3.97×l09hm2面积的盐化土壤,且其中不能用于农业生产的有五亿多公顷[1],而中国盐碱地已达l×109hm2面积,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与东部沿海地区[2],并且盐碱化程度仍在逐年加重。
棉花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同时,因其耐盐碱能力较强也被视为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先锋作物”,发展盐碱地种植棉花是促进中国棉花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棉花的耐盐碱能力有限,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加之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土地盐碱化日益加剧,盐胁迫成为限制棉花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棉花不同品种间的耐盐碱性差异較大,随着土壤盐含量增加,棉花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因此,深入了解棉花耐盐碱机制,将有助于改善棉花在盐碱环境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
一、盐碱胁迫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棉花的耐盐性受土壤盐分类型的影响,其对各种盐分的敏感程度依次为MgSO4>MgCl2>Na2CO3>Na2SO4>NaCl>NaHCO3[3]。
盐渍土由于高盐引发的离子毒害和渗透胁迫,以及伴随着碱性盐胁迫引发的高pH毒害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世界存在盐渍土面积8亿hm2,占陆地面积的6%。
据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 470 万 hm2,土壤盐渍化是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土壤中过量的盐分能够引起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大部分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恶化。
盐渍土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和较大的面积迄今为止,我国有80%左右的盐渍土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1盐胁迫对植物耐受性的影响近年来,盐胁迫对各种植物各个性状方面的影响已成为很多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包括对拟南芥、玉米、马铃薯、水稻、香蕉、黄瓜、花生和韭菜等植物都有过相关的研究。
童仕波等证明转基因拟南芥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明显增强。
其脯氨酸(Pro)含量明显提高。
赵昕等研究发现(NaCl)降低拟南芥叶绿。
体对光能的吸收能力,而且降低叶绿体的光化学活性。
使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转化效率大幅度下降,造成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受阻,进一步加剧了光合放氧和碳同化能力的降低。
盐胁迫下拟南芥中的(Na+)与(K+)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因此推断它们的吸收通道或载体为单一竞争性。
发现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达到最高。
随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SOD、POD、CAT活性逐渐降低。
表明SOD、POD、CAT活性不能维持较高水平。
反之会导致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受到损害。
研究发现盐浓度对马铃薯脱毒苗叶片SOD和POD活性影响极显著。
盐比例及盐浓度与盐比例的交互作用对马铃薯脱毒苗叶片SOD和POD活性影响均不显著。
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Na+)含量显著增加K+含量平缓下降。
(Na+)与(K+)的比值显著上升。
发现,水稻在(NaCl)浓度为30 mmol/L 时生长状况良好,但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水稻的生长速度减慢。
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植物耐盐性比较摘要:本文以小麦幼苗为材料,试验了0~450 mol/L NaCl处理下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受害程度增加,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叶片内丙二醛含量也随浓度增加而呈递增趋势。
关键词:盐胁迫,小麦1 引言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称为盐害(salt injury),也称盐胁迫(salt stress)。
自然界中造成盐胁迫的盐份主要是NaCl、Na2SO4、Na2CO3、NaHCO3。
土壤中NaCl和Na2SO4占优势时称为盐土,Na2CO3和NaHCO3较多的土壤称为碱土。
通常情况下这些盐同时存在,所以称为盐碱土。
通常土壤含盐量在0.2%-0.5%即不利于植物生长,而盐碱土的含盐量高达0.6%-10%,严重伤害植物,而且破坏土壤结构,危害农业生产,因此改良盐碱土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台州为滨海城市,滩涂总面积66654公顷,调查盐碱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开发利用广大的中重度盐碱地,既可以阻止土壤盐渍化的进一步加剧,又能扩大农田的种植面积,解决人口增多与耕地减少的矛盾。
为此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简单实验,研究植物耐盐性。
盐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主要有吸水困难、生物膜破坏、生理紊乱(氨害、叶绿素被破坏、光合减弱、气孔关闭、呼吸速率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营养缺乏等)。
植物对盐胁迫的应答主要是生长抑制、渗透调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无机离子等含量上升)、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有效运转、胁迫蛋白(盐胁迫蛋白,salt-stress protein)产生、膜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等次生代谢物的合成。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选取饱满的小麦种子,消毒后播种。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摘要:土壤盐碱化对当今世界影响日益严重,利用耐盐性植物可以有效对盐碱地进行治理及开发利用,要培育出优良品质的耐盐性植物,首先需要了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本文简述了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发育及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为将来培育耐盐性植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盐碱地;盐胁迫;植物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不仅严重降低了土壤的可持续性和作物生产力,还逐渐减少了耕地面积,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盐渍化土壤分布广泛,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我国盐碱地的总面积约为9913万hm2,占全世界盐渍土壤面积的1/9[1]。
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盐渍化问题正在日益加剧,对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同时随着人口增多与城市扩建,耕地逐渐被侵占利用,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对盐碱地进行治理和开发利用则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
培养耐盐性植物可以有效提高对盐碱地的利用,但要成功培养出耐盐性植物,首先需要了解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萌发时期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抗逆性最弱的阶段,在盐胁迫环境下,种子的生长通常会受到抑制,当盐分过高时甚至会停止萌发。
叶梅荣等利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多个小麦品种的种子,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里不同品种小麦发芽率均有降低[2],郭文婷等对雾冰藜、刺沙蓬和白茎盐生草三种植物在盐胁迫时进行研究发现随盐浓度的增加,三种植物的发芽率逐渐下降[3],同样的抑制作用在夏至草种子、高粱种子和紫花苜蓿中也有体现。
但是陈雅琦等研究发现,带菌醉马草在低浓度盐胁迫时,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低浓度的盐胁迫对部分植物种子萌发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
2.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生长过程中受到盐胁迫时,植物的根系是最早受到影响并产生生理反应的。
盐分通过根系进入植物体中,继而影响地上部分如茎叶等器官的生长。
盐胁迫对大部分非耐盐植物生长发育是起到抑制效果,盐胁迫开始时植物根系总吸收面积会受到一定抑制,根系吸水能力也有所下降,随着受到盐胁迫时间越来越长,植物根系活力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受抑制程度也越来越大,根系吸收能力则更弱,同时蒸腾速率的下降导致蒸腾能力降低,水分失衡越来越严重,光合速率进一步降低,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物量会发生明显变化。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孟繁昊;王聪;徐寿军【摘要】盐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盐胁迫对植物的整个生命进程产生影响,盐分通过渗透胁迫、离子毒害,使植物细胞膜透性改变,造成氧化胁迫、代谢紊乱及蛋白质合成受阻等现象,植物的耐盐性主要体现在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区域化作用、渗透调节、光合作用途径的改变以及活性氧清除机制。
%Salin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alt stress affects plant the whole life process. Salt makes the plant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changes by osmotic stress, ion toxicity, cause oxidative stress, metabolism, protein synthesis of hindered and other phenomena. The mechanisms of salt resistance in plants were described from the ion selective absorption and regional effects, osmotic adjustment, changes of photosynthesis pathway and active oxygen scavenging mechanism.【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315-318)【关键词】盐胁迫;活性氧清除;耐盐性【作者】孟繁昊;王聪;徐寿军【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3;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3;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过高(超过0.3%)导致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的现象,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耕地面积急剧下降,不合理的灌溉、耕作又造成了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当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 9.5 亿 hm2〔1〕,我国约有盐碱地 0.27 亿hm2,其中耕地0.06 亿hm2,盐碱荒地0.21 亿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盐碱化程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2〕.盐分过多给植物带来包括生理干旱、离子毒害、生理代谢紊乱等多种危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综合治理盐渍土已刻不容缓.人们通过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等技术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和利用〔3〕,其中生物改良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最佳方法.引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抗盐碱植物,增加地面覆盖以减少地表蒸发,既可改良土壤,扼制土地的盐渍化,又可实现盐荒地的利用.了解盐害对植物的影响,研究植物对盐分的适应性,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及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在受到盐分胁迫时,最普遍的原初现象即是生长受到抑制〔4〕.叶梅荣等通过不同浓度的 NaCl处理 4 个小麦品种的种子,研究了盐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4个品种的发芽率均明显降低,但品种间的耐盐能力有所不同,低盐浓度胁迫下,根系比地上部分的盐害症状更为明显,高盐浓度下则相反〔5〕.申玉香等以苏啤 3 号等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NaCl 胁迫下不同大麦品种的发芽势、盐害指数、发芽指数、产量及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低盐浓度胁迫对各大麦品种的影响不大,高盐浓度胁迫下,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6〕.樊秀彩等对国家葡萄资源圃的 30 份砧木进行耐盐性的研究,认为不同种质的耐盐能力不等,研究表明,山葡萄组培苗在盐胁迫下,多数品种(品系)随盐胁迫时间的延长,首先出现叶尖、叶缘干枯、失绿等现象,随后叶片中间出现红色或褐色斑点,有的叶片失水起皱、卷曲,严重者叶片整个枯焦或腐烂,叶柄变黄褐化,但不同种质间盐害指数不同,这一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抗盐性的不同〔7〕.1.2 盐胁迫对植物代谢的影响1.2.1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并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植物基础而重要的生理活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组织缺水,为减少蒸腾作用而关闭气孔,从而导致叶绿体受损,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类失活或变性,这直接影响了光合速率,其速率的下降造成了同化产物合成的减少〔8〕.目前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由于植物受到某种胁迫时,为保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蒸腾作用,部分气孔关闭导致气孔导度下降,从而引起 CO2供应不足;第二,由于叶肉细胞光合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胞间 CO2含量升高〔9,10〕.金雅琴等通过盆栽试验的结果发现,盐胁迫导致某一种源的净光合速率(Pn)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余种源Pn则呈递减趋势,且减小程度与胁迫强度密切相关;在低盐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两个种源气孔导度(Gs)增大,其余种源Gs呈不同程度降低;在中高盐浓度胁迫下,各种源 Gs普遍低于对照;不同盐胁迫下各种源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变化趋势不同;三个种源的叶绿素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而下降,另外三个种源呈无规律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Pn与Gs和Ci呈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不明显〔11〕.陈松河等通过盆栽试验探究NaCl胁迫对花叶唐竹、小琴丝竹和刺黑竹3种竹子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胁迫(0.1%NaCl处理)下,小琴丝竹和刺黑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所提高,而对花叶唐竹并无太大影响;但随着 NaCl胁迫的加剧,3 种竹子叶片的 Pn、Gs和蒸腾速率(Tr)均开始下降,而 Ci则变化规律不明显〔12〕.1.2.2 盐胁迫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盐胁迫下,植物呼吸过程的总趋势为呼吸消耗增加,净光合生产率降低,最终导致植物的盐害〔13〕.盐胁迫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植物呼吸作用: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由呼吸作用提供,细胞受到盐害时,抵抗盐胁迫就需要消耗大量由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植物在积累盐离子的过程中,会合成一些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呼吸过程的中间产物是合成很多有机物质的原料.在盐胁迫下,植物呼吸强度因能量的需求量加大而增强,随着盐胁迫的强度和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对立统一的,盐害对植物的呼吸代谢和光合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14〕.植物受到盐害时,呼吸作用的变化是植物对盐害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之一.1.2.3 盐胁迫对植物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植物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包含一些代谢酶,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因此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植株体内的代谢强度有关〔15〕.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叶片中的相对含水量会有所减少,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减少水分蒸发,从而缓解逆境对植物的伤害〔16〕.杨颖丽等通过研究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的小麦叶片蛋白质质量分数及结构的影响,发现盐胁迫下,耐盐性好的小麦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有所增加,说明耐盐性好的小麦能够通过调节自身代谢,从而适应一定程度的盐分胁迫〔17〕.2.1 渗透胁迫盐胁迫条件下,土壤水势降低,植物根部细胞不能利用水势差吸取水分,甚至当盐分浓度过高时,还会使植物体内水分外渗,造成植物的生理干旱,形成渗透胁迫.土壤盐分过高还会导致植物细胞渗透势增加,气孔导度下降,叶绿体受损,最终影响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18〕.2.2 离子毒害离子毒害过程中,有毒离子会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加,电解质外渗,从而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和失调,Na+含量的增加严重阻碍了植物体内必须离子 K+的运输和吸收,同时导致 HPO缺乏.钾是维持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物质基础,参与多种新陈代谢过程,能够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同时参与同化物的运输、气孔的开闭等生理过程,K+亏缺将严重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失衡,使植株营养失调,生长受抑制,甚至死亡.2.3 细胞膜透性改变外界盐浓度的增加使细胞膜的结构受到破坏,膜的功能改变,细胞内电解质外渗率加大.吕庆等通过研究发现,外界的干旱、洪涝、盐害等逆境因素会导致细胞的膜质通透性增大,从而引起膜脂过氧化,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最终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19〕.细胞膜在植物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它既能使细胞维持相对稳定的胞内环境,又可以接受和传递信息,从而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作为植物在受到胁迫时的原初反应部位,在植物受到盐害时,体内蛋白受到盐分影响,细胞膜质通透性增加,膜质过氧化速度加快,从而损伤了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了植物的生理代谢.植物正常生长时,其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处于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当植物受到干旱、洪涝、盐碱胁迫等逆境条件时,植物细胞内原本稳定的代谢平衡被打破,产生了超氧阴离子(O)、H2O2和HO-,它们启动和加速了膜脂过氧化,从而引起生理失调、代谢紊乱.王聪等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菜用大豆品种进行100mmol·L-1的盐处理,研究其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耐盐品种具有较强的 O和H2O2清除能力,能够有效减少活性氧(ROS)过量积累〔20〕.丙二醛(MDA)是植物受到胁迫时产生膜脂过氧化的主要产物,其含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进而间接的反映膜的受损伤程度,膜透性能够直接反映膜受伤害的程度,而 MDA 能够间接表示膜受损伤状况.李倩等通过研究不同盐浓度处理对燕麦生理特性的影响,发现盐处理后,随着胁迫时间及胁迫浓度的增加,MDA逐渐积累,这表明时间及盐浓度的加大导致膜系统受害程度随之增加〔21〕.2.4 氧化胁迫和代谢紊乱土壤盐分过高会引起植物产生初级的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使植物体内积累大量的活性氧分子和 H2O2,这些活性氧自由基直接或间接的启动膜脂过氧化进程,产生氧化胁迫,破坏膜质完整性,细胞内电解质外渗,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导致一系列的生理代谢紊乱.很多试验结果均能够证明,盐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植物体内各种代谢的抑制程度就越大〔22〕.2.5 蛋白质合成受阻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累积了大量的活性氧,造成膜质过氧化,产生氧化胁迫,导致植物体内各种代谢紊乱,代谢酶失活或变性,最终引起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大量降解〔23〕.耐盐性(salt tolerance)是植物在盐分胁迫下,通过生理代谢来适应或抵抗进入细胞的盐分危害.植物通过吸收外界离子,提高内部的离子浓度,使细胞内部水势低于外界,维持高的膨胀压.但细胞质中高浓度的离子会导致各种障碍,例如前文提到过的离子毒害等.3.1 渗透调节盐分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部细胞不能利用水势差吸取水分从而形成的胁迫,即是渗透胁迫.在盐胁迫下,植物具有自主调节渗透势的能力,这是其耐盐性的最基本特征.主要的渗透调节有两种:一是将大量有害离子累积于液泡内的离子调节;二是在细胞中合成一定数量的氨基酸、脯氨酸、蔗糖等可溶性有机物的有机调节〔24〕.3.2 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离子的区域化作用在高盐环境中,高等植物主要是通过调节细胞内外无机离子的种类和数量,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25〕.由于K+能够调节植物体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而 Na+会影响体内必须离子的运输,并且维持植物体内较高 K+/Na+值,能够缓解细胞受到盐害时 K+亏缺而引发的生长抑制现象〔25〕,因此大多数植物吸收 K+而排斥 Na+.离子的区域化作用是指在盐分胁迫下,植物自身将大部分离子蓄于细胞液泡中来避免离子大量累积对细胞造成损伤,并且,为了调节液泡的渗透压平衡,开始合成蔗糖等有机物,贮藏在液泡中的现象.3.3 改变光合作用途径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多项代谢会发生紊乱和失调,水势下降抑制了植物体内的光合、呼吸、蒸腾等作用.植物耐盐的光合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碳同化途径,由C3途径变为CAM途径,减少失水,增加水分利用率;二是改变代谢途径,由C3途径改变为C4途径,增强光合作用.3.4 活性氧清除机制盐胁迫等逆境环境会诱导产生活性氧,它们引起膜质过氧化,最终造成膜质损伤.植物在受到盐分胁迫时,自身将产生一系列的抗氧化保护物质,它们组成复杂的活性氧清除系统,活性氧清除系统主要分为酶促防御系统和非酶促防御系统〔26,2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均属于酶促防御系统中的保护酶,这些保护酶活性的增强能够有效地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28〕.SOD 是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剂,能够对各种逆境的生理生化反应做出响应,是酶促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杨艳兵等在多个时间段内利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中熟棉品种 N181,研究 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处理一定天数后,在高浓度NaCl(0.3%)胁迫下,棉苗体内SOD、POD大量积累,可以看出,棉花幼苗受到一定程度的胁迫时,会诱导保护酶活性升高,进而增强了棉花幼苗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29〕.张勇等研究了盐碱胁迫下红芪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红芪的SOD、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而从保护酶的活性变化可以看出,在低盐浓度胁迫下,红芪可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来加强自身的耐盐性,但这种能力是很有限的,当盐浓度超出一定范围时,保护酶活性便开始降低.这说明,虽然植物在受到胁迫时能够通过提高其自身保护酶活性来清除有害离子,但也仅是在一定胁迫范围内,超出范围便会导致保护酶活性下降,保护作用大大降低〔30〕.非酶促防御系统主要由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等小分子抗氧化物组成,大多数植物叶绿体中的 H2O2主要依赖于 AsA-GSH 循环系统来清除.AsA 和GSH是非酶促防御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清除活性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1〕.何文亮等用100mmol·L-1的 NaCl处理拟南芥抗坏血酸突变体(vtc-1)和野生型(wt)两个品种,研究盐分胁迫下2个品种的膜质过氧化变化以及抗坏血酸对植物保护的机理,结果显示,两个品种 MDA、H2O2含量均有显著上升,但 vtc-1 的增幅显著大于wt,wt的 SOD、CAT、APX 活性均有所升高,而vtc-1 的 SOD、CAT 活性降低,APX 在24h 后也开始降低,wt的 AsA 含量和GSH/ GSSG比值上升,vtc-1则有所下降,表明植物叶片过氧化作用的减弱有可能是因为抗坏血酸的增加对细胞的抗氧化酶起到了调节作用,从而增强了植物的抗逆能力〔32〕.刘正鲁等测定了100mmol·L-1的 NaCl胁迫下茄子的嫁接苗和自根苗的MDA、H2O2含量以及 APX、GR 活性、AsA、DHA、GSH、GSSG 含量等 AsA-GSH循环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NaCl胁迫下,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的 MDA 和H2O2含量均显著增加,但嫁接苗叶片的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苗,嫁接苗叶片中的APX、GR 活性在NaCl胁迫下有所升高,而自根苗呈下降趋势,胁迫前期,嫁接苗的 AsA、GSH含量以及GSH/GSSG、AsA/DHA 比值上升,GSSG含量下降,自根苗的表现则相反,说明了NaCl胁迫下,嫁接苗较自根苗更耐盐的原因之一是:嫁接苗叶片维持了高效的AsA-GSH 循环,从而有效的抑制了膜质过氧化进程,减轻了盐分对叶片损伤程度〔33〕.〔1〕Malcolm E,SumnerRN.Sodic soils-distribution,properties.Managementand environmentalconsequences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2〕徐恒刚主编.中国盐生植被及盐渍化生态治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朱伟,刘晓静.中国盐碱地改良专利技术发展概述〔J〕.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007.〔4〕Chanan Helen.Synthesisofplantgrowth regulatorsby roots〔J〕.Plant root,1999,163:42-46.〔5〕叶梅荣,刘玉霞.NaCl对吸胀后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2):35-36.〔6〕申玉香,乔海龙,等.几个大麦品种(系)的耐盐性评价〔J〕.核农学报,2009,23(5):752-757.〔7〕樊秀彩,刘崇怀,潘兴,等.水培条件下葡萄砧木对氯化钠的耐性鉴定〔J〕.果树学报,2004,21(2):128-131.〔8〕郭文忠,刘声锋,李丁仁,等.硝酸钙和氯化钠不同浓度对番茄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农艺科学,2003,5(19):29-31.〔9〕FarquharGD.Sharkey TD.Stomatalconductanceand photosynthesis 〔J〕.Annu Rev PlantPhysiol,1982,33:317-345.〔10〕汪贵斌,曹福亮.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落羽杉幼苗的生长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4,40(6):56-62.〔11〕金雅琴,李冬林,丁雨龙,等.盐胁迫对乌桕幼苗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5(1),29-33.〔12〕陈松河,黄全能,郑逢中,等.NaCl胁迫对 3 种竹类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3,34(5),910-914.〔13〕孙庆艳,沈浩.植物的盐害和抗盐性〔J〕.生物学教学,2002,27(11):12-13. 〔14〕杨晓慧,蒋卫杰,魏氓,等.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2):302-305.〔15〕韩巧霞,郭天财,阎凌云,等.土壤质地对小麦旗叶部分生理活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4):639-642.〔16〕于毅,沈雪峰,张明才,等.冠菌素诱导小麦幼苗抗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J〕.麦类作物学报,2011,30(1),139-142.〔17〕杨颖丽,杨宁,王菜,等.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2),29-34.〔18〕刘玉芝,刘佳莹.大棚土壤理化性状综合分析及改良方法〔J〕.北方园艺,1996,(4):35-36.〔19〕吕庆,郑荣梁.干旱及活性氧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与脱脂化〔J〕.中国科学,1996,26(1):26-30.〔20〕王聪,朱月林,杨立飞,等.NaCl胁迫对菜用大豆种子膨大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2,32(2):0297-0305.〔21〕李倩,刘景辉,武俊英,等.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及 Na+、K+吸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6):88-92.〔22〕朱新广,张其德.NaCl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9,16(4):332-338.〔23〕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4〕赵可夫主编.植物抗盐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10. 〔25〕王宝山,赵可夫.NaCl胁迫下玉米黄化苗质外体和共质体 Na+与 Ca+浓度的变化〔J〕.作物学报,1997,23(l):27-33.〔26〕McKersie BD,Leshem Y Y.Stressand stresscoping in cultivated plants 〔J〕.Kluwer Academic,Publishes,Dordreeht,1994.〔27〕NoetorG,FoyerCH.Ascorbateand glutathione:keepingactiveoxygenunder control〔J〕.AnnualReview ofPlantMolecular Biology,1998,49:24-279. 〔28〕赵可夫.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J〕.生物学通报,2002,37(6):7-10. 〔29〕杨艳兵,姜艳丽,尹晓斐,等.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4): 290-294.〔30〕张勇,韩多红,晋玲,等.不同盐碱胁迫对红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036-3040.〔31〕CHENKM,GONGH J,WANGSM.Glutathionemetabolism and environmentalstresses in plant〔J〕.Acta BotBorealOccident Sin,2004,24(6):1119-1130(in Chinese).〔32〕文亮,黄承红,杨颖丽,等.盐胁迫过程中抗坏血酸对植物的保护功能〔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2):2196-2201.〔33〕刘正鲁,朱月林,魏国平,等.NaCl胁迫对茄子嫁接幼苗叶片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代谢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7,27(9):1795-18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不接种 Non-inoculation, +M 接种 Inoculation; ﹡ 接种与不接种处理相比差异达到 5%显著水平 Mean 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noculation and non-inoculation with AM fungi;下同 the same below
而在0.2%NaCl浓度铃期和0.3%NaCl浓度现蕾期和铃期,接种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显 著高于不接种株。 NaCl浓度为0时,接种AM真菌对植株MDA含量影响不大,而在0.1%、0.2%和0.3%NaCl浓 度时,接种株与不接种株相比,叶片MDA含量显著降低的时期分别出现在盛蕾期(7月15日)、 花 期(8月1日)和铃期(9月1日)。说明接种AM 真菌可使体内的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NaCl胁迫下AM真菌对棉花生长和叶片保护酶系统的 影响*
贺学礼1,李英鹏1,2,赵丽莉1
1.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E-mail:xlh3615@
摘 要: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NaCl胁迫条件下AM真菌对棉花生长和叶片保护酶系统的影 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加入0、0.1%、0.2%、0.3%浓度NaCl条件下,NaCl胁迫对AM真菌的 接种效果有显著影响。接种AM真菌提高了棉花根系菌根侵染率,增加了棉株生物产量,以0~ 0.2% NaCl浓度时AM真菌接种效果最好。AM真菌对棉株生理参数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因生 育期和NaCl浓度不同而异,现蕾期和低盐浓度(0~0.1%)下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中高盐 水平(0.2%~0.3%)和生育后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POD、CAT等保护酶活性显著 提高,MDA 含量明显降低;棉株K、Ca、Mg含量因植株部位和盐浓度不同而变化。AM真菌 增强宿主植物的耐盐性可能源于促进宿主根系对土壤矿质元素吸收的直接作用和改善植物 体内离子平衡和生理代谢活动、提高保护酶活性的间接作用。 关键词:NaCl胁迫;AM真菌;生物量;保护酶系统;棉花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生物途径使植物充分适应 盐渍环境,以提高植物在盐渍土壤上的生产力是近年来国内外盐渍土改良的新方向。丛枝菌 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al fungi,简称AM真菌)能够与80%以上的植物建立共生关系,共生 关系的建立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1, 2]。尽管AM真菌与植物在盐渍土环境中 的共生现象早已被发现[3, 4],正常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的接种效应报道较多[5,7],但有关AM真 菌在盐渍环境中与植物共生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本试验设置不同浓度的NaCl处 理,以期探讨AM真菌与棉花生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为生物改良盐碱地及菌根化农业生产 提供依据。
Table 2 Effect of AM fungi on total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contents under NaCl stress NaCl 水平 NaCl levels (%) 0 0.1 0.2 0.3
2.3
AM真菌和NaCl浓度对棉叶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见,NaCl浓度为0~0.1%时,接种AM真菌对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
表3 NaCl 胁迫下 AM 真菌对棉叶可溶性蛋白和 MDA 含量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AM fungi on soluble protein and MDA contents of cotton leaves under NaCl stress NaCl 水平 NaCl levels (%) 0 0.1 0.2 0.3 接种 Inoculation -M +M -M +M -M +M -M +M 01/07 10.08 9.31 9.18 9.75 8.74 9.29 7.54 8.50* 可溶性蛋白 Soluble protein (mg/gFW) 15/07 11.70 12.78 8.06 8.52 7.18 7.64 7.14 7.45 01/08 7.50 7.94 5.54 5.31 4.11 4.54 3.33 3.54 01/09 6.90 7.19 4.19 4.38 1.61 3.35* 1.35 1.62* 01/07 17.34 17.73 18.31 17.50 19.77 21.52 20.52 31.76 丙二醛MDA (mg/gFW) 15/07 19.70 21.20 23.22 19.77 28.20 31.33 46.04 37.64* 01/08 26.34 31.40 31.03 28.93 35.18 59.15 51.88 41.70* 01/09 43.97 46.30 57.70 63.63 84.00 71.56* 95.41 79.66
-2-
2.2
AM 真菌和NaCl浓度对棉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NaCl浓度为0时,花期接种株与不接种株相比,叶片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
了23.2%和24.1%,均达到显著水平(表2)。 随着NaCl浓度增加,接种株与不接种株叶片叶绿素含 量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现蕾期和盛蕾期降低,花期升高;NaCl浓度为0.1%~0.2% 时, 接种株与不接种株在各生育期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 NaCl浓度为0.3%时, 现 蕾期接种株叶片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株。说明NaCl胁迫下接种AM 真菌能够提高棉株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表2 NaCl 胁迫下 AM 真菌对棉叶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总叶绿素 接种 Inoculation -M +M -M +M -M +M -M +M 01/07 1.35 1.40 1.21 1.27 1.22 1.30 1.03 1.17* Total chorphyll (mg/gFW) 15/07 1.74 1.83 1.77 1.74 1.62 1.66 1.62 1.69 15/08 1.42 1.75× 1.46 1.52 1.42 1.56 1.60 1.67 01/07 0.372 0.375 0.349 0.365 0.364 0.383 0.308 0.351* 类胡萝卜素 Caroenoid (mg/gFW) 15/07 0.294 0.289 0.286 0.291 0.277 0.288 0.284 0.293 15/08 0.236 0.293× 0.265 0.276 0.286 0.297 0.288 0.291
1
1.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土壤采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站耕作层(0~20cm),装盆前过筛混匀。土壤有机质
11.5g/kg、碱解氮47.8mg/kg、速效磷8.1mg/kg、速效钾172mg/kg、pH(H2O)7.83、CaCO3 58.4 g/kg。供试植物为陆地红心棉花。供试AM真菌为Glomus mosseae(由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 究所提供)和Glomus caledonium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提供)。 接种剂是两种AM真菌 分别经黑麦草扩大繁殖后获得含有孢子、菌丝和侵染根段根际土的等量混合物。 试验容器为24cm×30cm×30cm的塑料桶, 每桶装土10kg。接种处理每桶穴施菌剂100g, 对照处理每桶加等量灭菌菌剂。2002年4月27日进行播种,5月5日出苗,5月25日定下生相一致 两片真叶的棉苗2株,成活后留苗1株。生长期间,温室常规管理,不定期防虫,松土,7月15日打 顶。在打顶前测定常规生长量指标,并在现蕾期(7月1日)、盛蕾期(7月15日)、花期(8月13日) 和铃期(9月1日)分别测定棉株的生理生化指标,10月12日收获,测定生物产量,各指标均重复6 次。
表 1 NaCl 胁迫下接种 AM 真菌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AM fungi on growth of cotton plant under NaCl stress NaCl 水平 NaCl levels (%) 0 接种 Inculation -M +M 0.1 -M +M 0.2 -M +M 0.3 -M +M 株高 Plant height (cm) 28.2 31.1﹡ 28.1 27.9 25.6 26.4 26.3 26.6 每株叶片数 Leaf number (No./plant) 15/07 9.3 10.0 9.3 8.8 7.5 7.8 7.8 8.0 茎粗 Shoot count (cm) 0.4 0.42 0.38 0.42﹡ 0.35 0.35 0.34 0.35 每株果枝 Fruit shoots (No./plant) 13/08 4.0 3.5 3.3 3.8﹡ 3.0 3.3 2.5 2.8﹡ 每株铃数 Bells (No./plant) 4.3 5.5﹡ 2.3 4.5﹡ 1.8 2.8﹡ 1.5 2.5﹡ 侵染率 Infection rate (%) 12/10 22.4 56.8﹡ 31.5 62.3﹡ 23.3 54.6﹡ 12.5 50.7﹡
2
2.1
结果与分析
AM真菌和NaCl浓度对棉花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见,接种AM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棉花根系菌根侵染率。NaCl浓度为0时,与不接种
植株相比,接种处理的株高和单株铃数显著提高,分别增加了10.3%(7月15日)和27.8%(8月13 日)。 随着NaCl浓度增加,盐胁迫严重抑制了不接种株的生长发育,而对接种植株的作用因盐浓 度不同而异。与同水平的不接种植株相比,NaCl浓度0.1%时AM真菌能显著提高棉花茎粗、 果枝数和单株铃数,分别增加了10.5%、15.4%和95.6%;0.2%~0.3% NaCl浓度时接种植株的 果枝数和铃数增加明显。说明接种AM真菌能够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形态学指标的抑制作用, 促进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