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
中铝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中铝公司并购案例分析一.问题的提出2009年2月12日,中国铝业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铝公司将投入195亿美元收购力拓相关股份及资产,巨额交易引发各界关注。
但是,经过漫长的等待,力拓集团董事会于6月5日撤销对双方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交易宣告失败。
这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还是隐藏着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因素?同年7月5日,力拓上海公司胡士泰等四名员工被上海相关机构拘留。
随后,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四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这是否可以视为中国政府对力拓毁约的嫉恨和报复呢?我国资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国际市场上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呢?中铝公司在国内产业链重组过程中如鱼得水,充分享受到其作为国资委“亲子”的所有利益,大量吸收优势电解铝企业,提升公司电解铝产能,兼并重组铝加工企业,打造完整的铝产业链,并在中央主导下通过并购重组方式逐步进入铜业、稀有金属产业。
在海外市场上,中铝公司依靠其强大的国内市场和资本优势参与巴西、澳大利亚昆士兰等项目的开发,成功收购加拿大秘鲁铜业,并与美国铝业联合人主力拓集团。
虽然,中铝公司已经成为力拓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却没有参与力拓经营管理的权利。
2009年2月的合作协议让中铝公司有机会获得力拓集团董事会席位和公司财务控制权,但此次交易却遭受重创。
中铝公司的政府背景在其国内外发展中好似一把双刃剑,在刺激国内发展的同时,却成为海外发展的阻碍因素。
我国国有资源企业应该如何合理规避政治风险,实现跨国并购呢?二.理论分析框架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手段和方式,对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权的资产份额进行购买或实行控制的行为。
实现并购的支付手段包括现金支付、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方式。
跨国并购交易在组织结构上有着不同的形式,如控股合并、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
根据收购的控股股份比重差异对控股合并有着不同的划分,收购对象可以是一家当地企业,也可以是一家国外子公司。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报告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班级:学号::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趋势下,企业为了加强其国际竞争地位和推行全球经营战略,在全球围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并购浪潮,然而中国企业若想成功走出去则需要正确的发展策略与可行的目标,在此以中铝收购力拓为例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路上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跨国并购案例分析策略研究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分析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大企业正以雄厚的资本能量,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寻求新的投资目标,进行跨国并购。
尽管有中海油失意尤尼科、海尔退出对美泰的收购、TCL和阿尔卡特劳燕分飞、华为、中兴等因“安全问题”收购业务搁浅等一系列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但仍然不能阻挡联想、明基、北汽、吉利迈向海外的脚步,我国的跨国并购愈演愈烈。
如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所示,尤其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冲击相对较小的我国企业可谓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并购海外企业的机遇。
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其规模扩和获取各种资源的有效途径。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企业在实现海外并购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着诸多新的风险,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成为决定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希望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呈现的特点、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对的困难提供多一点解决方法。
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尽些许绵薄之力。
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发布数据。
二、中铝集团背景中国铝业股份(中国铝业)于2001年9月10日在中华人民国注册成立,控股股东是中国铝业公司。
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原铝生产商,而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铝市场。
氧化铝和原铝是中国铝业的主要产品。
是生产原铝的主要原料,而原铝是广泛使用的金属,也是进行铝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
戴着镣铐的炫丽舞蹈——中铝收购力拓案的巧妙处理
数的 1%到3 %之问时,都须按照 5 0
城 市 法 典 有 关 部 分 的要 求 就 要 约 ( a ta i )或 通 过 收 购 要 约 P ril d b ( e d r ofr T n e f )的方 式进 行 收购 e 时需 要履 行必 要 通知 义 务 ,并 应 当 在 规 定 的时 间 内公开 自己的并 购意
知义务 。 如 果 中 铝 收 购 案 股 权 比例 过 高 ,则 需要 受 到英 国法 律 的规 制 。
项 指 令 ,就 取得 或处 分 上 市公 司
大宗 股份 所 应履 行 的信 息 披露 义务
金融 类对 外 投 资额 的一 半 ,接 近 同
年期 日本对 外投 资额 的三分 之一 。 此 案一 举 刷新 了中 国企业 对 外
S b tn il u sa ta Ac usin) ,任 何 q ito 人 士 意 图在 7F之 内取 得 一 间 英 国 t
目标 公 司 l %或 以上 有 投 票 权 的 0 上 市 公 司 ,使 得 该 等 人 士 的 总 持
股 量 处 于 目标 公 司 有 表 这 个 规 则 的底 限要 求 ,但 在与 有 关方 面沟 通 过程 中 , 中 铝 一 再 表 示 要 做 一 个 战 略 投 资
者 ,无 意进 入力 拓 董事 会 。
度 过 大 , 也 可 能
会 阻 止 交 易 的 完 成。
如 果 在 开 始 时 中铝 要 求 收 购 的 力 拓 股 权 比例 过 高 ,可 能 会 引 发 强 制 性 要 约 并 购 等 问 题 ,这 会 使 交 易 问 题 复 杂 化 , 并 涉 及 到 了 许 多 前 置 性 程 序 问 题 。 英 国 城 市 法 典 第 3 条 规 定 : 当 任 何 人 4 及 一 致行 动 人获 得 一 家 公 司 3 %至 0 5 % 决 权 后 ,在 1 个 月 内另 外 获 0表 2 得2 %以上 该 公 司 的 表 决 权 ,则 有 义 务 向 该 公 司 的 各 类 股 票 的 所 有 股 东 发 出 收 购 要 约 ,收 购 目标 公 司 的股 票 , 除 非 收 购 与 合 并 工 作
能源企业跨国并购失败案例——中铝并购力拓分析
能源企业跨国并购失败案例——中铝并购力拓分析一、并购过程(一)过程概述两个公司由于占据着国内外铝业市场极大的份额,所以必然会在中国矿业集团进军世界的过程中发生战略交叉,以下是他们在并购失败之前的合作背景。
1、2007年11月8日,力拓公司提出以该公司3比1的比例和力拓公司换股。
2、2008年2月1日,中铝公司携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闪电参股矿业巨头力拓英国公司12%股权。
3、2008年11月25日,力拓公司正式撤回了对力拓公司的并购。
4、2008年12月,传出中铝将进一步注资力拓的消息。
5、2009年2月2日,力拓与中铝双双确认谈判合作事宜。
6、2009年2月12日,中铝、力拓发布公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7、2009年2月16日,中铝和力拓的“联姻”新增变数。
据外媒报道,力拓的部分机构投资者向必和力拓摇起了“橄榄枝”8、2009年3月26日,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委员会明确表示将不反对中国铝业公司注资力拓的交易。
9、2009年3月27日,国内四家银行将向中铝提供约210亿美元贷款,用以支付对力拓投资对价和其他有关本次投资的资金需求。
10 、2009年3月29日,中铝公布2008年业绩,该公司2008年利润总额下跌99.17%,被港媒称为“最差蓝筹H股”。
中铝高层称不影响收购力拓。
11、2009年4月2日,德国政府放心中铝投资力拓,这是继澳大利亚反垄断部门批准后,该交易获得的第二个权威部门的认可。
12、2009年5月15日,中铝与力拓宣布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力拓拟向中铝发行可转债以及中铝对肯尼科特犹他铜业公司进行投资交易的批准。
13、2009年6月4日,力拓宣布股票周五暂停交易,可能将发表公告宣布废除与中国铝业的195亿美元交易。
2009年6月5日,中铝确认,力拓董事会已撤销对2月12日宣布的双方战略合作交易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分手费。
14 、2009年6月5日,力拓与力拓宣布达成协议,合资经营铁矿石业务。
跨国并购风险——中铝并购力拓案
一、跨国并购风险理论(一)含义跨国并购是并购行为跨越国界的产物,是指一国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跨国并购风险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损失。
(二)跨国并购的原因1.企业成长需要成长可能是国际并购最主要的动机。
成长对任何企业都是非常关键的。
并购可以让企业立刻获得成长,国际并购更给这种迅速成长插上了翅膀。
常见的企业为了成长而进行的国际并购情形有:一是如果企业盈利颇丰,而本国经济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则企业会将多余的现金流量投资到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中;二是当企业的国内市场已经饱和,或者国内市场太小以至无法随公司增长而扩大时,企业也会选择国际并购;三是海外扩张可以使那些中等规模的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以与那些大企业竞争;四是即使企业拥有最好的管理和技术,要想实现市场全球化也必须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2.技术方面的原因技术方面的考虑会从两个角度影响国际并购:一是技术领先的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并购利用其技术优势;二是技术落后的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技术领先的目标企业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3.产品优势和产品差异一般来说,在国内市场中产品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在国外市场也会被接受。
4.政府政策政府政策、管制、关税、配额等对国际并购有很大影响。
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很多国家运用关税等政策来限制国外企业对本国的出口。
为了越过这种限制,国际企业可通过国际并购来拓展市场。
5.汇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相对强弱将影响国际企业收购时支付的实际价格,影响融资成本,影响目标企业的运营成本,影响子公司向母公司分回利润的价值。
6.政治与经济稳定在国际并购时,目标公司所在国政治与经济的稳定性也是国际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国际企业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去管理政治或经济形势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这一成本是国际企业在拟定国际并购决策时必须考虑的。
中铝收购必和必拓案例分析
(1.中铝收购力拓澳大利亚子公司需要考虑哪些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因素?)2008年末,中铝收购了力拓9%的股份,成为力拓最大的单一股东。
2009 年2月12号,中铝宣布透过收购可转债的方式再度注资195亿美元,使得对于力拓的控制权从9%上升到18%。
铝是一种金非常重要的工业金属, 只要中铝能够做到这一步,中铝就能控制力拓,就能控制铝业。
中铝收购力拓(RIO),其实澳大利亚方面有两个重要因素是中铝需要担心以及考虑的。
第一就是澳洲政府,也就是国会,因为这样牵涉到澳洲政府利益的收购必须得到国会同意,很明显现在国会没有同意。
由于涉及的是资源性行业,因此被澳洲百姓视为威胁国家资源安全,同时民意的呼声影响大选,这也给澳洲政府施加了压力。
而且国会议员当时非常煽情的说“绝对不能卖掉澳大利亚的财富来源”。
第二要考虑的就是澳洲的境外投资委员会,简称FIRB。
只要澳洲政府同意,FIRB这里也不难得到同意。
但主要阻力却来自于FIRB拖延90天审查的时间。
(2. 中铝收购力拓澳大利亚子公司面临哪些风险?中铝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些风险?)(资金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第三方恶意竞购)事实上,在中铝二次注资力拓之时,其财政情况据说也是捉襟见肘,但是中国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决定全力支持中铝收购计划。
较为麻烦的是,由于电解铝价格已处于低谷,中铝的经营能力有限。
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铝业(601600.SH)自从去年四季度曝出25.7亿元亏损之后,09年一季度再度巨亏。
中铝第一次入股力拓时从国开行借下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这些债务中铝收购受阻也急需偿还。
而截至去年6月底,中铝资产总额只有3777亿元。
中铝前任总经理曾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透露,不包括在力拓的投资,中铝自身的资产负债率在60%左右。
由于中国国内立法不完备以及海外完全不同的法律环境,导致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中,不仅需要承担相对于国内并购更复杂的一般法律风险,而且还时刻面临一定的特殊法律风险,即东道国基于国家安全、民族利益、意识形态等因素而援用或制定特别法律进行监管的额外法律风险。
08年并购案
08十大并购案1、中国铝业收购力拓12%的股份2008年2月1日,中国铝业公司对外宣布,其通过旗下Shining Prospect Pte. Ltd(下称SPPL)公司购买力拓(Rio Tinto plc)12%股份,交易总对价约140.5亿美元。
力拓是仅次于必和必拓公司的全球第二大矿业集团、世界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
2007年11月初,必和必拓曾提议以3股换力拓1股进行并购。
但由于力拓董事会认为必和必拓的报价太低予以拒绝。
按照此前必和必拓提出的换股收购建议,对力拓的估价超过1400亿美元,此次中铝以140.5亿美元获得力拓12%股份,相对而言算是便宜的。
此外,中铝成为力拓股东之后,令必和必拓收购力拓成功前景更加充满不确定性。
SPPL注册于新加坡,由中铝全资拥有,美国铝业公司(下称美铝)对SPPL出资12亿美元,这笔出资通过可转换金融工具(Convertible instrument)来实现,美铝可选择将这笔资金变成在SPPL的持股。
○ 点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对国际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而一旦必和必拓成功并购力拓,“两拓”在原材料市场的定价权必然会进一步加强。
所以,中铝并购力拓完善了上游产业链,能够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实施一定的影响。
○ 上榜理由: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原材料定价的开始2、美的收购小天鹅美的电器协议收购国联集团持有的8767万股小天鹅A股股票事项已于2008年4月7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了股权过户变更登记手续。
这意味着,收购事项所涉及的收购款项支付和股权过户手续均已完成。
上述收购事项完成后,美的电器直接持有小天鹅A股8767万股,占小天鹅总股本的24.01%,为小天鹅的第一大股东。
同时,美的电器还通过境外全资控股子公司Titoni Investments Development Ltd.持有小天鹅B股1800.0006万股,占小天鹅总股本的4.93%。
战略俯视中铝并购力拓
资 本 和 品牌 等 软 资 源 ,一 旦 出 现 类 似 富 通 的 巨亏 ,人 力 资 本 流 失 ,品 牌 失
啸,我国也未能幸免 。20 年年底连续 08 传 出我 国两家大型 企业在 海外 并购 中 失手而导致 巨额 亏损的报道 。 其一是 中国平安保 险公 司在 2 0 07 年 1月 以平均每股 1 .5 1 9 0 欧元买人 比利 时 富通集 团1 1 亿股 ,总投资额 约合 .2 28 3 亿元。2 0 年1月4日富通集 团股 价 08 2
把 控 定 价权 与 战 略资 源
企 业在 国际市 场竞 争 中的地 位十分 不
利 。所 以说 ,走 出 国门收购海 外的矿 产 和能源 资源 ,应该成 为我 们尽快 实 施的长期 战略。
并 力拓 公司后对 氧化 铝价格 的进 一
步操 纵 ,维持 了铝 产业链 的价值 分布 格局 ,保护 了 国内 电解 铝企业 的利 润
成 功 阻 击上 游 巨 头垄 断
从 钢铁 产业来 看 ,我国是 世界上 最大 的铁矿 石消费 国 , 目前全球 对铁 矿石的需求中增量有9 % 自中国,绝 0来 对量有5 %来 自中国,而中国从必和必 0
拓公 司和力 拓公司进 口的铁 矿石 占进
口总量的4 %以上。如果必和必拓公司 0 与力拓 公司合 并成功 ,将控 制全球 铁 矿石市场份额3 % ,与另一巨头淡水河 0
从 1 7 年 代 起 ,很 多 发 达 国 家 开 90
因此 中铝公 司并购 力拓 ,我们应
该站在 国民经济 发展的 战略高度 来认 识 ,其意义 远远超 过 了铝业本 身 ,不 能就铝 谈铝 ,这是 国家层 面 的资 源 国 际化 大 战略。此次 并购行 动 ,是 提高 我国产业竞争力 的一次重要尝试。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中铝力拓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中铝:力拓澳大利亚铁矿石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目前世界铁矿石供应主要由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家垄断,其中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
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几乎是巴西的一倍.去年年初必和必拓在寻求和力拓的合并时,中国钢铁业就在寻求拯救中国铁矿石的英雄.中铝最终单骑救主——联合美国铝业在伦敦交易所突袭力拓,拿到力拓9%股份,成功阻止了两拓合并。
中铝与力拓的谈判始于今年2月,当时中铝和力拓同时确认,中铝欲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如果交易顺利,中铝将持有的力拓股份可上升到18%.195亿美元中,123亿美元用于组建力拓最优质的核心资产,另72亿美元则认购发行次经可转换债券。
债券转股后,中铝在力拓股份将从9。
3%上升到18%,还将获得力拓董事会的两个席位。
中铝选择力拓为谈判对象的背景2007年,在大宗产品价格高位期间,力拓以高价收购了加拿大铝业,为此背上近400亿美元的债务。
奥运会期间,力拓首席执行官艾博年来京时,中铝就开始和其秘密接触,当然力拓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当时力拓正陷入债务危机。
2007年底必和必拓放弃收购力拓,此时也是力拓最为艰难的时刻-—当时力拓股价缩水一半以上,为了尖对债务危机,力拓甚至宣布裁员14000人.在矿业急剧恶化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腰包紧巴巴,只有中国买家的腰包鼓鼓囊囊,自然,力拓看中了中铝。
市场透露的情况显示,至少在去年12月份,力拓与中铝的初步合作框架协议已经达成。
2008年中铝的业绩,净利润同比大幅度减少99。
17%,需要从四面大国有银行筹钱。
2009年2月12日,这桩中铝注资力拓的交易大案水落石出。
中铝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其中123亿美元将用于参股力拓9个铁矿石、铜、铝资产,72亿美元将用于认购力拓朴行的可转换债券.此时筹码在中铝手中。
中铝参股的矿产都是优质的。
同时由于中铝和力拓成立销售合资公司,中铝也将获得在澳大利亚之外的一定的铁矿石销售权。
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案例
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案例那我给你讲讲中铝投资力拓这个风险案例吧。
中铝那可是咱中国很有实力的企业呢。
当时啊,中铝瞅着力拓,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投资对象。
力拓在矿业领域那也是响当当的啊。
中铝就打算大力投资力拓,一方面想在全球矿业资源布局上占个好位置,另一方面也觉得这是个能赚钱的买卖。
可是呢,这风险就像隐藏在草丛里的小怪兽一样,突然就蹦出来了。
首先啊,国际政治环境开始捣乱。
西方国家有些势力就不太乐意看到中铝这样的中国企业大力进入他们的资源领域。
这就像是你想去参加一个派对,可有些不友好的家伙就想把你拦在门外。
然后呢,力拓自己内部也出了问题。
他们的经营状况突然变得很复杂,各种债务啊,还有市场对铁矿石需求的波动啥的。
这就好比你搭伙做生意,结果发现合作伙伴自己家里乱七八糟的事儿一大堆。
中铝原本计划得好好的投资,最后因为这些风险因素,损失惨重啊。
钱投进去了不少,可没得到预期的回报,还陷入了各种麻烦事儿当中。
就像满心欢喜去种瓜,结果最后连个瓜秧都没收获到,还搭进去不少种子和化肥钱呢。
还有中国企业在一些非洲国家的投资也有风险案例。
比如说有的企业去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本来想着非洲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基础设施又很缺,这是个大商机啊。
但是到了当地才发现,当地的一些政策法规很不稳定。
今天这个规定,明天可能就变了。
就像你玩游戏,规则老变,你都不知道该怎么玩了。
而且啊,当地的一些社会环境因素也很复杂,部落关系啊,文化差异啊,有时候工人的组织纪律性也和国内不太一样,这都导致项目推进困难重重,工期拖延,成本超支那都是家常便饭了。
这就是中国海外投资中遇到风险的一些例子啦,海外投资就像一场冒险之旅,虽然有宝藏,但路上也是荆棘密布啊。
由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
由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纷纷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并购。
然而作为国际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跨国并购属于跨国界的资本流动,投资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存在的风险也复杂多变。
本文主要从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的失败分析跨国并购风险的产生、种类及如何防范。
[关键词]跨国并购;并购风险;风险防范一、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简介1.中铝简介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铝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原铝消耗国。
中铝集团即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铝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氧化铝及原铝运营商,是全球第三大氧化铝生产商,氧化铝和原铝是其主要产品。
在中国经济的许多行业中,原铝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主要涉及建筑、包装、电力、消费品和交通运输等行业。
中国铝业在利用中国氧化铝和原铝的大规模增长的需求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力拓简介力拓成立于1873年,在全球拥有60多家子公司,是全球第三大矿业公司。
总部位于英国,目前该公司是全球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同时还涉及铜、铝、能源、钻石、黄金、工业矿物等业务。
在力拓公司业务中,澳大利亚业务占45%,北美业务占40%,南美占5%。
该公司的销售收入来源情况为:北美占28%,欧洲占23%,日本占2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4%,中国占5%,其他亚洲国家为14%。
3.中铝并购力拓始末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力拓集团在伦敦的股票价格暴跌,股市和银行融资系统的资金链断裂使之无法短期内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融资以偿还收购加拿大铝业(ALCAN)新欠下的高达380亿美元的债务。
而此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刚性要求,中铝集团也急需在海外谋求较为稳定的原料供应商,加之国内四家银行的210亿美元的贷款使其充分具备了并购力拓的雄厚资金。
2009年2月2日至2009年5月15日,中铝第一次收购力拓,在此期间,收购案发展顺利,陆续通过了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德国政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权威部门的认可。
中铝并购力拓案例分析
上海金属价格指数(Shanghai Metal Price Index 简称SHMETX) 是由上海金属网
(SHMET)编制并发布的,以铜、铝、铅、 锌、锡、镍 六个主要基本金属的上海供货
价为取样品种,综合反映上海基本金属现 货价格的指数。
伦敦金属价格指数(2008年11月-2009年11月)
购力拓的雄厚资金。
3、由保护中国钢铁产业的未来 发展决定。阻止力拓被必和必 拓兼并,事实上一旦他们合并 将会控制中国75%的铁矿石进 口量,使中国钢企在铁矿石价 格谈判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
4、由中铝的战略布局决定
(1)在力拓集团内获得话语权, 以做出有利于中铝的决定
(2)可以掌握力拓先进的开采 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铝是国家授权的投资管理机构和控股公司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且其前任董事长肖亚庆为国务院成员这不可避免地令人质疑其独立性注资协议取消后力拓向中铝支付了195亿美元也就是并购协议金额的1这对力拓而言违约成本是比较低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在此期间一直恶意阻挠参与竞购过程在中铝与力拓达成协议期间一直采取游说媒体宣传提出股东建议等手段施加干扰
加90天。
2009年4月开始必和必拓和力拓 展开新一轮的谈判。
2009年5月中旬,两拓已经达 成了初步的协议。
6月4日,中铝就收到了力拓 关于将撤回对中铝交易的推荐的通
知。
并购失败
失败原因
1、市场金、属价格变动
上海金属价格指数
时 2008 2008 年11 年12
间 月 月18 日
2009 2009年 2009年 2009年3 2009年4月16日
中铝并购力拓
中铝简介
中铝集团即中国铝业股份有限 公司(简称“中国铝业”)是中 国规模最大的氧化铝及原铝运 营商,是全球第三大氧化铝生产 商,氧化铝和原铝是其主要产品。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班级:学号::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趋势下,企业为了加强其国际竞争地位和推行全球经营战略,在全球围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并购浪潮,然而中国企业若想成功走出去则需要正确的发展策略与可行的目标,在此以中铝收购力拓为例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路上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跨国并购案例分析策略研究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分析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大企业正以雄厚的资本能量,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寻求新的投资目标,进行跨国并购。
尽管有中海油失意尤尼科、海尔退出对美泰的收购、TCL和阿尔卡特劳燕分飞、华为、中兴等因“安全问题”收购业务搁浅等一系列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但仍然不能阻挡联想、明基、北汽、吉利迈向海外的脚步,我国的跨国并购愈演愈烈。
如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所示,尤其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冲击相对较小的我国企业可谓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并购海外企业的机遇。
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其规模扩和获取各种资源的有效途径。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企业在实现海外并购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着诸多新的风险,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成为决定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希望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呈现的特点、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对的困难提供多一点解决方法。
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尽些许绵薄之力。
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发布数据。
二、中铝集团背景中国铝业股份(中国铝业)于2001年9月10日在中华人民国注册成立,控股股东是中国铝业公司。
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原铝生产商,而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铝市场。
氧化铝和原铝是中国铝业的主要产品。
是生产原铝的主要原料,而原铝是广泛使用的金属,也是进行铝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
并购风险-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
经济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宗矿产品 价格暴跌,力拓公司股价急剧下跌
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力拓股价变化
力拓公司继续偿还89亿美元负债, 2010年还有387亿美元的负债到期
澳大利亚投资审查委员会将审查时 间增加到120天
矿业产业市场回弹,价格回升,力拓短 时期内股价增幅达70%
违约风险
内部决策风险
中铝在并购中没有主动进行媒体公 关造势,处于被动状态 中铝没有对不利于自己的舆论进行 回应 中铝没有致力于建立良好形象, 2008年年利润额下降超过99% 中铝未积极跟进金融市场变化,错 过并购力拓的最佳时期
2009年3月19日2008年中铝财报出炉, 港媒称中铝为:“最差蓝筹H股”
THANK YOU
协议价格195亿美元,约定违约金 额1.95亿美元,占总金额的1%
中铝需偿付巨额咨询、投行费用,律 师费,并向4家银行支付融资成本
外部竞争风险
必和必拓公司于2007年尝试收购力拓, 以失败告终 中铝注资力拓期间,必和必拓公司再次参 与竞购,并进行媒体宣传、公关游说等 SINESS
PPT TEMPLATE
并购风险
并购风险
政治风险
经济风险
违约风险 外部竞争风险 内部决策风险
政治风险
此次并购失败的根本原因
澳大利亚新闻民意调查公司:受调查者中反 对政府批准中铝增持力拓股份的比例高达59%
“中国威胁论”,“国企 = 政府” 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对澳洲矿产 资源的威胁 澳大利亚公民、媒体、学术机构、 国会议员和反对党的阻挠
中铝并购力拓案例的反思
的阻 力 , 因为英 国政 府比 澳大利 亚政 府 用 “ 拨离 间” 挑 的策 略 , 力诱使中铝抛 出了中 铝国 际并购 中博 弈经验 的不 足。 尽
更崇 尚 自由贸 易。第三 , 次收 购受 到 弃美铝单独参与收购协 议谈 判。 首 事实上 , 首 先 , 中铝在 这次 收购 的时机 博弈 上没
通股股份, 并持有力拓集团 9 %的股份 交易彻底失败。而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 的股 份很 好地 利用 了天 时地利 。第 一 , . 3
成为 其单 一最大股 东 。其 中, 国铝业 规定 , 美 力拓只需 向 中铝支付 1 5 . 亿美 元 联合 美铝共 同完 成对 力拓股 份的 收购 。 9 以认购中铝新加坡公 司债券形式 出资 了 的毁 约费 。
期注资、 再次收购和参与配股三个阶段。 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铝 资入股 的成本。以此时力拓英 国公 司收
20 年 2月至 20 年 2月, 08 09 中铝首次注 主动斥资 15 美元将其在 力拓集团整 盘价 每股 2.英镑 计算 , 9亿 1 7 中铝 仍然浮 亏 资 力拓为第一阶段并购事 件。20 年 2 体持股 比例 由目前 的 9 %增 至 约 1%。 近 9 亿美元 。 08 . 3 8 0 单就事 件本 身看 , 中铝先 后两次收 购 力拓一成 一败。两次并购事件 引起 了 社会各 界对 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
作做 得好 , 少了来 自力拓 内外 的阻力 , 政府 、 减 监管机 构以及 民众 , 促使交 易审查 环节 。其次 , 中铝这 次收购 暴露 出 了国
年 2月, 铝首 期投 资 已经 浮亏 了 7% 经证 实 , 中 0 中铝至 20 年 7月 1日已出资 09 以上 。与此 同时 , 中铝 开始 实施第 二阶 近 1 亿美元 , 5 全数执行力拓新股 认购权 ,
中铝联姻力拓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中铝联姻力拓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作者:刘彬来源:《现代企业》2010年第06期世界第三大矿业公司力拓2009年6月5日宣布,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2009年2月宣布的与中国铝业公司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
同时,力拓宣布计划与世界第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在西澳大利亚建立铁矿石合资企业。
至此,曾创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之最的中铝联姻力拓事件以力拓单方面毁约而终结,在国际上轰动一时。
回顾此次中铝联姻力拓事件始末,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入,力拓又面临即将到期债务的偿还压力,原本中铝的“雪中送炭”最终换来的却是力拓的“背信弃义”,这给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中铝力拓联姻失败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原因(一)经济方面的因素1.力拓股价上升使得其面临的经济困境得到很大缓解。
如果要用一句成语来描述力拓的行为,“过河拆桥”再合适不过。
当初力拓董事长甚至是急于求得中铝注资的,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铁矿石价格暴跌,2008年下半年开始,力拓股价一路下滑,在12月份跌至谷底,加上国际上对铁矿石的需求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下降,力拓的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此外,力拓急需资金偿还2009年10月到期的89亿美元债务,其到2010年到期的债务高达387亿美元,筹集这么多的偿债资金,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资金对力拓来说几乎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力拓股东自己也没想到,金融市场反转得如此之快,短短几个月力拓股价升幅70%,这又主要得益于中铝注资力拓的利好消息的影响,二月以后力拓股票大幅度上扬;加之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市场也大幅回暖,用力拓董事会主席的话来说就是“金融市场已显著改善……使得与中铝交易条款的价值显著下降”。
然而,正是中铝注资195亿美元的交易,在危机中给了力拓相关各方信心,无疑对力拓走出危机起了重大支撑作用。
但“危机的河流”既然已经渡过,现在就有了拆除中铝这座桥的“利益诱惑”了。
中铝并购力拓的案例分析
中铝并购力拓的案例分析摘要:虽然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的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和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体现,海外投资成了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步骤。
在全球经济危机告一段落之后,09年成了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的高峰期。
这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实现大国梦想的重要一步。
所以,09年以来出现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高潮。
这其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也不乏失败的例子。
我所选择的中铝并购力拓的案例就是一起典型的失败案例。
虽然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但是我觉得从某种角度上看,失败的例子更能够说明许多的问题,而且中国的企业也能够从这些失败的例子中学到很多很多。
关键词:商业并购、海外投资、全球化战略中铝并购力拓的始末。
回顾中国与力拓的历史,中国曾经尖锐的批评过力拓公司在一笔交易过程中的单方面终止交易。
这多少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
因为当时的力拓公司由于遭受了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出现了巨额亏损,从而无力偿还2007年高价收购加拿大阿尔坎而背负的380亿美元的债务。
08年的力拓股价曾一度高达70美元,可是到了09年初,却一路狂跌到不足10美元。
这使得08年以140亿美元购买力拓9%股份的中铝公司产生了巨亏,但随后中铝就宣布再次向力拓公司注资195亿美元,使自己的持有股份提高到18%。
可是就在双方签订协议后的四个月,力拓公司突然宣布了一个新的计划,就是与必和必拓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并从后者获利58亿美元,同时发行152亿美元的股票。
这一计划的宣布,同时预示着中铝公司“一厢情愿”的并购计划失败。
这起并购计划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分析失败的整个过程,除了中铝自己的问题外,我们还看到了力拓公司的脚踏两条船。
一,从中铝公司方面看这次收购。
虽然这是一家中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却远非一次普通的商业并购这么简单。
第一,中铝这次的海外投资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资金上都是空前的,它所带来的附加效应也是有目共睹的;第二,中铝这次的海外投资所隐含的内容,也绝对不是一次跨国公司的收购这么简单。
中铝并购力拓
• 8月21日,澳大利亚资源与旅游部长访问中国 时表示,澳大利亚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将采取长 期的、无歧视的政策。 但是同时建议中国企 业更多采用与澳大利亚企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 的模式,参与澳大利亚矿业领域的投资,希望 那些想在澳大利亚进行重大投资的公司,能事 先进行交流。” 他对于中钢集团强行收购澳 大利亚中西部公司的方式,并不表示欢迎。值 得注意的是,本次澳政府能够同意中铝增持力 拓股份,是建立在“中铝已经同意不会在力拓 集团股东中需求代表”基础之上的。
一向以低成本战略扩张的中铝此次却对力拓开出 了60英镑一股的天价,每股60英镑的收购价较力拓此 前收盘价溢价21%。2007年底,必和必拓不断公开表明 其并购力拓的决心,提出“3股换1股”的方案,相当 于拿出1300亿美元,但待价而沽的力拓则推三阻四。 这种拉锯导致力拓股价自并购消息传出以来,已上涨 了13%。有人认为:如果必和必拓收购力拓失败,那力 拓股价必然下跌,比方降到40英镑,那么中铝一亏损 就会上百亿,花的代价太大。企业没必要承担这种风 险。此外,按照澳大利亚法律,只要拥有总股本的10% 就会对公司并购案拥有否决权,因此外资公司持股上 限大多是10%。
•有能力阻击必和必拓
• 2007年11月,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全球第二大 铁矿石企业必和必拓向其竞争对手——全球第三大铁 矿石企业力拓(全球总部位于伦敦,澳洲总部位于墨 尔本)发出收购意向,整体收购报价折合现金约1474 亿美元,后提至1736亿美元,均遭力拓拒绝。 • 该收购被包括欧洲钢铁企业在内的几乎全球所有钢企 强烈反对。钢企普遍认为,一旦必和必拓成功收购力 拓,世界80%海运贸易的铁矿石将由两家而不是三家 公司掌控,这将会影响铁矿石定价。” • 就在今年8月2日,中国反垄断法施行的第二天,中钢 协也明确向中国商务部表态,反对“两拓合并”的计 划。
中铝并购澳洲力拓始末及启示PPT文字资料
PPT文字资料6A 第一次并购2008年2月中铝集团携手美国铝业斥资140.5亿美元合作收购力拓英国公司12%的普通股股份,并持有力拓集团9.3%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资料:挑战1:在两拓反应之前,通过伦敦市场秘密、快速收购力拓股票。
由于力拓的双上市公司结构,必和必拓的要约要成功,必须在力拓英国和力拓澳大利亚都被一半以上股份接受。
中铝突然袭击,在市场上大量收购力拓股份。
且伦敦市场的流动性强,中铝有更大把握能在必和必拓和力拓有所反应前完成对力拓股票的收购。
结果是,中铝通过Shining Prospect在伦敦股市收市后的几个小时内于场外市场购入大量力拓英国股份,加上此前中铝在新加坡市场购得的力拓英国少量股份,中铝共以140.5亿美元收购了力拓英国12%的股权。
相当于力拓集团全部股权的约9.3%。
收购由中铝的并购财务顾问雷曼兄弟在伦敦的交易手们操盘,为了能够快速决策,肖亚庆及其顾问团队亲赴伦敦坐镇。
挑战2:如何应对市场的反应和来自各方的质疑。
中铝在购买力拓英国股票前没有向澳大利亚主管外国投资的外国投资审批委员会(FIRB)提出申请。
中铝交易后立即向FIRB做了通报,但又利用力拓的双上市公司结构,声称其购买的是力拓英国的股权,所以无须澳大利亚FIRB批准。
尽管肖亚庆向澳大利亚媒体公开宣称,中铝没有增持力拓股份的计划,也不会寻求力拓董事会的席位,但是FIRB没有接受中铝的立场,且对此讨巧的说辞十分不满。
插曲:必和必拓一直试图收购力拓之前,必和必拓分别提出以3:1,和3.4:1的换股比例收购力拓股票,力拓董事会都认为低估了力拓的价值。
2008年10月初,澳大利亚主管反垄断事务的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批准了必和必拓对力拓的收购。
此时,国际金融危机已全面爆发。
随着原材料商品价格大跌,必和必拓决定放弃并购力拓。
B 第二次并购2009年2月12日,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少了美铝);,中铝主动斥资195亿美元将其在力拓集团整体持股比例由目前的9.3%增至约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班级:学号:姓名: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趋势下,企业为了加强其国际竞争地位和推行全球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并购浪潮,然而中国企业若想成功走出去则需要正确的发展策略与可行的目标,在此以中铝收购力拓为例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路上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跨国并购案例分析策略研究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分析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大企业正以雄厚的资本能量,纷纷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寻求新的投资目标,进行跨国并购。
尽管有中海油失意尤尼科、海尔退出对美泰的收购、TCL和阿尔卡特劳燕分飞、华为、中兴等因“安全问题”收购业务搁浅等一系列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但仍然不能阻挡联想、明基、北汽、吉利迈向海外的脚步,我国的跨国并购愈演愈烈。
如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所示,尤其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冲击相对较小的我国企业可谓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并购海外企业的机遇。
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其规模扩张和获取各种资源的有效途径。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企业在实现海外并购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着诸多新的风险,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成为决定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希望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呈现的特点、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对的困难提供多一点解决方法。
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尽些许绵薄之力。
图1-1 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发布数据。
二、中铝集团背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于2001年9月1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控股股东是中国铝业公司。
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原铝生产商,而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铝市场。
氧化铝和原铝是中国铝业的主要产品。
是生产原铝的主要原料,而原铝是广泛使用的金属,也是进行铝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
中国铝业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铝行业前列,也是中国铝行业唯一集铝土矿、煤炭等资源勘探开采,氧化铝、原铝和铝合金产品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火力发电、新能源发电于一体的大型生产经营企业。
自2006年以来中铝集团每年都处于盈利阶段如图2-1 中铝集团2006-2015年营业总收入,且资产负债结构图2-2中铝集团2006-2015资产负债结构图较为合理,公司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图2-1 中铝集团2006-2015年营业总收入图2-2中铝集团2006-2015资产负债结构图数据来源:网易财经发布数据三、力拓公司背景力拓矿业集团(RioTinto)是世界第二大矿业公司。
总部设在英国,澳洲总部在墨尔本。
成立于1873年,公司总资产89%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北美。
营业收入来源北美占25%,欧洲占22%,日本占18%,澳新占8%,其他亚洲国家为22%其他地区5%;按产品划分,煤炭和铁矿石分别占19%,铝占17%,铜16%;工业用原材料15%,黄金和钻石各5%,其他4%。
中国是其仅次于北美、欧洲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市场也是集团目前业务增长最迅速的市场。
力拓集团与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双向贸易。
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石、铜、氧化铝、镍、金、硼酸盐、氧化钛原料等。
公司为世界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第一。
力拓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设有代表处在新疆、甘肃、云南有勘探项目主要是勘探铜、镍等。
力拓集团1873年成立于西班牙,集团总部在英国,澳洲总部在墨尔本。
1954年,出售大部分西班牙业务。
1962年至1997年,兼并了全球数家有影响力的矿业公司,在2000年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成为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被称为铁矿石三巨头之一四、中铝集团收购力拓的并购过程力拓集团成立于1873年,是全球第三大多元化矿产资源公司,总部位于英国,目前是全球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同时还涉及铜、铝、能源、钻石、黄金、工业矿物等业务。
中国铝业公司着眼于国际化多金属矿业公司的战略定位,立足国内面向海外,积极整合国内资源,加快开拓全球业务以及广泛的产品组合。
表4-1 中铝收购力拓始末过程2007年11月08日必和必拓公司提出以该公司3比1的比例和力拓公司换股。
2008年02月01日中铝公司携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闪电参股矿业巨头力拓英国公司12%股权,震动全球。
2008年11月25日必和必拓公司正式撤回了对力拓公司的并购。
2008年12月传出中铝将进一步注资力拓的消息。
2009年02月02日力拓与中铝双双确认谈判合作事宜。
并未透露具体合作的项目内容和涉及的金额2009年2月12日中铝与力拓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发布联合公五、中铝收购力拓失败的原因分析(一)并购受到政治压力被并购企业所在国担忧中国收购威胁本国安全中铝收购力拓股权交易失败最主要原因是政治方面的因素。
澳大利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抵制中国收购澳大利亚的矿业资产。
澳大利亚的一些政客、媒体,也采取种种措施阻挠和反对中铝的注资。
中铝与力拓交易的失败,完全与力拓董事会受到的政治压力有关。
(二)国有企业身份受到顾忌中铝的国有企业身份致使合作伙伴担心未来不被平等对待西方国家政府并不经营企业,尤其涉及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公司,都是私人企业。
由于国有企业不是从纯粹经济角度考虑问题来决策,其经营决策有可能受政府的非经济因素影响。
有时,这种非经济考虑可能给企业或他国的贸易伙伴带来意外的好处,但也就有相反的时候。
另外,国有企业背后是国家力量作后盾,其真正的实力往往比看上去的大得多,合作伙伴担心未来不被平等对待。
(三)中铝败在并购速度过慢中铝195亿美元的注资案,实际上是力拓对中铝的求助。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铁矿石价格暴跌,力拓股价一落千丈,而力拓急需资金偿还2009年10月到期的89亿美元债务,其到2010年到期的债务高达387亿美元,为筹集高额的偿债资金,中铝对力拓来说几乎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力拓方面没有想到的是,金融市场反转得如此之快,短短几个月力拓股价升幅70%,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市场也大幅回暖,金融市场已显著改善,使得力拓与中铝交易条款的价值显著下降。
于是,力拓方面终于过河拆桥,一脚把中铝踢开。
国内企业对海外公司的收购,审批快慢也是成败的关键。
国内主管部门对国内企业的海外收购审批太慢,过程过于繁琐也是影响海外收购的重要原因。
(四)中铝缺乏财经媒体公关之所以国外一些力量反对这次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铝没有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
面对这样大型的收购。
收购方还是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没有在全球大型、权威财经媒体上做财经公关,没有请专业的游说公司。
尤其是在财经媒体公关方面,中铝根本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想到这部分工作。
面对不充足的媒体公关在外国看来中国企业就是“暴发户”形象。
中铝应该提前就做好财经媒体公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舆论宣传和引导。
六、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策略及建议大量跨国并购实践证明:最佳的跨国并购候选对象是符合并购方发展战略的企业,而不仅仅是“待售”的企业。
跨国并购最重要步骤是发现目标企业,并购方不可能逐个访问待出售的候选企业。
筛选过程对一个成功并购计划至关重要。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跨国并购是双向的,跨国并购的利弊也是双向的。
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避害”而“趋利”。
(一)树立跨国并购的风险意识对于目前中国国企在海外的并购行为,相关方面对于并购的风险意识绝对要有充分的认识。
跨国并购不能像国企在国内的企业行为,目前,国内的体制无疑给了国企很多先天的优势,但是在海外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国企管理层应该学会按照国际游戏规则出牌,如果还是按照国内的那一套出牌,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二)作出科学的跨国并购决策和计划任何一家中国企业要进行跨国并购,就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跨国经营战略,并作出科学的跨国并购决策和计划。
为此企业必须明确进行并购的目的,对并购目标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确认对目标企业的并购能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对并购活动进行系统周密的计划,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并提出解决方案;选择切实可行的并购模式和并购方案等,使企业避免并购风险和遭受经济损失,以实现并购目标。
(三)实施金融财务风险防范必须搜集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运用金融工程化解金融风险。
搜集目标企业的有关财务信息可以从当地权威性的咨询公司获得信息,从目标公司的客户那里搜集信息,也可以从该公司内部倾向支持并购的管理人员那里获得真实信息,更准确地掌握目标公司资产的潜在价值,更有效降低资产评估风险。
并购方了解当地金融市场状况及金融政策,利用金融工程化解并购金融风险。
(四)采取多种渠道增强与目标公司所在国政府的沟通中铝收购力拓股权交易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迫于政治压力。
澳大利亚的部分国会议员、政客及媒体大肆抄作抵制中国收购澳大利亚的矿业资产,引发各方讨论,让“中国威胁论”重新抬头并更加具体化了,给中国带来了在国际上的负面影响。
从中国的利益看,软化这种立场,而不是强化这种立场、或与之正面冲突。
可能正是和平崛起的基本战略。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尽可能采取多种渠道增强与目标公司所在国政府的沟通。
(五)必须选择最佳的跨国并购时机跨国并购往往会引起很大的经济震动和社会震动,因此需要做充分的准备。
中国企业进入目标公司的所在国之前,对所在国法律环境应该有一个详细了解。
一旦机会来临,就要紧紧抓住,机不可失。
中铝这次行动太慢,没有把握住机会明显是对这次收购准备不足。
2008年底及2009年初,是力拓最困难的时候,现在市场回暖,力拓情况变好,这是力拓毁约最主要的外部环境。
(六)需要采取灵活的跨国并购策略中铝收购力拓股权在我们来看这是一个商业行为。
但是在西方国家民众看来,中铝代表的是全中国,被看成了一个国家行为。
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是:中国企业应该进一步民营化,让有实力的企业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去竞购符合战略目标的海外企业,去参与全球化的运作。
或者可以借道海外专业的投资基金,作为这些基金的出资人来间接人股国外企业,这样隐蔽进行可能使收购更容易成功。
参考文献:【1】《跨国并购案例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单宝《中铝收购力拓股权失败的原因及警示》国际经济探索2010年01 期【3】董办丘国柱《中铝收购力拓股份案例分析》/。