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明显,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出口量明显下降,农产品出口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本文阐述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特点,分析出口量下降的原因,并从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角度,提出相应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现状原因分析比较优势对策

一、引言

2O世纪8O年代以前,我国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推进重工业化,直到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导思想才调整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着重发展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现实问题存在的自身问题,以及来自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外部经济效果,导致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明显下降,本文对其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对策,保证我国农产品市场稳步健康的发展。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

中国农业基本上是一个以满足内需为主的产业。从贸易差额上看,在加入WTO以前,中国农产品贸易在大部分年份都保持顺差。加入WTO后,200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大幅度增加。据统计,2002年全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达到180.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当年农产品贸易顺差为57亿美元。进入中国入世第二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截止03年底,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12.4亿美元,进口总额达到189.3亿美元,仍实现贸易顺差25亿美元。200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272亿美元,比建国初期的5亿美元,增长53.4倍。但是,随着中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中国农产品在这个时期进口增长幅度也在加大,超过了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幅度,甚至出现逆差现象。据统计,0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14.2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233.9亿美元,进口28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全球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出口虽实现连续五年快速增长,却出现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自1984年来的首次逆差。

2007年农产品国际市场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世界粮食供求偏紧,粮食库存不断下降以及粮食价格总体持续上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主要粮食进出口仍然保持净出口,特别是大米、小麦和玉米,这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供给立足于国内生产,从而化解了世界粮食供求偏紧所带来的贸易压力。

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已经成为常态。2005年和2006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减小,但是2007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又明显增加,逆差达到43.5亿

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值出现波动并有增加趋势。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突破400亿美元,累积出口401.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9.8%。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逐步回升,今年5月我国农产品出口量大幅增长。以山东临沂大林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4月份出口农产品1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蔬菜在大蒜及制品出口的带动下表现非常好,出口9.8亿美元,同比增长89.9%。

(2)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

我国农产品出口反映了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结构特征:一方面,中国出口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高价值农产品为主。如2003年中国出口新鲜及冷冻水产品33.4亿美元,占全部农产品出口的15.7%;蔬菜出口21.8亿美元,占10.3%;园艺产品出口52.7亿美元,占24.8%;畜产品出口27.3亿美元,占12.9%;四类产品出口合计占农产品总出口的63.9 %。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增加。200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品出口85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0.2%。其中蔬菜水果加工品出口21.7亿美元,占农产品总出口的10.2%;水产品加工品出口19.3亿美元,占9.1%;肉类加工品出口7亿美元,占3%。总的看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发生转变,油、糖、棉、地毯、茶叶、蜂蜜等传统农产品的出口在整个行业出口中的主导地位被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和加工食品等优势农产品所取代。

(3)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

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地区,2005年农产品在亚洲地区的出口额为851.44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为628.15亿美元。在亚洲地区的出口额占整个农产品出口总额69.62%。其次是北美洲、欧洲,其出口份额分别为10.62%和

9.49%。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从国别(地区)结构上看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源地,因此,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率自然会很高。日本、美国、欧盟都建立了严格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因而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构成一定制约与阻碍。另一方面,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格局的行成,也使得我国农产品市场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4)农产品出口企业

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着总体规模较小、融资渠道有限、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发展有着重大阻碍,亟待解决。随着我国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一大批从事农产品加工生产的民营企业成为农产品出口的新增长点,经营活力进一步加强,形成众多新兴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构成我国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农产品出口规模下降原因分析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利用自身比较优势赢得竞争力,但依旧存在诸多难题。

(1)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

我国农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水平含量低。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面临双重压力:在生产方式上,我国农业生产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成本和价格相对较高,据统计,我国近年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成本中,人工费用占到35%~53%,使原本具有价格优势的农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相比,降低了出口竞争力;在产品质量上,我国农产品规格化和标准化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且产品质量不高,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

(2)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

从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来看,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检验检疫壁垒和身份认证壁垒。此外,一些发达国家还制订较高的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我国一些农产品就因为农药、化肥残留超标而被一些国家禁止进口,有的农产品则因难以得到进口国的质量认证及其包装标签认可而不能出口,尤其是农畜产品。

(3)反倾销

据统计,从1979年中国出口的糖精钠在欧盟被反倾销起,截止2005年已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起诉500余起反倾销调查,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贸易额超过150多亿,中国农产品出口也遭遇反倾销调查。例如,2003年12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冻虾进行反倾销调查,要求对中国的虾产品征收119%~267%的反倾销税,我国虾产品在美国市场显然遭受沉重打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