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植物活性成分

合集下载

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抗菌活性研究

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抗菌活性研究

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抗菌活性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疾病并不需要过多的药物治疗,而是可以通过天然植物提取物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些植物活性成分是从各种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医疗和保健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抗菌活性研究。

一、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植物活性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因此,首先需要选取具有一定医疗和保健价值的天然植物,如白芷、薄荷等,然后对其进行提取。

提取方式包括水、醇、醚和酸等多种方法。

其中,水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白芷提取物的制备,可以采用水提取法。

将白芷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再过滤,收集过滤液,然后挥发水分得到白芷精油。

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并且能够得到相对纯净的提取物。

二、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植物活性成分一般是混合的化合物,需要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有:分配、层析、色谱、微波萃取等。

其中,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以白芷为例,白芷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名为“白芷醇”的化合物。

以色谱法对这种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可以得到纯度高达90%以上的白芷醇。

三、植物活性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植物活性成分具有一定抗菌活性,其中的化合物可以用来制备抗菌药物、保健食品等。

采用标准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可以对植物活性成分的抗菌活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以薄荷和白芷为例,研究发现,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细菌抑制圈试验表明,薄荷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白芷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呈现出中等的抑菌活性。

四、总结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选取具有一定医疗和保健价值的天然植物,然后对其进行提取和分离,最后研究其抗菌活性,可以得到适合制备抗菌药物、保健食品等的植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需要对这些植物活性成分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如毒理学测试、临床疗效试验等,以确定其是否适合作为药物或保健品使用。

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与开发

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与开发

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与开发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在其生命过程中会分泌出各种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其中很多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植物活性成分,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生存的必需物质,也是植物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能够用于医学、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因此研究和开发植物活性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活性成分可以对人体产生多种有益影响。

比如,茶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对人体的兴奋作用被广泛认可;芦荟的黄酮类成分具有祛痘、美白的功效;罗汉果中的龙脑香醇则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中药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等等。

在医学领域,植物活性成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中药和现代药物都源于植物活性成分的发掘和研究。

比如,青蒿素是一种从青蒿中提取的抗疟药物,是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之一;多西环素是一种由土霉素发展而来的抗生素,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多种疾病;而阿司匹林就是从柳树皮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起到了镇痛、降热的作用。

除了药物领域外,植物活性成分还可以用于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皮肤上的很多问题,比如痤疮、色斑等,都可以通过一些植物成分进行改善。

例如,茶多酚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作用的化学物质,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衰老的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此外,多种油脂、果汁、蔬菜、酒类等日常食品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植物活性成分。

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虽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研究工作并不简单。

首先,由于植物活性成分种类繁多,研究成本较高;其次,植物成分在不同环境和不同生长阶段下的含量会有所不同,因此提取技术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再者,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方式和分离纯化方法也需要根据化学特点进行选择。

最后,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研究人员还需要对植物活性成分的效果进行临床和生产实践的验证。

在研究和开发植物活性成分时,我们需要对植物生理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这些成分的生物学和药理学特点,以及与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功能性食品学第四章第六节 改善抑郁症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学第四章第六节 改善抑郁症功能性食品
谈及自己现在身体状况,崔永元坦言精神状态还算比较乐观,谈及失眠,他说:“我创下的最高纪录,就是从头一天晚上9点就躺在床上开始看书,然后把这本书看完开始看电视,电视看到出雪花,看到早间新闻,直到早上9点,我确实快崩溃了,然后我就吃了大概3倍量的安眠药,到早上9点多勉勉强强地睡着了。”长期的失眠、抑郁,崔永元承认自己的个性也随之改变,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比较极端,“抑郁症的患者基本上都比较偏激,认死理、一根筋到底,那是肯定的,因为这是他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
第六节改善抑郁症功能性食品
十一年记者生涯,十年主持人经历,使崔永元成为中国电视行业的名嘴。追求完美,让崔永元对自己很苛刻,而观众对《实话实说》冀望过高的心理需求,造成了崔永元身心的疲惫,特别是为节目不能满足观众出彩的需求而忧虑,让崔永元在完成轻松幽默风趣的主持之后,却承受着心理抑郁和严重失眠的双重折磨和摧残。
10.其它。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有激越、焦虑、性欲低下、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一份心理测试测出你是否有抑郁症
本方法可适用于
具有忧郁情绪障碍的成年。
按照过去一星期内您的实际情况或感觉,在适当的格子内划一“√”,分别为:
没有或几乎没有(出现这类情况不超过一天)
少有(1~2天内有)
常有(3~4天有)
几乎一直有(5~7天有)
3.疲劳感,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倦,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4.睡眠障碍。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故称为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伴有焦虑症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恶梦多,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称为“多睡性抑郁”。

植物药理学中的植物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

植物药理学中的植物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

植物药理学中的植物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植物药理学是研究植物药物的起源、化学成分以及其对生物体药理作用的学科。

而植物药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的药理作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药理学中的植物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相关内容。

一、植物活性成分的定义与分类植物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是指具备一定药理活性的植物化学物质,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霉菌素、甾醇、挥发油等。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并进一步用于制备药物。

二、植物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1. 生物碱生物碱是植物药物中常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比如罂粟碱可以作为镇痛剂使用,洋金花碱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2.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消炎、抗肿瘤等作用,对心脏、肝脏等脏器有保护作用。

例如,大黄素可以用于治疗炎症和代谢性疾病,而芦丁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3. 多糖多糖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在植物药物中广泛存在。

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例如,灵芝多糖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芦荟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4. 霉菌素霉菌素是植物药物中的一类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例如,红霉素可以作为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青霉素则被广泛用于抗菌治疗。

5. 甾醇甾醇是植物药物中的一类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等功效。

比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葛根素可以降低血脂。

6. 挥发油挥发油是植物药物中常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驱虫、兴奋中枢神经等作用。

例如,薄荷中的薄荷醇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檀香油可以用于舒缓精神压力。

三、植物药物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植物药物由于其来源广泛、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等特点,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

植物药理学的研究对于发现新的植物活性成分、解析其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开发新的药物非常重要。

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进一步探究植物活性成分与疾病的关联,在药理学水平上实现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降低血脂含量 抑制LDL的氧化 抑制血小板聚集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 抑制炎症反应
【食物来源】

主要有绿茶、各种有色水果及蔬菜、大豆、 巧克力、药食两用植物等。
【摄入量】

不同人群每日摄入量20~70 mg。
【生物学作用】



抗氧化作用 抗肿瘤作用 保护心血管作用 抑制炎症反应 抗微生物作用 其他作用:抗突变、抗衰老、增强免疫、抗辐射、
雌激素样作用
抗氧化作用


黄酮和黄酮醇类:槲皮素、芦丁、黄芩素 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甘草素和小水飞蓟素 黄烷醇类: 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类:大豆苷、染料木素和葛根素 双黄酮类:银杏黄酮、异银杏素 花色素类:葡萄皮红、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 查尔酮类:异甘草素、红花苷 其他:黄烷类、山黄酮类、二氢查耳酮等
类胡萝卜素多酚黄酮类植物雌激素蛋白酶抑制剂有机硫化物等多酚在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上最高茶多酚明显降低抽烟者的dna氧化性损伤类胡萝卜素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皂甙有机硫化物植酸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蒜素具有抗微生物作用芥子油甙的代谢产物有抗微生物活性水芹金莲花辣根混合食用治疗尿路感染浆果如树莓蓝莓可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皂甙在肠内与初级胆酸结合形成微团减少胆酸吸收多酚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胆酸减低血中胆固醇浓度植物固醇去的小肠内胆固醇减少吸收生育三烯酚白藜芦醇可抑制hmgcoa还原酶降低胆固醇合成调节血压血糖和血凝以及抑制炎症等作用叶黄素在维持视网膜黄斑功能发挥重要作用植酸具有较强的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在类胡萝卜素中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课程讲解》-02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课程讲解》-02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物活性成分(自学)
小结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活性
植物化学物 抗癌 抗氧化 免疫调节 抗微生物 降胆固醇 其他
类胡萝卜素 十 十

视觉
植物固醇



抗炎
皂甙
十十



血栓
芥子油甙
十 双向 十

抗炎
多酚/黄酮 十 十

保心等
蛋白酶抑制剂 十 十

保心等
单萜类
十十

镇痛等
植物雌激素 十 十
保心等
有机硫
十十


代谢
Ⅰ相代谢(如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催化的羟基化和去甲基化) Ⅱ相代谢(如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结合及甲基化反应等)
排泄
尿道和胆道排泄,主要是以代谢物的形式
【分类】
• 类胡萝卜素 • 植物固醇 • 皂苷类化合物 • 芥子油苷 • 多酚类化合物 • 蛋白酶抑制剂
• 单萜类 • 植物雌激素 • 有机硫化物 • 植酸 • 其他动物性来源的食
二、生物学作用 (一)降低胆固醇作用 (二)抗癌作用 (三)调节免疫功能 (四)其他作用
第四节 皂苷类化合物
一、结构与分类
根据皂苷元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 甾体皂苷 • 三萜皂苷
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最多见,如大豆皂苷
• 较常见的有大豆皂苷、人参皂苷、三七 皂苷、绞股蓝皂苷、薯蓣皂苷等。
食物来源 • 广泛存在于植物茎、叶和根中。
• 甾体皂苷:薯蓣科和百合科 • 三萜皂苷:豆科、石竹科、桔梗科、
五加科
摄入量 • 平均每日膳食摄入约10mg。 • 食用豆类食物较多的可达200mg以上。

第二章第六节植物活性成分

第二章第六节植物活性成分

第六节植物活性成分概述:200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肯定了水果蔬菜对一些慢性疾病的预防作用。

包括葱属蔬菜、胡萝卜、绿叶蔬菜、番茄以及柑桔类水果等。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可有效预防退行性疾病,使心脏病、中风和某些肿瘤的发物率降低。

些外,药食两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大多数具有不同强度的抗氧化、抗菌和免疫调节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具有一定功效。

因此,有关植物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二十八醇(自学)二、植物甾醇1.结构与分类:2.生理功能①抗炎作用、退热作用机理:类似氢化可的松的消炎作用和阿斯匹林的解热镇痛作用。

优点:无致溃疡性,而临床应用的抗炎药都有致溃疡性。

②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的含量机理:抑制肠道对胆的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异化在肝脏内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

3、应用情况:①谷维素(阿魏酸与β-谷甾醇相结合的酯)作为植物神经调节药物作为降血脂食品护肤生发,机理:植物甾醇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保持皮肤表面的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的炎症,防止皮肤老化等。

②β-谷甾醇抗炎镇痛药物:如牙周宁。

治疗前列腺增生:美洲蒲葵(主要药效物质为β-谷甾醇)降胆固醇保健食品:欧州和澳大利亚开发出降胆固醇的人造奶油、片剂、咀嚼片,阿根廷推出一种降胆固醇奶。

美容护肤产品:面膜、保湿霜、浴液、洗发液。

4.安全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均无问题。

其它如抗原性、变异原性试验均无异常。

你知道吗?《书剑恩仇录》里的香香公主,天生喜欢吃草原里的花卉,所以她成了金庸小说中最漂亮、最好闻的女人。

据科研机构测定,鲜花含有22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并含有维生素A、B、C及铁、镁、钾、锌等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药用和保健功能,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如菊花能安肠胃、利血气;金银花清热解毒、养血止渴;茉莉花长发养肌;梨花清热化痰;栀子花清肺凉血;玫瑰花活血理气,驻人容颜;芍药花能行血中气;月季花能消肿疗疮。

食品中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食品中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食品中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食物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而植物活性成分则是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很多植物都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分离和鉴定食品中的植物活性成分变得尤为重要。

一、植物活性成分的定义和分类植物活性成分是指植物中具有一定的功效,可以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方式,植物活性成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酚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等。

二、分离植物活性成分的方法分离食品中的植物活性成分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萃取、色谱层析、质谱分析等。

首先,研究人员会选择适当的溶剂对食品进行萃取,以提取出植物中的有益成分。

然后,通过色谱层析的方法,将提取物中的复杂化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成分。

最后,通过质谱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目标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其种类和含量。

三、鉴定植物活性成分的技术手段鉴定食品中的植物活性成分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在分析过程中,技术手段的选择非常关键。

常见的鉴定技术包括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质谱分析等。

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快速鉴定方法,它通过检测样品中吸收和发射的红外辐射来确定样品的分子结构。

这种分析方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破坏性处理,能够快速获得准确的结果。

核磁共振分析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鉴定方法,它通过检测样品中原子核的共振信号来获得样品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这种分析方法对样品的要求较高,需要非常纯净的样品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质谱分析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鉴定方法,它通过测量样品中各种化合物的质荷比来确定样品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得到非常详细的样品信息。

四、植物活性成分的应用前景食品中的植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中的功能成分。

植物活性成分作为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并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研究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研究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研究植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植物一直扮演着食物、药品、建筑材料等多种角色。

而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则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医学、保健品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研究。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的方法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是对于这些精髓化学物质的寻找、提取和加工的过程。

其中,很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体现了已有文献报道的药物、食品等品种的成分,包括传统的提取、溶液挥发、冷水浸提、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高温高压处理等加工技术都可以被用于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水煮、蒸饭、油炸、水浸醇沉渣法等。

由于这些方法所得出来的物质比较“粗”,其中植物活性成分的纯度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提取速率加快,更重要的是确保提取过程中活性物质的纯度、活性和稳定性。

当然,提取精度和质量仍然是依据药理学测试对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多方面的检验。

植物活性成分研究的进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研究人员已经在很多品种中分离出了含有各种活性物质的化学分子。

这些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医学等领域。

这些活性成分的研究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具有技术含量和成本的一项研究工作。

当前的研究发现,植物活性物质恰恰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健康问题。

牡蛎、白芷、蒲公英等植物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比如,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绿茶,因其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已经为我们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提供了很多健康保障。

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植物多糖的研究。

这些物质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食品等领域。

除此之外,相关学者还在植物性钙、叶黄素、花色素等领域开展着研究。

植物活性成分的应用前景植物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其中广泛的植物成分和活性成分已经被永久地记录在了历史中。

从英国人在太平洋上的第一次航行中开始,我们需要对海员身体状况的照顾,到现在一系列对植物二次开发的医药、保健品等行业的百年传承,植物活性成分也在女性健康、提高体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植物活性成分

植物活性成分

植物甾醇(Phytosterol) 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主要有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 植物甾醇主要有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 功能: 功能: 抗炎作用; 抗炎作用; 抑制胆固醇吸收、生物合成、并促进其异化。 抑制胆固醇吸收、生物合成、并促进其异化。 阿魏酸与植物甾醇形成的酯称为谷维素 (Oryzanol),主要来源于米糠油、胚芽油等 ,主要来源于米糠油、 谷物油,我国作为医药品。 谷物油,我国作为医药品。主要生理功能为 降血脂、肝脂和胆固醇。 降血脂、肝脂和胆固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 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是指基本骨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戊二烯单 元组成的、具有(C5H8)n通式的一类烃类化合物。 元组成的、具有 通式的一类烃类化合物。 通式的一类烃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 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四萜及多 萜等6大类 大类。 萜等 大类。 单萜,如香芹酮、 苎烯 柠檬醛和薄荷醛等, 苎烯、 单萜,如香芹酮、d-苎烯、柠檬醛和薄荷醛等,具有杀 祛痰、利尿、镇静、解痉、健胃等功能。 菌、祛痰、利尿、镇静、解痉、健胃等功能。 倍半萜中菊薁有消炎作用;没药醇有解痉作用。 倍半萜中菊薁有消炎作用;没药醇有解痉作用。 二萜如罗汉松内酯、雷公藤内酯可抗肿瘤。 二萜如罗汉松内酯、雷公藤内酯可抗肿瘤。 三萜如鲨鱼肝中角鲨烯可转化为胆固醇;葫芦苦素B抗 三萜如鲨鱼肝中角鲨烯可转化为胆固醇;葫芦苦素 抗 炎症和抗肿瘤。 炎症和抗肿瘤。 柠檬苦素为三萜衍生物,味苦, 柠檬苦素为三萜衍生物,味苦,可诱发谷胱甘肽硫转移 抑制苯并芘诱导肺癌。 酶(GST)抑制苯并芘诱导肺癌。 抑制苯并芘诱导肺癌
香豆素和木脂素 (Coumarin and Lignan)

活性多糖

活性多糖

壳聚糖 (Chitosan)
甲壳素脱除乙酰基后的产物,即由N-氨基葡萄糖单体通过β (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线性多糖,是常见的粘多糖。
■ 壳聚糖难被人体胃肠消化吸收,当人把它们摄入体内后, 它们可与相当于自身质量许多倍的甘油三酯、脂肪酸、胆 汁酸和胆固醇等脂类化合物生成络合物,该络合物不被胃 酸水解,不被消化系统吸收;还具有非常爽口的甜味和调 解血压、消除脂肪肝、降低胆固醇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而且还具有提高食品的保水性及水分调节作用,可作为糖 尿病和肥胖病的保健食品添加剂。

甜度为蔗糖的0.3-0.6倍。既保持了蔗糖的纯正甜味性质, 又比蔗糖甜味清爽。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 促进钙的吸收,调节血脂,免疫调节,抗龋齿等保健功能 的新型甜味剂,已在乳制品、乳酸菌饮料、固体饮料、糖 果、饼干、面包、果冻、泠饮等多种食品中应用。
6. 低聚木糖
低聚木糖又称木寡糖,是由2-7个木糖分子以β -1,4 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功能性聚合糖。与通常人们所用的大豆 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活性。其双歧因 子功能是其它聚合糖类的10-20倍。
C. 抗突变作用
D. 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虫草多糖—心律失常 灵芝多糖—心血管系统调节 E. 抗病毒作用 爱滋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HSV-1, HSV-2)、巨细胞病毒(CMV)、流感病毒等。
F. 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 化的活性、可起到保护生物膜和延缓衰老。
(二)低聚糖的具体产品
1. 异麦芽酮糖 (Isomaltulose) 2. 乳酮糖 (Lactulose) 3. 大豆低聚糖(Soybean Oligodaccharide) 4.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de) 5. 低聚乳果糖 (Lactosucrose) 6. 低聚木糖 7. 低聚半乳糖 8. 低聚异麦芽糖

食物中的活性成分

食物中的活性成分
代谢: Ⅰ相代谢(如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催化的羟基化和 去甲基化) Ⅱ相代谢(如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结合及甲基化反应等)
排泄:尿道和胆道排泄,主要是以代谢物的形式
第一节 多酚类化合物
概述
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具有多个羟基酚类植物成分的 总称,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元酚结构,主要通 过莽草酸和丙二酸途径合成。
3、4,4’ -二甲基甾醇,如环木菠萝醇、环木菠萝烯醇、 2, 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
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不 同植物种类其含量不同
植物油及含油食品是植物甾醇的主要天然来源,其次是谷物、 谷物制品及坚果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1、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 2、防治前列腺疾病 3、作为抗癌物质 4、类激素功能 5、其它作用:抗炎作用,免疫调节,调节生长,抗病
植酸
植酸(盐)——广泛存在于植物果实及子
粒中,是植物籽实中肌醇和磷酸的基本贮存形式。

植酸磷占植物总磷量的60%~90%,其中芝麻饼和米
糠中植酸含量最高。

豆类籽实中的植酸分布于整个种子的蛋白质络合物
中。因此 ,在谷物加工副产品和油产饼粕中植酸的
含量高 ,谷物和豆类籽实中含量相对较低。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
植酸的营养作用
1、很好的保鲜作用(作为绿色天然无毒防腐保鲜 剂)
2、优秀的抗氧化性能(提高面类食品和食用油的 存放保持时间)
3、良好的风味(饮料中加入植酸,可达到快速解 渴的目的,并改善口感)
硫代葡萄糖苷
硫代葡萄糖苷是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类含氮次级化合物,广泛分 布在高等植物、海绵体、红藻类等450种生物中,其中以十字花科 植物如拟南芥、花椰菜、青花菜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最高。尽 管此类物质在整个植物中都有分布,但它在种子中的含量通常最 为丰富。

食品中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应用

食品中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应用

食品中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当下热门的话题。

植物活性成分是指植物中具有一定药理活性或保健作用的化学物质。

在食品领域,提取和应用植物活性成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一、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1.传统提取法传统的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法包括水煎法、浸泡法和温醇提取法。

水煎法是将植物材料放入水中加热煮沸,使活性成分溶解于水中,然后通过蒸馏或浓缩得到提取液。

浸泡法是将植物材料浸泡在易溶解活性成分的溶剂中,让活性成分自然溶解,然后通过过滤得到提取液。

温醇提取法是将植物材料放入醇类溶剂中,在温暖环境下进行提取。

这些传统提取法简单易行,但提取效果相对较差。

2.现代技术提取法现代技术提取法包括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辐射作用和冲击作用,加速活性成分从植物材料中释放,并加速活性成分进入溶剂的过程。

微波提取法是利用微波能量对植物材料进行加热,使活性成分迅速溶解于溶剂中。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对植物材料进行提取,超临界流体具有低粘度、高扩散性、低表面张力等特性,在提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这些现代技术提取法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时间和能源消耗,并保留更多的活性成分。

二、植物活性成分在食品中的应用1.抗氧化剂植物活性成分中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多酚类、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它们可以在食品中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延缓食品的衰老和变质。

2.抗菌剂植物活性成分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

例如,茶多酚可以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净化肠道环境。

将茶多酚添加到食品中,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还可以保护人们的肠道健康。

3.天然色素植物活性成分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天然色素的性质,可以用于食品的着色。

功能性脂类

功能性脂类

蛋白质
2.参与人体细胞构成,是其组成成分。
3.脂类衍生物如前列腺素能刺激平滑肌收缩,在细胞内起脂调类节作用。 4.在血浆中的运输情况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如糖尿病、胰腺
炎和甲状腺机能低下等疾病与血浆脂类异常有关。
5.体内储存过量脂类将导致肥胖。
食物中产能的三大营养素
6.脂类代谢异常,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功能性脂类;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矿物元素; 植物活性成分;益生菌。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课件共24页
第二章 功能因子
01 第一节 功能性脂类 02 第二节 膳食纤维 03 第三节 活性多糖 04 第四节 功能性甜味剂 05 第五节 活性氨基酸、
活性肽和活性蛋白质
06 第六节 益生菌 07 第七节 自由基清除剂 08 第八节 活性矿物元素 09 第九节 植物活性成分 10 第十节 维生素和维生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课件共24页
脂类
• 我国推荐脂肪供给能量占总能量的20%30%为宜,其中饱和脂肪占10%,多不饱 和脂肪占10%,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mg/d 以内。
• 以前,我国居民膳食中脂肪所占比例较低, 由脂肪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7%-20%; 现今,城镇居民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 30%以上。
• 按分子结构组成,分为两大类: • 甘油醇磷脂 • 神经氨基醇磷脂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课件共24页
• 磷脂的生理功效: • 1.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 2.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 • 3.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出现脂肪肝 • 4.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课件共24页
01第一节功能性脂类第二节膳食纤维第三节活性多糖第四节功能性甜味剂第五节活性氨基酸活性肽和活性蛋白质第六节益生菌第七节自由基清除剂第八节活性矿物元素第九节植物活性成分0203040506070809第十节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10脂类在人体膳食中地位重要

植物活性成分辞典

植物活性成分辞典

植物活性成分辞典1 胡萝卜类植物活性成分胡萝卜类植物是常见的野蔬菜,其中种类有胡萝卜、萝卜、紫萝卜、芹菜(韭菜)等等。

植物活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植物品种、地理位置、植物生长发育阶段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

胡萝卜类植物活性成分主要有胡萝卜素、影蓝色素(前草莓素)、过氧化物酶(POD)、芸类醇、脱水苹果酸(DAP)等;2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类植物所含的主要植物活性成分,又分为α、β、γ和δ四个类别,分别对应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δ-胡萝卜素。

属于类胡萝卜素营养素,能够有效提升机体免疫力,阻止细菌侵染,促进分泌胃酸,加强肝脏的排毒功能,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等多项功能。

3 影蓝色素影蓝色素(前草莓素)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的植物类活性物质。

它可以帮助抵御自由基的侵害,延缓机体衰老,抑制脂质过氧化,减缓血管硬化,有效增强体内血清素活性,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力,净化通乳外供喂恩血液,使肝脏更恢复健康。

4 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酶(POD)是一类蛋白质酶,可催化多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

其中,POD在胡萝卜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抑制酒精糖蛋白降解,防止过氧化损伤,保护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对璧须草、白菜卷、菌属枯萎病、真菌病、青枯病等病虫害的抗性。

5 芸类醇芸类醇是一组包含二苯基类氢化合物的有机化合物,主要从木兰、柠檬香草、胡萝卜类植物等多种植物中提取。

它是一种抗炎性活性成分,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少肿瘤发生、增加康复机率等,且对普通感染有明显的抗感染活性。

6 脱水苹果酸(DAP)脱水苹果酸(DAP)是一种天然的维生素类物质,主要由有机酸和氨基酸构成。

胡萝卜类植物中含量较高,也是胡萝卜类植物活性成分中重要的一种。

DAP具有调节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调节脂代谢、改善糖代谢、促进消化、减少炎症等多种功效,有助于延缓衰老,改善机体血液健康,对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作用。

植物活性成分课件

植物活性成分课件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如高渗透能力和低粘度等 ,将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萃取出来。
方法
将植物材料与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混合,经过高 压、低温等条件,将活性成分萃取出来。
特点
提取效率高,周期短,但设备成本高,需要高压条件。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原理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使植物中的细胞破碎,从而释放出活性 成分。
香料和香水
一些植物活性成分具有特殊的香气,可以用于香 料和香水制造。
环境领域
生态保护
植物活性成分可以用于生态保护领域,如植物修复剂、植物农药等,治理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
园林绿化
植物活性成分可以用于园林绿化领域,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等,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平衡。
03
植物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法规与政策影响
法规不断完善
各国政府对植物活性成分的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保障产品的 质量和安全。
政策支持
政府对植物活性成分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产业的 发展和创新。
注册与审批流程
植物活性成分的注册和审批流程不断优化,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 。
06
植物活性成分的未来研究方 向
新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 2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确保植物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保障人类对植物活性成分的需求。
生态农业的发展
推广生态农业,促进植物资源的生态平衡和可 持续发展,提高植物活性成分的质量和产量。
3
绿色技术的推广
积极推广绿色技术,如有机种植、生物防治等 ,降低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成本,实现绿色可 持续发展。
光谱分析法
01

植物药理学研究植物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理效应的学科

植物药理学研究植物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理效应的学科

植物药理学研究植物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理效应的学科植物药理学是一门研究植物中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理效应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植物药物的兴趣日益增加,植物药理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认识和重视。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药理学,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成分在人体内的作用方式,并发掘植物药物中的潜力。

1. 植物活性成分的发现通过对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具有药理活性的植物化合物。

这些植物化合物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提取和分离出来,例如溶剂提取、超声提取和萃取等。

通过对这些活性成分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2. 活性成分的吸收和代谢一旦植物活性成分进入人体内,它们需要被吸收和代谢才能发挥药理效应。

由于活性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吸收和代谢方式也各不相同。

一些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口服、皮肤渗透等方式被人体吸收,然后通过肝脏代谢变得更容易排出体外。

3. 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活性成分在人体内通过与特定的靶点相互作用来发挥药理效应。

这些靶点可能是特定的蛋白质、酶或细胞膜上的受体。

通过与这些靶点的相互作用,植物活性成分可以调节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过程,从而产生药理效应。

例如,一些植物活性成分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特定的酶活性,从而阻断病理过程或促进治疗效果。

4. 药理效应和适应症植物药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确定活性成分的药理效应和适应症。

通过临床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科学家们可以评估植物活性成分的疗效和安全性,确定其在治疗特定疾病方面的潜力。

这些研究为开发新的植物药物和药物疗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5. 植物药物的开发和利用基于对植物药理学研究的深入了解,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植物药物。

这些植物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慢性炎症等。

同时,借助现代技术的进步,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手段来生产和改良植物活性成分,提高其药理活性和药物效果。

总之,植物药理学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植物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生物碱多具有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 •吗啡、延胡索乙素具有镇痛作用; •阿托品具有解痉作用; •小檗碱、苦参生物碱、蝙蝠葛碱有抗菌消炎 作用; •利血平有降血压作用; •麻黄碱有止咳平喘作用; •奎宁有抗疟作用;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喜树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三尖杉碱、 紫杉醇等有不同程度的抗癌作用等。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5.解痉作用 异甘草素、大豆素等解除平滑肌痉挛; 大豆苷、葛根黄素等葛根黄酮类可缓解高血 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杜鹃素、川陈皮素、槲皮素、山柰酚、芫花 素、羟基芫花素等还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 6.雌性激素样作用 大豆素等异黄酮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 能是因为它们与己烯雌酚结构类似。
1、黄酮及其苷类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2、常见的黄酮醇及其苷类有山柰酚、槲皮素、 杨梅素、芦丁等
OH
HO O OH OH O OH
HO
O OR
OH
山柰酚
OH HO O OH OH OH OH
OH
O
杨梅素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O
槲皮素 芦丁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二、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大
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而且生 理活性多种多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研究进展很快(总数达到4000个)。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6、二氢异黄酮类具有异黄酮的2、3位被氢 化的基本母核
RO O
O O
O O O
O
O
OCH3 OCH3
紫檀素 R=CH3 三叶豆紫檀苷 R=glc 高丽槐素 R=H
鱼藤酮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5、异黄酮类母核为3-苯基色原酮的结构,即B 环连接在C环的3位上
R1 R2O O OR3
大豆素 O 大豆苷 葛根素 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 葛根素木糖苷
R1=R2=R3=H R1=R3=H R2=glc R2=R3=H R1=glc R1=H R2=R3=glc R1=glc R2=xyl R3=H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7.泻下作用 如中药营实中的营实苷A有致泻作用。 8. 清除人体自由基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易氧化成醌类 而提供氢离子,故有显著的抗氧特点。 另外还有降血脂、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 抗癌、抗突变等作用。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生物活性 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性质各异, 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其中不少化合 物是常见的一些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较 为重要的生物活性。 •芍药苷是芍药(Paeonia albiflora)根中的 蒎烷单萜苷,在芍药中还有白芍药苷、新芍 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结构类似的苷,多具 有镇静、镇痛、抗炎活性。
N H
H O
马钱子碱 R1=R2=OCH3
N+
黄连碱
O O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性状 •形态:多呈结晶状态,有一定熔点; 有的呈液态(小分子、无氧或氧呈酯键---菸碱、 槟榔碱); 个别小分子固体生物碱有挥发性---麻黄碱; 升华性 ---咖啡因 、川嗪。 •颜色:大多无色。小檗碱呈黄色、具黄绿色 荧光;血根碱呈红色(共轭体系)。 •气味:苦;个别具甜味(甜菜碱)。 •旋光性:大多有旋光(不对称碳原子或不对 称中心),且多呈左旋性。
R1 HO O
+
OH OH R2
OH 矢车菊苷元 R1=OH R2=H 飞燕草苷元 R1=R2=OH 天竺葵苷元 R1=R2=H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芦丁、橙皮苷等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通透 芦丁:是从我国独有的国槐的花蕾中提取的 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 植物药,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异常通透性和 疗剂; 脆性的作用,是心脑血管保护药,是国内治 扩冠作用:芦丁、槲皮素、葛根素、人工合 疗心脑血管疾病制剂的主要成分,国外还大 成的立可定; 量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的生产当中。 降血脂及胆固醇:木樨草素。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常见的生物碱
O
H HO
H N
CH2 O H
H3C CH3
MeO N MeO
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碱
大叶千里光碱
MeO OMe
N
槟榔碱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H
R1
O
N H
+ OH N
小檗碱
O O
OMe OMe
R2
O
4、二氢黄酮醇类是黄酮醇类的2、3位被氢化的 黄酮类化合物,而且常与相应的黄酮醇共存于 同一植物中
HO OH HO O OH OH O
OH
HO OH OH
O OH O
OH
二氢槲皮素
glc O
二氢桑色素
OH OH
O
黄柏素-7-O-葡萄糖苷
OH
O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异戊二烯 甲戊二羟酸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分类: 目前仍沿用经典的异戊二烯法则(isoprene rule),按异戊二烯单位的多少进行分类。 •含有一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称为半萜 •含有两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称为单萜 •含有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称为倍半萜 •含有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称为二萜 •含有五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称为二倍半萜 •依此类推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萜类化合物分布: 萜类化合物在中药中分布极为广泛,藻类、 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及 被子植物中均有萜类的存在。 尤其在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中萜类化合物分 布得更为普遍,种类及数量更多,如被子植 物就在30多个目、数百个科属发现有萜类化 合物。
8 7 6 5 4 1 8 2 3 7 6 5 4 1 2' 2 3 1' 6' 5' 3' 4'
O
O
O 色原酮
8 7 6 1 2' 2 3 1' 6'
O 2-苯基色原酮
3'
O A
5
B
5'
4'
C
4
C6
C3
C6
具有6C-3C-6C的基本骨架,且常有羟基、甲 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取代基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2. 抗肝脏毒作用 从水飞蓟种子中得到的水飞蓟素等黄酮类化 合物具有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 儿茶素也具有抗肝脏毒作用,可治疗脂肪肝 及因半乳糖胺或四氯化碳等引起的中毒性肝 损伤。 3. 抗炎 芦丁及其衍生物羟乙基芦丁、二氢槲皮素等 具抗炎作用。 4.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如木樨草素、黄芩苷、黄芩素。
7、查耳酮为二氢黄酮C环的1、2位键断裂生 成的开环衍生物,即三碳链不构成环
3' 4' 5' 6' O O 2 2' OH β α 6 5 3 4 H
+
O
OH-
2’-羟基查耳酮
二氢黄酮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8、花色素类是基本母核的C环无羰基,1位氧 原子以盐形式存在。蓝、紫、红等颜色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栀子苷存在于栀子中,栀子苷为主要成分, 与栀子的清热泻火及治疗肾炎水肿作用有 一定的关系,且有一定泻下作用,其苷元 京尼平(genipin)具有显著的促进胆汁分 泌活性。 •梓醇是地黄降血糖的有效成分,并有较好 的利尿及迟缓性泻下作用。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总碱的提取 1.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 (1)水或酸水提取法:可直接用水(提取盐、 季铵碱)或用0.5%~1%的酸水提取。 常用酸:盐酸、硫酸、醋酸、酒石酸等。 方法:浸渍法。 缺点:提取液体积大、杂质多,需净化。 (2)醇类溶剂提取法:适用于游离生物碱及生 物碱盐的提取。 方法:浸渍法和回流法。常含有亲脂性杂 质,可利用生物碱溶于酸水,杂质不溶的性质 加以分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第五节
植物活性成分
主要内容: 一、生物碱(Alkaloids) 二、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三、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 四、植物甾醇(Phytosterols)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食品工程系
功能食品学-------生物活性成分化学与营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