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
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 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⑵消极: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 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皇帝制 三公 九卿制 郡县制
皇权与相权 的斗争
1. “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 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上从其计。” 主父偃之计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C.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D.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长恨歌》
藩镇与节度使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 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 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大臣充 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 安 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 禄 本身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 山 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 胡人担任节度使。 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 兵反唐创造了机会。
1、汉朝:郡国并行制与“推恩令”
2、唐中后期:“藩镇割据”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4、元朝:行省制度
元朝的行省制度
疆域问题?
民族问题? 前车之鉴?
元与北宋 疆域比较图
元朝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原因: 地域广阔
措施:
实行行省制度
1.地方设路、府、州、县
2.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3.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丞 相
太 尉
形成尚书省、中 书省、门下省三 体制▼
九卿
“外朝”
“内朝”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3.观察动画演示唐代三省 六部制,完成表格 时期 概 况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 隋唐 管理体制,三省长官都是 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
决 策
执 行
皇帝
审 议
中书省 吏 部 户 部
尚书省 礼 部 兵 部
一个 中心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两条 主线 中央与地方 的斗争 三个 演变 地方机构 的演变 中央官制 的演变 选官制度 的演变 明清: 空前加强 四个时期 (汉唐宋元)
汉初郡国并行制 唐后期藩镇割据 宋朝地方分权制 元朝行省制 西汉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北宋二府三司制 元朝一省两院制 西汉察举制 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元科举制
①赵匡胤:陈桥兵变 收精兵 “杯酒释兵权” 兵:______ 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措施 权:______ 削实权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 钱:______ 控财权 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 统一收归中央。 ③集权 利弊 利: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弊:造成“三冗” “二积”后患
二、中央集权的演变
/
探究1 探究2 隐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4.阅读图示二和史料一,完 成表格并归纳从汉到元君主 专制政体的演变趋势。
时期 概 况 设 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 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 事、枢密使和 三司使 ,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 权和财权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枢 密 院 (二府)
郡国并行 七国之乱
瓦解王国: “推恩令”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 恩令”,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 多立列侯,由郡统辖。结果,王国越 分越小力量削弱。后来,汉武帝又以 “酎金”借口,削夺106个列侯爵位。
汉武帝
二、中央集权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与“推恩令”
2、唐中后期:“藩镇割据”
唐 太 宗 武 则 天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史料一 阁臣帮助 皇帝起草 对大臣奏 章的批复 意见 票拟是否 被采纳取 决于皇帝 的批红
5.明代的内阁有何特点?如 何认识其性质?
⑴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 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 的 内侍机构 。 ⑵明代内阁是君主专制 强化 的产物。阁臣只是皇帝顾问, 不具备宰相 的职权。一旦阁 权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 往往是阁臣落败。
《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早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古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制 度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第3课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中央集权的发展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 汉朝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发展规律:
①标准: 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②选官权: 从地方收归中央 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③选择方式:
制度 察举制
标准 品行
九品中正制 门第
科举制
才学
方式 举荐 评定 授官 考试
本课小结
秦 朝: 确 立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对北宋统治者的治 国方略影响何在?
源自文库
二、中央集权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与“推恩令”
2、唐中后期:“藩镇割据”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 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 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宰 相 赵 普
宰相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 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 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 兵,则天下自安矣。”
郡国并行 推恩令
削弱 加强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 、汉朝的察举制 材料一:(袁术)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 概念: 自下而上的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狗,以游闲公子名闻遐迩,然其家名门望族,三世 标准: 品行 三公 ……举孝廉,迁至河南尹 。 主要科目: 孝、廉 ——《后汉书·袁术传》 影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 任人唯亲,荐举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材料二:真所谓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高门华阀, 有世及之荣 ;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 概念: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后授官的制度 而极。 门第 标准: ——赵翼《廿二史札记》 评价: 不注重才能,只注重门第,世家大族子弟依 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真正有才学,但出 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君主专制的内涵 1.研读图示一,结合教材,简 述君主专制的内涵及与中央集 权的主要区别。
图示一 内涵要点 易错易混 借题发挥
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 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 君主专制与民主制度 措施主要有:秦朝的郡县 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 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 制,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 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 和元朝的行省制。 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 制上,主要特征是皇帝 而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汉 于一身。 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 代的中外朝制、唐代的三 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 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君 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 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 主专制的加强主要表现 和清代军机处设立都是强 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 在皇权和相权之争上。 化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 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科举制
学而优则仕
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 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 科目— 开元礼科、童子科、道举科、制科、 武举科等。
方法— 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口试
生徒
程序—
乡贡
乡试
省试
吏部复试
授官
八股取士
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 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 个人见解。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省级考试叫乡试,及格 者称为举人;举人到京参加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 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 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 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中举的知识分子, 都能享受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粮,进士都有官做。 但是,这些人很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
“票拟”和“批红”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6.如何认识清军机处设立?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 提示:①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度达到了顶峰。 剖析1 剖析2
显 隐
助学助记
判断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 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封建制度走 向衰落。(√)
用“一二三”数字法概括 剖析: 1. 剖析: 2.明清时期封建制度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有 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 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如 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 判断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 特务统治、文字狱、军机处 级的局限性,都是人类政治 明的集权趋势,古代西方的政治制 等),强化集权专制,才能 文明的一部分,没有优劣之 度(古希腊、罗马)具有强烈的民 维护自己的统治。 分 。 主色彩,所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落后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
宋代
度 盐 户 参 中 支 铁 部 知 书 政 门 (三司) 事 下
史料一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 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 设 中书省 作为最高 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 元代 行政机关,其长官 总之,所以稳当。 行使宰相职权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 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反映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加强了皇权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的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3、隋以后各朝的科举制
科举制的历程
隋唐以后历代王朝实施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 开元年间,提高科举地位; 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 明法科; 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前期承袭明代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广设藩镇
节度使 拥兵自重
安史之乱
中央集 权削弱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分裂
局面形成
五代建立者简历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共性何在?
宋太祖赵匡胤与其 “黄袍加身”处-河南 开封 陈桥驿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2.看动画演示秦至汉中央 官制的演变,完成表格
时期 概况
汉承 秦制 皇帝 皇帝
空白处任意单击 开始演示
汉初, 丞相 . 位高权重;汉武帝 重用身边侍从、秘 西汉 书等参与军国大事, 以削弱相权,形 成 内外朝制 。
魏晋
执行机构
御 史 大 夫
决策机构
尚 书 令 侍 中 常 侍
实质:
评价:
分权给地方,受中央节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阶段 朝代 地方制度 对中央集权影响
形成 秦 巩固 完 善 加强 新 发 展
汉初
郡县制
加强
趋势: 武帝 中央权 力不断 节度使,发展为藩 削弱 唐 镇割据 加强;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 加强;但三冗; 地方权 宋 官设通判;掌控赋税 积贫积弱 力不断 行省制,宣慰司, 加强,重大变 削弱 元 宣政院辖地 革,省制开端
\
二、中央集权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与“推恩令”
刘邦建汉后,为 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采取了哪些措施?效 果如何?
汉初在地方上实行 郡国并行的制度。刘 邦分封同姓王,以为 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 格局,就能巩固皇权, 稳定天下,他分封给 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 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 辖的土地面积。结果 他死后不过18年,诸 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门下省
刑 部 工 部
1 、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 探究一剖析:二者形式相似,都 探究一: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体现了分权,但三省六部制的目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工明确, 权分立制都体现了“三权分立” 2 的是为了加强皇权专制,而西方 提高了办事效率; 但本质不同。( √ ) 的三权分立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 、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 探究二: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 3 阶级民主,两者有本质区别。 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